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雷人之作。SD Quattro四个月使用体验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8136 回帖:56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1.326
主题: 204
帖子: 35112
注册: 2003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众测俱乐部标识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RM2
★ PENTAX K-3
★ LEICA M (Typ 240)
stupid 发表于 2017-8-11 23:27
最近几天出差,SD Quattro+18-35带在旅行箱里,结果一张没拍,全是依靠一套A5100。
其实意识里总想用SD Q,实在是没有勇气拿。
说明这东西没法用。


我用过a6000,最终还是出掉了。因为,实在是不喜欢,虽然确实它可以出一点片子。而且,Sony的全画幅微单确实各方面好不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1.579
主题: 14
帖子: 2662
注册: 2004年1月
我自己也用sdq,也用过7r2,我觉得单指画质比较,至少是这两款机器可比。单纯已顺便拍照顺手来说,就肯定很多机器比适马好。我也见过身边不少人背着单反还是用手机拍照算了,只图方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704
主题: 65
帖子: 1428
注册: 2002年8月
最近几天出差,SD Quattro+18-35带在旅行箱里,结果一张没拍,全是依靠一套A5100。
其实意识里总想用SD Q,实在是没有勇气拿。
说明这东西没法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1.326
主题: 204
帖子: 35112
注册: 2003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众测俱乐部标识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RM2
★ PENTAX K-3
★ LEICA M (Typ 240)
感觉脾气还没摸熟,试试夜景长曝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02
主题: 14
帖子: 7379
注册: 2008年1月
黑巧思 发表于 2017-8-7 12:34
适马sd Quattro H  35mm/1.4 F2.8


人像拍的真实,色彩也漂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704
主题: 65
帖子: 1428
注册: 2002年8月
atuz 发表于 2017-8-7 22:32
我觉得三层结构的缺陷,目前无解可能有软硬件的两方面的问题:硬件方面来说,X3结构可能需要每一层结构做得比单层马赛克更薄,现在的X3 CMOS不知道是哪家在生产,如果是Sigma自己生产,可能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工艺改进还不行,当然跟量能本身也有关系;软件方面来说,改成Quattro结构以后,X3的算法可能需要大的改变,有可能软件工程师还没有找到最佳的算法。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猜测。
无论是键盘推测还是现实市场表现,都证明了Quattro的失败。这失败首先是因为Q系列超低劣的画质表现。
在本主题,以及相关的几个主题中,受到吹鼓手围攻的所谓Q黑们不断展现证据,证明Q的成像画质存在的严重缺陷,而且这些缺陷出现的机会场景甚至远大于上一代产品。
吹鼓手们一直不敢,其实也无力,做出正面的应对。
Quattro硬件结构上的缺陷,也绝不可能使用软件补丁获得改善。 本帖最后由 stupid 于 2017-8-10 14:4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85
主题: 6
帖子: 1129
注册: 2013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 PENTAX K20D
★ SIGMA SD1 Merrill
★ SIGMA SD15
atuz 发表于 2017-8-7 22:32
我觉得三层结构的缺陷,目前无解可能有软硬件的两方面的问题:硬件方面来说,X3结构可能需要每一层结构做得比单层马赛克更薄,现在的X3 CMOS不知道是哪家在生产,如果是Sigma自己生产,可能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工艺改进还不行,当然跟量能本身也有关系;软件方面来说,改成Quattro结构以后,X3的算法可能需要大的改变,有可能软件工程师还没有找到最佳的算法。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猜测。

有个信息供参考:M传感器当初是三星的以色列工厂给代工的,据说生产工艺难度大,良品率较低,导致成本高于预期被三星因亏损而停产。Q或QH是谁代工的不好说,但是肯定要减少传感器的生产成本的,否则Q和QH的上市价格也不可能这样低!
Parhelia128:我指的是大光比的图片,这种图片SD1M是没有什么压力的。DPM的Sensor都是SD1M筛选之后才做到DPM上的,好的用在SM1M,次品用在DPM。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屏蔽掉个别传感器坏点的话,基本上也是感觉不出来的! 本帖最后由 冷眼看人生X3 于 2017-8-8 00:0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1.326
主题: 204
帖子: 35112
注册: 2003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众测俱乐部标识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RM2
★ PENTAX K-3
★ LEICA M (Typ 240)
qingjun 发表于 2017-8-7 23:10
我也如此认为


相对来说,软件算法应该是相对好解决一点,问题是Sigma需要或许足够多的样本来分析、计算、测试。如果时间拖得太长,等到新一代的X3芯片出来,旧的算法有可能面临淘汰的危险,甚至之前做的基础数据的采集完全成为无用功。

所以,从商业角度来说,Sigma在任何一款新品的研发和面市初期,应该多找一些摄影师合作,把摄影师的眼光和看法带入算法的研发中去,而不能任由工程师在那里“闭门造车“。硬件方面的问题,或许可以通过别的办法开拓X3芯片的应用量,分摊研发成本,形成持续良性的现金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9.831
主题: 2
帖子: 14480
注册: 2006年3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SD1 Merrill
atuz 发表于 2017-8-7 22:32
我觉得三层结构的缺陷,目前无解可能有软硬件的两方面的问题:硬件方面来说,X3结构可能需要每一层结构做得比单层马赛克更薄,现在的X3 CMOS不知道是哪家在生产,如果是Sigma自己生产,可能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工艺改进还不行,当然跟量能本身也有关系;软件方面来说,改成Quattro结构以后,X3的算法可能需要大的改变,有可能软件工程师还没有找到最佳的算法。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猜测。

我也如此认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1.326
主题: 204
帖子: 35112
注册: 2003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众测俱乐部标识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RM2
★ PENTAX K-3
★ LEICA M (Typ 240)
stupid 发表于 2017-8-7 12:00
不是不太可能,而是完全没有可能性。SD Quattro成像中大量存在的彩噪用事实证明了传感器保留下面两层,用较少像素结合上层一起来猜色是一个不成功的思路。
从结果看,并不比单层的马赛克传感器有更好表现。而且,三层结构一些固有的缺陷不仅没改善,甚至还有放大。
厂商决意要将这种不良的设计投产,我们也不好说太多。最多就是以后不再购入和使用适马的新品。
可恶的,是用如此下作的手段来对待市场和用户。


我觉得三层结构的缺陷,目前无解可能有软硬件的两方面的问题:硬件方面来说,X3结构可能需要每一层结构做得比单层马赛克更薄,现在的X3 CMOS不知道是哪家在生产,如果是Sigma自己生产,可能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工艺改进还不行,当然跟量能本身也有关系;软件方面来说,改成Quattro结构以后,X3的算法可能需要大的改变,有可能软件工程师还没有找到最佳的算法。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猜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1.326
主题: 204
帖子: 35112
注册: 2003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众测俱乐部标识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RM2
★ PENTAX K-3
★ LEICA M (Typ 240)
今天SDQH到手,接上S30F1.4试了试,还行!

大中午的出去试拍了一圈,感觉还行,35度的气温下,没出现过热保护。

最近有点迷黑白,彩噪之类的,周末有空再试试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9.947
主题: 30
帖子: 5226
注册: 2010年12月
stupid 发表于 2017-8-7 12:00
不是不太可能,而是完全没有可能性。SD Quattro成像中大量存在的彩噪用事实证明了传感器保留下面两层,用较少像素结合上层一起来猜色是一个不成功的思路。
从结果看,并不比单层的马赛克传感器有更好表现。而且,三层结构一些固有的缺陷不仅没改善,甚至还有放大。
厂商决意要将这种不良的设计投产,我们也不好说太多。最多就是以后不再购入和使用适马的新品。
可恶的,是用如此下作的手段来对待市场和用户。

这东东不是针对老x3粉推出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9.831
主题: 2
帖子: 14480
注册: 2006年3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SD1 Merrill
mcgradylu 发表于 2017-8-7 15:47
你x3 fill light 拉那么大,整体画面会显得很脏的,白云被强行拉成像被灰尘污染过的乌云一样了

你认为这张x3 fill light 拉了多大?我处理这张x3f时候是关闭降噪保留高光细节和基本影调后出16bit tif再ps调整暗部,仔细观察这种云与高压云团是有区别的,我采用不同曝光拍了56张,各种参数调整出片看到的并不是你想象的白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02
主题: 40
帖子: 887
注册: 2015年3月
Parhelia128 发表于 2017-8-7 21:07
我指的是大光比的图片,这种图片SD1M是没有什么压力的。DPM的Sensor都是SD1M筛选之后才做到DPM上的,好的用在SM1M,次品用在DPM。


2m的确实很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74
主题: 4
帖子: 1445
注册: 2017年4月
mcgradylu 发表于 2017-8-7 17:47
老dp可以压暗再猛拉x3 fill light救回来,也不会有彩噪和其他问题,但是m不能拉超过0.3的,否则彩噪和明暗过渡间的白边都会出现。

以下这张是老x3(sd14还是15的,别人拍的,反正就是m之前的老x3,单像素感光面积够大,x3就可以拉到很大也没有m超过0.3后的彩噪和白光)


我指的是大光比的图片,这种图片SD1M是没有什么压力的。DPM的Sensor都是SD1M筛选之后才做到DPM上的,好的用在SM1M,次品用在DPM。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85
主题: 6
帖子: 1129
注册: 2013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 PENTAX K20D
★ SIGMA SD1 Merrill
★ SIGMA SD15
mcgradylu 发表于 2017-8-7 20:45
还摄影师呢,作为摄影师能却为了说明一个问题而无视彩噪对m猛拉x3 fill light,好心你说自己是摄影师之前麻烦思考下你对不对得起这个称呼!一大堆偏激言论,抓起相机都当自己是摄影师

行了,咱俩别说话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02
主题: 40
帖子: 887
注册: 2015年3月
冷眼看人生X3 发表于 2017-8-7 18:25
第一我没误导,反而是你在强词夺理,第二没跟Q或QH比较,也没有强调M有多好,我的观点一直是M让我失望,Q更让我失望,我怎么觉得是你在比较呢?第三我根本就不需要证明Q或QH好与坏,因为无论好坏我都不需要再买适马机器了,手里的足够了,适马SD1和SD1M的对比源文件可能只有我一个人发过,我不需要刻意证明什么,大家各有各的需求和自己有头脑去判断,对适马各种毛病我也受够了,但是没有影响我对460那代机器的喜爱,也没有逼着谁跟我一起非买M不可!第四,对你我想说:我服了!适马DPM还有SDQ和SDQH不但比老款适马任何传感器的机器强,而且比我的手里的佳能1DX2以及HY6和ARTEC加IQ180这些MSK都强!这样总行了吧!第五我作为职业摄影师竟然不知道噪点问题,并且试图通过缩略图这种卑鄙手段来隐瞒和误导你,而且被发现还被抓现行了,确实是不该,是不是非得弄成一堆头衔的大师才有意思!第六再次拜托你看帖前后呼应着看!断章取义它有劲吗?我那几张只有说明是大光比和原始以及SPP值,而且是截图和完全逆光下的截图,请问我误导谁了?误导什么了?要误导就不会是截图了吧?适马官样都是可PS处理完的,PS难道我就不会吗?还发个SPP截图?究竟是谁在盲目呢?我只想说这个ID是后来注册的,不是马甲,只是 ...


还摄影师呢,作为摄影师能却为了说明一个问题而无视彩噪对m猛拉x3 fill light,好心你说自己是摄影师之前麻烦思考下你对不对得起这个称呼!一大堆偏激言论,抓起相机都当自己是摄影师 本帖最后由 mcgradylu 于 2017-8-7 20:4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85
主题: 6
帖子: 1129
注册: 2013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 PENTAX K20D
★ SIGMA SD1 Merrill
★ SIGMA SD15
mcgradylu 发表于 2017-8-7 16:03
你为了说明问题,强行把x3 fill light拉到1有意思吗?用缩图看不到彩噪就能骗到人吗?能骗到用m的用户吗?这样说明问题的正确方法?作为一个用m的用户也看不惯你这种手法,这更多像是误导人让人错觉以为m多好多好,实际m的宽容度就窄得很,x3超过0.3之后彩噪就开始飙出来了。告诉你,q的x3 fill light还能比m拉得更大呢,要是同样用你这种尺寸的缩图也能误导到一大批人。你这种例子压根就无法说明m跟q的差别,虽然我也无法忍受q的噪点和细节丢失才选的m(我需要数毛效果,我认同的m的优点只有数毛这方面,而色彩洗洗睡吧,马赛克也比m飘忽的色彩要好,还有m的宽容度甚至连手机都不如,同样拍个日落,手机出来的太阳的效果还过渡得好过m,不会出现m突然某个地方过爆),但我觉得你还是少弄点这种单纯的为了踩q而盲目到无视m缺点的回帖。你这样并不能说明到你要说的point!

第一我没误导,反而是你在强词夺理,第二没跟Q或QH比较,也没有强调M有多好,我的观点一直是M让我失望,Q更让我失望,我怎么觉得是你在比较呢?第三我根本就不需要证明Q或QH好与坏,因为无论好坏我都不需要再买适马机器了,手里的足够了,适马SD1和SD1M的对比源文件可能只有我一个人发过,我不需要刻意证明什么,大家各有各的需求和自己有头脑去判断,对适马各种毛病我也受够了,但是没有影响我对460那代机器的喜爱,也没有逼着谁跟我一起非买M不可!第四,对你我想说:我服了!适马DPM还有SDQ和SDQH不但比老款适马任何传感器的机器强,而且比我的手里的佳能1DX2以及HY6和ARTEC加IQ180这些MSK都强!这样总行了吧!第五我作为职业摄影师竟然不知道噪点问题,并且试图通过缩略图这种卑鄙手段来隐瞒和误导你,而且被发现还被抓现行了,确实是不该,是不是非得弄成一堆头衔的大师才有意思!第六再次拜托你看帖前后呼应着看!断章取义它有劲吗?我那几张只有说明是大光比和原始以及SPP值,而且是截图和完全逆光下的截图,请问我误导谁了?误导什么了?要误导就不会是截图了吧?适马官样都是可PS处理完的,PS难道我就不会吗?还发个SPP截图?究竟是谁在盲目呢?我只想说这个ID是后来注册的,不是马甲,只是觉得这样交流才没有束缚,说其他的没意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02
主题: 40
帖子: 887
注册: 2015年3月
mcgradylu 发表于 2017-8-7 18:12
以下是100%大图,你看老x3(m之前的大单位像素的x3)山在x3拉到1下,还没有彩噪。因此,上面的太阳只有老dp里压暗后拉回来可以实现。


看文件大小,10几MB的是老dp,m的hi(最大尺寸的raw是40MB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02
主题: 40
帖子: 887
注册: 2015年3月
mcgradylu 发表于 2017-8-7 17:47
老dp可以压暗再猛拉x3 fill light救回来,也不会有彩噪和其他问题,但是m不能拉超过0.3的,否则彩噪和明暗过渡间的白边都会出现。

以下这张是老x3(sd14还是15的,别人拍的,反正就是m之前的老x3,单像素感光面积够大,x3就可以拉到很大也没有m超过0.3后的彩噪和白光)


以下是100%大图,你看老x3(m之前的大单位像素的x3)山在x3拉到1下,还没有彩噪。因此,上面的太阳只有老dp里压暗后拉回来可以实现。 本帖最后由 mcgradylu 于 2017-8-7 18:14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02
主题: 40
帖子: 887
注册: 2015年3月
Parhelia128 发表于 2017-8-7 17:14
这个问题就算老X3也解决不了的。不过M可以用MED Raw极大缓解这个问题。你可以尝试一下。


老dp可以压暗再猛拉x3 fill light救回来,也不会有彩噪和其他问题,但是m不能拉超过0.3的,否则彩噪和明暗过渡间的白边都会出现。

以下这张是老x3(sd14还是15的,别人拍的,反正就是m之前的老x3,单像素感光面积够大,x3就可以拉到很大也没有m超过0.3后的彩噪和白光)

本帖最后由 mcgradylu 于 2017-8-7 18:10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74
主题: 4
帖子: 1445
注册: 2017年4月
mcgradylu 发表于 2017-8-7 16:03
你为了说明问题,强行把x3 fill light拉到1有意思吗?用缩图看不到彩噪就能骗到人吗?能骗到用m的用户吗?这样说明问题的正确方法?作为一个用m的用户也看不惯你这种手法,这更多像是误导人让人错觉以为m多好多好,实际m的宽容度就窄得很,x3超过0.3之后彩噪就开始飙出来了。告诉你,q的x3 fill light还能比m拉得更大呢,要是同样用你这种尺寸的缩图也能误导到一大批人。你这种例子压根就无法说明m跟q的差别,虽然我也无法忍受q的噪点和细节丢失才选的m(我需要数毛效果,我认同的m的优点只有数毛这方面,而色彩洗洗睡吧,马赛克也比m飘忽的色彩要好,还有m的宽容度甚至连手机都不如,同样拍个日落,手机出来的太阳的效果还过渡得好过m,不会出现m突然某个地方过爆),但我觉得你还是少弄点这种单纯的为了踩q而盲目到无视m缺点的回帖。你这样并不能说明到你要说的point!


这个问题就算老X3也解决不了的。不过M可以用MED Raw极大缓解这个问题。你可以尝试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9.975
主题: 34
帖子: 6895
注册: 2004年1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stupid 发表于 2017-8-7 12:00
不是不太可能,而是完全没有可能性。SD Quattro成像中大量存在的彩噪用事实证明了传感器保留下面两层,用较少像素结合上层一起来猜色是一个不成功的思路。
从结果看,并不比单层的马赛克传感器有更好表现。而且,三层结构一些固有的缺陷不仅没改善,甚至还有放大。
厂商决意要将这种不良的设计投产,我们也不好说太多。最多就是以后不再购入和使用适马的新品。
可恶的,是用如此下作的手段来对待市场和用户。

其实厂商出一个烂的产品,还只能归结到厂商研发和市场策略问题。但是弄一些素质低下的销售人员,在这里指鹿为马,恶意辱骂用户,就是明显的管理问题了。
不过本来也就是个小众,所以厂家也无所谓,随便折腾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02
主题: 40
帖子: 887
注册: 2015年3月
mcgradylu 发表于 2017-8-7 16:36
m曝光都暗成那样了,太阳上还有一块地方过爆,而手机同一时刻拍出来的也不会这样,手机还是iso40,手机更亮的画面下太阳依然正常,而m更暗的画面下太阳还出现过爆,这么窄的宽容度也就只有适马做得出来。

上面烂论坛传图尺寸限制,ps稍微缩小了点,搞到手机那个图太阳很小看不到(其实我本来就只用了300m像素来拍,手机那种传感器尺寸还用最高像素拍的估计也是傻的),下面重新穿过一个100%裁切的,可以看到手机在比m还亮的画面下,太阳还没有出现像m那样压得那么暗还出现一块白色过爆区域。


m足足要欠爆成这样才能让此刻的太阳不出现过爆白块。但强行用x3 fill light跟加曝光拉回来,那种噪点我是无法忍受到的(因为我不会看缩图我看100%大图的)!而且2m发黄的问题也表现出来了,此刻的太阳颜色也有问题了,红里带金。而实际那时的太阳反而像手机那种颜色。

因此,不要一味踩q(虽然q的白平衡好了色彩好了,但是马赛克的色彩不比q差也没有它的缺点),但我们也不应该为了踩q而无视m的缺点去捧m,应该叼的是适马,它应该出1600w全幅1:1:1才能变回老dp那样,才能同时消去m跟q的缺陷。 本帖最后由 mcgradylu 于 2017-8-7 17:0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02
主题: 40
帖子: 887
注册: 2015年3月
mcgradylu 发表于 2017-8-7 16:03
你为了说明问题,强行把x3 fill light拉到1有意思吗?用缩图看不到彩噪就能骗到人吗?能骗到用m的用户吗?这样说明问题的正确方法?作为一个用m的用户也看不惯你这种手法,这更多像是误导人让人错觉以为m多好多好,实际m的宽容度就窄得很,x3超过0.3之后彩噪就开始飙出来了。告诉你,q的x3 fill light还能比m拉得更大呢,要是同样用你这种尺寸的缩图也能误导到一大批人。你这种例子压根就无法说明m跟q的差别,虽然我也无法忍受q的噪点和细节丢失才选的m(我需要数毛效果,我认同的m的优点只有数毛这方面,而色彩洗洗睡吧,马赛克也比m飘忽的色彩要好,还有m的宽容度甚至连手机都不如,同样拍个日落,手机出来的太阳的效果还过渡得好过m,不会出现m突然某个地方过爆),但我觉得你还是少弄点这种单纯的为了踩q而盲目到无视m缺点的回帖。你这样并不能说明到你要说的point!


m曝光都暗成那样了,太阳上还有一块地方过爆,而手机同一时刻拍出来的也不会这样,手机还是iso40,手机更亮的画面下太阳依然正常,而m更暗的画面下太阳还出现过爆,这么窄的宽容度也就只有适马做得出来。

上面烂论坛传图尺寸限制,ps稍微缩小了点,搞到手机那个图太阳很小看不到(其实我本来就只用了300m像素来拍,手机那种传感器尺寸还用最高像素拍的估计也是傻的),下面重新穿过一个100%裁切的,可以看到手机在比m还亮的画面下,太阳还没有出现像m那样压得那么暗还出现一块白色过爆区域。

本帖最后由 mcgradylu 于 2017-8-7 16:43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02
主题: 40
帖子: 887
注册: 2015年3月
冷眼看人生X3 发表于 2017-8-2 20:40
你让我咋说呢?那张只是在表达M传感器完全逆光下的背光面不是死黑,拜托你看帖前后呼应着看!断章取义它有劲吗?


你为了说明问题,强行把x3 fill light拉到1有意思吗?用缩图看不到彩噪就能骗到人吗?能骗到用m的用户吗?这样说明问题的正确方法?作为一个用m的用户也看不惯你这种手法,这更多像是误导人让人错觉以为m多好多好,实际m的宽容度就窄得很,x3超过0.3之后彩噪就开始飙出来了。告诉你,q的x3 fill light还能比m拉得更大呢,要是同样用你这种尺寸的缩图也能误导到一大批人。你这种例子压根就无法说明m跟q的差别,虽然我也无法忍受q的噪点和细节丢失才选的m(我需要数毛效果,我认同的m的优点只有数毛这方面,而色彩洗洗睡吧,马赛克也比m飘忽的色彩要好,还有m的宽容度甚至连手机都不如,同样拍个日落,手机出来的太阳的效果还过渡得好过m,不会出现m突然某个地方过爆),但我觉得你还是少弄点这种单纯的为了踩q而盲目到无视m缺点的回帖。你这样并不能说明到你要说的point!

本帖最后由 mcgradylu 于 2017-8-7 16:30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02
主题: 40
帖子: 887
注册: 2015年3月
qingjun 发表于 2017-8-1 08:20
SD1M+1750套机拍摄


你x3 fill light 拉那么大,整体画面会显得很脏的,白云被强行拉成像被灰尘污染过的乌云一样了 本帖最后由 mcgradylu 于 2017-8-7 15:4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704
主题: 65
帖子: 1428
注册: 2002年8月
强力降噪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704
主题: 65
帖子: 1428
注册: 2002年8月
中等降噪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704
主题: 65
帖子: 1428
注册: 2002年8月
100%,SPP6.5.3里最低降噪。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雷人之作。SD Quattro四个月使用体验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