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如何处理这个小面积的听音室?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8382 回帖:33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33.704
主题: 18
帖子: 2590
注册: 2002年11月
lyticast 发表于 2015-12-11 16:50
这是我现在听音室实测的结果,吸音棉填充量80%(还有20%是软包,下周一开始安装),一对6.5寸的小书架,置于传说中最恶劣的墙角。这个不...


我有个疑问?假设听音室是完美的情况下,假设分频器调整完美的前提下,一个音箱用300元一个的喇叭单元做的,另外一个音箱用3000元一个的喇叭单元做的,这样去测试出来的曲线。

频响曲线会有很大差异?估计都会得到很理想的曲线吧。贵的那对箱不见得曲线会更好看吧?可是听感几乎肯定是用3000一个喇叭单元那个更好?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059
主题: 5
帖子: 4126
注册: 2007年11月
lyticast 发表于 2015-12-12 00:50
这是我现在听音室实测的结果,吸音棉填充量80%(还有20%是软包,下周一开始安装),一对6.5寸的小书架,置于传说中最恶劣的墙角。这个不是我的主箱,主箱要优秀得多。我也很期待主箱搬下去的效果呢。
这张图看起来相当完美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3
主题: 4
帖子: 1157
注册: 2013年7月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2-12 00:59
这个测试图,看不太懂,不过,感觉各个频率段都比较好,只是20Hz附近有些问题,还可以通过微调处理吗?

这个图是这么看的,最上面的包络线代表了箱子+房间的综合频响,Z轴是时间轴,代表了阻尼和混响时间。这个结果表明从100Hz~10KHz都比较均衡,100Hz以下也测不准,这对小箱子也不代表最终的结果。
28Hz是长度共振频率,6米的长度。
前三个波谷分别是长度宽度高度共振频率,这只能弱化,无法消除。最终可以通过EQ来解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55
主题: 76
帖子: 3179
注册: 2009年5月
lyticast 发表于 2015-12-12 00:50
这是我现在听音室实测的结果,吸音棉填充量80%(还有20%是软包,下周一开始安装),一对6.5寸的小书架,置于传说中最恶劣的墙角。


这个测试图,看不太懂,不过,感觉各个频率段都比较好,只是20Hz附近有些问题,还可以通过微调处理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3
主题: 4
帖子: 1157
注册: 2013年7月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2-12 00:41
老兄的回复早就看到了,一是这一周琐事多,二是似懂非懂,不知如何回应。其间看otc的帖子中的相关讨论,似乎明白,人们常说的摆位调整,是基于听音环境不变条件下的妥协·,而吸音(意味着声音反射的调整)的处理,可以使复杂的摆位调整变得简单。

前硬之说,老烧门常提及,也许来源就是95楼我转帖的那篇文章,记得当时是看到这个说法不明白,在网上查到的,刚才又看了一遍,可能作者的出发点是针对普通听音环境下,比较容易上手的改善手法。但是,既然有了听音室的搭建目标,加强吸音处理,那么就不必拘泥于“前硬”原则,音箱后面还是加上吸音材料吧。

记得早前在家电论坛看我用的音箱的讨论主题时,烧友认为离墙1米多比较理想,此前我也这么打算的,现在看来,将来不需要了。

这是我现在听音室实测的结果,吸音棉填充量80%(还有20%是软包,下周一开始安装),一对6.5寸的小书架,置于传说中最恶劣的墙角。这个不是我的主箱,主箱要优秀得多。我也很期待主箱搬下去的效果呢。 本帖最后由 lyticast 于 2015-12-12 00:5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55
主题: 76
帖子: 3179
注册: 2009年5月
6500K 发表于 2015-12-5 17:22
低频的驻波最严重,小于半波长的物体,轻松绕过。所以基本上依然是底墙的距离。


驻波的产生,据说和房间尺寸很有关系,等到我拿到房子,精确量出尺寸,再请行家帮忙计算驻波情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55
主题: 76
帖子: 3179
注册: 2009年5月
lyticast 发表于 2015-12-5 15:51
今天和明天双休不能开工,昨晚地板龙骨铺设了一部分。
在网上翻了下资料,发觉听音室装修,前墙基本都是硬墙,大惑不解。又不是音箱入墙的设计,前面硬墙这不是找抽么?音箱距前墙1/4波长距离的频率会抵消出巨大的深坑的,意味着这个点的低音就没了。比如100Hz波长是3.4米,如果常规窄面板音箱的低音喇叭平面距后墙0.85米时,100Hz的低音将跌掉20dB以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深谷。
解决的办法是如果硬墙的话就把音箱做成入墙式的,这样墙面变成了障板,形成半空间辐射,低音免费加倍。或者音箱紧贴墙角,箱子周围强吸音处理,比如厚吸音层+低频陷阱。超低音吸不干净,还是会加强很多,但音乐里超低音比例是很小的。80~200Hz的低音还是能够重播的较为理想的。


老兄的回复早就看到了,一是这一周琐事多,二是似懂非懂,不知如何回应。其间看otc的帖子中的相关讨论,似乎明白,人们常说的摆位调整,是基于听音环境不变条件下的妥协·,而吸音(意味着声音反射的调整)的处理,可以使复杂的摆位调整变得简单。

前硬之说,老烧门常提及,也许来源就是95楼我转帖的那篇文章,记得当时是看到这个说法不明白,在网上查到的,刚才又看了一遍,可能作者的出发点是针对普通听音环境下,比较容易上手的改善手法。但是,既然有了听音室的搭建目标,加强吸音处理,那么就不必拘泥于“前硬”原则,音箱后面还是加上吸音材料吧。

记得早前在家电论坛看我用的音箱的讨论主题时,烧友认为离墙1米多比较理想,此前我也这么打算的,现在看来,将来不需要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42
主题: 2
帖子: 30
注册: 2015年2月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2-4 08:26
最怕的就是房间尺寸本身的硬伤。好像房间实际高度是265,近期我去实地测量下几个尺寸。另外,计算共振频率时不知是依据原来墙面到墙面的距离,还是除地板外的墙和天花板,这几个贴了50mm隔音吸音材料后的?这些是计划都填充25mm吸音材料的。


低频的驻波最严重,小于半波长的物体,轻松绕过。所以基本上依然是底墙的距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3
主题: 4
帖子: 1157
注册: 2013年7月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2-5 12:06
我也让声筑寄来了隔音门的资料,是否用隔音门,还要等见了房子,看看原有的门套宽度是否超过待安装隔音吸引层的厚度再说。

今天和明天双休不能开工,昨晚地板龙骨铺设了一部分。
在网上翻了下资料,发觉听音室装修,前墙基本都是硬墙,大惑不解。又不是音箱入墙的设计,前面硬墙这不是找抽么?音箱距前墙1/4波长距离的频率会抵消出巨大的深坑的,意味着这个点的低音就没了。比如100Hz波长是3.4米,如果常规窄面板音箱的低音喇叭平面距后墙0.85米时,100Hz的低音将跌掉20dB以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深谷。
解决的办法是如果硬墙的话就把音箱做成入墙式的,这样墙面变成了障板,形成半空间辐射,低音免费加倍。或者音箱紧贴墙角,箱子周围强吸音处理,比如厚吸音层+低频陷阱。超低音吸不干净,还是会加强很多,但音乐里超低音比例是很小的。80~200Hz的低音还是能够重播的较为理想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55
主题: 76
帖子: 3179
注册: 2009年5月
lyticast 发表于 2015-12-4 15:51
今天开始铺设地面的木龙骨了,到下周末应该就初步完工了,隔音门要等比较久的时间。


我也让声筑寄来了隔音门的资料,是否用隔音门,还要等见了房子,看看原有的门套宽度是否超过待安装隔音吸引层的厚度再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55
主题: 76
帖子: 3179
注册: 2009年5月
铁骑弯刀 发表于 2015-12-5 09:43
很期待楼主的详细报道,多拍些照片发上来,我们也跟楼主一些学习,毕竟,只有实践才能验证书本。


卤煮还没开工,要到元旦后了,目前仍处于知识学习和方案确定阶段。不过楼上lyticast兄,却是理论和实践都很丰富,该向他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42
主题: 3
帖子: 1773
注册: 2010年1月
很期待楼主的详细报道,多拍些照片发上来,我们也跟楼主一些学习,毕竟,只有实践才能验证书本。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3
主题: 4
帖子: 1157
注册: 2013年7月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2-4 15:28

今天开始铺设地面的木龙骨了,到下周末应该就初步完工了,隔音门要等比较久的时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55
主题: 76
帖子: 3179
注册: 2009年5月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2-04 00:26
最怕的就是房间尺寸本身的硬伤。好像房间实际高度是265,近期我去实地测量下几个尺寸。另外,计算共振频率时不知是依据原来墙面到墙面的距离,还是...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3
主题: 4
帖子: 1157
注册: 2013年7月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2-4 08:26
最怕的就是房间尺寸本身的硬伤。好像房间实际高度是265,近期我去实地测量下几个尺寸。另外,计算共振频率时不知是依据原来墙面到墙面的距离,还是除地板外的墙和天花板,这几个贴了50mm隔音吸音材料后的?这些是计划都填充25mm吸音材料的。

看吸音棉外板的类型,通常来说软包算全通,还是计算墙面到墙面的距离,穿孔板的话算半透型的,则两个距离都要算,但Q值肯定大大低于光墙。
低频吸音没什么好办法,就是靠巨大的体积在起作用。
很小的房间混响时间很容易做短,相同的时间内反射次数多,衰减是很快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55
主题: 76
帖子: 3179
注册: 2009年5月
6500K 发表于 2015-12-03 16:13
你家的高宽太接近了,硬伤啊,严重的驻波来源。
低频轰鸣就这么来的, 干脆侧墙,整面墙这种框架吸声棉,有针对性选择能吸收低频的。吸音...
最怕的就是房间尺寸本身的硬伤。好像房间实际高度是265,近期我去实地测量下几个尺寸。另外,计算共振频率时不知是依据原来墙面到墙面的距离,还是除地板外的墙和天花板,这几个贴了50mm隔音吸音材料后的?这些是计划都填充25mm吸音材料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5-12-04 08:28:3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42
主题: 2
帖子: 30
注册: 2015年2月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1-30 09:09
等吸音板安上后,后期扩散板可以加的。

整面墙的空木柜,如果厚度要求不高,正好在吸音板与隔音毡之间,是有25或50mm的木方框架,中间填吸音棉,不知道这算不算空木柜。


你家的高宽太接近了,硬伤啊,严重的驻波来源。
低频轰鸣就这么来的, 干脆侧墙,整面墙这种框架吸声棉,有针对性选择能吸收低频的。吸音棉类型繁多,有它的频率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3
主题: 4
帖子: 1157
注册: 2013年7月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2-3 20:57
消音,是指吸音吧?

是的,吸音处理。小房间扩散实际上能不用就不用了,我临时更改设计把扩散板去掉了1/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55
主题: 76
帖子: 3179
注册: 2009年5月
lyticast 发表于 2015-12-03 12:27
别反射,要消音,就算无法消音的话也要做漫反射的。我帮朋友做过一套器材,原本他的停是6.8米*10米,音箱离后墙3.4米,离侧墙1.5米,...
消音,是指吸音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3
主题: 4
帖子: 1157
注册: 2013年7月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2-3 20:20
前面转的文章建议音箱后面的墙要强化反射,开始纠结:除了隔音材料和吸音板(感觉吸音有限,主要起美化和防火作用)。是否不用龙骨和吸音棉,或者在中间夹一层密度板?

别反射,要消音,就算无法消音的话也要做漫反射的。我帮朋友做过一套器材,原本他的停是6.8米*10米,音箱离后墙3.4米,离侧墙1.5米,空间感和舞台感很好。后来他搬家,客厅面积和原来差不多,但箱子靠墙放了,结果声场的纵深感差了N多。
我昨天把箱子放墙角,空间感还是非常好,说明箱子背后的墙要消除反射。现在客厅里主箱也是靠墙放的,纵深感也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55
主题: 76
帖子: 3179
注册: 2009年5月
在AV199搜隔音毡时,看到回复中有建议用汉高万能胶的,刚在淘宝查到有“汉高百得”旗舰店,号称无甲醛。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55
主题: 76
帖子: 3179
注册: 2009年5月
前面转的文章建议音箱后面的墙要强化反射,开始纠结:除了隔音材料和吸音板(感觉吸音有限,主要起美化和防火作用)。是否不用龙骨和吸音棉,或者在中间夹一层密度板?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55
主题: 76
帖子: 3179
注册: 2009年5月
lyticast 发表于 2015-12-03 02:50
给倒相管塞点吸音棉后,低音就正常了,在强吸音混响很短的环境里,倒相管发出的轰鸣低音听的特别清楚,等完工后我把主箱(铸铝密闭箱“搬下去后再...
好的,继续期待!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3
主题: 4
帖子: 1157
注册: 2013年7月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2-3 00:57
恭喜,恭喜!我也对未来充满期望了呵呵,只是要到元旦后才能开始实施。另外,低音发闷的原因分析是什么原因吗?

给倒相管塞点吸音棉后,低音就正常了,在强吸音混响很短的环境里,倒相管发出的轰鸣低音听的特别清楚,等完工后我把主箱(铸铝密闭箱“搬下去后再告诉你最终结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3
主题: 4
帖子: 1157
注册: 2013年7月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2-3 00:57
恭喜,恭喜!我也对未来充满期望了呵呵,只是要到元旦后才能开始实施。另外,低音发闷的原因分析是什么原因吗?

箱子的原因,倒相箱就是这德行。后来在倒相管内塞了点吸音棉就好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55
主题: 76
帖子: 3179
注册: 2009年5月
lyticast 发表于 2015-12-02 15:16
5个面弄好了,弄了对小箱下去试听,主要是检验混响均匀性,一开声顿时觉得这10万花的很值得。已经接近审片室的感觉了,混响均衡度比预想的要好...
恭喜,恭喜!我也对未来充满期望了呵呵,只是要到元旦后才能开始实施。另外,低音发闷的原因分析是什么原因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3
主题: 4
帖子: 1157
注册: 2013年7月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1-30 09:50
我现在都考虑音箱后面的墙要不要用吸音棉的事了。厚度是25和50,还要再看,昨天忽然意识到房门的门套是有一定宽度的,墙壁很厚的话,就超出门套了,除非再定制木门或者隔音门。

你的又有什么进展啊?

5个面弄好了,弄了对小箱下去试听,主要是检验混响均匀性,一开声顿时觉得这10万花的很值得。已经接近审片室的感觉了,混响均衡度比预想的要好,想象中的声音发干的现象并未出现,相反低音还觉得略闷,吓一跳啊,后来在小箱子的倒相管内塞了点低密度吸音棉就好了。
最终结果还得看完工后大箱表现了,不过就今晚试听结果来看,没有问题,根本无需扩散,原定两侧的扩散板已经取消掉了,仅剩背后两块小扩散板以及天花后部少量扩散板。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55
主题: 76
帖子: 3179
注册: 2009年5月
过去保存的一段文章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1-19 20:25
喇叭八法摆,好位绝对有;空间分三段,前硬中吸後扩散。
器材重搭配,阴阳要调和;电源弄乾净,清静透明有层次。
接头勤拂拭,线头要锁紧;沙发买真皮,好坐好声又耐用。
薄板钉不得,伤财又伤声。家具正常摆,扩散吸收自然来。
  

听音响听了那麽多年,办杂志也办了那麽多年,我所累积的音响经验其实已经不少。而这些经验我也一再的透过各种方式讲了那麽多年。有意思的是:很多读者、朋友、音响迷的老问题也重复问了那麽多年。许多我认为音响迷们应该会知道的一些基本常识,有时候很多人竟然不知道。

为什麽会这样呢?难道音响是那麽难以了解的大学问吗?要设计、制造音响当然不容易。不过,我们只是要用音响器材而已,要让自己家里的音响听起来入耳并不是那麽困难的事啊!音响空间的学问当然大。不过,我们并不是要设计音乐厅我们只是想让声音听起来平衡而已。而这些基本的要求竟然是那麽难以做到。

为什麽会这样呢?我想了再想,理出一个答案:以前一定一次写太多、讲太多了,所以读者们没有办法吸收。这就好像在学校上课一般,讲台上老师讲得口沫横飞,讲台下学生倒了一大片。一篇文章五千字,读者们看过记得起来的恐怕不会超过五百字。那麽,如果我把一些音响的基本知识写成像唐诗那麽短呢?大家从小到大都「念念」不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果我能够编一首歌,将我所认为最基础的常识溶入歌中,读者们是否会印象深刻呢?

在这种想法之下,我编了这首歌。这首歌总共88个字,虽然比五言绝句还多,不过我想应该不难朗朗上口才对。当然,为了让读者们了解这些歌词的真意,以下我还是要费些篇幅来解释。

[喇叭八法摆,好位绝对有]

我们在摆喇叭时,千万不要认为喇叭只是一个与空间不相干的个体而已。事实上,喇叭所发出来的声音绝对与空间脱离不了关系。我可以这麽说:喇叭怎麽摆,声音就会怎麽样。我的意思是:喇叭摆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声音表现。而更重要的是:每个空间中至少会有一个地方

能够让喇叭发出好听的声音。如果您的喇叭摆对了地方,声音就能够得到「平衡」。而声音一旦平衡,至少就不会难听。

什麽是平衡的声音呢?高音、中音与低音的量感都相当适中,不会有哪个频段太突出太多。

我再强调:高、中、低音一定要平衡,声音才会好听。而要得到声音的平衡,将喇叭摆到正确的位置上是不二法门。



要如何找到喇叭在一个空间中的正确位置?请用我在第95期所写的喇叭摆位八法去试,您一定会成功的。


[空间分三段,前硬中吸後扩散]

音响声学是很深奥的学问,不过,它也有一些通则。您不必将聆听空间弄得很专业化;也不必将空间的装潢弄得很复杂。只要把握几个原则,大体上还是能够显出好声。

我们可以将一个空间分成三段来看,以聆听位置为准,喇叭後墙就是「前面」,喇叭与聆听位置之间就是「中间」,聆听位置之後就是「後面」。为什麽前面要硬呢?硬的墙面才能将喇叭的能量完全反射出来,这样一来声音才会饱满有力,不会虚虚的。再者,硬的墙面能够让扩大机的推力完全发挥。如果喇叭後墙是软木板墙或软石膏板墙,扩大机的推力会被吃掉很多。除此之外,最糟糕的是喇叭後墙用木版钉成空腔。此时,无论木板钉得多牢固,可能都会吃掉很多低频的量。遇到这种情况,恐怕只有拆墙一途才能把饱满的低频找回来。

中间为什麽要吸?所谓吸就是吸音,喇叭与聆听位置中间的二侧墙通常是第一次反射音的来源。如果第一次反射音太多,会混淆了直接音,而使得声音的定位感降低。同时,也会觉得声音比较吵。所以,我们在中间地区以能够吸收中高频的材料来吸音。要注意的是,这块地区我们不仅是吸二侧墙而已,也要吸地板上的反射音。

许多人一定不知道要用什麽东西来吸音会比较好?我告诉您,用羊毛制品来吸音效果最好。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将您去纽、澳旅行时买回来的羊被拿三床出来,二床挂在侧墙,一床放在地板上,一定会改善您的声音表现。当然,您不能一直挂著羊毛被,那怎麽能看?所以,您可以去买羊毛地毯(要厚的,而且要真羊毛的)与壁毯。或者,在装潢时二侧壁设计最後说到「後扩散」。聆听位置旁边、後面,甚至头顶,尽量以扩散方式为之。最简单有效的扩散方式就是去买二次余数扩散板。在这个区域让声波均匀扩散之後,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空间感,而且声音会比较平衡。

在此我还要补充一点。如果您在做了以上的布置之後,还是觉得高频太吵,定位散射不准,此时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喇叭後墙上布置吸音的材料。

请注意,布置吸音的材料并不是要您去钉木板,而是挂上厚的壁毯、厚的布帘、羊毛等软性吸音材料。而且,面积最好要有二喇叭之间後墙的三分之二大。这样一来,应该就能解决还是太吵或定位不准的问题。

在此我还是要提醒诸位,如果您用的毯子太薄或面积太小,效果都将大打折扣。


【器材重搭配,阴阳要调和】

我一直强调,器材的搭配的重要性远胜於单独器材本身的好坏。便宜的器材如果得到适当的搭配,其表现一定会胜过搭配不良的高价器材而器材搭配的原则就是找到平衡点,就像翘翘板般,找到中间的那个平衡点。基於此因,如果个性阳刚的器材我们就找阴柔的来配,让它的个性听起来很顺。如果觉得音色太亮的器材我们就找温暖的来配;速度太慢的我们就为它配上速度快者。总之,阴阳调和、刚柔并济,找到平衡的声音是大原则。


【电源弄乾净,清静透明有层次】

身处都市公寓丛林里,我们家里充满各种电子干扰,还是从电源线传来的(马达转动、日光灯闪烁),空气中传来的(射频干扰,电磁干扰)都让我们无法逃避。为了减少这些干扰,我们尽量做到冰箱、冷气、除湿机、洗衣机等有马达的电气回路不要与音响的回路在一起。

如果能拉条专用电源当然更好。室内如果能够不用日光灯就尽量不用,调光器也会产生杂讯。此外,市面上有卖一些抗电磁与射频干扰的小道具,也有各种电源滤波器、处理器等可以选用。

如何判别自己的电源弄乾净了呢?很简单,电源越乾净,声音听起来就越清楚、安静、透明,而且层次感会越好。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以前很多人越处理声音越瘦,到最後只剩下清楚而乾乾的中音、瘦瘦的中音与不够丰润的低音,这是不对的。正确的声音应该是高音水水甜甜的,中音饱满丰满,低音量足又有弹性。


【接头勤拂拭,线头要锁紧】

所谓接头就是讯号输入输出的接头。这些接头在使用久了之後难免受空气的侵蚀,而在表面产生一层氧化物。接头公插与母插上都有一层氧化物时,您花大钱买的讯号线还有用吗?要用什麽东西来清洁接头呢?市面上有许多种小到具可以清除,您到音响店问一问就有了。

假若接头氧化得很厉害,您还可以到汽车材料行去买类似洁铝99的东西,这些具有摩擦性的清洁剂很厉害,会把接头表面磨掉薄薄一层,保证清洁溜溜。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拿这种清洁剂来擦面板或镀金旋钮,那会让它们变得没有镀金的光泽。

当您清洁过接头的表面之後,可以去买一种含有轻微油质的拭纸。用这种弥擦过接头表面,会让它们保有约个月不氧化的功效。

再来,线头要锁紧是什麽意思?线头是指喇叭线头,如果喇叭线头不锁紧的话,它所产生的阻抗变化可能会对低频产生不良影响。依我的经验,喇叭线最好不要用端子,就将裸线直接锁紧在接端上,这样会得到最好的接触面。假若一定要用端子,尽量选用薄而软的纯铜y型插,这种端子可以锁得紧。越厚越硬的端子接触效果越差。

如果能将输出输入端子清乾净,喇叭线锁紧的话,就好像人体的血路经脉都没阻碍,声音一定会更好听。

【沙发买真皮,好坐好声又耐用】

不论您是买单人座椅或双人、三人甚至整套沙发,我建议您买真皮沙发。为什麽?或许每个人对於好坐与否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皮沙发与布沙发、木椅一比,的确会让声音比较好听,尤其是低频。

为什麽?我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去测验过,不过我认为皮沙发是很好的声音阻尼体,它可适度的吸收(体积、重量与软硬程度)与反射(真皮表面)声波,让声音更好听。此外,皮沙发如果正确保养,用个五年十年没问题。再者,目前义大利进口皮沙发也不算太贵,何况还有很多台湾仿制品。


【薄板钉不得,伤财又伤声】

一般家庭,为了美化天花板,或者是作假墙假梁柱,多少都或请木工钉夹板,甚至整个墙面为了美观,也是先钉夹板再贴壁纸。可惜的是,夹板对於中频与中低频有相当强的吸收作用。因此,夹板钉多的话,中频与中低频会变瘦。大家都知道,中频一瘦的话,就好像人的肝不好,那是很严重的问题。以音响效果而言,夹板肯定伤财又伤身。

假若您的天花板一定要美化,那麽,我建议您做小块的弧型板去美化。或者,做一片片独立的长条声弧。甚至,在天花板上安装二次余数扩散器皆可。这些措施对於声音都是正面的。请注意,假若您的空间很大,可以选择性的在聆听区的天花板上做以上措施即可。如果在五坪以内,做几片弧型就已经布满天花板了。或许有人会怀疑,弧型板不也是用薄板做成的吗?没错它是以薄板弯成,但是它的强度很高。而且,它的内部没有密闭的空腔,所以吸音的特性远远小於扩散的特性。


【家具正常摆,扩散吸收自然来】

一般人在布置一个音响室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整齐简单乾净。室内没有一般杂七杂八的家具柜子等。殊不知,这样一来,由於室内吸收声音的东西少,会使得回声过多,残响过长,低频多处驻波产生。像这样一个空间, 美观是美观,但是声音一定空洞吵杂,不耐久听。

我的建议是一个音响空间里最好还是要和一般居家环境一般,有桌椅、橱柜等。这些家具自然就会对声音有吸收、反射、扩散的作用。运气好的话不费吹灰之力声音就很好听。运气不好,我们再来做一些专门让声音好声的装置与调整。

看了这首好声歌,您可以逐项检验您的音响空间与聆听方式。如果这些要点您都确实做到,声音一定大有可观。在这种良好情况之下,我建议您再使用一些角锥脚钉之类的小道具。这样,一定能够见树又见林;既明察秋毫,又见舆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65
主题: 5
帖子: 1015
注册: 2013年7月
铁骑弯刀 发表于 2015-11-23 02:48
房间声学处理好,对音响系统影响巨大。最好对房间进行整体处理。
前一段时间曾在叉烧网上认真学习过一段时间。
房间吸音的可不能太多,最好还是对低...

图上的东东做镜头测试不错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999
主题: 16
帖子: 4016
注册: 2008年1月
hatamen1923 发表于 2015-11-30 01:13
我记的有句话叫‘前硬后扩中间吸’。前面指的音箱后面,通过硬处理来增加反射。这几天也在想,是不是这一块墙壁,只做隔音,不填吸音棉??外层的吸音...


其实理念很简单,減低反射的影响。所以近坐位的要吸最多。因这不是录音室,反射是必须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如何处理这个小面积的听音室?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