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SONY黑科技路线图曝光(更新 第五辑 最终章)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628 回帖:7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766
主题: 59
帖子: 4720
注册: 2002年7月
powernail 发表于 2014-6-15 10:47
我擦,引力透镜。


引力透镜只是SONY黑科技的第一步。请看访谈第二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475
主题: 9
帖子: 469
注册: 2006年9月
我擦,引力透镜。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6.769
主题: 65
帖子: 1675
注册: 2002年5月
特意登录上来膜拜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801
主题: 807
帖子: 24977
注册: 2008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楼主人才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7
主题: 19
帖子: 2929
注册: 2012年7月
我试用过,电池不耐用,一张都没拍就没电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41
主题: 4
帖子: 136
注册: 2013年6月
全画幅手机  你们怎么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6
主题: 31
帖子: 1841
注册: 2009年4月
真正的黑科技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3
主题: 11
帖子: 1315
注册: 2009年5月
豆光:卡口,镜头组这些概念已经被抛弃了。下一代我们将采用引力场技术,通过连续可调黑洞引力弯曲光线。

很快人类就可以通过索尼黑洞实现星际旅行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566
主题: 64
帖子: 3125
注册: 2013年8月
就差个1-10000mm微型引力透镜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3.973
主题: 0
帖子: 652
注册: 2008年10月
现代人类文明发展之快,是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也许N年后这段专访变成现实也不足为奇。为了见证这伟大的奇迹,争取再活500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等待验证会员
泡网分: 1.231
主题: 23
帖子: 1254
注册: 2014年5月
好久没耐心看完这么长的一篇帖子了,再长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34
主题: 1
帖子: 32
注册: 2013年9月
真正的黑科技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415
主题: 16
帖子: 16779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pzw83 发表于 2014-06-14 17:42
我去,竟然看完了。
其实我比较看好纳米技术在镜头和传感器上的应用...


佩服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92
主题: 70
帖子: 19010
注册: 2011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zmzy 发表于 2014-6-14 14:31
SONY推出曲面CMOS技术,并暗示在RX2上率先采用,引起业界惊呼。鉴于SONY在黑科技上一路走到黑的前景,日前本社记者采访了SONY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光学负责人豆光先生,对SONY下一步将在RX3上使用的技术进行了专访:

记者:大概你已经听说,索粉在欢呼SONY大法好的同时,提出了曲率可变的要求,毕竟大家手一堆镜头呢。
豆光:我们已经接近解决这个问题了,不过大家的镜头也许用不上了。
记者:这个问题该如何理解,难道卡口又要变了么。
豆光:卡口,镜头组这些概念已经被抛弃了。下一代我们将采用引力场技术,通过连续可调黑洞引力弯曲光线。
记者:这么说所有的镜头都要抛弃了。
豆光:是的,不过UV镜还是需要的,毕竟机内真空环境的要求。引力场直接弯曲光线,并且弯曲感光器,得到完全的影像再现。
记者:这个技术在宇宙学中有应用,但是质点中心的信息缺失怎么解决呢。
豆光:看来你是个行家,其实这个技术牙膏厂也考虑过,和我们一样为这个问题困扰,不过我们已经解决了。
记者:一定是令人激动的突破,能少许透露么。
豆光:霍金先生现在是我们的顾问,因为闺女要在伦敦买房缺钱。我们直接用链路接通了他的神经系统,这样他再也不用一分钟写一个字了,并且没有讨厌的美音。
记者:这有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我去,竟然看完了。
其实我比较看好纳米技术在镜头和传感器上的应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27
主题: 8
帖子: 1485
注册: 2013年5月
太逗了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6.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766
主题: 59
帖子: 4720
注册: 2002年7月
SONY推出曲面CMOS技术,并暗示在RX2上率先采用,引起业界惊呼。鉴于SONY在黑科技上一路走到黑的前景,日前本社记者采访了SONY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光学负责人豆光先生,对SONY下一步将在RX3,RX4,RX5上使用的技术进行了专访。专访共分五辑在无忌刊出:

第一辑:引力镜头

记者:大概你已经听说,索粉在欢呼SONY固定曲率CMOS同时,提出了曲率连续可变的要求,毕竟大家手一堆不同焦距的镜头呢。
豆光:我们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了,不过大家的镜头也许用不上了。
记者:这个问题该如何理解,难道卡口又要变了么。
豆光:卡口,镜头组这些概念已经被抛弃了。RX3我们将采用引力场技术,通过连续可调黑洞引力弯曲光线。
记者:这么说所有的镜头都要抛弃了。
豆光:是的,不过UV镜还是需要的,毕竟机内真空环境的要求。引力场直接弯曲光线,并且弯曲感光器,得到完全的影像再现。
记者:这个技术在宇宙学中有应用,但是引力环境导致质点中心的信息缺失怎么解决呢。
豆光:看来你是个行家,其实这个技术其他厂也考虑过,和我们一样为这个问题困扰,不过我们已经解决了。
记者:一定是令人激动的突破,能少许透露么。
豆光:呵呵,霍金先生现在是我们的顾问,因为闺女要在伦敦买房缺钱。我们直接用链路接通了他的神经系统,这样他再也不用一分钟写一个字了,并且没有讨厌的美音。
记者:这有什么关系呢。
豆光:霍金先生扩展了他的黑洞模型,并且整合了M理论和圈量子理论,所以现在我们可以读取引力质心那些消失的信息。
记者:也就是说SONY除了黑洞引力技术,同时掌握了白洞全息技术?
豆光:简单点可以这么说,总之我们做到了。
记者:那电力会是个问题吧。
豆光:当然会标准配备核电池和质子辐射屏蔽技术,现在最后的困难就是系统解构的时候,有一定概率发生能量释放。
记者:什么规模的。
豆光:就像雷神2里那种时空炸弹,上次三个研究员就消失了,还有一次吞噬了两头奶牛,抚恤金真是用了不少。
记者:... ...
豆光:但我们会给消费者购买保险的,放心使用吧。

第二辑:全域时空光场

记者:引力镜头技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发的。
豆光:严格的说,从战前就开始了。
记者:SONY是战后才成立的,怎会从战前就开始了呢。
豆光:说来话长,后面再谈。引力透镜原型在80年代已经实现,但是为了能够控制它我们又用了二十年。
记者:是黑洞引力约束很困难么。
豆光:那个是基础问题,霍金博士在Stark工业帮助下原型阶段已经解决。问题是如何控制使用它。
记者:难道这不就是一套镜头和感光系统的相机么。
豆光:静止的引力透镜是这样的,但我们通过连续伺服控制全焦段扫描,可以获得全域时空光场信息。
记者:听起来很有趣。
豆光:首先因为黑洞视界可以提高光的频率,即使最暗的红外和微波都会变成高能伽马射线。
记者:明白了,明显孔径的衍射限制完全被消除,可以获得无限的光学分辨率?!
豆光:是的,同时我们连续调整引力极化,可以获得同时获得任意矢量的光场信息。
记者:就像前一阵那个不需要对焦的光场相机Lytro?
豆光:那个东西才16个物理镜头,不过是高中生的技术。更合适的比喻是相阵控雷达。
记者:我明白了,因此获得空间的全部信息,无限分辨率加上任意矢量景深这相当于多少像素啊。
豆光:应该说已经没有像素的概念了,我们已经映像了整个真实静态世界。但是我们不满足静态照片。
记者:一秒60帧还是240帧的视频?
豆光:社长要求一帧是1阿托秒 ,也就是基本粒子的反应时间,就是说1秒1000000000000000000帧,也称为普朗克时间。
记者:这是非人的要求,这样分辨率、像素、帧这些指标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
豆光:开始我也不理解,但是公司坚持要求。后来才明白了他们不是想制造相机。
记者:他们是要想映射整个宇宙!
豆光:是的,虽然想不明白这么做的目的,但是我们用了二十年还是做到了。之后才发现,问题才真正开始。
记者:我猜是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导致的信息存储。
豆光:聪明,即使一秒的信息比特已经达到了10的300次方,全宇宙的量子动用起来都无法存储,为此存储课长跳到隔壁研究所的黑洞里自杀了。
记者:以我看来目前的物理和技术架构下这个问题不可能解决。
豆光:呵呵,但是SONY还是做到了,这次是霍金的朋友Sheldon找到了答案。
记者:Sheldon?!他不是因为Leonard和Penny同居离家出走了么!
豆光:是的,但他现在是SONY的正式员工。

第三辑:卷曲维存储和超合金金属

记者:大家都知道Sheldon是弦理论学家,而弦论近年被看无法验证的物理理论,不过是数学技巧的堆砌。
豆光:这正是我们希望公众的看法,但SONY正是弦论解决了问题,目前弦论成熟到和量子力学一样用于实际技术。
记者:Kidding?去年欧洲超级粒子加速器连希格斯子都打出来了,都诺贝尔了,卷曲维毛影也没有,Sheldon都哭了。
豆光:那是演给你们看呢,Sheldon这么聪明的科学家怎么会研究一个毫无前途的科学。其实他一方面参与普通的理论物理学术体系,通过逗逼论文成功的阻滞了公开的弦论发展。另一方面作为SONY员工和Shark工业合作,已经完全证实了除四维时空外的卷曲维的存在,并且搞清楚了其中复杂结构。呵呵,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在深维空间中构造功能物质了,相比我们新开拓的世界,现在的世界太小了。
记者:那么映射宇宙的数据存储在这技术下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了。但是欧洲超级加速器的能量已经接近大爆炸的能量了。
豆光:呵呵,那完全是傻子撞墙的技术,对于卷曲维的访问主要在于计算量,就像在银河系那么大的墙上的找一个原子大小的门。那个计算量全宇宙的量子都参与计算都不够。
记者:好吧,即使SONY有理论,有技术,但是计算量问题,如何解决。为了一张照片,难道动用全宇宙的量子来计算,太疯狂了。
豆光:我们真的做不到,但是意外之中我们得到了赛博坦(Cybertron)的魔力神球(Vector Sigma)!
记者:什么?!变形金刚星球的核心计算机?据说它可以利用多个宇宙的计算能力。
豆光:是的,也说来真实奇怪,当我们对计算能力完全绝望的时候,一个神秘人用汽车送来了这台机器,然后人就消失了。
记者:这真是奇怪的事情啊
豆光: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原因。不管怎么说,通过利用无限平行宇宙的量子计算,我们做到了全域时空光场的连续任意规模获得和存储。
记者:怎么觉得卷曲维这么强大的技术即使做全域时空光场存储都有些大才小用的感觉。
豆光:是的,卷曲维的应用太多了。例如可以在不改变材料结构属性的情况下增加质量,使得密度极度增高,从而获得超级强度。
记者:你的意思是,现在SONY也可以制造美队的盾牌?
豆光:是的,还可以制造雷神的锤子和孙悟空的金箍棒。
记者:但是我还是想问那个问题,我们用黑洞弯曲了光线,获得了视界宇宙内的全部映像,又用多宇宙的Vector Sigma计算核心,进行了卷曲维的访问来存储信息。这么做的目的的是什么?社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做一台强大到无法使用的相机么?
豆光:当然做了这么多,其实只是事情的开始。。。 。透露一下,预计这些技术我们将用在2018年发布RX4上。。。

第四辑:时间闭环

记者:回到那个问题,我们好奇为什么建立如此强大世界映射机制,还要发布实现工具RX4,目的何在。
豆光:穿越。
记者:时间旅行?我看很多小说和电视剧,穿越是很轻松的事情,掉到一个洞里就成了清朝格格。
豆光:那时玩笑,我们是为了真正的穿越,不是那种小孩子的意淫。仔细想一下,地球在运动,银河在运动,宇宙在膨胀,根本不存在静止的空间概念。即使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建立某种虫洞,随意的穿越,肯定是死在过去的某个无限寒冷的太空中。正好停留在你要去的※※上的地球绝无可能。而我们RX4可以在当前时间点建立起当前视界下的全宇宙扫描而且进行保存作为边界条件,再根据Everthing终极物理理论作为演化计算工具,我们可以完全回推到※※上的任一切片。当然确穿越的物理地点只是其中一项功能,如果不是为了送活人回去,落在太空里还更容易处理。
记者:明白了,RX4的全部能力都是为了提供当前宇宙边界条件扫描,加上计算能力,获得参数环境从而为穿越创造可能。
豆光:是的,没有计算的穿越,不过是有去无回的发射罢了。因为在有限时间内的宇宙视界是有限的,所以每次只能回退到※※上有限的一点。例如我们用RX4连续观测1个小时,可以回跳8个小时.听起来并不是很多吧。所以为了能穿越更远,我们建立了连续回跳链。就是观测,有限穿越,穿越内容包括RX4,然后再观测,RX4再回跳。为此我们为RX4封装了一层连续长程回跳机制,这个型号叫RX4R。RX4作为当前世界观测版本依然提供。
记者:听起来穿越好复杂啊,有了RX4R,看来任何类型的时间旅行都是小意思了。但有个问题。根据混沌和非线性理论,任何长期预测和回溯都是不可能的。尤其这种连续回跳,太不靠谱了。
豆光:呵呵,典型的麻瓜问题。混沌问题是因为传统科学总是要把演化结果计算为可以观察的实数测量量导致的,我们SONY为此重新发明了数学。我们不再依赖测量和实数这么原始的数学机制了,你猜是谁做到的么。佩雷尔曼,他现在也是我们SONY员工。
记者:为了这个事情你们重新发明了数学和实验科学,真是太过分了。好吧,穿越的达成又是为了什么,杀掉某个人的爹,或者阻止杀掉某人的爹么?
豆光:你电影看多了,我们不会做这么小孩子的事情。我们会计算穿越RX4R的当前位置,然后再把它回收回来。
记者:这么无聊么,花了几万亿美元,重新构造科学数学和工程学,你们就是为了为玩这种时间胶囊游戏么。
豆光:你真是急性子,我们称这为时间闭环,正常来说我们应该可以知道回收RX4R上的任何信息,因为是我们确定性的送过去,又确定性的回收回来。但是我们会发现并非如此,每次我们都会发现稍微的信息变化。你猜是为什么。
记者:除非有人修改了※※上的宇宙常数或者终极理论模型的结构。
豆光:聪明孩子。这代表了其他宇宙和我们所在宇宙相互作用的测量结果,我们就像在时空中架设的长波电台的天线阵列,可以接收到宇宙之外的信息。因为其他宇宙和我们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微扰我们所在宇宙的结构达成的。现在我们已经建立的连续的时间闭环,通过长期的观察和魔力神球的计算,我们不仅可以描绘多宇宙的结构,现在甚至可以和其他宇宙中的智慧通信
记者:想起来了,前一阵有人通过观察宇宙背景辐射的光学极化现象,也能反映出早期宇宙被其他宇宙的影响。
豆光:那些成果比起我们的工作就像幼儿园小班朋友搭的积木,算是个建筑,但是太初级了。
记者:时间闭环明显仅仅是个观察机制,就像激光干涉实验的光路。但是如何可以双向通信呢,我们可以修改宇宙常数么?
豆光:这个比想象的简单,我们的任何选择其实都可以改变宇宙,例如决定出门去看一场电影,不过很细微就是了。嗯,简单的可以这么说。
记者:说实话,我不觉得多宇宙模型的重构和通讯机制是霍金和Sheldon这个级别的地球物理学家可以做到的。
豆光:还是那个神秘人。。。不过你最好不要再问关于他的问题。
记者:我可以做的个猜测么,RX5就是宇宙间通讯器。
豆光:好聪明好粗糙的猜测,其实人类已经无法直接使用RX5了,喝点茶稍后告诉你。

最终章:千眼千手观音

记者:能说句我的感想么,SONY的黑科技真黑,但是为什么这么着急要知道宇宙外面的事情,我不相信这是好奇心的驱使。
豆光:当然有原因,但还是先回到我们的RX5。RX5提供的信息已经不是语言和图像可以表达的,它不再单纯是一台机器,而是直接植入大脑的某种组织。也就是说,RX5将不是机器而是生物组织,是具有黑洞发起、引力控制、全时域扫描、时间闭环、宇宙间通信全部功能的神经组织构造。
记者:我不相信你们能制造出这样的机器,不,是不相信你们能制造出这样的生物组织,目前的科技完全不可能。
豆光:是的,这非常困难了,虽然RX4R的原型机已经制造出来了。不过我们确认RX5在2024年前注定会制造出来,而且必须制造出来。因为这是最后的时限。我们内部有两套方案,如果2018年前人脑组织功能改造没有能够承载RX5运行机制,我们就决定把人改造成机器!也要把意识和RX5结合起来!
记者:这么咬牙切齿,为什么,RX5为什么要必须结合意识。
豆光:其实RX5相对RX4的新增核心功能是意识重构,人类的精英必须在2024年前完成多宇宙意识网络的构造。到时候一个大脑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意识,并且在多宇宙中同时重构和感知,并且脑集群形成无法摧毁的宇宙间神经网络。这是人类最后的机会。
记者:我猜这一定又是那个神秘人的启示!
豆光:是的,他来到,并带来未来的启示,描述了近未来的※※2018年天网将会启动,但不要相信那个抵抗者贝尔,他的抵抗最后失败了。天网节节胜利,2024年是人类最后的反抗,之后活下来的50亿人将被机器保存在Matrix中的1999年虚拟场景里当猪一样饲养。也不要相信那个救世主Neo,它不过是个辅助Oracle调优的情感测试程序。2046年机器进化到不需要人类,格式化了全部剩余的人类意识电池,地球上的人类彻底灭亡。机器将外化为霸天虎,并具有全部意识能力,变形金刚到时候会重新启动魔力神球,获得多宇宙穿梭能力,继续追杀逃离的人类。如果我们不形成多宇宙神经网络,就算逃过2018,也逃不过2046
记者:让我喘一会儿… … 但是… …不是我们的科技也很强大么。
豆光:你也看到了了,我们的科技主要是是观测、计算和神经技术,我们的行动力不够,我们不够野蛮。就像宋朝抵挡不了野蛮的蒙古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就是2024年前可以把意识上传宇宙网络,2046年前构建意识迁移网络,避免彻底灭绝风险。
记者:我猜KWANON,Canon的原名,千眼千手观音,多宇宙并行意识,这就是起源,也是一切的归宿,对吧。
豆光:是的,1936年神秘人创建了Canon,研发了第一代KWANON,启动基础技术。SONY其实是Canon的量子分部,战后独立发展,开始攀爬科技树。Canon作为母公司忍辱负重,即使被称为牙膏厂,也要赚钱供给SONY。
记者:所以SONY这几年奇怪的亏损;所以Nikon要用SONY的CMOS;所以奥林巴斯被SONY入股!
豆光:所以Jobs死的那么突然,所以Bill那么早退休,所以巴菲特吃饭那么节俭。。。。
记者:但我们还有超人X教授风暴女神绿巨人蜘蛛侠雷神快银还有金刚葫芦娃呢。
豆光:那些原生的能力拥有者,在天网和哨兵之下,就像※※※遇到了洋枪队。

记者:我们为什么要相信神秘人
豆光:他是我们创立公司的缘起,过去80年的各类预言和启示都应验了。
记者:那为什么神秘人不出手相救!既然未来已定,我们又在这里忙活什么呢。
豆光:神秘人说近未来※※已经确定,但是人类依然可以有选择。
记者:这句话我听过,Oracle在鸽子广场跟Neo说过同样的话。“关键不是为什么,而是你如何选择”。这是不是暗示,我们世界处于某种Matrix之中。
豆光: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也许我们处于Matrix从而被控制;也许是神秘人来的世界具有更加强大的计算能力导致的预测先知;也许是我们处于某种循环时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压力测试情景;也许我们处于某种多并行时空,这是一个谁能活下来的竞争测试;也许这一切都是战略意识欺骗,我们不过是其他智慧的次级筹码。从※※确定性和自由意志的角度,我们计算了几千亿亿种情形及其概率分布,结果是,但不管怎么说完成这一战,完成RX5,是我们唯一的筹码。到了2046我们也许才能知道人类目前处于何种陷阱之中,也许永远无法明白。

记者:别说了,都是眼泪啊。我能问个问题么。
豆光:你不是一直在问么。
记者:我猜你是穿越回来的人,对么?
豆光:难道你觉得我是人?
记者:

本帖最后由 zmzy 于 2017-3-10 16:00 编辑

相关标签: VECTOR Canon Sony 金刚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SONY黑科技路线图曝光(更新 第五辑 最终章)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