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汽车悬挂:多连杆》双叉臂〉双横臂》双连杆(麦弗逊改进型)〉麦弗逊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329 回帖:6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0.901
主题: 131
帖子: 760
注册: 2015年3月
haijian20 发表于 2015-4-5 10:39
美丽的二连杆也算是多连杆

麦弗逊。侧倾还是有些大,往往比较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2.293
主题: 78
帖子: 10676
注册: 2002年10月
whywxx 发表于 2015-4-5 10:37
奔奔的前悬挂为了減小簧下质量,采用了全铝的下摆臂,看样子又不象皇冠的那种双叉臂,这种属于什么结构类型?
转弯时会有可变的前束与倾角,随转向角度与方向化变化 。比简单的双A更复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861
主题: 2
帖子: 3851
注册: 2007年12月
haijian20 发表于 2015-4-5 10:39
美丽的二连杆也算是多连杆


   不算,二连杆和三连杆通常都是麦弗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861
主题: 2
帖子: 3851
注册: 2007年12月
xuhua1997 发表于 2015-4-4 17:45
其实筷子悬架完全优于绝大多数悬架的系统


   筷子悬挂好歹是独立悬挂,比断轴腾的山寨扭力梁还是强多了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861
主题: 2
帖子: 3851
注册: 2007年12月
whywxx 发表于 2015-4-5 10:37
奔奔的前悬挂为了減小簧下质量,采用了全铝的下摆臂,看样子又不象皇冠的那种双叉臂,这种属于什么结构类型?


   多连杆,和奥迪的近似。 算是双叉臂的一种变形吧。 本帖最后由 砖砸托 于 2015-4-5 13:4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39
主题: 16
帖子: 926
注册: 2011年12月
美丽的二连杆也算是多连杆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hone5/5s iOS7.0.4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5.019
主题: 114
帖子: 10345
注册: 2005年9月
奔奔的前悬挂为了減小簧下质量,采用了全铝的下摆臂,看样子又不象皇冠的那种双叉臂,这种属于什么结构类型?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25
主题: 172
帖子: 6033
注册: 2011年9月
专注始终如一 发表于 2015-4-5 08:20
悬挂系统分类讲解
  
  麦弗逊式(MacPherso又译为麦花臣或支柱式)
  
  麦花臣式悬吊系统(McPherson Type)又称为支柱式悬吊系统,此种悬吊常见于前悬吊,堪称是最被广泛运用者。这是一种利用避震器为车轮定位用支柱的悬吊形式,支柱上部经由橡胶置绝缘体固定于车身,支柱下部用连杆连结以定位,避震器为筒型,装在支柱内部。支柱可在导管内上下滑动,最大优点为构造简单,占位置小,前轮之后倾角不会因车轮的跳动而改变,另外在麦花臣式悬吊以外的悬吊,外倾角方向的定位需要上臂,牺牲空间,麦花臣式悬吊因避震器有此功能,可增大车室空间,在引擎横置的FF车因布置空间无余地,此优点就显得特别重要;缺点为行驶不平路面时,车轮易自动转向,故驾驶人须用力保持方向盘,当受到剧烈冲击时,滑柱易造成弯曲,因而影响转向性能。
  
  麦弗逊事实上是演变自双A臂的一种悬吊型式。他将双A臂的上支臂替换成避震器+弹簧,而下支臂不变。另外,由于避震器就是麦弗逊的上臂,所以这样的避震器要特别坚固才行。基本上,麦弗逊广泛的运用于前悬吊系统,因为少了上支臂的关系,使得其占用的前轮底盘空间减少,能轻松的安置与横置引擎的车子,在能带来不错的操控效果时,还能兼顾设计 ...


PSA的WRC战车和大家一样,是前后麦弗逊的,简单可靠,结实耐用。
另外九冠王雪铁龙这些年已经不是WRC冠军了,是大众。
雪铁龙和勒布玩腻了,转战WTCC。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25
主题: 172
帖子: 6033
注册: 2011年9月
专注始终如一 发表于 2015-4-5 08:39
麦弗逊式前悬挂
  主要优点: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响应较快、制造成本低。
  主要缺点:横向刚度小、稳定性不佳(在行驶不平路面或弯道时,车轮易自动转向,故驾驶人须用力保持方向盘)、转弯时侧倾较大、刹车点头明显。

  适用车型:中小型轿车、中低端SUV前悬架。
────────────────
双横臂悬挂(也叫双A臂、双叉臂)
       主要优点:横向刚度大、抗侧倾性能优异、抓地性能好、路感清晰;
  主要缺点:制造成本高、悬架定位参数设定复杂;
  
  适用车型:高档轿车的前悬挂、运动型轿车、超级跑车以及高档SUV前后悬架(比如大众途锐前后悬均采用了双横臂式独立悬挂)
────────────────
多连杆式悬挂的舒适性能是所有悬挂中最好的,而它的操控性能也和双横臂式悬挂难分伯仲,高档轿车由于空间充裕、且注重舒适性能和操控稳定性,所以大多使用多连杆悬,可以说多连杆悬挂是高档轿车的绝佳搭档。


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901
主题: 131
帖子: 760
注册: 2015年3月

麦弗逊式前悬挂
  主要优点: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响应较快、制造成本低。
  主要缺点:横向刚度小、稳定性不佳(在行驶不平路面或弯道时,车轮易自动转向,故驾驶人须用力保持方向盘)、转弯时侧倾较大、刹车点头明显。

  适用车型:中小型轿车、中低端SUV前悬架。
────────────────
双横臂悬挂(也叫双A臂、双叉臂)
       主要优点:横向刚度大、抗侧倾性能优异、抓地性能好、路感清晰;
  主要缺点:制造成本高、悬架定位参数设定复杂;
  
  适用车型:高档轿车的前悬挂、运动型轿车、超级跑车以及高档SUV前后悬架(比如大众途锐前后悬均采用了双横臂式独立悬挂)
────────────────
多连杆式悬挂的舒适性能是所有悬挂中最好的,而它的操控性能也和双横臂式悬挂难分伯仲,高档轿车由于空间充裕、且注重舒适性能和操控稳定性,所以大多使用多连杆悬,可以说多连杆悬挂是高档轿车的绝佳搭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901
主题: 131
帖子: 760
注册: 2015年3月
悬挂系统分类讲解
  
  麦弗逊式(MacPherso又译为麦花臣或支柱式)
  
  麦花臣式悬吊系统(McPherson Type)又称为支柱式悬吊系统,此种悬吊常见于前悬吊,堪称是最被广泛运用者。这是一种利用避震器为车轮定位用支柱的悬吊形式,支柱上部经由橡胶置绝缘体固定于车身,支柱下部用连杆连结以定位,避震器为筒型,装在支柱内部。支柱可在导管内上下滑动,最大优点为构造简单,占位置小,前轮之后倾角不会因车轮的跳动而改变,另外在麦花臣式悬吊以外的悬吊,外倾角方向的定位需要上臂,牺牲空间,麦花臣式悬吊因避震器有此功能,可增大车室空间,在引擎横置的FF车因布置空间无余地,此优点就显得特别重要;缺点为行驶不平路面时,车轮易自动转向,故驾驶人须用力保持方向盘,当受到剧烈冲击时,滑柱易造成弯曲,因而影响转向性能。
  
  麦弗逊事实上是演变自双A臂的一种悬吊型式。他将双A臂的上支臂替换成避震器+弹簧,而下支臂不变。另外,由于避震器就是麦弗逊的上臂,所以这样的避震器要特别坚固才行。基本上,麦弗逊广泛的运用于前悬吊系统,因为少了上支臂的关系,使得其占用的前轮底盘空间减少,能轻松的安置与横置引擎的车子,在能带来不错的操控效果时,还能兼顾设计成本。

  拖曳臂式(Trailing-Arm又译为拖戈臂式、扭力梁)
  
  拖曳臂式(Trailing arm type)是专为后轮设计的悬吊系,以支臂结合车轴前方的车身部主轴与车轴,其中车身部主轴的旋转轴垂直于车身中心线者,亦即直向后方,称为拖曳臂式或全拖曳臂式,使用这类系统的车像PEUGEOT车系、CITROEN车系、OPEL车系等,而半拖曳臂式之摆动臂系倾斜于车身中心线即斜向后方。拖曳臂式悬吊的结构为车身部的主轴直接结合于车身,然后将主轴结合于悬吊系统,再将此构件安装于车身,弹簧与避震器通常是分开安装或是构成一体,直立安装于车轴附近。悬吊系统本身的运动,支臂以垂直车身中心线的轴,亦即平行于车轴的轴为中心进行运动,车轴不倾斜于车身,在任一上下运动位置,车轴平行于车身,对车身外倾角变化为零。其最大的优点乃在于左右两轮的空间较大,而且车身的外倾角没有变化,避震器不发生弯曲应力,所以摩擦小,当其煞车时除了车头较重会往下沈外,拖曳臂悬吊的后轮也会往下沈平衡车身,而其缺点为无法提供精准的几何控制。
  
  单纯的拖曳臂式设计其实算得上是过时的产品了。不能调整倾角,不能提供较佳的乘坐舒适性都是其硬伤。但是PSA集团就是能够把旗下车系的拖曳臂调的比大部分日系车的双a或多连杆还要好!不得不佩服法国人的调校技术,很有自己的一套哲学。虽然在引擎技术上没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但是操控优秀,以小搏大,wrc佳绩就是证明(今年车手冠军肯定是雪铁龙的了,车队则是在雪铁龙和标志中产生..没差,反正都是psa集团的..).不过,即使如此,拖曳臂在旗下高级房车上也渐渐被多连杆取代了,毕竟最求最佳舒适性才是高级房车的精髓。

  双A臂式(Double Wishbone又译为双叉骨式或双横臂式)
  
  双A臂式悬吊系统(Double-Wishbone),在支柱式悬吊系统问世前,乘用车的独立悬吊式前悬吊为双A臂式悬吊,但是,支柱式问世后,除了一部份外,几乎所有的乘用车前悬吊都改用支柱式。不过,最近苛求乘坐舒适性与操纵安定性的车种开始在前后轮都采用几何学变化,柔软协调等设计自由度高的双A臂式悬吊,为有外倾角变化控制用臂的悬吊形式。臂的布置是下臂与支柱式差不多,上臂是两端已有橡胶衬套的A型臂结合车身与车轴,车身常有副框架,主轴布置于副框架上,副框架与车身通常在四处经绝缘体结合,弹簧与避震器为尽量增长行程,装于上臂上与车身间,藉这些连杆的布置设计,即可将外倾变化。双A臂式悬吊的优点首推设计自由度,因不对避震器施加弯矩,所以摩擦小,因在副框架上布置连杆,容易兼顾悬吊系的刚性与震动绝缘。缺点是零件数多,也要求定位精度,成本上重量上都不利单厢小货车之类的商用车,这是HONDA从F1赛车上所产生的理念,也是本田车系最喜用的悬吊系统。
  
  双A臂,这个目前在成本与操控间取得最完美平衡的设计已经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诸如多连杆,麦弗逊等皆为其衍生设计。双A臂悬吊就结构学而言是最坚固的悬吊,能带来更多的几何调整以提供有效的舒适性与操控性。举个实例,civic ek9之所以那么受欢迎,基本上就是基于其前、后都是双a臂的悬吊设计所带来的极佳操控(后代的civic却拔掉了双a臂前悬挂,改用麦弗逊来替代前悬吊,实在是可惜了)。不过由于只有4根连杆,仅仅只能提供倾角变化无法大幅调整束角,所以他仍然不够优秀,因此聪明的设计师设计了一种有横向及纵向拉杆(提供更多几何角度控制)的复合悬吊,于是多连杆诞生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双A臂可是F1的不二选择。

  多连杆式(Multi-Link)
  
  近年的汽车厂苛求乘坐舒适性与操控安定性的底盘性能,因而采双A臂式悬吊与多连杆式悬吊系,形成所谓的复合式多连杆(Multi-link),不过两者原理相同,因连杆的数目及固定点不同,各车厂命名方式不同。以多连杆将车轴定位,连杆大都经由衬套先安装副框架,副框架经绝缘体固定于车身,此构成原理与双A臂式悬吊差不多,只不过双A臂式悬吊是以上下二支A臂或是以三只连杆形成A字形状,另有一组固定于车身的机构来连结,而像宾士车厂所谓的多连杆不过是采拖曳臂式悬吊与双A臂式(多一只连杆)悬吊系,形成所谓的复合式多连杆(Multi-link),之所以会如此设计是因为多连杆式独特的连杆配置结合拖曳臂的舒适性与双A臂的操控性、抓地性,能提供平稳的行驶性急吸收大部分从路面传来的震动,并能自动调整轮胎角度,消除对地外倾角变化,车身晃动时,使轮胎与路面永远保持90度垂直,抓地力自然佳。因此要兼顾操纵安全性乘坐舒适性,就得适当的设定连杆安装位置,角度,衬套等特性,各车的多连杆式吊可达成如此复杂连杆配置,是由于容易用电脑解析模拟多连杆式悬吊系的优缺点,多连杆与双A臂式悬吊同样构造复杂,各零件需要高精度,成本高,重量增大(有些使用铝合金制连杆来减轻重量)是其缺点,但可平衡达成其它悬吊方式,达不到的前述性能要求,因此目前多连杆式也可说是最复杂也是最先进的。
  
  基本上,多连杆可以看作为双A臂的衍生设计。但之所以要把他从双A里单独分类出来,是因为现在的多连杆设计已经变的越来越多样化了,有些多连杆上甚至找不到一点双a臂的痕迹(甚至还有上下A臂加三连杆的超疯狂设计,全车悬吊的材料成本高出别人2~4倍,所以有些车贵不是没有道理的…)。多连杆就目前对于高级房车来说是最佳设计,比双a更多变的几何调整让他能达到更佳的舒适性,稳定性与操控性。很多车厂在标榜自己旗下的高级房车时,都会宣传自家的多连杆又参与了什么新设计之类的,可谓高级的代名词。不过成本高昂,较占底盘空间使之只能用于后悬吊都是其缺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901
主题: 131
帖子: 760
注册: 2015年3月
当我们单纯的从簧下质量的角度去分析其对车辆动态行驶特性所产生的影响时,会发现减小簧下质量不论对于讲求舒适平稳的豪华轿车,还是讲求运动与极限操控的超级跑车而言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麦弗逊悬挂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积比较小,有利于对比较紧凑的发动机舱布局。不过也正是由于结构简单,对侧向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度,因此转向侧倾以及刹车点头现象比较明显。

麦弗逊式悬挂由螺旋弹簧、减震器、A字形下摆臂组成,绝大部分车型还会加上横向稳定杆。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物理结构为支柱式减震器兼作主销,承受来自于车身抖动和地面冲击的上下预应力,转向节(也可说车轮,因为转向节作用于车轮)则沿着主销转动;此外,其主销可摆动,特点是主销位置和前轮定位角随车轮的上下跳动而变化,且前轮定位变化小,拥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

       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中,支柱式减震器除具备减震效果外,还要担负起支撑车身的作用,所以它的结构必须紧凑且刚度足够,并且套上螺旋弹簧后还要能减震,而弹簧与减震器一起,构成了一个可以上下运动的滑柱。还有一个关键部件---A字型下摆臂,它的作用是为车轮提供横向支撑力,并能承受来自前后方向的预应力。车辆在运动过程中,车轮所承受的所有方向的冲击力量就要靠支柱减震器和A字型下托臂这两个部件承担。

● 麦弗逊悬挂的优缺点:

        从上面的构造图可以看出,麦弗逊悬挂的构造其实非常简单,而这种简单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其质量很轻,并且体积很小,对于很多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车辆来说,车头部分的大部分空间都要用来布置横置的发动机以及变速箱,留给悬挂的空间并不大,因此麦弗逊悬挂体积小质量轻的优势就会表现的非常明显。

      而结构简单也是麦弗逊悬挂最大的软肋。与双叉臂以及多连杆悬挂相比,由于减震器和螺旋弹簧都是对车辆上下的晃动起到支撑和缓冲,因此对于侧向的力量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度。这样就使得车辆在转向的时候车身有比较明显的侧倾,并且在刹车的时候有比较明显的点头现象。很多采用麦弗逊悬挂的小型车为了控制成本,也只能将这样的缺陷保留。虽然通过增加防倾杆能减小车辆侧倾,但是却不能根治这种情况。不过像宝马M3,保时捷911这样的高性能车型上,通过调整弹性元件以及增加拉杆等调校,麦弗逊悬挂也一样可以变得非常强悍,但这也背离了麦弗逊悬挂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的特点。

● 由麦弗逊悬挂而衍生出来的悬挂:

       由于麦弗逊悬挂先天性的侧向支撑不足,由此很多厂家也在尽可能保留麦弗逊悬挂体积小、质量轻的优势的同时,通过各种调整和变化以加强其侧向支撑的能力。由麦弗逊悬挂演变而来的悬挂主要有宝马1系和3系上采用的宝马双球节减震支柱前悬挂,还有专门针对后悬挂的连杆支柱式悬挂。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麦弗逊悬挂的衍生产物。

1.宝马双球节减震支柱前悬挂

       麦弗逊悬挂的另外一种衍生产品,就是宝马在1系和3系上采用的改良型麦弗逊悬挂,宝马将其称为“Double pivot strut type”(宝马官方中文名称为双球节减震支柱悬挂)。与标准的麦弗逊悬挂相比,宝马将这套悬挂的A字型下摆臂换成了一上一下两根连杆,两支点的变化也使得两根连杆在抑制车轮跳动的过程中互不干涉,将车轮各个定位参数的变化控制在了更小的范围内,从而提升了由此影响到的车身稳定性。同时,宝马采用的改良型麦弗逊悬挂也良好的继承了标准版麦弗逊悬挂体积小、质量轻的优势。不过双球节减震支柱前悬与标准麦弗逊悬挂相比也有一些不足,那就是较为复杂的结构使其转向灵敏度有所下降。

2.连杆支柱式独立悬挂

       连杆支柱是麦弗逊悬挂用在后轮的一种方式,它将麦弗逊悬挂的下A字摆臂换成了两根横向连杆以及一根纵向拉杆,这能让它具有与麦弗逊悬挂相近的操控性能,又有比麦弗逊悬挂更高的连接刚度和相对较好的抗侧倾性能。但是同样也存在麦弗逊悬挂的缺点,就是稳定性不好,转向侧倾还是较大,需要加装平衡杆来减小转向侧倾。连杆支柱在一些日韩系车型(比如凯美瑞)的后悬挂上面有较多的应用,主要倾向舒适性。

小结:

    麦弗逊悬挂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注定了它会大范围的应用在各种车型上,虽然麦弗逊悬挂的先天不足也让其在操控性上有些不足,但是通过加装横向稳定杆以及调整弹性元件可以改善侧向支撑力不足的情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25
主题: 172
帖子: 6033
注册: 2011年9月
温牧木 发表于 2015-04-04 20:25
法系车主会告诉你,法系车的扭力梁调教 后轮随速转向,世界第一

...

法系车本来就是同级操控和底盘第一。

世界上有关底盘的关键技术有哪个不是雪铁龙发明的?不过没标致和雷诺啥事……

空气悬挂、电磁减震、可升降底盘、主动避震、碟式刹车、后轮转动等等。

同级对比情况下:
都用扭力梁也是法系最好。
都用麦弗逊也是。
都用空气也是(C5 C6完虐奔驰C/E系)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3.517
主题: 7
帖子: 3289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初诊有烧 发表于 2015-04-04 10:13
舒适与运动成反比,调教取向罢了

no no no,人汽车霉体都说了,只有越运动越颠人才是高富帅,舒适调教那必须都是矮矬穷
本帖由 samsung SM-N90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901
主题: 131
帖子: 760
注册: 2015年3月
http://club_m_autohome_com_cn/bbs/threadowner-c-466-18093742-1.html
【探讨】双叉臂和双横臂是什么差别关系?

    摘要:双横臂是汽车行内用词,汽车制造业内期刊没有发现双叉双横区分,统一称为双横臂。媒体意见不完全统一,大部分媒体认为简化的双叉臂叫双横臂。
    鄙人对双横臂双叉臂前悬挂的结构称谓存在疑惑,自我感觉认知非常肤浅,请坛内各位能人不吝赐教。点拨迷津。

    首先来一段来自汽车之家的描述:“双横臂式悬挂和双叉臂式悬挂有着许多的共性,只是结构比双叉臂式简单些,也可以称之为简化版的双叉臂式悬挂。同双叉臂式悬挂一样双横臂式悬挂的横向刚度也比较大,一般也采用上下不等长的摇臂设置。而有的双横臂的上下臂不能起到纵向导向作用,还需要另加拉杆导向。这种结构较双叉臂更简单的双横臂悬挂性能介于麦弗逊悬挂和双叉臂悬挂之间,拥有不错的运动性能,一般使用在A或B级家用车上,国内采用双横臂式前悬挂的主要有:雅阁、马6、思域等。”
配图一张,汽车之家文章的双叉臂

这段话说的是双横臂属于双叉臂范畴里面的一种,双叉臂是母,双横臂是子。母>子,母复杂于子。
    
    老马6/奔腾前悬挂被不同媒体称作双叉臂或双横臂,称双横臂多见于年代较早文章,双叉臂多见于近年文章。到底是双横臂还是双叉臂不禁令人产生困惑。但我们必须知道,媒体工作者往往不是专业科班出身,也许来自文科新闻专业,于是我们必须进入汽车行业内部去探求。

    我给期刊图片大家欣赏,图片来源:《272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设计》,这就是文章中的双横臂。
先是模型图

双横臂空间拓扑图(来自《汽车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机构运动特性分析》,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再回到我们的身边,这是奔腾和马6的前悬挂:

对比睿翼(二代CD3平台)

双横(或者双叉)结构和奥迪A4有多大本质的分别呢?

到底双横臂比双叉臂简单还是复杂?
因此貌似:双横臂才是更业内的称呼,双叉臂是双横臂里面的一个小称呼。

梦醒梦断了无痕
发表于2012-12-7 18:46:0310楼

现在我认为双横臂是一个行内的名称,媒体称的双叉臂是双横臂里面的一种由媒体定义的狭义形式,这种狭义形式名称没有制造业的概念支持,因此就没有一个衡量区分双叉臂和双横臂的金标准。

媒体定义的狭义的双叉臂结构更简单轻便。更适合于激烈驾驶。
复杂双横臂结构利于增加车轮活动幅度,增加舒适性。

zsu168 2013-2-25 04:51:23 发表在 42楼
前驱车来说,在车子极限状态下,双叉臂(或双原骨)的反应是跟麦佛逊结构不同的。 本帖最后由 专注始终如一 于 2015-4-5 04:5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901
主题: 131
帖子: 760
注册: 2015年3月
愚以为 发表于 2015-4-4 18:44
知道如何降低前驱车转向推头吗?
弄明白了再来聊悬挂结构


麦弗逊跟双叉臂来比性能,也太搞笑了。您继续装逼吧


作为前置前驱车型,结构紧凑的麦弗逊独立悬架无疑是最有利于发动机舱布置的悬架形式,但是麦弗逊独立悬架也因其结构简单,约束较少因而较易发生几何扭曲变形,造成麦弗逊悬挂的弯道稳定性和抗侧倾能力不如双叉臂/双横臂悬架。尽管汽车工程师们为加强麦弗逊独立悬架的结构强度设计了横向稳定杆和稳定杆连杆,但是由于结构上的短板依然比双叉臂/双横臂独立悬架在稳定性方面略逊一筹。

双叉臂悬挂拥有上下两个摇臂,起横向力由两个摇臂同时吸收,支柱只承载车身重量。因此横向刚度大。由于上下使用不等长的摇臂(上长下短),让车轮在上下运动时能自动改变外倾角并且减小轮距变化减小轮胎磨损。并且也能自适应路面,轮胎接地面积大,贴地性好。
但由于多了一个上摇臂,所以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小型车的前桥一般布置不下此种悬挂


http://m_autohome_com_cn/Article/articlereply.aspx?id=816575
麦弗逊悬架转向时减震器也随着转向,前束是死的,转向过弯时完全依靠之前设定的倾角来抓地,但是麦弗逊悬架空间小,马自达用了偷巧的办法把第三代马6阿特兹的主销改大很多,悬架完全向前伸展了,等于前轮位置更靠前了,以前轴为基准的车辆配重被改变了。所以操控再综合调教过,并不会丧失太多直观的感受,毕竟有几个人买了车会追求过弯的极速呢?不过同等调教下,现在这个麦弗逊前悬挂的确最差

wsx3072014-07-05 13:19:09
双叉臂悬挂能保证车子无论直行、转弯时轮胎都以最大面积接地,麦弗逊悬挂是做不到的。

VanNistelrooy2014-07-05 14:12:16
麦弗逊比双叉臂好的例子不是没有,但第一,例子极少,也很特殊,要么引擎中置、前轴无负担,要么引擎在前轴的后面。横置引擎,且在前轴上压着就别谈什么操控了。
第二,即便对于前置引擎的车那也不是完全纯正的麦弗逊,都是被改进加强过的。要是在普通车型上麦弗逊存在一点点比双叉臂好的可能性,那很多厂家都可以关门停业了。奥迪的多连杆前悬挂也可以做好跪舔麦弗逊的准备了。  日系都是把双叉臂用在自己的高端甚至顶级车型上,比如丰田的皇冠和雷克萨斯GS/IS、日产的豪华品牌英菲尼迪Q50/Q70、本田在美国的豪华品牌Acura(讴歌)顶级车型RLX都是用的双叉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84
主题: 7
帖子: 532
注册: 2015年2月
法系车主会告诉你,法系车的扭力梁调教 后轮随速转向,世界第一~~~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7.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929
主题: 41
帖子: 4293
注册: 2009年5月
      旗帜鲜明地支持技术贴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引领世界走向文明旗帜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技术革命 理性规律 不容置疑  打到愚昧 鄙视迷信 唾弃信仰 让圣※※见鬼去吧
     看看50万 100万 200万得车都是什么悬挂 再看看3万5万10万轿车都是什么悬挂 傻子都能知道答案 傻缺却瞪着眼睛说瞎话 让她们自娱自乐去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25
主题: 172
帖子: 6033
注册: 2011年9月
再回头看看人家庞大、笨重的中型车508,虽然也是多连杆后悬挂~

http://v_youku_com/v_show/id_XNDU1OTU0NTI0.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25
主题: 172
帖子: 6033
注册: 2011年9月
当当当当,多连杆后悬挂的福克斯上场(美系操控王的代表?呵呵)

http://v_youku_com/v_show/id_XNDI4NDAzNTMy.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25
主题: 172
帖子: 6033
注册: 2011年9月
华丽的分割线:

当当当当,同样板车的武威捷达上场~

http://v_youku_com/v_show/id_XNDI5MjkwNDcy.html

补充:欧版捷达为实打实的多连杆后悬挂~

本帖最后由 时光记录者 于 2015-4-4 19:1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25
主题: 172
帖子: 6033
注册: 2011年9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25
主题: 172
帖子: 6033
注册: 2011年9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25
主题: 172
帖子: 6033
注册: 2011年9月
再好的硬件。调校不好也是渣。

先看板车军团的代表之PSA 308cc

http://v_youku_com/v_show/id_XNDYzODQ4MzQ0.html 本帖最后由 时光记录者 于 2015-4-4 19:0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77
主题: 6
帖子: 622
注册: 2011年5月
知道如何降低前驱车转向推头吗? 弄明白了再来聊悬挂结构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7.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901
主题: 131
帖子: 760
注册: 2015年3月
愚以为 发表于 2015-4-4 18:30
麦弗逊和双A各有所长;
另外纠正一下LZ,双横臂,双A臂以及绝大多数躲连杆其实都是一类。
汽车调校有很多参数,譬如压缩阻尼,拉伸阻尼等等;而这些参数比悬挂更能影响你对车辆的心思感觉。

降低成本、以电子化为卖点是汽车行业的大趋势
说麦弗逊和双叉臂各有所长只是厂家降低成本的托辞而已。
先天不足,再调校也没用。避震软了,操控就很差了。

雅阁九代的前悬架结构从双叉臂式改为麦弗逊式。
在理论上,第八代雅阁的双叉臂悬挂在横向稳定性上更好

本帖最后由 专注始终如一 于 2015-4-4 18:4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77
主题: 6
帖子: 622
注册: 2011年5月
麦弗逊和双A各有所长; 另外纠正一下LZ,双横臂,双A臂以及绝大多数躲连杆其实都是一类。 汽车调校有很多参数,譬如压缩阻尼,拉伸阻尼等等;而这些参数比悬挂更能影响你对车辆的心思感觉。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7.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5.539
主题: 39
帖子: 6992
注册: 2005年1月
舒适与运动成反比,调教取向罢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汽车悬挂:多连杆》双叉臂〉双横臂》双连杆(麦弗逊改进型)〉麦弗逊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