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LEICA R系列全传2.0版(2022年1月20日更新)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303201 回帖:1788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6.287
主题: 4
帖子: 953
注册: 2005年1月
3、19/2.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287
主题: 4
帖子: 953
注册: 2005年1月
19/2.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287
主题: 4
帖子: 953
注册: 2005年1月
19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287
主题: 4
帖子: 953
注册: 2005年1月
3个头的编号是28/2671036
50/3233204
19/2736574
我想问问是几代的

[2005-06-19 20:34 补充如下]

另外这3个头定价28/4000
50/8200
19/11800
高不高?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287
主题: 4
帖子: 953
注册: 2005年1月
谢谢DX300的解答我朋友的都是9.4成新的东东,我是玩佳能的实在对徕卡不甚了解,只是看见这里的DX拿来接在佳能机器上我就想借来玩玩,结果他告诉我让我帮他出了他玩120了。我不懂多少钱就来问问各位DX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268
主题: 6
帖子: 3336
注册: 2003年6月
我想请教一下各位大侠,R的28/2.8、19/2.8、50/1.4一般2手的是多少钱我朋友有想出
=============================================================================

28F2.8 属于大路货,经常有人出手。
50F1.4 较少看到,价格不低
19F2.8 极少看到,价格不详

建议上蜂鸟2手看看。

2手的东西,价格没有定论。一看成色, 二看卖家,三看市场的需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4
帖子: 567
注册: 2004年10月
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95
注册: 2005年1月
谢谢楼下的朋友!那我就放心了,俺也开始往莱卡这里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226
主题: 8
帖子: 2369
注册: 2004年3月
我的LEICA的 R系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268
主题: 6
帖子: 3336
注册: 2003年6月
我代楼主回答吧.

从网上的资料看,这个规格前后有3代.

第一代: 序列号(s/n) 2806500之前, 2刀口或者3刀口
长度:47MM, 重量: 450G, 3刀口, 可用滤镜: Series VII (2),遮光罩外置,不能用于R3以后的机器.

第二代: 2806500(三刀口)--ROM口
长度: 50.6MM, 重量: 400G, 可用滤镜: Series VII (2)或 E55, 内置遮光罩, 能用于R3以后的机器.

第三代(目前生产的ROM口):1997年以后生产
长度: 51 mm , 重量: 490G, 可用滤镜: E60, 内置遮光罩, 能用于R3以后的机器.

关于2手价格, 没有定论.一般成色好的贵一些, 生产年份靠后的贵一些,成像质量除第一代外,都不错.

以上, 仅供参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214
注册: 2004年12月
R50/1.4几个版本阿?现在二手价格如何?想上一个玩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453
主题: 11
帖子: 2681
注册: 2003年12月
换个扫描仪!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453
主题: 11
帖子: 2681
注册: 2003年12月
大眼睛的荷花太美了!!!!!!!!!!!!!!怎么会如此超现实?有些萨瓦尔多达利油画的味道!
我再来一张胶片的吧!LEICA RE 和leica R 35mm pc移轴镜头: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中庭!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453
主题: 11
帖子: 2681
注册: 2003年12月
手LEICA R35mm移轴镜镜头,LEICA RE机身!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268
主题: 6
帖子: 3336
注册: 2003年6月
这是每一位玩徕卡的必由之路! 感谢OKJ开了R系列专贴,大家可以群策群力,少走弯路.

我住在鲁班路,宜家离我家不近至少还有20分钟车程,多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0
帖子: 343
注册: 2005年3月
呵呵,本来想好好学摄影的,现在看到机器镜头就手痒,快变成二手中转站了.300兄离宜家近吧,下次我来逛时把幕带来,应该会有效果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268
主题: 6
帖子: 3336
注册: 2003年6月
国内的市场价格有滞后效应,好比捷信脚架年前国外市场已经涨价了,国内的价格到4月份才是上调.另外R28F2.8本来就是大路货,再加上镀膜划伤,更是大大地打了折扣.

关于EBAY,可以尝试,不过国内的信用卡好象无法收外币的,且外币转入国内帐户需要手续费.另外,别忘了,ZF是外汇管制的.

M和R的用途不同,镜头素质都是一样的.据说镜头设计和制造,徕卡没有分M和R的专门部门.M的优势在于28MM-50MM,单反R系列的优势是超广角和中长焦.M和R都是必须的,2手都要抓,都要硬!

2手镜头的学问很多,建议看看下面的文摘,相信会有启发:

注册:2001年08月 挑选大幅二手镜头漫谈(原创)
作者zwg_sh555

  关于二手镜头,现在玩的人也是蛮多的,尤其是玩大幅机的,好象全世界都有玩二手镜头的“传统”。但被二手镜头反过来“玩”的人士也不少,我就是其中的一位。为此,我就自己的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我从教训得来的一点小经验,对你在玩二手镜头时有一点益处。也正是因为这是个人的经验,很多观点没有经过科学印证,因此,文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谨请包涵。

1. 原装和拆洗
  大概在1975年前后,我曾化了20元买进了一只海鸥牌放大镜。人造篮绿色的皮面盒子上炀着“中档放大镜”,用来放大海鸥4型机拍的120片子,在当时是很不错的了。后来有一天发现里面有灰尘,内心很是不舒服,最后镜头被我拆开彻底清洗了一下,里外通透,自己也十分高兴得意,当晚就情不自禁地去放大照片了。第二天一早起来一看,放大的照片怎么没过去的好了?于是再重放,结果还是不好,只得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了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做了调整后,再重放,可还是不好,纳闷!于是怀疑镜头了。由于那时摄影光学类的书不多,所以便一头扎进了上海图书馆(那时在上海人民公园边上),最后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镜头的成象品质,除了设计、制造、等等原因外,在装配中的“同轴度和片行距等等”的校正是最能影响一只镜头的成象品质的。如何做到镜头的“同轴度和片行距等等”达到设计要求,从来都是每个制造厂商的“绝密”。他们需要一套专用仪器和规定的工艺。所以同样是“天塞”这样现在来说是简单结构的镜头,由德国人设计,但分别在日本造和德国造的品质就是不一样。因此一枚好的镜头,最好是送原厂或指定维修站进行维护和修理。这样他们会按原厂设计时的参数为你作校正。可你看国内有的维修店,他们有多少专用仪器?他们有没有原厂设计时的设计参数?我曾看到过一位维修“名家”在拆洗哈苏镜头时用铅笔在镜片边上作记号,然后按记号再装回去。我看了心痛不已。因为他根本不懂这只镜头在装配结构上的“巧门”处和校正工艺,所以他那样做无疑是在拿摄影者的“宝贝”和哈苏的声誉开玩笑。你可能在生活中听说过某人兴高彩烈地买进了一架二手哈苏相机,可是在拍了一段时间后却说和他原有的马米亚比,没什么明显的优势,或干脆说还不如马米亚等等,其实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卖家可能为了卖个好价钱,所以在出手前对镜头进行了清洗。另大概在80年代未,我曾在《中国摄影》杂志上看到一篇来自香巷的信,大意是说信主原有一台海鸥4型机,很喜欢它“墨绿色”的表现,后来送香巷某修理行拆洗了一下镜头,结果象质大失所望了,问上海照相机厂是否还有他手中这种版本的机器。同样,原因就是拆洗了镜头以后,没有按设计参数进行校正。
  所以,镜头一经拆洗,就很难说它还能保持原出厂时的品质了。而且越是高品质的镜头,这个“拆洗效应”越是明显。然而我们又根本没办法知道它是不是原厂拆洗的,人家甚至完全可以拿张假的“原厂维修证书”给你看(这年头假文书太多了),你如何辨别?
  因此,一个完全的办法就是“不变应万变”,杜绝购买“被拆过的镜头”。

2. 灰层和灰尘。
  大家不要以为“灰层”和“灰尘”中的“层”和“尘”是我写错了,没错,这是二个含意。“层”是表示灰尘较多,已形成“一层”灰了;而“尘”是表示灰尘不多,呈显“颗粒”散星状态。这二种情况对成象品质的影响有着“质”的不同。
  国人一直埋怨国产镜头里面怎么总是那么不干净,老是会有一二点灰?真是让人扫兴。的确如此。我每当看到一枚好好的镜头里面有几粒小灰尘时,内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不爽感。心里那个难过劲啊,还真说不出。可是从理性的光学理论上来说,几粒小灰尘是“完全不影响”镜头的原有品质的。这个说法,也就是在我拆坏了我的海鸥中档放大镜以后,在上海图书馆里学到的。我为此还傻呵呵地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去进行“光学演算”。结果说明“灰尘”对镜头成象品质的影响是有的,但数量级很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就象一杯水中的几滴水,它对整杯水的重量来说,无关紧要。
  所以,有“几粒灰尘”的镜头,我不会为此过分担心。这种二手镜头我是接受的。
  同时我个人认为,对大幅镜头中的“灰尘”,一定要有“容忍心”,因为这一点是大幅镜头天生的“秉性”。这点我在后面会专门说到。
  但是,“灰层”却不同了。它是“灰尘”的※※※,极具杀伤力。它有能力把尼康高反差镜头变成柔焦人像镜,把施奈得镜头的鲜丽色彩化作“灰旧的色彩”。这是因为“灰尘”在数量上的增加,最后导致质量上的变化而产生的。就象一杯水中的几百几千滴水,它必会对这杯水的重量产生影响。
  这个道理如用光学理论来说,太烦人了,而且枯燥泛味。那么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戴过眼镜吧,不管是太阳镜,还是近视眼、老花眼。当镜片上有几颗“灰尘”时,你不会觉得有妨碍,尤其是在镜片边上时,但当有一层灰时,也就是说有“灰层”时,你就受不了了,一定会拿块布来擦一下。镜头也是这样的道理,而且镜头还是有很多片“镜片面”组成的,这很多片镜面“灰层”的相互影响,又绝对不是1+1的关系。
  所以,我总是杜绝“有‘灰层’的镜头”,更不让自己有因为这种镜头可能很便宜,就想买回家自己擦一擦的念头。除非这种镜头的价格低到对我的经济承受能力来说是“无所谓”时。

3. 镀膜和霉菌。
  玩到大幅这个领域,一般对镀膜的理解可能是非常到家了,所以这部分说的简单点。
  所有镜头镀膜的作用,无非是“增加通光率(或说透光率)和完善镜头的色彩光谱特性”。现在镀膜技术的发展,几乎致善致美,但它的本质没有改变。然而,并不是说镀膜越多越好。象“本镜头采用了什么什么技术,多达了多少多少层镀膜”等等,这些话,其实是一种非常商业化的“广告语”。从理论上来说,最理想的好镜头是不需要镀膜的,但我们现在还找不到这样的光学材料和研磨抛光技术,所以只能用“镀膜”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镀膜是个“不是理想办法的好办法”,其作用,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说得夸张一点,你到市场上去看看,那么多的垃圾级镜头,那个不说运用了什么什么多层镀膜技术?
  然而哈苏有一款250mmSA镜头,大约是在1972年设计的,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是单层镀膜的。一直到了后来,迫于外界的压力,才改为多层镀膜。然而资深的摄影师却喜欢那款单层镀膜的镜头,因为他们知道,那款镜头的色谱特性已设计的非常完美了,根本不用再镀什么膜,用在那款镜头上的单层镀膜,主要只是为了提高通光率。但是外界并不理解这点,所以老是用疑虑的神态在问“为什么这款哈苏系列中最高级的镜头不是多层T型镀膜的?”,那好吧,就改为多层镀膜的吧(但我还未见到T的标志。也许用上了T型镀膜,改动太多了,可能会失去原设计的品质)。这下可乐坏了哈苏,因为这样一改,原来要用到的高级光学玻璃,现在可以用稍为低级一点的光学玻璃来代替了。而这稍为低级一点的光学玻璃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完全可以由镀膜技术来解决,这样生产成本可以下来了,但售价却可以提高了。为了达到商目的,在设计中再有意把色彩表现做的“现代”一点,以迎合大众的心理需要,从而皆大欢喜。
  同样还有很多资深的摄影玩家到处在找“白头”玩。但你不要以为他们什么样的“白头”都会玩,如果是那样的玩家,那他是在装“高雅”(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真正的玩家他对“白头”的光学性质,已到达了常人一般很难到达的境界,所以他有一套选“白头”的规矩,其中有一条就是“白头”必须要有“自然膜”。这些玩家对镀膜的认识正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不能不让我敬佩!
  所以我现在在选镜头时,对镜头的镀膜不太“迷信”,不会认为多层镀膜一定会比单层的好,而是要全面综合性地去评估一只镜头。尤其是大家已有公认的单腊镜头,一般可大胆买进,但化的钱却会因此可能要比多层镀膜的镜头少很多。但你如果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的话,那我建议你为了保险起见,就买多层镀膜的,这是不会有大错的。
  然而霉菌却是镜头镀膜的天生死对头。大家对此不能大意。我过去曾在买二手镜头时被卖家一说,认为一点点霉无所谓,拿回家去擦一下就完了。其实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霉菌有很多种和类,不是专家还真说不清,但不管如何,它的外在表现大体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花”状的,另一类是“网”状的。“花”状的霉菌发展一般较快,一不留神,它便成片了,而“网”状的发展较慢,但破坏性极大。霉菌的生存是要有环境的,其中最大的要素是要有霉菌的“食物”。我当初对此认识不足,认为温度和湿度是主要的,其实,这是它开始产生和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它生存的主要“内在”条件是“食物”。这和人类的情况极为相似。一位天才被关在牢里,但只要有食物,他不会死,如把他放出来,进入到一个特定的环境中,那他的发展就不得了了。霉菌也是这样的。
  大家不知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就是一堆镜头放在同一个环境中,可有得镜头就是偏会生霉,而有的镜头就是不生霉。为什么?这一堆镜头不是在同一个环境中吗?同样的温度和湿度。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奥妙不成?当然有,那就是易生霉的镜头有“食物”,  所以一有霉菌沾上,便如鱼得水,迅速发展,而不生霉的镜头没有霉菌的食物,所以即使有了霉菌,它也无法生存。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原来霉菌的食物主要的就是镜头的“镀膜”,当然,镜头中的空气和尘埃也会带有霉菌的“食物”,但这不是主要的,数量有限,镜头的镀膜才是霉菌长期生存的主要食物。而镜头的镀膜种类繁多,霉菌的种类也繁多,这就要看他们的“缘分”了。有的镜头镀膜可能永远不是霉菌的“食物”,所以只要这种镜头中没有空气和尘埃中带来的霉菌“食物”,这类镜头就有可能永远不会生霉。
  所以一经生过霉茵的镜头,它的镀膜很可能已被霉菌“吃掉”,受到损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其中尤以“网”状的霉菌最数厉害,它不仅能吃掉镜头的镀膜,有的甚至还会吃掉镜头的镜片玻璃,且生命力极强,能“冻眠”数年不动,一旦外部环境有了,又会迅速从“冻眠”中醒来,开拓新领地,发扬光大“霉菌文化”,让人受不了。
  如果你手上有生过霉的镜头,你可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仔细看看,是不是这样。当然,霉菌刚刚生产就被你消灭的,那霉菌主要是吃了镜头表面“尘埃”和空气中的“食物”,那破坏的程度会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在购买二手镜头时,我是杜绝有肉眼看得出“霉迹”的镜头的。

4. 机械损伤与其他。
  机械损伤是指镜头在外力的作用下生产的损伤。
  [1]镜片的机械损伤,主要表现在划伤和擦伤(磨损)二种。
  划伤有多种,我见到过的有树枝划伤,摄影包扣带金属件划伤,滤光镜金属边框划伤……等等。而其中最常见的却是“擦镜划伤”。这种事最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我的一位朋友,那时在我们一起玩的人当中,他最早买海鸥DF相机,五百多元,对我们那时只有36元工资的人来说是了不得了。我们一班人看得都“眼中出血”。他呢,也是最爱护这台机器,尤其是镜头,只要前后镜片一有点灰,便马上送专修店里去清揩,每次一毛到※※钱之间。久而久之,他发现专修店每次只是有一个钢镊子挟着脱脂棉球沾点擦镜水,轻轻擦二下而已,这钱他认为化的有点不合算,于是他自己小心小心翼翼地“照葫芦画瓢”,结果首战便用镊尖划伤了前镜片。他心痛的不得了。便送我这儿,我为他“土法”测试了一下,结果发现他的那点小小的划伤,并不影响最后照片的成象质量。我后来为此又找了些被划伤的镜头,做了不少测试。
  结果发现:小而轻且在镜片边上的划伤,基本上对照片的影响人眼看不出,而明显的划伤,尤其在镜头中间部分的划伤,对照片最后的结果有明显影响。
  所以,我在钱有限的情况下,或对某只二手镜头的某个特点特别喜欢的话,还是会接受在镜头边上有轻微细小的划伤,但我杜绝接受有明显划伤的二手镜头。
  擦伤就不同了。最常见的是由于镜头擦揩方式不当,或对镜头有“净癖”,没事就擦镜头而引起的。主要表现在镜片“发毛”和镀膜的局部或全脱落,其中又可分为程度的不同。
  镜片一经“发毛”,便会明显地影响到镜头的分辩率,反差度,色彩纯度,抗眩光性等。对最后照片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镜头全部脱膜那就不用说了,但局部脱膜一样也不能接受。局部膜面的损坏会增加镜头表面局部的反射率,减少通光量,造成胶片平面亮度分布不匀,最后会在底片上留下曝光不均,形成斑迹。这在拍摄“乱七八糟”的景物不太明显,如树林、乱石等风光片。但对中灰均匀性景物却会表现的非常明显,如高调人像。这种不均匀,大概能造成0.08~0.15的密度差,并产生相应的色彩差。
  所以那怕只是有一点“发毛”和脱膜的镜头我一概不能接受,坚决杜绝之。
 [2]镜身的机械损伤,一般可分为二类。第一类是“表劲”伤,第二类是“内劲”伤。这二种劲是我借中国功夫中的“劲力”给他命名的,具体情况还真有点“不好说清”,那就举二个例子来说吧。
  有一个影友,正在家里和大概四岁左右的小女儿拍生日照,恰好一位朋友到他家祝生日快乐,于是这个影友就随手放下相机,和朋友说话了。小女一时没人管,就拿着一把切蛋糕的小刀,走到相机前高兴地乱砍玩耍。还好,由于镜头盖盖着,所以镜片没事,但相机的机身和镜头外面就“伤痕累累”了。象这种伤,只是在机器的表面,就象功夫中的“表劲”,只会造成皮肉伤,无妨大事。
  再举一个“内劲”的例子。我单位有一只“威威达手动变焦神镜”,装在海鸥机身上,主要是用在工作现场环境比较“恶劣”的场合中拍摄。一次从一米多高的地方掉落下来。还蛮巧的,是镜头向下斜着下来的。结果只是变焦镜前的一片滤镜被摔坏,金属圈变形,镜头自身的镜头滤镜镙纹圈也有点变形。拿下滤镜片后,不非常仔细地看,一般还看不出。可是,以后拍的片子,却一点也显不出“神镜”的神威了。这种劲就象功夫中的“内劲”,外面看不出什么大伤,可内脏可就伤得不轻了。
  因此:“表劲”是一种在表面就消耗掉能量的外力,所以只能造成表面伤,是可以接受的;而“内劲”是一种能量消耗在内部的外力,所以能造成镜头内部的损伤,是绝对应列入杜绝之例。
  [3]白边与脱胶。
  很多二手的老镜头,你则着镜身往里看,仔细看镜片边上,你会看到一圈一圈的白边。这是在镜片被研磨成园形后,未对镜片边和镜筒边作“发黑”处理,或处理不到位形成的。制造者不对这些白边进行有效的处理,可能是认为这些白边形成的负面影响不会对成象品质造成太大的影响,或是处理技术上还不能做“好”。而上述这些白边会增加镜头内部的漫射,影响反差和色纯度。但一般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当然,如果是“黑边”那肯定会比白边好的。
  所以,如有可能,我还是喜欢挑“黑边”的二手镜头。
  另外,大家都知道现代镜头大多是“胶合成组”的,如双高斯镜头的四组六片,其中就有二组是胶合的。胶合物有水溶性、非水溶性、高分子化全物、树脂胶体等等种类。又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的。但不管何种胶,它都会因受膨胀率的不同,或受到震动、撞击,或胶体老化等等原因,而在镜片间产生局部或全部脱胶。这样必然会造成通光量降低,反射率增加,引起色差和光差,从而影响镜头的成象品质。另一方面,二手镜头一有脱胶现象,说明这只镜头已进入了“衰落期”。
  所以,不管如何,我总是杜绝镜片脱胶的二手镜头。

5. 快门和光圈
[1]快门。
  快门的基本结构就不用多说了。现在在产的大中幅镜头的镜间快门基本上都是“康柏”快门。从德国罗顿斯特、罗莱、哈苏的蔡司镜头到日本的富士、尼康,马米亚等,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康柏”快门。可见这种快门已是非常成熟的了。而一般用在大幅机镜头上的“康柏”快门,很少有“使用不当”造成损坏的。因为玩到大幅机的人,层次相对高了点,以前大多数是玩过一段时间的其他相机的,所以都是行家了,一般不会造成使用不当而产生的问题。只有“硬伤”和“老化”。
  “硬伤”是指镜头快门为外力所造成的机械损伤。如碰伤、挤压伤等。这些损伤一经造成,快门一般就会有毛病了,轻者使用不便,精度全失,重者快门就此不能工作,所以原镜头主人一定会送出修理。就是想卖出,他也会为了想把价格卖得高一点,而去修理的。除非是修不好或修好了也卖不了几个钱的镜头。但应着修理水平的高低和机械损伤的程度不同,这种“硬伤”可能会给快门留下“病根”,以致有过“硬伤”的快门“一用就坏”。
  所以,我对有“硬伤”的快门是多一个“心眼”的,尽量离它远一点。
  “老化”是指镜头快门正常使用后产生的机械损伤。这种损伤只要你使用快门,就不可避免会产生。“康柏”快门因制造年代和厂家的不同,其快门的使用寿命也是不一样的。过去一般的平均寿命大概是在三千次上下。现在最好的也不超过六千次。如哈苏的大约是五千五百次左右。这种“老化”主要产生在二个方面,一是快门动力弹簧,二是阻尼齿轮。其中尤以弹簧为最易“老化”(疲劳损伤),而齿轮 “老化” (磨损)则为次。还有那些将要到寿命“终点临界”状况的快门,买得时候一不注意看觉得还不错,一到家没用几下就坏,郁闷。
  所以我总是认真检查快门的“老化”程度,尽量挑快门“年轻”一点的。
  同时,大家一定也注意到,大幅镜头的快门上有好几个“开口”,比如快门上弦板手处等等。这些“开口“给镜头的“密封”性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灰尘和湿气就从这些开口处进入镜头内部,引起镜头有灰尘或发霉,所以我在上面“灰层和灰尘”一节中说大幅镜头内有点灰尘是大幅镜头天生的“秉性”,就是这个道理。
 [2]光圈。
  在镜头中,我个人总是觉得光圈是最简单的了。现在我们常见的光圈有二种,一种是“可变等距刻度光圈”,另一种“可变不等距刻度光圈”。而“可变等距刻度光圈”又是目前最“流行”的。因其光圈刻度相等,使用时很方便,对用者而言比较直观,一档半档地,调起来很有感觉,但它对制造的要求相对要高一点,光圈一般也不能做得很圆、很准(相对而言),因此多少对焦外成象有点影响。好在玩大幅的不讲究焦外成象,而是追求“全实焦,全景深”,所以这点不必过虑。这类镜头我们只要看一下手中135机器最后一代的尼康、佳能等手动镜头的光圈就是了。另一种“可变不等距刻度光圈”现在不多见了,因为它的光圈刻度是前大后小,刻度不一样,用起来感觉上不是很爽,不太讨人“喜欢”,所以现在一般的制造商如没什么特别情况,都不会去造这种光圈了。但在老的二手镜头上还是可能有的。这种光圈一般都造得很圆,叶片一圈压一圈,象彩虹一样,如做工精湛的话,会做得非常漂亮(所以又称为虹式光圈),通光量相对易造得准确点,制造要求也不十分高,构造也简单,所以我到是很喜欢它,因为它有“内涵”。这类镜头现在二手镜头上常见的以无快门镜头为多,如海鸥8寸外拍镜头,还如前苏联用在135机器上的85mm/F2人像镜头,等等。
  不管哪种镜头,一般光圈都很少会“出事”。我见过的无非是——光圈受外力损伤而变形,造成光圈运行不畅;内有粘性物体,光圈叶片被粘住;光圈生锈,引起漫射。当然还有其它了,但这些是最常见的。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光圈的“老化”。这是由于使用时间长了,叶片铆钉和限位等处的磨损,结果引起光圈值和实际值误差超过“标准”了,会给曝光造成麻烦。
  所以在找二手镜头时,我总是以“年轻”无“锈、粘、变形”等情况的光圈为首选。当然,光圈原来的制造精度也是要注意的,那此转动了1/3档数值,而光圈叶片没动一下的二手镜头那是一定不要的。

  6.购买二手镜头的步骤。
  我过去曾有一段时间,买二手头非常的“随机”,吃了不少亏。以后随着教训的增多,便形成了如下一套“程序”;
 [1] 在购买前,先确定自己要买的镜头规格,然后寻找到能找到的所有介绍资料,包括用过人士的评介,从而大体上做到基本上了解自己想买的镜头目前还有那些厂家在生产,主要有几代,每代的特色是什么,新品价格多少等等。最后定下明确的“购买对象”。
  这中间对野外大幅相机而言,最重要的是光圈值、重量,如比较喜欢城市建筑风光摄影的话,还要加上一个较大的象场。
  镜头光圈值在野外是不能太小的。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我对小于F9的镜头没法忍受。因为不管是用上了增光屏(这东西我个人也很不喜欢),还是再采用了什么乱七八糟的措施,我还是觉得“暗”,尤其是光线不好的时候,对焦几乎成了“受罪”。所以我如有可能的话,一定是购买通光量大于F9光圈的二手镜头。
  镜头重量的事就不用多说了,当然是越轻越好,但是这世上的事情就是不能二全,一只好的镜头相对来说,它是不可能轻的。这里头又有好多好说的,但对选挑选大幅二手镜头不是很重要的,略过。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个人从不过分追求“轻”的镜头,只是以我的“负重体能”来决定的。
  镜头的象场,当然也是越大越好。但对风光摄影和一般的拍摄来说,“标准象场”够用了。但这里按我自己的经验,对要用在城市建筑风光上的镜头,还是觉得最好象场要大点,这样顺手一点。
  另外可能还有点什么个“情感”上的“情结”,如喜欢施奈德的色彩和层次、尼康的“硬线条”等等等等,那我也会一并在这时考虑到。
 [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目前二手市场的情况——那里有,有些什么镜头,相同成色的镜头价格如何,买家信誉如何。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在购买前多了解二手市场的现况是非常必要的。这能为买到价廉物美的镜头打下良好的“地基”。
 [3]在上述基础上,我就会直接进入店内,进行挑选了,程序如下:
 (1)看成色。在镜头拿到手后,我一定是先仔细地看一下外观,以大概确定它的成色,做到心中对这枚镜头的使用情况有个大概的判断。成色的判定主要是看使用痕迹,镜筒上的颜色退化,快门情况,光圈锈蚀情况,镜片内的灰尘等等。比如要找镜头上使用最多的地方来看使用痕迹,那大幅镜头一般说用得最多的是快门上弦板手(包括对焦门板手),只要对焦一次,就会用一次,所以这个地方要仔细看,然后再结合其他方面一起来做判断。这一步只要粗览一下,做到大概了解就可以了,如不满意,我就不会看下去了,如有意思的,那再往下细看。
 (2)看镜片。第一是看镜片是否被拆过,第二看灰尘和灰层,第三看霉迹和镀膜,第四看白边和镜片胶合情况,第五看镜片的机械损伤。综合上面的情况来判定这个镜头的光学部分是否可以接受。其中首先要看的就是镜头是否被拆过,这很重要,越是“高级好头”越是不能拆过。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内情”人士说:大众汽车和德国合作时,当初有一台调速台说好几年后技术国产化的,就在离约定国产化时间前三个月,※※成立了一个有高级教授(理论家)、高级专业工程师(实践与理论双向兼顾的专家)、高级老技师(工作经验丰富的实践专家)三人组成的专家组,可谓从理论到实践,实力完厚。他们信心十足,自行拆开了那台机器,进行了研究和测绘。完事后装上,却发现这台机器怎么弄也达不到原来的技术标准水平。最后不得不放下“高级专家”的老脸,还是由德国人来重新装配了事。由此类比,再次说明,没有十分的把握,是千万不能碰被拆过的二手镜头的。
 (3)看快门。这部分主要是:一看快门是否受过机械损伤。二看快门的准确性。当然,我们没有仪器,这方面只能凭个人经验了。我是带一只数字显示的电子表到现场,当然有秒表更好,用它来核对慢门部分。一般说慢门能准的话,快门大概上也可以的。这个过程,可以先在家找个有镜间快门的镜头来练一下,很快就会有感觉的。第三是看快门的使用寿命大概如何了。这主要是用听声音和手感来判定了。
 (4)看光圈。这在二手镜头中可能是最简单的了。首先先看叶片是否发锈、沾粘、变形,其次看叶片是否松动,最后用手调一下光圈看看各档的准确性是否好,滞后现象是否“超标”了。
 (5)看翻新、造假。现在各种翻新、造假技术也是“日新月异、超常规发展”,大有叫人防不防。过去很少见这种事,但这几年却让我大开了眼界,对这方面我本人没太好的办法,所以我现在基本上买“名牌”二手的东西非常小心,可以说几乎不买二手的了,因为我自觉在这方面我是一个“低能”者。所以在这方面我能说的只有三点。第一点是了解卖家的信誉,只有有信誉的商家你才可以去,否则建议你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第二点是看新旧的“自然过度性”。一件物品在自然状况下他的新和旧、磨损与完好等处是呈“自然过度”状态的,不会突然改变的,只有外加人为因素时,才有可能出现“不自然过度”。第三是新旧的“自然同步性”。也就是说,每件物品在使用过种中,它的自然“老化”虽说是有可能有误度上的不同,但会有一种“自然的同步”性。这也有点象人,不可能一个80岁的老婆婆,全身都老化了,但一双手却象十八岁的大姑娘,这是不正常的。同样道理,一只镜头怎么看都是八成新,可就是镜片非常完美,里面连一颗小灰尘都找不到,那自然吗?
 (6)看形状、听声音、摸手感。
  看形状主要就是看镜头的整体外形是否有“变形”。比如说我在上面“机械损伤与其他”中说过的那只“威威达神镜”,由于那一跌,虽然外面粗看看不出什么,但细看你能发现它的镜头口处有点不圆了,用手反复地摸镜身,也会有一种“异感”,这是因为它受“内劲”打击的关系,“脏腑”移过位了,光轴因此偏了很多,成象品质大跌,终使“神镜”变“妖镜”了。
  听声音主要是听快门声、光圈声(包括定位声)。当然,把镜头拿在手中轻轻揺一揺是一定要做的,正常镜头会有点“松动”的声音,不用多心,但不能有“松脱”的声音,那是有问题的声音。
  摸手感主要是找一下各种运动件的阻尼,看看是否正常,顺手,一般正常情况的镜头动起来是比较顺手的(包括国产镜头),如发现有异常,应要搞清楚情况。另外有时你眼睛看不出的变形也可以通过“摸”给“摸”出来,还有……算了,如没事拿只镜头多摸摸,比我说什么都强。
 (7)最后应该就是“砍价”了,真得非常抱歉,我在这方面是个外行,说不出什么来,这点只能请那位“得道高僧”来“传经说法”了。

  其实,二手镜头的挑选还有好多可说的,但我一直认为,如何购买二手镜头,这不是说的清的事,说只是提个纲要,最要紧得是个人的“经验”。
  “经验”在玩二手镜头中是无可替代的。
  所以,如果想成为玩二手镜头好手的话,那建议你先把你周围能借到、找到的所有老旧“二手镜头”都认认真真地玩上一遍,到那时,我可斗胆保你已进入高手之列了。
  如你还不是玩二手镜头的行家,那你在玩大幅机时的第一枚镜头,我强烈建议你,只要经济上能承受得起,请购买新的镜头,以增加你玩大幅机器的“完美感”,不要让那些二手镜头带来的问题,破坏你的玩兴。
  这也是我最诚恳的建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0
帖子: 343
注册: 2005年3月
我咋感觉在跌呢?拿回个r28/2.8的才3000左右,不过镀膜有些许划伤.
新领回家的r6.2的测光调快门真不习惯,和r4s不一样滴,新的老舍不得用,还是俺的老4用起来顺手,想也拿6.2上ebay去拍拍玩,为祖国的外汇贮备做些贡献,也不知可行乎?
还是90/2的好使,拍好领导才是上策,最近冲黑白,找放大机老伴都支持滴,90头功不可没.
又考虑将6.2换成m6,搞黑白的不知m和r的味道区别大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268
主题: 6
帖子: 3336
注册: 2003年6月
这说明了徕卡的价值在数码汹涌的浪潮中重新被发现了价值!

国际市场的价格迟早要影响到国内市场的.我发现最近在网上的2手贴里大量出现徕卡镜头在出售,不知道是否和这有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0.488
主题: 10
帖子: 1330
注册: 2003年6月
刚刚在ebay上拍一箱leica东东,R4、35mmf2加一个增距和一个被污染的变焦,最后拍到了590多欧元,被一个香港的ebay用户拍到,不知道是不是也上这里的。太牛了,交易前3小时出的价,不知道多高,到最后也没被其他人超过。由于卖主说不能保障是否都能用,所以我不敢出高价。感觉最近leica R的二手在涨,持币再看看。准备全面告别EO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453
主题: 11
帖子: 2681
注册: 2003年12月
老兄!我给你写信了!请查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0
帖子: 343
注册: 2005年3月
有友发短信,何我都收不到呢?奇怪的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0
帖子: 343
注册: 2005年3月
请教诸位了
入手台6.2,测光不大会用,和r4s不同的,没边上快门小灯指示,要看下面+-指指示,是不是半按快门时一个手指同时调节快门盘呢?谢了
另等79919兄的351脚配美兹,找到给俺消息,麻烦了
再借宝帖调整一下机器:  留用r6.2+90/2+(35/2或28/2.8选一).  出了SL,R4S,(r28/2.8或r35/2出一),r50/2(二刀),r135/2.8.(呵呵,都便宜,有意可短信讯问),很不好意思在这里小广告,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4
帖子: 567
注册: 2004年10月
主体建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453
主题: 11
帖子: 2681
注册: 2003年12月
这就是LEICA R 35mm F4移轴镜头的照片!压缩的非常厉害,大家凑合看吧!
100%原片!
地点:斯图加特美术馆 1980年竣工
建筑师:※※※.斯特林(美国)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453
主题: 11
帖子: 2681
注册: 2003年12月
100%局部原片!莱卡的暗部表现太棒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453
主题: 11
帖子: 2681
注册: 2003年12月
35mm PC移轴镜头!好像是没有内刀的镜头!估计属于特殊型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453
主题: 11
帖子: 2681
注册: 2003年12月
没有1,2,3的照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453
主题: 11
帖子: 2681
注册: 2003年12月
ok你好!感谢你的细致答复和真实照片,一定浪费你很多时间!再次感谢你制作的这些精彩网页!
001,明白了!太弱智的问题!ok!

002,是不是LEICA R镜头,编号2726021之后的都是3 cam刀的?
这个是不是有些问题???继续请教,有时间再做答复!

003,莱卡镜头为何有些款根本没有图中的1,2,3的内刀,完全不一样
例如:我手中的
leica R 35mm f4 PC 编号:3006867,
Leica R90 f2 编号:2840224等都没有标号3,有些甚至1,2,3都没有,可使用在我的LEICA RE上,这些镜头没有异常现象啊!我改天发图给大家看!两刀头用在r3到r6,2上哪些功能无法实现?

我的leica r 21mm F4 编号:3120498和楼主提供的图可以对得上!!!

[lxg79919 编辑于 2005-05-15 18:3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okj
版主
泡网分: 88.172
主题: 231
帖子: 11230
注册: 2001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3cam注意红圈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LEICA R系列全传2.0版(2022年1月20日更新)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