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把玩珠江120双反镜头-PEARL RIVER 1:3.5 F=75MM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3328 回帖:10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就是这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这个就是海鸥58/2的废弃镜身,我早先把它改成可调式的近摄接圈筒,接标准镜头20cm微距摄时,可以得到有前后约3cm的变焦调量,最近可以镜头几乎贴近物件了,还可以微调几mm,应该是适合微距使用要求了,但色散厉害,现就考虑再改造一下,做120镜头的转接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天外天54 发表于 2019-11-23 09:24
海鸥双反的镜头取下来非常小巧,应该可以接进58/2单反镜头,兄弟可以试一下。这是深度折腾,不能保证会成功,体会过程才是最大的乐趣!收一台4B是很便宜的,可以试试!
单独镜头就小巧,再带上光圈及快门机构连体,就大了,装不进58/2镜头筒。因为,海鸥双反的光圈和快门机构是连体的,我可以卸掉快门机构,但光圈拨动就得另外想办法做一个拨动,当然,光圈完全可以做成无级,本身,海鸥双反的光圈也是无级的,双反海鸥,我现在就有2架,一架是上海版的,比较新净,用一个改口鸟标58/2换来的,经过保养调整,很爽手,愿拆了,反正,有时我还玩玩胶片的,另一架是战斗残废级的,几乎就是垃圾废品,不到百元地摊捡的,却是最花费我精力心血修复完好,全部正常又操控爽手,暂时再过过手瘾玩一段时间,等那天我毒发走火入魔,再拿它拆骨开膛未迟。目前暂时踱一踱废物利用做转接结构,要玩,就要玩得别出心裁,一切不按套路出牌,但又要玩出人言不可能,我变它成意想不到的实现可能。这才真正够手贱+折腾!哈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05
帖子: 11583
注册: 2010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9
ILCE-7
兴宁路 发表于 2019-11-23 00:25
我看了又看你那个单反转接和微单转接,粗略估计一下变距长度,有可能可以利用海鸥58/2镜身来搞定,海鸥58/2的内对焦环是18mm,光圈座(大筒身)是17mm,如把光圈叶片拆卸,只要外壳筒身,再反装过来,加起来就是35mm,另,光圈座接后镜组那个(细身筒)估计有7mm,全部装配起来,就足够有40mm的接筒长度,且,海鸥58/2镜身本来就可以调焦的,有大约10mm左右的伸缩量,而轴心更是比外面加工生产的转接环要精确得多!在海鸥镜身后座,只需在尼康、或佳能、或宾得、或微单的卡口环钻4 个螺丝孔,装上,就完成与机身的连接。轴心精度也可靠。现在只是我不知道中幅镜头的螺纹口直径是多大?是粗牙?或是细牙?按理,都是国产的,估计都是中国部版标准,完全有可能直接对接,如是这样,真的省事多了!又可节约200大洋,又不需要另外机加工,手工完全可以搞定。 ...

海鸥双反的镜头取下来非常小巧,应该可以接进58/2单反镜头,兄弟可以试一下。这是深度折腾,不能保证会成功,体会过程才是最大的乐趣!收一台4B是很便宜的,可以试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我看了又看你那个单反转接和微单转接,粗略估计一下变距长度,有可能可以利用海鸥58/2镜身来搞定,海鸥58/2的内对焦环是18mm,光圈座(大筒身)是17mm,如把光圈叶片拆卸,只要外壳筒身,再反装过来,加起来就是35mm,另,光圈座接后镜组那个(细身筒)估计有7mm,全部装配起来,就足够有40mm的接筒长度,且,海鸥58/2镜身本来就可以调焦的,有大约10mm左右的伸缩量,而轴心更是比外面加工生产的转接环要精确得多!在海鸥镜身后座,只需在尼康、或佳能、或宾得、或微单的卡口环钻4 个螺丝孔,装上,就完成与机身的连接。轴心精度也可靠。现在只是我不知道中幅镜头的螺纹口直径是多大?是粗牙?或是细牙?按理,都是国产的,估计都是中国部版标准,完全有可能直接对接,如是这样,真的省事多了!又可节约200大洋,又不需要另外机加工,手工完全可以搞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天外天54 发表于 2019-11-7 22:15
是的,理论上是够的。我接的好像就是17-35调焦筒,感觉差了几毫米,所以又接了个5毫米左右的银色环。
哦!还得谢谢你提醒!。我疏忽了二个问题,因为,1),最后螺纹接入相机M42卡口环时,还要缩短了调焦筒4~5mm的螺纹。2),虽然,我量最近摄距时,像距总长没有超过75mm。但!镜头后端螺纹口是比最后镜片还要往前出约4mm的,这样,一加起来,大约要缩短6~7mm左右的调焦筒有效使用,所以,你挨加一个环正好就是这个厚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05
帖子: 11583
注册: 2010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9
ILCE-7
兴宁路 发表于 2019-11-7 19:52
稍微改工一下120单镜的快门击发装置,工艺也很简单。备留手动操控镜头独立快门,就可以在无多重曝光的低端机身上(如D90以下/D3400以下的机身)实现多重曝光。镜间中心快门动作很轻,几乎没有任何震动,

其震动比数码机身快门还小。

平时使用数码机身快门时常规拍摄时,可以锁死镜头B门,不释放,

这个想法很好,我的这支就没有保留镜间快门,改得粗躁了些,感觉遗憾。兄弟自己细心的折腾,尽量保留好原有的功能,玩起来更尽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05
帖子: 11583
注册: 2010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9
ILCE-7
兴宁路 发表于 2019-11-6 21:42
要量过4B相机胶片到摄影镜头接口根部位置的距离才知道需要多长的调焦筒,但初步估计17~35mm调焦筒应该够了。镜头最长聚焦成像相距不会超过镜头焦距。75mm镜头焦距,其最长聚焦相距也不会超过75mm。调焦接筒最长端35+尼康机身法兰距46.5mm+M42卡口环1.2mm=80mm出头了。但最好还是要长一点好。因为,如果调焦筒使用到33~35mm端,M42公母套螺纹错开到极尽位置,螺纹咬合少,牙隙大,会有可能同心轴偏离。如果使用长一点的调焦筒,不需螺纹错开仅几牙,M42公母套咬合螺纹多,牙隙抵消,会咬合紧凑些,公母同轴心大些。

是的,理论上是够的。我接的好像就是17-35调焦筒,感觉差了几毫米,所以又接了个5毫米左右的银色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稍微改工一下120单镜的快门击发装置,工艺也很简单。备留手动操控镜头独立快门,就可以在无多重曝光的低端机身上(如D90以下/D3400以下的机身)实现多重曝光。镜间中心快门动作很轻,几乎没有任何震动,
以下内容由 兴宁路 于 2019-11-7 19:54 补充
其震动比数码机身快门还小。
以下内容由 兴宁路 于 2019-11-7 20:00 补充
平时使用数码机身快门时常规拍摄时,可以锁死镜头B门,不释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天外天54 发表于 2019-11-6 09:26
折腾就得败家啊!连接副件比较贵的,特别是调焦筒,17-35的调焦筒可能行程不够,因为中幅镜头的法兰距比较长,短了的话无限远过头了,最近距离对焦过远,还得接近摄环。总之副件比镜头贵,这是折腾的代价,痛并快乐中吧!
要量过4B相机胶片到摄影镜头接口根部位置的距离才知道需要多长的调焦筒,但初步估计17~35mm调焦筒应该够了。镜头最长聚焦成像相距不会超过镜头焦距。75mm镜头焦距,其最长聚焦相距也不会超过75mm。调焦接筒最长端35+尼康机身法兰距46.5mm+M42卡口环1.2mm=80mm出头了。但最好还是要长一点好。因为,如果调焦筒使用到33~35mm端,M42公母套螺纹错开到极尽位置,螺纹咬合少,牙隙大,会有可能同心轴偏离。如果使用长一点的调焦筒,不需螺纹错开仅几牙,M42公母套咬合螺纹多,牙隙抵消,会咬合紧凑些,公母同轴心大些。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05
帖子: 11583
注册: 2010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9
ILCE-7
兴宁路 发表于 2019-11-6 01:12
哇!折腾中幅75mm镜头,也不便宜呀!调焦筒160元左右/个,M42接M42,公/母口,徕纳牌的,17mm~35mm或25mm~52mm,铜质,镀白色。外观和加工都比较靓,再加一个M42转尼康AI环,22元,再外加叫人车一个原镜头螺口接M42公母环,算它30元,合计,210元左右。看来,单手贱还不行,还要败家一下,才够折腾。

折腾就得败家啊!连接副件比较贵的,特别是调焦筒,17-35的调焦筒可能行程不够,因为中幅镜头的法兰距比较长,短了的话无限远过头了,最近距离对焦过远,还得接近摄环。总之副件比镜头贵,这是折腾的代价,痛并快乐中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哇!折腾中幅75mm镜头,也不便宜呀!调焦筒160元左右/个,M42接M42,公/母口,徕纳牌的,17mm~35mm或25mm~52mm,铜质,镀白色。外观和加工都比较靓,再加一个M42转尼康AI环,22元,再外加叫人车一个原镜头螺口接M42公母环,算它30元,合计,210元左右。看来,单手贱还不行,还要败家一下,才够折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天外天54 发表于 2019-11-5 09:28
这台海鸥4B在你手里打理得这么新净,我都不忍心劝你折了!不过呢,发扬光荣的折腾精神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还在折腾到底吧,我在这里等你。
对!有道理!手贱人胆大,败家练艺高。自虐折腾是我们的最高境界!哈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天外天54 发表于 2019-11-5 09:28
这台海鸥4B在你手里打理得这么新净,我都不忍心劝你折了!不过呢,发扬光荣的折腾精神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还在折腾到底吧,我在这里等你。
有道理!手贱人胆大,败家练艺高。自虐折腾是我们的最高境界!哈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05
帖子: 11583
注册: 2010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9
ILCE-7
兴宁路 发表于 2019-11-4 23:11
用废弃的单反相机取景目镜改装自制一个双反对焦放大镜,效果比原机配置的还好用,够清晰够放大倍率

你这是动了脑筋的,放大对焦极为实用!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05
帖子: 11583
注册: 2010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9
ILCE-7
兴宁路 发表于 2019-11-4 23:23
天兄,你就这么教唆我拆了它?再度自我折腾?一毒就毒到够?太残忍点吧?怎样都要再让它继续试败几筒胶卷,假假我都医它半个月有余,以观后效,再拆骨挑筋不迟吧?

这台海鸥4B在你手里打理得这么新净,我都不忍心劝你折了!不过呢,发扬光荣的折腾精神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还在折腾到底吧,我在这里等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兴宁路 发表于 2019-11-4 23:15
有50岁以上的中老年相机了【上海照相机厂】出品。
天兄,你就这么教唆我拆了它?再度自我折腾?一毒就毒到够?太残忍点吧?怎样都要再让它继续试败几筒胶卷,假假我都医它半个月有余,以观后效,再拆骨挑筋不迟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有50岁以上的中老年相机了【上海照相机厂】出品。
以下内容由 兴宁路 于 2019-11-4 23:51 补充
感觉用海鸥双反镜头改,很难看,没有外衣一样。要找120单镜头才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粗码非常!但好实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兴宁路 发表于 2019-11-4 23:08
花我半个月心机修复好的战斗残废级的海鸥4B
用废弃的单反相机取景目镜改装自制一个双反对焦放大镜,效果比原机配置的还好用,够清晰够放大倍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花我半个月心机修复好的战斗残废级的海鸥4B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天外天54 发表于 2019-11-4 14:52
M43系统有一个等效焦距、光圈的争论,不管此争论是否成立,如果认为75/1.8镜头在M43相机上使用等效于150/3.6的焦距、光圈,那么无论这支镜头是全幅75/1.8还是奥巴M43的75/1.8,都应该是这个等效,不应该认为是全幅头等效结果就不一样。也有人认为光圈没有等效的说法,那么它们都是1.8的景深,也不会因为是M43的f1.8光圈就打折了。兄弟认为呢?
所谓“等效焦距”,就是指,A镜头的在(M)焦距时成像,其视觉比例效应相当于B镜头在(M*1.5)焦距时的成像图示效应。其经验计算比例大约是1:1.5。因为,我们看图片时,不管半幅/全幅,都是放大到同一个标准尺寸画幅大小,由于半幅镜头的图片已经是按照(24*36)全幅照片的1:1.5的放大,再以已经被放大的照片,按照(24*18)剪裁四边,截取对角中心画幅,在照片的视觉上,看上去镜头A的成像视觉效应相当于镜头B在(M*1.5)焦距时的一样,同理,由于放大了的效果,景深的弥散圈也被放大了,半幅照片景深就显得“虚化模糊”了,效应有如增大了一定比例的光圈一样。所以,讨论焦距等效/光圈等效,实际上就是同一个问题的2个角度点的表述。光学理论上这种等效是不存在的,也就是,无法进行公式法理的计算得出计算方程。只是剪裁缩放比列在人眼视觉中的感受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兴宁路 发表于 2019-11-4 21:50
简单画个不同透镜、不同像场(胶片尺寸)、不同光线传播几何图就可以证明了。所谓焦距,就是外光线射入,在透镜主光轴汇聚主点到成像汇聚像点的距离(多镜片的镜头镜片组合,其实也可以简化看成是一整块由玻璃/镀膜/塑料/空气/......等不同介质注塑成型的一块透镜)。不管什么机身系统类型的镜头,只要焦距一样,其光学理论上的景深/焦深/成像横向放大率/......等光学特性,都是一样的,但由于不同系统机身有不同相距/像场的要求,就需要改变某个镜片的曲率,以达到在不同机身系统上实现聚焦相距和像场画面上的成像弥散圈达到允许的范围内。所以,才有了不同机身就有不同法兰距的尺寸,也就是,即使是同一个50mm焦距的镜头,但在不同机身,就无法使用。但,无论是什么机身系统,50mm焦距镜头,在同等拍摄场景条件下,成像的景深是一样的(可以查看景深计算公式和推导公式),但是,由于各个机身的成像聚焦距(相距)/画面大小(像场)/尺寸长宽比例(横向放大率)都不一样,后镜片的大小和曲率都不一样,就会出现从镜片焦点到胶片之间(像距)的每个成像点的成像射线的夹角不同(主光轴上的点除外,实际上,主光轴只是一条理论上“假设”的光学计算标准原点轴),这些不同机身系统出来的成像就不能叠加 ...
改变某块镜片的曲率,未必一定改变这个镜头组片的焦距。因为,所有镜片的人为加工都可以做到主光轴上的聚焦点在同一个位置点不变。平衡于主光轴的所有入射线和出射线的角度不改变。改变的只是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线/出射线的反射、折射、绕射的角度,所以,成像的比列尺寸和大小就不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天外天54 发表于 2019-11-4 14:24
兄弟的中心意思就是,中幅和135全幅的75mm镜头景深不一样。我个人是不赞同的,我认为中幅和135全幅的同样焦距镜头如果在同一个135全幅相机上使用,设置的叁数一样就应该是同样的景深。当然只能中幅下移到135全幅,而无法逆行使用,因为法兰距受限。这个道理同样可推到135全幅镜头下移到半幅或M43微单。
是视觉上不一样。但在照片取点,按照光学几何的缩放比列计算同一个点的成像弥散圈比值是一样的。-8/2=4/1=16/-4=/4/。只有景深一样,在同等条件下的摄像,这个相同点的弥散圈比值是一样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天外天54 发表于 2019-11-4 14:24
兄弟的中心意思就是,中幅和135全幅的75mm镜头景深不一样。我个人是不赞同的,我认为中幅和135全幅的同样焦距镜头如果在同一个135全幅相机上使用,设置的叁数一样就应该是同样的景深。当然只能中幅下移到135全幅,而无法逆行使用,因为法兰距受限。这个道理同样可推到135全幅镜头下移到半幅或M43微单。
简单画个不同透镜、不同像场(胶片尺寸)、不同光线传播几何图就可以证明了。所谓焦距,就是外光线射入,在透镜主光轴汇聚主点到成像汇聚像点的距离(多镜片的镜头镜片组合,其实也可以简化看成是一整块由玻璃/镀膜/塑料/空气/......等不同介质注塑成型的一块透镜)。不管什么机身系统类型的镜头,只要焦距一样,其光学理论上的景深/焦深/成像横向放大率/......等光学特性,都是一样的,但由于不同系统机身有不同相距/像场的要求,就需要改变某个镜片的曲率,以达到在不同机身系统上实现聚焦相距和像场画面上的成像弥散圈达到允许的范围内。所以,才有了不同机身就有不同法兰距的尺寸,也就是,即使是同一个50mm焦距的镜头,但在不同机身,就无法使用。但,无论是什么机身系统,50mm焦距镜头,在同等拍摄场景条件下,成像的景深是一样的(可以查看景深计算公式和推导公式),但是,由于各个机身的成像聚焦距(相距)/画面大小(像场)/尺寸长宽比例(横向放大率)都不一样,后镜片的大小和曲率都不一样,就会出现从镜片焦点到胶片之间(像距)的每个成像点的成像射线的夹角不同(主光轴上的点除外,实际上,主光轴只是一条理论上“假设”的光学计算标准原点轴),这些不同机身系统出来的成像就不能叠加重合。但其景深(把所有照片都选取一个特定的点,都按照光学缩放比例计算弥散圈大小,它们的弥散圈尺寸相对比值是一样的,这就是画面可变,景深不变的通俗※※),但在实际人眼,由于成像的比例尺寸不同引起的视觉错,导致了人眼的空间视觉错。就认为,同一焦距镜头在不同机身系统会改变景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05
帖子: 11583
注册: 2010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9
ILCE-7
兴宁路 发表于 2019-11-4 11:39
找2架相机同场观看显示屏就一目了然了。双反机看磨砂屏,所见即所得。改口接135尺幅数码机看对焦小窗(或打开视屏幕),可见,2张画面不一样的。如果想画面都一样,2架机身必须要错开前后移,才能一致。这就证明了2机之间的像场不一样,而景深一样。我没有试过,但按照镜头光学成像原理判断分析应该就是这样。而75mm单反专用镜头虽然和双反75mm焦距一样,但由于像场和像距都不同,其2者之间的镜头光学结构必然不同,按照我们外行人通俗点讲,就是在双反75mm镜头后面再增加一组改变能像距和像场汇聚的镜片,变成能在40mm聚焦相距的单反机身内能全幅聚焦成像。所以。虽同是75mm 焦距的镜头,但各自在单反、双反相机上,所得成像的空间透视感(通俗讲景深感)是不一样的。但,我都没有真正实践过,只是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是这样。或者,我真的谬误了?也难讲。

M43系统有一个等效焦距、光圈的争论,不管此争论是否成立,如果认为75/1.8镜头在M43相机上使用等效于150/3.6的焦距、光圈,那么无论这支镜头是全幅75/1.8还是奥巴M43的75/1.8,都应该是这个等效,不应该认为是全幅头等效结果就不一样。也有人认为光圈没有等效的说法,那么它们都是1.8的景深,也不会因为是M43的f1.8光圈就打折了。兄弟认为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05
帖子: 11583
注册: 2010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9
ILCE-7
兴宁路 发表于 2019-11-4 11:39
找2架相机同场观看显示屏就一目了然了。双反机看磨砂屏,所见即所得。改口接135尺幅数码机看对焦小窗(或打开视屏幕),可见,2张画面不一样的。如果想画面都一样,2架机身必须要错开前后移,才能一致。这就证明了2机之间的像场不一样,而景深一样。我没有试过,但按照镜头光学成像原理判断分析应该就是这样。而75mm单反专用镜头虽然和双反75mm焦距一样,但由于像场和像距都不同,其2者之间的镜头光学结构必然不同,按照我们外行人通俗点讲,就是在双反75mm镜头后面再增加一组改变能像距和像场汇聚的镜片,变成能在40mm聚焦相距的单反机身内能全幅聚焦成像。所以。虽同是75mm 焦距的镜头,但各自在单反、双反相机上,所得成像的空间透视感(通俗讲景深感)是不一样的。但,我都没有真正实践过,只是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是这样。或者,我真的谬误了?也难讲。 ...

兄弟的中心意思就是,中幅和135全幅的75mm镜头景深不一样。我个人是不赞同的,我认为中幅和135全幅的同样焦距镜头如果在同一个135全幅相机上使用,设置的叁数一样就应该是同样的景深。当然只能中幅下移到135全幅,而无法逆行使用,因为法兰距受限。这个道理同样可推到135全幅镜头下移到半幅或M43微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天外天54 发表于 2019-11-1 09:25
镜头的景深应该由焦距、光圈等物理性质决定,当然还与拍摄距离和成像圈大小(底的大小)有关,相同条件下120底应该比135底的景深浅,但是把120镜头用在135上拍摄,就变成了135的景深,不会是120景深,我这样理解不知对不对?
找2架相机同场观看显示屏就一目了然了。双反机看磨砂屏,所见即所得。改口接135尺幅数码机看对焦小窗(或打开视屏幕),可见,2张画面不一样的。如果想画面都一样,2架机身必须要错开前后移,才能一致。这就证明了2机之间的像场不一样,而景深一样。我没有试过,但按照镜头光学成像原理判断分析应该就是这样。而75mm单反专用镜头虽然和双反75mm焦距一样,但由于像场和像距都不同,其2者之间的镜头光学结构必然不同,按照我们外行人通俗点讲,就是在双反75mm镜头后面再增加一组改变能像距和像场汇聚的镜片,变成能在40mm聚焦相距的单反机身内能全幅聚焦成像。所以。虽同是75mm 焦距的镜头,但各自在单反、双反相机上,所得成像的空间透视感(通俗讲景深感)是不一样的。但,我都没有真正实践过,只是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是这样。或者,我真的谬误了?也难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7
主题: 0
帖子: 3783
注册: 2019年6月
天外天54 发表于 2019-11-1 09:25
镜头的景深应该由焦距、光圈等物理性质决定,当然还与拍摄距离和成像圈大小(底的大小)有关,相同条件下120底应该比135底的景深浅,但是把120镜头用在135上拍摄,就变成了135的景深,不会是120景深,我这样理解不知对不对?
应该还是120镜头的景深吧?虽然加接筒拉长了像距可以在135机身聚像,但原来镜头光学的三个特性计算方程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成像的画面的几何尺寸被135机身(24*36mm反光板大小/胶片尺寸)剪裁截取了原来镜头像场60mm*60mm画面的中间部分。但由于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后,数码相机自动拉伸片幅大小。在显示屏上肉眼看好像是135片幅视觉透视感(景深感)的景深,实际上,135数码照片已经被拉伸放大了,是肉眼的视觉透视感(景深感)错觉。如果都使用2种机身胶片机拍摄,就一目了然了。旧时都曾经有过类似这种的玩法呀?就是135尺寸隔窗,放入120机身,可以使用135胶卷,但成像和画面120胶卷不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05
帖子: 11583
注册: 2010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9
ILCE-7
兴宁路 发表于 2019-10-31 20:44
长像距的中幅镜头景深感真不是短像距的单反镜头可以表现出来的。难怪,所有风光大片都是大画幅机,甚至座式机,大口径,长相距的、镜面曲率低的镜头器材才能做到。

镜头的景深应该由焦距、光圈等物理性质决定,当然还与拍摄距离和成像圈大小(底的大小)有关,相同条件下120底应该比135底的景深浅,但是把120镜头用在135上拍摄,就变成了135的景深,不会是120景深,我这样理解不知对不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把玩珠江120双反镜头-PEARL RIVER 1:3.5 F=75MM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