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今天北京雾霾,咱去佳能体验店试5DS和众炮转接A7RII(咱买入佳能640二代和85二代)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71117 回帖:101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教你如何从Canon镜头编号判断其年龄

各位 Canon 用家是否知道自己手上的镜头,到底是甚么年份、月份生产的呢?自从 2010 年 7 月,Canon 使用了10位数字的编号代替旧有的编码,因此识别镜头的生产年龄就有了不同,网站 The Digital Picture 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统计,并已推测出新式编号与生产日期的关联。至于第二部份,则会讲解在 2010年7月前标示生产日期的方式,那么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手上的镜头,到底有几多岁了。
(一) 新式编号 (2010年7月起)

他们将10位数字分析成以下几部份︰

DD C SSSSSSS

DD 就是日期的代码,根据这两位数字可以知道生产的年份和月份,详情参考下表
不过他们现时是根据网站所接触到的镜头来综合及判断,所以我们或许会找到特殊情况 (虽然现时这判断还是相当可靠);另外,从2013年3月起,数字就会大于99,那么到底是从头开始、改成三位数字,甚至变成英文字母,这个网站依然只能 暂作推断,真正答案还要留待到时揭晓。

(二) 旧式编号 (2010年7月前)

大多数旧镜头在尾部都会直接标示日期代码 (见下图),例如 UR0902,而在 Canon 不少其他产品上都有类似代码,例如机身,大家可以自行发掘。
第一个字母“U”,其实是生产地点,也就是 Canon 在日本的工厂,在1986年之前,这个字母则是放到日期代码的最尾︰

U = Utsunomiya, Japan (宇都宫)
F = Fukushima, Japan (福岛)
O = Oita, Japan (大分)

至于第二个字母“R”,则是生产年份,可参考下表
最初两个数字“09”就是生产月份,这是九月。之后的两个数字“02”则与生产日期无关,这是 Canon 的内部编码。不过留意,这个只是生产日期,并没有标示其放在仓底、货运或上架的时间。

上图示例照片是一支 Canon EF 24-70mm f/2.8 L (是实拍资料,不是依编码推测),于日本宇都宫生产,出产日期是 2003 年 9 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maolegemi 发表于 2016-1-7 13:39
额,就是吐槽感动这个24300的专利,是被大法的24240大驴头逼出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845
主题: 39
帖子: 15042
注册: 2012年7月
womailehuaguan 发表于 2016-01-07 01:52
额,就是吐槽感动这个24300的专利,是被大法的24240大驴头逼出来的…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421
主题: 38
帖子: 9604
注册: 2006年9月
womailehuaguan 发表于 2016-1-6 04:49

这个好!期待ing!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kpliang 发表于 2016-1-7 00:45
从几年前研发E卡口自动接环开始,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实现M卡口镜头的自动对焦,数年来考虑过好几个方案,最终采用了类似Contax AX相机那种形式,即改变镜头和焦平面的距离来实现自动对焦,现在已经出了工程样机,在A7R2上效果很不错,对焦声音轻柔,合焦快速准确,兼容性也不错,手上7只M头都工作良好。
为了更好地改进这个接环,给批量生产做准备,同时作为日后销售做个铺垫宣传,特在此开贴进行交流,欢迎拍砖。

宣传视频:
http://v_youku_com/v_show/id_XMTQzNzUwMDQ2NA==.html

参数:
.适用机身A7R2,A72(其他E卡口机身可以对焦但不能保证效果)
.适用镜头,全系列leica M口镜头(重量小于300g不用手扶镜头,大于需要手扶镜头)
.手动光圈
.镜头信息,通过手机APP自定义10个镜头信息写入接环,使用时通过机身光圈+快门选择
.接环伸缩行程4.5mm
.支持AF-S和AF-C
.配合镜头上的调焦具备一定的近摄功能
.可通过CY-M或者R-M让CY和R也自动起来

合适的时候会征集公测名单,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我更多的关注梁老师的这段话:

配合镜头上的调焦具备一定的近摄功能
.可通过CY-M或者R-M让CY和R也自动起来


因为我需要这个AF对焦接环实现徕卡R系列大炮的AF,

提前报名梁老师的测试名单,

当初梁老师的康泰时、佳能转接环咱都没有报名参加测试但是购买了梁老师的两种转接环(梁老师应该记得下面我拍摄的这张照片),

但是这个一定要参加(全是手中几只徕卡大炮闹的)。
制造商 : SONY
型号 : NEX-7
光圈 : f/5.6
曝光时间 : 1/640
ISO感光度 : 100
焦距 : 140mm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https://forum.xite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35183&page=1&extra=&ordertype=1#pid64552081欣喜跟帖点赞在43楼。

kpliang【Leica M口镜头转Sony E自动对焦研讨】 发表于 2016-1-7 00:45
从几年前研发E卡口自动接环开始,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实现M卡口镜头的自动对焦,数年来考虑过好几个方案,最终采用了类似Contax AX相机那种形式,即改变镜头和焦平面的距离来实现自动对焦,现在已经出了工程样机,在A7R2上效果很不错,对焦声音轻柔,合焦快速准确,兼容性也不错,手上7只M头都工作良好。
为了更好地改进这个接环,给批量生产做准备,同时作为日后销售做个铺垫宣传,特在此开贴进行交流,欢迎拍砖。

宣传视频:
[flash=1024,768]http://player_youku_com/player.php/sid/XMTQzNzUwMDQ2NA/v.swf[/flash]

参数:
.适用机身A7R2,A72(其他E卡口机身可以对焦但不能保证效果)
.适用镜头,全系列leica M口镜头(重量小于300g不用手扶镜头,大于需要手扶镜头)
.手动光圈
.镜头信息,通过手机APP自定义10个镜头信息写入接环,使用时通过机身光圈+快门选择
.接环伸缩行程4.5mm
.支持AF-S和AF-C
.配合镜头上的调焦具备一定的近摄功能
.可通过CY-M或者R-M让CY和R也自动起来

合适的时候会征集公测名单,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这个要支持,

改变法兰距实现手动对焦镜头的聚焦我是在前年试验CMOS移动对焦就是利用法兰距改变而实现的聚焦,

我自己曾经在论坛自己的贴里面说过这是个CMOS移动对焦的验证事情,

所以支持梁老师的研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佳能专利:传感器移动开关

佳能公开了一个很有趣的专利:一个传感器移动开关,能使相机在有反光镜和无反光镜的模式下切换。

对于后焦距较短的镜头(如EF-M),传感器离镜头的距离很近,很难有空间安装一个反射式光学取景器。据推测,这项技术能通过移动传感器,使无反系统能够获得一个反射式光学取景器而不阻挡其传感器。

在上面的示意图中,红色的是传感器,绿色的是对焦屏,黑色的是反光镜。

对此,CR上的网友评论称,“看上去像是一个把两个系统最糟糕的地方集于一身的好办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maolegemi 发表于 2016-1-6 07:30
一看这个专利的时间和规格…就知道是当时被骚尼忽然搞24-240弄慌神了赶紧把箱底货弄出来压惊的节奏…要不然也不会只是个专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845
主题: 39
帖子: 15042
注册: 2012年7月
womailehuaguan 发表于 2016-01-05 01:34
一看这个专利的时间和规格…就知道是当时被骚尼忽然搞24-240弄慌神了赶紧把箱底货弄出来压惊的节奏…要不然也不会只是个专利…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搞笑短片Size Maters》

[flash=1024,768]http://player_youku_com/player.php/sid/XMTQzNTM5NzI5Ng/v.swf[/flash]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womailehuaguan 发表于 2016-1-4 09:49
《飞思与索尼联合开发1亿像素的中画幅传感器》

飞思的官方网站
https://www_phaseone_com/zh-CN.aspx?

700M的样片下载链接
http://762ba78f20586f58a0ec-6754bf9eed83d54fecae5498b4b8af30_r44_cf5_rackcdn_com/PhaseOne_XF100MP_Fullres_Tifs_Peter_Eastway.zip
制造商 : phaseone
型号 : phaseone 100MP
光圈 : f/1.0
曝光时间 : 0/1
焦距 : 80mm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421
主题: 38
帖子: 9604
注册: 2006年9月
womailehuaguan 发表于 2016-1-4 09:43

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飞思与索尼联合开发1亿像素的中画幅传感器》

飞思的官方网站
https://www_phaseone_com/zh-CN.aspx?

700M的样片下载链接
http://762ba78f20586f58a0ec-6754bf9eed83d54fecae5498b4b8af30_r44_cf5_rackcdn_com/PhaseOne_XF100MP_Fullres_Tifs_Peter_Eastway.zip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元枕墨90 发表于 2016-1-3 12:50
@womailehuaguan 那您这个拍摄题材真心不适合索尼 还是隔壁的1DX适合您吧


只是因为个人的五点考虑+实践,目前我就可以暂时放弃1DX,不到无奈时刻就不重新拿单反(但是随时准备着重新拿单反):

1、我是高像素的追随者。

2、我是高感有自己要求的使用者。

3、因为转接可以满足了我的镜头挑选。

4、手动对焦、追焦、MF快速对焦技能。

5、目前我还没有遇到全幅的无反数码(微单)或者截幅的无反数码(微单)不能够顺利拍摄的题材,我还在微单的领域畅游着ing(但是随时准备着重新拿单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https://forum.xite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33468&page=1&extra=&ordertype=1#pid64491546和谐交流使用感悟在23、27楼。

元枕墨90【2016 从感动到索大】 发表于 2016-1-1 11:52
2015最后一天到手了目标中最后一个索大镜头 完成了所有的转换
被出掉的有600Exrt 430Ex2 5D3 17-40 S35 85Lii 720/2.8
现在手里没有任何闪光系统,还在等进一步的更新,目前用着的A7R2 FE1635 FE55/1.8 Batis85/1.8
新的一年估计要等长焦和闪灯,其它手动头看眼缘,没准搞两个来玩儿玩儿
不过还是以干活为主
论坛的各位老少爷们儿新的一年多出好片,多挣钱哈


元枕墨90【2016 从感动到索大】 发表于 2016-1-2 11:52
@春秋南子 肉归肉 85Lii的画质在这个焦段这个光圈 还真没什么能比的 220也一样(218买不起不算) 对啊 准备灭 四代植绒 2200吧


womailehuaguan 【2016 从感动到索大】发表于 2016-1-3 08:51
90%新的二手佳能EF200mm/F1.8 L镜头(218)也没有多么贵的离谱,

看下面218和220的二手实际新近的成交价。


元枕墨90【2016 从感动到索大】 发表于 2016-1-3 10:56
贵的不离谱 然后呢 85焦段和200焦段的使用率哪个高 再加上重量因素考虑 你觉得你会纠结哪个


以前拍摄人物、人文、扫街、棚拍我会侧重16到85焦段,个别时候使用200焦段,因此85和200都会购买。

后来更多的拍摄风光、风景时候就喜欢使用12到16焦段和200以上的焦段,出门时候16到200焦段就不再考虑携带,最多带上一个28-300这类的旅游头辅助12到16焦段和200以上的焦段拍摄。

现在更多的是拍摄鸟类(全是身体原因闹得),只看重400以上的焦段,但是每次出门一定带上12到16这样的超大广角镜头+鱼眼镜头,配合400、500或者600这样的超长焦镜头拍摄,个别时候还是会带上35或者55或者85这类定焦镜头辅助。

走到如今,各种典型焦段、焦长的镜头一个不少的都拥有并保留(无论我更换多少次的品牌,但是焦段一个不缺),出门看需要携带(无论定焦还是变焦),多数情况必须保证两头的焦长即超大广角和超长焦镜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womailehuaguan 发表于 2016-1-3 09:31
松下Leica DG Vario-Elmar 100-400mm f/4.0-6.3 Power OIS参数规格曝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福伦达FE卡口三只新镜头的规格表以及光学结构

如下:福伦达三只FE卡口新镜头的规格表和光学设计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松下Leica DG Vario-Elmar 100-400mm f/4.0-6.3 Power OIS参数规格曝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c38215 发表于 2015-12-31 17:5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8
主题: 3
帖子: 583
注册: 2010年7月
womailehuaguan 发表于 2015-12-26 15:37
《热情之所在,产品之所在,Sigma社长访谈。 An Insight Interview With Sigma CEO》

http://www_5i01_cn/newsdetail.php?id=17817原文发布日期: 2015-12-22
对于熟悉相机的朋友,你可能对Canon如数家珍,也可能对Nikon非常有研究,如果是想要知道Sony,在网络上也能够找到不少资料。但如果是专门生产镜头给其他厂商使用的镜头厂呢?2012年以制造镜头为主的厂商Sigma由山木和人(Kazuto Yamaki)先生上任社长之后,公司的产品线完全打掉重练,镜头的部分拆成ART、Contemporary与Sports三条产品线,而搭载Foveon感光元件的dp系列也推陈出新,整间公司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感受。然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山木社长决定改革?又为什么他们的产品总是能够同时维持高品质与相对低廉的售价?而山木先生到底有是怎么样的人?公司改变前后的差别又在哪里呢?这些问题一直是小编埋藏在心底许久的疑问。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日本Sigma公司的社长山木和人先生透过台湾代理商恒伸公司向小编表达想要来台湾媒体看看的想法。小编当时很不解,因为通常这种事情是我们在出差的时候,去到对方公司的总部里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LensRentals发布2015年最受欢迎摄影器材排行榜》
临近年底各大榜单层出不穷,这之中既有摄影作品的,也有摄影器材的。下面的这份榜单出自于LensRentals,一个以摄影器材租赁业务起家的网站。凭借租售超过100,000部各种摄影器材的庞大数量,LensRentals能够较为有效地反映出2015年的摄影市场趋势,以及在过去的一年中摄影师和摄像师们都对哪些器材感兴趣。需要注意的是,LensRentals的这份榜单只涵盖了在2015年发布的摄影器材新品。

2015最受欢迎摄影器材新品排行榜:

1、索尼a7R II
2、索尼a7II
3、大疆Ronin-M 三轴手持稳定器
4、佳能11-24mm f/4L
5、佳能EOS 5DS R
6、佳能EOS 5DS
7、索尼FE 28-135mm f/4 G PZ OSS
8、Litepanels Astra 1x1 Bi-Color LED照明板
9、索尼a7S II
10、适马150-600mm f/5-6.3 DG OS HSM佳能口
11、Metabones四代EF卡口转E卡口转接环
12、索尼FE 35mm f/1.4 ZA
13、尼康D7200
14、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
15、Easyrig(易事背)Cinema 3 500N with 9" Arm
16、SmallHD五英寸502 HDMI / SDI监视器
17、Teradek Bolt Pro 300无线HD-SDI/HDMI套装
18、索尼FE 90mm f/2.8 G OSS Macro
19、索尼FE 28mm f/2
20、尼康200-500mm f/5.6E ED AF-S VR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凝结时光 发表于 2015-12-25 19:14
花老,询问下,你机子加唯卓二转佳能大炮,镜身上的预设焦点,就那按钮转环组合,设定后…当机子黑屏或关机重开后再转播放环是否失效?对焦大黑环空转,并自动对屏框消失,自动对焦失败!!!但接佳能机身却都正常,即设定一次永久有效!!…本来想用这功能来规避打鸟时迷焦的,现在转接唯二却出现这问题,请帮看下!谢谢

这个问题很抱歉的说,因为我没有唯卓二带转接环(我买的是3000元的M4代环),没有办法做任何事情验证、寻找你的说到的转接环问题。
[/quote]

凝结时光 发表于 2015-12-25 22:27
好的…那m4能正常用那,对焦预定吗?当休眠唤醒与关机再开后,原设定是否依然有效?行的话也要去入一个!

昨天特意为你的问题试了试我的A7RII+M4转接环+佳能640二代镜头对焦预设可以有,

但是关机后预先设置的对焦点没有了(当然卸载电池更不行),

当休眠后再次唤醒A7RII+M4转接环+佳能640二代镜头对焦预设的焦点就没有了,

预设的焦点只有在不断电和不休眠的时候能够保持随时有效调用。 本帖最后由 womailehuaguan 于 2015-12-29 10:0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16年佳能新品预测汇总(盘点),那么索尼、尼康也一定有动作。

竞争必然惠及摄友的腰包和器材选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3.217
主题: 187
帖子: 20523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热情之所在,产品之所在,Sigma社长访谈。 An Insight Interview With Sigma CEO》

http://www_5i01_cn/newsdetail.php?id=17817原文发布日期: 2015-12-22
对于熟悉相机的朋友,你可能对Canon如数家珍,也可能对Nikon非常有研究,如果是想要知道Sony,在网络上也能够找到不少资料。但如果是专门生产镜头给其他厂商使用的镜头厂呢?2012年以制造镜头为主的厂商Sigma由山木和人(Kazuto Yamaki)先生上任社长之后,公司的产品线完全打掉重练,镜头的部分拆成ART、Contemporary与Sports三条产品线,而搭载Foveon感光元件的dp系列也推陈出新,整间公司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感受。然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山木社长决定改革?又为什么他们的产品总是能够同时维持高品质与相对低廉的售价?而山木先生到底有是怎么样的人?公司改变前后的差别又在哪里呢?这些问题一直是小编埋藏在心底许久的疑问。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日本Sigma公司的社长山木和人先生透过台湾代理商恒伸公司向小编表达想要来台湾媒体看看的想法。小编当时很不解,因为通常这种事情是我们在出差的时候,去到对方公司的总部里去提出问题。我一直有到Sigma去采访的想法,但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好的机会。怎么现在是他们过来呢?而且还是公司的社长要亲自过来一趟,足足让我过了手心冒汗的一个月。为了怕准备不足,所以我也在12月初的时候向各方网友征求想要询问社长的问题。小编也在访谈的那天将部分网友的意见提出。

以下是访谈的影片摘录,只有四个问题,让大家熟悉一下山木社长的说话方式,各位等下在看访谈全文的时候再自行脑补齁~

由于本次对谈的内容主要为英文,01是中文性质小编也当然写下中文翻译,但为了让国外的网友们能够了解,我也在此提供了英文的逐字稿。内容皆有稍微经过调整,但已力求清楚传达社长的原意。而虽然摘录只有四个问题,但小编访谈总共提了73个!版面看起来可能会有些冗长,还请各位见谅。

本次的访谈,主要分为六个方面,分别是:设计方面 DESIGN、公司方面 COMPANY、镜头方面 LENS、相机方面 CAMERA、市场方面 MARKET、个人方面 PERSONAL QUESTION、

前导 INTRODUCTION: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在所有问题开始之前,最令我好奇的是:为什么身为一间公司的CEO需要在世界各地四处走?

这是我第二次到台湾。第一次是到台湾是在3年前,我的父亲是Sigma的创办人,在那时过世了,我负责接管公司。那时因为我想看看市场的状况所以才来,另外一个原因是我的母亲是出生在台北,她是日本人,在战争结束前她住在台湾,她以前就说了很多关于台湾的好事。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请问一下,你知不知道最近有一部纪录片叫做“湾生回家”?这是一部在描述向您母亲一样的一群人的故事,这些出生在台湾的日本人的故事,他们虽然住在日本,但非常的思念在台湾的生活。我强烈推荐您去找那部片来看,电影主要的语言是使用日语,所以我想你一定看得懂,也能够透过这部电影了解你的母亲对于台湾的情感。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噢对!她是在台北出生,但其实她是住在花莲而且非常喜欢那里,一直到最近他们在花莲还有办个同学会。

一、设计方面 DESIGN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为什么你会想改变产品的外观设计?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 在我上任CEO之后,我想要重整产品线;而在我上任CEO之前,我担任过数个部门的主管,无论是光学部门、软件、机械、智慧财产权部门,以及数项产品的产品经理,我了解到有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好好的向消费者传达我们的产品概念,有的时候消费者会误解了这项产品的概念,例如我们做了一个很棒的产品,但它因为又大又重而让消费者不甚满意,只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个产品背后的含义。所以我想要厘清(clarify)这些产品的概念。所以为了要清晰化产品的概念,我把产品线分成分开。但同时,我个人非常喜欢产品的设计,我指的是一切的产品设计,像是相机设计、汽车设计、音响设计,当我在青少年时期,六、七零年代的时候,在我那个时代有非常多很棒的相机、汽车、音响设计。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你可以给我一些例子吗?那些你曾经喜爱的产品。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Sony,80年代的Sony产品设计很棒;90年代的Bang and Olufsen,那个丹麦品牌。还有60年代的德国公司百灵,百灵现在在刮胡刀非常有名,但在60或70年代他们有非常多产品,像是收音机、音响等等很棒的产品设计,我很喜欢这些产品的设计。所以我想要把这些简单却复杂的设计放在我们的产品中。

但我们的概念并不是去“设计”镜头,因为镜头最重要的东西是它的光学性能,而不是外观设计,如果我们在上面做了装饰性的设计的话,它会变得多余,我们的概念不是“设计”镜头,我们只是使用了最简单的设计,加上高品质的内容、零件、与加工,仅只如此。镜头的性能与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举例来说,这个部分(指镜头的尾端发丝纹部分)需要一种非常精密的削切加工,它称为阳极处理(Anodising),这必须要有非常整齐的加工机械细节才能达成。所以一个好的镜头就连零件都很重要。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是你公司内部的人设计镜头的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不,我们是找独立的设计师设计的,他的名字是岩崎一朗(Ichiro Iwasaki)。目前是由他来主导产品外观设计。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产品设计团队,但核心的设计是由设计师决定。目前的SD系列是内部的设计师打造,而新版的dp系列则是由他操刀。事实上,产品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即便他已经把设计图画好了送过来,我们还要请工程师们去检视这是否可行,这在工程师、工厂以及独立设计师之间需要非常多的讨论。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在请他设计的时候,你告诉了他什么?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没有说什么。其实我认识他超过十年了,我过去对他的作品印象很深刻,所以我跟他见面,要他以后一起与我工作。但那之后我们就只是朋友,出去吃吃饭、喝喝酒之类的,在一起工作之前我们就非常熟悉了。我们会一起讨论Sigma的方向应该是什么样子,而当我们真正开始这个企划的时候,我没有告诉他任何的设计细节,我只是跟他说Sigma的方向、目标、远见等等,然后就把设计的事放心地交给他做。

因为我不是设计的专业,我只是公司的CEO、是个商人,所以我不认为公司的总裁把手伸进去产品设计中是一件好事,有的CEO会这么做,这反而会让设计团队感到困惑。所以我把产品的设计就交给他去处理,因为我很相信他,而且他已经对Sigma很了解了。

二、公司方面 COMPANY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因为台湾朋友一般来说可能会比较了解Canon或Nikon,比较少人知道Sigma,你可以告诉台湾的民众关于Simga的愿景与目标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要在短时间内说明并不容易,但我们有几个目标,我们想要成为高品质的产品制造商,我们希望能够创新、我们想要对消费者诚实,我们想要让组织保持轻盈,这样我们才能提供消费者合理的价格。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成为豪华品牌,我们希望能够一直保持着非常纯粹的科技公司,这是我们的目标。It’s not easy to tell in short time, but we have several goals:
We want to be a high quality product manufacture.
We want to be innovative.
We want to be honest to customers
We want to keep the organization slim.
We want to keep the product with a reasonable price.
We want to stay as a very pure technology company, not a luxurious brand.
We don’t want to be a gigantic company.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这个目标与你父亲相同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想是的,方式有点不一样,但我想基本的想法是相同的。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为什么想要让公司保持小型?因为现在的企业有不少会想要收购其他公司来让自己更壮大,为什么你不会想要变得更大?为什么你要坚持?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们目前依然是一间私人企业,不是公开上市企业,而且依然是一间家族企业。我们不需要最大化销售交易量、销售额以及利润,上市公司需要做这些事才能维持它的股价,我们的状况是私人企业,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让企业持续运转,且保护员工,这是非常重要的,让企业持续运作、让消费者开心、并且让员工有工作。所以我们希望在产品、企业、员工、顾客以及一切有关事务之间保持平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不需要成为最大的公司。如果我们这么做,或许我们把工厂设到例如中国,或者是其他低劳动成本的国家,但我们依然把工厂设在日本,原因之一是我们想要维持我们产品的高品质,同时我们也想保护自己的员工。如果我们把工厂设在日本以外的地方,虽然也可以两个地方同时运作,但这种状况不每一间公司都能发生的,基本上,如果你这样做的话,日本的工厂会逐渐地变小,最后关闭,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的工厂在日本北方福岛县的一个很小的城镇,它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如果我们关闭了这间工厂,这对于当地来说会是很大的冲击,我们想要保护员工,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而我们能做到这样是因为我们是一间私人企业。所以我们放弃大幅度的成长,并且决定要待在日本,并且在这里去发想:还有什么事情是我能在这里能做的。这是为什么我们我们把产品的主力从入门产品转变成中高阶产品。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你说你不想要大幅度的成长,但如果有一天你是慢慢的成长到很大,那时你必须要提供更多的产品时,那个时候,你会把工厂设到日本以外的地方,或者是坚持不论是一间、两间或三间以上的工厂都设在日本呢?因为像是Canon, Nikon, Sony,他们在日本依然有自己的工厂,但多数的大型工厂依然是在中国、越南或泰国等等之类的地方,你在那种情况下依然会坚持日本制造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那是个非常好的问题(笑),目前我还没有计划把工厂外移,但这并不代表未来我们不会把工厂设在日本以外的地方,我们的哲学是:我们不会只因为低劳工成本这个原因,就将厂房选在日本以外的地方,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我们会变成要一直往世界各地跑,就只是为了追求更低廉的成本,例如中国的劳力成本已经在逐渐增加了,许多公司也正在把厂房移到其他国家,我们不想要这么做,我们想要与当地居民是一个共生的关系,并且保护那里的员工。

我们现在依然与当地供应商紧密的合作,我们称之为就地采购(Local Procurement)与就地生产(Local Manufacture)系统,这是很特别而且是很传统的方式,但今天,其他公司在世界各地有非常大的采购网络,他们找到世界上最便宜的零件,并且选择最便宜的人工来组装,他们做的是全球化生产,而我们做的是在地化生产。而这就是我们的生产系统与现代生产系统的差异。而我们知道如何在这个系统下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但如果是用现代化但不熟悉的系统去采购与生产,我们不确定是否能维持一样的品质。所以总结答案是:我不知道。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你有指示你的员工要做出什么规格的镜头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是的,有时候。事实上,很常。因为我没有自己的办公室,我只有一张简单的桌子,位在总部机械部门楼层的中间,大约有170人在此工作,在这个楼层中没有柱子,只有一间大房间,在这间房间的正※※就是我的一张简单的小桌。在我的右手边是相机开发团队、左手则是镜头开发团队、就在我桌子旁边的一排则是光学设计团队。我就常常跟他们聊天:“嘿!你们可以做出这样的镜头吗?”他们会回:‘噢那是个愚蠢的想法,因为...’。我与工程师们常常有这样的日常对话,我从之中学到很多。有的时候他们会走过来向我提案:“我有这样的想法,我想要让它商品化。”如果想法不错,就直接开始这个企划。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这是传统日式的办公式文化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或许不是。传统日式办公室会会更正式。或许行销与产品企划团队会先做市场调查,然后做出一个产品规划,接着把这个企划交给工程团队,并且是检视这是否可行。我不确定这会花多少时间,但这种方式是从行销与产品企划团队开始。但我们的状况是,我们的想法是从日常生活的谈话中得来,或者是工程部门的工程师直接向我或管理阶层提议,我想这很重要,因为只有工程师才知道什么是可行的,企划部门不会了解在工程上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他们只能创造出一个概念。所以工程部门保持独立与创意非常重要。

在日本,我们称在公司工作的人叫做“上班族(サラリーマン, Salaryman)”,字面上的意思是每个月获得薪水的人,但其背后的意义代表是一个只会执行上意的人,他们一点也不独立、一点也不有创意,他们只是遵照指示办事。我一直鼓励他们不要只是当一个上班族,要当一个有创意、创新的工程师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那目前办公室的气氛如何?大家就像是朋友般的沟通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不知道,这个你要自己去问他们,我希望公司的气氛就像是家庭,而不是官僚的公司。但我不太确定他们对公司的感觉如何,但我真心的希望是有一种家庭的氛围在。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你们是怎么招募到心目中最想要的人才?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方法其实很普通,征才讯息发布的地方主要是网站。但很多时候我们会从大学或学院里去找人,而且很幸运的,我们从顶尖的大学中找到了很好的学生,因为那些真的想要做一台属于自己相机或镜头的人,他们都来找我们。如果他们去其他的公司,他们可能会被分派到其他的产品,像是事务机器、或者是其他的家电产品等等,但他们如果是到了Sigma,他们会很清楚地知道他们是为了相机与镜头付出心力,我们极其有幸能够找到这群非常有热情的学生。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你是指实习生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实习生制度在日本并不流行。我是指他们从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公司。所以在大四的时候他们就进入公司面试,然后※※※※他们会在毕业后录取。这在日本是很常见的一个程序。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Sigma会最需要什么样特质的人才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对工程师并没有特别的人格偏好,因为我们需要很多种不同的人。当然我们需要非常聪明、非常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这对于产生创新产品来说至关重要,但如果所有的工程师都这么聪明的话,这对公司一点也不好,因为在将想法产品化的过程中,我们会需要能力普通的工程师来确认所有的设计细节,例如确认讯号的传送,这动作非常花时间,这种事情就不能交给那种很聪明的工程师来做,那些人总是在创造东西;但这些担任辅助角色、负责确认设计细节、确认图表、确认电路图、确认产品性能或做出原型机的普通工程师,他们辅助的工作对于产品的完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果让很聪明的人来做这些事情的话,我们是成就不了好产品的,所以我们需要很多种的工程师,包含了任何人格特质的人,所以我不会特别去想:“哪种是最好的工程师。”所以团队很重要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有多少人在工程部门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这牵涉到你对工程师的定义。但如果是总部(编按:非工厂区)的话,大约有170到180人。而整个总部大约有将近80%的人是工程师。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我曾经问过Canon培养一个制镜的工匠(Master)需要花多长的时间,他们告诉我大约要30年,你们也是这样吗?对于这样的人有一个职称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们对于这样的人没有正式的头衔,但我们有那样的人。一般来说那些人的确有三十年以上的经验,但这其实要根据你对于工匠(Master)的定义,这些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不需要这些人来做大量生产的工作。他们的重要性在于创造“大量生产的方法”,所以当我们在做镜头的原型时,他们会检视设计图、看看镜片的材质,然后他运用各种技术来创造“如何将镜片抛光”的方式,然后他会告诉生产线要如何抛光,而在生产线上我们会用量化的机器来制造,所以这个过程会更具系统化、自动化,让普通经验的技师也能够抛光。一个技师能够在五年之内通熟所有“量产的”抛光技巧,我是说“量产的”,他可以知道所有量产抛光需要的方法,以及操作抛光机器的方式,而且可以依照状况来更改那些方法。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请问这些制镜工匠大约有多少人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很少,如果你是说真的工匠大师的话不到十个。但依然是要看你对于工匠的定义,有很多人是有长期经验,他们多半有超过五年经验,基本上来说,十年到二十年是最适合的,是这些人在掌控镜头品质,我们有非常多这样的人才。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他们有一个考试升迁制度吗?像是每年的考试升等制度之类的。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是的,我们有相同的系统。但这会因人而异。

三、镜头方面 LENS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我今天才刚发表了一篇20mm f/1.4,我想知道为什么你们想要在20mm这个焦段放入f/1.4的光圈,因为你们已经做了品质非常好的24mm f/1.4,然后大家都觉得接下来你们会开始着手进行85mm、135mm或者是24-70mm的镜头,但为什么是20mm突然出现?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这只是优先级的问题,我不能告诉你下一步会是什么,但我们目前的计划只是在替换,把旧有的产品换成新的系列,我们在旧的系列已经有20mm f/1.8,现在我们只是更新到新的系列。我们认为如果只是外观更新,但规格完全相同的镜头,这样就不会有令人兴奋的感觉了。而且这个市场上没有20mm f/1.4这个规格。我们喜欢做“世界第一个(World First)”的产品。

我在文章里面总是说Sigma这间公司很疯狂,你们总是生产没有人见过的镜头,像是ART 18-35mm f/1.8,为什么你们会想要做这样的镜头?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首先,就像我说的,我们想要做“世界第一个”,我们想要做市场上没有的东西,这是原因之一;而事实上,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借由开发这类新的产品,来拓展相机与镜头市场,如果我们只是依照既有市场的规格,人们有可能会觉得无聊,我们觉得或许可以开创镜头市场或镜头工业的潜力,所以我们一直在摸索、一直在尝试新的东西,这是我们的动力。我想Sigma因此也能够对摄影工业与摄影文化做出贡献。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哪些镜头到目前是最佳销售镜头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如果是说数量的话,前三名或许是:

1. 18-250mm f/3.5-6.3 DC MARCO OS
2. 17-50mm f/2.8 EX DC OS HSM
3. 70-300mm f/4-5.6 DG MARCO

但如果说是销售额的话,则完全不同:

1. Contemporary/Sports 150-600mm f/5-6.3 DG OS HSM
2. ART 35mm f/1.4 DG HSM
3. 或许是 ART 50mm f/1.4 DG HSM

而18-250mm这颗镜头销量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这块的潜在市场很大,而定焦的市场很有限。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既然你已经看到市场的需求,为什么却依然要把ART系列当作是Sigma的主力呢?

首先,制造高品质镜头并且让消费者感到愉悦,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动机,也是我们工作的热情所在,这是为什么我们要做ART系列的原因。而同时,因为某些实际的因素,我们依然待在日本,而且坚持日本制造,生产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这类的低价格带商品( Volume Zone Products )对我们获利来说非常艰辛,所以我们需要像是定焦镜或150-600mm这种利基产品。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为什么在旅游镜的设定上总是f/3.5 - 6.3,望远端的最大光圈总不是f/5.6或f/4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因为产品的核心概念是让它更小,如果我们做更大的光圈的话,镜头的体积也会随之增大,你不会想要在旅行的时候带个大家伙出门对吧?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如果你们的技术上允许,你们会选用体积小同时有大光圈的镜头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基本上,镜头依然必须遵照非常古老的光学理论,如果你要大光圈,镜头的体积就一定会变大,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但我们一直致力于把镜头变得越来越小,我举个例,20mm f/1.4并不是轻便型的镜头,这颗镜头里面有一片非常大的非球面镜片,如果我们不用它的话,镜头体积会变得超级巨大,但我们一直在想办法研发新的技术让镜头的体积变小。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Nikon在今年初推出了一款300mm f/4 E PF VR,里面用了能够将镜头大幅缩小体积的非涅尔镜片(Fresnel Lens),你怎么看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觉得这是非常厉害的科技,非常敬佩他们的成就,我们也希望未来也能够做出那样的技术。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Nikon与Zeiss除了做镜头之外也有做眼镜,你们有类似的打算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没有,因为我们的热情是在于相机与镜头,而且这两者之前使用的科技是有差异的,我不觉得我们目前现有的技术可以用来做镜片。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你们在昨天发表了Sigma WR保护镜,可不可以向我们介绍这些产品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WR保护镜是陶瓷做的,它并不是传统的光学玻璃制品,用来制造的方式也跟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滤镜或保护镜完全不同,而且强度是10倍,而且这种陶瓷镜片的强度也比化学强化玻璃更大。这种镜片并不便宜,有的时候消费者会使用到非常贵的镜头,例如高达4000元美金以上的产品,所以他们或许会想要一款非常强大的保护镜,能够让镜片在艰困的环境下使用。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这款保护镜花了你们多少时间开发?是你指示工程师们做的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想大约花了1年。事实上这种材料并不是我们做的,我们只是在镜片工业中发现这种陶瓷镜片,但它的透光度并不好,所以在刚开始并不能拿来作为保护镜或滤镜。我们持续地与镜片供应商合作,花了数个月来强化陶瓷玻璃的透光度,最后终于让透光度达到标准,最后才决定要让这个想法商品化。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你们的镜片都不是自己制造的?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不,我们没有制造,我们都是从镜片供应商购买的,例如豪雅(Hoya)或者オハラ(Ohara)两间公司。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ART 20mm f/1.4里面有用到非常高级的镜片,它的光学性能非常接近于萤石镜片,但为什么不使用萤石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因为萤石很贵,成本非常的高,但我们用的玻璃性质非常非常的接近萤石,而且成本相对的也低很多,如果我们使用天然萤石,镜头的价格会远远超过现在的售价。如果价格订在这么高的话也会与我们“制造价格合理产品”、“让消费者开心”等目标相违背,所以我们使用性质非常接近萤石的镜片。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你们的产品有内部的名称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有的,在我几年前当上CEO前曾经试着这么做。我很喜欢音乐,所以我给每一个企划取了音乐家的名字,一开始很ok,但随着时间越长,会有好多的企划名称,到最后工程师根本搞不清楚哪些企划名称要对应到哪个产品。他们不会欢这个点子,也因此,之后就改用代码来称呼。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你可以给我一些例子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例如古典音乐的编曲家巴哈。绿洲合唱团是SD9的企划名称,还有SD10的企划名称是Aztec,他们并不是有名的乐团,但却是我最爱的乐团之一,全名叫做Aztec Camera,是从苏格兰来的合唱团,他们在80年代非常流行,是个老乐团。不只是相机与镜头。还有一个是安东尼奥,全名是安东尼奥.卡洛斯.裘宾,他是一位来自巴西的波沙诺瓦风作曲家、音乐家。我非常喜欢听音乐。

四、相机方面 CAMERA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为什么没有DP0M却有dp0Q?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因为顾客要我们做的。即便是在我们发表DP1M的时候,也有顾客叫我们开发DP0Mirrell,更广角版本的DP1M。那个时候我觉得这个想法实在是太疯狂,因为我们非常清楚这根本不可能大卖,这是超小众的产品,所以老实说,我当时Merrill系列推出时拒绝了这个点子。事实上我们有对这个想法进行内部讨论,但依然觉得这个市场实在是太小了。但当我们推出Quattro系列的时候,我们在各国进行了焦点顾客访谈,包含日本、中国、美国,两个月前我们还去了马来西亚,每一次他们见到我都要求我一定要做dp0系列,所以我最后终于投降,决定为他们做dp0。但这也是我的热情之一,我也会用我们家的产品,但有时候你用DP1M或dp1Q会觉还需要更广的镜头,虽然它们能提供非常锐利的画质,对于广角的摄影来说非常适合,所以我个人其实也满想要dp0的。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dp0Q销售状况如何?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很小,dp1, dp2, dp3系列是本来就很小,但dp0卖的比我们预期还要来得多,所以我们已经很开心了。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dp系列那个产品卖得最好?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dp2目前来说最高,比其他产品还要来得高出50%以上。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DP1M还是dpQ系列卖得比较好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如果是以数量来说DPM还是最好,因为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的时候,我们将M系列产品降价,销售数字呈现得很不错。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你觉得你的顾客们有被dpQ系列的外观设计吓到吗?他们在这部分有什么反应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有些是被吓到没错。有些人甚至讨厌这个外型,但有些人非常喜欢。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下次在设计dp系列的产品时你们会换设计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这我不太确定,目前还没有实际的讨论。

五、市场方面 MARKET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你们是从哪里调查得知消费者的需求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主要是从网站的讨论区,我没有参加讨论,我只是看而已,然后从中去猜测消费这可能会需要的产品。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在你来之前两星期,我在网络社群上征求一些问题,内容是网友们想向你提出的建议,分别是这六项:

◎开发给Sony FE接环的ART镜头 Develop ART lens for Sony FE mount.
◎ART 24-70mm f/2.8
◎ART 85mm
◎ART 135mm
◎开发Foveon感光元件的Mirrorless相机 Develop Mirrorless camera with Foveon Sensor
◎开发M4/3系统的镜头 Develop more lens for M4/3 system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除了135mm比较特别以外,这些需求几乎都跟其他国家的需求一模一样。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两个月前我曾经写过一篇Canon, Nikon与Sony三家各个超高划素产品的比较,结果是Sony的在各个表现都非常好,请问你怎么看Sony在数码相机的崛起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Sony有感光元件的制造技术,所以就我们来看,毫无疑问的,Sony在未来将会是相机产业的最大玩家。感应器与镜头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东西都可以被供应商分食。我想在摄影的产业中,谁拥有了好的感光元件或镜头技术,谁就能够存活下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买下Foveon公司,并且替我们自己保留感光元件的技术。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但Canon也有感光元件的开发技术。我个人认为Sony比较勇敢去做新的尝试,Canon与Nikon相对来说则稍微保守一些。你是又怎么看的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对于这些公司不是非常的熟悉,但我个人的猜测是:Canon与Nikon在职业级的摄影师市场已经有非常广大的使用者,这些人就靠摄影吃饭,而对他们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台强大、可靠的器材,这些人无法轻易的抛开饭碗,直接跳去拥抱新的科技。所以Canon与Nikon必须要对这些职业用户负责,并且保护他们。特别是那些拍摄奥运会、战争题材等,对于器材有精准、可靠、强大要求的记者们更是如此。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目前你的目标是在Canon与Nikon的用户,但未来是有可能朝向Sony可能性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我不希望评论任何一间厂商,因为所有人都是非常努力的在为未来打拼。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那你是怎么看待智慧型手机拍照崛起呢?这或许代表未来会有更少人使用相机来拍照,你是否会觉得这对你们来说是个压力?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其实我们瞄准的是专业与高阶的用户,这些人需要的是高品质的照片,所以我认为顾客们不会受到手机拍照的影响。事实上,有很多人同时用很多相机,他们同时有智慧型手机、也有DC,同时有Mirrorless,然后也有高阶的单眼,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不会抛弃高阶的器材。所以只要我们持续的专注在高阶的使用者上,我们是不会受手机拍照影响的。

我觉得越来越多人用智慧型手机拍照是件好事。与底片时代相比,人们拍的照片越来越多了。而其中也一定会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拍照而对摄影有兴趣,进而升级进到专业级的相机与镜头。所以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你可以告诉我就你的观察,台湾与其他国家在摄影市场的差别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台湾对于新产品的市场反应非常快,速度远远超过美国、中国,甚至是日本,可以说是全世界对于新品反应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当我们一发表新品的时候,台湾人马上就会跳进去,拥抱新科技。而且台湾人非常在乎品质...非常在乎!在乎的程度甚至超越价格,我认为台湾的市场非常复杂。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你对于各国的市场有什么目标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们对于每个国家的市场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被摄影师与摄影爱好者“接受”,不只是日本、美国、台湾、中国等等。或许“被接受”这个目标是有点太保守,但我们是真的很在乎产品的品质,并且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在上头,所以“被接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你认为那些市场上的新兴产品如何?例如光场相机Lytro,或者是Ricoh Theta、Sony前些阵子发表的专利曲面感光元件等等。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觉得这些技术非常有趣,新的科技对于这个工业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它可以显示这个市场的可能性,同时我们也要去想想:“这对于消费者有什么好处?”即便产品是好的,但对于消费这的帮助如果不大,这依然不能被消费这所接受。即使如此,新的科技对于创新依然是非常好的,但同时也需要去顾及我们到底能够达到消费者什么样的需求。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我认为dp系列的画质真的非常好,但是高ISO问题必须要解决;另外一个问题是Sigma Photo Pro这个软件的处理速度需要更快才行。你认为dp系列的下一代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们了解到高ISO是最大的挑战,还有处理速度,所以我们一直持续的在改进这个部分,但我们最在乎的一直都是如何利用这个技术(Foveon)的超高画质优势,超越现有任何产品的相片品质。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哈苏有一个技术叫做Multi Shot,意思是把各种颜色分次感光,组成一个超级精细的照片,但Foveon只要感光一次就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非常厉害。那你们为什么不让SD系列变成中片幅的专业级相机?因为专业级市场就是需要超精细的画质,而你们也不需要去对付Canon或Nikon等已经杀成一片红海的市场,况且在中片幅市场高ISO也不是最重要的。你们有想过这个可能性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当然!当然!我记得当我第一次看到8 x 10”的底片印刷出来的相片时,印象非常深刻。我的梦想之一就是把相机的品质提升到那样高的境界。中片幅是我的个人兴趣,但目前我们并没有在那个领域迈进,最重要的原因是,如果我们要发展中片幅的话,我们整个系统都要从头开始,我们要重新设计感光元件、重新设计机身、镜头...这将会是无比巨大而且也无比花时间的过程;而且很不幸的,中片幅市场其实满小的,即便对于Sigma来说都很小,这是为什么我们没有进入中片幅市场的原因。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比dp系列的市场还小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这是个好问题(大笑),我不知道!这真的是很棒的问题!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我是真的很希望未来能看到Foveon感光元件在市场上发光发热。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其实拜耳式(Bayer)感光元件在市场已经存在非常久了,而且很多厂商一直致力于开发它的表现;但如果是Foveon的话,就只有Sigma在努力而已。所以这个前进的程度会比拜耳式感光元件来得慢一些,但到时候,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大幅度的进展。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你们有考虑与其他厂商合作开发Foveon感光元件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们一直都敞开大门欢迎合作,对于任何厂商都是,从来没有拒他人于门外。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有谣传说Canon想要并购你们,请问这是真的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不能评论谣传的问题,特别是这类与商业相关的事物。我们是私人企业没关系,但他们是上市公司,所以我不想对此事评论,这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股价。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因为其实有不少人希望Sigma与Sony合作一起开发Foveon感光元件的,像是开发Foveon感光元件的Mirrorless相机等等。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所以访谈结束以后,你可以打通电话给Sony的CEO,向他推荐Foveon吗?(笑)

六、个人方面 PERSONAL QUESTION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你的管理方式跟你的父亲有差异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相似,我的父亲也没有他自己的办公室,这是我父亲的风格。他的办公桌现在也还在工程师的楼层※※,而在他的桌子旁边就是我的小桌,我们把他的桌子就留在原本的位置上。我的爸爸常常与工程师们如日常般的对话,我其实就跟他一样。但我的父亲很有远见、很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可以自己去执行他的想法。他是个比我更强势的领导者,但我并不是个强势的领导者,我也不是非常有魅力,我只是个普通人,所以我很需要工程师们的支援。为了获得他们的支援,我希望他们是有强烈动机的、有创造力、创新的,所以我非常的依赖他们。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你的父亲是学机械出身的?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是的,他主修电子,但他在27岁创立公司的时候就什么都懂了,他在光学与机械上的了解甚至比电子还要多,而他是从工作上学来的。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那你的主修是?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是商业相关,我的父亲在我进入公司之后,他就指定我去做机械部门的主管(笑)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但你怎么可能在完全不懂得那些科技的前提之下去带领团队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对,所以我从其他的工程师身上去学习。事实上,我只有在工程部门那里工作一年半。或许是因为他们对我很好吧(笑)。一开始我连他们在说什么都不能明白,但他们会试着用简单的方式跟我说明,而且他们告诉我很多关于光学的知识,所以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你觉得当你公司的CEO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我非常幸运,到目前为止,我的员工一直都很帮助我,所以我是很享受我的工作。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你的员工大多年纪都比你大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不不不…我已经够老了,我的员工们大多都比我年轻。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你的父亲有教导过你如何当一位CEO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有的,即便是在我小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你一定要接管我的事业”。因为我的房子就在公司大楼的顶楼,所以我每天从学校回来到家的路上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企业员工,也会跟他们聊聊。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从你小时候就知道将会接管公司?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没错,我知道我爸要我接管,但我那时认为我做不到,因为我不够聪明,也不像他是个强势的领导者。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你有与他争执过吗?例如说你不觉得你能胜任这个之类的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他很强势,我不能跟他这么说。这些不能胜任的想法都是我跟妈说的,而她总是说:“这是你的人生,你可以自己做决定。”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你是什么时候进入公司的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当我一毕业就进入Sigma工作。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是为了未来接管公司做准备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没错。一开始其实我是想要进其他的大公司去学习商业经验,但我的大学教授建议我回家里的公司工作(这位教授其实在我们家工作了很多年,退休之后去大学当教授)。他很清楚日本的企业文化,如果我在其他企业工作10年后,带着某个头衔回到Sigma当※※※※,公司里的工程师们或许不会欢迎我,因为我能有这个位置的原因纯粹因为我是创办人的儿子。在日本,组织团队并与他们一起工作、共同分享工作成果、了解员工的想法、并且一起认识公司,进而接纳我、一直到把我当作是一个领导者,这个是身为一个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事,所以教授建议我从初阶的职务开始做。而我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当你在年轻时刚进入公司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你会是未来的公司接班人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嗯......是的,或许吧!其实在我进公司工作之前,我就已经认识那些员工很多年了,我想他们就像是我的家人一样,因为我的家就在公司的顶楼。但与他们熟识,跟当他们的主管,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即便他们知道创办人的儿子在未来可能会接管公司,他们也不一定会尊敬我,所以对我来说,能被他们被当作“同事”来接受是很重要的。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你的员工们是怎么形容你的?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这我不知道,你应该打个电话问他们(笑),我希望他们是好的,但我不确定。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你的父亲对工作是非常严肃的吗?当员工做错事的时候他会发怒吗?那你又是如何呢?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是的,非常严肃。他是非常典型的日本工程师与企业家。有的时候如果员工做错事他会发脾气。但我个人很随性。有的时候员工对我觉得很困惑,因为我有时太随性了,他们希望我表现得像个大老板一样,但我完全不是那样的人。我依然保持我的随性、与员工开玩笑等等。有些人认为这样对于公司来说不是好事,这些人会辗转的暗示我要在个性上做一些改变,但我就是做不到。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那你有对你的孩子说未来将要接任的事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事实上我没有,因为我的家现在不在办公室了(笑)。有的亲戚会对我的孩子说类似的话,但我并不希望这对孩子造成压力,他目前才12岁而已。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但你的父亲在你12岁的时候就告诉你接班的事情对吧?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没错,不,甚至更早,大约六、七岁就告诉我了。一开始我根本不把这当一回事。但随着我长大,我发现这件事的困难性与挑战性。所以当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我真的很不喜欢未来要接班这件事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所以在你的孩提时代,你的父亲永远都是在工作吗?

是的,他从早到晚、从平日到假日,一年365天都在工作。

MOBILE01的采访者提问:最后,你有什么话想对我们的网友说的吗?

SIGMA 山木和人 社长的回答:首先,我要感谢所有的台湾人,非常谢谢你们在311大地震时所提供的援助。就我所知,台湾民众在灾难发生时捐助了最高的金额,最近一阵子我们才重建了一间受海啸侵袭的医院,其中主要的资金就是来自于台湾,所以身为日本人,我要感谢所有的台湾人。

第二,我要谢谢台湾民众对我们产品的支持,有许多人购买我们的产品,而且也相当喜爱。你们的热情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非常的谢谢你们。

--------------------------------
对于网友在Mobile01与ptt的热情回复,小编非常感谢各位。在提问时我已经将问题做过整理。在与社长见面之前我已经与张经理讨论过,其实有很多问题是根本不能回答的,例如“未来有没有可能推出85mm f/1.4”这类清晰而明确的问题,所以我将这些“问题”变成“建议”,让社长参考。而不能一一达成所有网友的提问,小编也深感抱歉,但我相信社长的回答之中即便没有完全回答到,也应该有沾上边。

最后,因为山木社长会看这篇文章,所以如果你对社长有任何意见想要提出,而且希望社长立即就能明白,也请你在下面以日文或英文回复,我想他一定有机会看到。

-------------------------------
特别感谢与我一同专访的同事:
Cody, Yves, Steven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今天北京雾霾,咱去佳能体验店试5DS和众炮转接A7RII(咱买入佳能640二代和85二代)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