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宁欠勿过”这种曝光技巧是有问题的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5132 回帖:6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8.489
主题: 149
帖子: 4779
注册: 2014年9月
题图这么欠的一张照片,你告诉大家要过?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89
主题: 149
帖子: 4779
注册: 2014年9月
czqs2000 发表于 2018-10-14 11:06
你这种说法逻辑上有问题,就拿我原贴里那张树林的照片来说,主体显然是树林,但云层太阳射出的高光部分依然是画面必不可少的元素。
以主体算,你的论据是不是正好说明了宁欠勿爆,你的照片除了太阳过了,太阳你不可能不过,天空都是欠的,你是怎么用自己论据验证要过的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8.106
主题: 3
帖子: 2165
注册: 2003年2月
david533 发表于 2018-10-14 09:33
都8012年了还在谈欠曝过曝,高光一压,暗部一提,索大法要什么反光板

前半句同意,不过反光板还是需要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51
主题: 14
帖子: 1027
注册: 2004年3月
楼主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么多反对的显然没有明白jpeg曝光与raw曝光的区别,正因为raw能把高光拉回1-2档,而机内测光是按jpeg测光的,所以要加曝光,即不过曝高光,又最大限度提亮了暗部曝光。
这种曝光方式不适合jpeg出片,因为会过曝jpeg。
本帖由无忌论坛小程序编辑于:2018-10-14 11:39:4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672
主题: 129
帖子: 1360
注册: 2005年7月
你这种说法逻辑上有问题,就拿我原贴里那张树林的照片来说,主体显然是树林,但云层太阳射出的高光部分依然是画面必不可少的元素。

MJacksUn 发表于 2018-10-14 10:55
如果不以主体为测光目标,那还叫主体吗,如果你单纯想保住高光,说明高光就是你的主体,你这顾头不顾尾,甚至主体都不要的测光方法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建议楼主画一个标尺自己算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672
主题: 129
帖子: 1360
注册: 2005年7月
我所说的是用怎样的方法去最大利用相机的动态范围,记录下最大动态范围后,再利用你的方法后期去诠释被摄主体。

比如你说的人像的问题,如果是单纯的人像特写,我会直接按面部测光然后过曝1EV。如果是环境人像,考虑到背景的亮度,你需要保留下哪些细节,然后按照自己相机的动态范围,把人面部的曝光落在哪个动态范围区间。

但是不管你怎么选择这个区间,用我所说的方法去进行过曝处理能获得最大的动态范围让后期有更大的空间,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梦羽灵泉 发表于 2018-10-13 20:08
这句话本身有前提,说白了就是你得知道自己拍什么,然后再去考虑以什么为基准去宁欠勿过

我们在白天高光大光比环境下,如果我们是想要去照顾低光主体,我们的关注点肯定不是高光天空,我们自然就不会以天空为潜在参照点去考虑曝光,这个时候你根本不会考虑什么“宁欠勿过”还是“宁过勿欠”,因为你不能真的欠了,否则脸就看不清了,你肯定是得以低光部分主体的曝光本身为参照

而一般来说说到这个词的时候都是再拍大光比风景照,这个时候其实相对来说,照片的中间光度色彩和天空细节要保留,才能让画面观感充满色彩细节,这个时候比如说暗光山背影、密林等等在全景视角中可以忽略细节的部分,其实是可以妥协压暗的,就算你后期想要稍微提亮一些,两个EV就可以至少把山皮的明暗细节表现出来了,毕竟山皮上高光的部分你欠了还是在,还是有光比,比如雪山,雪线下和雪线上还是有光比,你只要把原来就稍微亮一点的地方稍微拉一点让整体看上去细节多一些就可以了

但天空如果死白了,因为天空整个都亮,天空的整个光比都小,整体高光都是高光,不会像山皮、密林那样稍微拉回来点儿就能体现明暗,你过爆了往回拉就不会出现低光区那样至少能把稍微高光的地方拉出来细节让画面颜色和细节变多的现象了,这就得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89
主题: 149
帖子: 4779
注册: 2014年9月
czqs2000 发表于 2018-10-14 10:51
首先我觉得讨论要心平气和一点,不是谁说话咄咄逼人谁就是真理。

我在原文里说过,关于“欠”和“过”的问题必须有一个标定物才能说是欠曝还是...
如果不以主体为测光目标,那还叫主体吗,如果你单纯想保住高光,说明高光就是你的主体,你这顾头不顾尾,甚至主体都不要的测光方法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建议楼主画一个标尺自己算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672
主题: 129
帖子: 1360
注册: 2005年7月
我谈论的是记录下最大动态范围的操作方法。

而不是如何“准确”得还原主体的曝光。

因为每个摄影师对被摄主体的诠释都是不同,与之而来选择的曝光也不同,所以并不存在“准确”的曝光。

x夜游x 发表于 2018-10-14 09:47
这是单反思维吧?毕竟ovf看不到曝光。
现在都是无反了,曝光如何,看着evf或者屏幕,觉得想拍的主体曝光差不多就行了。

譬如逆光人像,过曝一下,觉得人脸曝光差不多就可以了。
譬如夜景灯光,欠曝一下,觉得照片有夜景的感觉就差不多可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672
主题: 129
帖子: 1360
注册: 2005年7月
首先我觉得讨论要心平气和一点,不是谁说话咄咄逼人谁就是真理。

我在原文里说过,关于“欠”和“过”的问题必须有一个标定物才能说是欠曝还是过曝。

你说的欠曝的标定物应该是被摄的主体,但对于被摄主体的曝光不同的摄影师都存在不同的选择,有人喜欢亮一点、有人喜欢暗一点,可能相差1EV~2EV左右的曝光对于这两种摄影师来说都是正常的曝光。

并且同样的被摄主体,以18%灰为还原基准又会存在如下问题:比如一个表面是漫反射的物体和一个表面是镜面反射的物体,显然为了还原视觉效果,并不能简单得以18%灰为还原基准。

所以我的建议是大部分情况下以画面中高光物体为基准,增加1EV~1.5EV的曝光,这样拍摄就能最大利用到感光元件亮部和暗部的动态范围。

为什么说大部分情况,因为需要视相机的动态范围而议,动态范围好的相机可以把亮部和暗部细节都记录下来,动态范围不好的相机就必须要舍弃一部分亮部或一部分暗部的细节。

但总体来说,用我所说的方法是记录下最大动态范围的正确操作。

MJacksUn 发表于 2018-10-14 10:28
楼主说的话驴唇不对马嘴,前后矛盾
暗部宽容度高,如果想好好利用暗部宽松的话,需要欠曝,不明白回家好好想
论点论据完全相反,我只服楼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947
主题: 62
帖子: 4064
注册: 2014年3月
MJacksUn 发表于 2018-10-14 10:28
楼主说的话驴唇不对马嘴,前后矛盾
暗部宽容度高,如果想好好利用暗部宽松的话,需要欠曝,不明白回家好好想
论点论据完全相反,我只服楼主

论点论据完全相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89
主题: 149
帖子: 4779
注册: 2014年9月
楼主说的话驴唇不对马嘴,前后矛盾
暗部宽容度高,如果想好好利用暗部宽松的话,需要欠曝,不明白回家好好想
论点论据完全相反,我只服楼主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44
主题: 10
帖子: 534
注册: 2015年8月
这是单反思维吧?毕竟ovf看不到曝光。
现在都是无反了,曝光如何,看着evf或者屏幕,觉得想拍的主体曝光差不多就行了。

譬如逆光人像,过曝一下,觉得人脸曝光差不多就可以了。
譬如夜景灯光,欠曝一下,觉得照片有夜景的感觉就差不多可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9.046
主题: 40
帖子: 4926
注册: 2008年7月
都8012年了还在谈欠曝过曝,高光一压,暗部一提,索大法要什么反光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921
主题: 70
帖子: 19010
注册: 2011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宁欠勿过是胶片的做法,数码还是应该正常曝光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01
主题: 4
帖子: 387
注册: 2016年6月
肯定要宁欠勿过,因为佳能的宽容度差嘛,以后拍人像也要指定标准,人像宁黄宁绿勿白勿粉让佳能没的玩 本帖最后由 clarkone 于 2018-10-14 09:3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69
主题: 7
帖子: 6419
注册: 2008年10月
overdriven 发表于 2018-10-14 01:10
不是这样的。

正片,宁欠勿过。稍微过一点死白一片拉不回来。反转片的宽容度太小。
负片,宁过勿欠。
但这个结论有点问题。因为并不是指结果数字化,而是指底片洗出来

当然不管欠还是过,总有一个度。不是可以无限拉的。

哎,对!你说的更全面特别是红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18
主题: 10
帖子: 85
注册: 2010年8月
学习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507
主题: 5
帖子: 5462
注册: 2010年3月
欠曝一般都能拉回来。过曝就不一定了,谁知道过多少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71.527
主题: 162
帖子: 71318
注册: 2014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这跟佳能富士有毛关系。任何相机都是这种现象,高光区噪点少甚至没有,暗部噪点多么,常识。
czqs2000 发表于 2018-10-13 19:12
你用的是佳能或者富士吧,一般索尼和尼康的相机(近两三年的)拉回来2EV~3EV都没大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22
主题: 29
帖子: 582
注册: 2014年12月
实时曝光直方图预览都出现几百年了
居然还有人在讨论曝光问题
有些人哪怕给了再多的新技术,依旧会活在自己内心的原始社会,没救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7.495
主题: 102
帖子: 10450
注册: 2003年12月
ssmmss 发表于 2018-10-13 17:34
不如说,数码宁欠勿过,胶片宁过勿欠。


不是这样的。

正片,宁欠勿过。稍微过一点死白一片拉不回来。反转片的宽容度太小。
负片,宁过勿欠。
但这个结论有点问题。因为并不是指结果数字化,而是指底片洗出来。

当然不管欠还是过,总有一个度。不是可以无限拉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693
主题: 137
帖子: 7841
注册: 2008年7月
这句话本身有前提,说白了就是你得知道自己拍什么,然后再去考虑以什么为基准去宁欠勿过

我们在白天高光大光比环境下,如果我们是想要去照顾低光主体,我们的关注点肯定不是高光天空,我们自然就不会以天空为潜在参照点去考虑曝光,这个时候你根本不会考虑什么“宁欠勿过”还是“宁过勿欠”,因为你不能真的欠了,否则脸就看不清了,你肯定是得以低光部分主体的曝光本身为参照

而一般来说说到这个词的时候都是再拍大光比风景照,这个时候其实相对来说,照片的中间光度色彩和天空细节要保留,才能让画面观感充满色彩细节,这个时候比如说暗光山背影、密林等等在全景视角中可以忽略细节的部分,其实是可以妥协压暗的,就算你后期想要稍微提亮一些,两个EV就可以至少把山皮的明暗细节表现出来了,毕竟山皮上高光的部分你欠了还是在,还是有光比,比如雪山,雪线下和雪线上还是有光比,你只要把原来就稍微亮一点的地方稍微拉一点让整体看上去细节多一些就可以了

但天空如果死白了,因为天空整个都亮,天空的整个光比都小,整体高光都是高光,不会像山皮、密林那样稍微拉回来点儿就能体现明暗,你过爆了往回拉就不会出现低光区那样至少能把稍微高光的地方拉出来细节让画面颜色和细节变多的现象了,这就得不偿失

或者可以这么说,低光区想要拉回来“细节感”更容易,树林和山皮你能看到明暗,即可,因为它细节多,所以只要有点儿光比就能感觉细节出很多,而高光部分,如果你溢出了,本来就比较平的白云,就更平了

所以才说“宁欠勿过”

所以本身这个事儿说的不是相机底片器材本身的光学特性,而是说的对于色彩控制的取舍问题

本帖最后由 梦羽灵泉 于 2018-10-13 20:1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672
主题: 129
帖子: 1360
注册: 2005年7月
大太阳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如果完全以高光测光,其实在亮部层次里保留下来很多无用的信息,如果以人眼视觉效果为最后的处理效果,一般要比最高光高3EV左右的曝光会比较合适。

马克狮子 发表于 2018-10-13 17:29
数码时代不减曝光蛮好了,经常正常曝光下高光死白,拉都拉不回来,阳光下拍个白鹭不减个0.3到0.7就没法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672
主题: 129
帖子: 1360
注册: 2005年7月
你用的是佳能或者富士吧,一般索尼和尼康的相机(近两三年的)拉回来2EV~3EV都没大问题。

南方有蒹葭 发表于 2018-10-13 19:04
为啥我的数码相机和大家说的相反?稍微暗一点拉回来就有很多噪点,但是过曝一两档拉回来就没那么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672
主题: 129
帖子: 1360
注册: 2005年7月
所以我说的是讨论时候应该明确测光主体是被摄的主体还是画面中的高光部分。

WCCCW 发表于 2018-10-13 19:01
平时讲的“宁欠勿过”,这个“欠”是相对于多重测光的正常值的。也就是说以保留画面中高光部分细节为目标,相对于多重测光值欠曝。

您推荐的方法,意思是充分考虑还有1-1.5档的高光宽容度,在对高光部分测光(已欠曝)的基础上,再加1-1.5档,以求最大限度利用CMOS的宽容度。

我认为您说的没错。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概念理解不一致的问题。因为对高光测光之后再加1.5档,多数情况下整体的曝光量还是小于正常曝光。在一些人看来,这也是“宁欠勿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659
主题: 130
帖子: 6414
注册: 2017年3月
胶片宁过勿欠
数码宁欠勿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45
主题: 5
帖子: 1331
注册: 2017年10月
为啥我的数码相机和大家说的相反?稍微暗一点拉回来就有很多噪点,但是过曝一两档拉回来就没那么多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
主题: 3
帖子: 819
注册: 2012年11月
平时讲的“宁欠勿过”,这个“欠”是相对于多重测光的正常值的。也就是说以保留画面中高光部分细节为目标,相对于多重测光值欠曝。

您推荐的方法,意思是充分考虑还有1-1.5档的高光宽容度,在对高光部分测光(已欠曝)的基础上,再加1-1.5档,以求最大限度利用CMOS的宽容度。

我认为您说的没错。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概念理解不一致的问题。因为对高光测光之后再加1.5档,多数情况下整体的曝光量还是小于正常曝光。在一些人看来,这也是“宁欠勿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757
主题: 19
帖子: 1850
注册: 2007年11月
一般情况,我的做法:
大光比场景“宁欠勿过”,暗区后期提亮,使高光区不死白。
小光比场景“宁过勿欠”,后期减曝光量,使画面噪点最少。
(2)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宁欠勿过”这种曝光技巧是有问题的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