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观星选7*50还是选10*50?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343
主题: 46
帖子: 520
注册: 2001年7月
观星选7*50还是选10*5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1219 回帖:3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955
主题: 120
帖子: 2707
注册: 2006年8月
主要在手持稳定度上,10*比7*细节能多一些,50口径亮度差不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892
主题: 15
帖子: 3864
注册: 2007年11月
fallskyx 发表于 2018-02-02 07:43
事实上以我的切身经验手持观星最大的制约因素是重量而不是倍数。我用8倍、10倍和16倍的望远镜看同一场景,并没有感觉由于抖动导致观测效果有明显...
嗯,重量是关键,7-10倍是寻星镜的视角,玩熟了有利于使用上架子的大望远镜,倍数再高了手持太辛苦。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346
主题: 41
帖子: 4081
注册: 2007年8月
yyfish 发表于 2018-02-01 11:23
你确定你的双臂和三脚架一样稳定?如果能够上架子,放大倍率肯定越大越好,起码放大100倍以上起步吧。...
事实上以我的切身经验手持观星最大的制约因素是重量而不是倍数。我用8倍、10倍和16倍的望远镜看同一场景,并没有感觉由于抖动导致观测效果有明显区别(有依靠),倒是月亮在16倍下明显大很多也多出许多细节,而且我的1670比1042明显能够多看到至少低一个等级的星星。但是,我用1042可以很轻松地每次看一分钟,休息一分钟再看,这样连续看一个小时,但是我用1670每次看不到半分钟就得把手放下,一晚上看了不到一个小时,两天以后肩膀还酸。
几乎所有的8倍镜都有对应瞳口径的10倍镜,重量也一样,842或者1042的重量一般也就700-850克之间,对于一名成年人来说应该不算太大的负担。但是16倍的望远镜最小的物镜口径也要60左右,重量基本在1.5-2公斤,还要举着朝天就是很大的负担了。
至于说上架的话,那倍数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限制,但是有两个因素你还是需要考虑到:
第一还是重量,100倍的镜子口径至少在300mm以上,重量应该有12-15公斤,这还只是镜筒,加上寻星镜、三脚架就得再多10公斤,再加上这个倍率的镜子视场角很小,星星一会儿就跑出视野了,如果你再加赤道仪又是15-30公斤,总装备质量在60公斤以上。除非你家刚好就有极好的天文观测条件,否则如何运输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就是视宁度。对于20倍以下的镜子,大气基本是透明的。但是对于100倍的镜子,你会看到大气一直在翻滚。这当然是天气而不是镜子的因素,但这也制约了你能用镜子看到什么。野外的视宁度会好一些,但是又回到你如何运输这么重的设备的问题了。
所以上三脚架是可以,但是除非你家正好住在深山里,具有理想的观测条件,否则实际使用还是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的。我家里这些也有,但是除了偶尔在客厅看看月亮的环形山,和有一次搬出去看了一眼木星的条纹以外,最近两年一直放在那里吃灰。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892
主题: 15
帖子: 3864
注册: 2007年11月
fallskyx 发表于 2018-1-26 13:01
我认为是的。
你确定你的双臂和三脚架一样稳定?如果能够上架子,放大倍率肯定越大越好,起码放大100倍以上起步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346
主题: 41
帖子: 4081
注册: 2007年8月
八大行星 发表于 2016-5-24 01:38
这篇长文简单的套在这个帖子里,是不是说7x50没有10x50更适合星夜观察?
我认为是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346
主题: 41
帖子: 4081
注册: 2007年8月
八大行星 发表于 2016-05-23 17:35
我用10x50观星,对亮度很满意。但就是手抖得厉害。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感觉视场太小,对星座局部的观察效果不好。于是开始考虑7x50,但...
是的。但是物镜的绝对口径对于集光能力也是有影响的,建议40以上物镜口径的比较好。
另外,瞳孔6也好7也好都是假设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呆足够长的时间以后才有可能达到,在看得到人工光亮的地方甚至月出的时候瞳孔都是达不到这个直径的,所以99.9%的情况下瞳孔最大也就张到4-5mm。从这点来看选择出瞳4-5的望远镜作为天文用途最合适。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343
主题: 509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8月
小虫 发表于 2016-5-11 19:23
转一篇译文,作者不详

在使用中你会发现一些望远镜会强于另一些。通常口径较大的望远镜比较小的一只能收集更多的光线并提供更高的分辨率,所以口径大的望远镜总会明亮一些,清晰一些。望远镜的倍率同样重要。使用望远镜就是为了“放大”远处景物。而倍率大的望远镜一般能比小的望远镜能提供更多的远处景物的细节。用什么办法来比较不同口径和放大倍率的双筒镜的性能呢?有两种著名的双筒镜性能的指标,一种指标称为可见度系数 Visibility factor ,由加拿大天文学家 Roy L Bishop 提出,加拿大皇家天文学会的观察者手册 Observer' s Handbook 发表,另一种叫作黄昏系数,由德国蔡司光学公司发表。由于两种系数都试图用望远镜的倍率和口径表述其性能,所以以上系数又叫望远镜指数。

    望远镜的可见度系数可用镜肩上印制的乘号两边的两个数字相乘求得。德国的黄昏系数可用这两个数字的乘积求开平方的方法取得。所以只需知道一部望远镜的倍率和口径就能大致判断其效能。由于两种指标对倍率和物镜直径都有相等的权重。所以无论是加拿大皇家天文学会还是德国蔡斯公司都认为望远镜的口径和倍率对于其性能有着相同的重要性。黄昏系数更精确地表达了不同口径和倍率的望远镜之间性能上的差异。而可见度系 ...


这篇长文简单的套在这个帖子里,是不是说7x50没有10x50更适合星夜观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343
主题: 509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8月
小虫 发表于 2016-5-12 12:29
我个人观点:
一、物镜口径决定了系统分辨率的上限,而人眼的极限角分辨率决定了特定观测物体的最低放大倍数。
人眼的分辨率有限,只有放大到60″以上的目标才能分辨,而且还受亮度的影响。作为器材而言,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适应眼睛的这个“缺陷”。望远镜物镜的分辨率有现成公式:116/D(角秒),D采用物镜的直径,以mm计。双筒镜的物镜采用短焦比设计,加上棱镜系统,难以达到衍射极限,而要得到高倍率则要求目镜焦距更短,这样做会立即带来设计、装配困难和像质下降。因此,双筒镜本身就是个矛盾体。

举个例子,40mm的双筒,物镜分辨率是116/40=2.9″,但是人眼分辨不出来,至少需要60/2.9=20.7X人眼才可以享受到这一分辨率,所以对于双筒来说,大多数情况下肉眼观测的分辨率并不取决于物镜直径,而是取决于放大倍数。从这个角度上说,天文指数用于衡量双筒观星而言更为合理,因为影响双筒分辨率的“短板”是放大倍率,而不是物镜直径。

二、使用场合限制倍数
双筒镜多半用于手持目视观测,手持的稳定程度又限制了倍数的上限。手持如果镜身设计得好,可以勉强拿到10-15X。也就是说,对双筒镜来说,分辨率对倍数的要求是越大越好;而对稳持观测来说,双筒镜对倍数的要求越低越好,这两者是 ...


我用10x50观星,对亮度很满意。但就是手抖得厉害。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感觉视场太小,对星座局部的观察效果不好。于是开始考虑7x50,但发现7x50的视场不比10x50大,是否意味着我将获得同样的视野,而放大倍率还小了。那么可能综合效果是一样的。那是不是选择一款广角的8x42或7x35反而更能满足我的需求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343
主题: 509
帖子: 10428
注册: 2006年8月
woodland 发表于 2016-4-27 15:06
恒星是点光源,不能被放大,要看到更暗的恒星,取决于望远镜的有效口径(在忽略整架望远镜的透光率差异的前提下),什么是有效口径?就是人眼能就接收到的光线在物镜上的范围直径!和人眼有密切关系!以7X50规格为例,如果一个30岁的成人,假设瞳孔直径6毫米,那有效口径是 瞳孔直径6毫米  X  倍数7 = 42毫米! 一个40岁的成人,假设瞳孔直径5毫米,那有效口径是  5X7=35毫米!  如果换成10X50规格,对30岁的人来说,瞳孔直径6毫米已经超过出瞳直径5毫米,物镜所有的光都进入了眼睛,有效口径=物镜口径50毫米,对40岁的人来说,瞳孔直径5毫米等于出瞳直径5毫米,有效口径为 5X10=50毫米,如果一个年纪更大的人,瞳孔直径只有4毫米,那有效口径为 4X10=40毫米!  所以要看到更多的星点,要同时考察望远镜的规格和人的年纪(年纪决定了瞳孔的最大直径)

有效口径是我个人提出的概念,很少有人使用这个概念,所以顺便在这里说一下,欢迎大家指正!


你是说40岁以上就不用买50口径的了,买了也用不上?是这样理解吗?我40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836
主题: 103
帖子: 2454
注册: 2005年3月
管窥 发表于 2016-05-16 05:32
抱歉回复得有些晚。这两款镜子我都没有看过,这些都是镜友的经验。18的比15的抖动更加明显,而佳能只能提供1度的防抖,因此15更具实用性。...
谢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343
主题: 2
帖子: 260
注册: 2003年5月
小队长 发表于 2016-4-19 16:08
佳能还有个18×50IS,不知道和15×50比起来优劣怎样?光看数据,1850视角还大些,真奇怪

抱歉回复得有些晚。这两款镜子我都没有看过,这些都是镜友的经验。18的比15的抖动更加明显,而佳能只能提供1度的防抖,因此15更具实用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7.611
主题: 356
帖子: 12161
注册: 2002年9月
我个人观点:
一、物镜口径决定了系统分辨率的上限,而人眼的极限角分辨率决定了特定观测物体的最低放大倍数。
人眼的分辨率有限,只有放大到60″以上的目标才能分辨,而且还受亮度的影响。作为器材而言,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适应眼睛的这个“缺陷”。望远镜物镜的分辨率有现成公式:116/D(角秒),D采用物镜的直径,以mm计。双筒镜的物镜采用短焦比设计,加上棱镜系统,难以达到衍射极限,而要得到高倍率则要求目镜焦距更短,这样做会立即带来设计、装配困难和像质下降。因此,双筒镜本身就是个矛盾体。

举个例子,40mm的双筒,物镜分辨率是116/40=2.9″,但是人眼分辨不出来,至少需要60/2.9=20.7X人眼才可以享受到这一分辨率,所以对于双筒来说,大多数情况下肉眼观测的分辨率并不取决于物镜直径,而是取决于放大倍数。从这个角度上说,天文指数用于衡量双筒观星而言更为合理,因为影响双筒分辨率的“短板”是放大倍率,而不是物镜直径。

二、使用场合限制倍数
双筒镜多半用于手持目视观测,手持的稳定程度又限制了倍数的上限。手持如果镜身设计得好,可以勉强拿到10-15X。也就是说,对双筒镜来说,分辨率对倍数的要求是越大越好;而对稳持观测来说,双筒镜对倍数的要求越低越好,这两者是矛盾和调和的关系。

光学稳定系统可以打破这种平衡,稳像望远镜比如佳能的18×50IS,可以提供比较好的倍率、口径和稳持表现,广受双筒天文爱好者的推崇,这么大倍数的望远镜观天没有稳像系统是必须要上三脚架的。

三、实际使用感受
不需要10×50,常见的10×40观天的效果都明显优于7×50。另外一个问题是,7×50的目镜通常是标准视场,如50度;而10×50、10×40通常采用60度以上的广角目镜,尽管边缘相质难以经受考验,但是对于目视来说,无所谓!广角目镜带来的临场感令观测愉悦度大大提高,而人眼不可能同时观察到中心和边缘相质的差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7.611
主题: 356
帖子: 12161
注册: 2002年9月
转一篇译文,作者不详

在使用中你会发现一些望远镜会强于另一些。通常口径较大的望远镜比较小的一只能收集更多的光线并提供更高的分辨率,所以口径大的望远镜总会明亮一些,清晰一些。望远镜的倍率同样重要。使用望远镜就是为了“放大”远处景物。而倍率大的望远镜一般能比小的望远镜能提供更多的远处景物的细节。用什么办法来比较不同口径和放大倍率的双筒镜的性能呢?有两种著名的双筒镜性能的指标,一种指标称为可见度系数 Visibility factor ,由加拿大天文学家 Roy L Bishop 提出,加拿大皇家天文学会的观察者手册 Observer' s Handbook 发表,另一种叫作黄昏系数,由德国蔡司光学公司发表。由于两种系数都试图用望远镜的倍率和口径表述其性能,所以以上系数又叫望远镜指数。

    望远镜的可见度系数可用镜肩上印制的乘号两边的两个数字相乘求得。德国的黄昏系数可用这两个数字的乘积求开平方的方法取得。所以只需知道一部望远镜的倍率和口径就能大致判断其效能。由于两种指标对倍率和物镜直径都有相等的权重。所以无论是加拿大皇家天文学会还是德国蔡斯公司都认为望远镜的口径和倍率对于其性能有着相同的重要性。黄昏系数更精确地表达了不同口径和倍率的望远镜之间性能上的差异。而可见度系数使用起来更直观,计算也更简洁。所以本文以可见度系数为例简介望远镜系数的用途。

    望远镜指数反映了望远镜特别是在在暗光条件下的观察效能。使用望远镜系数大的望远镜能比使用小系数的望远镜在黎明、黄昏等不良照度下获得更多的景物细节。这也是蔡斯公司使用“黄昏系数”来命名他们的望远镜指数的原因。在这里应特别注意区别望远镜指数同量度系数的关系。黄昏系数大的望远镜并不一定比黄昏系数较小一只亮,而亮度高的望远镜不见得能比较暗的一只看到更多的东西。这与人眼的生理特点有关。在一定的照明条件下,人眼能否发现目标与景物同背景的对比度关系很大。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加大望远镜的倍率会使视野变暗,这样原来淹没在明亮背景里的微弱光点就凸现出来了。这和粉笔在白墙上写的字不易看到,而浅得多的黑板上的白灰却清晰可见是一个道理。而且人的感知就有对数特点,尽管景物和背景的照度被削弱了相同的倍率,但是他们引起的主观亮度的改变却不一样。所以暗光条件下倍率在一定范围内加大往往会得到提高景物与背景的对比度,从而使肉眼有更好的观察条件。另外,在一定对比度的条件下,区别于胶卷成像,较大的物体更容易被肉眼发现,而细小的物体则往往会被忽略掉。这点可能与感光细胞能通过相互关联来提供景物信息的特点有关。所以在较暗的条件下,通过口径和倍率都比较大的望远镜能看到更多景物的细节。而亮度系数反映的是视野的亮度,虽然明亮,但视张角较小、对比度较差的物体往往会被淹没在相对明亮的背景中。这点在实际天文和地面观察中的到了充分的验实。因此 Bishop 把他的望远镜指数叫做可见度系数。

    望远镜指数还反映了望远镜的规格和用途。下图是天空出版公司1996年出版的可见度系数示意图,纵座标代表望远镜倍率,横座标代表用毫米表示的口径,蓝色的斜线代表出瞳直径,十字线上黑点代表常见的望远镜的规格,红色的弧线是可见度系数等效线。从图可知理想的出瞳径在3-7毫米之间。用途最广便于携带的7X30,7X35,8X30,8X32望远镜指数在210-260之间,高光力型的7X40,7X42,8X40,8X42望远镜指数在280-340之间;选择手持望远镜口径或倍率上限的望远镜指数介于350-500之间;望远镜指数在此以上800以下的用于天文和远距离观察等,已不适合手持,应尽量使用三角架;指数800以上的几乎以无手持可能,通常用于天文、观景等特殊用途;而指数在1600以上的望远镜基本是固定式的大型观察镜了。

    值得指出的是,Alan Adler 根据使用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望远镜指数:天文指数 Astro Index 并在天文和望远镜上发表 Sky & Telescope ,他认为天文观察中倍率比口径更重要,所以他给了倍率更大的权重。具体计算方法是望远镜口径的平方根乘以倍率。他的天文指数被俄罗斯人采用,并标注在贝戈什 BAIGISH 望远镜的宣传网页上,但使用了twilight“黄昏”一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904
主题: 114
帖子: 5320
注册: 2009年5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funder 发表于 2016-5-7 13:25
出瞳直径=50/10=5毫米
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607
主题: 0
帖子: 6
注册: 2010年9月
观星选7*50, 主要是晚上亮度好了点,视场出多一点。7*50这个规格的镜就是设计观星用的。其它倍数都没有这个倍数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70.637
主题: 26
帖子: 12918
注册: 2001年3月
nikoff 发表于 2016-5-7 00:21
SORRY,这句一直看不懂。。能多解释一下吗?

那个"出瞳直径5毫米"怎么来的?这个镜不是10X50吗?


出瞳直径=50/10=5毫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904
主题: 114
帖子: 5320
注册: 2009年5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woodland 发表于 2016-4-27 15:06
如果换成10X50规格,对30岁的人来说,瞳孔直径6毫米已经超过出瞳直径5毫米,物镜所有的光都进入了眼睛,有效口径=物镜口径50毫米,
SORRY,这句一直看不懂。。能多解释一下吗?

那个"出瞳直径5毫米"怎么来的?这个镜不是10X50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7.611
主题: 356
帖子: 12161
注册: 2002年9月
woodland 发表于 2016-05-06 07:31
不知道这个算法是怎么推出来的,但是完全不考虑人眼的生理特征肯定是不够的!...
推出这个算法的绝对是扛鼎级的专家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363
主题: 40
帖子: 795
注册: 2003年3月
小虫 发表于 2016-5-1 21:39
观星系数是倍数×口径的积的二次方根

不知道这个算法是怎么推出来的,但是完全不考虑人眼的生理特征肯定是不够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351
主题: 10
帖子: 198
注册: 2010年3月
woodland 发表于 2016-4-27 15:06
恒星是点光源,不能被放大,要看到更暗的恒星,取决于望远镜的有效口径(在忽略整架望远镜的透光率差异的前提下),什么是有效口径?就是人眼能就接收到的光线在物镜上的范围直径!和人眼有密切关系!以7X50规格为例,如果一个30岁的成人,假设瞳孔直径6毫米,那有效口径是 瞳孔直径6毫米  X  倍数7 = 42毫米! 一个40岁的成人,假设瞳孔直径5毫米,那有效口径是  5X7=35毫米!  如果换成10X50规格,对30岁的人来说,瞳孔直径6毫米已经超过出瞳直径5毫米,物镜所有的光都进入了眼睛,有效口径=物镜口径50毫米,对40岁的人来说,瞳孔直径5毫米等于出瞳直径5毫米,有效口径为 5X10=50毫米,如果一个年纪更大的人,瞳孔直径只有4毫米,那有效口径为 4X10=40毫米!  所以要看到更多的星点,要同时考察望远镜的规格和人的年纪(年纪决定了瞳孔的最大直径)

有效口径是我个人提出的概念,很少有人使用这个概念,所以顺便在这里说一下,欢迎大家指正!

有道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7.611
主题: 356
帖子: 12161
注册: 2002年9月
观星系数是倍数×口径的积的二次方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363
主题: 40
帖子: 795
注册: 2003年3月
大云 发表于 2016-4-30 21:37
多谢woodland兄指教!


客气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343
主题: 46
帖子: 520
注册: 2001年7月
woodland 发表于 2016-4-27 15:06
恒星是点光源,不能被放大,要看到更暗的恒星,取决于望远镜的有效口径(在忽略整架望远镜的透光率差异的前提下),什么是有效口径?就是人眼能就接收到的光线在物镜上的范围直径!和人眼有密切关系!以7X50规格为例,如果一个30岁的成人,假设瞳孔直径6毫米,那有效口径是 瞳孔直径6毫米  X  倍数7 = 42毫米! 一个40岁的成人,假设瞳孔直径5毫米,那有效口径是  5X7=35毫米!  如果换成10X50规格,对30岁的人来说,瞳孔直径6毫米已经超过出瞳直径5毫米,物镜所有的光都进入了眼睛,有效口径=物镜口径50毫米,对40岁的人来说,瞳孔直径5毫米等于出瞳直径5毫米,有效口径为 5X10=50毫米,如果一个年纪更大的人,瞳孔直径只有4毫米,那有效口径为 4X10=40毫米!  所以要看到更多的星点,要同时考察望远镜的规格和人的年纪(年纪决定了瞳孔的最大直径)

有效口径是我个人提出的概念,很少有人使用这个概念,所以顺便在这里说一下,欢迎大家指正!

多谢woodland兄指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363
主题: 40
帖子: 795
注册: 2003年3月
恒星是点光源,不能被放大,要看到更暗的恒星,取决于望远镜的有效口径(在忽略整架望远镜的透光率差异的前提下),什么是有效口径?就是人眼能就接收到的光线在物镜上的范围直径!和人眼有密切关系!以7X50规格为例,如果一个30岁的成人,假设瞳孔直径6毫米,那有效口径是 瞳孔直径6毫米  X  倍数7 = 42毫米! 一个40岁的成人,假设瞳孔直径5毫米,那有效口径是  5X7=35毫米!  如果换成10X50规格,对30岁的人来说,瞳孔直径6毫米已经超过出瞳直径5毫米,物镜所有的光都进入了眼睛,有效口径=物镜口径50毫米,对40岁的人来说,瞳孔直径5毫米等于出瞳直径5毫米,有效口径为 5X10=50毫米,如果一个年纪更大的人,瞳孔直径只有4毫米,那有效口径为 4X10=40毫米!  所以要看到更多的星点,要同时考察望远镜的规格和人的年纪(年纪决定了瞳孔的最大直径)

有效口径是我个人提出的概念,很少有人使用这个概念,所以顺便在这里说一下,欢迎大家指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363
主题: 40
帖子: 795
注册: 2003年3月
大云 发表于 2016-4-26 15:33
谢谢。博冠、熊猫那些7*50观星够用吧。。用不用上尼康、宾得那个级别呢?


观星推荐7X50规格,手持很稳定!如果有400多的预算,可以考虑一下森林人的7X50全金属版,性价比很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343
主题: 46
帖子: 520
注册: 2001年7月
星桥 发表于 2016-4-19 21:03
手持的话8*42或7*50吧,10*50有可能端不稳


谢谢。博冠、熊猫那些7*50观星够用吧。。用不用上尼康、宾得那个级别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72
主题: 6
帖子: 290
注册: 2014年10月
手持的话8*42或7*50吧,10*50有可能端不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343
主题: 46
帖子: 520
注册: 2001年7月
管窥 发表于 2016-4-14 12:09
以前大家推崇7x50,现在10x50有抬头的趋势,因为口径定了之后,对点光源来说,亮度是一样的,而表观视场会大不少(常规7
x50一般是50度,10X50可以轻松达到60度)。

但是,观星对稳定性的要求很高,如果上不了架,还是用7x50吧,不然手抖会让你失去兴趣的。

预算充裕的话,15X50is 当然更好了。


看星云类暗天体用7合适还是10合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观星选7*50还是选10*50?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