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SONY 常用GM镜头呼吸效应非严谨测试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4.472
主题: 9
帖子: 66
注册: 2008年11月
刚买了16-35 GM,昨天在拍视频的时候发现呼吸效应比较严重,造成画面一缩一放的不太舒服。为了厘清具体情况,我就把手上有的16-35 GM、24-70 GM和85 GM都测试了一下。此外根据Mobile01上70-200 GM的测试视频,将70-200 GM的结果也放在一起做个对比。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补充你们手上镜头的测试结果。

P.S.呼吸效应是指镜头在对焦的过程中,因镜组的移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变焦的效果,在画面上的体现就是对焦时取景范围会有一定变化。这个现象对拍照片没影响,但对拍视频就很重要了。

具体的测试方法是用三脚架固定相机拍视频,在选定焦距下,手动对焦由最远至最近,然后观察取景范围变化的幅度,由此判断一个镜头呼吸效应严重与否。

结论如下:

1,24-70 GM镜头呼吸效应最小,最远至最近对焦取景范围变化在2-3%。考虑到失焦时的虚化,这样的呼吸效应在日常使用时几乎不会被注意到;
2,85 GM镜头呼吸效应比预想的好,最远至最近对焦取景范围变化在5%左右。考虑到这个头强烈的虚化效果,呼吸效应不会是此头拍视频的问题。当然这个镜头的对焦声在比较安静时可能会对收音有影响;
3,16-35 GM镜头让人很失望,最远至最近对焦取景范围变化在5-12%左右。此外由于超广镜头虚化不厉害,在拍视频时对焦可以明显感受到画面的缩放,严重影响了拍摄体验。当然不知道这样的现象是否也有个体差异,如果有这个头的同好欢迎补充结果;
4,根据Mobile01的测试视频,70-200 GM镜头的呼吸效应大到让人无法忍受,幸好我没买。。。

所以,在我的GM镜头里,能拿来拍视频的似乎只有24-70了T_T

此外,吐槽一下A7系列(我用过A7m2、A7R2、A7R3)的视频对焦。在广域自动对焦下,即使画面没什么变化,相机的对焦点也会轻微的不断移来移去。配合上16-35 GM的呼吸效应,那画面简直是酸爽,一抖一抖的。4K下分辨率高了尤其看得清楚。

备注:
*在我的测试中,为了避免大光圈失焦干扰判断,选择了F16及F22的小光圈进行测试。当然,我也比较了在F2.8下的效果,结果发现光圈大小和呼吸效应关系不大。
**量化取景范围变化的方法是根据视频截图,计算镜头在手动对焦最远和最近时的取景范围缩放占总画面大小的比例,其中正值代表最近对焦时画面更大、负值代表最远对焦时画面更大。
***70-200 GM镜头的测试视频链接:http://v_youku_com/v_show/id_XMjUyMzA1NDEwNA==.html
****下面会贴上测试视频截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Sony 光圈 取景范围 三脚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2886 回帖:38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5.499
主题: 5
帖子: 5454
注册: 2010年3月
记得尼康十年前的大竹炮近摄的时候只相当于130mm的视角。现在佳能的rf70-200也差不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99
主题: 4
帖子: 225
注册: 2006年1月
请教一下,这种呼吸效应,PR里面能调整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24
主题: 15
帖子: 573
注册: 2014年10月
100-400GM呼吸更严重. 我觉得都超过一倍大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7
主题: 15
帖子: 1131
注册: 2018年3月
Tianfanqie 发表于 2018-4-11 17:34
这两支偶都有,为视频做优化更多是指有无极光圈切换,呼吸都挺明显的不过都能接受,相对来说2470gm确实要轻一些。其实一般观众看视频和专业制作者不同,不会死盯着边角看场景变化,更不会放大百分百。其实很多电影镜头也是有的,只是相对轻微罢了。

谢谢指正,我这以为呼吸效应、暗角这些也做了优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72
主题: 9
帖子: 66
注册: 2008年11月
Tianfanqie 发表于 2018-4-11 17:34
这两支偶都有,为视频做优化更多是指有无极光圈切换,呼吸都挺明显的不过都能接受,相对来说2470gm确实要轻一些。其实一般观众看视频和专业制作者不同,不会死盯着边角看场景变化,更不会放大百分百。其实很多电影镜头也是有的,只是相对轻微罢了。


谢谢分享,其实我要不是买了超广也注意不到这个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43
主题: 14
帖子: 1929
注册: 2012年1月
weaponhuxue 发表于 2018-4-11 15:10
蔡司的35和50 1.4应该也是为视频做了优化的,楼主也可以试试。
这两支偶都有,为视频做优化更多是指有无极光圈切换,呼吸都挺明显的不过都能接受,相对来说2470gm确实要轻一些。其实一般观众看视频和专业制作者不同,不会死盯着边角看场景变化,更不会放大百分百。其实很多电影镜头也是有的,只是相对轻微罢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397
主题: 38
帖子: 12174
注册: 2008年6月
不错的分享

就是呼吸效应这问题,得同规格横评,才对器材党更有意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72
主题: 9
帖子: 66
注册: 2008年11月
征途上奔走 发表于 2018-4-11 17:17
请注意,进入这个论坛都有权利质问你的所谓测试是否科学合理。并没有对你个人人身攻击,若有,我自纠。


关于你测试光圈大小的质疑我已经回答你了,也贴出了参考结果。当然,就如我标题写的,这只是我作为玩家自发做的非严谨测试,严谨的测试结果应该找官方要,我不可能给得出。但从我自己做的测试结果来看,能大致判断一个镜头呼吸效应的好坏,同时也跟这里回帖的大佬们实际使用体验相符。如果你有进一步想了解的,欢迎你向SONY原厂询问,也麻烦你分享收到的回复,造福一下论坛的同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191
主题: 2
帖子: 5215
注册: 2015年7月
principle 发表于 2018-4-11 16:59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需不需要?

Anyway,还是那句话,请尊重论坛的网友,说话注意语气。
请注意,进入这个论坛都有权利质问你的所谓测试是否科学合理。并没有对你个人人身攻击,若有,我自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72
主题: 9
帖子: 66
注册: 2008年11月
weaponhuxue 发表于 2018-4-11 15:10
蔡司的35和50 1.4应该也是为视频做了优化的,楼主也可以试试。


谢谢推荐,不过我买不起了。希望有这两个头的朋友能测一下,造福大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72
主题: 9
帖子: 66
注册: 2008年11月
征途上奔走 发表于 2018-4-11 15:37
延时摄影需自动对焦吗?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需不需要?

Anyway,还是那句话,请尊重论坛的网友,说话注意语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72
主题: 9
帖子: 66
注册: 2008年11月
征途上奔走 发表于 2018-4-11 15:34
泡菜资深,选择了F16及F22的小光圈进行测试,还与F2.8下的效果,光圈大小和呼吸效应关系不大?


这个贴是玩家技术交流,你有不同意见可以讲出来,但请注意语气,否则我没有义务回答你。

为什么选择小光圈测试我已经说清楚了。这里我也贴上16-35 GM在大光圈上的测试截图,F2.8下呼吸效应差不多在6%左右,跟F16下没有质的区别。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191
主题: 2
帖子: 5215
注册: 2015年7月
principle 发表于 2018-4-11 13:44
话虽这样讲,但用A7系列视频自动对焦时,即使被摄场景不变,相机对焦点也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自己轻微的跳来跳去。如果配上一支呼吸效应严重的镜头,整个画面就会变得不稳定。这样会影响拍摄相对静态的画面,例如广角场景。事实上,昨天我在用16-35 GM拍摄正常视频或延时摄影时,就被这个问题搞得很恶心,拍回来的画面一抖一抖的完全不能用。而以前用24-70 GM,就只会有轻微的合焦失焦,并没有画面抖动的情况。
延时摄影需自动对焦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191
主题: 2
帖子: 5215
注册: 2015年7月
principle 发表于 2018-4-11 13:23
刚买了16-35 GM,昨天在拍视频的时候发现呼吸效应比较严重,造成画面一缩一放的不太舒服。为了厘清具体情况,我就把手上有的16-35 GM、24-70 GM和85 GM都测试了一下。此外根据Mobile01上70-200 GM的测试视频,将70-200 GM的结果也放在一起做个对比。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补充你们手上镜头的测试结果。

P.S.呼吸效应是指镜头在对焦的过程中,因镜组的移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变焦的效果,在画面上的体现就是对焦时取景范围会有一定变化。这个现象对拍照片没影响,但对拍视频就很重要了。
...

备注:
*在我的测试中,为了避免大光圈失焦干扰判断,选择了F16及F22的小光圈进行测试。当然,我也比较了在F2.8下的效果,结果发现光圈大小和呼吸效应关系不大。[/
color] ...
泡菜资深,选择了F16及F22的小光圈进行测试,还与F2.8下的效果,光圈大小和呼吸效应关系不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7
主题: 15
帖子: 1131
注册: 2018年3月
蔡司的35和50 1.4应该也是为视频做了优化的,楼主也可以试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72
主题: 9
帖子: 66
注册: 2008年11月
Tianfanqie 发表于 2018-4-11 14:46
28135 18110,电影镜头这方面比较安心一点,毕竟优化方向不同,手里4支gm,一个月商业小视频大概十来部吧,唯一不敢用来焦点切换的是70200,那个确实太夸张,其他几支都是随意用无视的


谢谢大佬分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43
主题: 14
帖子: 1929
注册: 2012年1月
principle 发表于 2018-4-11 13:44
话虽这样讲,但用A7系列视频自动对焦时,即使被摄场景不变,相机对焦点也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自己轻微的跳来跳去。如果配上一支呼吸效应严重的镜头,整个画面就会变得不稳定。这样会影响拍摄相对静态的画面,例如广角场景。事实上,昨天我在用16-35 GM拍摄正常视频或延时摄影时,就被这个问题搞得很恶心,拍回来的画面一抖一抖的完全不能用。而以前用24-70 GM,就只会有轻微的合焦失焦,并没有画面抖动的情况。
28135 18110,电影镜头这方面比较安心一点,毕竟优化方向不同,手里4支gm,一个月商业小视频大概十来部吧,唯一不敢用来焦点切换的是70200,那个确实太夸张,其他几支都是随意用无视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72
主题: 9
帖子: 66
注册: 2008年11月
sneeze 发表于 2018-4-11 14:37
我觉得对焦越精确的镜头,所谓呼吸效应约明显。那是镜头对焦时,镜片组对焦阻尼系数造成的。


这一点我还是认同老顽童版主的说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72
主题: 9
帖子: 66
注册: 2008年11月
woodysh 发表于 2018-4-11 14:11
买视频头可能好点,我记得大法有一个视频全幅头 fe pz 28-135


我觉得24-70 GM就不错哈,虽然被黑得体无完肤,但我手头这支锐度、焦外、对焦、发色、呼吸效应什么的都很好,自动对焦拍照拍视频都好用。当然视频手动对焦时因为它的对焦环是非线性设计,所以很难用,这一点16-35 GM又会好一点。

关于GM头的品控,有一点可以大家参考下。这次我在买16-35 GM时,在35端单点自动对焦有几个角容易失焦,但又不是一直这样。后面我把相机的AF优先度设为对焦优先,好像这样的情况就少很多。所以我在想有没有可能大家会因为SONY相机的对焦判定冤枉一部分GM镜头,都统称为品控问题了。

归根结底,之前SONY将微单宣传得太好了,例如不会跑焦、自动视频对焦什么的。实际用下来又不完全是这么回事,离理想情况还有不少距离。当然,比多数友商产品还是好一大截的。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857
主题: 19
帖子: 3989
注册: 2007年11月
principle 发表于 2018-04-11 13:58
谢谢分享,确实我知道以前的多数相机镜头都会有比较严重的呼吸效应。但之前我也是看SONY宣传说微单镜头,尤其是GM镜头为了拍视频都优化...

我觉得对焦越精确的镜头,所谓呼吸效应约明显。那是镜头对焦时,镜片组对焦阻尼系数造成的。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720GM要是这么大的呼吸效应,确实有点过分。之前用腾龙的720,200端的呼吸效应就非常明显,明显的缩小,越近越小。

印象中小白兔也是有呼吸效应的,好像是越近越大,还比较厚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37
主题: 79
帖子: 13165
注册: 2015年10月
principle 发表于 2018-04-11 05:58
谢谢分享,确实我知道以前的多数相机镜头都会有比较严重的呼吸效应。但之前我也是看SONY宣传说微单镜头,尤其是GM镜头为了拍视频都优化...
买视频头可能好点,我记得大法有一个视频全幅头 fe pz 28-135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8-04-11 14:11:2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72
主题: 9
帖子: 66
注册: 2008年11月
老顽童 发表于 2018-4-11 13:52
根据透镜成像公式

1/u + 1/v = 1/f

和镜头放大率公式

k = v/f

综合来看,对焦时像距v会变化,放大率k不可避免的也要变化!所以镜头如果没有特别设计,对焦时放大率肯定要变化!也就是说,对于正常镜头来说,呼吸效应是必然的!

而对于内变焦的变焦镜头来说,所谓“对焦”,其实是内部一组镜片移动、调整像距到焦平面上,镜头的物理焦距也要变化,呼吸效应更严重!

结论是:镜头如果要消除呼吸效应,必须在设计的时候有意而为之。

我有佳能的一代大白,调焦时看不到呼吸效应。可能在一些高档镜头设计时会有意避免这个问题。


谢谢分享,确实我知道以前的多数相机镜头都会有比较严重的呼吸效应。但之前我也是看SONY宣传说微单镜头,尤其是GM镜头为了拍视频都优化过,我就想当然的认为呼吸效应没问题了,实际拍摄时又感到失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156.493
主题: 146
帖子: 46888
注册: 2000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根据透镜成像公式

1/u + 1/v = 1/f

和镜头放大率公式

k = v/f

综合来看,对焦时像距v会变化,放大率k不可避免的也要变化!所以镜头如果没有特别设计,对焦时放大率肯定要变化!也就是说,对于正常镜头来说,呼吸效应是必然的!

而对于内变焦的变焦镜头来说,所谓“对焦”,其实是内部一组镜片移动、调整像距到焦平面上,镜头的物理焦距也要变化,呼吸效应更严重!

结论是:镜头如果要消除呼吸效应,必须在设计的时候有意而为之。

我有佳能的一代大白,调焦时看不到呼吸效应。可能在一些高档镜头设计时会有意避免这个问题。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37
主题: 79
帖子: 13165
注册: 2015年10月
支持这样的技术测试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7.39
主题: 1975
帖子: 15244
注册: 2014年5月
B站“韦找谁”测过,2470zaf4呼吸效应比28110G、18105G还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72
主题: 9
帖子: 66
注册: 2008年11月
小纱 发表于 2018-4-11 13:42
说到呼吸效应,我手头的镜头自动对焦拍视频都挺严重的,还是尽量手动对焦吧


手动对焦确实是一个解决办法,但就浪费了A7系列一直标榜的视频自动对焦能力,让人不甘心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72
主题: 9
帖子: 66
注册: 2008年11月
Tianfanqie 发表于 2018-4-11 13:36
相机镜头比较忽视呼吸效应,毕竟第一考虑是瞬间的照片。相机镜头拍视频尽量少用来回切焦点镜头或者选一支呼吸效应轻的专用于焦点切换拍摄即可,毕竟这类镜头和超广一样,一般在全片里占的比例很低,不用太纠结


话虽这样讲,但用A7系列视频自动对焦时,即使被摄场景不变,相机对焦点也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自己轻微的跳来跳去。如果配上一支呼吸效应严重的镜头,整个画面就会变得不稳定。这样会影响拍摄相对静态的画面,例如广角场景。事实上,昨天我在用16-35 GM拍摄正常视频或延时摄影时,就被这个问题搞得很恶心,拍回来的画面一抖一抖的完全不能用。而以前用24-70 GM,就只会有轻微的合焦失焦,并没有画面抖动的情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SONY 常用GM镜头呼吸效应非严谨测试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