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半画幅和全画幅画质真的差很多吗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1864 回帖:39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4.338
主题: 68
帖子: 4098
注册: 2019年12月
萧风萧风 发表于 2019-1-18 17:11
同等的CMOS/CCD制作技术,下面几个说法是自然的:
1.像素越多越好,因为可以记录更多的细节。
2.单个像素越大越好,因为每个像素面积越大,可以获得更多的通光量,信噪比占优。
总像素=像素密度*CMOS面积。
这个方程是牵制的,像素密度越小意味着单个像素越大,要获得总像素增大,只能面积增大。

对于全幅和半幅来说,
如果总像素相同,由全幅面积大,像素密度必然低,单个像素的面积更大,信噪比必然大,画质肯定赢。
如果像素密度相同,则两者单点的信噪比相当,但全幅有更多的像素,可以更细致地重现图像,画面的细致度又领先,画质也取胜。
综合上述两点,都是全幅胜半幅,这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不用再争论。

至于轻便性,便携性等则是另外的问题。

总像素相同的话,也要分场合,在光线比较好的的情况下,全幅残幅都会达到饱和,导致很难区分。只有暗光情况下,全幅才会好于残幅。

另外,还要分年代,早期的全幅信噪比不及后期残幅是常有的情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183
主题: 205
帖子: 5859
注册: 2008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HUAWEI Pura 70 Ultra
HBP-AL00
萧风萧风 发表于 2019-1-18 17:11
同等的CMOS/CCD制作技术,下面几个说法是自然的:
1.像素越多越好,因为可以记录更多的细节。
2.单个像素越大越好,因为每个像素面积越大,可以获得更多的通光量,信噪比占优。
总像素=像素密度*CMOS面积。
这个方程是牵制的,像素密度越小意味着单个像素越大,要获得总像素增大,只能面积增大。

对于全幅和半幅来说,
如果总像素相同,由全幅面积大,像素密度必然低,单个像素的面积更大,信噪比必然大,画质肯定赢。
如果像素密度相同,则两者单点的信噪比相当,但全幅有更多的像素,可以更细致地重现图像,画面的细致度又领先,画质也取胜。
综合上述两点,都是全幅胜半幅,这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不用再争论。

至于轻便性,便携性等则是另外的问题。
👍+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1
主题: 64
帖子: 10463
注册: 2018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PowerShot S100V
M2102K1AC
ILCE-5000
虽然半幅没有顶级价格,但一些廉价的半幅镜头却有顶级表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097
主题: 6
帖子: 1328
注册: 2007年9月
pract 发表于 2017-8-25 16:25
关键是镜头的适配。。。半幅的镜头都差口气。。。

确实 半幅没什么顶级头 用以前老镜头转接 没什么区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57
主题: 150
帖子: 5358
注册: 2008年5月
azhu8083 发表于 2019-1-18 10:42
进光量,单位面积接受光信号影响画质的本质还是无解。还是大单位像素面积的画质好。不然m43早就突破2000万了。

同等条件下,全幅接收到的能量明显比半幅大,物理上的优势真的没法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8.48
主题: 19
帖子: 14381
注册: 2008年4月
一个相同iso下的细腻度和噪音偏差,二个c幅的镜头一般做的都不太用心,影响了表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6.462
主题: 103
帖子: 16327
注册: 2000年10月
最好是都自己有,然后就可以自己下结论了,不需要和别人讨论、甚至争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948
主题: 24
帖子: 4504
注册: 2019年8月
xisyd 发表于 2017-9-3 19:56
最大区别是景深, 可以说全画幅给你更多控制景深的可能。画质不一定更好, 看情况。比如需要大景深的时候FF要用比APSC小的光圈,有时就会导致需要更高的ISO。那么FF的画质优势就有可能失去了。
当然,同时代的机器, 用同样的ISO, FF要比APSC细腻。


言简意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43
主题: 2
帖子: 2434
注册: 2015年2月
同样像素的话,半画幅像素密度更高,远摄时候就是一个巨大优势。

你注意下那些摄月图,基本上都是半幅或更小画幅。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46
主题: 133
帖子: 1977
注册: 2005年4月
我全画幅和C画幅混用,感觉全画幅的片子明显更好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9
主题: 0
帖子: 9
注册: 2020年11月
夜拍一看就知道了差距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95
主题: 230
帖子: 4558
注册: 2006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7
L2D-20c
同等的CMOS/CCD制作技术,下面几个说法是自然的:
1.像素越多越好,因为可以记录更多的细节。
2.单个像素越大越好,因为每个像素面积越大,可以获得更多的通光量,信噪比占优。
总像素=像素密度*CMOS面积。
这个方程是牵制的,像素密度越小意味着单个像素越大,要获得总像素增大,只能面积增大。

对于全幅和半幅来说,
如果总像素相同,由全幅面积大,像素密度必然低,单个像素的面积更大,信噪比必然大,画质肯定赢。
如果像素密度相同,则两者单点的信噪比相当,但全幅有更多的像素,可以更细致地重现图像,画面的细致度又领先,画质也取胜。
综合上述两点,都是全幅胜半幅,这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不用再争论。

至于轻便性,便携性等则是另外的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39
主题: 33
帖子: 1786
注册: 2004年5月
进光量,单位面积接受光信号影响画质的本质还是无解。还是大单位像素面积的画质好。不然m43早就突破2000万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28
主题: 0
帖子: 11
注册: 2017年7月
丝丝入扣 发表于 2017-9-3 18:02
不要看窗,看镜子。相同光圈下半幅的虚化与全幅的虚化不能划等号。
感觉除了等效视场意外,半幅对背景的放大所带来的空间压缩也会增加,比如图片里半幅35和全幅50的背景拉近的距离看起来是一样的,只是虚化不同,这和以前听到的什么就是等比例截图的说法不一样。准备入全幅的残幅玩家虚心求教。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6.485
主题: 25
帖子: 3374
注册: 2004年11月
单论画质,你看一下像素密度,如果同一代产品,密度差不多,也就没什么差别。如果像素一样,那你就直接缩图到一半像素再比,大致就是这种效果差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36
主题: 1
帖子: 627
注册: 2016年7月
HPPCNS 发表于 2017-9-8 12:40
所以一些评测网站引入了高感等效像素,低感5千万,多数机型高感时有效像素减半更低也够用


dxo是把像素的log作为乘数换算进去的,这很有道理,因为dxo分数的定义就是可以把照片打印到多大尺寸,自然是受到像素缩放影响的

无忌多数人对这个分数的理解存在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36
主题: 1
帖子: 627
注册: 2016年7月
尼康索尼富士的新机器,低感同样的2400w,半幅和全幅是差距不大的,所以现在的全幅像素也是越飙越高,否则没有优势

从m43(无论哪块底)开始,小底的画面纯净度问题才会严重暴露出来,为了掩饰这些问题jpg往往会有大规模的涂抹和锐化,以奥林巴斯为例,加锐的白边从来没轻过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说m43的问题其实不是高感,而是低感了 本帖最后由 Muuuuu 于 2017-9-8 12:4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24
主题: 7
帖子: 666
注册: 2016年5月
黄射偏 发表于 2017-9-8 12:03
是的,我看过5ds高感6400的raw,100%放大噪点太大了,没法看。但是70-80%放大看还是很干净的


所以一些评测网站引入了高感等效像素,低感5千万,多数机型高感时有效像素减半更低也够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09
主题: 9
帖子: 2175
注册: 2017年3月
faraday18 发表于 2017-9-3 09:20
根据我刚才到分析,你也能理解为什么半画幅高感不如同时代全服好。举个例子,全幅相机5ds,高感6400的时候,你在电脑里看他50%到缩小图,你会发现其实燥点不是很多,但是如果你把画面放大到100%,那燥点就分毫必现了。半画幅就相当于简介地把画面“放大”了。
是的,我看过5ds高感6400的raw,100%放大噪点太大了,没法看。但是70-80%放大看还是很干净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03
主题: 8
帖子: 705
注册: 2014年2月
来者犹可追 发表于 2017-9-3 20:25
你自己没有长眼睛?不会看吗?高光的细节的丢失难道不是因为动态范围差吗?
只能说,跟这位大师不在一个视界,无法沟通。恕不在回复阁下言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737
主题: 2
帖子: 3733
注册: 2017年2月
丝丝入扣 发表于 2017-9-3 19:03
那么你来证明一下镜子里面5DIII细节的丢失是因为动态范围不如富士呗

你自己没有长眼睛?不会看吗?高光的细节的丢失难道不是因为动态范围差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35
主题: 17
帖子: 815
注册: 2014年7月
最大区别是景深, 可以说全画幅给你更多控制景深的可能。画质不一定更好, 看情况。比如需要大景深的时候FF要用比APSC小的光圈,有时就会导致需要更高的ISO。那么FF的画质优势就有可能失去了。
当然,同时代的机器, 用同样的ISO, FF要比APSC细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03
主题: 8
帖子: 705
注册: 2014年2月
来者犹可追 发表于 2017-9-3 18:04
我从来没有说相同光圈下半幅的虚化与全幅的虚化是一样的,你扯这个有毛用啊?
那么你来证明一下镜子里面5DIII细节的丢失是因为动态范围不如富士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737
主题: 2
帖子: 3733
注册: 2017年2月
丝丝入扣 发表于 2017-9-3 18:02
不要看窗,看镜子。相同光圈下半幅的虚化与全幅的虚化不能划等号。

我从来没有说相同光圈下半幅的虚化与全幅的虚化是一样的,你扯这个有毛用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03
主题: 8
帖子: 705
注册: 2014年2月
来者犹可追 发表于 2017-8-26 16:17
这是在告诉你,半幅与全幅用等效镜头拍摄同场景,拍摄参数相同的话,背景虚化稍有不同,但是虚化是可以后期PS出来的,懂不?所以纠结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其他方面来看,半幅富士的动态范围要好于全幅的5D3,看后面的窗户,富士的还能隐隐约约看到窗户的内框,5D3基本上死白了。这充分说明,画幅大,动态范围好也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原对比照片(本帖123楼贴的)
不要看窗,看镜子。相同光圈下半幅的虚化与全幅的虚化不能划等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53
主题: 16
帖子: 412
注册: 2016年4月
还是您牛逼,身揣普利策历届大奖,深藏不露潜水在无忌,拿个键盘喷喷喷,比我牛逼多了,哈哈
来者犹可待 发表于 2017-09-03 09:00
看了你的个人图文集,我们很欢乐,你能把全幅机 蔡司镜头用出手机的拍照的水平,也算是无忌的一大奇葩啊!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32
主题: 2
帖子: 21
注册: 2013年4月
黄射偏 发表于 2017-08-25 07:33
我目前只玩过60d,听有人说全画幅画质秒杀半画幅之类的话。我想问问,全画幅到底好在哪里,我目前就知道高感全画幅厉害。如果同样的100,200...

根据我刚才到分析,你也能理解为什么半画幅高感不如同时代全服好。举个例子,全幅相机5ds,高感6400的时候,你在电脑里看他50%到缩小图,你会发现其实燥点不是很多,但是如果你把画面放大到100%,那燥点就分毫必现了。半画幅就相当于简介地把画面“放大”了。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ad iOS11.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32
主题: 2
帖子: 21
注册: 2013年4月
黄射偏 发表于 2017-08-25 07:33
我目前只玩过60d,听有人说全画幅画质秒杀半画幅之类的话。我想问问,全画幅到底好在哪里,我目前就知道高感全画幅厉害。如果同样的100,200...

其实是这样的,因为半画幅相机出片的长、宽像素和全画幅差不多。比如你看80d和6d2,他们最大照片长宽像素都是6000*4000,如果你仔细对比尼康同时代的半幅和全幅相机你会发现也是这样,aps-c和fx的相机传感器面积不一样,但出片长款像素竟然是接近但。这就造成一个什么结果呢?就是相对fx相机来说,aps-c的画面可以理解为“放大”到那个长款值了。那么原来可能只有2个像素的紫边(同一个镜头比如35 1.4在fx相机6d2上到画面)到了aps-c相机上(比如80d)就成了3个或者4个像素了。也就是说,半画幅相机实际上是把细小画质问题放大了。
这就是造就了半画幅画质没有全画幅好到根本原因。
希望你能够理解。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ad iOS11.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359
主题: 0
帖子: 352
注册: 2017年9月
花海留云 发表于 2017-9-2 20:38
你个沙雕,管你jb事情?好好地做你的狗

看了你的个人图文集,我们很欢乐,你能把全幅机+蔡司镜头用出手机的拍照的水平,也算是无忌的一大奇葩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121
主题: 52
帖子: 6500
注册: 2014年8月
@黄射偏 同意,玩单反必须玩对焦快的,机关枪扫起来才有快感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0.3.3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半画幅和全画幅画质真的差很多吗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