主题:leica x2 的10个关键词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0313 回帖:46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279
主题: 2
帖子: 277
注册: 2013年1月
糊涂终结者 发表于 2013-12-25 14:24
在该文中,Mingthein对leica X2的色彩表现给予了极其高度的表现,不仅是优于“大部分相机”,而且是“X2 的色彩比 Leica 目前的其他相机都更加趋向于准确”,也就是说,leica X2的色彩表现竟然还要优于leica的M系和S系相机!
还是让具体的数据来说话吧,由于在网上未找到leica X2的色彩图,所以我找了leica X2的姊妹机leica X Vario的图,leica X Vario和leica X2的关系相当于leica cm和leica cm zoom,除了定焦和变焦镜头的区别,其余基本上都一致,包括色彩表现在内
。”————这个就完全没有根据了!leica X Vario的色彩还原就是leica X Vario的,不能类推为leica X2的!


Mingthein的评测,leica X2的色彩不仅是优于“大部分相机”,而且是“X2 的色彩比 Leica 目前的其他相机都更加趋向于准确”,这总是白纸黑字、板上钉钉的事实吧!

而没有任何评测说leica X Vario的色彩比leica X2要优秀或有任何不同。

所以,我才用leica X Vario来推测leica X2的色彩。

明白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073
主题: 31
帖子: 5048
注册: 2009年2月
一看楼主就没用过x2.
当年我买回来用了1个星期,画质实在是太差了,无法忍受。亏了2000出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047
主题: 8
帖子: 15829
注册: 2012年10月
喷徕卡也好,粉徕卡也好,用磨牙的时间,去正确的了解下※※

没坏处

出门左转

看看这个https://forum.xitek.com/thread-830184-1-1-1.html的首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14
主题: 210
帖子: 8183
注册: 2008年9月
lilili880 发表于 2013-12-24 12:09
如美国产的禄来35


没(内置)取景器啊,这个怎么不拿去和CM 比了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78.07
主题: 37
帖子: 28238
注册: 2007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lilili880 发表于 2013-12-24 12:09
驳斥有关leica x2的四个谣言

谣言一:伸缩镜头档次低

    有人竟然把徕卡X2拥有的伸缩镜头作为低档机的象征,甚至和日系联系在一起,这是十分荒唐可笑的误解。事实上,作为专业的高档便携机,便携性是徕卡X2的一个重要性能,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伸缩镜头又是必不可少的。※※上的高档便携机,如美国产的禄来35,纯粹“德国造”的徕卡CM,镜头德国造、机身日本京瓷生产的CONTAX T3,当然还有一些日本的高档便携机,都毫无例外地采用了伸缩镜头。
    
谣言二:leica x2不是在德国生产

    在网上有某些无知无识的人,毫无任何依据竟然瞎说leica x2是在日本生产的,实在让人啼笑皆非。除了徕卡官网上白纸黑字的明确证据外,香港的伍振荣先生在其《徕卡相机故事》的《探访徕卡总部》一章中,提供了他参观徕卡生产线所拍摄的照片,恰好就有徕卡工厂生产X系列相机的照片:
当然,某些人看了上面的照片还死鸭子嘴硬,楞瞎说leica x2只有操纵盘是在德国组装的,其余都是在日本生产的,实在是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把徕卡当成国内的地沟油山寨企业了。徕卡能发展近百年,至今仍然是相机界的顶级企业, ...


伸缩镜头档次低这个没有异议!小DC的水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78.07
主题: 37
帖子: 28238
注册: 2007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lilili880 发表于 2013-12-24 11:35
1、Ur-leica(初代徕卡)

    Ur是德语“Urslid”的简写,意思是原型、起始的意思。1914年,徕卡相机的创始人奥斯卡•巴纳克首次将使用在电影上的35mm胶片运用到了相机上,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完整意义上135(35mm)相机,后人称之为“原型Leica”,即Ur-Leica。经历多次改良后,Ur-Leica的量产型Leica I在1925年的莱比锡德国展销会上一推出就取得成功,由此徕卡相机开始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推出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系列产品。
    包括徕卡X2在内的徕卡X系列在外形设计上完全酷似徕卡相机刚推出时的初代徕卡相机的外形,是一款拥有现代数码相机高画质的初代徕卡相机复制品。在外形上,为了与初代徕卡相机一致,不仅采用了圆润边缘的外形设计,而且还尽量模仿了初代Leica的顶盖和底座,使得使用者使用时会有类似初代Leica的使用感觉。这一切,都使徕卡X2拥有了悠久的传统传承和深厚的文化源泉,使徕卡X2上凝结上了徕卡公司近百年发展的厚重※※
    下面是徕卡初代机Leica IC的照片,大家看是不是和徕卡X2很相似?

       不仅相机相似,就是皮套徕卡X2也是完全复制了初代徕卡的样子,下面是初代徕 ...


在该文中,Mingthein对leica X2的色彩表现给予了极其高度的表现,不仅是优于“大部分相机”,而且是“X2 的色彩比 Leica 目前的其他相机都更加趋向于准确”,也就是说,leica X2的色彩表现竟然还要优于leica的M系和S系相机!
还是让具体的数据来说话吧,由于在网上未找到leica X2的色彩图,所以我找了leica X2的姊妹机leica X Vario的图,leica X Vario和leica X2的关系相当于leica cm和leica cm zoom,除了定焦和变焦镜头的区别,其余基本上都一致,包括色彩表现在内
。”————这个就完全没有根据了!leica X Vario的色彩还原就是leica X Vario的,不能类推为leica X2的!
本帖最后由 糊涂终结者 于 2013-12-25 14:2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79
主题: 2
帖子: 277
注册: 2013年1月
Leica Camera的CFO Ruud Peters 用他的X2拍下的一张徕卡使用者聚会的照片,看看有哪些人?(友情提示一下,最右边为Leica Camera的总经理 Director Alfred Schopf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79
主题: 2
帖子: 277
注册: 2013年1月
他(她)们都在使用X2(猜猜都是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79
主题: 2
帖子: 277
注册: 2013年1月
驳斥有关leica x2的四个谣言

谣言一:伸缩镜头档次低

    有人竟然把徕卡X2拥有的伸缩镜头作为低档机的象征,甚至和日系联系在一起,这是十分荒唐可笑的误解。事实上,作为专业的高档便携机,便携性是徕卡X2的一个重要性能,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伸缩镜头又是必不可少的。※※上的高档便携机,如美国产的禄来35,纯粹“德国造”的徕卡CM,镜头德国造、机身日本京瓷生产的CONTAX T3,当然还有一些日本的高档便携机,都毫无例外地采用了伸缩镜头。
    
谣言二:leica x2不是在德国生产

    在网上有某些无知无识的人,毫无任何依据竟然瞎说leica x2是在日本生产的,实在让人啼笑皆非。除了徕卡官网上白纸黑字的明确证据外,香港的伍振荣先生在其《徕卡相机故事》的《探访徕卡总部》一章中,提供了他参观徕卡生产线所拍摄的照片,恰好就有徕卡工厂生产X系列相机的照片:
当然,某些人看了上面的照片还死鸭子嘴硬,楞瞎说leica x2只有操纵盘是在德国组装的,其余都是在日本生产的,实在是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把徕卡当成国内的地沟油山寨企业了。徕卡能发展近百年,至今仍然是相机界的顶级企业,靠的就是真材实料、质量过硬,如果总是作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徕卡牌子早就倒了,还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绵延至今?而且,徕卡不是没有日本生产的产品,R系列的镜头有很多都是日本生产的,徕卡还不是大大方方标注“made in japan”,徕卡又有什么必要在一个小小的便携机领域例外?
    好在徕卡总部生产leica x系列相机的记载不少,比如下述的《摄影师详细评测徕卡紧凑型DC X1》一文中,作者就说得很清楚:“我从今年8月开始关注徕卡X1相机。那时,我和一些同行记者受邀参观徕卡位于德国的总部和工厂,并试用了当时尚未发布的徕卡M9和S2。当时,还有一款新相机吸引了我的注意,这就是X1。不过,厂商并没有给我们把玩X1的机会,它只给我留下了匆匆的一瞥”。这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是“徕卡位于德国的总部和工厂”在生产leica x系列相机。
    该文的连接为:http://www_ngmchina_com_cn/web/?action-viewnews-itemid-160188
      根据无忌网友翻译的LFI 03/2010上记载徕卡X1的开发过程的文章《Leica X1 从激情到成品》也记载了徕卡X系列产品在德国徕卡总部开发生产的经过:“由于M9和S2的开发,资源和生产能力都捉襟见肘。尽管如此,开发生产还是在Solms上马了,现在仍在进行,确保‘Made in Germany’当然就没问题了”。
    该文的连接为:
    https://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tid-720098-ordertype-2-authorid-258489-page-7.html,第530贴。
    其实,真要细究起来,某些人捧为至宝的RX1和索尼微单配套的所谓“蔡司”镜头倒真有些问题,这种由索尼生产、蔡司全程不参与的产品,其实就相当于松下的徕卡认证镜头一样,确切的界定应该是蔡司认证的索尼镜头才是,打小蓝标实在太牵强了。从这方面看,徕卡的表现实在是厚道得多了。

谣言三:leica x2的镜头不是正宗的徕卡镜头

    极其滑稽可笑的谣言是说这款镜头布是徕卡自己生产的,而是在日本代工的。但知名摄影师和专业相机镜头评论家Steve Huff在专门评测X1镜头(这个镜头与徕卡X2是一样的)的文章中高度肯定了这款镜头,认为徕卡为其X系列(X1,X2)所配的这款镜头的表现完全符合其高贵的血统:
    “The Leica Elmarit 24 mm f/2.8 ASPH. is a true Leica non-interchangeable lens with superior optical performance.”(徕卡这款Elmarit24毫米f/2.8非球面镜头,是一款真正徕卡的具有卓越光学性能的不可更换镜头)。
    “after 3 weeks of daily use, I can tell you it is a real Leica lens, or at least it performs like one. The X1 has been giving me the the quality I expect in a Leica lens. Yes the barrel is plastic, and the lens is less substantial, but the quality IS indeed there in the images.”(经过长达3周的每天使用后,我可以告诉你,这是一款真正的徕卡镜头,至少它表现得象一款真正的徕卡镜头,徕卡X1的镜头提供给我的正是我所期望的徕卡镜头的质量。是的,这款镜头的外壳是塑料的,这款镜头的规格也是不那么十分可观的,但(真正徕卡镜头的)质量却实实在在存在于图像之中)。
    徕卡X2已经用自身镜头的真实实力给了这种谎言一记响亮的耳光!不仅如此,徕卡的官方微博(2012年9月30日)也已经明确说:“是的,这只Leica Elmarit 24mm f/2.8镜头确实是一只纯正的徕卡镜头,并在便携式相机领域中使徕卡X2赢得了标杆地位。事实上,由于其专业级的成像质量,X2目前已经被业界一流的商业图片社(如盖蒂、马格南图片社等)广为采用”。

谣言四:leica x2模仿日本松下相机

    有些无知的人楞说徕卡X系列是模仿松下的相机开发的,更有甚者竟然造出了X系统是“松下L1的延续”的荒唐说法,L1是4/3系统,X系统是APSC,这两者天差地别,都能扯到一起,实在佩服某些人的想象力。之所以会有这个谣言,主要也是因为徕卡X1刚推出时,X系列还没有从DC部门中独立出去,徕卡的DC部门是由日本籍的Kaoru Mokunaka担任产品经理,而Kaoru Mokunaka在加入徕卡公司前曾经是松下公司的雇员,所以有些人望文生义,捕风捉影,不幸闹出笑话来了。实际上,Kaoru Mokunaka虽然在加入徕卡公司前曾经是松下公司的雇员,但进入徕卡以后自然是徕卡的一员,要遵循徕卡的企业规则和文化。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徕卡X是初代徕卡相机和徕卡现代光学技术的结合,是胶片时代的徕卡CM在数码时代的延续,是纯粹在徕卡总部手工精心制作的高素质产品,体现的是徕卡的传统和技术,和松下的任何产品无论从外形还是技术思路都是天差地别的。
    再说,徕卡之所以选择Kaoru Mokunaka他来担任DC部门的产品经理,主要是因为徕卡当时的DC机大部分是与松下合作的小画幅贴牌机,Kaoru Mokunaka来负责正合适。而对于徕卡X系列这种APSC画幅的专业数码相机,Kaoru Mokunaka来负责开发难免力不从心。徕卡在X系列上有自己的开发团队,团队的主设计师就是上面提到的R8、R9及S2的主设计师Manfred Meinzer,具体细节更是公司CEO Andreas Kaufmann 亲自拍板。《Leica X1 从激情到成品》一文中对此有精彩的描写:
    “尽管Manfred Meinzer精确模仿了螺口Leica的顶盖和底座,但Andreas Kaufmann建议顶盖下降一些会更好。虽然看来这只是一个涉及区区几毫米的非常细微的修改,但结果相当令人惊讶,X1突然就有了M系的感觉”。
    当X系列最终C部门中独立出去成立独立的产品部门时,日本人Kaoru Mokunaka就不再适宜再担任X部门的产品经理了。徕卡选择Leica’s flagship camera system的产品经理Maike Harberts担任X部门的产品经理,这个事实不仅说明徕卡对X系列的重视,而且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徕卡X系列不可能与松下有任何传承关系。

    徕卡照相机有限公司目前正在于与LFI共同主办“我和我的徕卡X摄影比赛”,希望各位徕卡X相机的机主踊跃参加。任何X Vario、X2或X1的用户都可以提交他们借助X系列相机所捕捉到的精彩瞬间参与比赛,并且有机会赢取比赛大奖(参赛网址链接www_lfi-online_de/en/xcontest; 截止日期2014年2月28日)。参赛照片不限制拍摄题材,可以是旅行、自然风光,单张或组照都可。评委会将会从全部参赛照片中评选出2组获奖照片,一组是10张X Vario所拍摄照片,另外一组是10张X1或X2所拍摄的照片。每组第一名(一等奖)将获得前往参加威兹勒徕卡新工厂开幕典礼的机会,所有的行程及酒店住宿的费用将全部免费提供。并且,对两位获奖者的采访连同他们的获奖照片将刊登在徕卡博客。每组第二名(二等奖)将获得价值500欧元的徕卡X系列配件,获奖照片同样会刊登在徕卡博客。每组第三名至第十名(三等奖)将获赠6期LFI杂志。获奖名单将于2014年3月公布。
    不是有人谣传徕卡X系列的相机和镜头不是在德国生产的么,徕卡公司不怕别人来看、来查,不仅欢迎X机主来德国工厂参观,而且还免费提供一等奖得主的所有的行程及酒店住宿的费用,如此坦荡的态度,还有人唧唧歪歪的话,是不是太不合适了?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79
主题: 2
帖子: 277
注册: 2013年1月
1、Ur-leica(初代徕卡)

    Ur是德语“Urslid”的简写,意思是原型、起始的意思。1914年,徕卡相机的创始人奥斯卡•巴纳克首次将使用在电影上的35mm胶片运用到了相机上,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完整意义上135(35mm)相机,后人称之为“原型Leica”,即Ur-Leica。经历多次改良后,Ur-Leica的量产型Leica I在1925年的莱比锡德国展销会上一推出就取得成功,由此徕卡相机开始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推出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系列产品。
    包括徕卡X2在内的徕卡X系列在外形设计上完全酷似徕卡相机刚推出时的初代徕卡相机的外形,是一款拥有现代数码相机高画质的初代徕卡相机复制品。在外形上,为了与初代徕卡相机一致,不仅采用了圆润边缘的外形设计,而且还尽量模仿了初代Leica的顶盖和底座,使得使用者使用时会有类似初代Leica的使用感觉。这一切,都使徕卡X2拥有了悠久的传统传承和深厚的文化源泉,使徕卡X2上凝结上了徕卡公司近百年发展的厚重※※
    下面是徕卡初代机Leica IC的照片,大家看是不是和徕卡X2很相似?
不仅相机相似,就是皮套徕卡X2也是完全复制了初代徕卡的样子,下面是初代徕卡和X2的皮套。
有意思的是,初代徕卡刚推出时和徕卡X2一样,都是不可更换镜头的相机。这款镜头以LEITZ公司老板Ernst Leitz和设计人员Max Berek两人的名字合并命名为“ELMAX”,这也是包括徕卡X2的“ELMARAIT”镜头在内的一切徕卡镜头的起源。

2、Compact  M(M系列便携机)

      如果说在外形和手感上,徕卡X2是秉承了初代徕卡机的悠久传统,那么,在技术和品质上,徕卡X2就是徕卡CM在数码时代的延续。     
    徕卡CM是世界上最后一台使用胶片的顶级袖珍相机,推出于2003年,CM是Compact M的缩写,意思是M系列中的便携机,这表达了徕卡对于CM的信心和自豪,CM也以优异的品质和素质成为高端袖珍相机新标杆。
超高素质的镜头、纯粹“德国造”、人体工程学设计、专业的闪光灯配置、坚固的金属机身及专业的机身性能,这些使leica CM成为胶片时代徕卡高档便携机的特点,也在徕卡X系列上一一得到体现,从这种意义上说,徕卡x2不愧是数码时代徕卡在便携机领域的专业标杆,也象征着胶片时代的leica CM在数码时代的传承。
    不出意外的是,就如同胶片时代有定焦的leica CM和变焦的leica CM ZOOM一样,数码时代也有X系列的X2和X VARID。

3、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

    leica x2是一台货真价实在德国生产的数码便携机,实际上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台在德国生产的定焦便携机。
    徕卡官网对X2的介绍就明确提到了这一点:“This makes the Leica X2 the one and only digital compact camera made in Germany”。
    考虑到徕卡光学产品的精确性和复杂性,经验丰富的技师在生产过程中就特别重要。徕卡X2纯粹“德国造”,是徕卡X2含金量的体现,也反映出徕卡X2在整个徕卡产品体系中的地位。不仅是徕卡,包括蔡司在内的世界顶级光学产品生产商,其最高档次的产品均是在德国生产的。的确,很难想象那在日本甚至泰国和珠海血汗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能达到徕卡所要求的最高档次的光学质量吧。
    下图为香港摄影师伍振荣先生在其《徕卡相机故事》“探访徕卡总部”一章中,提供的他参观徕卡生产线所拍摄的生产X系列相机的照片:
4、by hand(手工生产)

    徕卡相机无论镜头还是机身都是手工制作,对技术和经验丰富的技师依赖性很大,所以产量无法和生产线制作的日系相机比,但正是因为如此,才保证了徕卡相机的质量。徕卡X2作为纯粹“德国造”,在徕卡总部由有丰富经验的技师精心制作而成(这些技师工资非常高,所以德国Solms一带的平均工资水平是全德国最高的,就是因为Solms一带集中了徕卡、蔡司这些世界最顶级的光学产品生产企业),充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其实,对于相机这种精密的光学产品来说,不仅高质量的镜头必须要由有经验的人员手工仔细制作,而且机身对精密度的要求也很高,必须要用手工来制作。
就象上图一样,跟M系统类似,X2感光器和镜头间的空间相当的窄。这样会导致边缘光线照射到感光器的倾斜角度很大,徕卡没有像通常的日系相机那样使用数字化手段来补偿特定的光学缺陷,而是通过安装过程中仔细的调整和校正,使图像的变形和色差被控制得极微小,无需再进行数字校正。
    不仅如此,而且有经验的技师在手工制作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检测和调整的过程,几乎在制作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在进行检测和调整误差,所以徕卡X2的合格证书上才能自豪地写下下面这段话:“this leica product was meticulously examined by experienced professionals at several stages of production”
    徕卡X2手工制作是如此精细,从下图中也能看得出来。
徕卡X2的做工如此严谨,以至于螺丝的十字缝都会被认为影响平整、影响饰皮的手感,而必须要在每颗螺丝的表面都贴胶片,以使其与机壳平滑,这就是真正高品质光学产品和血汗工厂流水线上出来的廉价工业品的区别。

5、Maike Harberts(徕卡X相机项目经理)

    Maike Harberts是徕卡X系列的产品经理,她是徕卡公司里重要的管理人员,在接任X系统产品经理前,Maike是 Leica’s flagship camera system的产品经理,主持过徕卡的旗舰产品S2的开发,下图就是Maike Harberts在S2的产品发布会上。
其实,徕卡X系列和S2的渊源相当深,不仅产品经理Maike Harberts原来主持过S2的开发,而且在LFI2010年3月《Leica X1 从激情到成品》一文中,揭示出主持徕卡X系列开发的总设计师Manfred Meinzer同样也主持了R8、R9及S2的开发,该段全文如下(感谢无忌网友的译文):
    “作为R8、R9及S2的主设计师,Manfred Meinzer同样主持设计了X1。根据计划,他的设计正统,并且有螺口Leica的影子。随后基于他的原始设计图Leica制造出了模型,这些模型只制造了少量,而且是不能操作的,主要用来分别测试防水。测试的结果非常好,于在2009年初Leica决定正式生产”。
    下面是Manfred Meinzer的照片
不仅如此,在X系列相机的一些关键细节上,更是要由徕卡公司CEO Andreas Kaufmann 亲自拍板。《Leica X1 从激情到成品》一文中对此有精彩的描写:
    “尽管Manfred Meinzer精确模仿了螺口Leica的顶盖和底座,但Andreas Kaufmann建议顶盖下降一些会更好。虽然看来这只是一个涉及区区几毫米的非常细微的修改,但结果相当令人惊讶,X1突然就有了M系的感觉”。

6、Elmarit lens(Elmarit镜头)
    
    秉承了徕卡CM的一贯传统,徕卡这次给徕卡X2配置的也是一款优质的镜头:Elmarit 24mm/f2.8 ASPH,这款镜头是在著名的M系列广角镜头Elmarit M 24mm/f2.8 ASPH的基础上开发而来的。
知名摄影师和专业相机镜头评论家Steve Huff在一篇专门评测 M Leica 24 mm Elmarit f/2.8 的文章中,对此镜头赞不绝口,并通过亲自试用,证实其所具有的特点果然名不虚传。他说,此镜头的锐度是他用过的镜头里最高的,拍出的照片具有一种梦幻般的魔力和三维立体感,表现完全超越了佳能的广角红圈镜头 Canon EF 24mm f/1.4L USM。
    该文的连接为:
http://www_stevehuffphotos_com/Steve_Huff_Photos/Blog/Entries/2009/6/16_THE_LEICA_24_ELMARIT_2.8_LENS_REVIEW.html
      徕卡X2(X1)配置的镜头即是在Elmarit M 24mm/f2.8 ASPH的基础上开发而来的,在原M系镜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镜片,以更好地适应数码相机的图像需求。
    Steve Huff 同样也评测了徕卡X1的镜头(这个镜头与徕卡X2是一样的)。在评测文章中,Steve Huff高度肯定了这款镜头,认为徕卡为其X系列(X1,X2)所配的这款镜头的表现完全符合其高贵的血统:
    “The Leica Elmarit 24 mm f/2.8 ASPH. is a true Leica non-interchangeable lens with superior optical performance.”(徕卡这款Elmarit24毫米f/2.8非球面镜头,是一款真正徕卡的具有卓越光学性能的不可更换镜头)。
    “after 3 weeks of daily use, I can tell you it is a real Leica lens, or at least it performs like one. The X1 has been giving me the the quality I expect in a Leica lens. Yes the barrel is plastic, and the lens is less substantial, but the quality IS indeed there in the images.”(经过长达3周的每天使用后,我可以告诉你,这是一款真正的徕卡镜头,至少它表现得象一款真正的徕卡镜头,徕卡X1的镜头提供给我的正是我所期望的徕卡镜头的质量。是的,这款镜头的外壳是塑料的,这款镜头的规格也是不那么十分可观的,但(真正徕卡镜头的)质量却实实在在存在于图像之中)。
    该文的连接为:http://www_stevehuffphoto_com/2010/01/05/the-leica-x1-digital-camera-review/
      
7、coulour(色彩)

    准确的色彩表现是leica X2的一大特色。Mingthein在其对leica X2的全面测评文章《leica X2的德味与毒》一文中,是这么评价leica X2的色彩表现得:
    “X2 的色彩比 Leica 目前的其他相机都更加趋向于准确。肤色还原准确,至少在 Raw 格式下是这样的。自动白平衡也足够精准,我几乎不用对色彩进行调整。在我正常的图片处理流程中很少有不需要调整色温的”。“Leica X2 的 JPEG 图片非常明快、细节饱满,而且人工雕琢的痕迹很少。同时相机也提供了一些设置选项以便用户产生特别的效果。当然,默认设置拍出的照片应该是最好的。JPEG 的肤色还原比 DNG 还好。而对于大部分相机内部的 JPEG 处理,经常会出现偏离色域的情况”。
    该文连接为:http://www_21percent_com_cn/ps/html/2012/1314.html
      在该文中,Mingthein对leica X2的色彩表现给予了极其高度的表现,不仅是优于“大部分相机”,而且是“X2 的色彩比 Leica 目前的其他相机都更加趋向于准确”,也就是说,leica X2的色彩表现竟然还要优于leica的M系和S系相机!
    还是让具体的数据来说话吧,由于在网上未找到leica X2的色彩图,所以我找了leica X2的姊妹机leica X Vario的图,leica X Vario和leica X2的关系相当于leica cm和leica cm zoom,除了定焦和变焦镜头的区别,其余基本上都一致,包括色彩表现在内。
    Imaging-resource对X Vario相机色彩的测评如下图:
100.4% !这是几乎完美的数字,仅仅在深绿和深蓝略有偏差,足足领先日本相机一个数量级。在色调方面,delta-C仅为2.6,这是Imaging-resource有评测以来的最小数值,在日系机身中这个数值往往超过4.5,难怪网站给出的评价是“Overall, this is really excellent color reproduction, and if the X Vario's default colors are too realistic or flat-looking for your tastes, you can always increase the saturation setting or select the Vivid preset.”即这台相机出片过于真实,后期酌情加饱和。
    对比一下吧,这是Imaging-resource对富士x100s的测评:
这是Imaging-resource对索尼rx-1的测评:
现在知道为什么徕卡的那些松下贴牌机能比松下原型机贵几乎一倍的原因了吧。

8、high sensitivity performance(高感光度表现)

    leica X2的感光度从ISO 100到12500。根据Mingthein对leica X2的测评,leica X2在低光照条件下的表现相当不错,和全幅的尼康D700有一拼,当然在低光照下成像的宽容度方面不如尼康D700。 leica X2在ISO 3200下完全可用。和徕卡自己的M9相比,从成像质量来说,X2在ISO 800 以下当然不如M9,在ISO 800 - ISO 1250 之间可以和M9打个平手,在此以上X2的噪点控制及成像质量都要好于M9。
    在EPHOTOZINE对leica X2的评测中,也对leica X2高感光度下的噪点抑制情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Noise is very low at ISO100 and ISO200. At ISO400 some grain starts to appear, although thankfully this is not the usual coloured noise (red, green, blue dots) or chroma noise that usually appears, this makes it appear very film like. At ISO800 this grain increases, although detail remains good. Detail is still good at ISO1600 as this grain increases. At ISO3200 the grain becomes more noticeable, but colour and detail is still reasonably good. At ISO6400 detail and colour saturation drops as the noise becomes quite dominant, although the camera still produces usable results. At the highest setting, ISO12500, noise is at its highest levels, however it still shows as grain, which means detail is still quite reasonable, and images should be useful if converted to black and white, or resized.”
    我尝试翻译如下:
   “在ISO100和ISO200时leica X2的噪点非常低,在ISO400开始出现一些噪点,但值得赞叹的是,这不是一般通常出现的有色噪点(红,绿,蓝点)或色度噪点,这使得它显得非常像电影胶片。在ISO800颗粒增加,虽然细节仍然良好。ISO1600时细节仍然完好,虽然颗粒增加了。ISO3200噪点变得更加明显,但色彩和细节仍然相当不错。ISO6400的细节和色彩饱和度有所下降,噪点开始变得明显,虽然相机仍然能够提供给我们可用的图像。在最高设置,ISO12500,噪点呈现出最高水平,但它仍然按颗粒状显示,这意味着图像的每个细节仍是相当合理的,只要将图像转换为黑白片,或稍微对图像进行调整,图像将仍然是可用的”。
    该文连接为:http://www_ephotozine_com/article/leica-x2-review-20368
      难能可贵的是,leica x2并不是象某些日系相机一样,靠大量“涂抹”,也就是牺牲细节和锐度来换得高感光度下的低噪点的。即使在高感光度的条件下,leica X2仍然能保持丰富的细节。
    
9、Professional configuration(专业化的配置)
      
    leica x2作为M系列的便携机,leica CM在数码时代的继承者,不仅具有便携性,还具有可以媲美专业单反相机的配置。
    leica x2和leica M系列的相机一样,拥有全金属机身,而且外饰蒙皮,不仅提高了相机的牢固度和易于握持,而且充分体现出相机的档次。
    leica x2秉承了leica M系列相机的传统,拍摄时快门的声音非常微小。如果关闭电子快门音,那么拍摄时快门的声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非常适合街拍的需要。而leica x2的电子快门音徕卡公司选用的是leica M3的快门声音,进一步体现出leica x2与leica M系列相机的渊源。
    leica x2的自动对焦速度(AF)既快又准,较X1有了大幅度的改善。自动对焦模式有单点模式、11点对焦模式、重点对焦模式和人脸侦测模式,可以将焦点集中在最小的人眼细节上。除了最新的奥利巴斯M4 /3系统OM-D和配备焦平面相位侦测对焦技术的尼康 1系列以外,leica x2的对焦速度完全超越了富士X100(当然还有索尼的rx1),和索尼的NEX-5、7及大部分的松下M4/3相机并驾齐驱。leica x2的自动对焦速度即使在夜里低光照下也没有放慢多少,和白天一样能很快完成合焦,而且与富士X-Pro1及X10不同的是,leica x2的LCD屏幕(或电子取景器)不会在对焦时候画面突然出现停滞,而是显示得非常清晰和流畅。leica x2还设有手动对焦模式以补充自动对焦的不足,手动对焦时对焦图像下方会显示对焦距离表,表上的绿色列代表各个距离造成的景深(以及自动控制或手工设定的光圈),还可启动对焦辅助功能将图像制定部分放大6倍,更方便摄影师手动对焦。leica x2的LCD虽然和X1的像素一样,但刷新率已经从每秒30Hz提升到60Hz。
    leica x2电池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根据Mingthein对leica X2的测评:“在最后几天中,我用 X2 拍摄了大概 500 幅照片。这个数目如果换成 X1 的话,就要换两次电池了。我是那种在一天的拍摄能搞定一整块 EN-EL4a 的人。而 X2 的电量消耗仅为其一半,这是非常大的性能改进,要知道,在这期间 LCD 或者 EVF 一直都是在工作的。而且整个过程中我频繁使用,相机都没有机会进入节能模式”,“X2 能够和我目前手头的微单电量冠军 Pen Mini 相媲美。对于后者,如果使用得当则可以轻松应付上千张的拍摄”。
leica x2支持多种曝光方式,包括程序自动曝光(P),光圈优先(A),快门优先(S),手动曝光(M)。程序自动曝光有程序转换模式,可随时改变快门/光圈参数。手动曝光时leica x2会在图像下面出现一个光平衡标尺,当※※标记变为红色时表示正确的曝光值。和专业单发相机一样,leica x2同时也配有曝光补偿和包围曝光的设置。
    leica x2支持有多种测光方式,包括多场测光、※※重点测光和点测光(重点测光),尤其是点测光可将焦点集中在影像※※的微小区域,和手工曝光相结合使用可以很有效地提高图像质量。leica x2也配有直方图显示,在测光时在图像中实时出现直方图显示(而且还有像素直方图及三色直方图两种可供选择),进一步增加构图和取景的准确性。
    leica x2出了自动白平衡以外,还和专业的单发相机一样,设有手动测定设定。更厉害的是,leica x2还可直接设定色温的K值,并有微调白平衡的设定。
    和leica CM一样,leica x2有丰富的闪光模式,包括自动、强制、关闭、防红眼、同步闪光等模式。leica x2的镜间叶片快门(Leaf shutter)提供了全程闪光同步,能够达到1/2000s的同步速度,大多数照相机的机内闪光灯都做不到。leica x2还设有闪光灯曝光补偿的选项,可以调节闪光灯的出光量。在《五台APS-C DC 的终极之战》一文中(该文连接为:http://www_5i01_cn/newsdetail.php?id=13633),比较者高度评价了leica x2的机内闪光灯:“Leica X2内建的闪光灯表现非常自然,身上没有特别的亮处,整张照片看起来亮度相当均匀,而且色彩的表现也相当不错”。为了弥补机内闪光灯的不足,leica x2还提供了专门的热靴来连接徕卡的专用闪光灯SF24和SF56。
为了进一步增加leica x2的适用性,徕卡公司又推出了leica x2的望远摄影转接环,该转接环能使 X2 相机安装 Leica APO-Televid 82 和 APO-Televid 65 观鸟镜,使“德国制造”高性能数字技术和高性能观鸟镜的精湛光学工艺相结合,以获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最高质量的图像效果。徕卡公司是唯一一家提供全套望远摄影领域高端光学系统的制造商,相机、转接环和高性能观鸟镜一应俱全,各个部件之间完美匹配,使leica x2的使用者能捕捉到原来只有在高端 SLR 相机上安装特殊长焦摄影镜头才能捕捉到的精彩画面。

10、Leica à la carte(个人订制服务)

    Leica à la carte即徕卡相机的个人订制服务,最初于 2004 年针对徕卡 35 mm 胶片相机MP推出。徕卡公司在部分高档相机中,可以针对顾客的个性性要求提供产品,主要是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饰皮及刻字,供他们装扮自己独特的个性化徕卡相机。徕卡公司提供的这种个人订制服务至今在世界相机界也是独一份,它说明两点,能提供个人订制服务的相机必然是手工生产的,而且必定是在德国总部生产的,这样订制服务才有可能提供,很难想象泰国血汗工厂流水线上大规模生产出来的相机能提供这种服务,当然,实际上也没有。
2012 年 10 月,位于德国索尔姆斯的徕卡照相机公司又扩大了自己的“Leica à la carte”产品线,以打造个性化徕卡相机的独特理念,开始推出一系列 Leica X2 的个性化选择。Leica à la carte”系列为Leica X2 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机身版本,除了两种标准型号外(稳重的黑色和优雅的银色),X2 现在又增加了独特的钛色版。为了进一步达到个性化的目的,相机真皮饰皮的颜色和纹理也可以选择,其选择范围多大十余种。颜色的选择很多样化,有给人沉稳感的黑色鞍皮革、细腻的小牛皮革,颜色丰富且令人眩目,有绿色、蓝色和阿茲特克米色。该系列还包括颜色变化丰富的、摸上去有凹凸感的蜥蜴皮和鸵鸟皮图案。除此之外,相机在订货时还可以在闪光灯盖或相机顶部面板(前面或后面)增加个性化刻字作为装饰,这样能确保每一部 Leica X à la carte绝无仅有。背带和相机包等配件的颜色和材料与相机机身皮饰配套,使每一部个性化Leica X2真正成为仅此一款的“德国制造”数码相机。
最后,讲讲自己的结论。和日系相机相比,leica x2的各项指标都并不高,但每一个指标都过硬;算法几乎没有涂抹,出片真实,细节还原到位;色彩无任何添油加醋,JPG直出画质优秀,这是一台“标准”的相机,你在日系里根本找不到这种机器。徕卡相机的这种特点,只有真正使用过徕卡相机的人才会体会得到,并倍加珍惜。
    再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徕卡照相机有限公司目前正在于与LFI共同主办“我和我的徕卡X摄影比赛”,希望各位徕卡X相机的机主踊跃参加。任何X Vario、X2或X1的用户都可以提交他们借助X系列相机所捕捉到的精彩瞬间参与比赛,并且有机会赢取比赛大奖(参赛网址链接www_lfi-online_de/en/xcontest; 截止日期2014年2月28日)。参赛照片不限制拍摄题材,可以是旅行、自然风光,单张或组照都可。评委会将会从全部参赛照片中评选出2组获奖照片,一组是10张X Vario所拍摄照片,另外一组是10张X1或X2所拍摄的照片。每组第一名(一等奖)将获得前往参加威兹勒徕卡新工厂开幕典礼的机会,所有的行程及酒店住宿的费用将全部免费提供。并且,对两位获奖者的采访连同他们的获奖照片将刊登在徕卡博客。每组第二名(二等奖)将获得价值500欧元的徕卡X系列配件,获奖照片同样会刊登在徕卡博客。每组第三名至第十名(三等奖)将获赠6期LFI杂志。获奖名单将于2014年3月公布。
    不是有人谣传徕卡X系列的相机和镜头不是在德国生产的么,徕卡公司不怕别人来看、来查,不仅欢迎X机主来德国工厂参观,而且还免费提供一等奖得主的所有的行程及酒店住宿的费用,如此坦荡的态度,还有人唧唧歪歪的话,是不是太不合适了?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本帖最后由 lilili880 于 2013-12-24 11:58 编辑

相关标签: 徕卡 X1 尼康 D700 徕卡 X2 Leica X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leica x2 的10个关键词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