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纠结ccd和cmos色彩的看过来,d850和d80多场景多图对比!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3672 回帖:26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14
主题: 0
帖子: 129
注册: 2015年2月
919959939 发表于 2018-6-15 20:22
镜头都不一样  比个鬼


明白人。

镜头对画质的影响,远大于传感器类型的影响,在大家斤斤计较的“发色”问题上尤为明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93
主题: 3
帖子: 692
注册: 2017年9月
Tery 发表于 2018-4-8 10:29
我来大致总结一下, 坛子里反应的D850缺点:

1. 高光容易过曝。
2. 关机后肩屏关不掉。
3. 升级固件容易变砖。
4. 直出干不过十几年前的CCD。
5. 连拍张数弄虚作假达不到官方51张。
6. 太大太笨重。
7. 使用sony的cmos,被人掐了脖子。
8. LV对焦又慢又差。
9. WIFI难用,经常连不上。
10. 价格太贵,尼康中国高层猪脑子,高价拱死。

以上为近期主要黑点,虽然我的D850非常满意,欢迎补充。


连拍还真没作假,我测试过,用索尼 128G(R:440M/s,W400M/s)XQD,能达到这个值。WIFI难用是真的,价格贵也是真的,LV对焦嘛,鞋厂一直这样。别的,都不是问题或值得商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93
主题: 3
帖子: 692
注册: 2017年9月
镜头都不一样  比个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3.031
主题: 50
帖子: 976
注册: 2008年6月
子涵201041 发表于 2018-4-8 12:46
D850使用的是索尼的coms?
IMX309AQJ
http://info.xitek.com/news/201806/15-264781.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5.796
主题: 678
帖子: 5120
注册: 2004年7月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8-4-12 13:27
照相机:胶片成像---银盐化学材料感光  药水还原  印象纸再次感光----输出照片。和人眼一样都是以光为基础.....  数码成像:CCD----光敏二极管采光(滤色镜片分色)  可感光的半导体材料感光   放大 数位处理  软件解码成像    还是以光为基础  具有胶片一样的空间立体感(R G B 灰)  CMOS-----光敏二极管采光(滤色镜片分色)以每一个光敏二极管为一个像素  每一个像素经晶体管放大 数位处理   存储于CMOS(计算机的RAM)  合成  软件解码输出..... CCD和CMOS的区别就是半导体的材料不同  成像的原理完全不同  所以CMOS的主要缺陷就是:合成时的色彩涂抹  使成像没有连续的光影表现使照片的画质 平  薄  色彩缺少真实性.......
关于宽容度:人眼的视觉是最牛的宽容度  可见可得  不需要后期..... 个人认为 照片拍摄时的宽容度应该以不经过后期为前提  拍出来的是真正的画质  拉出来的只是一种妥协的方法  没有画质可言..... 比如:在高光正常曝光的前提下  最暗的部分  哪个底片表现的最亮  那就是宽容度最好的传感器.....  高感:  是厂家忽悠用户的一种方法  都是以牺牲画质为基础的  只能说是拍到了  但不是最完美的画质....
支持CCD完美秒杀CMOS
D200  中午最大的光比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55
主题: 75
帖子: 14964
注册: 2014年7月
还好我保留了一台和D80同一块CCD的老机子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366
主题: 89
帖子: 26604
注册: 2004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1
★ ILCE-9M3
继续继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3.053
主题: 20
帖子: 2835
注册: 2008年9月
xllh 发表于 2018-4-8 10:37

怼D80的从各个方面怼,换代,科技,进步,高感,速度,像素,老法师,二手商,智商...
D80只是上片,上片,上片,我再上片...
挺逗乐

d80收的过程挺曲折,三次都有问题,最后无缘错过。入的d200。21000次快门,我新换的全部脱皮,操作没什么问题。不足还是耗电,看来电老虎雅号并非浪得虚名。

CCD高光和阴影的细节、过渡是我收它的原因。
我买了两台D80都不错,就是价格有点高,每台都是1500收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3.053
主题: 20
帖子: 2835
注册: 2008年9月
阿基拉的背影 发表于 2018-4-8 10:32
11.XQD卡目前仅大法在产,更容易被掐脖子
而且索尼自己还不用,雷克沙也生产XQD卡,只是价格奇高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3.053
主题: 20
帖子: 2835
注册: 2008年9月
Tery 发表于 2018-4-8 10:29
我来大致总结一下, 坛子里反应的D850缺点:

1. 高光容易过曝。
2. 关机后肩屏关不掉。
3. 升级固件容易变砖。
4. 直出干不过十几年前的CCD。
5. 连拍张数弄虚作假达不到官方51张。
6. 太大太笨重。
7. 使用sony的cmos,被人掐了脖子。
8. LV对焦又慢又差。
9. WIFI难用,经常连不上。
10. 价格太贵,尼康中国高层猪脑子,高价拱死。

以上为近期主要黑点,虽然我的D850非常满意,欢迎补充。
D850的传感器不少索尼代的,是以色列代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82
主题: 15
帖子: 656
注册: 2016年1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好像新一代的CMOS 适合欠曝,适当提拉暗部,不会损失细节,不适合过曝,至于发色倾向,应当用同一镜头 才比较严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86
主题: 4
帖子: 612
注册: 2015年1月
我认为日子重要的问题是D850的COMS,D850的CMOS是背照式的,与很多机器放在一起同样的参数都会亮一点,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它的CMOS通光量就比别的相机CMOS要多。说到这里应该大部分人都明白我的意思了
(2)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479
主题: 35
帖子: 12223
注册: 2004年1月
微风徐来 发表于 2018-4-8 10:40
在泥坛渐渐发现一个规律,每到春天阳光明媚时,CCD的话题就多了起来
仔细看看,发现今天最服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78
主题: 1
帖子: 1431
注册: 2017年8月
CMOS只拍JPG的常常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常常不得其解且处理起来也费力,直出单反有时候还搞不过手机,也不是没有道理。CCD可以直出是有先天优势,CMOS只有后天弥补。尤其是尼康的肤色和过曝问题,用无损格式解是一点不成问题的,当然只是改善,达不到完美,不然很难处理。佳能针对人像的优化就做的很好,直出的话肤色也过得去。尼康是对风景优化的好,特别对黄绿色纯度方面提亮的优化,当拍摄人像光线强时肤色常常会受到影响。所以要解决的好这些问题还是要用RAW。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19
主题: 9
帖子: 298
注册: 2018年2月
WKWJ 发表于 2018-4-12 20:13
别光说不练啊,要不我D80先来?你的D40跟上?
这个容易过曝的问题确实值得探究,有机会真要同台比较下  都2018年了,D850高光细节怎么滴也不会比10几年前的机器差啊,对不 本帖最后由 微风徐来 于 2018-4-14 13:4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19
主题: 9
帖子: 298
注册: 2018年2月
WKWJ 发表于 2018-4-14 13:15
让我感到疑惑的是,佳能也是CMOS,这张是佳能无敌兔拍摄。但阳光下的肤质很接近CCD,高光过渡也不错。看来佳能的机子确实不太怕稍微过曝,而尼康的CMOS机则不太担心欠曝。
5D2内置有高光保护功能,适合直出,但在后来出的机器中取消了这个技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338
主题: 22
帖子: 16832
注册: 2012年10月
让我感到疑惑的是,佳能也是CMOS,这张是佳能无敌兔拍摄。但阳光下的肤质很接近CCD,高光过渡也不错。看来佳能的机子确实不太怕稍微过曝,而尼康的CMOS机则不太担心欠曝。

本帖最后由 WKWJ 于 2018-4-14 13:3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338
主题: 22
帖子: 16832
注册: 2012年10月
为了D850的降价,砖头先抛出来
本帖最后由 WKWJ 于 2018-4-14 13:0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01.371
主题: 68
帖子: 40141
注册: 2007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WKWJ 发表于 2018-4-12 20:13
别光说不练啊,要不我D80先来?你的D40跟上?


为了把850的价格黑下来, 俺可以贡献 E500 D200 S5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338
主题: 22
帖子: 16832
注册: 2012年10月
微风徐来 发表于 2018-4-12 18:58
CCD加油,把D850价格黑下来就靠你了

别光说不练啊,要不我D80先来?你的D40跟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338
主题: 22
帖子: 16832
注册: 2012年10月
该人员 发表于 2018-4-12 17:50
ccd和x3相比怎样呢?只比低感曝光充分的片子,x3高感不行,欠曝也不行,不用比了。

应该说风格完全不同吧,X3锐度高,分辨力高,细节好,质感强烈。CCD比较润,高光过渡自然,画面的空间感立体感不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19
主题: 9
帖子: 298
注册: 2018年2月
CCD加油,把D850价格黑下来就靠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599
主题: 45
帖子: 15090
注册: 2009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SIGMA DP1 Merrill
RICOH GR III
ccd和x3相比怎样呢?只比低感曝光充分的片子,x3高感不行,欠曝也不行,不用比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8.583
主题: 195
帖子: 17086
注册: 2003年5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WKWJ 发表于 2018-4-12 14:46
是的,长时间同时用CCD和CMOS的很清楚两者之间的质感差异,特别是在阳光下,拍人!这点很重要,拍一些静物小品啥的可能差别不大,但人的肤质是最能体现两者的质感的,高光吼不住或者发粉是CMOS,特别是高像素CMOS很容易出现的常态,从而画面平面化,失去立体感,这点CCD就做的比较好,这也是为啥一直到今天还有那么多CCD的拥趸,只为那一点点质感上的区别,而这质感,主要又来自人像的肤质,如果是后期糖水或美图秀秀,那么无所谓的,如果是纪实环境旅游人像,那么对CMOS机拍摄者是一个考验。
其实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论坛的D810俱乐部帖子,帖主不惑色影,810的片子很不错,但前提他的片子都是有条件的,1,有专门的漂亮养眼的女模特,模特一般皮肤都不错,化妆也比一般人到位。2,都是专门灯光打光补光,3,很有功底的后期调整。而其他一些D810用家没有这几个条件的日常随拍人像,包括环境旅游人像,大部分就乏善可陈了(不说内容,只说人像的肤色肤质表现)。所以,高像素的CMOS机,最好还是棚摄,或室外打灯或补光,还要有较强的后期能力,否则,效果不会太好。

...
和打灯 棚拍关系不大 因为我自己也有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836
主题: 21
帖子: 2774
注册: 2006年6月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8-4-12 13:27
照相机:胶片成像---银盐化学材料感光  药水还原  印象纸再次感光----输出照片。和人眼一样都是以光为基础.....  数码成像:CCD----光敏二极管采光(滤色镜片分色)  可感光的半导体材料感光   放大 数位处理  软件解码成像    还是以光为基础  具有胶片一样的空间立体感(R G B 灰)  CMOS-----光敏二极管采光(滤色镜片分色)以每一个光敏二极管为一个像素  每一个像素经晶体管放大 数位处理   存储于CMOS(计算机的RAM)  合成  软件解码输出..... CCD和CMOS的区别就是半导体的材料不同  成像的原理完全不同  所以CMOS的主要缺陷就是:合成时的色彩涂抹  使成像没有连续的光影表现使照片的画质 平  薄  色彩缺少真实性.......
关于宽容度:人眼的视觉是最牛的宽容度  可见可得  不需要后期..... 个人认为 照片拍摄时的宽容度应该以不经过后期为前提  拍出来的是真正的画质  拉出来的只是一种妥协的方法  没有画质可言..... 比如:在高光正常曝光的前提下  最暗的部分  哪个底片表现的最亮  那就是宽容度最好的传感器.....  高感:  是厂家忽悠用户的一种方法  都是以牺牲画质为基础的  只能说是拍到了  但不是最完美的画质....
支持CCD完美秒杀CMOS
D200  中午最大的光比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338
主题: 22
帖子: 16832
注册: 2012年10月
lmsd 发表于 2018-4-12 13:46
对 cmos机器粉丢丢的 包括c家的机器 前一段去三亚 花钱拍的照片 5d3+s35  我回来看皮肤也是一样 粉丢丢的和我手里的d7100一个样 都不如我的d60 d40来得好 孰优孰劣自己看 只要你的显示器不是太烂 应该都看得出差别  别再吵了 真的没意义 你看不出来只能说明你用的少 还没发现而已 没发现的事情 你不能说它不存在....

是的,长时间同时用CCD和CMOS的很清楚两者之间的质感差异,特别是在阳光下,拍人!这点很重要,拍一些静物小品啥的可能差别不大,但人的肤质是最能体现两者的质感的,高光吼不住或者发粉是CMOS,特别是高像素CMOS很容易出现的常态,从而画面平面化,失去立体感,这点CCD就做的比较好,这也是为啥一直到今天还有那么多CCD的拥趸,只为那一点点质感上的区别,而这质感,主要又来自人像的肤质,如果是后期糖水或美图秀秀,那么无所谓的,如果是纪实环境旅游人像,那么对CMOS机拍摄者是一个考验。
其实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论坛的D810俱乐部帖子,帖主不惑色影,810的片子很不错,但前提他的片子都是有条件的,1,有专门的漂亮养眼的女模特,模特一般皮肤都不错,化妆也比一般人到位。2,都是专门灯光打光补光,3,很有功底的后期调整。而其他一些D810用家没有这几个条件的日常随拍人像,包括环境旅游人像,大部分就乏善可陈了(不说内容,只说人像的肤色肤质表现)。所以,高像素的CMOS机,最好还是棚摄,或室外打灯或补光,还要有较强的后期能力,否则,效果不会太好。 本帖最后由 WKWJ 于 2018-4-12 15:0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8.583
主题: 195
帖子: 17086
注册: 2003年5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WKWJ 发表于 2018-4-11 21:06
对的,上一张难度较大的强光下片子,CMOS机,我后期把其中一个人的脸处理了CCD质感,大家应该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就是红衣小孩边上的妈妈,本来她的脸也是和红衣小孩一样的质感,但实际中,在强光下,人脸高光应该是油亮的,反差也是明显的,CMOS为了不过曝,往往都把高光压制住了,所以,哪怕在阳光下,CMOS机的人脸很多也是粉质的,就和红衣小孩等一样,而妈妈的脸经过后期局部反差加大后,立体感,肤质感就出来了,虽然看似有点曝了(实际没过,PS看直方并没出现警示提示),但效果更接近人眼实际场景中的质感了。CCD和CMOS最大的质感区别或者说最明显的质感区别,就是人像肤质的高光过渡。至于色彩,RAW格式调整没啥区别。

对 cmos机器粉丢丢的 包括c家的机器 前一段去三亚 花钱拍的照片 5d3+s35  我回来看皮肤也是一样 粉丢丢的和我手里的d7100一个样 都不如我的d60 d40来得好 孰优孰劣自己看 只要你的显示器不是太烂 应该都看得出差别  别再吵了 真的没意义 你看不出来只能说明你用的少 还没发现而已 没发现的事情 你不能说它不存在....

本帖最后由 lmsd 于 2018-4-12 14:0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477
主题: 33
帖子: 18948
注册: 201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M9 Digital Camera
LEICA S (Typ 006)
照相机:胶片成像---银盐化学材料感光  药水还原  印象纸再次感光----输出照片。和人眼一样都是以光为基础.....  数码成像:CCD----光敏二极管采光(滤色镜片分色)  可感光的半导体材料感光   放大 数位处理  软件解码成像    还是以光为基础  具有胶片一样的空间立体感(R G B 灰)  CMOS-----光敏二极管采光(滤色镜片分色)以每一个光敏二极管为一个像素  每一个像素经晶体管放大 数位处理   存储于CMOS(计算机的RAM)  合成  软件解码输出..... CCD和CMOS的区别就是半导体的材料不同  成像的原理完全不同  所以CMOS的主要缺陷就是:合成时的色彩涂抹  使成像没有连续的光影表现使照片的画质 平  薄  色彩缺少真实性.......
关于宽容度:人眼的视觉是最牛的宽容度  可见可得  不需要后期..... 个人认为 照片拍摄时的宽容度应该以不经过后期为前提  拍出来的是真正的画质  拉出来的只是一种妥协的方法  没有画质可言..... 比如:在高光正常曝光的前提下  最暗的部分  哪个底片表现的最亮  那就是宽容度最好的传感器.....  高感:  是厂家忽悠用户的一种方法  都是以牺牲画质为基础的  只能说是拍到了  但不是最完美的画质....
支持CCD完美秒杀CMOS
D200  中午最大的光比
全幅CCD  一样是大光比
徕卡S006 柯达最后的一块低噪声的CCD 可得到最大的宽容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19
主题: 9
帖子: 298
注册: 2018年2月
cfan7777777 发表于 2018-4-8 00:22
一直心心念d80的色彩直出,看多年前的片子基本上不需要再后期,其它相机出的片子也习惯在lr里面调成d80的校准文件。入了d850之后感觉张张都得后期一下,而且暗部反差大,高光容易丢细节,很是纠结,刚好出去一趟同场景对比一下。d850配的58 1.4g,d80配的50 1.8d,自动曝光,光圈f4,如果自动曝光不一致后期在lr里面提亮到一致,校准文件统一使用camera standard,尽量裁剪大小一致。先说结论:
1、同样的曝光,两张片子直方图都不过爆的情况下,d80高光细节可见很多时候d850高光细节几乎不可辨,这也是我之前一直很不爽的明明没过曝反而细节分辨不清,必须在lr里面把高光往回拉才行。
说实话,我本人也很反感这种高光溢出,这种白花花的没层次的亮白勾起来很多不愉快的回忆,如同回到了10几年前使用尼康DC的感受。如果这个问题被更广泛的曝光和讨论,也许会打消一部分人的购买积极性。我猜想,这个CMOS可能不好驾驭,所以尼康这次特地搞了个高光保护的测光模式,以防过曝太严重(相对于自家其它机型)。据说同样高像素的A7R3这方面问题要好很多。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338
主题: 22
帖子: 16832
注册: 2012年10月
我变焦靠走 发表于 2018-4-12 09:49
光线好时候,抓个妹子来拍,D850哭都找不到调

如果不是后期处理成美图秀秀无层次无机理无质感(皮肤)的三无风格片子,高像素的CMOS机在自然阳光下(不打灯补光等前提)拍人要表现皮肤的肤质确实不容易驾驭,色彩稍微容易些。
高像素CMOS机如果棚摄,或室外打灯补光等拍人,效果都非常好,直接在室外自然光下随拍,如旅游拍环境人像等等,对于人像的肤质表现是对拍摄者的一种考验,包括后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纠结ccd和cmos色彩的看过来,d850和d80多场景多图对比!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