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光棍节,我拍了台sony cdp-r3 的CD机。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25915 回帖:239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447
主题: 1
帖子: 4387
注册: 2002年2月
作为收藏又要极简, 这个机器从形式上可以代表3类机器,使用磁带的机器, 而且是80年代的那种半头砖。从机芯机械结构上可以代表所有使用磁鼓的机器, 前面板又可以代表电台。

从使用上, 可以作为独立解码器,和不错的耳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0.905
主题: 16
帖子: 12219
注册: 2003年2月
秀秀另类收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018
主题: 126
帖子: 62361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大家洼 发表于 2017-3-20 23:03
温馨又有好货


呵呵谢谢老师捧场,全是败家货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447
主题: 1
帖子: 4387
注册: 2002年2月
hf老虎鱼 发表于 2017-3-20 10:11
曾经的音响室.....


温馨又有好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018
主题: 126
帖子: 62361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two-way 发表于 2017-3-20 21:51
那个啥,今天某宝缺了。也罢,我不玩耳机,但也喜欢折腾,为保持书架箱的人声,现在用一只大功率力士调好音量比例直通推书架配合一对落地箱,信号来源于主功放前级,这样,两对箱同时开火,高低音都有,人声暧,低音富弹性,不亦乐乎。目前,磁带数字已让位于光盘数字,而光盘数字又有让位于文件数字之势。我自从用上索尼硬盘机后,CD机已经很少动了,前者易用性高得多。音质不相上下,正版高质音乐文件易买,而正版CD却难求。正、翻版CD音质也难辨,从侧面反映数字文件克隆之轻易。我想这也是当年CD严防DAT磁带数字的主要原因。无论数字文件还是CD碟黑㬵大碟卡带机,适合自己玩得开心就好。


虽然科技在进步,但赏与玩却是方兴未艾。适合自己玩得开心就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018
主题: 126
帖子: 62361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two-way 发表于 2017-3-20 21:59
虎兄好雅室!


谢谢老兄捧场,常来分享指导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018
主题: 126
帖子: 62361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访客 发表于 2017-3-20 13:40
都是照着已经有了的CD又重新买一遍黑胶


支持点赞,发烧快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22
主题: 13
帖子: 6586
注册: 2002年7月
hf老虎鱼 发表于 2017-3-20 10:11
曾经的音响室.....

虎兄好雅室!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22
主题: 13
帖子: 6586
注册: 2002年7月
大家洼 发表于 2017-3-19 16:15
是那个橡胶盖的口, 但线不好找

数字输入D10,  出来的声音跟录成磁带一样, 没有严格测试, 只是我的听感。D10的耳机放大很强, 音质好推力大, 放在书房当桌面解码器及耳放很合适。

磁带建议少用,机械部分寿命不会太久, 一旦坏了,不好修。现在有复杂机械音源机器少买, 坏了修还是不修? CD机芯相比DAT要简单太多,使用磁鼓的机器加载机构复杂,众多传感器,机器加载运行有众多逻辑,一旦坏了,修的功夫太大, 得不偿失。将来的发展方向已定是纯数字文件,通过计算机或播放器输出, 这些东西都按正常节奏更新换代,不操心不费钱, 就像手机2-4年换一块。

那个啥,今天某宝缺了。也罢,我不玩耳机,但也喜欢折腾,为保持书架箱的人声,现在用一只大功率力士调好音量比例直通推书架配合一对落地箱,信号来源于主功放前级,这样,两对箱同时开火,高低音都有,人声暧,低音富弹性,不亦乐乎。目前,磁带数字已让位于光盘数字,而光盘数字又有让位于文件数字之势。我自从用上索尼硬盘机后,CD机已经很少动了,前者易用性高得多。音质不相上下,正版高质音乐文件易买,而正版CD却难求。正、翻版CD音质也难辨,从侧面反映数字文件克隆之轻易。我想这也是当年CD严防DAT磁带数字的主要原因。无论数字文件还是CD碟黑㬵大碟卡带机,适合自己玩得开心就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0.905
主题: 16
帖子: 12219
注册: 2003年2月
hf老虎鱼 发表于 2017-3-20 13:05
名版天碟,羡慕啊.....
都是照着已经有了的CD又重新买一遍黑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018
主题: 126
帖子: 62361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访客 发表于 2017-3-20 12:09
LP调整到位后用手机拍几张
唱头先借朋友的高度风古铜RONDO用着


发烧快乐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018
主题: 126
帖子: 62361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访客 发表于 2017-3-20 12:05
老虎鱼兄黑胶收藏颇丰
俺才刚刚入门,机器到手后,第一波买了这么几套

名版天碟,羡慕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0.905
主题: 16
帖子: 12219
注册: 2003年2月
hf老虎鱼 发表于 2017-3-20 10:15
3.也玩磁带.....最早的卡座是JVC的双卡,好像是99**型号的,一共6个马达,双主导轴,FG私服的.....后来是安桥的2700R1,最后是天龙的850三磁头,但这货是个绣花枕头,比起安桥的那台差远了....声音也是天龙的典型.....
花花绿绿的各色磁带很漂亮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0.905
主题: 16
帖子: 12219
注册: 2003年2月
LP调整到位后用手机拍几张
唱头先借朋友的高度风古铜RONDO用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0.905
主题: 16
帖子: 12219
注册: 2003年2月
hf老虎鱼 发表于 2017-3-20 10:12
2多年以前买的黑胶.....

老虎鱼兄黑胶收藏颇丰
俺才刚刚入门,机器到手后,第一波买了这么几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018
主题: 126
帖子: 62361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3.也玩磁带.....最早的卡座是JVC的双卡,好像是99**型号的,一共6个马达,双主导轴,FG私服的.....后来是安桥的2700R1,最后是天龙的850三磁头,但这货是个绣花枕头,比起安桥的那台差远了....声音也是天龙的典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018
主题: 126
帖子: 62361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2多年以前买的黑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018
主题: 126
帖子: 62361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曾经的音响室.....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018
主题: 126
帖子: 62361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大家洼 发表于 2017-3-19 16:15
是那个橡胶盖的口, 但线不好找

数字输入D10,  出来的声音跟录成磁带一样, 没有严格测试, 只是我的听感。D10的耳机放大很强, 音质好推力大, 放在书房当桌面解码器及耳放很合适。

磁带建议少用,机械部分寿命不会太久, 一旦坏了,不好修。现在有复杂机械音源机器少买, 坏了修还是不修? CD机芯相比DAT要简单太多,使用磁鼓的机器加载机构复杂,众多传感器,机器加载运行有众多逻辑,一旦坏了,修的功夫太大, 得不偿失。将来的发展方向已定是纯数字文件,通过计算机或播放器输出, 这些东西都按正常节奏更新换代,不操心不费钱, 就像手机2-4年换一块。


一点不假,,,所以多年就没有买DAT,一旦磁鼓舍得坏了就彻底歇菜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447
主题: 1
帖子: 4387
注册: 2002年2月
two-way 发表于 2017-3-19 12:38
行家是这理

就是软槊盖着的口吧?不知用cd机做数码源替代磁带,能否保持好音?ok的话立马搞一台


是那个橡胶盖的口, 但线不好找

数字输入D10,  出来的声音跟录成磁带一样, 没有严格测试, 只是我的听感。D10的耳机放大很强, 音质好推力大, 放在书房当桌面解码器及耳放很合适。

磁带建议少用,机械部分寿命不会太久, 一旦坏了,不好修。现在有复杂机械音源机器少买, 坏了修还是不修? CD机芯相比DAT要简单太多,使用磁鼓的机器加载机构复杂,众多传感器,机器加载运行有众多逻辑,一旦坏了,修的功夫太大, 得不偿失。将来的发展方向已定是纯数字文件,通过计算机或播放器输出, 这些东西都按正常节奏更新换代,不操心不费钱, 就像手机2-4年换一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22
主题: 13
帖子: 6586
注册: 2002年7月
大家洼 发表于 2017-3-19 11:03
这几天搞了2台D10故障机修, 累坏了。D10的解码芯片很落后, 是PCM56P, 但音频处理滤波电路很有特色,我有D10全套电路图包括所有集成电路的内部功能图和封装图, 但唯独没有音频滤波电路图, 音频滤波在一块小板子上,全部环氧树脂封死的,从露出的形状判断, 有4个运放,一块16脚的集成电路, 还有电阻电容。 这块封死的小板子是D10好声的秘密, 可能当年索尼工程师花了大量心血调声, 调出来的声音大喜过望, 所以决定用环氧树脂封死防止别人拷贝。

行家是这理
大家洼 发表于 2017-3-19 11:12
Pro2有数字输入,只是那个多针接口太特殊, 配不到接头, 我已经拆机改了, 废掉一个MIC输入平衡接口改成数字输入,放上带子,录音键一键解码

就是软槊盖着的口吧?不知用cd机做数码源替代磁带,能否保持好音?ok的话立马搞一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018
主题: 126
帖子: 62361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大家洼 发表于 2017-3-19 11:44
你在音响器材上确实知识面广。

总体设计, 及调声很关键,解码芯片只关注指标和如何把声音尽量还原, 最后的模拟音频电路很关键,有源滤波网络决定音频响应曲线, 也就是声音取向


你说的有源滤波网络学名叫做极点滤波器,是包括了CD唱机D/A转换部分之后的I/V、LPF和缓冲放大部分的总称,早期的极点滤波器比较的复杂,但是有了数字滤波器芯片的加入和性能的提高,这一部分得以大大的简化了,频带更平滑,20KHZ之外的衰减也更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018
主题: 126
帖子: 62361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大家洼 发表于 2017-3-19 11:44
你在音响器材上确实知识面广。

总体设计, 及调声很关键,解码芯片只关注指标和如何把声音尽量还原, 最后的模拟音频电路很关键,有源滤波网络决定音频响应曲线, 也就是声音取向


从一些资深老烧和音乐评论家的观点来看,并非就是高比特的芯片就一定比第比特的好声,往往是16比特的铭机依旧是人们心中的神器和向往之物....像TDA1541就是个例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447
主题: 1
帖子: 4387
注册: 2002年2月
hf老虎鱼 发表于 2017-3-19 11:14
PCM56属于比较早期的16BIT的DAC芯片,当然还是有比他更早的,譬如PCM53/54等,但是也有不少的及其用它还原出了优秀的声音,包括几个型号的旗舰机种,所以整体设计和把握才是好声音的关键....恭喜.....


你在音响器材上确实知识面广。

总体设计, 及调声很关键,解码芯片只关注指标和如何把声音尽量还原, 最后的模拟音频电路很关键,有源滤波网络决定音频响应曲线, 也就是声音取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018
主题: 126
帖子: 62361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大家洼 发表于 2017-3-19 11:03
这几天搞了2台D10故障机修, 累坏了。D10的解码芯片很落后, 是PCM56P, 但音频处理滤波电路很有特色,我有D10全套电路图包括所有集成电路的内部功能图和封装图, 但唯独没有音频滤波电路图, 音频滤波在一块小板子上,全部环氧树脂封死的,从露出的形状判断, 有4个运放,一块16脚的集成电路, 还有电阻电容。 这块封死的小板子是D10好声的秘密, 可能当年索尼工程师花了大量心血调声, 调出来的声音大喜过望, 所以决定用环氧树脂封死防止别人拷贝。


PCM56属于比较早期的16BIT的DAC芯片,当然还是有比他更早的,譬如PCM53/54等,但是也有不少的及其用它还原出了优秀的声音,包括几个型号的旗舰机种,所以整体设计和把握才是好声音的关键....恭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447
主题: 1
帖子: 4387
注册: 2002年2月
斜阳系缆 发表于 2017-3-16 22:07
有意思,女人靠直觉。

俺有时整俺的音响,也让俺老婆鉴别一下。一是避免自己的心理定势,而是有时确实不好鉴定就听一听别人的意见。

不过呢,俺发表俺的意见啊。降央卓玛的声音还是属于浑厚的,略有一点亮。

仅供参考哈,这是否表明D10 Pro2密度过大了。


朋友给录的, 也许不是降央卓玛唱的,降央卓玛有的歌中高音也亮,不是高音的那种, 她的音域很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447
主题: 1
帖子: 4387
注册: 2002年2月
two-way 发表于 2017-3-16 09:36
就是说,D10翻录来自CD机的音源,回放却比CD机直出更佳?有点不是很理解,难道是D10的解码比CD解码强之故。又有人说D10做解码音质不如其磁带播放,不解。要是只能玩其磁带的话,太麻烦了点...找了篇DAT发展简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a4e0c0100cp17.html


这几天搞了2台D10故障机修, 累坏了。D10的解码芯片很落后, 是PCM56P, 但音频处理滤波电路很有特色,我有D10全套电路图包括所有集成电路的内部功能图和封装图, 但唯独没有音频滤波电路图, 音频滤波在一块小板子上,全部环氧树脂封死的,从露出的形状判断, 有4个运放,一块16脚的集成电路, 还有电阻电容。 这块封死的小板子是D10好声的秘密, 可能当年索尼工程师花了大量心血调声, 调出来的声音大喜过望, 所以决定用环氧树脂封死防止别人拷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018
主题: 126
帖子: 62361
注册: 201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5D Mark III
NIKON D810
访客 发表于 2017-3-17 13:42
所有磁头类机器可能最终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一旦坏了就是真的坏了,想要维修连配件都找不到了


老兄所言极是,但是的高画质立体声录像机的磁鼓的确很难配到。而且价格高昂,更何况是S-VHS的磁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3.28
主题: 40
帖子: 18145
注册: 2004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开山鼻祖 发表于 2017-3-17 19:32
磁带录像机工作原理估计是磁带在磁鼓上转圈时多个磁头参与读或写,每个磁头只读写一部分图像最后合成图像,这个技术好在不容易卡顿,但磁鼓是斜的而不是水平的不知道什么原理,或许就是磁鼓的这个姿态造成录像机容易出故障,应该说日本人虽然在磁带录像机技术上举世无双,但技术的瓶颈还是没有突破,后来的数码图像记录方式则原理完全不同了,但数码图像现在发展到网络传输,经常受限于网速和播放设备的带宽,卡顿有时也是很烦人的。

我也是以前买了没几年的磁带录像机坏了以后就没再碰这东东,心有余悸。


根据很久以前的印象是这样的:磁带水平运动,磁鼓倾斜转动,两者的相对运动合成后,磁鼓每次旋转就记录一帧图像还是半帧,然后合成,所以当时录像机的制式很重要,是PAL还是NTSC,磁鼓每秒钟旋转的次数是不一样的,一个是50,一个是60--------

磁头数量少的话,一旦快进或者快退,那么图像就不完整了,为了图像的完整性,日本人逐渐增加磁鼓上磁头的数量------

当时的日本,太牛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22
主题: 13
帖子: 6586
注册: 2002年7月
开山鼻祖 发表于 2017-3-17 19:32
磁带录像机工作原理估计是磁带在磁鼓上转圈时多个磁头参与读或写,每个磁头只读写一部分图像最后合成图像,这个技术好在不容易卡顿,但磁鼓是斜的而不是水平的不知道什么原理,或许就是磁鼓的这个姿态造成录像机容易出故障,应该说日本人虽然在磁带录像机技术上举世无双,但技术的瓶颈还是没有突破,后来的数码图像记录方式则原理完全不同了,但数码图像现在发展到网络传输,经常受限于网速和播放设备的带宽,卡顿有时也是很烦人的。

我也是以前买了没几年的磁带录像机坏了以后就没再碰这东东,心有余悸。

坏倒不容易坏,但极易因掉磁粉而不能出图像,特别是南方梅雨天,不过用新纸币也很容易排除。所以我的机壳不上螺丝。索尼D10这款DAT应该也是旋转磁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光棍节,我拍了台sony cdp-r3 的CD机。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