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制作索尼raw to s-log3相机校准文件及lut相关后期的方案,欢迎各种折腾和讨论!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9622 回帖:11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146
主题: 0
帖子: 136
注册: 2016年3月
我想知道,像指环王这类大片是用什么软件弄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16-3-26 13:36
说到便利和麻烦,你怎么没注意我一直都在说的,PS一样可以调用像log、log那样为照片定制好的各种插件,其不更便利?

至于熟悉程度,肯定绝大多数摄影人更熟悉照片处理软件,而视频处理软件熟悉的人太少,且也不符合照片的调整的一些特性,所谓舍近求远说的就这个意思,更不能用你个人的感觉来代表一般啊。

我的观点梳理一下

视频软件与照片软件的比较:
1、从调色的角度看,照片处理软件不如视频后期调色软件强大,比如照片处理软件中并没有完善的分级调色
2、从易用性来说,照片处理软件有成熟的流程。而视频处理软件需要重新适应和解决琐碎的问题。但是视频软件中的调色操作很好用。
3、精修在ps中更适合,在视频软件中批量精修需要很高的技巧。
4、lr可以记录※※操作,和保存设置,ps调色是不可逆的,除非保存psd文件。但AE中的调色是分层的,可随时调整和改变。
5、log-lut的操作在ps中就可以完成,也很便捷,只是批量处理时不如视频软件方便
如果作一个比喻,视频软件就像未驯服的烈马

log与非log
从首帖我就说了log的优缺点,并且有说明:
对于单纯拍照,raw能提供足够的宽容度,也能套用调色预设,raw调整曝光之后,再进行电影风格的调色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lut与非lut
一般的调色有整体调整,单色调整,局部调整等,按明暗关系调整等
lut是描述了色彩转换的关系,这种方式可塑性更强,但对于现成的lut,可控性差。

log的推广:
我并不需要去推广,我的log校准文件非商业用途,免费下载,也有visioncolor的校准可以用。
以前索尼官方不提供的s-log的拍照,现在a7II、a7s、a7s2、a7r2、a6300都提供(只有高iso),可以看出,以后有可能会是一种趋势,但至少现在缺点很明显,更适合高iso拍摄。

肤色优化
利用相机校准进行优化是比较好的选择。不管log与非log,否则使用原厂的校准,等于变黄了再调回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pzw83 发表于 2016-3-26 12:49
同意,这篇帖子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推广,而是提供另一种玩法。
在我而言,这张玩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性。

至于是否舍近求远,是否方便,在于对软件的熟悉程度。

比如你说raw-lut比raw调色麻烦,但在我的流程里面只是一个起点,复杂程度相当于raw不作处理导出jpg。


说到便利和麻烦,你怎么没注意我一直都在说的,PS一样可以调用像log、log那样为照片定制好的各种插件,其不更便利?

至于熟悉程度,肯定绝大多数摄影人更熟悉照片处理软件,而视频处理软件熟悉的人太少,且也不符合照片的调整的一些特性,所谓舍近求远说的就这个意思,更不能用你个人的感觉来代表一般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pzw83 发表于 2016-3-26 10:55
第二个理由是智能化与自动化,借用视频软件的处理流程

视频是很多帧图像连贯而成,因此视频的后期本身是针对批量处理来开发的,
与ps相比,缺少精确的修饰方式,比如液化、去瑕疵等,
但同时他们也提供了适合批处理的磨皮、润肤,局部调色、降噪等功能,
及一些强大的特效插件。实时预览、层级的操作,便捷的项目管理等,

我用到的仅仅是ae和几个插件,还没有尝试达芬奇和多级调色

拍照片与拍视频,从记录的角度来说,视频似乎更有优势,所以从我个人而言,以后会逐渐转向视频,后期方式也想逐渐转向视频软件

这张图左边的图像信息,右边几个轮子的调色方式,用过就回不来了,需要精调再用ps


你理解没错,也清楚照片不像视频,是需要精调的,所以,更应该理解后期用为照片这一特性而开发的处理软件更合适,肤色调整也同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16-3-26 12:40
我还是认为,摄像、电影、拍照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log、lug也好,hdr、dro也好,都是根据其各自的特殊性而开发的增加动态范围、调整灰阶的软件,应该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符合开发者初衷,也更符合其操作规律。

如果是玩玩,多了解些后期软件的使用,为以后学习录像后期编辑做点储备,偶尔互用一下未尝不可,但推广使用实在意义不大,完全是舍近求远,舍木求鱼的做法,多少有点浪费时间之嫌。纯属个人愚见!

同意,这篇帖子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推广,而是提供另一种玩法。
在我而言,这张玩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性。

至于是否舍近求远,是否方便,在于对软件的熟悉程度。

比如你说raw-lut比raw调色麻烦,但在我的流程里面只是一个起点,复杂程度相当于raw不作处理导出jpg。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pzw83 发表于 2016-3-26 12:17
所以说折腾无下限
以后多调些片子才知道这些方法是否经得住考验,
对付不同光线、色温的照片是否还能出漂亮肤色,这个值得期待

从画质的角度,调曲线、色彩其实也会损失画质,原理与log一样


我还是认为,摄像、电影、拍照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log、lug也好,hdr、dro也好,都是根据其各自的特殊性而开发的增加动态范围、调整灰阶的软件,应该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符合开发者初衷,也更符合其操作规律。

如果是玩玩,多了解些后期软件的使用,为以后学习录像后期编辑做点储备,偶尔互用一下未尝不可,但推广使用实在意义不大,完全是舍近求远,舍木求鱼的做法,多少有点浪费时间之嫌。纯属个人愚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pzw83 发表于 2016-3-26 11:54
这张图的2_lut是仅仅调暗了暗部,raw转log也没有任何处理只改校准,套用lut之后就是这个色彩
raw调灰阶和调色,有时要比较复杂的技巧才能处理好肤色,


转log 本质上进行了灰阶调整,我没理解错的话2-lug本质是一种色调的调整,虽然你没有做动作,已经调过。

raw调灰阶和调色,不会是比较复杂,会就不复杂,前面不是说了吗,想简单也可以下载网上一些现成的定制好的插件进行调用,就和你调用log、lug 一样,还更方便,你说是不?

另,HDR根据光比、或者需要的影调进行合成后也是可以用曲线、色阶等工具进一步做灰阶调整的,完了也可以做色调调整,或者调用定制好色调插件,再或者托进自带不同影调的后期人家处理,我常这样做,好像比你调用摄像后期软件处理要简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16-3-26 12:04
是的,前面就说过方法不同,结果可以一样!

所以说折腾无下限
以后多调些片子才知道这些方法是否经得住考验,
对付不同光线、色温的照片是否还能出漂亮肤色,这个值得期待

从画质的角度,调曲线、色彩其实也会损失画质,原理与log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pzw83 发表于 2016-3-26 11:34
raw、hdr和log,其实是三种不同的策略
摄影中遇到大光比的情况下,直出jpg是会出现过曝和过暗的,也就是亮部和暗部两段的信息超出了正常照片的动态范围,如果仅仅将两端线性等比例压回来,照片是会变得灰灰的,反差过小。如何将亮部和暗部同时显示出来呢?

raw在camera raw中拉高光,是adobe的设计的“策略”,以前的版本并没有那么强大,应该并非简单的拉曲线,可能包括了亮部区域检测与局部处理(仅猜测),因为有些片子中会出现一些奇怪的色边

hdr多张合成也存在“策略”问题,如何确定亮部和暗部范围,多张照片如何取舍叠加等,所以合成软件中会有很多选项,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奇怪的色斑,早期很多hdr图都有“独特”的色彩和光影效果,所谓风光大片的感觉。当然,现在的软件可能更智能了,

log就是用特殊的曲线把动态范围保留在非raw的图片中,s-log2、3等就是不同的策略,log转为正常照片时,也有不同的策略(lut),也能手调,等于把策略交给你自己定。


是的,前面就说过方法不同,结果可以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16-3-26 11:20
我理解你的意思了,目的还是要得到一种较为特别的影调和色彩。

不过我前面说过,用RAW后期HDR+PS调色,也是能够达到你要的影调和色彩的,也可以做定制,搜一搜网上定制的各种影调和色彩定制文件很多;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等很多常用后期处理软件中都自带多种影调+色彩,拖进去就OK,很简单,所以这样操作感觉意义不大,且对画质影响不小。

你给的图例感觉不够恰当,adobe自带各种校准只是对色彩做出不同的调整,并为对灰阶做大幅调整,而你给的lug图实际是对灰阶和色彩都做过大幅度调整,所以不能用来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还是我前面说的,用RAW后期做灰阶处理再调色是完全可以达到你这张lug影调效果。

这张图的2_lut是仅仅调暗了暗部,raw转log也没有任何处理只改校准,套用lut之后就是这个色彩
raw调灰阶和调色,有时要比较复杂的技巧才能处理好肤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16-3-26 10:48
呵呵,你还是没搞清楚我说的问题。

另,HDR是采用多张合成,所以对画质是没有影响,反而是LOG、DRO对画质是有影响的

raw、hdr和log,其实是三种不同的策略
摄影中遇到大光比的情况下,直出jpg是会出现过曝和过暗的,也就是亮部和暗部两段的信息超出了正常照片的动态范围,如果仅仅将两端线性等比例压回来,照片是会变得灰灰的,反差过小。如何将亮部和暗部同时显示出来呢?

raw在camera raw中拉高光,是adobe的设计的“策略”,以前的版本并没有那么强大,应该并非简单的拉曲线,可能包括了亮部区域检测与局部处理(仅猜测),因为有些片子中会出现一些奇怪的色边

hdr多张合成也存在“策略”问题,如何确定亮部和暗部范围,多张照片如何取舍叠加等,所以合成软件中会有很多选项,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奇怪的色斑,早期很多hdr图都有“独特”的色彩和光影效果,所谓风光大片的感觉。当然,现在的软件可能更智能了,

log就是用特殊的曲线把动态范围保留在非raw的图片中,s-log2、3等就是不同的策略,log转为正常照片时,也有不同的策略(lut),也能手调,等于把策略交给你自己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46
主题: 4
帖子: 432
注册: 2007年8月
反差不大的时候,个人喜欢用PP5或pp6,Slog2/Slog3虽好,但ISO800/1600起步,画质还是有影响,一般只是反差大的时候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pzw83 发表于 2016-3-26 10:37
对,log是针对视频的动态范围。
因此,一般的照片处理,还是建议用raw提高动态范围来处理。

舍近求远的理由有很多,举几个例子:
1、可定制的色彩表现。所谓色彩※※限,各家色彩的门户之见已经司空见惯,raw解jpg的总会拘泥于已有的校准文件,而后期调节也是基于原厂色彩。
定制校准文件(包括log和非log),首先从底层改变了色彩表现,lut也是一次改变。
所以第一个理由就是色彩的自由度。
当然,制作非log的色彩校准文件也是一个好主意
下图中,adobe自带各种校准,和log+log的比较


我理解你的意思了,目的还是要得到一种较为特别的影调和色彩。

不过我前面说过,用RAW后期HDR+PS调色,也是能够达到你要的影调和色彩的,也可以做定制,搜一搜网上定制的各种影调和色彩定制文件很多;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等很多常用后期处理软件中都自带多种影调+色彩,拖进去就OK,很简单,所以这样操作感觉意义不大,且对画质影响不小。

你给的图例感觉不够恰当,adobe自带各种校准只是对色彩做出不同的调整,并为对灰阶做大幅调整,而你给的lug图实际是对灰阶和色彩都做过大幅度调整,所以不能用来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还是我前面说的,用RAW后期做灰阶处理再调色是完全可以达到你这张lug影调效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对肤色的调整,大多数软件都是针对肤色(红黄色等)的区域进行偏移,结合白平衡,
图片中这个插件是通过检测肤色的范围来调整,ps中虽然也有 类似的插件,也能批处理,但批处理时不能实时调整和预览
本帖最后由 pzw83 于 2016-3-26 11:10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第二个理由是智能化与自动化,借用视频软件的处理流程

视频是很多帧图像连贯而成,因此视频的后期本身是针对批量处理来开发的,
与ps相比,缺少精确的修饰方式,比如液化、去瑕疵等,
但同时他们也提供了适合批处理的磨皮、润肤,局部调色、降噪等功能,
及一些强大的特效插件。实时预览、层级的操作,便捷的项目管理等,

我用到的仅仅是ae和几个插件,还没有尝试达芬奇和多级调色

拍照片与拍视频,从记录的角度来说,视频似乎更有优势,所以从我个人而言,以后会逐渐转向视频,后期方式也想逐渐转向视频软件

这张图左边的图像信息,右边几个轮子的调色方式,用过就回不来了,需要精调再用ps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hendrymax 发表于 2016-3-26 09:10
这个应该更好理解了,这两个目的差不多,都是为了提高宽容度,hdr多张不同曝光合成画质好,log格式就是一个非线性曲线,对raw一个非线性处理,提高暗部和保留亮部,虽然提高了宽容度但是对画质是有影响的,传感器的宽容度决定画质。对于照片拍摄,lut就是为调色的,在调用前就要保证你的画面高光和暗部,可以前期通过hdr,如果是长曝光可以用后期提高暗部用堆栈降噪,再调用lut。不同的log格式曲线不同,你可以看看,slog3的曲线的暗部细节更好高光柔和。


呵呵,你还是没搞清楚我说的问题。

另,HDR是采用多张合成,所以对画质是没有影响,反而是LOG、DRO对画质是有影响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16-3-26 01:32
我的理解log、HDR、DRO都是用来增加动态范围的,方法上有所差异,但目的是一样的。前一个是专门针对摄像、数码电影提升动态范围,后两个是专门针对照片提升动态范围。

也就是说HDR、DRO也能达到你用log调整的开头贴片子的灰阶效果吧?通过PS也能调整到相同的色调、影调、色彩,为啥后期要用专门为摄像、电影开发的log软件?而不用专门为拍照开发的HDR、DRO软件?

是为了快捷方便?按你介绍的好像也不那么方便快捷啊

还是想要那种电影影调的效果,但自己用调用HDR、PS又做不来?网上也有一些现成开发好的各种影调、色调的插件通过PS中预设来调用,然后自己再调整一下就OK了,也很方便啊。

又或是尝试更多一种后期处理的方法,好玩?

能给个舍近求远,用这么繁琐方法来调整的理由吗?

对,log是针对视频的动态范围。
因此,一般的照片处理,还是建议用raw提高动态范围来处理。

舍近求远的理由有很多,举几个例子:
1、可定制的色彩表现。所谓色彩※※限,各家色彩的门户之见已经司空见惯,raw解jpg的总会拘泥于已有的校准文件,而后期调节也是基于原厂色彩。
定制校准文件(包括log和非log),首先从底层改变了色彩表现,lut也是一次改变。
所以第一个理由就是色彩的自由度。
当然,制作非log的色彩校准文件也是一个好主意
下图中,adobe自带各种校准,和log+log的比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82
主题: 6
帖子: 475
注册: 2008年5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16-03-25 16:46
你理解错,我问的是log与HDR效果有何不同?非lut与HDR,我说过色彩、色调、曲线另说。...
这个应该更好理解了,这两个目的差不多,都是为了提高宽容度,hdr多张不同曝光合成画质好,log格式就是一个非线性曲线,对raw一个非线性处理,提高暗部和保留亮部,虽然提高了宽容度但是对画质是有影响的,传感器的宽容度决定画质。对于照片拍摄,lut就是为调色的,在调用前就要保证你的画面高光和暗部,可以前期通过hdr,如果是长曝光可以用后期提高暗部用堆栈降噪,再调用lut。不同的log格式曲线不同,你可以看看,slog3的曲线的暗部细节更好高光柔和。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pzw83 发表于 2016-3-25 22:21
我觉得,原理差不多,甚至拍raw用拉回亮部暗部的方法可能更好,即画质方面更完美,raw比log更底层

log的方式,把信息压缩在的直方图的中间段,再通过lut“翻译”出来,因为压缩的原因,“翻译”出来可以会有损失。

也就是说,如果作为一般性处理照片,用log的方式并不占优

实际上压缩、翻译的过程究竟损失多少,算法上并不清楚,也没有遇到过色彩断层
好处是可以用视频软件的调色方式和流程,
而且在制作log校准文件的时候,我发现对肤色的影响很大,两次转换,有很多机会对肤色做优化。
以后有时间发一些例子出来


我的理解log、HDR、DRO都是用来增加动态范围的,方法上有所差异,但目的是一样的。前一个是专门针对摄像、数码电影提升动态范围,后两个是专门针对照片提升动态范围。

也就是说HDR、DRO也能达到你用log调整的开头贴片子的灰阶效果吧?通过PS也能调整到相同的色调、影调、色彩,为啥后期要用专门为摄像、电影开发的log软件?而不用专门为拍照开发的HDR、DRO软件?

是为了快捷方便?按你介绍的好像也不那么方便快捷啊

还是想要那种电影影调的效果,但自己用调用HDR、PS又做不来?网上也有一些现成开发好的各种影调、色调的插件通过PS中预设来调用,然后自己再调整一下就OK了,也很方便啊。

又或是尝试更多一种后期处理的方法,好玩?

能给个舍近求远,用这么繁琐方法来调整的理由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hendrymax 发表于 2016-3-25 17:03
目前挺喜欢用lut的,不过lut有些很好用,有些一般。电影调色的log感觉主要是调整补色关系,常用的就是黄、橙色和蓝,蓝绿、蓝紫色对比,高光暖,阴影蓝,并且颜色很多是灰调(纯度和明度不高),这种偏色的明度、饱和度、色相的对比比较舒服。hdr和lut关系不大吧,胶片滤镜和lut很多效果比较接近。HDR是高动态,在调用lut前应该就做完。顺便说下感受,lut适合初级调整,用来定调,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进行局部调整。现在用起来感觉室内光照比较通透的小清新,还有室外风景有冷暖对比的场景(下午阳光),夜景使用lut效果比较明显。


你理解错,我问的是log与HDR效果有何不同?非lut与HDR,我说过色彩、色调、曲线另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16-3-25 13:51
请教一下,后期调用电影、摄像的log与照片后期采用HDR效果有何不同?调色、调色调、调曲线另说。

我觉得,原理差不多,甚至拍raw用拉回亮部暗部的方法可能更好,即画质方面更完美,raw比log更底层

log的方式,把信息压缩在的直方图的中间段,再通过lut“翻译”出来,因为压缩的原因,“翻译”出来可以会有损失。

也就是说,如果作为一般性处理照片,用log的方式并不占优

实际上压缩、翻译的过程究竟损失多少,算法上并不清楚,也没有遇到过色彩断层
好处是可以用视频软件的调色方式和流程,
而且在制作log校准文件的时候,我发现对肤色的影响很大,两次转换,有很多机会对肤色做优化。
以后有时间发一些例子出来 本帖最后由 pzw83 于 2016-3-25 22:2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44
主题: 4
帖子: 434
注册: 2004年4月
谢谢分享,标记一个。回头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27
主题: 0
帖子: 92
注册: 2014年12月
好东西,标记一个,回头研究下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82
主题: 6
帖子: 475
注册: 2008年5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16-3-25 13:51
请教一下,后期调用电影、摄像的log与照片后期采用HDR效果有何不同?调色、调色调、调曲线另说。

目前挺喜欢用lut的,不过lut有些很好用,有些一般。电影调色的log感觉主要是调整补色关系,常用的就是黄、橙色和蓝,蓝绿、蓝紫色对比,高光暖,阴影蓝,并且颜色很多是灰调(纯度和明度不高),这种偏色的明度、饱和度、色相的对比比较舒服。hdr和lut关系不大吧,胶片滤镜和lut很多效果比较接近。HDR是高动态,在调用lut前应该就做完。顺便说下感受,lut适合初级调整,用来定调,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进行局部调整。现在用起来感觉室内光照比较通透的小清新,还有室外风景有冷暖对比的场景(下午阳光),夜景使用lut效果比较明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请教一下,后期调用电影、摄像的log与照片后期采用HDR效果有何不同?调色、调色调、调曲线另说。 本帖最后由 山野的秋 于 2016-3-25 13:5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这种调子应该来自于古典油画,DK79 - LOG lut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白房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黄昏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黄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室内白色的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制作索尼raw to s-log3相机校准文件及lut相关后期的方案,欢迎各种折腾和讨论!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