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陕西博物馆】 [主题管理员:晓锋]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68645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木屋木板画【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漳县徐家坪出土】
位于甘肃省漳县城东南的徐家坪东坡地,系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家族的墓地。元代大型墓很少。汪氏墓群是※※保存完整且比较少有的家族元墓群,是※※最大元墓群。
1972年以来,甘肃省、漳县等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先后发掘清理墓葬17座,迄今共出土陶、瓷、铜、竹、木、金、银、玉、丝织品及墓志等文物735件,其中元代衣帽、木屋模型、花草飞鸟纹瓷坛、彩绘陶俑、双龙铜镜、玻璃莲花托盏、高足青瓷杯、蒙古民族服饰等极为珍贵。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瑞兽葡萄铜镜【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圆形,伏兽钮。一圈凸高弦纹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围绕兽钮环饰的瑞兽(狻猊),姿态各异,在葡萄枝蔓间嬉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鎏金铜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奏笛吹箫模印砖【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酒泉出土】
酒泉的几座唐墓,出土的乐伎砖共52块。弦乐伎画砖的两位年轻女乐手体态轻盈,举止优雅。一位怀抱七弦,以手拨弹,另一位手抚古筝,陶然若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击鉦伎乐砖雕【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伎乐是指在露天演出的音乐舞蹈剧,即※※的乐舞,由于隋初设置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七部乐而得名,传入日本后或称伎乐舞。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石刻彩绘吹笙俑【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音律优美,舞姿婆娑的“龟兹乐”、“西凉乐”等乐舞艺术,后来成为隋唐宫廷乐舞的基础,并且传到朝鲜、日本等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石刻彩绘执琵琶俑【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中亚、印度等地的音乐、舞蹈艺术首先传入新疆和甘肃河西地区。在与本土乐舞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形成音律优美,舞姿婆娑的“龟兹乐”、“西凉乐”等乐舞艺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大云寺五重舍利金棺【唐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泾川县大云寺遗址出土】
唐大云寺舍利铜函金棺银椁,佛教葬具。由石函、铜函、银椁、金棺和玻璃瓶组成,层层套置。银椁覆瓦式盖,通体刻缠枝忍冬草纹。金棺形同银椁,棺盖和棺身四壁用金片、珍珠、绿松石组成大莲花,周围衬饰小莲花和莲叶,金棺内置一玻璃瓶。此葬具精巧华丽,光艳夺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大云寺五重舍利银椁【唐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泾川县大云寺遗址出土】
金棺银椁是佛教僧人安葬佛舍利(遗骨)的葬具。佛教经典记载,佛主释迦牟尼涅槃后,其舍利被分成八份分给古天竺八国国王建塔供养。后来供养舍利的风气逐渐盛行,安葬舍利的容器也日益豪华,供养舍利之风传到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的丧葬制度相结合,将盛放舍利的容器作成棺椁形,制作上也极尽工艺之能。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彩绘一佛二菩萨【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武威天梯山石窟】
坐佛圆髻广颐,长眉细目,嘴唇紧闭,右手扶膝,左手施禅定印。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梯形折出。沉思的神情,雍容的体态,流畅的衣线,表现出恬静的心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千佛壁画残片【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武威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
菩萨高碧深目,面部及上身用朱砂晕染,鼻梁、眼皮、额角凸起受光处晕染白粉,明显受到西域画风的影响。描绘身体轮廓、衣褶的铁线描又有中国传统艺术的风骨,充分显示了北凉佛教的艺术特点。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彩塑供养菩萨像【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武威天梯山石窟】
供养菩萨,中修行层次低于胁侍菩萨,为佛陀和弘扬佛法作供养的菩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彩塑胁侍菩萨【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武威天梯山石窟】
武威市天梯山石窟,是※※最早见于史册记载的石窟,开凿时间可能在公元412至429年之间,河西诸石窟及中原石窟可能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唐代天梯山石窟得到极大发展,现存造像也以唐代最多、最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三彩牵马俑【唐代,公元618年-907年,秦安叶家堡出土】
隋唐,络绎不绝的中外商旅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造纸术等传至西方,又将西方的琉璃、珠宝、香料、药材等奇珍异物输入中国。河西走廊由此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呈现出“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忙景象。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三彩武官俑【唐代,公元618年-907年,秦安叶家堡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烤肉煮肉》壁画砖【魏晋,公元220年—420年,嘉峪关新城一号墓出土】
新城魏晋壁画墓位于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的新城乡戈壁滩上,始掘于1972年。在嘉峪关以东至酒泉市以西20公里的范围内,共有1400多座魏晋时期的地下壁画砖墓群,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邮驿图》画像砖【魏晋,公元220年—420年,酒泉市果园乡出土】
这块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壁画墓的邮驿图,现在是全国邮政的标志。画面是一个邮驿使骑在红鬃马上,头戴进贤冠,身穿右襟宽袖衣,足登长靴,左手举木牍文书,右手持马缰驿骑四蹄腾空,信使则稳坐马背飞奔传递。这幅驿使图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耕耙图》画像砖【魏晋,公元220年—420年,酒泉市果园乡出土】
河西走廊农业开发※※悠久,西汉时开设屯田,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逐渐西传到边陲。一直到魏晋时期,统治者都把农业作为稳定政权的根本。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彩绘木独角兽【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武威磨嘴子出土】
武威磨嘴子汉墓中的独角兽被放置于墓葬门口,是为了起镇墓辟邪的作用。独角兽为镇墓兽的一种,这种虚幻的动物最早见于先秦楚墓,是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而设的明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彩绘木马【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武威磨嘴子出土】
武威磨咀子考古出土的汉代彩绘木马,不仅数量多,而且形体较大,具有河西汉马的典型特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绿釉陶楼院【东汉,公元25—220年,武威雷台出土】
1969年10月武威县新鲜※※社员在城北二里的雷台下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的墓葬。此墓虽在古代已经两次遭受盗掘,但遗物仍很丰富。这种汉代楼阁式建筑明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与风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铜连枝灯【东汉,公元25—220年,武威雷台出土】
战国出现的连枝灯,到了汉代极为盛行,以铜质、陶质最常见。铜质连枝灯的形体多较高大,常在1米左右,下有灯座撑托树干式的灯柱,灯盘少则三个,多则依次递增,一般为豪门大户的照明用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马踏飞燕铜奔马【东汉,公元25—220年,武威雷台出土】
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组腾空、一足超越飞鸟的刹那瞬间。让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势。其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铜车马仪仗队【东汉,公元25—220年,武威雷台出土】
铜车马出行仪仗队,由三十八匹铜马、一头铜牛、十四辆铜车、十七件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二十八件奴婢组成,是迄今为止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马车仪仗铜俑,气势宏大、铸造精湛,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铜博戏俑【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六博最初是一种带有比赛性质的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赌博手段。到了汉代甚至出现了一些专以博戏为业的人,被称为“博徒”。汉以后,六博渐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绢底平绣人像【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武威磨嘴子出土】
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红色绢底用绛、浅绿、浅黄、黑色丝线平绣二人像,作对话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印花绢面草编盒【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武威磨嘴子出土】
西凉古称凉州,西汉汉武帝刘彻把其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在西汉以前有月氏、匈奴占领,其名为姑臧,后来被汉武帝设为武威郡。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龙凤乳钉纹铜镜【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武威磨嘴子出土】
甘肃武威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文物遗存极其丰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医药木简【东汉,公元25—220年,武威旱滩坡出土】
1972年柏树乡群众在旱滩坡兴修水利时,在一座东汉早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一批医药简,共92枚。木简分为松、杨两种材质,其中一简书“右治百病方”尾题。据考证,墓主人是一位老年医生,这些医药简牍就是他多年行医的经验和有效方剂的真实记录。简书内容相当丰富,包括了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及其它内容。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树下拴马图木板画【汉代,公元27年,金塔县肩水金关出土】
秦汉时期,甘肃是※※的军事战略要地和丝绸之路的要道,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都相当丰富。而且甘肃气候干燥少雨,利于保存埋藏在地下的木器、漆器、纺织品等书画载体,因此出土的木板画、漆画、帛画等比较多。
这幅画虽然对人、树的描绘很简略、粗糙,具有早期绘画幼稚的一面,但是人、马、鸟都具有动态,很有生气。连静止的树,也因枝干略有变化而使其静中有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陕西博物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