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漫谈宾得胶片单反,顺便带一下理光!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730 回帖:5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5.006
主题: 75
帖子: 14975
注册: 2014年12月
沧浪火 发表于 2018-7-18 21:20
MZ系列应该还好吧。我用过Z1和MZ7,自动对焦的差异不是很明显,难道是MZ7晚几年在AF上提升很大?Z1的技术没下放到MZ5上吗?过两天有一台MZ5到手,我试试看。


可能我试镜头也不多吧,对焦经常象抽风,有讨还对不上,觉不如手动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4
主题: 58
帖子: 673
注册: 2015年9月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18-5-31 10:52
楼主好文先来学习一下。

我只有MZ-5,觉得那个AF挺没用的,还不如手动好用。不知道其它相机怎么样。
自动对焦可能还是佳能要好一些。

MZ系列应该还好吧。我用过Z1和MZ7,自动对焦的差异不是很明显,难道是MZ7晚几年在AF上提升很大?Z1的技术没下放到MZ5上吗?过两天有一台MZ5到手,我试试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006
主题: 75
帖子: 14975
注册: 2014年12月
宾纷色彩 发表于 2018-5-31 10:05
说到宾得手动机里有自动曝光的几个机器吧,
令人遗憾的是,都没有曝光锁定,当然这个要求有点高,属于鸡蛋里挑骨头,因为其他家的同档次基本也没有。
这就意味着,用对焦屏中间圆区域测光后,一旦移动相机去重新构图的话,快门速度会变化,要特别注意这点。
新手不知道拍出来,很容易欠曝光或者过曝光。。

说说曝光补偿吧,宾得ME,ME SUPER, SUPER A 曝光补偿都是加1档,2档,没有加1/3档,2/3 档位。
别说不重要,这就是厂家对中低端机的定位,而宾得LX的曝光补偿就有加1/3档 2/3档,哈,
相比之下,奥巴入门机OM20也有这个,所以说宾得中低端机的定位被定得死死的。。总要给留下点遗憾。
当然奥巴入门机OM-10、 OM-20的槽点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倒片杆居然用塑料,鄙视,这能省多少成本啊。

说到曝光补偿这事,要顺带恶评一下佳能只有光圈优先的AV-1(与宾得ME同档次),居然也没有曝光补偿,不知道佳能怎么想的,
是不是对自己的半自动测光太自信了。
如果我说错了,哪位指出一下曝光补偿在哪里有。。也别冤枉了佳能。
佳能AE-1,我以为没有曝光补偿,后来查一下,佳能官方说有,曝光补偿范围是+1.5 EV。
没用过AE-1,不知道了。


...


胶片一般曝光差一点影响也不太大,135随拍些多些。如果要精确控制就用手动档,用测光表测入射光,这样曝光比较准。
说实在,我对1/3这补偿真的没概念,给我这高级功能我也估不准,能估1级这估计能力也挺强了。但测光一般是用M档,所以觉得M档有没有挺重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006
主题: 75
帖子: 14975
注册: 2014年12月
楼主好文先来学习一下。

我只有MZ-5,觉得那个AF挺没用的,还不如手动好用。不知道其它相机怎么样。
自动对焦可能还是佳能要好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607
主题: 66
帖子: 5021
注册: 2005年3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Jasonblues 发表于 2018-5-31 10:27
K-s1就是一开始被黑得太惨了
本来是一款很有意思的机器,我对后面的转盘设计一直都是非常喜欢的
K-01是我用的第一款宾得相机,很喜欢,可惜最终没留住
争议很多,失去了更怀念
KP,现在持有中,好好用下去

支持,看的都有点感动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08
主题: 11
帖子: 3792
注册: 2013年5月
月见草 发表于 2018-5-30 20:01
确实如此,所以宾得KP我肯定要入,当然下一代也许更棒,不急。
宾得KS-1绝对是一台极具设计感的机器。而且做工一丝不苟。
遗憾的是无论是K01还是KS-1都没有继续下去。
宾得胶片时代设计有个性的就更多了,再加上理光,呵呵,其实这两家有意思的东东真不少。

K-s1就是一开始被黑得太惨了
本来是一款很有意思的机器,我对后面的转盘设计一直都是非常喜欢的
K-01是我用的第一款宾得相机,很喜欢,可惜最终没留住
争议很多,失去了更怀念
KP,现在持有中,好好用下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408
主题: 11
帖子: 3792
注册: 2013年5月
克洛利 发表于 2018-5-30 15:06
嗯嗯

回顾宾得的数码时代,最想收藏的并不是什么K-7 K-5 K-3
而是K01 K-S1 Kp

K-01被我出掉,确实是错了
也曾经一直想入K-s1
只有KP,第一时间买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915
主题: 126
帖子: 13589
注册: 2013年7月
说到宾得手动机里有自动曝光的几个机器吧,
令人遗憾的是,都没有曝光锁定,当然这个要求有点高,属于鸡蛋里挑骨头,因为其他家的同档次基本也没有。
这就意味着,用对焦屏中间圆区域测光后,一旦移动相机去重新构图的话,快门速度会变化,要特别注意这点。
新手不知道拍出来,很容易欠曝光或者过曝光。。

说说曝光补偿吧,宾得ME,ME SUPER, SUPER A 曝光补偿都是加1档,2档,没有加1/3档,2/3 档位。
别说不重要,这就是厂家对中低端机的定位,而宾得LX的曝光补偿就有加1/3档 2/3档,哈,
相比之下,奥巴入门机OM20也有这个,所以说宾得中低端机的定位被定得死死的。。总要给留下点遗憾。
当然奥巴入门机OM-10、 OM-20的槽点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倒片杆居然用塑料,鄙视,这能省多少成本啊。

说到曝光补偿这事,要顺带恶评一下佳能只有光圈优先的AV-1(与宾得ME同档次),居然也没有曝光补偿,不知道佳能怎么想的,
是不是对自己的半自动测光太自信了。
如果我说错了,哪位指出一下曝光补偿在哪里有。。也别冤枉了佳能。
佳能AE-1,我以为没有曝光补偿,后来查一下,佳能官方说有,曝光补偿范围是+1.5 EV。
没用过AE-1,不知道了。
本帖最后由 宾纷色彩 于 2018-5-31 10:2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85
主题: 15
帖子: 2657
注册: 2015年7月
沧浪火 发表于 2018-5-30 18:11
是啊,我自用SPF,应该叫625电池吧,我是电池套的解决方案。
SP我就没装电池测试,应该是A76之类的手表里头的小电池。
Z系列关注度不高,但却是是好机,非常值得入手,性价比甚至比MZ的还高,我又不在乎大小所以就Z1了。
MZ系列来说确实长得比傻大圆的Z1什么的好多了,只是刻意控制机身数量,就都没留。

为什么手动MZ3呢?虽然那两款有右肩转盘,确实手动操作方便,但自动功能也不差吧?MZ-3理论上是除MZ-S之外的最高配。


因为……MZ-50、30、70这三台机子,是无法读取手动镜头光圈的,只能以最大光圈进行曝光。而MZ-3和MZ-5,是只能读取光圈环的光圈,无法操控DA和FAJ镜头的光圈的。

MZ-3和MZ-5很像富士的X-T1和X-pro,用镜头光圈环+机身快门速度转盘控制拍摄,习惯了模式转盘的人需要学习。

当然MZ-3、5可以用自动镜头啦,只是要保证有光圈环。

MZ系列最应该买的应该是MZ-6,性质有点类似super A,该给的都给了。

只是配三公主……还是MZ-3、5最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607
主题: 66
帖子: 5021
注册: 2005年3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克洛利 发表于 2018-5-30 15:06
嗯嗯

回顾宾得的数码时代,最想收藏的并不是什么K-7 K-5 K-3
而是K01 K-S1 Kp

确实如此,所以宾得KP我肯定要入,当然下一代也许更棒,不急。
宾得KS-1绝对是一台极具设计感的机器。而且做工一丝不苟。
遗憾的是无论是K01还是KS-1都没有继续下去。
宾得胶片时代设计有个性的就更多了,再加上理光,呵呵,其实这两家有意思的东东真不少。
本帖最后由 月见草 于 2018-5-30 20:0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915
主题: 126
帖子: 13589
注册: 2013年7月
沧浪火 发表于 2018-05-30 10:02
反正你的奥巴已经是没有然后了
机身最大的作用是影响心情。就像电脑的键盘一样,虽然键盘不影响整机性能,但手感好的键盘,...

哎,桑心啊,奥巴不争气呀,居然退出135画幅,比宾得还过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915
主题: 126
帖子: 13589
注册: 2013年7月
沧浪火 发表于 2018-05-30 10:12
MEsuper有M档。
不过我个人确实对自动曝光的MF这个类型兴趣不大。...

k2 dmd 是个不错的机器,算k系列胶片机最高配置了,基本补上了k2的缺点。剩下缺点就是快门速度低,还有就是产量少。如果k2的快门速度可以到2000分之一秒,那将是一台受欢迎的机器,不会被kx抢风头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4
主题: 58
帖子: 673
注册: 2015年9月
克洛利 发表于 2018-5-30 15:06
嗯嗯

回顾宾得的数码时代,最想收藏的并不是什么K-7 K-5 K-3
而是K01 K-S1 Kp


如果宾得没有KP的后续机型,那么KP在10年后会被当作一个设计高度来谈。
如果KP子孙满堂,那么也会有不少人为了纪念把第一代KP拿来纪念。
数码时代玩可拆卸小手柄的,也就理光干的出来了,宾得自己的话估计都做不出这事来!
确实这机器致敬XR-P的意味更重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4
主题: 58
帖子: 673
注册: 2015年9月
宾纷色彩 发表于 2018-5-30 14:47
MZ系列就是外形小,占这个便宜,但是有代价的,螺丝刀对焦声音太吵,还高故障率,齿轮,反光板什么的。
还塑料感满满的。当然如果就为了玩三公主,还真只能选MZ系列,其他机身都不适合。。
还是那句,如果被镜头绑架了,只能呆在宾得。

不嫌弃ME没有M档只有光圈优先档的话,200元值得玩一下。


MEsuper有M档。
不过我个人确实对自动曝光的MF这个类型兴趣不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4
主题: 58
帖子: 673
注册: 2015年9月
克洛利 发表于 2018-5-30 14:38
那个lz
爱普生是最早的徕卡副厂数码相机,那个比理光GXR的用户多

另外SPF和SP用的电池不一样,我被坑了。SPF的电池好买,SP的电池难买。,价格都快上百了,不值得。特别是SP的测光系统现在普遍扑街了。

ES是好机,但是用不了其他家的M42镜头。所以要用M42还是买Chinon最好

MV MV-1 MG这几台机子看看就好,如果200以下可以买,如果没比ME便宜的话,没必要了。

Z系列价格几乎都触底了,Z-10这类机子不用买了,又丑又没功能,没意义。

MZ系列分水岭是MZ-7的另一个原因是,外观有了细微差别:

MZ-10、MZ-50这两台机子,外观和MZ-5、MZ-3一脉相承,机顶是直线设计,如同古典机械相机一样。
而MZ-7、MZ-30和MZ-6这几台机子,顶部到军舰头,采用了弧线设计。我觉得难看了,但是从顶部看下去观感还算相近。

另外MZ系列是我的最爱,毕竟玩胶片的初衷就是为了解放三公主。

值得注意的是,手动镜头选择MZ-3、MZ-5、MZ-10,自动选择MZ-50、MZ-30,双修选择MZ-6、MZ-7。
...


是啊,我自用SPF,应该叫625电池吧,我是电池套的解决方案。
SP我就没装电池测试,应该是A76之类的手表里头的小电池。
Z系列关注度不高,但却是是好机,非常值得入手,性价比甚至比MZ的还高,我又不在乎大小所以就Z1了。
MZ系列来说确实长得比傻大圆的Z1什么的好多了,只是刻意控制机身数量,就都没留。

为什么手动MZ3呢?虽然那两款有右肩转盘,确实手动操作方便,但自动功能也不差吧?MZ-3理论上是除MZ-S之外的最高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4
主题: 58
帖子: 673
注册: 2015年9月
宾纷色彩 发表于 2018-5-30 14:15
哈,路过。楼主写得不错呀,有些地方也蛮客观的。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咯。我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不一定喜欢,很自然的事情。

就我个人的偏好,胶片机身对成像没影响,影响的是胶片的档次和镜头档次。
宾得胶片机的性能、参数、做工和用料,与佳能尼康相比不起眼,所以对我没吸引力。
何况我还发现了一个性能参数虽然不算高,但更有特色,更精致的奥巴OM胶片系统。
宾得手动胶片机,能值得夸一下的,也就是那个LX了,毕竟是个当时和尼康F3 、佳能NEW F-1叫板的机器。
自动胶片机和佳能和尼康的差距就进一步拉大了。。没啥提了。
性价比还算可以的宾得胶片机有这么几个:SP, SPF, K2,KX, ME, SUPER A(SUPER PROGRAM),Z-1(P),
剩下都不行了,要么性能尴尬(如KM,MV,P系列,SFX系列),要么故障率高(如MZ系列),要么价格炒上去了(如K1000, MX)。。。
宾得数码单反机身还有点吸引力,毕竟宾得机身那套色彩方案还是可以的。

还是那句话,对于新手而言,如果手里没有镜头负担的话,
尽量远离没有几十年换过卡口的胶片单反系统,
特指尼康和宾得,机身和镜头炒得太贵啦。
如果手里已经有宾得和尼康镜头,那没办法了,还真是只能选尼康和宾得。被镜头和附件系统绑牢了。
我最恨宾得在M42螺口年代赚了 ...


反正你的奥巴已经是没有然后了
机身最大的作用是影响心情。就像电脑的键盘一样,虽然键盘不影响整机性能,但手感好的键盘,提升工作效率和自身喜悦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85
主题: 15
帖子: 2657
注册: 2015年7月
月见草 发表于 2018-5-30 14:57
手里的胶片机器还有理光XR-P,真是台牛逼的机器,宾得KP就是致敬这相机的作品。
宾得LX和宾得MZ-S,超喜欢MZ-S,如果有数码版就好了。
宾得理光相机的很多设计非常不错。而且不会像有些牌子一样一个模子用到底。


嗯嗯

回顾宾得的数码时代,最想收藏的并不是什么K-7 K-5 K-3
而是K01 K-S1 Kp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85
主题: 15
帖子: 2657
注册: 2015年7月
宾纷色彩 发表于 2018-5-30 14:47
MZ系列就是外形小,占这个便宜,但是有代价的,螺丝刀对焦声音太吵,还高故障率,齿轮,反光板什么的。
还塑料感满满的。当然如果就为了玩三公主,还真只能选MZ系列,其他机身都不适合。。
还是那句,如果被镜头绑架了,只能呆在宾得。

不嫌弃ME没有M档只有光圈优先档的话,200元值得玩一下。


手动头慢慢清掉了,自己愿意花钱的话,没什么需要留念的手动头的

手头现在就只有M20和M40两只头,M40也是纯收藏,不用的。

说什么被卡口困住,只要愿意花一次钱,买个5000以上的器材,就会扔掉以前那些n手垃圾

以前那些老玻璃都没啥好留恋的,往往一箱子器材,加起来不如一只小公主。

当然了,老头有精华,但是大部分人都不过是为了贪便宜。

有几个说老镜头好的人,真的会去买A15和离别钩呢?何况,A15还不如DFA15-3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915
主题: 126
帖子: 13589
注册: 2013年7月
月见草 发表于 2018-5-30 14:57
手里的胶片机器还有理光XR-P,真是台牛逼的机器,宾得KP就是致敬这相机的作品。
宾得LX和宾得MZ-S,超喜欢MZ-S,如果有数码版就好了。
宾得理光相机的很多设计非常不错。而且不会像有些牌子一样一个模子用到底。

佳能就是个大坏蛋,很多胶片机基本上就是一个模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607
主题: 66
帖子: 5021
注册: 2005年3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手里的胶片机器还有理光XR-P,真是台牛逼的机器,宾得KP就是致敬这相机的作品。
宾得LX和宾得MZ-S,超喜欢MZ-S,如果有数码版就好了。
宾得理光相机的很多设计非常不错。而且不会像有些牌子一样一个模子用到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915
主题: 126
帖子: 13589
注册: 2013年7月
克洛利 发表于 2018-5-30 14:38
那个lz
爱普生是最早的徕卡副厂数码相机,那个比理光GXR的用户多

另外SPF和SP用的电池不一样,我被坑了。SPF的电池好买,SP的电池难买。,价格都快上百了,不值得。特别是SP的测光系统现在普遍扑街了。

ES是好机,但是用不了其他家的M42镜头。所以要用M42还是买Chinon最好

MV MV-1 MG这几台机子看看就好,如果200以下可以买,如果没比ME便宜的话,没必要了。

Z系列价格几乎都触底了,Z-10这类机子不用买了,又丑又没功能,没意义。

MZ系列分水岭是MZ-7的另一个原因是,外观有了细微差别:

MZ-10、MZ-50这两台机子,外观和MZ-5、MZ-3一脉相承,机顶是直线设计,如同古典机械相机一样。
而MZ-7、MZ-30和MZ-6这几台机子,顶部到军舰头,采用了弧线设计。我觉得难看了,但是从顶部看下去观感还算相近。

另外MZ系列是我的最爱,毕竟玩胶片的初衷就是为了解放三公主。

值得注意的是,手动镜头选择MZ-3、MZ-5、MZ-10,自动选择MZ-50、MZ-30,双修选择MZ-6、MZ-7。
...


MZ系列就是外形小,占这个便宜,但是有代价的,螺丝刀对焦声音太吵,还高故障率,齿轮,反光板什么的。
还塑料感满满的。当然如果就为了玩三公主,还真只能选MZ系列,其他机身都不适合。。
还是那句,如果被镜头绑架了,只能呆在宾得。

不嫌弃ME没有M档只有光圈优先档的话,200元值得玩一下。 本帖最后由 宾纷色彩 于 2018-5-30 14:5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85
主题: 15
帖子: 2657
注册: 2015年7月
那个lz
爱普生是最早的徕卡副厂数码相机,那个比理光GXR的用户多

另外SPF和SP用的电池不一样,我被坑了。SPF的电池好买,SP的电池难买。,价格都快上百了,不值得。特别是SP的测光系统现在普遍扑街了。

ES是好机,但是用不了其他家的M42镜头。所以要用M42还是买Chinon最好

MV MV-1 MG这几台机子看看就好,如果200以下可以买,如果没比ME便宜的话,没必要了。

Z系列价格几乎都触底了,Z-10这类机子不用买了,又丑又没功能,没意义。

MZ系列分水岭是MZ-7的另一个原因是,外观有了细微差别:

MZ-10、MZ-50这两台机子,外观和MZ-5、MZ-3一脉相承,机顶是直线设计,如同古典机械相机一样。
而MZ-7、MZ-30和MZ-6这几台机子,顶部到军舰头,采用了弧线设计。我觉得难看了,但是从顶部看下去观感还算相近。

另外MZ系列是我的最爱,毕竟玩胶片的初衷就是为了解放三公主。

值得注意的是,手动镜头选择MZ-3、MZ-5、MZ-10,自动选择MZ-50、MZ-30,双修选择MZ-6、MZ-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172
主题: 37
帖子: 1923
注册: 2006年1月
这年头还能看见这样的帖子,LZ有心了!赞一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915
主题: 126
帖子: 13589
注册: 2013年7月
克洛利 发表于 2018-5-30 13:59
占楼,此贴首页必会出现宾纷色彩来喷!


哈,路过。楼主写得不错呀,有些地方也蛮客观的。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咯。我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不一定喜欢,很自然的事情。

就我个人的偏好,胶片机身对成像没影响,影响的是胶片的档次和镜头档次。
宾得胶片机的性能、参数、做工和用料,与佳能尼康相比不起眼,所以对我没吸引力。
何况我还发现了一个性能参数虽然不算高,但更有特色,更精致的奥巴OM胶片系统。
宾得手动胶片机,能值得夸一下的,也就是那个LX了,毕竟是个当时和尼康F3 、佳能NEW F-1叫板的机器。
自动胶片机和佳能和尼康的差距就进一步拉大了。。没啥提了。
性价比还算可以的宾得胶片机有这么几个:SP, SPF, K2,KX, ME, SUPER A(SUPER PROGRAM),Z-1(P),
剩下都不行了,要么性能尴尬(如KM,MV,P系列,SFX系列),要么故障率高(如MZ系列),要么价格炒上去了(如K1000, MX)。。。
宾得数码单反机身还有点吸引力,毕竟宾得机身那套色彩方案还是可以的。

还是那句话,对于新手而言,如果手里没有镜头负担的话,
尽量远离没有几十年换过卡口的胶片单反系统,
特指尼康和宾得,机身和镜头炒得太贵啦。
如果手里已经有宾得和尼康镜头,那没办法了,还真是只能选尼康和宾得。被镜头和附件系统绑牢了。
我最恨宾得在M42螺口年代赚了大钱以后,把资金投入中画幅645画幅和67画幅,看不起135画幅。
不投入135画幅和佳能尼康正面对决,拱手将135画幅市场让给佳能和尼康。。

另,现在135胶片涨价很厉害,玩2-3个胶卷,
就可以买一个自动对焦的佳能EOS胶片机了。
哎,这世道,价格倒挂了。
已经不打算买入任何135胶片单反了,玩不起了,打住。
当然,除非白菜价格的话。。嘿嘿。。。那可以破例。。 本帖最后由 宾纷色彩 于 2018-5-30 14:4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85
主题: 15
帖子: 2657
注册: 2015年7月
占楼,此贴首页必会出现宾纷色彩来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4
主题: 58
帖子: 673
注册: 2015年9月
最后上一下我手头的宾得(含一台理光)胶片机全家福!(图片除有备注外,均为上手过的机器实拍),基本每一代有代表性的我都选择一款做了保留。

M42:SP F (M42最后的巅峰,黑白双煞我都留了!)

K系:KX(除电子快门K2外,K系的大哥)

M系:MX(极致机械代表作)

A系P系:(宾得无机入选)XR-P(K口MF电子快门的巅峰了)

Z、MZ系:Z-1(Z系头牌,后虽有Z-1p但改动微小)mz系列就融入Z系列了

代表作:LX(宾得胶片单反代表作,地位无与伦比)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4
主题: 58
帖子: 673
注册: 2015年9月
  作为一个宾得党,我觉得写一写我眼中的宾得吧,把经手过的一一盘点一下。宾得的辉煌※※我这里且不去说他,网上有相应资料,各位施主自行寻找。

  M42时代!
  宾得的单反实际是从M37卡口开始的,那时候叫做AsahiFlex,也没有五棱镜、反光板,同时也没有亲身体验到,就没法去说他了,所以就从M42螺口开始说起。
  1957年旭光学的PENTAX诞生,这个时候pentax是旭光学的划时代产品而不是一个商标或者商号。pentax是五棱镜(pentaprism)和反射(reflex)两个单词的结合。这个创举也意味着现代单反的基本形态就此形成。Asahi Pentax俗称就叫做AP,同年旭光学还略微调整了一下快门结构,新的机身被称为Pentax S,嗯,和Iphone命名是一样的,6、6S······不过这两台机器在北美销售是同一型号,统称为Tower26。

  K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这个时候旭光学的发展是激进的,产品推出色速度非常之快。在AP和S推出的第二年也就是1958年,旭光学再次推出了全新产品 Pentax K!
  K对于宾得来说是一个近乎DNA的字母。现代数码单反就是K字头命名、卡口也成为K卡口,这一切均源自这台1958年的开山老祖!
  宾得K的最大改进在于镜头首次和机身有了联动(非行业,仅旭光学),通过收缩光圈的顶针,摄影师可以通过最大光圈取景,在按下快门的瞬间以设置光圈拍摄。这个系列的镜头就是auto takumar!另外快门的速度也被提升到1000分之一!不过Pentax K只生产了一年仅21500台,所以现在来说收到一台成色不错的K还是挺难的。
  我比较奇怪的是,旭光学并没有继续选择K作为M42系列相机的命名规则,直到更换了卡口才推出了K2,不知道是不是对K的期望太大。后续M42机型都是以S作为延展的。
  其后的M42系列陆续推出了S2、SB、SB2、S3、S1、SuperS2、SV、S1A,直至Spotmatic出现进入一个全新时代!
  我们可以把SV之前成为旭光学宾得M42前期,从SP之后看作是宾得M42后期!

  SV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SV应该说是旭光学M42螺口单反前期的集大成之作!这是宾得M42最后一款没有内置测光、最后一款保留T门的机型,同时也是宾得第一款设置了自拍模式的机型。
  SV的存世量还是比较大的,我经手过三台,整体保存都还不错,功能都很正常。宾得早期单反不少会有一个反光板不能回落的毛病,但是这个毛病纯属机械润滑问题,打开底盖在相应部位加入润滑剂,分分钟解决问题,所以也很好排除问题。从SV到KX都可以如此解决。
  功能上SV除了没有内置测光,其他和SP操作上区别不大了,毕竟闪光灯系统什么的,大家现在也不会去玩他,所以不提也罢。SV的造型也决定了其满满的中古气息。追求个性的选择SV也不错,至于测光其实装一个LightMeter手机软件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配合Asahi Pentax Meter的机顶测光表使用。
  SV的简化版本就是S1A,取消了自拍,同时套头也换成了super takumar 55/2.2,千分之一秒的快门虽然依然可以使用,但是隐藏了(没有实际操作S1A,所以如何隐藏不得而知)。

  SPOTMATIC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spotmatic也就是俗称的SP,SP的推出也意味着宾得进入M42后期。不仅造型上SP重新设计了前脸,更重要的是SP是宾得首款TTL(透过镜头测光)内置测光机型,用户可以直观通过取景器得到相应的正确曝光信息。
  SP是最早成功商用的TTL测光单反(他厂有几个更早但不成功的先例),随着这项技术也让旭光学宾得单反走向成功巅峰,SP月销量在那个年代都能超过4万台,估计这个数字放在现在的宾得身上,都能笑醒。
  话说回来,宾得SP在使用上还是非常不错的,无论是亮骚的外观还是实用、耐用的性能,虽然有人弊病布帘快门,但是确实布帘的故障率远远低于那时候还不甚成熟的钢片快门。测光电池貌似现在万能的淘宝就可以解决,应该是手表里的那种小型纽扣电池,因为我自己留了SPF所以SP过手过两台,基本体验和SPF区别不是很大,但是电池之类就没有去细研究,只知道是很小的测光电池,直观上和SPF的区别只是快门锁、外置冷靴、手动测光开关等几个差别,不过这些确实现在看来差别很细微了。
  在宾得SP推出之后,旭光学不断持续改进和改版,一方面有SPII、SPIIA这些后续改良机型,也有SP500、SP1000这样的精简机型。
  另外在SP基础上,宾得也开始了电子化探索,推出了一些电子快门、自动曝光的机型。有Electro Spotmatic、ES、ESII等,也为后续K2的推出奠定了一定基础。

  SPOTMATIC F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SPF,这是旭光学宾得纯机械M42单反的最后绝唱,也是SP系列最终形态。相比较SP,改变虽然不算特别多,但都算实用。快门锁加入、测光开关取消变成取下镜头盖就自动测光、原来的测光开关则变成了反光板预升拨杆。当然闪光灯系统也得到了完善,集成热靴取代了外置冷靴。

  宾得K系列!
  宾得成功地在M42螺口上实现了电子化和机身镜头之间的对话,让M42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但是时代的发展确实让M42系统力不从心,于是乎在佳能、尼康推出卡口后的很长时间,宾得最终在1975年推出了K卡口系统,也是宾得135单反系统沿用至今的卡口!
  K系列是宾得最早一代卡口相机。K2、KX、KM、K1000四台,定位来说逐次降低。不过K2是这其中唯一一台电子快门的相机,所以具备光圈优先的自动曝光功能。KX实际上是机械快门的顶级,KM则是KX的简化,另外要说明的是KM的测光材料由蓝硅改成硫化镉,快门锁定、反光板提升什么高级功能也没有了;K1000则是KM的简化版,甚至连自拍都没有了,但是K1000却凭借着最基本的性能和实惠的价格,成为一代爆品,从1976年一直生产到1997年!

  宾得K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先来说K系头牌K2,这是旭光学在pentax K之后第二台用K命名的机身,可见在当时地位之高。
  K2相比较M系列的电子快门单反,身材更大更阳刚之外,三岛式机顶布局也更接近传统机械单反,而M系列除了MX那台机械快门异类之外,ME、MV、MV1、MG等机型速度转盘略有调整也把快门集成在速度转盘上,比较明显的外观电子化倾向。
  K2相比较再后来的A系列如superA来说,又是完完全全的金属机身以及传统操作手感。
  相比较宾得家的旗舰LX,虽然确实没什么可比性。但是如果说日常基本都挂在auto档上,也不在乎有没有腰平取景,K2的直接操作感和LX还是很相近的。
  所以说,喜欢电子快门、金属材质的宾友来说,K2是一个很特别的选择,在宾得其他电子快门机身里头很难找到类似的一台。当然,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就是K2DMD,是K2的小改升级版,只是比较少见。

  宾得KX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如果说纯机械单反,那么KX就是当之无愧的K系老大。几乎所有机械相机该有的功能这台KX全部具备。快门锁、反光板预升、光圈视窗……
  纯金属的机身、沉甸甸的手感,让这台KX成为宾得纯机械单反的集大成者,比之更受欢迎的MX,不仅多了反光板预升,也更扎实阳刚!有些人说坠手的,但实际上男生来说并不是很庞大!如果你要选择纯机械相机,你也不怕略微沉一点,那么毫无疑问就是宾得KX了,他就是宾得纯机械相机的代表作,功能最丰富,操作层面的功能最丰富,而且结实耐用!
  至于KX下一级的KM,则如我K系开头提到的,是KX的简化版,价格合适的话也行,因为有些简化的确实并不是常用,只是说硫化镉的测光有记忆效应,要是在光线变化强烈的环境,测光指针的变化会跟不上光线的节奏的。

  宾得K100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K1000可以说是宾得另一个维度的传奇,因为这货的生产周期和出货量实在是太长太大了!K系单反1975年推出之后,KX、KM在1977年就停产了,但K1000一直坚持到1997年才停产,这个生命周期也只有LX才能与之匹敌!这也意味着淘到几乎全新的机器可能性更大一些。
  当然,K1000的长期畅销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确实功能最简单的,也最皮实耐用,更重要的是便宜!虽然除了快门转盘和ISO可操作外,其他就剩下按快门了,但也不失为自我学习摄影的一个过程。总的来说,如果足够便宜的话,K1000不失为一个能用的选择,如果价格高了还不如就直接KX呢。

宾得M系列

  M系列把宾得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发展思路展现得淋漓尽致,小即是美。宾得开始了和尼康、佳能差异化路线。当然也源自于宾得对135系统一贯的消费级理解,他们更觉得120系统才是正经专业工具,135理应是符合大众消费者的。所以也不难理解除了MX之外其他M系列相机的智能化(傻瓜化)路线。(当然120系统的67、645宾得走的也不是纯专业路线。)

  宾得MX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MX最是精致的,是全球最小的机械单反!(也就是机械快门单反当中,他是最小的;ME是电子快门,是最小的单反。实际上MX是比ME略长5mm,高度厚度一样)
  MX对女生来说是比较好的选择,功能上是宾得M系列单反当中唯一的一款纯机械快门相机,很有特色!也比较保值!对男生来说不是不行,只是真正操作时候会觉得有些局促!
  功能上来说,MX还是尽可能地将机械单反的元素全部保留,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反光板预升功能了,但是MX却神奇地设计了可以更换对焦屏!所以MX可以很轻松地清理取景器,他的取景器比KX、SPF等相机干净了不知多少,只要你想清理随时可以清理!
  有些人说MX没有曝光补偿!这明显就是一个很外行的话!这是机械快门单反,机械快门要什么曝光补偿,快门速度都是自己手控的,自己调整就是了!只有自动曝光才会涉及到曝光补偿这个概念!
  底下MV1处也有我自己的MX和MV1的比较图。

  ME与MEsuper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ME实际上是宾得真正想在M系列表现的产品,只不过他们还略微担心市场反应,所以插入了MX这款产品,就像在K系列当中插入K2一样。
  ME的定位完全是消费化的,所以什么快门速度控制,统统不要。用户只要自己设定好光圈,相机就可以自动曝光。这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是很方便的。至少会发现在太阳底下1.2大光圈没法曝光,得收几档光圈,只要光圈在正常范围内,其他啥也不用管了。
  虽然很多摄影师对这种模式嗤之以鼻,要用自己的专业体现BIG,但不可否认的是,ME的销量却是好的很!更何况这是人类史上最小的135系统单反相机。
  ME super型号上是ME的升级产品,外观也很相似,但实际上是重新设计了的。重点体现在ME super比ME多了手动模式,也引入了全新的按键式调速设计以此来延续ME以来的设计风格。同时MEsuper的最高快门也提升到了2000分之一,这是宾得此前没有达到的。但是不得不说的是,ME super却没有延续ME的金属机顶,而是用的塑料机顶,和MV等入门级机型一样。在M系列当中,不想使用MX的电子快门,又想有点自我操作的话,ME super显然是一个选择,而且其尺寸依然保持小巧。


  MV与MV1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ME还可以更简化吗?答案竟然是能!
  在ME已经足够傻瓜的形态下,MV更加直接地取消掉了自拍按钮!宾得的※※上SV是因为首次有了自拍才叫SV,V=Vorlaufwerk,MV取消自拍这个V又代表什么呢?有V没V都叫V,倒是很有意思。取景器当中的简化倒是可以理解,MV干脆在取景器当中只以红、绿、黄代表过度、合适、长时间提示,因为既然傻瓜了,知道参数也没啥用,反正为的就是个结果,呵呵!当然,MV的机顶也简化成塑料了,只是这个塑料的材质很隐蔽,不仔细看的话不一定会发现。
  MV1和MV并不是升级关系,而是同时推出的另一个选择。两个机身的性能也非常相似,只是MV1多了自拍杆,同时MV1可以外接卷片马达,比MV还是要高档一些的,其他性能两者就没啥差别了!
  后来,MV和MV1有了一个共同的继承者——MG。MG最大的改进是有快门速度显示了,其他的技术层面升级我就不说了!
  MV、MV1的具体身材和ME的差别我没有找到数字,但是MV1和MX对比之下发现,一样是更短、更高,甚至对比ME的马达卷片器,MV1更短一些,估计就算MV1和ME有大小差别,也差不太多,都是极致小巧路线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黑为MV1银为MX,可见MX更矮更长,厚度差不多!

  宾得之巅——LX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LX当然是必须提到的,因为这也算是宾得MF的巅峰了!
  多的我就不说了,可玩性来说LX确实最强,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可以换取景器,另一个是可以选配手柄大幅提升操作感。功能上来说,也是MF的集大成者了,无论是混合快门模式、测光方式,具体你们网上搜就知道。综合来说就是完全保留纯机械手感和操作、加入自动快门,有较为丰富配件群的宾得唯一专业机!
  LX版本很多,大致上可以分前期、后期版本,中间细微调整版本更多。诸如黄金版、钛版、LX 2000版这种特殊版本,价格也高也好辨认,不去说他。区分前后期版本最明显的是快门锁,跟SPF、KX类似的快门锁结构,前期款居多,但也有部分内部已经调整为后期版设计,比如我自己这台ISO调节范围就已经是后期版了;半圆形快门锁的肯定是后期版。这是最简单的前后版区别方法。当然有些可以到手后看ISO数值、看反光镜箱内垫片材质等看版本前后。价格上前后期差别也比较大,差不多同样成色的价格,后期版在前期版基数的1.5倍左右。当然二手设备价格,从来都是有下限没上限。
  如果最终成为宾得粉的话,我觉得LX是早晚要买的。不过前期版LX有快门黏连的通病,收到前期版快门有类似问题的,还是找个靠谱的老技师清理一下!还有LX在缺电的时候会出现125以下反光板不回落无法完成快门等现象,实际上这是因为他特殊的混合快门结构导致的,不必大惊小怪,换上新电池就好,要是暴力掰什么的,反倒会真的弄坏。

  宾得A/P系列
  宾得Super A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从ES开始,宾得尝试着电子快门和自动曝光的推进,无论是早前的ES还是后来的K2、M系列、LX,采用的都是光圈优先自动快门的模式。但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推出快门优先,自动光圈的机型,宾得也顺应时代趋势,在1983年推出了A系列产品。
  Super A 是宾得A系列的第一款也是最顶级的产品。在Super A上宾得推出了K卡口的升级版KA制式,增加了电子触点,让快门优先和程序曝光等功能得以实现。Super A 在性能上足以与佳能的A1尼康的FA进行媲美,该机也在推出之后获得了年度欧洲相机奖项。
  Super A 在设计上也是顺应了宾得自ME Super以来的设计思路,同时也首次推出了机身肩屏,虽然袖珍但好歹首次出现了,拍摄数据更为直观。Super A也是宾得MF当中仅有的两台可以TTL自动闪光的机型(另一台是LX)。
  可以说作为手动对焦、自动曝光的单反,Super A已经是技术上的最优秀机型之一了,遗憾的是在推出之后单反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自动对焦竞相开花的年代,所以A系列自Super A之后就再无强者,简化版的PROGRAM A、A3也都是基于市场行为推出的产品。
  从整体宾得胶片单反群去看Super A的话,很具有代表性,但是过多的塑料材质和不够直观的操作感也让他在我个人的印象当中并不突出,属于不前不后的尴尬位置。但是如果要和别家同类型对比的话,诸如佳能A1、AE1、美能达X700、尼康FA、FE等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只是不如一个变态,一会儿我会讲到。
  A系列随着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宾得自己估计都不想再用这个字头了,于是在感光度自动识别技术的推动下,1985年P系列登场了,首先出场的是P30,随后1986年迎来P50,1988年升级推出P30N和P30T,虽然设计上蛮现代的,很有个性,但是限于当时的市场状况,这些机型只能作为入门普及机型去打市场,所以现在来说P系列的存在感还是很低,也就不去多谈他们了。

  AF时代的宾得——SFX系列、Z系列、MZ系列
  宾得技术上早年并不落后,甚至是先觉者。这个从最初的单反发展史上也可见一二,只是随着时代发展,宾得作为日本首个完成百万销售的相机品牌,对于新兴技术的追求却并没有美能达等厂商那么急迫!在自动对焦单反发展史上,宾得就吃了一个大亏。
  1981年,宾得就推出了ME-F自动对焦单反,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对焦单反相机,但是宾得似乎并没有预料到AF来的那么猛烈,可能只想把AF当作技术储备或者干脆只是浅尝辄止的实验。
  直到1987年宾得才停产了实验品ME-F,推出了正经AF单反SFX,同时推出了F系列自动对焦镜头。次年推出升级版的SFXn,同时推出SFX的简化版SF-7。实事求是地说,SFX这几台机器并不差,但也并不出色。但是在美能达α-9000、α-7700i、佳能EOS-1、尼康F4这些强手的包围下,SFX的平庸就等于自我毁灭,可能宾得的唯一优势就是不变的卡口了。所以实际上SFX、SFXn这几台机器对很多宾友来说同样存在感不强,直到宾得推出了Z系列!

  宾得Z-1、Z-1P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991年下半年,宾得接连推出Z-10和Z-1两台全新产品,主打“交互式功能”概念!Z-1是旗舰,Z-10是其简化版,只是两者同时设计,Z-10反倒稍早几个月推出。1994年Z-1又升级为Z1-P,不过两者功能上相差并不是很大,更多的升级是优化操作。
  Z-1和Z-1P可以说功能上非常强大,不逊色于当时尼康佳能的任何一台两位数单反,功能上比单位数也不差,只是Z-1系列不走专业路线,所以扩展性还是没法比。不过对于现在玩胶片来说,这已经不成为缺点,反倒是优点了,毕竟我们不再需要工作,集成度更高反倒更好玩。超手动、用户自选功能等都极为实用!
  遗憾的是性能上和美能达α-7xi各有千秋的Z-1因为晚推出了几个月错失了当年的欧洲相机大奖,不过倒是收获了1992年的日本相机大奖。
  随后Z-20、Z-5、Z-20P、Z50-P、Z-5P、Z70P的等相继问世,向下覆盖市场。Z系列无论功能、操作模式、材质都不逊于其他任何一家,只是时代没有给宾得再次赶超的足够时间,因为下一次革命马上就到来了。想体验宾得AF旗舰的感觉的话,确实Z-1、Z-1P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甚至你可以用到250分之一的闪光灯同步,而在现在宾得数码单反当中要用到180分之一以上的闪光灯同步你都必须买昂贵的原厂灯。

  宾得MZ-7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在宾得摇摇欲坠之际,Z系列成功地拉杆让宾得重新回到了安全的飞行高度。饱逸思淫欲,宾得重新祭出了“小即是美”的发展逻辑。
  MZ系列,既是Mini Z系列的缩写,也是昔日辉煌的M系列的引用。MZ就是小而美,所以除了MZ-S之外,所有的MZ系列单反都是在这个理念下出来的,旗舰那是Z系列的事情,MZ负责精美。
  1995年的MZ-5拉开了MZ系列的大幕,带着浓浓的复古精致气息,随后平民化的MZ-10于1996年推出。1997年宾得更是一口气推出四台MZ系列机身,MZ-5的简化版MZ-50,MZ-5的升级版MZ-5N、MZ系列的头牌MZ-3将快门速度提升到4000分之一,同时增加曝光锁定、景深预览等功能。然后就是推出了奇葩得不能再奇葩的手动对焦的MZ-M,当然这台机器的优点至少很明显,手动对焦的没有一台测光有他先进……瀑布汗!
  MZ-5、MZ-3两个产品线走的都是完全的复古路线,不论材质的话,外观确实还不错,但是人生不能总是生活在文艺复兴时代,也要与时俱进,于是MZ-7出现了!这也是MZ系列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1999年世纪之交推出的MZ-7是宾得第一台可能也是全球第一台带模式转盘的胶片相机。当年就是主打模式转盘这个概念,此后模式转盘也被几乎所有入门单反所采用,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风景、人像、运动等模式的切换,远比告诉他们快门优先、光圈优先、MTF什么的来得容易。再结合小巧便携的特色,日常拍摄的功能,要有的都有了。我对比过MZ-7和MX,除去手柄,几乎没有大多少。如果这是一台数码单反的话,放在今天这个小巧的样子必然会大卖。
  MZ-7同年级的还有MZ-30,很显然这是MZ-3的简化版,和MZ-5的简化版MZ-50一样,简化了的MZ-30,右肩的快门速度转盘被一块肩屏替代,所有数值设定通过功能键和前置拨杆组合设置。
  MZ-7之后,2001年推出的MZ-6可以视作MZ-7的升级版,基本继承了MZ-7的设计外貌特点,同时下放吸收了MZ-s的一些功能。2002年推出的MZ-60是其简化版,同时也是MZ系列最后一台相机。
  MZ系列之后,2003年,宾得推出了胶片单反的告别作*ist!自此宾得胶片单反时代完结!
  提醒一点的是,宾得的MZ系列,一定不要用充电电池!一定不要用充电电池!否则很容易反光板故障,因为电压问题。

  宾得MZ-S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MZ-S也有称之为最后的宾得自动单反之王,究竟和Z1系列哪一个更专业,没有定论,但是明显不同于其他MZ系列产品,可以算是一个独立的系列了。外形设计很有特色,而且是宾得AF单反当中唯一的全金属机身,不仅很多功能非常强大,而且依然保持了袖珍的身材,这样设计产品估计也只有宾得干的出来!虽然快门速度并不是第一,虽然对焦性能并不强大,但是谁让他长得好看呢?很多时候,单反也是颜值正义的选择!

  外-理光篇
  理光生产单反相机的年头不短,只不过从来不是顶级大厂,却一直是个奇葩的存在,甚至远比宾得、奥林巴斯还奇葩!因为他从生产胶单反开始就已经奇葩了!
  1962年,理光推出了第一台单反——Singlex。这本身不是什么奇葩事情,很多日本相机公司就是那个年代开始生产单反相机的!奇葩的是,这台机器是尼康口!也是日本唯一的一台非尼康品牌的尼康卡口的机身。(几十年后才有富士尼康口数码单反这种东西)!
  然后,然后就分手了!
  1963年理光自己推出了固定镜头的单反Ricoh 35 Flex……
  1967年理光转而推出M42螺口开放系统的Singlex TLS,那时候M42阵营的老大正是宾得,从此理光开始跟着宾得的步伐发展,从M42到K卡口,再到转身把曾经的大哥收到帐下!
  理光在M42螺口阵营相继推出TLS 401、CR-5、SLX 500、Singlex II、Auto TLS EE等机型,也算过得滋润。1977年转向K口之后,XR-1、XR-2、KR-5、XR-1s、XR-2s、XR1000S、XR-6、XR-7、KR-5 Super等相继推出,XR-7等在中国被广泛赞誉,市场反响颇为不错。期间也尝试过XR-F这种奇葩的外置自动对焦模式、XR-S这种太阳能单反等黑科技技术,而1984年推出的XR-P,则成为了理光的胶片单反史上的传奇!甚至有碾压宾得SUPER A的实力!

  理光 XR-P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理光的XR-P绝对是一台奇葩变态的存在!
  XR-P最大特色在于拥有多种快门操作位置,至少可以左右开弓,如果有手柄还能三处拍摄。更变态的是,这个机器有多重曝光拨杆,可以无限次曝光。重曝配合左侧定时拍摄扭,再加上个卷片器,只要有电就可以一直自动拍摄!
  三种程序曝光,实际上就是在1984年就设计了运动模式、人像模式、MTF优先模式,只是没把这个直接化而已!
  MF胶片单反有一个特色,能装手柄的至少是中高级机身(马达手柄除外),如宾得LX、super A,佳能A1、AE1等。但是像理光XR-P一样在小手柄上还能集成一个快门的,我却从没见过。甚至现代单反都不会单独集成一个小手柄快门,一般操作就是竖拍手柄上通过底座集成快门!
  因为是理光的旗舰,所以机身质感也非常出色。因为理光在胶片单反年代和宾得用的一样的卡口(虽然P头电子触点略不同,但手动互换根本不影响),而且现在宾得归于理光门下,都可以算一家了!其后的XR-X等虽然在硬参数上超越了XR-P,但如此黑科技的用心制作,再也看不到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在XR-P之后,理光因为当年宾得自动卡口技术等原因放弃了可换镜头单反的研发,以MF对抗AF时代显然很是无力,但是却推出了Mirai这种一体式石破天惊的一体式单反相机(此机同时有奥林巴斯换LOGO版本AZ-4),和Yashica的Samurai 、Chinon的Genesis并称当时三大黑科技单反!
  当然在单反之外,理光还有GR这种扫街神器;还有GXR这种模块相机,兼容徕卡的副厂数码机身仅此一家吧;在全景相机还不流行之际早早推出THETA……总之,这真不是一个正经公司!不过,我喜欢!我现在就看理光和宾得合二为一之后,未来有什么新的惊喜!
相关标签: ME Super Spotmatic MV1 Pentax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漫谈宾得胶片单反,顺便带一下理光!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