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刚找了个在线的景深计算器,原来残副的景深比全副的还浅啊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2.384
主题: 236
帖子: 4863
注册: 2001年4月
一直认为全副的景深更浅,这下毁三观了。
http://www_dofmaster_com/dofjs.html
相关标签: 景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2496 回帖:4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799
主题: 103
帖子: 2140
注册: 2007年9月
老顽童 发表于 2014-8-14 08:35
背景虚化,主要是取决于焦外(比如对焦距离比较近的时候,无限远处)失焦光斑直径的大小。而光斑直径的大小,基本上正比与通光口径。所谓通光口径,根据相对口径(俗称“光圈”)的定义可以算出:

相对口径=通光口径÷焦距

因此可以算出:通光口径=相对口径×焦距

85L通光口径是:(1:1.2)×85=70.8(这已经很大了!)

200L通光口径是:(1:2)×200=100(这又比85L大多了!)

所以当85L景深比200L浅的时候,背景虚化却没有200L显著!

为什么人们说微距镜头是“一分长、一分强”,即长焦微距镜头拍摄的照片极具魅力?这就在于同样的放大率,长焦微距镜头可以在景深更大的情况下,背景虚化更强!

给你一个老帖子链接:50、85、135、200都用F2.8拍全身,应该是200mm的景深最浅吧?帖主有与你同样的疑问,而回帖中很好的解决了这个疑问!


受教了,疑问得解,感谢前辈。

微距镜头“一分长、一分强”,除了体现在景深更大虚化更强上,我觉得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的就是1:1放大倍率的对焦距离更远,这点非常有用啊。长焦微距头也有个缺陷,就是要改造镜头超越1:1倍率,要比短焦镜头更麻烦,也更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2.384
主题: 236
帖子: 4863
注册: 2001年4月
峰子 发表于 2014-08-12 23:58
印象里,同焦距的镜头,景深是一样的。

一个80mm的120镜头,装在120、135、aps上,景深是一样的。都是等效害的,一个等效。。...


这个正解,弥散圆就是根据焦距算出来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348
主题: 120
帖子: 13886
注册: 2009年9月
月赛优胜标识
哈哈,这要看的,如果残幅+个长焦打鸟炮,肯定残幅占点便宜。但究其画质,还是全幅完胜。综合来看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431
主题: 12
帖子: 1237
注册: 2008年3月
关键不是景深深浅的问题,只要APS的像素比全幅高出得很多(并且回放分辨率也相应提高),是可以比全幅还浅的。
其实区别在于等同视角的时候,弥散圆直径与脱离焦点的距离之间的变化关系不同,因为全幅镜头的焦距更长,同样光圈同样对焦距离前提下,APS镜头的弥散圆随脱焦距离变化更快(更快达到最大虚化),也就说更像广角头,而全幅镜头的弥散圆随脱焦距离变化更慢(虚化依脱焦距离缓慢变大),很多情况下这样给人更多纵深感(或者说立体感、空气感、whatever)。其实这个是传感器大小对照片的最直接影响。即使同视角的镜头,APS镜头通过做到很大光圈来达成和全幅镜头一样的虚化,这个变化率的不同还是存在的,还是能被感知的。
至于为毛我们平时感觉APS景深很浅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APS镜头焦距缩短但是光圈多半没有更大甚至更小,所以本来这些镜头的最大虚化能力就比全幅镜头差一截。其二因为我们回放照片的时候都是缩小比例的,所以即使APS相机的分辨率奇高无比,回放的时候弥散圆的容许值还是没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3
主题: 0
帖子: 30
注册: 2009年3月
或者换个方式说。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一张照片在相机上预览的时候看起来是合焦(在景深内)的,但是在电脑上回放就会发现其实没合焦(在景深外),这个也是放大率影响容许弥散圆直径继而影响到景深的一个证明。
放大率越小,容许弥散圆直径越大,看起来就相对越清晰,景深越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387
主题: 59
帖子: 7139
注册: 2006年1月
风中的传奇 发表于 2014-8-12 23:20
一直认为全副的景深更浅,这下毁三观了。
http://www_dofmaster_com/dofjs.html


因为构图不同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3
主题: 0
帖子: 30
注册: 2009年3月
说白了是容许弥散圆直径不一样。
大画幅的,全画幅的,aps的和卡片机的拍下的照片冲洗到一样大,放在同样距离观看的话,放大率是不一样的,所以各幅面容许弥散圆直径不一样。所以同焦距物距光圈的情况下景深就不一样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8
主题: 24
帖子: 798
注册: 2008年6月
怎么可能呢亲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49
主题: 4
帖子: 243
注册: 2013年3月
这个计算器我收藏夹里也有 对于一般拍摄实用意义甚微 基本上仅作了解用咯

其实景深计算器之外 楼主与众机油还可以试试这玩意  
http://www_okayan_jp/focal-length-calc.html

直接在等效焦距之上加入了等效光圈的计算   要知道的关于等效光圈的提法坛里坛外很多地方都是有争议的 而且吵得不亦乐乎
而实际上这种争议一毛钱意义都没有  计算器给出的结论就是同等视角下 光圈必然也是要乘以系数去“等效”的
于是全幅与APSC在同等视角下的景深的关系也就变得无需争议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156.512
主题: 146
帖子: 47002
注册: 2000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阿卡拉 发表于 2014-8-13 23:30
前辈,85L拍全身和200L拍全身,相同构图相同环境下,对焦距离不一样。

根据公式计算,这时候85L的景深比200L的还要浅很多,但为什么200L的虚化从视觉上却比85L要“虚”得多。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个“虚”的视觉表现力呢?
背景虚化,主要是取决于焦外(比如对焦距离比较近的时候,无限远处)失焦光斑直径的大小。而光斑直径的大小,基本上正比与通光口径。所谓通光口径,根据相对口径(俗称“光圈”)的定义可以算出:

相对口径=通光口径÷焦距

因此可以算出:通光口径=相对口径×焦距

85L通光口径是:(1:1.2)×85=70.8(这已经很大了!)

200L通光口径是:(1:2)×200=100(这又比85L大多了!)

所以当85L景深比200L浅的时候,背景虚化却没有200L显著!

为什么人们说微距镜头是“一分长、一分强”,即长焦微距镜头拍摄的照片极具魅力?这就在于同样的放大率,长焦微距镜头可以在景深更大的情况下,背景虚化更强!

给你一个老帖子链接:50、85、135、200都用F2.8拍全身,应该是200mm的景深最浅吧?帖主有与你同样的疑问,而回帖中很好的解决了这个疑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498
主题: 18
帖子: 2411
注册: 2008年2月
阿卡拉 发表于 2014-8-13 23:30
前辈,85L拍全身和200L拍全身,相同构图相同环境下,对焦距离不一样。

根据公式计算,这时候85L的景深比200L的还要浅很多,但为什么200L的虚化从视觉上却比85L要“虚”得多。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个“虚”的视觉表现力呢?
近景虚,靠光圈,所以85L景深浅。

远景虚,靠焦距,所以220L整体看着更虚。

括号:以上是坛子统一口径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498
主题: 18
帖子: 2411
注册: 2008年2月
刘云飞 发表于 2014-8-14 04:39
又见景深问题
https://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tid-675832-pid-55783520-ordertype-1-extra.html#pid55783520

裁减系数,照片大小,观看距离,弥散圆,象素大小,拍摄距离,构图优先, 最近距离优先...... 这些多重因素相关的景深问题变得复杂了。

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使用相机拍摄一个比较小的东西,比如50/1.4镜头, 最大光圈F1.4并在镜头固有的最短拍摄距离下得到最浅的景深,这种情况下100%看片,5D2的景深没有 APS-C比如550D的浅。
完全是放大1.6倍的功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306
主题: 64
帖子: 11110
注册: 2009年5月
又见景深问题
https://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tid-675832-pid-55783520-ordertype-1-extra.html#pid55783520

裁减系数,照片大小,观看距离,弥散圆,象素大小,拍摄距离,构图优先, 最近距离优先...... 这些多重因素相关的景深问题变得复杂了。

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使用相机拍摄一个比较小的东西,比如50/1.4镜头, 最大光圈F1.4并在镜头固有的最短拍摄距离下得到最浅的景深,这种情况下100%看片,5D2的景深没有 APS-C比如550D的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799
主题: 103
帖子: 2140
注册: 2007年9月
老顽童 发表于 2014-8-13 08:07
其实景深与背景虚化是两回事,由于它们关系密切,常常被当作一回事。事实上,即使要求背景虚化,还是希望景深越大越好,尤其是微距照片。

而景深与焦距、光圈、对焦距离、弥散圆直径四个参数有关,弥散圆的定义很多情况下并不统一,所以说起景深概念来,许多时候大家说的也不是一回事。


前辈,85L拍全身和200L拍全身,相同构图相同环境下,对焦距离不一样。

根据公式计算,这时候85L的景深比200L的还要浅很多,但为什么200L的虚化从视觉上却比85L要“虚”得多。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个“虚”的视觉表现力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356
主题: 26
帖子: 5338
注册: 2010年9月
都知道景深是光圈,物距,镜头焦距决定
其实还有一个弥散圆影响景深,而这个参数好像就是和画幅有关系。

确实,在相同光圈,相同物距,相同镜头焦距的时候,半画幅的弥散圆比全画幅小那么一点点,所以景深浅那么一点点。

不过,用全画幅和半画幅拍摄一张相同构图的照片,物距必须不一样,都知道全画幅必须必半画幅的物距更小。
实际使用的感受就是全画幅景深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47
主题: 27
帖子: 1053
注册: 2013年9月
这个景深计算机算残幅的时候会自动把系数乘上的,变成计算等效焦距的景深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03
主题: 5
帖子: 1449
注册: 2014年5月
与泽 发表于 2014-08-13 18:27
这个有个相对的概念,一副图片,在相同观看视角下,你所说的全副截下后的画面,其实是放大了,包括虚化部分也放大了。...
截画幅本身就是景物承载面积小,所以才有1.6等效视角一说,
本帖由 iPad Air (wifi)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3.092
主题: 90
帖子: 9809
注册: 2003年4月
不说说 发表于 2014-8-13 16:39
没有关系的,你弄个全画幅和截画幅试试就知道,同镜头同光圈同距离,拍完把全画幅的图片裁掉一圈裁的跟截画幅构图一样你再去比较,
这个有个相对的概念,一副图片,在相同观看视角下,你所说的全副截下后的画面,其实是放大了,包括虚化部分也放大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46
主题: 10
帖子: 333
注册: 2012年2月
david533 发表于 2014-8-12 23:55
算了一下,假设用85mm镜头,光圈放在2.8,物距10米,D300的景深范围是1.56m,D800是2.36m,明显半幅机景深要比全幅机浅。


图片上有一个词叫circle of confusion,也就是弥散圆,这直接影响了景深大小的判断。

关于弥散圆和景深的关系,请百度。

可能是出于全幅和半幅的画幅尺寸不一样,人眼对于“清晰”与“模糊”的主观判断也会有差别,所以全幅选取了0.03mm,而半幅选取了0.02mm。我觉得在楼主给出的前提条件下,如果弥散圆取相同值,两者景深应该是一模一样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03
主题: 5
帖子: 1449
注册: 2014年5月
与泽 发表于 2014-08-13 06:13
能,这个以前讨论过了,搜搜能找到
没有关系的,你弄个全画幅和截画幅试试就知道,同镜头同光圈同距离,拍完把全画幅的图片裁掉一圈裁的跟截画幅构图一样你再去比较,
本帖由 iPad Air (wifi)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03
主题: 5
帖子: 1449
注册: 2014年5月
枫灵PENTAX 发表于 2014-08-13 06:18
我估计软件公式中,弥散圈大小定义不一样,很多介绍的公式中都是全副按0.03算,半幅按0.02算,其结果就如图了。
但我觉得弥散圈应...
对呀,弥散圆只跟焦段距离光圈有关,底更大只是承载的画面大了,截画幅说白了就是从全画幅里扣了一块出来
本帖由 iPad Air (wifi)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09
主题: 8
帖子: 4241
注册: 2010年8月
老顽童 发表于 2014-8-13 08:07
其实景深与背景虚化是两回事,由于它们关系密切,常常被当作一回事。事实上,即使要求背景虚化,还是希望景深越大越好,尤其是微距照片。

而景深与焦距、光圈、对焦距离、弥散圆直径四个参数有关,弥散圆的定义很多情况下并不统一,所以说起景深概念来,许多时候大家说的也不是一回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3.517
主题: 8
帖子: 3289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像素密度不同,显示器看图尺寸不同,弥散圆直径不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156.512
主题: 146
帖子: 47002
注册: 2000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其实景深与背景虚化是两回事,由于它们关系密切,常常被当作一回事。事实上,即使要求背景虚化,还是希望景深越大越好,尤其是微距照片。

而景深与焦距、光圈、对焦距离、弥散圆直径四个参数有关,弥散圆的定义很多情况下并不统一,所以说起景深概念来,许多时候大家说的也不是一回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9.046
主题: 40
帖子: 4925
注册: 2008年7月
wulei56 发表于 2014-8-13 00:32
没有按物距和构图相同的原则算。
实际中没有人像你算的那样拍摄的。


你说的这个情况我老早就知道,你说的这个情况是因为取景要求而变化物距,为的是保持被摄物体在画面中的大小不变,并非相机自身的光学原理使然。通常我们都说,半幅机就是全幅机截取了中间一部分,透视效果是不会变的。

这个景深计算的确是让人不太好理解,作为一个半幅机和全幅机都有的摄影爱好者,随他去吧,拍好照片才是王道。 本帖最后由 david533 于 2014-8-13 07:5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15
主题: 5
帖子: 91
注册: 2007年4月
如果选小DC,你会发现景深比残副还浅,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66
主题: 9
帖子: 1157
注册: 2012年2月
不说说 发表于 2014-8-13 01:29
光圈物距焦段一样,景深就是一样的,不知道你这计算器怎么算的,只是截画幅等同于从全画幅里抠去了一块


我估计软件公式中,弥散圈大小定义不一样,很多介绍的公式中都是全副按0.03算,半幅按0.02算,其结果就如图了。
但我觉得弥散圈应该是一样的,弥散圈不是取决于底片,而是取决于出图大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3.092
主题: 90
帖子: 9809
注册: 2003年4月
不说说 发表于 2014-8-13 01:27
景深跟画幅有什么关系。。。只跟光圈距离焦段有关好不
能,这个以前讨论过了,搜搜能找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67
主题: 2
帖子: 637
注册: 2012年8月
月经贴,喜闻乐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刚找了个在线的景深计算器,原来残副的景深比全副的还浅啊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