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微单能在5年内代替传统单反相机么——对微单法兰距、小光圈像质及EOS M3的期待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1645 回帖:24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78.07
主题: 37
帖子: 28238
注册: 2007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092934cc 发表于 2014-9-8 00:27
楼主言大了。你说微单中心与边缘差距较大,m43可普遍边缘都不错啊。你可以上pz看看奥巴75 1.8的测试。。。还有,小光圈像质和像素密度有关,如果你真追求这个的吧,建议上a7s,那个衍射极限光圈来得晚。

应该是短法兰距的全副中心与边缘差距较大!m43属于小底,且m43的一些镜头已经有垂直光线入射的设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56
主题: 27
帖子: 11688
注册: 2012年5月
楼主言大了。你说微单中心与边缘差距较大,m43可普遍边缘都不错啊。你可以上pz看看奥巴75 1.8的测试。。。还有,小光圈像质和像素密度有关,如果你真追求这个的吧,建议上a7s,那个衍射极限光圈来得晚。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78.07
主题: 37
帖子: 28238
注册: 2007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fasciae 发表于 2014-9-7 20:47
理论上法兰距离不等于最后一片镜片的距离
但实际上,现在E口镜头很少,能选择的AF头,确确实实没有可选的E法兰距但单反后镜片距离的。

谈理想没意义,还是现实一点吧

E口可以做好的,加大后镜片的大小,比如RX1那样的做法,当然,可能后镜片做不到那么大。但反正这才是更加值得期待的。。

可惜,现在确实没有

镜头群是制约E口的一大瓶颈。A6000,试试E50全开嘛,我觉得比单反还有差距。

法兰距离是不等于最后一片镜片的距离,但是全副微单A7R机身传感器像素单元的微透镜阵列边角倾斜角度,都是按照短法兰距设计的,所以不管最后一片镜片的距离多少,至少应该使镜头边缘的斜射光的投射角度尽量与微透镜阵列边角倾斜角度匹配才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913
主题: 23
帖子: 10664
注册: 2007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理论上法兰距离不等于最后一片镜片的距离
但实际上,现在E口镜头很少,能选择的AF头,确确实实没有可选的E法兰距但单反后镜片距离的。

谈理想没意义,还是现实一点吧

E口可以做好的,加大后镜片的大小,比如RX1那样的做法,当然,可能后镜片做不到那么大。但反正这才是更加值得期待的。。

可惜,现在确实没有

镜头群是制约E口的一大瓶颈。A6000,试试E50全开嘛,我觉得比单反还有差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78.07
主题: 37
帖子: 28238
注册: 2007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womailehuaguan 发表于 2014-9-6 20:43
不谈转接的广角镜头的宽阔性(随意转接各家最后的超广角镜头),

原生微单的短法兰距镜头各家都在努力解决,

最近日本索尼官方网站已经登出索尼蔡司16-35mm/F4.0防抖镜头的上市消息。


看看索尼蔡司SEL35F28Z在全副机上的边缘画质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2.255
主题: 44
帖子: 7562
注册: 2004年2月
tony98 发表于 2014-9-7 12:53
微单现在主打的优势是体积小和便携,而在性能上跟单反比,却是一直在追赶,从没有超越。不但在续航,可靠性,对焦速度和方便性,甚至拍摄的效率和操控上也无法与单反相比,就连在镜头上,也没有几只是专门为微单设计的,就算专为微单设计的,其成像画质也远不如为单反设计的。最后,evf也还有很多天生的缺陷,难与ovf相比。基本上这些缺点,微单几年内要取代单反基本上痴人说梦!另外,随便技术发展,单反一样可以做得很小很便携,100D的出现就是个明显的例子。所以体积小和便携也不会再是微单的专利。


你说的这些那都是7D这种级别的机器才有的性能 啥米100D 700D之流可以交给微单了。反正也都是静态照相的对焦,不如使用更精确的方式了

感觉当年宾得K01的尝试还是不错的,但是做出的产品太奇葩了。。。。
我需要的是A6000装入D3300 100D有点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63
主题: 112
帖子: 8067
注册: 2012年6月
微单现在主打的优势是体积小和便携,而在性能上跟单反比,却是一直在追赶,从没有超越。不但在续航,可靠性,对焦速度和方便性,甚至拍摄的效率和操控上也无法与单反相比,就连在镜头上,也没有几只是专门为微单设计的,就算专为微单设计的,其成像画质也远不如为单反设计的。最后,evf也还有很多天生的缺陷,难与ovf相比。基本上这些缺点,微单几年内要取代单反基本上痴人说梦!另外,随便技术发展,单反一样可以做得很小很便携,100D的出现就是个明显的例子。所以体积小和便携也不会再是微单的专利。
最后,微单肯定是个过渡的产品,最后取代它的是手机,因为它上面使用的技术,最适合集成在手机上,而现在手机的成像效果,基本上与微单差别不大了,好的拍照手机,画质甚至超越了微单!xshot的出现,让我看到,微单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不但便携不如手机,焦段也不如,续航也比手机差,就连拍摄性能也开始不如手机了!

本帖最后由 tony98 于 2014-9-7 12:5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1.414
主题: 619
帖子: 21895
注册: 2004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enuo 发表于 2014-9-7 10:32
从淘宝的月销量来看,NEX 5T已经超越任何一款入门单反了。这个是不是可以说,在入门机,微单对单反已形成替代之势?

在实现同样拍摄效果的前提下,相机的发展趋势永远是更便宜、更轻便、更容易操作。在无法完全实现一样的画质的前提下,操控和价格的优先级高于画质。这些都是※※上已经验证过的事实,和技术无关,和人性有关。

中画幅对大画幅的替代,135对120的替代,数码对胶片的替代,都是这个规律。当然,所谓的替代也不是被替代者完全消失,只是不再迅猛发展而已。

手机对DC的替代已经是铁一样的事实了,微单对入门单反的替代也正在形成燎原之势。这个估计在无忌上问不出来,论坛上的都是发烧友,买微单和入门单反的,大部分都是菜得不能再菜的菜鸟,只会用自动档。

不过百年相机※※,也有一些规律和经验表明,有些东西是不容易改变的:比如,画质和画幅成正比,而对画质的追求也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再比如,光学的部分最难快速演进。镜头的尺寸和画幅、法兰距都相关。

回应楼主,做个大胆的预测:

1、5年内,入门单反全面败退与微单。从DC或者手机上来的小白,首选都会是微单。入门单反沦落为摄影发烧的有志青年或者专业人士备机的选择。旗舰半幅更是彻底沦为发烧友的小众选 ...


微单,体型/体积/重量   追求小巧。决定了镜头不能太大/太重

如果微单与单反一样的体积/重量,那还不如单反。单反的镜头选择范围/价格更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41
主题: 1
帖子: 340
注册: 2014年7月
enuo 发表于 2014-9-7 10:32
从淘宝的月销量来看,NEX 5T已经超越任何一款入门单反了。这个是不是可以说,在入门机,微单对单反已形成替代之势?

在实现同样拍摄效果的前提下,相机的发展趋势永远是更便宜、更轻便、更容易操作。在无法完全实现一样的画质的前提下,操控和价格的优先级高于画质。这些都是※※上已经验证过的事实,和技术无关,和人性有关。

中画幅对大画幅的替代,135对120的替代,数码对胶片的替代,都是这个规律。当然,所谓的替代也不是被替代者完全消失,只是不再迅猛发展而已。

手机对DC的替代已经是铁一样的事实了,微单对入门单反的替代也正在形成燎原之势。这个估计在无忌上问不出来,论坛上的都是发烧友,买微单和入门单反的,大部分都是菜得不能再菜的菜鸟,只会用自动档。

不过百年相机※※,也有一些规律和经验表明,有些东西是不容易改变的:比如,画质和画幅成正比,而对画质的追求也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再比如,光学的部分最难快速演进。镜头的尺寸和画幅、法兰距都相关。

回应楼主,做个大胆的预测:

1、5年内,入门单反全面败退与微单。从DC或者手机上来的小白,首选都会是微单。入门单反沦落为摄影发烧的有志青年或者专业人士备机的选择。旗舰半幅更是彻底沦为发烧友的小众选 ...
作为用过佳能单反,现仅保留4支L头转接的影友完全赞同以上精辟论述!对楼主期待的M3就看佳能有无壮士断腕的气概了,但目前看希望不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94
主题: 94
帖子: 2046
注册: 2014年4月
替代是趋势,不过5年内可能不太现实。关键是镜头群。靠着单反的镜头群,厂商卖单反还能卖好多年。微单的镜头群要达到目前单反的,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82
主题: 16
帖子: 1014
注册: 2011年12月
微单和单反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但是微单的镜头一定要跟上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24
主题: 11
帖子: 15130
注册: 2012年6月
低端单反真是用处不大了,不如直接去掉反光板加evf塑料壳贱卖,让喜欢ovf的花大加钱买中高端精品

镜头一致也更容易二次消费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4-09-07 11:13: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641
主题: 57
帖子: 2670
注册: 2010年9月
从淘宝的月销量来看,NEX 5T已经超越任何一款入门单反了。这个是不是可以说,在入门机,微单对单反已形成替代之势?

在实现同样拍摄效果的前提下,相机的发展趋势永远是更便宜、更轻便、更容易操作。在无法完全实现一样的画质的前提下,操控和价格的优先级高于画质。这些都是※※上已经验证过的事实,和技术无关,和人性有关。

中画幅对大画幅的替代,135对120的替代,数码对胶片的替代,都是这个规律。当然,所谓的替代也不是被替代者完全消失,只是不再迅猛发展而已。

手机对DC的替代已经是铁一样的事实了,微单对入门单反的替代也正在形成燎原之势。这个估计在无忌上问不出来,论坛上的都是发烧友,买微单和入门单反的,大部分都是菜得不能再菜的菜鸟,只会用自动档。

不过百年相机※※,也有一些规律和经验表明,有些东西是不容易改变的:比如,画质和画幅成正比,而对画质的追求也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再比如,光学的部分最难快速演进。镜头的尺寸和画幅、法兰距都相关。

回应楼主,做个大胆的预测:

1、5年内,入门单反全面败退与微单。从DC或者手机上来的小白,首选都会是微单。入门单反沦落为摄影发烧的有志青年或者专业人士备机的选择。旗舰半幅更是彻底沦为发烧友的小众选择。

2、全画幅成为传统单反厂家的主战场,由于镜头群,画幅等原因,这个还不会在5年内被微单入侵的很厉害,但是也会逐渐丢失部分市场。

3、1位数的全画幅旗舰机,5年内不会被动摇。这个和人机工程学、极限对焦速度以及商业属性等有关。

以我有限的技术理解,貌似单反最大的障碍在反光板震动,而微单最大的障碍来自极限追焦的速度,目前技术上还是无法匹敌单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843
主题: 21
帖子: 2776
注册: 2006年6月
还有一点,sony是做cmos的,未来它推出边缘可大角度斜射的特殊款cmos也不一定,专用于简化结构的超广角,到时接常规镜头就不是红移了,而是绿移了,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843
主题: 21
帖子: 2776
注册: 2006年6月
可以称霸家用市场,专业市场和高级玩家还会继续用单反的,操控对专业摄影太重要了,单电在操控上无法和体积平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9.417
主题: 25
帖子: 6411
注册: 2006年12月
电子取景已经解决了
至于风光摄影,既然决心扛个大家伙了,至少带个中画幅出门吧

微单抓住其客户群即可,没必要面面俱到,上天下海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F1.0 发表于 2014-9-6 21:21
Sony推出FE16-35F4标志微单向广角走了一大步,至少推测SONY已从软件层面修正16mm在F16的色散。
在A7上,不知你试过FE24在F16或F22的表现没?


我基本上是这样思考和做嘀:

1、看国外专门测试网站(各种镜头的各个焦段的各个光圈的测试数据),因为毕竟客观的测试是需要基本设备支撑,不是简单的几张测试卡、测试纸就可以准确表述镜头本身因有的特征(我不可能愚蠢到基础信任点放在:不信机构巨大投资的测试,而去信几百元买的测试卡的个人测试)。

2、浏览各位摄友使用真实感受(不是看键盘ID的搜索资料+臆造的文章)。

3、自己亲自去体验(带上卡和想法经常游走在佳能、尼康、索尼体验店)。

4、综合上述,思考自己的使用经验,看哪种镜头更受自己的青睐就购入。
过去使用单反时候是每种品牌都购买一些镜头(难免有同规格的重复)。现在微单统一了机身平台后,各种品牌镜头统一思考后重新整合,同规格的镜头大幅减少,也就是说在微单的平台上只考虑一种规格的镜头(无论品牌),规制使用转接环统一。

5、从实际看,自己的摄影更多的是考虑光线的运用、选择,强光是避免嘀。爱用超广角镜头和超长焦镜头,基本上很少使用到极限光圈拍摄,多数是使用最大光圈和最佳光圈拍摄(因为买的一些主用镜头最大光圈就有上乘表现)。

6、24焦段我很少使用,因为在太和殿正前面没有14mm、15mm的焦距是无法拍摄全太和殿宇的飞檐斗拱,通常使用14-24镜头的14端或者10-18镜头的12端(强制10-18截幅镜头使用最大成像圈拍摄全画幅画面),超广角镜头在几米远的景深很深,所以光圈也就在F8、F11就足够啦。24-70镜头玩微单前是几家品牌都买了,但是基本不使用,现在只留下了这个24-70焦段的蔡司镜头(A口和E口,A口在犹豫是否也抛弃),14-24我都很少使用24焦段,当然就无法说清楚24焦段的表现(没有几千上万张照片的实际拍摄还是不说的好)。

7、因为每种牛头也是有长项和短处,所以使用镜头也是用长不用短(扬长避短是摄友本能应该做的)。

8、选择镜头时候参考各种资讯慎重选择,看锐度和综合指标与价格,因为锐度是后期最难处理的棘手问题,综合指标代表性能,价格直接驱动购买欲。

下面是我经常参考浏览的网站:

http://slrgear_com/reviews/showcat.php/cat/all/page/1/perpage/150/sort/2

http://www_dxomark_com/Lenses/Sony/Sony-FE-Carl-Zeiss-Sonnar-T-STAR-55mm-F18-mounted-on-Sony-A7R__917

http://www_dpreview_com/products/lenses?utm_campaign=internal-link&utm_source=mainmenu&utm_medium=text&ref=mainmenu

http://camerasize_com/compact/#489,380.286,378.327,ga,t

http://www.canon.com.cn/products/camera/ef/index.html

http://www_nikon_com_cn/sc_CN/products/categories/nikkor.page?

http://www_sony_jp/ichigan/products/SAL50F14Z/feature_1.html#L1_90

http://www_sony_jp/ichigan/products/SEL70200G/ 本帖最后由 womailehuaguan 于 2014-9-7 09:0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womailehuaguan 发表于 2014-9-6 20:43
不谈转接的广角镜头的宽阔性(随意转接各家最后的超广角镜头),

原生微单的短法兰距镜头各家都在努力解决,

最近日本索尼官方网站已经登出索尼蔡司16-35mm/F4.0防抖镜头的上市消息。


http://www_sony_jp/ichigan/lineup/e-lens.html

Sony推出FE16-35F4标志微单向广角走了一大步,至少推测SONY已从软件层面修正16mm在F16的色散。
在A7上,不知你试过FE24在F16或F22的表现没? 本帖最后由 F1.0 于 2014-9-6 21:2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F1.0 发表于 2014-9-6 19:07
广角单反会更好,即使是蔡斯暂时也不能解决微单广角边缘问题。可能过两年情况就改善了。


不谈转接的广角镜头的宽阔性(随意转接各家最后的超广角镜头),

原生微单的短法兰距镜头各家都在努力解决,

最近日本索尼官方网站已经登出索尼蔡司16-35mm/F4.0防抖镜头的上市消息。


http://www_sony_jp/ichigan/lineup/e-lens.html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womailehuaguan 发表于 2014-9-6 20:07
因为微单不仅仅是为微单的短法兰距而生,更是为了可以无限变换而诞生,所以这个问题要分两说:

1、如果使用短法兰距的微单镜头存在你说的问题。

2、但是各家的微单都可以转接单反的镜头,转接后的法兰距已经是单反的法兰距,那么就不存在这类问题。

3、当然包括其他各种法兰距的转接至变化。


确实如你所言。特别是第2条。
这么看,若CMOS形式不变,微单法兰距、卡口应调整或接近单反才合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F1.0 发表于 2014-9-6 19:01
80mm以上长焦单反微单几乎无差别。
问题是广角+小光圈微单不行,可能是微单镜头设计控制不住广角的衍射。


因为微单不仅仅是为微单的短法兰距而生,更是为了可以无限变换而诞生,所以这个问题要分两说:

1、如果使用短法兰距的微单镜头存在你说的问题。

2、但是各家的微单都可以转接单反的镜头,转接后的法兰距已经是单反的法兰距,那么就不存在这类问题。

3、当然包括其他各种法兰距的转接至变化。


因此我总结三年来的各家微单体会是:

微单不仅仅是为了轻便,

微单也不仅仅是为了转接,

微单不仅仅是E口镜头群(例如索尼),

微单不仅仅是玩具,

微单不仅仅方便旅游,

微单不仅仅轻松扫街,

微单不仅仅摄影创作,

微单不仅仅玩酷,

微单不仅仅随身携带,

微单不仅仅统一了品牌镜头群(技术平台),

微单不仅仅..................................,

...........................,

微单不仅仅代表未来。

微单可以变化成咱认为的任意一种想象物(具备这样特性就够了)。


本帖最后由 womailehuaguan 于 2014-9-6 20:1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日出日落,器材的发展似乎并没有那么让人着迷。看看PHOTOkina会有些啥……

550D,17-40
本帖最后由 F1.0 于 2014-9-6 20:1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今才觉艳 发表于 2014-9-6 17:42
在佳能坛子里看到这种讨论很新奇呢,我还以为走错了入了索尼坛。

要我说家用领域5年之后微单应该在性能上已经不逊于单反了,楼主很多的担心无意义,曲面传感器05年肯定可以商业化,最快可能06年就可以看到可换镜头的微单产品,那时候边角不再是问题。但是市场占有率就难说了,牵扯的东西太多。

同样的观点,Canon论坛能坦然面对,而Sony愤然作战,说明佳能论坛对单反的信心而索尼论坛对微单的挚爱。多年过去了,佳能论坛保持一贯的开放与平和,即便是索尼的兴起也没改变各论坛的风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01
主题: 1
帖子: 90
注册: 2014年8月
F1.0 发表于 2014-9-6 19:07
广角单反会更好,即使是蔡斯暂时也不能解决微单广角边缘问题。可能过两年情况就改善了。


那我就发明一个更使得的拼结软件

把画面一拼起来,什么角都有了

而且,广角那种拉伸感其实用软件也可以模拟出,而且很容易。

这个东西,从软件上解决相当容易,只不过,现在没有人去做这个流程,

不说别的,单我个人,就开可设计一套流程,让你拍两张照片后,就得一个广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bestkaola12 发表于 2014-9-6 11:50
我只知道一个很简单的事实,索尼A7拍出来的片子,先不讲比5D3好,但已经相当!

广角单反会更好,即使是蔡斯暂时也不能解决微单广角边缘问题。可能过两年情况就改善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8
主题: 46
帖子: 6062
注册: 2003年12月
womailehuaguan 发表于 2014-9-6 16:11
其实没有必要讨论和担忧取代和主流问题,顺其自然就可以,相机购买者的行为会使市场有最终的裁定。
我看很长时间是并行发展!
赞同你这样收敛的说法。
我给你两张片子,
是微单A7+手动对焦镜头昨天农展馆后院(雕塑群)拍摄,
时间是下午的6点多钟(天色已将昏暗),
你可以到鸟网对比看看这个时间在这个地点拍摄的这只鸟的照片(当然你也可以跟帖要求对比),
当天有使用佳能1DX、尼康D4、尼康D800、佳能5DIII和各种大炮的摄友同期和我拍摄同一题材(看看有多少差距)。
鸟网北京论坛网址链接是:
http://www.※※※※※※※.cn/forum-70-1.html

80mm以上长焦单反微单几乎无差别。
问题是广角+小光圈微单不行,可能是微单镜头设计控制不住广角的衍射。 本帖最后由 F1.0 于 2014-9-6 19:0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23
主题: 73
帖子: 865
注册: 2014年2月

在佳能坛子里看到这种讨论很新奇呢,我还以为走错了入了索尼坛。

要我说家用领域5年之后微单应该在性能上已经不逊于单反了,楼主很多的担心无意义,曲面传感器05年肯定可以商业化,最快可能06年就可以看到可换镜头的微单产品,那时候边角不再是问题。但是市场占有率就难说了,牵扯的东西太多。

商用领域来说基本还会继续是单反的天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bestkaola12 发表于 2014-9-6 11:50
我只知道一个很简单的事实,索尼A7拍出来的片子,先不讲比5D3好,但已经相当!


其实没有必要讨论和担忧取代和主流问题,顺其自然就可以,相机购买者的行为会使市场有最终的裁定。

我看很长时间是并行发展!

赞同你这样收敛的说法。

我给你两张片子,

是微单A7+手动对焦镜头昨天农展馆后院(雕塑群)拍摄,

时间是下午的6点多钟(天色已将昏暗),

你可以到鸟网对比看看这个时间在这个地点拍摄的这只鸟的照片(当然你也可以跟帖要求对比),

当天有使用佳能1DX、尼康D4、尼康D800、佳能5DIII和各种大炮的摄友同期和我拍摄同一题材(看看有多少差距)。

鸟网北京论坛网址链接是:

http://www.※※※※※※※.cn/forum-70-1.html

第一张、
型号 : ILCE-7
产商 : SONY
光圈 : F
快门 : 1/200 秒
感光度 : 1600
焦距 : mm
对焦距离 : -
拍摄时间 : 2014:09:06 06:08:00

第二张、
型号 : ILCE-7
产商 : SONY
光圈 : F
快门 : 1/200 秒
感光度 : 1600
焦距 : mm
对焦距离 : -
拍摄时间 : 2014:09:06 06:23:41 本帖最后由 womailehuaguan 于 2014-9-6 16:1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78.07
主题: 37
帖子: 28238
注册: 2007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stormrage 发表于 2014-8-24 11:14
首帖的法兰面/进光示意图根本就是常识性错误。

微单镜头只要把最后一组镜片往前推,就可以得到跟单反完全相同的受光情况。各种转接环就是这个道理。

没人规定微单一定要小,事实上索尼推E口微单,就是为了完全取代单反而来的,只是现在机会未成熟,因此尚未完全露出狰狞面目!日后一定会有“大”的专业微单出现

单反的五棱镜/反光板系统,就好比晚清的辫子,根本就是※※的遗老遗少,不被取代就没天理了!


“微单镜头只要把最后一组镜片往前推,就可以得到跟单反完全相同的受光情况”————那就失去短法兰距的意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01
主题: 1
帖子: 90
注册: 2014年8月
F1.0 发表于 2014-9-6 11:36
柚子先生 发表于 2014-8-22 23:46
关于楼主帖子里的那张图,我想说相机法兰距不等于镜头法兰距。因此这个图是没有说服力的,举个例子,把单反镜头接到微单上,法兰距几何?而这幅图可以说明的问题是,同样焦距的镜头,如果设计给单反用可能不考虑体积,所以镜头法兰距长,而微单上,厂家主打便携,为了缩小体积,减少镜头法兰距,从而才可能出现楼主图上的问题。相机法兰距短比长好,比如某单反相机法兰距44MM,那它家的所有镜头法兰距都必须大于等于44MM,同理微单18MM,镜头法兰距大于等于18MM即可,显然微单镜头的设计自由度更大,如果为了边缘画质,可以增大镜头法兰距,如果为了便携可以减少镜头法兰距。
--------------------------------------------------------------------------------你说的没错。
单反镜头转接微单,实际做了两件事:1)把镜头做大了;2)增加了法兰距。这两都相辅相成。
微单小法兰距成就了小镜头,单反大法兰距需大镜头。同样的焦距,大体积的比小体积的好很多。
曲面CMOS可能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我只知道一个很简单的事实,索尼A7拍出来的片子,先不讲比5D3好,但已经相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微单能在5年内代替传统单反相机么——对微单法兰距、小光圈像质及EOS M3的期待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