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器材有说需要煲:究竟是煲器材还是煲耳朵?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833 回帖:10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贵丰前后级说明书中都有煲鸡讲解。出厂前已做过测试和老化,但新机回家,仍需开机累计40~50小时后方可达到正常玄学工况。随后,每次开机仍需45分钟方可达到最佳玄学状态。科科。这还不够,厂家建议,平时最好不关电源(甲类后级除外)。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科科。小白见过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给小白提供一点玄学证据。

欧美后花园出来的,英文不是假的吧。PMC IB1音箱说明书。新箱子煲鸡10~20小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527
主题: 248
帖子: 10496
注册: 2007年7月
jdai 发表于 2017-3-17 12:40
科科。“我在欧洲美国时···”。说得欧美好像是你家后院。怎么不知道煲机正是欧美首倡的。越是装大头鬼的口气越大。


呵呵

真酸爽
我可没说是我家后院
是你这※※想多了

欧美也有脑残 正好和你对位

欧美很多人认为这个没有科学基础
更多是心理感觉问题
拿个欧美不入流的概念奉若神明
一副外国月亮的嘴脸

别人一质疑 就急眼了
还我家后院
瞧你这鸡毛狗眼的

哪敢啊 那是您家后院
您随便拿来一个垃圾观点 就够吹牛逼了
就您正确 就您有见识
谁敢质疑啊

呵呵 本帖最后由 applemaker 于 2017-3-17 18:4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414
主题: 12
帖子: 2871
注册: 2008年4月
lszyc 发表于 2017-3-13 21:27
低音喇叭在煲200小时后,F0有较明显的变化。这个我有实测

塑料振膜的耳机,在注塑时,有较强的内应力,煲个50小时,会好一些。这个可以找到注塑产品应力分析的论文。

电解电容煲煲,漏电会变小,正切值会略有小降。这个我有实测。

听说线和薄膜电容也要煲,主要煲的是绝缘介质,但我没找到正规的研究,可能有一定道理。

大部分器材,煲煲会好一些。

有些负责的厂家,会根据失效曲线中早期失效的概率,在出厂前煲一阵子,大概是8小时到50小时,这种如果库存时间不长,到手后再煲变化不大。

我的习惯是器材到手后都先连续通电24小时左右,就算不煲机也可以早点暴露器材的故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applemaker 发表于 2017-3-16 14:01
然也

这就和国人买车一样

总是各种磨合

我在欧洲美国从来没听过磨合的说法

说到底 煲机也差不多一个意思 挺土的


科科。“我在欧洲美国时···”。说得欧美好像是你家后院。怎么不知道煲机正是欧美首倡的。越是装大头鬼的口气越大。

本帖最后由 jdai 于 2017-3-17 12:4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科科。总算认出来了。楼下不就是以前那个washu的马甲嘛。别人贴音响图,他贴示波器上来。看来连音响都木有,也能做发烧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302
主题: 4
帖子: 187
注册: 2017年1月
斜阳系缆 发表于 2017-3-16 22:37
说这么多仪器的特点,那是惠普--安捷伦--Keysight的本事啊。

俺估计你也没测,至少没认真测。

加偏压没做过,电容、电感测了很多。也测了一下电子管的极间电容和电阻。
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看看不同电容的差别,后来发觉没意义就(新旧电解电容参数差别很小,esr变化不大,变化大的是esl,不管什么电解电容,吹得再大,比如rifa的peh169旧电容也避免不了这种命运。所以,后来干脆电解电容只用新的。)不再测了。因为大体知道mkp10性能确实远远比mks4好,当然,都比电解电容强。

电阻的结论是:碳膜电阻的电感低于金属膜电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8.063
主题: 19
帖子: 2560
注册: 2003年8月
康磐石 发表于 2017-3-16 22:18
4294A测试范围:40Hz-110MHz,可以测全部参数(直接给出一个按频率变化的曲线),包括加直流偏压测试,甚至测试二极管之类的结电容。当然,也能测电阻的导通角之类
新旧电解电容最大的差别是谐振点变化,主要是谐振点频率明显变低了。
电容测试时,影响参数最重要的是夹具夹的部位,夹到电容引脚根部和夹得引脚长一点,在频率超过4kHz就会有明显变化。

其实,玄学党们是不可能知道这些的。


说这么多仪器的特点,那是惠普--安捷伦--Keysight的本事啊。

俺估计你也没测,至少没认真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
主题: 108
帖子: 2114
注册: 2013年1月
lszyc 发表于 2017-3-14 13:58
电气上的变化,会反映在听感上。我自己感受,喇叭的低音,煲后会更实一点(数据测试也证明这点),耳机(40mm以上振膜)声音会更清晰一些。前级和DAC,声音感觉更柔顺。功放我感觉不明显。

汽车磨合前后驾驶感受,普通人感受不明显,但有些专业驾驶人员会有感受。

我只磨合过两辆新生,因为是自己的车,舍不得乱折腾,所以磨合期开的很小心,没法和首保后的暴力驾驶比较。


心理作用

一双盲就露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67
主题: 18
帖子: 915
注册: 2012年2月
不知道煲是否管用,不过记得在别家论坛上闲逛,看有人买来二手音箱,可能觉得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在报告中还自言自语说希望煲上一阵看改观。。。看来煲机确实是深入人心。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302
主题: 4
帖子: 187
注册: 2017年1月
斜阳系缆 发表于 2017-3-16 21:37
你那个测试仪是用交流信号测电容。电解电容是极性的东西,你测不准。

另外,你说“参数没有任何变化”,你真测试了吗?测试电解电容的时候,拿手捏着电容,那表上的数值就往上跑!

那个频率测的?测得那些参数?

4294A测试范围:40Hz-110MHz,可以测全部参数(直接给出一个按频率变化的曲线),包括加直流偏压测试,甚至测试二极管之类的结电容。当然,也能测电阻的导通角之类
新旧电解电容最大的差别是谐振点变化,主要是谐振点频率明显变低了。
电容测试时,影响参数最重要的是夹具夹的部位,夹到电容引脚根部和夹得引脚长一点,在频率超过4kHz就会有明显变化。

其实,玄学党们是不可能知道这些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8.063
主题: 19
帖子: 2560
注册: 2003年8月
康磐石 发表于 2017-3-15 17:42
曾经使用安捷伦4294A测试,发现新旧电解电容,放置很长时间,通电激活与否,参数没有任何变化。
所以,玄学就是玄学。


你那个测试仪是用交流信号测电容。电解电容是极性的东西,你测不准。

另外,你说“参数没有任何变化”,你真测试了吗?测试电解电容的时候,拿手捏着电容,那表上的数值就往上跑!

那个频率测的?测得那些参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8.063
主题: 19
帖子: 2560
注册: 2003年8月
two-way 发表于 2017-3-15 10:36
俺不懂电子原理,但感觉你这个测试有问题,是在做电容的漏电测试,测量时必须断供电。而音响无论煲机与否,两机都必须在通电开机下测听感吧?


这就是比较两个电容嘛。也不是漏电测试。这是比较电解电容的储能特性和放电特性。

以前有些功放(俺见过资料没见过实物),关机并不关电源(机内的整流滤波电路始终加电),为的就是让电容保持在好的工作状态。

电容的这种特性你也可以在自己的机器上验证一下。半个月不开机,然后开机听半个小时。然后烧着机器第二天再听,看看有没有变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396
主题: 27
帖子: 1085
注册: 2003年5月
two-way 发表于 2017-3-15 08:44
不会吧。
初合的,均是高音准,中音甜,低音劲,激情四溢,动态曝表。
而煲熟煲透的,却是声场紊乱,定位模糊,高低音失衡,一点感觉也木有。

不知老兄以为然否?
那是用麻木……听厌烦了,需要升级了:换线换器材换耳朵……换了才有新鲜感和升级感,又或者旧机欣赏,新机实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527
主题: 248
帖子: 10496
注册: 2007年7月
laurel_lei 发表于 2017-3-13 20:09
以为煲的器材,实际煲的耳朵。
当然喇叭煲一煲还是有点用的。


然也

这就和国人买车一样

总是各种磨合

我在欧洲美国从来没听过磨合的说法

说到底 煲机也差不多一个意思 挺土的

说不定非洲黑哥们买了进口永久自行车 也要煲自行车

请过分迷信煲机的 还喜欢自诩老鸟的人们 对号入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527
主题: 248
帖子: 10496
注册: 2007年7月
飞花点翠 发表于 2017-3-13 19:40
喇叭煲一煲,如果对比煲前煲后的曲线,频响略有变化。

但是,煲后的a喇叭与未煲的b喇叭,从曲线上根本没法区分。

喇叭煲后,觉得更好听,纯放屁。




煲机对音箱可能有一点点点改变

主要是耳朵适应了音箱

有些自诩老鸟过于迷信这一点了

呜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两种人对煲机无缘。1)木耳朵。2)音响小白。

煲机跟老化试验不是一码事。煲机相当于把牛仔布弄成水洗布。质感都变了。以喇叭做栗子。听的时间长了,纸盆和橡胶悬边会变得更加柔韧灵活,振动时体现更微妙的层次变化。据说有老烧性急,买了新音箱回家,自己用手给纸盆做按摩。我没试过这个惊险动作。我只尽量多听。听久了自然就煲熟了。这并不是时间长了脑子对音响产生自适应,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至少有相当一部分老烧友如我不是这样的。我们是天底下对音乐最挑剔的人。不好听就是不好听。不会听久了就变得好听。当然小白是不能明白的咯。

至于功放和碟机的煲机,其实预热比煲机更重要。很多功放要开机一小时以后才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当然小白对此也是不明觉厉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21
主题: 4
帖子: 344
注册: 2013年9月

num 发表于 2017-3-15 15:18
手里有一只便携dac耳放玩了一段时间发现新机轰天轰地的低音木有了,大神来说说这是煲好了还是玩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93
主题: 1
帖子: 710
注册: 2008年3月
num 发表于 2017-3-15 15:18
手里有一只便携dac耳放玩了一段时间发现新机轰天轰地的低音木有了,大神来说说这是煲好了还是玩坏了


不发烧派会说,煲是你的幻觉,变化也是幻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588
主题: 60
帖子: 973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jdai 发表于 2017-03-15 09:34
科科。我已经太了解你了。事先就想到你回应的架势咯。薄膜仍属于挤塑工艺。extrusion。其它不想跟你扯。我不是砖家叫兽,但...

你还懂ectrusion阿。难得了。
要不给我讲一下螺杆的三段压力分区吧。
你讲压力,我给你讲温度。

需不需要我给你提供几个高大上的供应商名单哦。不给寨厂的。
本帖由 HUAWEI+GRA-L09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588
主题: 60
帖子: 973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jdai 发表于 2017-03-15 09:37
跟金属相比,塑料从熔融到常温的冷却温差才多少度吖。塑料的塑性变形裕量又辣么宽。行了,你认为塑料残余应力是天大的问题,你继续钻...

且,应力有没有是一个问题。
应力多大是一个问题。
应力会不会引起不可逆的塑性形变是一个问题。
应力释放的速度是一个问题。

你把这些都混在一起拿金属比。。无非是想说某些方面金属有可见的"现象"。

呵呵,我们再说"煲"非金属材质对吧。

这个煲是煲到你振膜不能回弹阿还是煲到你耳机壳脆裂阿?

两件完全不同性质的事,非要搅和在一起,还拿一个"现象"来类比。

我看你这就是翻书背书吧。随便哪一页,翻到就叫证据。
本帖由 HUAWEI+GRA-L09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302
主题: 4
帖子: 187
注册: 2017年1月
斜阳系缆 发表于 2017-3-14 23:23
功放可以煲!

长期放置的电解电容重新工作时,有一个恢复性能的时期。新买来的机器听上几天以后声音变好这不是玄学。

您要是听声听不出来,可以做个试验。

找两只几千微法的电容,比如2000微法。再找一个直流稳压电源,比如30伏输出的。然后通过一个电阻给第一只电容充电。充满电后(比如达到25伏,当然要用万用表监测)拿下来,然后用金属螺丝刀短路电容的两个电极,观察电容的放电情况,比如火花大小、声音大小。

第二只电容先做充电、放电。几天以后(每天充电几小时,然后关了电源),按照第一只电容的条件做短路放电试验,并与第一只电容

比较火花大小、声音大小。

为了试验可靠,可以多找几只电容,分两组进行比较试验。

这个试验反映了电容大电流快速放电的能力。

晶体管甲类功放由于使用了大容量的电解电容,所以煲的效果相对而言更明显些。

煲以后,会发觉声音更透了,有些声音比如低音贝斯的层次和结构更加突出,空气感强。总之更像真、更好听了。

曾经使用安捷伦4294A测试,发现新旧电解电容,放置很长时间,通电激活与否,参数没有任何变化。
所以,玄学就是玄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strawberry 发表于 2017-3-15 17:25
你就是见识少。

顺性材料分子都手拉手排队的,你说冷却就冷却? 人家分子转个身还要排队转呢。

应力是否需要特殊工艺消除。啥行业最明显? 请关注汽车行业的注塑件。

至于振膜,hehe,只要有拉伸工艺的,那就更别说啥咯。


跟金属相比,塑料从熔融到常温的冷却温差才多少度吖。塑料的塑性变形裕量又辣么宽。行了,你认为塑料残余应力是天大的问题,你继续钻研吧。我没兴趣跟你多扯这个。这两个回帖就算是闲着无聊帮你捧哏好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strawberry 发表于 2017-3-15 17:28
你知道挤出的螺杆压力在某些场合是严格限制的么?

你知道大量的薄膜材质是拉制的么?

你知道惰性气体保护下的连续浇注么?

你知道注塑为了获得完美表面反而不能暴力提高压力么?

太多太多的东西,不是想象一下就行的。 最简单一点,别看磨具精度吹nb多么多么高。你没有注塑的knowhow,给你再高的精度,你也生产不出来ip和乐高。


科科。我已经太了解你了。事先就想到你回应的架势咯。薄膜仍属于挤塑工艺。extrusion。其它不想跟你扯。我不是砖家叫兽,但也有common sense。夸大塑料件残余应力就是耍流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588
主题: 60
帖子: 973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jdai 发表于 2017-3-15 17:24
另外,塑料的材料特性,决定了它通常只用注塑和挤塑或者吹塑进行成型。我从未见过对塑料进行浇注和拉伸。塑料既不是金属也不是玻璃。

你知道挤出的螺杆压力在某些场合是严格限制的么?

你知道大量的薄膜材质是拉制的么?

你知道惰性气体保护下的连续浇注么?

你知道注塑为了获得完美表面反而不能暴力提高压力还要精确缓降温度甚至磨具电加热么?

太多太多的东西,不是想象一下就行的。 最简单一点,别看磨具精度吹nb多么多么高。你没有注塑的knowhow,给你再高的精度,你也生产不出来ip和乐高。 本帖最后由 strawberry 于 2017-3-15 17:3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588
主题: 60
帖子: 973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jdai 发表于 2017-3-15 17:20
塑料成型的内应力或者说残余应力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在塑料冷却时,内部应力已经基本释放了。我从未见过有什么塑料元器件因残余应力而惹出什么乱子。也许我见识太少。

你就是见识少。

顺性材料分子都手拉手排队的,你说冷却就冷却? 人家分子转个身还要排队转呢。

应力是否需要特殊工艺消除。啥行业最明显? 请关注汽车行业的注塑件。

至于振膜,hehe,只要有拉伸工艺的,那就更别说啥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另外,塑料的材料特性,决定了它通常只用注塑和挤塑或者吹塑进行成型。我从未见过对塑料进行浇注和拉伸。塑料既不是金属也不是玻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strawberry 发表于 2017-3-15 15:53
其实,挤出,注塑,拉伸,浇注,硬化成膜这些所有合成材料的工艺都有应力那是常识。。。几十年的常识。
可有人就要装大尾巴狼啊。


塑料成型的内应力或者说残余应力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在塑料冷却时,内部应力已经基本释放了。我从未见过有什么塑料元器件因残余应力而惹出什么乱子。也许我见识太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93
主题: 1
帖子: 710
注册: 2008年3月
strawberry 发表于 2017-3-15 15:53
其实,挤出,注塑,拉伸,浇注,硬化成膜这些所有合成材料的工艺都有应力那是常识。。。几十年的常识。
可有人就要装大尾巴狼啊。


很正常,这才是精彩的世界,论坛上没有值得动气的东西。

没有全知全能的人,有人迷信,有人盲信,有人自我封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器材有说需要煲:究竟是煲器材还是煲耳朵?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