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D500 /D850 在某些场景下矩阵测光严重过曝是通病?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018 回帖:12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71.527
主题: 162
帖子: 71318
注册: 2014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dixon5000 发表于 2018-4-2 17:07
如果你真的觉得我是故意要找一个偶然状况拿来说事,那么真的没什么好讨论的
如果你想让每次曝光都减一点儿, 除了曝光补偿外,  菜单上有曝光微调设置.  就是任何测光模式下, 都减个固定值.  
至于你机器是不是构成"问题", 不详, 不表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338
主题: 22
帖子: 16832
注册: 2012年10月
camson 发表于 2018-4-2 17:47
也可能部分因素是跟高光区的保护能力有关.  D500 D5 CMOS这方面能力实际并不强的.

没实际用过D500,不过我刚才特意翻看了那个D500的短打贴,确实不少片子有过曝的,不知道是不是和用了矩阵测光有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71.527
主题: 162
帖子: 71318
注册: 2014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WKWJ 发表于 2018-4-2 17:33
我猜如果是厂家刻意调整的行为,可能是最新的尼康单反宽容度都不错,拍人的时候过曝一些可能对皮肤色彩等表现更好,拍人也不一定都是点测或※※重点的,到此一游很多情况都可以是矩阵测光的,也许厂家这样设置调整就是为了改善人像肤色表现也说不定的
也可能部分因素是跟高光区的保护能力有关.  D500 D5 CMOS这方面能力实际并不强的. 尤其对高亮的白色物体. 本帖最后由 camson 于 2018-4-2 17:4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71.527
主题: 162
帖子: 71318
注册: 2014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一派胡言, 不着边际.  连奶康机矩阵测光基本原理都不知道, 还扯呢.

九里桥 发表于 2018-4-2 17:14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自动策略问题属于初级人工智能范畴,没有那么简单。没有一种策略可以保证任何时候都是最优,神仙也做不到。一种策略在某些条件下表现很好,必然是以在另一些条件下表现不好为代价的。否则就不成其为策略了。

同一个厂家在策略选择上的变化自然有它的道理,厂家的工程师不是不可能会犯错误,但绝不可能犯下你们所理解的这种低级错误的,不然尼康早就活不到今天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338
主题: 22
帖子: 16832
注册: 2012年10月
九里桥 发表于 2018-4-2 17:14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自动策略问题属于初级人工智能范畴,没有那么简单。没有一种策略可以保证任何时候都是最优,神仙也做不到。一种策略在某些条件下表现很好,必然是以在另一些条件下表现不好为代价的。否则就不成其为策略了。

同一个厂家在策略选择上的变化自然有它的道理,厂家的工程师不是不可能会犯错误,但绝不可能犯下你们所理解的这种低级错误的,不然尼康早就活不到今天了。

我猜如果是厂家刻意调整的行为,可能是最新的尼康单反宽容度都不错,拍人的时候过曝一些可能对皮肤色彩等表现更好,拍人也不一定都是点测或※※重点的,到此一游很多情况都可以是矩阵测光的,也许厂家这样设置调整就是为了改善人像肤色表现也说不定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3.447
主题: 29
帖子: 8086
注册: 2015年7月
timson 发表于 2018-4-2 16:26
矩阵测光跟焦点位置是有关联的,焦点权重稍重点。只要选了焦点位置,相机是大致知道此即是主体位置。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自动策略问题属于初级人工智能范畴,没有那么简单。没有一种策略可以保证任何时候都是最优,神仙也做不到。一种策略在某些条件下表现很好,必然是以在另一些条件下表现不好为代价的。否则就不成其为策略了。

同一个厂家在策略选择上的变化自然有它的道理,厂家的工程师不是不可能会犯错误,但绝不可能犯下你们所理解的这种低级错误的,不然尼康早就活不到今天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061
主题: 24
帖子: 1105
注册: 2005年7月
九里桥 发表于 2018-4-2 17:03
你觉得楼主是在问“为啥都是矩阵为啥曝光会产生差异”吗?他自己都说了他知道这是策略问题好不好,你不知道?

另外没人要你纠结什么测光,但你也拍了不少片子了,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的“键盘侠”了,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了吧?你觉得讨论一个“都是错误为啥曝光策略会产生差异”的问题,有意义吗?

还有你给机器一个特定的错误输入选项,要它总是给出个正确的“策略”,你觉得可能吗?就算机器如楼主的 D7200 某次瞎猫撞了个死耗子,你觉得是喜还是忧啊?


如果你真的觉得我是故意要找一个偶然状况拿来说事,那么真的没什么好讨论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061
主题: 24
帖子: 1105
注册: 2005年7月
Tery 发表于 2018-4-2 15:15
没有D500,D850昨晚在黑背景上放了一个白色的屏幕清洁剂分别用光学取景器和lv各拍了一张,我感觉都没有过爆,同样的光圈和ISO的情况下快门一个是1/30,一个是1/25,由于是手持懒得上三脚架,取景范围可能略有差异,这个差别我认为在合理范围内。

不严谨测试,仅供参考。


好的感谢,我觉得您这种才属于正常,本来如果测光准确的话不轮你用什么模式都应该是一样的,当然这是理想状况,我当时在nikon的体验店测试的d850就真的不一样,我怀疑真的是批次的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3.447
主题: 29
帖子: 8086
注册: 2015年7月
崛起888 发表于 2018-4-2 14:59
你这人真的属于思维混乱,人家贴出的比较都是矩阵,人家的疑问也是为啥都是矩阵为啥曝光会产生差异,而不是纠结的用啥测光

你觉得楼主是在问“为啥都是矩阵为啥曝光会产生差异”吗?他自己都说了他知道这是策略问题好不好,你不知道?

另外没人要你纠结什么测光,但你也拍了不少片子了,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的“键盘侠”了,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了吧?你觉得讨论一个“都是错误为啥曝光策略会产生差异”的问题,有意义吗?

还有你给机器一个特定的错误输入选项,要它总是给出个正确的“策略”,你觉得可能吗?就算机器如楼主的 D7200 某次瞎猫撞了个死耗子,你觉得是喜还是忧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8.561
主题: 10
帖子: 8577
注册: 2017年5月
矩阵测光跟焦点位置是有关联的,焦点权重稍重点。只要选了焦点位置,相机是大致知道此即是主体位置。

ameng2002 发表于 2018-4-2 09:33
这是曝光风格的问题,并没有对错。

相机并不知道你需要保证哪部分曝光准确,是要背景还是要主体,
更不知道哪部分是主体。这需要用户熟悉相机,做出准确的补偿。

另外D500/D850都有了亮部重点测光,就是应对这种场合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8.561
主题: 10
帖子: 8577
注册: 2017年5月
WKWJ 发表于 2018-4-1 19:26
支持楼主,毕竟楼主用了那么多的尼康单反,我相信很多基本的都完全是懂的,关键是D7200在同设置同场景中基本正常,这是有问题的,是个案还是通病,确实需要有D500的摄友测试比较
有问题的话确实需要正视。死忠粉护主的心态要不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8.452
主题: 184
帖子: 12405
注册: 2001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850
L2D-20c
没有D500,D850昨晚在黑背景上放了一个白色的屏幕清洁剂分别用光学取景器和lv各拍了一张,我感觉都没有过爆,同样的光圈和ISO的情况下快门一个是1/30,一个是1/25,由于是手持懒得上三脚架,取景范围可能略有差异,这个差别我认为在合理范围内。

不严谨测试,仅供参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98
主题: 21
帖子: 7175
注册: 2010年3月
九里桥 发表于 2018-4-1 19:31
不知道你说的“正常的场景”是什么场景,评估测光原本就不是为光线复杂的场景准备的。点测光、※※重点、亮部重点那么多测光模式,不要当成摆设啊。尤其是点测光(点测联动)功能,令隔壁多少佳能用家羡慕嫉妒恨得不要不要的!

另外除非你是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司机,否则这张图片唯一正确的测光模式是点测光。
你这人真的属于思维混乱,人家贴出的比较都是矩阵,人家的疑问也是为啥都是矩阵为啥曝光会产生差异,而不是纠结的用啥测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475
主题: 97
帖子: 10287
注册: 2002年6月
@dixon5000,明天发个姐妹贴,说说鼠标垫从7200的死黑,到现在的有细节、有纹理,还能看见昨天的圆珠笔痕,嗯嗯,D850在智能识别拍摄主体以及AI、大数据分析,并综合运用区块链思维上有了巨大进步,可好?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1.3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061
主题: 24
帖子: 1105
注册: 2005年7月
ameng2002 发表于 2018-04-02 09:33
这是曝光风格的问题,并没有对错。

相机并不知道你需要保证哪部分曝光准确,是要背景还是要主体,更不知道哪部分是主体。这需要用户熟悉相机,...

看来我前面的测试都白做了,d7200怎么知道的?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061
主题: 24
帖子: 1105
注册: 2005年7月
heavenisky 发表于 2018-04-02 10:54
d500怎么扯到850上,两机子压根就不一样好不好。一般尼康机子正常档会过曝一点,所以用的时候会减0.3档以上。但850正常档位的照片看起来...

我哪里说一样了,我去了nikon上海体验中心测试发现850也是有同样的状况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25
主题: 114
帖子: 1913
注册: 2012年3月
d500怎么扯到850上,两机子压根就不一样好不好。一般尼康机子正常档会过曝一点,所以用的时候会减0.3档以上。但850正常档位的照片看起来是欠曝0.3档的,尤其在相机鲜亮的屏幕上看,阴天时候甚至欠曝1档,经常搞得我加档怕曝,不加档又难受。。。 本帖最后由 heavenisky 于 2018-4-2 11:0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605
主题: 129
帖子: 7220
注册: 2004年6月
从D4/D800开始就有这种倾向了。

整体画面光比太大的情况下,会比以前的机器更偏向于“过曝”。

我感觉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这种过曝都是更符合观看效果的。

但是lz这种情况,就会觉得不好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34
主题: 0
帖子: 818
注册: 2011年5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这是曝光风格的问题,并没有对错。

相机并不知道你需要保证哪部分曝光准确,是要背景还是要主体,更不知道哪部分是主体。这需要用户熟悉相机,做出准确的补偿。

另外D500/D850都有了亮部重点测光,就是应对这种场合的。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25
主题: 15
帖子: 2575
注册: 2004年6月
zoomer 发表于 2018-4-2 09:02
其实是宽容度高了,直出也要照顾,这种场景下,曝光提了点量,就这么点事,拍RAW格式,看看那块高光,能不能调回来,能调回来你就从了它吧,你实在觉得从不了,就点测吧,真是怎么按怎么和你的意,那Nikon放4个测光方式在那给人选也是吃多了撑的,完毕。
按尼康现在的宽容度,我肯定是宁欠勿曝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25
主题: 15
帖子: 2575
注册: 2004年6月
dixon5000 发表于 2018-4-2 08:34
所以我就是感觉nikon现在新出来的就器测光有点不倾向于保护亮的部分,大白天拍人像也经常会遇到脸部过曝的情况,必须经常手动减档才行
嗯,感觉有点像你说的那样,刚才我说的可能不是太严谨,应该是750用EV值为0时,在蛮多场合感觉拍出来都过亮了,到不一定是过曝,但总感觉是太亮了,当然我以前的大法57也总是感觉欠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475
主题: 97
帖子: 10287
注册: 2002年6月
dixon5000 发表于 2018-4-2 08:06
要求并不高啊,d7200就很好啊,还有生之年


其实是宽容度高了,直出也要照顾,这种场景下,曝光提了点量,就这么点事,拍RAW格式,看看那块高光,能不能调回来,能调回来你就从了它吧,你实在觉得从不了,就点测吧,真是怎么按怎么和你的意,那Nikon放4个测光方式在那给人选也是吃多了撑的,完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19
主题: 19
帖子: 1442
注册: 2009年2月
dixon5000 发表于 2018-4-1 20:26
d7200的点测光很稳定, d500的点测光有两种,还有一种点测光高光模式 ,看说明书上说是更大强度的防止被测点过曝,但我实际用也觉得有点奇怪,有时候点测光高光模式 反而比一般的 点测光更加过曝.
(d500的点测光有两种,还有一种点测光高光模式)这种测光模式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测光模式,相对矩阵测光来说它更适合拍摄楼主的这种场景。亮部重点测光,是在注重画面高光测光参数为主的基础上参考了周围暗光环境的测光参数,以期尽可能达到整体画面均能基本正确曝光。当然,楼主这种极端环境,即使使用了亮部重点测光,还是要根据拍摄经验结合曝光补偿加或减对亮部与暗部的曝光偏向有所取舍来自做决定。这种测光模式与※※重点测光有一点类似,只不过※※重点测光是以画面的中间部分的测光为基础,再参考画面周围部位的测光参数以期达到整体画面基本正确曝光。亮部重点测光与※※重点测光不同的是它不是仅仅考虑画面的中间部分,而是注重整个画面里面任何部位出现的高光部分,以此为基础再参考整体画面的测光参数以期达到整体画面的基本正确曝光。
这种大光比的极端场景(想要整体画面均能正确曝光)实际上是最不适合点测光。如果使用了点测光,亮部主体的周围暗场将更暗,桌面纹路就会处在欠曝状态,基本看不清了。
彩色负片的宽容度算比较高的了吧,80年代我用美能达x700的重点测光来拍摄透过近处一大片处在侧光下的树叶丛中远处处在高光下河中的游船,以期达到洞中观景的效果,谁料,拍后冲卷出来一看河中的游船都过曝了。光比过大超出宽容度必然要有所取舍,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重点使用曝光补偿来解决这个问题。
说了点题外话,楼主不介意。 本帖最后由 403311024 于 2018-4-2 08:41 编辑

(2)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061
主题: 24
帖子: 1105
注册: 2005年7月
hotmail113 发表于 2018-4-2 08:19
D750我一般EV值要减个0.3,否则容易过曝,7200刚买,用了一段时间(测光系统都用矩阵测光),基本没啥问题。


所以我就是感觉nikon现在新出来的就器测光有点不倾向于保护亮的部分,大白天拍人像也经常会遇到脸部过曝的情况,必须经常手动减档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25
主题: 15
帖子: 2575
注册: 2004年6月
D750我一般EV值要减个0.3,否则容易过曝,7200刚买,用了一段时间(测光系统都用矩阵测光),基本没啥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061
主题: 24
帖子: 1105
注册: 2005年7月
jinanmeng 发表于 2018-04-01 23:53
D7000上,LV测光1/10,取景器测光1/4(曝了),拍摄场景和参数设置跟楼主相同

感谢!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061
主题: 24
帖子: 1105
注册: 2005年7月
zoomer 发表于 2018-04-02 00:11
一边要直出好看,一边又要这种极端场景不过曝;
放着亮部重点和点测又不用,非要纠结这个矩阵;

好吧,默认欠个0.7吧,反正这货宽容度够...


要求并不高啊,d7200就很好啊,还有生之年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475
主题: 97
帖子: 10287
注册: 2002年6月
一边要直出好看,一边又要这种极端场景不过曝;
放着亮部重点和点测又不用,非要纠结这个矩阵;

好吧,默认欠个0.7吧,反正这货宽容度够你折腾的。

煤堆里拍雪人,雪地里拍煤块,相机还真不知道你要雪还是煤,或者,你就永远升起反光板好了,当微单用呗。

能正确识别脑子想啥的机器,有生之年是难造出来的。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74
主题: 11
帖子: 1206
注册: 2017年12月
D7000上,LV测光1/10,取景器测光1/4(曝了),拍摄场景和参数设置跟楼主相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061
主题: 24
帖子: 1105
注册: 2005年7月
403311024 发表于 2018-4-1 20:06
既然这么说,楼主是在测试喽。这个测试从楼主主观意识上来说方法貌似没有问题,这牵扯到的恐怕包括D5,D850,D500,D7500等几部新出的使用新一代测光感应器的尼康单反测光性能。看看拥有这些机器的其他网友的看法吧。


是的,其实特别简单:

1.我就是想通过摄友们的测试了解这些新机器的 矩阵测光 适应性如何,因为我的比较是感觉明显不如以前的准了,不可靠

2.通过摄友们的测试判断是否我的d500有问题,或者是批次的问题,还是所有都是这样.

这是我的目的

最明显的,就是找一个反差比较大的场景,看看lv和直拍是否会过曝,是否会有比较大的测光的差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D500 /D850 在某些场景下矩阵测光严重过曝是通病?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