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等效光圈测试,兼测半幅与全幅高感。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745 回帖:14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377
主题: 30
帖子: 2425
注册: 2014年6月
melfes 发表于 2016-8-23 21:39
理论部分就是这样了

不过你要搞清楚,等效理论是指:

其他画幅配合镜头在一个位置上拍摄时,在同一位置上使用全幅达到相等的视角/景深需要使用什么样的镜头;

而不是你全幅头放小底上视角窄了得退两步,然后在这个位置上再去和之前一个位置上用全幅的情况比景深

小底在原来的位置上要获得同样的视角,换个焦距更短的头,让等效焦距和全幅头一样不就行了

你的表述正确的,谢谢!
我之前是测试全幅头在APS-C上的表现,和在全幅机身上的比较。由于像素密度高且A6300高感不错,全副头在其上在形式上赚了焦距且虚化也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55
主题: 0
帖子: 353
注册: 2013年8月
xyghpxj 发表于 2016-8-24 08:54
说个例子: 古时候, 照相馆里的8寸座机+180毫米F5.6的定焦镜头,在照度恒定下,摄影师用ISO100、F32、1/30秒的速度、用8寸的页片给8个人拍了张全尺寸合影。然后摄影师又准备用8寸页片加1寸格板(现在变成1寸底了)给这8个人在这8寸的页片上各拍一张1寸的登记照。你来等校一下光圈,摄影师拍一寸照片时该用F几?

曝光准确的情况下,通光量有多少,信息量就有多少。你举的例子拍单人照的信息量是拍合影的八分之一,因此通光量八分之一就够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52
主题: 21
帖子: 490
注册: 2014年5月
melfes 发表于 2016-8-24 15:52
MDZZ,8寸用F32,1寸用F4不就行了...自己的问题自己都回答不对,你这种路人甲还是不要随便发言惹人讨厌

T是恒定的,但是T值是表示的单位面积光强的开根,测光表测的也是单位面积的光强,进光量和T值的概念分不明白你还搞得清楚???

5寸手机屏幕和55寸电视机屏幕都做到400nit亮度,手机屏幕2个LED就解决了,那电视屏幕是不是只要两个一样的LED就可以一样有400nit了???

哥们你好苦,为了扫盲也是拼了啊,深表同情。等效光圈普及确实还需时日,我现在都懒得给别人解释了,要么听不进去,要么就是故意黑小画幅,要么就是摄影技术比摄影器材重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xyghpxj 发表于 2016-8-24 13:47
哈哈!我还是告诉你一下吧,摄影师还可以把拍的第1张拍的合影,用剪刀直接剪成8张1寸的也OK!还需要等效吗?光圈等效党还是算了吧!如果按照光圈等效这个说法,8寸机拍8寸片子,用F32;拍1寸的照片,那不是要用F0.0X 的了!


MDZZ,8寸用F32,1寸用F4不就行了...自己的问题自己都回答不对,你这种路人甲还是不要随便发言惹人讨厌

xyghpxj 发表于 2016-8-24 13:54
这个我搞得非常清楚。在同ISO、同曝光速度下,你用16、35、70毫米的片子拍片,也不管你用什么焦段的镜头,光圈(T)都是恒定值,没有什么等效值的。你见过有等效值的测光表吗?


T是恒定的,但是T值是表示的单位面积光强的开根,测光表测的也是单位面积的光强,进光量和T值的概念分不明白你还搞得清楚???

5寸手机屏幕和55寸电视机屏幕都做到400nit亮度,手机屏幕2个LED就解决了,那电视屏幕是不是只要两个一样的LED就可以一样有400nit了???

本帖最后由 melfes 于 2016-8-24 15:5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67
主题: 15
帖子: 2178
注册: 2014年2月
melfes 发表于 2016-8-24 13:21
是的哦,你搞清楚了吗?

这个我搞得非常清楚。在同ISO、同曝光速度下,你用16、35、70毫米的片子拍片,也不管你用什么焦段的镜头,光圈(T)都是恒定值,没有什么等效值的。你见过有等效值的测光表吗? 本帖最后由 xyghpxj 于 2016-8-24 13:5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67
主题: 15
帖子: 2178
注册: 2014年2月
melfes 发表于 2016-8-24 13:32
都不是一个构图下的玩意儿,你准备怎么等效?

等效焦距和等效光圈实质是为了比较在同一个位置同一个构图下不同画幅之间的视角和景深控制而提出的,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际都可以验证这个说法

你我问你,现在180mm镜头在1寸底上变成了等效8寸底的1440mm,在物距固定、都是是开F32的情况下,不用等效光圈,那一个镜头在两个底上就有两个不同的景深,你觉得可能么???

哦,然后你要说现在1寸底视角不对了,要退两步,那一样退两步给8寸底这时候搞个1440mm的镜头开F256又有什么区别呢???这里1寸底上的1440mm/F32和8寸底的180mm/F256是不是等效呢???


哈哈!我还是告诉你一下吧,摄影师还可以把拍的第1张拍的合影,用剪刀直接剪成8张1寸的也OK!还需要等效吗?光圈等效党还是算了吧!如果按照光圈等效这个说法,8寸机拍8寸片子,用F32;拍1寸的照片,那不是要用F0.0X 的了! 本帖最后由 xyghpxj 于 2016-8-24 13:4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xyghpxj 发表于 2016-8-24 08:54
说个例子: 古时候, 照相馆里的8寸座机+180毫米F5.6的定焦镜头,在照度恒定下,摄影师用ISO100、F32、1/30秒的速度、用8寸的页片给8个人拍了张全尺寸合影。然后摄影师又准备用8寸页片加1寸格板(现在变成1寸底了)给这8个人在这8寸的页片上各拍一张1寸的登记照。你来等校一下光圈,摄影师拍一寸照片时该用F几?


都不是一个构图下的玩意儿,你准备怎么等效?

等效焦距和等效光圈实质是为了比较在同一个位置同一个构图下不同画幅之间的视角和景深控制而提出的,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际都可以验证这个说法

你我问你,现在180mm镜头在1寸底上变成了等效8寸底的1440mm,在物距固定、都是是开F32的情况下,不用等效光圈,那一个镜头在两个底上就有两个不同的景深,你觉得可能么???

哦,然后你要说现在1寸底视角不对了,要退两步,那一样退两步给8寸底这时候搞个1440mm的镜头开F256又有什么区别呢???这里1寸底上的1440mm/F32和8寸底的180mm/F256是不是等效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xyghpxj 发表于 2016-8-24 08:36
玩照相机的,首先要搞清楚光圈(包括T值)的主要功能再来讨论光圈。


是的哦,你搞清楚了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67
主题: 15
帖子: 2178
注册: 2014年2月
melfes 发表于 2016-8-24 01:28
拍照结果是什么?A6300+85/1.8要比的对象应该是A7+127.5/2.7,这里等效了光圈却没有等效焦距能说明什么???

说个例子: 古时候, 照相馆里的8寸座机+180毫米F5.6的定焦镜头,在照度恒定下,摄影师用ISO100、F32、1/30秒的速度、用8寸的页片给8个人拍了张全尺寸合影。然后摄影师又准备用8寸页片加1寸格板(现在变成1寸底了)给这8个人在这8寸的页片上各拍一张1寸的登记照。你来等校一下光圈,摄影师拍一寸照片时该用F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67
主题: 15
帖子: 2178
注册: 2014年2月
melfes 发表于 2016-8-24 01:28
拍照结果是什么?A6300+85/1.8要比的对象应该是A7+127.5/2.7,这里等效了光圈却没有等效焦距能说明什么???

玩照相机的,首先要搞清楚光圈(包括T值)的主要功能再来讨论光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xyghpxj 发表于 2016-8-23 22:25
拍照结果!难道照相机及镜头不是用来拍照的吗?最终结果就是照片!哈哈!


拍照结果是什么?A6300+85/1.8要比的对象应该是A7+127.5/2.7,这里等效了光圈却没有等效焦距能说明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52
主题: 21
帖子: 490
注册: 2014年5月
perako 发表于 2016-8-23 19:49
可以回想一下各个器材讨论帖
提到apsc头,不管1.4还是1.8还是2.8,好像很少有人特意提一句等效2.1/2.7/4.2
提到黑卡,总是对1.8最大光圈赞赏有加,基本没人说等效4.86
只有在涉及m43的时候,只要有人提到某个头是大光圈牛头,九成会有人跳出来把光圈乘2,轻松变狗头,装逼大成功

还好吧,主要也就是松徕那两定价1300/1600美元的12/1.4 42.5/1.2。不谈等效光圈,同规格的富士的16/1.4 56/1.2定价也就1000美元,佳能24/1.4 85/1.2是1550/2000美元。当然,松下其实挺苦逼的,这两短焦距大光圈,设计上肯定是最难的,成本也更高,还要兼顾M43镜头的便携性,卖这个价无可厚非,只是作为消费者不值得投资而已。

本帖最后由 此般奇迹 于 2016-8-24 00:3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67
主题: 15
帖子: 2178
注册: 2014年2月
冬天的心 发表于 2016-8-23 20:59
啥实验结果?

拍照结果!难道照相机及镜头不是用来拍照的吗?最终结果就是照片!哈哈! 本帖最后由 xyghpxj 于 2016-8-23 22:2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hhxx1949 发表于 2016-8-23 20:12
我算不出来一样的结果。


理论部分就是这样了

不过你要搞清楚,等效理论是指:

其他画幅配合镜头在一个位置上拍摄时,在同一位置上使用全幅达到相等的视角/景深需要使用什么样的镜头;

而不是你全幅头放小底上视角窄了得退两步,然后在这个位置上再去和之前一个位置上用全幅的情况比景深

小底在原来的位置上要获得同样的视角,换个焦距更短的头,让等效焦距和全幅头一样不就行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41
主题: 16
帖子: 16774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xyghpxj 发表于 2016-08-23 12:32
LZ的实验结果摆在那里的,有的人除了咬卵犟还是咬卵犟!...


啥实验结果?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67
主题: 15
帖子: 2178
注册: 2014年2月
LZ的实验结果摆在那里的,有的人除了咬卵犟还是咬卵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22
主题: 7
帖子: 214
注册: 2013年8月
没有什么意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77
主题: 30
帖子: 2425
注册: 2014年6月
melfes 发表于 2016-8-23 14:33
您没明白我的意思

同样一个镜头,放小画幅上视角更小,所以你为了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获得相同的视角,那就只能用更广的镜头

如果按缩小到一样的像素数量,那么全幅的像素边长就是残幅的1.5倍,43的2倍,那容许的弥散圆弥散圆直径也是直接按照系数来相乘,然后你带入到无忌的公式里面就会发现在一个对焦距离,残幅+50/2和全幅+75/3的景深完全一毛一样

至于那个网站算出来为什么不对,我觉得不能调整像素是个问题

我算不出来一样的结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61
主题: 28
帖子: 2533
注册: 2012年9月
此般奇迹 发表于 2016-8-22 04:54
等效光圈本质就是CMOS总进光量,确实最适合不同画幅比较景深和弱光拍摄能力啊,和嘲笑M43有何关系,全幅光圈一样也可以等效到中幅54*40.5,44*33,只是中幅镜头光圈较小且全幅普及一些所以以此为换算基准了。网上之前就有详细的科学计算。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k5NDkzNA==&mid=208408714&idx=1&sn=ac41ad35870dd3289473ebeaa049001b#rd

我以前也有M43党,最多时候同时有GX7 GM1 E-M5 E-M10 E-PM2 E-PL3六台机。M43怎么说呢,底小确实不好做,1600万像素从10年GH2到15年GX8硬是搞了五年,CMOS供应还严重依赖索尼,现在主力机GH4 GX8 E-M5 II PEN-F全都不用松下自产CMOS。对焦也不行,松下AF-S确实给力但两家的AF-C实在太差了。记得到现在应该就E-M1有混合对焦吧,就中间一小块37个相位点,其他的机器追焦全是渣。
唯一亮点大概就是镜头吧,X1235/2.8 X35100/2.8 20饼 松徕15、25 30微 42.5/1.7 1232 35100,奥巴25/1.8这些小镜头,比索尼1650 16饼 20饼 30微这些便携头强太多。

可以回想一下各个器材讨论帖
提到apsc头,不管1.4还是1.8还是2.8,好像很少有人特意提一句等效2.1/2.7/4.2
提到黑卡,总是对1.8最大光圈赞赏有加,基本没人说等效4.86
只有在涉及m43的时候,只要有人提到某个头是大光圈牛头,九成会有人跳出来把光圈乘2,轻松变狗头,装逼大成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55
主题: 0
帖子: 353
注册: 2013年8月
百度上找到的,大底已经在体积、重量、价格等方面付出巨大代价了,画质、高感、宽容度等方面具有优势也是理所当然的,否则还不如关门算了。 本帖最后由 xingyuxy 于 2016-8-23 18:2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864
主题: 82
帖子: 6513
注册: 2008年7月
等效光圈这个定义从理论层面来说没有错的,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是不可能等效的.
因为画幅不同,肯定需要改变摄距,那么景深肯定不同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hhxx1949 发表于 2016-8-23 09:28
实际你增加物距后摄影位置关系就变化了,出来的照片也就不一样了 -> 这个对的。我觉得,不考虑移轴,不同幅面是拍不出取景范围、透视、景深完全相同的照片的。

而且就算你增加了物距,在变化后的位置上用一个全幅机身配一个在这里小画幅等效焦距的镜头+实际等效光圈,出来的景深肯定和小画幅搭配的一样,所以说实际等效光圈还是没有错误 -〉这个不对。按您的方法,虽然可以找到这个变化后的位置,使得景深一致,但此时大幅面的物距要更大。这样构图又不同了。

根据景深的计算方法,其为物距、实际焦距、实际光圈的函数。仅通过焦距和光圈来等效而不说物距,那就不确切。
http://www3.xitek.com/book/optical/depthoffield.htm
只是,在数码环境下,以屏幕输出为主,此时容许弥散圆直径如何取值,我不懂。

在线计算器:http://www_ab126_com/goju/1898.html

所以我认为,等效焦距可以定量描述不同画幅镜头的取景范围。等效光圈的说法,值得商榷。全幅景深浅,是因为可以或有时必须走得更近,物距小。


您没明白我的意思

同样一个镜头,放小画幅上视角更小,所以你为了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获得相同的视角,那就只能用更广的镜头

如果按缩小到一样的像素数量,那么全幅的像素边长就是残幅的1.5倍,43的2倍,那容许的弥散圆弥散圆直径也是直接按照系数来相乘,然后你带入到无忌的公式里面就会发现在一个对焦距离,残幅+50/2和全幅+75/3的景深完全一毛一样

至于那个网站算出来为什么不对,我觉得不能调整像素是个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48
主题: 315
帖子: 7309
注册: 2004年4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77
主题: 30
帖子: 2425
注册: 2014年6月
melfes 发表于 2016-8-22 23:06
实际你增加物距后摄影位置关系就变化了,出来的照片也就不一样了

而且就算你增加了物距,在变化后的位置上用一个全幅机身配一个在这里小画幅等效焦距的镜头+实际等效光圈,出来的景深肯定和小画幅搭配的一样,所以说实际等效光圈还是没有错误

小画幅赚焦距最好用的还是长焦,虽然光圈是小了点,不过体积和重量的确方便太多了

实际你增加物距后摄影位置关系就变化了,出来的照片也就不一样了 -> 这个对的。我觉得,不考虑移轴,不同幅面是拍不出取景范围、透视、景深完全相同的照片的。

而且就算你增加了物距,在变化后的位置上用一个全幅机身配一个在这里小画幅等效焦距的镜头+实际等效光圈,出来的景深肯定和小画幅搭配的一样,所以说实际等效光圈还是没有错误 -〉这个不对。按您的方法,虽然可以找到这个变化后的位置,使得景深一致,但此时大幅面的物距要更大。这样构图又不同了。

根据景深的计算方法,其为物距、实际焦距、实际光圈的函数。仅通过焦距和光圈来等效而不说物距,那就不确切。
http://www3.xitek.com/book/optical/depthoffield.htm
只是,在数码环境下,以屏幕输出为主,此时容许弥散圆直径如何取值,我不懂。

在线计算器:http://www_ab126_com/goju/1898.html

所以我认为,等效焦距可以定量描述不同画幅镜头的取景范围。等效光圈的说法,值得商榷。全幅景深浅,是因为可以或有时必须走得更近,物距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帝都花花 发表于 2016-8-23 01:31
改成等效景深真的很难?!


M43的25/2和全幅的50/4景深一样,进光总量也一样,为什么非得说是等效景深而不是等效光圈?

帝都花花 发表于 2016-8-23 01:35
始终搞不明白动态范围和光圈有关系,高ISO动态范围差,你非要用那么高干嘛?


实际M43在ISO100的动态范围就和全幅在ISO400的差不多,当然这里是说同一家底之间的比较,你非要挑刺说GX8在ISO100下动态范围比5DS在ISO400下高我也无话可说

帝都花花 发表于 2016-8-23 01:34
那不是换代了吗?你随便抓个老全副的非顶级定焦,一般的变焦头试试?能喂饱D700时代的1200万的就不错了。

我没打算吹,是你自己没看懂我说什么。


M43全家镜头在DxO分辨率最好的也不过是13MP,而全幅就算是感动的小痰盂配个5DSr的机身实际有效像素都有21MP,根本直接压死M43全家

你要想继续吹M43镜头的分辨率好,请你先说下这张图里哪个是1600刀的42.5/1.2配合摇一摇,哪个是400刀的85/1.8+5DSr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9.822
主题: 580
帖子: 74112
注册: 2011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hhxx1949 发表于 2016-8-22 22:32
理所当然,手动,快门和ISO一样,仅光圈小了,曝光就少了。
这更说明,等效光圈不能表达传感器单位面积的受光量。小画幅的SNR取决于像素密度,这是技术进步可以改善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9.822
主题: 580
帖子: 74112
注册: 2011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melfes 发表于 2016-8-22 19:56
没意义那就请你解释下为什么135 F2.8[T4.5] STF和105 F2[T3.2] STF为什么要专门标注T值吧

当然你也可以GX8+42.5@F2+ISO100和A7rII+B85@F4+ISO400,拍个大光比的场景缩到一样的像素看看谁的动态范围更大,谁的暗部细节更多好了


始终搞不明白动态范围和光圈有关系,高ISO动态范围差,你非要用那么高干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9.822
主题: 580
帖子: 74112
注册: 2011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melfes 发表于 2016-8-22 19:44
ART和Otus全家,感动的新EF35L II,E口这两年带标的定焦,哪个不是冲着高分辨率去的???20MP的也好意思在全幅面前吹了?


那不是换代了吗?你随便抓个老全副的非顶级定焦,一般的变焦头试试?能喂饱D700时代的1200万的就不错了。

我没打算吹,是你自己没看懂我说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9.822
主题: 580
帖子: 74112
注册: 2011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melfes 发表于 2016-8-22 19:41
按照你的理论,那干脆手机1/3小底转接全幅50/1.4直接等效400mm/1.4 你觉得可能么?


当然,只有你才怀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9.822
主题: 580
帖子: 74112
注册: 2011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melfes 发表于 2016-8-22 23:06
实际你增加物距后摄影位置关系就变化了,出来的照片也就不一样了

而且就算你增加了物距,在变化后的位置上用一个全幅机身配一个在这里小画幅等效焦距的镜头+实际等效光圈,出来的景深肯定和小画幅搭配的一样,所以说实际等效光圈还是没有错误

小画幅赚焦距最好用的还是长焦,虽然光圈是小了点,不过体积和重量的确方便太多了


改成等效景深真的很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等效光圈测试,兼测半幅与全幅高感。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