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逛了一下音像店,振精了!CD踪迹全无,黑椒大行其道!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9155 回帖:53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黑胶朋友 发表于 2016-6-20 00:43
我认为,是盗版让唱片公司倒闭的原因比较多。要听的人,终归都要购买的。以前黑胶盛行的时候,不见唱片公司陆续倒闭?很多唱片公司都是风生水起。

  也不用担心放倒音响器材厂,因为听黑胶与听CD都需要音响器材的,只不过少了CD机而多了黑胶唱机罢了。


乖乖,真佩服你丰富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可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唱片公司倒闭,盗版是助力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至少古典音乐唱片品牌倒闭不是因为盗版。盗版市场的大头份额是流行音乐。关键在于,古典音乐不适合商业运作,因为它本身并不是商业艺术。所以古典音乐不可能高产多产※※※。200多年,也就一个莫扎特一个贝多芬嘛。卡拉扬也就是100年才有一个嘛。全世界众望所归的交响乐团,不超过10个嘛。众多唱片公司每年各自推出几百张新唱片,翻来覆去就是莫扎特贝多芬那几个人那几部曲子。老百姓要收集那么多贝多芬做什么。买一套卡拉扬就可以了,我们不需要阿巴多拉特尔的新唱片咯。

流行音乐唱片工业也倒闭的原因,比如香港台湾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这其实也不全怪盗版。流行乐门槛太低,卡拉OK人人能唱。所以新歌星新歌曲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值钱。但是大众对流行音乐的接纳容量也是很有限的。有邓丽君梅艳芳陈百强张国荣张学友就可以了嘛。你们搞那么多新歌星新唱片,没卵用。典型例子是超级女声。芒果台根本不敢年年搞,因为有一个李宇春张靓颖就够了,五年八年不需要新偶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黑胶朋友 发表于 2016-6-20 00:26
如果再绝一点,在黑胶曲目的间隙收录5秒以下的语音广告(当然不能用于古典音乐的黑胶上),那么就有广告费收入,附有广告的黑胶就以优惠的价格卖出,这样乐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正价的不附广告的黑胶,或者购买优惠价的附有广告的黑胶,皆大欢喜。

而对于收藏者来说,如果两个版本都购买,那么,唱片公司就赚多一张唱片的钱了。


哈哈哈。貌似有理。世界上有几个广告商愿意在古典音乐行业投大笔广告费?古典音乐不是足球。以前《留声机》中文版也有广告插页,都是奔驰宝马万宝龙人头马那些奢侈品,然并卵,不到五年,关门歇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黑胶朋友 发表于 2016-6-20 00:38
唱片公司希望乐迷支持正版,自己还要花时间,精力,金钱去打击盗版,其实源头就是从他们手中流出的。

如果他们只出黑胶,那么,看看还有谁去盗他的版。

音乐不同于其他商品,很多时候是不能代替的,我这个唱片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签了某位歌手或者乐团,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你想听他们的歌曲或者音乐,就只能买我这个唱片公司的唱片,因为其他唱片公司是没有出品的。这就掌握了产品的主导权,所以,出黑胶和出CD,都是自己话事。既然有这样的主导权,为什么不 一主到底,只出黑胶呢?


哈哈哈。黑胶盗版很难吗?我自己在家就能把它刻成CD。以前我心疼黑胶寿命,舍不得多听,就把它刻成CD。小菜一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2.155
主题: 51
帖子: 7460
注册: 2001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9
NIKON D5
想全面复辟黑胶根本不现实,能继续作为多种形式之一存在就差不多了。有人还想强制停产cd保黑胶,乐团还想把黑胶灭了,只剩下现场演出呢。21世纪了,回不到18,19世纪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968
主题: 159
帖子: 9959
注册: 2008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我也买了几十张黑胶,一台天龙的dp300f黑胶机,一个舒尔m97xe唱头,还有一个国内小作坊diy的唱放。准备再弄个mc的唱头试试,不再深入玩了。
黑胶听起来有特色,但玩起来太费劲,摆弄摆弄就好了。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hone6 iOS9.3.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968
主题: 159
帖子: 9959
注册: 2008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土 发表于 2016-06-19 17:02
现在买音乐的俩种方式是,CD/LP,和digital music, 而后一种方式的受众更多,方便,多为年轻人,而年轻人是音乐消费的主力。...


没错。
早就是在线音乐的时代了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hone6 iOS9.3.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4.299
主题: 1173
帖子: 81129
注册: 2003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Phone 15 Pro Max
★ Canon PowerShot SX60 HS
土 发表于 2016-6-20 02:03
首先音乐不是必需品,1、2年不买没啥。只发LP的话,我可以不买,听我现有的音乐也行,这样耗个1、2 年,你看是消费者妥协呐还是唱片公司妥协呐。

LP只是厂商在情怀泛滥的季节趁火打劫,不要太认真。科技是发展的,录音技术和介质只会越来越好。
书也不是必需品,啊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4.299
主题: 1173
帖子: 81129
注册: 2003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Phone 15 Pro Max
★ Canon PowerShot SX60 HS
土 发表于 2016-6-20 00:36
属于自寻死路,销量大幅下降,直到停业;顺带放倒音响器材厂。
磁带和黑胶可以并存,磁带也大量复制,可cd出来黑胶就无法生存,why?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576
主题: 9
帖子: 2186
注册: 2005年1月
黑胶朋友 发表于 2016-06-19 17:47
唱片公司是时候挑选某一张专辑只发行黑胶,以检验生存希望了。如果某一专辑只发行黑胶,那么亏损更严重的话,那么可以继续走目前只发行CD的路。如果...


首先音乐不是必需品,1、2年不买没啥。只发LP的话,我可以不买,听我现有的音乐也行,这样耗个1、2 年,你看是消费者妥协呐还是唱片公司妥协呐。

LP只是厂商在情怀泛滥的季节趁火打劫,不要太认真。科技是发展的,录音技术和介质只会越来越好。
本帖由 iPhone 5 (GSM)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7
帖子: 8725
注册: 2011年10月
唱片公司是时候挑选某一张专辑只发行黑胶,以检验生存希望了。如果某一专辑只发行黑胶,那么亏损更严重的话,那么可以继续走目前只发行CD的路。如果赢利扩大的话,那么,就越来越多的专辑只发行黑胶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7
帖子: 8725
注册: 2011年10月
因为有了便于复制的源头,所以盗版就有机可乘,所以就出现了现在连普通民众都可以有音乐听的情况下,唱片公司的日子反而不好过。

要知道,以前不是一般百姓都可以随时听到音乐的,能够有经济能力听到音乐的都是官员、医生、律师、商人,但是在这样少人购买黑胶唱片的情况下,唱片公司的日子都应该比现在好过,因为那时就是卖出一张就赚一张。而现在连普通民众都可以随时听到音乐,理应是唱片销路不错啦,为什么唱片公司的日子反而难过呢?因为他今天卖出一张,明天人家就可以翻出无数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576
主题: 9
帖子: 2186
注册: 2005年1月
黑胶朋友 发表于 2016-06-19 16:43
我认为,是盗版让唱片公司倒闭的原因比较多。要听的人,终归都要购买的。以前黑胶盛行的时候,不见唱片公司陆续倒闭?很多唱片公司都是风...


现在买音乐的俩种方式是,CD/LP,和digital music, 而后一种方式的受众更多,方便,多为年轻人,而年轻人是音乐消费的主力。接收CD/LP的毕竟是消费群的少数,而接受LP的是少之又少。digital music 的便携性是不可忽视的,尤其随着便携性播放器的发展。我想没人会把LP机随身带吧。

如果只提供LP一种媒介,我不认为消费者会被胁迫到LP上。只会看到它的衰落。
本帖由 iPhone 5 (GSM)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7
帖子: 8725
注册: 2011年10月
vic0561 发表于 2016-6-20 00:52
呵呵,完全因噎废食的观点,过过嘴瘾罢了,哪家唱片公司敢停产cd,只出黑胶?会死的更快。谁有当今黑胶市场份额的数据?拿数据来说话更客观点。


  有份额这个数据,是因为有黑胶唱片与CD同一专辑在市场上同时存在,才会形成份额。如果同一专辑现在是9个人买CD,1个人买黑胶,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现在黑胶的份额非常少。

  但是,如果下一张专辑只出黑胶,那么,黑胶的份额就是1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2.155
主题: 51
帖子: 7460
注册: 2001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9
NIKON D5
呵呵,完全因噎废食的观点,过过嘴瘾罢了,哪家唱片公司敢停产cd,只出黑胶?会死的更快。谁有当今黑胶市场份额的数据?拿数据来说话更客观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7
帖子: 8725
注册: 2011年10月
土 发表于 2016-6-20 00:36
属于自寻死路,销量大幅下降,直到停业;顺带放倒音响器材厂。


  我认为,是盗版让唱片公司倒闭的原因比较多。要听的人,终归都要购买的。以前黑胶盛行的时候,不见唱片公司陆续倒闭?很多唱片公司都是风生水起。

  也不用担心放倒音响器材厂,因为听黑胶与听CD都需要音响器材的,只不过少了CD机而多了黑胶唱机罢了。 本帖最后由 黑胶朋友 于 2016-6-20 00:5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7
帖子: 8725
注册: 2011年10月
唱片公司希望乐迷支持正版,自己还要花时间,精力,金钱去打击盗版,其实源头就是从他们手中流出的。

如果他们只出黑胶,那么,看看还有谁去盗他的版。

音乐不同于其他商品,很多时候是不能代替的,我这个唱片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签了某位歌手或者乐团,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你想听他们的歌曲或者音乐,就只能买我这个唱片公司的唱片,因为其他唱片公司是没有出品的。这就掌握了产品的主导权,所以,出黑胶和出CD,都是自己话事。既然有这样的主导权,为什么不 一主到底,只出黑胶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576
主题: 9
帖子: 2186
注册: 2005年1月
开山鼻祖 发表于 2016-06-19 16:10
完全赞同。


属于自寻死路,销量大幅下降,直到停业;顺带放倒音响器材厂。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hone5/5s iOS9.3.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7
帖子: 8725
注册: 2011年10月
如果再绝一点,在黑胶曲目的间隙收录5秒以下的语音广告(当然不能用于古典音乐的黑胶上),那么就有广告费收入,附有广告的黑胶就以优惠的价格卖出,这样乐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正价的不附广告的黑胶,或者购买优惠价的附有广告的黑胶,皆大欢喜。

而对于收藏者来说,如果两个版本都购买,那么,唱片公司就赚多一张唱片的钱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4.299
主题: 1173
帖子: 81129
注册: 2003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Phone 15 Pro Max
★ Canon PowerShot SX60 HS
黑胶朋友 发表于 2016-06-19 16:07
可能过不了多久,唱片公司才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赚钱,新发行的唱片只出黑胶,其他什么都不出。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赚钱。

如果出CD...
完全赞同。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7
帖子: 8725
注册: 2011年10月
可能过不了多久,唱片公司才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赚钱,新发行的唱片只出黑胶,其他什么都不出。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赚钱。

如果出CD,可能第二天就有山寨产品出来了,让唱片公司防不胜防。如果只出黑胶,那么,翻版的成本就很高的,所以就难见翻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4.299
主题: 1173
帖子: 81129
注册: 2003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Phone 15 Pro Max
★ Canon PowerShot SX60 HS
号称阳江老板请去听音乐,人要用黑胶接待你,你肿么办?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491
主题: 12
帖子: 1130
注册: 2016年5月
167 发表于 2016-6-19 17:27
80年代的LP我听过,的确是不好。
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我玩的黑胶和80年代山水音响上的黑胶,完全是两回事。

不神话,也不矮化,就事论事。


80年代的LP已经是顶峰了,声称比那时候的EMI DG RCA LP好到哪里去的,好到是“两回事”,就是玄学,就是几千块的线材(有上万的线材吗?我真不知道)。

教我孩子钢琴和小提琴两位老师都是国内开过独奏音乐会的人,两家里都是那种整套的先锋音响,音箱也是原配的那种,也许是受他们影响,对那些所谓的发烧友很不以为然。

不过发烧和玄学也是一种玩法,只是几十年来我一直没发展这种兴趣,一直是够用就行,小学时家里有一台三洋四喇叭开始听音乐,在楼上架电视天线收听南韩和日本美军基地的FM立体声音乐广播,到今天就还是DENON AV的水平,这也是一种玩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965
主题: 7
帖子: 2585
注册: 2008年11月
CHANDOS的SACD是我买的最多的,听感上要比Esoteric-SACD 和SHM-SACD要自然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9.816
主题: 45
帖子: 5082
注册: 2003年8月
哪天摄影城胶卷卖的比内存卡多,那就好玩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zigoo2818 发表于 2016-6-19 20:21
中国是否是黑胶的最大下游市场,我不敢说。但是在我所在的澳大利亚墨尔本任何一家二手黑胶唱片店所展示出的唱片的种类和数量都让人有沧海一粟的感觉。
另外我觉得无论是黑胶、CD、SACD也好,当走向极致时,它们的水平是不相伯仲的,没有谁能完胜谁,但是达到这种极致水平的资金投入是不一样的。在一般正常投入的水平下,黑胶应该能比同样投入的CD设备听感好不少,当然也不是每张黑胶唱片都是精品,录得很烂的唱片也是大把的。
SACD确实也不错,但似乎大唱片公司在七八年前都放弃这一选项,只有一些小独立唱片公司还在坚持着,CHANDOS是其中之一,这些年录制一些古典的SACD。这不,前两天听完法国钢琴家Jean-Efflam Bavouzet现场演绎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后,就当场买了他的SACD,听一下法国人演绎的德彪西、拉威尔的感觉


我说SACD比黑胶强,不只因为听感,还因为硬指标。双方到了顶级配置,耳朵很难客观区分谁高谁低。但是指标数据是硬证据。CD的取样频率决定了它无法完胜黑胶。早期CD声音既干又硬还很薄。所以我不懂为什么这么多人迷信银圈和首版。但是近10年来制作的新CD碟包括机器已经能基本弥补这方面不足。而SACD如果机器不好,声音优势未必能听出来。好的差的SACD机效果差别非常大。有些独立古典音乐品牌,只发行SACD。比如伦敦交响乐团和旧金山交响乐团。至于CHANDOS,其实不算小品牌,规模和覆盖面都很大,SACD也不是他们的主打。每年香港视听展,我都很留意他们用什么演示机器和碟。有黑胶,但是不多。而且那些高大上黑胶,如果不看设备,以为是SACD在发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4.299
主题: 1173
帖子: 81129
注册: 2003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Phone 15 Pro Max
★ Canon PowerShot SX60 HS
我不认识他,你认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开山鼻祖 发表于 2016-6-19 20:12
你该给阳江老板带路嘛。


阳江有百万张黑胶,快去快去。看他们收不收你。哈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62
主题: 39
帖子: 2383
注册: 2011年9月
jdai 发表于 2016-06-19 11:30
哈哈哈。前阵有个人说他今年想再弄一套黑胶设备。我就答,届时如果他需要,我可以把我手头所有的黑胶碟都送给他。反正我已有十年不听...

中国是否是黑胶的最大下游市场,我不敢说。但是在我所在的澳大利亚墨尔本任何一家二手黑胶唱片店所展示出的唱片的种类和数量都让人有沧海一粟的感觉。
另外我觉得无论是黑胶、CD、SACD也好,当走向极致时,它们的水平是不相伯仲的,没有谁能完胜谁,但是达到这种极致水平的资金投入是不一样的。在一般正常投入的水平下,黑胶应该能比同样投入的CD设备听感好不少,当然也不是每张黑胶唱片都是精品,录得很烂的唱片也是大把的。
SACD确实也不错,但似乎大唱片公司在七八年前都放弃这一选项,只有一些小独立唱片公司还在坚持着,CHANDOS是其中之一,这些年录制一些古典的SACD。这不,前两天听完法国钢琴家Jean-Efflam Bavouzet现场演绎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后,就当场买了他的SACD,听一下法国人演绎的德彪西、拉威尔的感觉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hone6 iOS9.3.2 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4.299
主题: 1173
帖子: 81129
注册: 2003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Phone 15 Pro Max
★ Canon PowerShot SX60 HS
你该给阳江老板带路嘛。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4.299
主题: 1173
帖子: 81129
注册: 2003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Phone 15 Pro Max
★ Canon PowerShot SX60 HS
咱又不带路,瞎比划不行啊。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逛了一下音像店,振精了!CD踪迹全无,黑椒大行其道!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