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Nikon CoolPix 5700 使用宝典 》★★★ [主题管理员:mmpp453]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73421 回帖:27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946
主题: 17
帖子: 1277
注册: 2002年12月
★ Nikon CoolPix 5700 长焦应用心得:

江南岸:


八倍光学变焦是5700的强项,尤其是它的最长焦端(280MM),在虚化背景和较隐蔽地抓拍时用处很大。但问题是镜头一长,快门的速度也要跟上,否则PP极易糊掉。而实际拍摄中,只有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机子才能达到1/300s以上的较佳拍摄速度,大多数情况下只有1/100s左右、甚至还要慢的速度。怎么办?别无他法,只有平时多练!现上几张PP。
图一:速度1/51s,F4.2,焦距280mm
图二:速度1/91s,F4.2,焦距280mm
用长焦抓拍:
一是机子要握稳;
二是按快门要恰到好处,既不能太猛也不能太慢;
三是要保证有一定的快门速度。总之多练才能用好5700的长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946
主题: 17
帖子: 1277
注册: 2002年12月
★ Nikon CoolPix 5700 暗处对焦差问题:

对焦总的来说不慢,但有时不准确,要重新半按快门,我最多试过4次才正确对焦(都是在光线暗的情况下)在设定里选"SINGLE AF"(单幅对焦)不要选"CONTINUOUS AF"(连续对焦),一是对焦会快,二是省电.如果你选后者,只要你开机,5700就会非常勤快地一直在"对焦"

笑看自己 :
个人认为5700升级到1.1版,对焦绝对没有变快,给我的感觉反而有点对不准了!
因为我在日光灯下对一只杯子上的文字进行对焦,文字和杯子的颜色对比度应该算是比较大的,但是试了几次,每次都是无法对焦,真是不爽。看来要提高对焦能力还得从硬件上进行改进才行,像sony采用红外对焦的办法效果就比nikon好的多。

真TMD的奇怪,刚才的刚才试了几次自动对焦,效果甚至比没有升级前还烂。但是刚才我用手动对焦试了几次,从小到大进行变焦。这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我又重新采用自动对焦时,竟然每次都可以对准!!
我的电池是新冲的,对焦的环境也完全一样,甚至我对焦的姿势都没变,呵呵,莫非5700还隐藏着什么bug!!


V1.1经过好多人测试,已经证明在对交上没有改进。
在光线特别案的地方,距离超过5m的,可以用那种小摊上卖的“激光教鞭”辅助对焦。用这个激光教鞭射在你想找的地方,然后用小光圈捕捉这个亮点,经试验有效率80%以上。我在家里全黑状态下也能准确对交。不过那个“激光教鞭”最好功率加一点,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YABALAHAN :
我知道高手在江湖,为了更好的解决5700暗部对焦问题,提供下面的网站:
http://home_dcilab_hinet_net/lcchen/led.htm
其实717也无非是打出一束红外线辅助对焦灯,5700有不支持nikon的辅助对焦外接闪光灯。我看到很多网友DIY对焦设备,我也试过(一片漆黑的晚上对焦高楼上的航空引航灯)只要有一点光5700在暗部对焦还是很快的。暗部对焦5700永远的痛。也希望大家尽早解决这个问题。(用手电筒照射人脸的确不是好办法)

都是够5700档次的好灯,谁DIYY一个?不许说我疯了,我是为大家好!
http://www_gun-world_net/USA/SURE-FIRE/FLASHLIGHT.htm
http://www_gun-world_net/USA/SURE-FIRE/TACLIGHT.htm
http://www_wz158_com/gifts2002/gg-mnsdt.htm
http://www_mascotnet_com/cb/000.htm
http://www_guay2_com/new_guay/new/g&g02/GP6.htm
http://www_xiaokang_com/new2000/products/maglite.htm
http://www_mascotnet_com/cb/003.htm
http://www_oes_itri_org_tw/coretech/semicon/sem_led_und_004.html
http://www_xmjeep_com/netshop/mjsd.htm
http://www_istis_sh_cn/istis/kjbl/xcphc/9706/6xcphc-4.htm
http://www_sunham_com_tw/hligh.htm
http://netcity7_web_hinet_net/UserData/85168887/toppage4.htm
http://home_kimo_com_tw/don3583/new_page_49.htm
http://www_cpu_com_tw/kh/tool/16/tool-16.html
http://digital_itnow_com_cn/news/20020910/200291010202711108-1.shtml
http://olymsports_china_com/channel/store/model1/search.asp?storeID=16&PathInfo=3350.3354

YABALAHAN :
绝对的好消息!攻克5700暗部对焦问题!真想买买关子,为了造福5700的爱好者全盘脱出,这可是在半夜里倒腾出来的。方法很简单,清晰度惊人!原理长焦端对焦!在拉广角中焦构图按快门,只要曝光准确张张精彩!诀窍:将拍摄物焦点用长焦甚至是数码4倍拉过来用手动对焦,很容易对清楚,然后,推出去什么也别管了,按快门吧!清晰度比自动对焦来的更爽,最关键的是解决了逆光自动对焦只对高亮反差部位的难题!哈里露亚!5700没让我失望,感谢我吧!我感觉太好了!终于解决了这块大心病!不用买辅助灯喽,日本子说他好吧,其实可真坏。下附图:只有20W台灯、电视机环境下的人像,没有任何辅助光及闪光1秒曝光(最近端机还是比较稳的)而且画里的小子在不停的动呢,你要是用自动对焦做梦,镜头吱吱吱叫个不停不说,你倒是给我对准呀你,急死我了尼...
参数:
CAMERA : E5700V1.1
METERING : MATRIX
MODE : P
SHUTTER : 1/1sec
APERTURE : F2.9
EXP +/- : 0.0
FOCAL LENGTH : f10.7mm(X1.0)
IMG ADJUST : AUTO
SENSITIVITY : ISO100
WHITEBAL : PRESET
SHARPNESS : HIGH
DATE : 2003.05.06 00:05
QUALITY : 2560x1704 BASIC
SATURATION : 0
FOCUS AREA : RIGHT

大家以后拍T形台,就不必担心喽:)狂喜!

中文参数:
别忘了,这可是半夜12点实在苦于昏暗环境下无法对焦,看着说明书折腾了大半个小时的回报啊!无锡的网友请我吃饭吧!我不怕SARS!下一个难关,两次曝光,难度高了吧!说明书上没有哦?!谁告诉我先?这张上海公司门前的外景如果不用两次曝光,霓虹灯永远是白的!除非PS叠加。苦恼中....

蓝星:
谢谢YABALAHAN,虽然是半夜3点多钟,还是忍不住试了一下你的办法,的确有效。
另外,再加上前人说的办法:先把ISO值调到800,对好焦后再调回来。就更加好用了。

bluestone42:
to:yabalahan,你做的试验不错,用长头对焦再变回的方法也有实用价值。但你的条件不够严格,我做过试验,不用任何特别的技巧,5700能够在EV3的光线条件下准确合焦,即F4,2秒的组合。你只试了F2.9,1秒。我是用手动选对叫点和AF对焦区测光做的,排除了画面中亮度高和更低的部分影响测光值,如果不这样的话,用矩阵测光,甚至在F4,8秒下也合焦,即EV1。但那对焦点并非是真的在EV1。其实,反差很重要。
综上,5700的暗处对焦水平约相当于当年第一代单反AF机,如MINNOLTA的A7000,NIKON的F501。这些我将写入一篇有关文章中。

YABALAHAN :
Re:bluestone42
你说的我看了说明书也不明白,EV3是自动曝光包围吗?我以前试过,要很高代价,每按一次快门,相机拍摄3张影像。一帧当前白平衡、第二帧红色调、第三帧蓝色调影像储存是平时的3倍。而且这和曝光、色调相关,和对焦毫无干系啊啊啊。好纳闷你逗我玩呢?

珠海老许:
yabalahan:u misunderstanding!!!我用的不是"包围暴光".只是"锁定暴光".在测光点和对焦点不一致的时候用.AE/AF-LOCK的按钮有3个选择:AE AND AF/ AE / AF.我现在设定AE LOCK.这样甚至可以在拍照范围以外找合适的"测光点",锁定后再对焦,构图,拍摄. 记得杂志上曾经介绍过用"灰卡"测光,那位试过?

bluestone42:
to:YABALAHAN
EV3亮度值,即是说是处于F4,2S或F5.6,4s......等等曝光组合,其被摄体的亮度是EV3具体概念和公式可去看摄影手册。
顺告:F2.8,1S的曝光组合,也即是EV3的亮度。所以,结论很相近,只是我认为不用特别的技巧就可做到准确合焦。

nuts2k:
昨晚下雨,开着灯在家里摆弄5700,发现在灯光不好的时候,AF Area设为manual的时候对焦最容易失败。同样的灯光,同样的物品,auto和off都很快对上,manual就死活也对不上。不知道各位的机器是否也是这样。

山明水秀:
请问各位5700的色友,用手动调焦,用什么方法能快速识别出对焦正好准确?我常常对焦过头,然后再返拨,来回几次,唯恐自己对不准!请各位谈谈经验!
WangYcca:
把AF Confirmation关掉就好对多了。

珠海老许:
大头:你有告诉我?记错了吧?还是我真的老了?刚练习回来,在看图呢.这次有一两张自己满意点.拍夜景的时候总是有一点地方过暴(即使总的曝光是不足的)很难平衡啊.
今天在距离澳门1公里的地方拍澳门观光塔,发现5700对焦确实棒!!!"黑暗中只要给俺5700一点点光,我就给你正确的对焦",类似于"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撑起地球"

[mmpp453 编辑于 2003-07-08 19:4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946
主题: 17
帖子: 1277
注册: 2002年12月
★ Nikon CoolPix 5700 手动对焦:

作者:xjack:


5700的自动对焦在暗处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而手动对焦又因为没有距离显示而变的难以操作。我在这里把我的经验分享一下,希望对每个已成为5700的用户和将要成为5700用户的朋友有所帮助。
我曾经在PCHome发过一个贴子,大家可以先看一下。

http://digi.pchome.net/2003/2/11/3_30528.htm
为大家做贡献。
下图左边是5700的镜头焦距变化,也就是变焦时指示条长度变化对应的实际焦距变化,单位毫米。
下图右边是手动对焦的对焦距离,单位厘米。具体用法如下,按下MF键,转动拨盘一次,激活MF,指示条的长度共有6个变化,从一个长度变化到下一长度期间拨盘转动9到10次。从指示条最短的情况开始,拨盘转动9次,第10次指示条长度变成两格,以此类推。从表上可知,第9次的对焦距离为12厘米,第10次为13厘米,以此类推。
需要注意的是,5700的最近对焦距离是50厘米,微距最近对焦距是3厘米,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当你使用MF时,指示条的长度为4格,小于50厘米时,指示条变为红色,表示超出对焦距离范围。只有当处于可实现微距对焦的变焦段,才有可能实现50厘米以下的对焦距离。具体做法可以这样,使用微距模式,变焦到屏幕上的小花变成黄色,然后按下MF键,转动拨盘,进入手动对焦,此时可实现3到50厘米的对焦。
比如我要对1米外的人或物对焦,先按下MF键,转动拨盘一次,激活MF,然后转动拨盘直到指示条长度为5格,如果从左,也就是逆时针转动拨盘,两次,如果从右,也就是顺时针转动拨盘,八次,此时对焦距离就是1米。
图是从dpreview的论坛找到的,表中所列数据不能说绝对准确,仅供各位参考而已。
我在这里补充几点:
1,表中所列数据在各焦段都适用,只是最近对焦距离有所不同
2,手动对焦的微距一样只可以在自动对焦能够实现微距的焦段实现
3,完成对焦之后再变焦不影响合焦距离,相当于对焦锁定,这一点和说明书不是很一致。
总结以上几点,5700的手动对焦可以这样操作,先用8倍长焦放大画面,如果光线特别暗,可以提高ISO值以提亮画面,使之便于观察。完成对焦后再变焦构图,同时将ISO值调回原先设定。
还有一点就是记得将5700的focus confirmation设为MF,合焦后的对象在LCD或者EVF上观察,可以看到合焦对象的边缘亮亮的,画面有较大的噪声,这就是说明书上提到的objects in focus will be outlined,即使在EVF上也是比较容易观察的。
我现在使用上面的方法来进行手动对焦已经可以非常快了,而且命中率极高,95%以上的机会能得到清晰的画面。

[mmpp453 编辑于 2003-07-08 19:3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946
主题: 17
帖子: 1277
注册: 2002年12月
★ Nikon CoolPix 5700 的遗憾及其diy改善:

介绍一篇好文《nikon CP5700的遗憾及其diy改善》,原贴网址:
http://digi.pchome.net/2003/1/2/3_24175.htm

作者为pchome网友 liangyu
nikon CP5700的遗憾及其diy改善

没有一款DC是完美的,性能的完美势必带来价格的不完美,反之亦然。各厂商只能通过突出某方面的特色而提高性价比来赢取某一层面的用户。
对于定位在家用级的nikon CP5700以其著名的品牌、小巧的机身、5M的高象素、8X4的大变焦力、灵便的旋转LCD、大量的用户设置功能等特色而倍受青睐;同时,因为设计理念及定位目标的不同,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遗憾,而一些基本功能的缺省也确实影响了用家对这款DC的发挥。
以下从硬件及软件两方面谈谈CP5700的遗憾及其diy改进。

一.硬件方面

1.加装滤镜
可能是出于缩小机身尺寸的考虑,5700采用了外变焦设计。这种设计至少带来以下问题:如何加接滤镜;如何避免外物对伸缩镜筒的碰撞;如何防尘防潮。
据说5700本身是带UV镜的,但看不出这UV是可拆卸的;同时,作为半专业级的DC,连基本的CPL都没法装,而nikon本身也不提供解决方案(UR-E8套筒是专为其广角及增倍镜头设计的转接环,不能用于加装滤镜),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至于碰撞及进尘进汽,也许并不会发生,但有这样的耽心总是郁闷。

加接滤镜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在伸缩镜头上装转接环,滤镜加在转接环上;二是加套筒。但都必须避免由此而带来的两个新问题:产生成象暗角;使用内闪时,产生阴影。
笔者做过两个套筒:53.5-58及53.5-62,测试的结果是,58mm的用内闪无阴影,但加UV时 广角有严重暗角;62mm的无暗角,但内闪有严重阴影。尽管套桶可兼顾滤镜、防碰和防尘,也只能放弃了。这时才明白sony的707设计成大炮而内闪置于炮筒之上的道理,5700若采用同样的设计,炮桶可要威猛得多!
CP5700并不主张在其镜头上直接加接滤镜,所以镜头前端并未留有常规罗纹。但镜前的一道凹槽,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人用橡胶圈将转接环卡进凹槽,便可加装滤镜了。笔者是在凹槽上卡了半圈钢丝环,再将自制的带凹槽的52mm的转接环卡在钢丝环上,很牢固,不易拔出,无暗角亦无阴影。唯一的顾虑是变焦的电机和齿轮之类能否承受,所以平时只加了UV镜。

2.对焦辅助灯
很多DC都设置有对焦辅助灯等装置,以便于黑暗中使用闪光灯拍照时的对焦。5700放弃的这方面的所有努力,手动对焦取消了5000上使用的距离显示,甚至连外闪的对焦辅助灯也不予支持。这就不能不使人抱怨了,在同级别的机器里价格是最高的,却连这样最常用最基本的功能也无法很好的实现!仔细研究了一下机身,发现5700的确是太小巧了,以至于难以找到一个放灯的地方!

笔者diy了一个由4节7#电池、2只聚光灯泡组成的对焦辅助灯,套插在热靴上。使用的结果是2m以外便没法达到对焦的亮度!本来DC在稍暗的地方对焦就差,靠两只2.4v0.5W的小灯泡照明,1m以内的成功率也极低,毫无实用价值。
DC采用的是TTL对焦系统,对高反差比较敏感,而对景象的整体亮度倒无太多的要求。而红外激光的聚焦力远比普通光线要强,707采用的红外全息对焦,效果就很好。受此启发,笔者花了10元钱买了2支玩具激光笔,用纽扣电池供电,按钮单独引出(以便拍摄时用左手控制对焦灯),投射为red laser 红色激光图案,其照射距离远远超出了内闪的作用范围,使用发现对焦成功率极高,速度也快。缺点是:占用了热靴位置,外闪和辅助灯只能取其一;不宜直接照射人眼,红外线可能对人眼有害;无法使用机内电源,否则辅助灯体积可以极小。

3.外接电源
采用内置4节AA镍氢充电电池应该说是目前DC较为经济实用的电源方案。
5700采用的是7.4v650mAh内置锂电。该电池在nikon前面几款DC上使用时,已经表现出力不从心,用在5M象素、8x的机器上,更是捉襟见肘,勉为其难了。
5700有8.4v外接电源口,可用AC变压器或外接电池包。电池包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一体式可充电镍氢电池(其内部为多节电池串联);另一种是电池盒,盒内多节充电电池串联。一体式电池的优点是充电较快,一个晚上就可完成;电池盒的优点是可准备多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充沛,但一个充电器一次只能充四节电池、15小时

外接电源的电压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较高的外接电压对DC的电子元件的寿命是有影响的,过高的电压甚至会损坏机器。
据说是因为在机内设有外接电源的稳压保护电路,考虑稳压电路及外接电源的内阻压降等因素,外接电源的电压要比内置锂电要高。经过测定,低电压报警时外接电源及内置锂电两者均为7.2v(空载电压,下同)左右,电量耗尽时的电压均为7.0v左右。可以估算,外接电源稳压保护的范围约在8.4/7=1.2即正负20%左右,最高外接电压不应超过8.4x1.2=10v。
镍氢电池的电压在恒流放电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为,满充后电压可达1.4v~1.45v(放置半小时后降为1.35v左右),在使用的初期,电压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到电池的标定电压附近,然后电压下降变得比较平缓,电池电量的80%以上会在此电压范围内消耗;然后因电能已基本耗尽,电压会在短时间迅速下降。当然,DC在使用中不是恒流的,相机动作时,电流增大,电压下降;无动作时电流变小,电压会回升。

如果将7节电池串联,其满充时的电压为1.4x7=9.8v,标称电压为1.2x7=8.4v;如果将6电池串联,其满充时的电压为1.4x6=8.4v,标称电压为1.2x6=7.2v。7节的满充电压偏高,但标称电压较合适,可以保证电池电量的充分利用,航海时代的8.4v 电源就是7节的电池包;6节的满充电压较合适,但标称电压偏低,可能电池电量尚未尽用便因电压的不足而使DC停止工作。
笔者diy的是一个7节电池盒,带转换开关,在开始时使用6节,低电压报警后转换为7节。在使用品新1.25v电池时发现,在6节电池低压报警后转为7节,结果还是很快又报警,表明使用1.25v电池时,6节电池电量可基本耗尽。

CP5700在硬件设置方面的遗憾当然还不止这些,诸如8x的大变焦而无光学手防振系统(BBS对拍静物时才有所帮助)、2.8的最大光圈(大光圈比超高快门速度更有实用意义)、最低8秒的快门速度(无快门线时B门用起来很困难)等等,但已经不是我们所能diy改进的了,同时也不影响其基本功能的发挥,只能通过提高摄影技巧等其他方式来弥补。总的感觉,如果CP5700体积能稍大一点,可能会更方便在设计时加上某些基本功能,但也许就不是这价格了,很多时侯价格并非价值的真正体现呢。

谦逊的liangyu兄之其他高见:
本人拍的PP的数量尚不足万张,冲印出来的照片也就400张左右,且90%多
的照片不满意(主要是不够清晰锐利),感觉挺难把握,提高很慢。
没有啥成功的经验,倒是有些失败的教训,可供参考如下:

1.关于象素。对于家庭用户,数码照片一般多用在电脑上显示或冲印5~7寸的照片,3M的象素的效果已经很好了,且对于不是高端的显卡,3M的显示效果甚至比5M的来得好;同时,在
相同的模式下,3M照片的文件也要比5M的小。也就说通常情况下用3M就可以了。遗憾的是CP5700从第一档的5M一下就下到了2M的第二档!当然这样做一定是自有其道理的。
我通常用的3:2(2560x1700)这档。其一,比2560x1920小10%多;其二,正好是
冲印照片的尺寸,冲印时不必留边“全构图”或去头切脚,在电脑上显示就象在4:3的电视上看宽银幕,也别有特色。
2.关于象质。从电脑上及冲印的照片看,如果不是我的眼力有问题的话,很难区别normal,fine,hi的区别,既然看不出或者说不是明显的看出,那么选择normal就应该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了。如果要大幅输出(比如A4,CP5700获某奖这可是一个因素哦!???)那就另当别论了。

3.关于手动白平衡。除了自动和闪光灯白平衡(这两者也有不多的失准的时候),其他的预设白平衡,我是用一次就彻底的失败一次,自然是因为我太菜的缘故,不是器材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说“没事,用PS啊!”,但实际上每次面对无数多的照片,对于象我这样的过路口都要问别人是红灯还是绿灯的一双色弱的眼,要达到“真实还原”,恐怕得碰上忒好的心情才行。教训就是,在没有真正娴熟之前,别在重要的时候使用手动白平衡。
4.关于冲印。一般而言,冲印店里稍有“经验”的人都会告知,用软件处理过的照片会很难准确冲洗还原的(??!)。对于5700的照片,我的感觉正好相反。现在每冲印之前我都得做以下处理:第一,用“我形我素”根据照片的清晰度调高一到二级锐化度;第二,用ACDsee调自动色阶或调高10~20%的r值(亮度);同时在thumbnails模式下看冲印的整批照片的亮度要接近。
用以上两个软件进行以上的处理,似乎为高手所的嗤鼻,但当你看到冲印出的照片的时候,你自会有一种高手的成就感的。

xjack:
我用手电的,开始用X5 LED flashlight,发觉太强了,人的眼睛受不了,拍静物和风景挺好。那玩意儿的光两英里范围内可见,呵呵。现在拍人就用一个普通的小手电,三五米内也足够了。

就是这个,flashlight 40美元一个,本来买了野外宿营用的,没想到派上这用处了。
[mmpp453 编辑于 2003-07-08 19:2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946
主题: 17
帖子: 1277
注册: 2002年12月
吐血推荐!!!★★★《 Nikon CoolPix 5700 使用宝典 》★★★

*开篇语*
    宝典中所载,皆为5700小组成员之心血、结晶。我绝无意窃取某一人之劳动果实,实因小组人气旺盛,使得资料查找起来十分困难(新成员总在问一些已讨论过多遍的问题,帖子越积越多,在上百页中找一个问题一会儿就头大了,很难有人翻遍所有的帖子)。鉴于此问题我决心作件好事,在大家的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下,产生了这本
《 Nikon CoolPix 5700 使用宝典 》

*结构*:为了查阅方便,我采用了“链接”方式(每个小问题单开一贴,这样可以保证要找的东西永远在第一页,不会被淹掉),所有分支都在《宝典》下链着。

*注意*:为了便于大家快速查到所需资料,请尽量不要在《宝典》中跟、发无意义之贴,如您有任何赞同或不同之观点,及任何好的建议,请到“5700俱乐部、5700之家”发表意见,到时我会定期总结对大家有用的讨论,提取到《宝典》中。希望我们共同来完善此速查《宝典》!

*感谢*:在此我要感谢“色影无忌”给我们提供的良好氛围,更要感谢“温暖的5700小组”中所有的成员,大家一起在不断努力,每人都无私的把自己的知识、心得拿来与我们享,因此我们也在一起进步。这里没有那类自己得到一本《XX秘籍》、《XX宝典》,私下里秘密偷练、意欲称霸武林或非要争个“老子武功天下第一”的“武林高手”(此类高手我看气量小了些、目光也短浅了些)。

*主旨*:《 Nikon CoolPix 5700 使用宝典 》要把技术、心得,像推广太极拳一样推而广之,使更多的人得以“强身健体,驱病防身,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

●馅饼编辑: 我要※※!!
★★★《 Nikon CoolPix 5700 使用宝典 》★★★

----------------------------
★ Nikon CoolPix 5700 的套筒解决方案:
☆ Nikon CoolPix 5700 价格走势/用户感受/全面数据:
☆ Nikon CoolPix 5700 爱机展示/软体升级:

NIKON 5700之家,我们共同的家园!
----------------------------

NIKON 5700 之家 III(winbird)
NIKON 5700 之家 II(gq1941)
NIKON 5700 之家(花羽浮月、不容错过、rainbow2000)
NIKON 5700 俱乐部 III(家住六朝烟水间)
NIKON 5700 俱乐部 II( leeyg)
NIKON 5700 俱乐部( 奔跑的羚羊)【5700小组与时惧进的结果 :-)】
NIKON 5700 小组 III(珠海老许) 【由于小组 II 人气过旺而又不得不新开小组 III 】
NIKON 5700 小组 II(cl135) 【原贴由于人气过旺而不得不新开小组 II 】
NIKON 5700 小组(cl135)【关于5700的各种问题这里基本都有,小组成员个个热情,人气很旺呦!没准正缺你呢!】
---------------------------------------

NIKON 5700 小组 精品图片论坛 【“鱼竹”为了便于学习和浏览,特设本贴 】
NIKON 5700 微距专辑【把你的好PP贴进来!】
NIKON 5700 贴图区【贴好图,看片往里请:)】

《图解尼康5700的内部结构》【想看5700裸奔的往里点】
●弥补NIKON低端用户不能使用NC的遗憾!
【krinnicam当然是遥控相机的软件!在室外使用,望远镜+相机+NB的无敌组合!】

--------------------------------------
尼康COOLPIX5700免费更换故障元件,详情参见http://www_nikon_com_cn


特别感谢:
gzl1、wwwujl、鱼竹:nikon-5700汉化固件V1.2发布了
5700汉化固件V1.2发明人阿一的Emial:ayi5451@hotmail.com开眼界提供
----------------------------------
Nikon CoolPix 5700 专集主题内检索
----------------------------------

● mmpp453用5700拍的一些片子:
★MMPP453★行行色色★

[mmpp453 编辑于 2007-11-26 13:55]
相关标签: 尼康 Coolpix 5700 Nikon Coolpix 57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 Nikon CoolPix 5700 使用宝典 》★★★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