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色彩空间和照片输出,有几个困惑想咨询和探讨一下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21794 回帖:8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3.787
主题: 45
帖子: 3329
注册: 2013年1月
哦,哈哈,对你没有,可别人有用哦。可大家知道 eizo 啊

来来来,帮编老——这个全宇宙最专业的宣传一下,编老对艺卓的观点是向来反感的哦。哈!

给编老科普一下,艺卓是搞广色域显示器的,人家的这个“商业观点”可是自断财路,因此不可信。我支持你,哈哈

高风亮节,只为自己出书,哈哈。

原文链接:https://www_eizo_com/library/basics/lcd_monitor_color_gamut/

編老 发表于 2019-8-10 21:16
又是外链,我以为你的干货呢,对一个掌握了宽色处理的人来说,这个外链没用!我对商业宣传向来是反感的,比如三鹿....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488
主题: 14
帖子: 5977
注册: 2011年2月
stevenkoh 您要清醒的认识到您所发的图,都被老编修了,还有一个网友也修了您的图,这就行了。要我早就不出声了
您多次搬来这些商家忽悠,又解释不了你的操作结果,现在您需要用理科生的勇气接受现实才是当务之急。
不过我很佩服您的商宣劲头,我用技术,您用商宣不厌其烦全宇宙宣到头,精神可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488
主题: 14
帖子: 5977
注册: 2011年2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19-8-10 21:11
编老啊,发大图咱也会啊?

原文链接:https://www_eizo_com/library/basics/lcd_monitor_color_gamut/

艺卓官方网站,也业余?哈哈

编老,我知道您专业啊,咱普通。您全宇宙最专业,哈哈
又是外链,我以为你的干货呢,对一个掌握了宽色处理的人来说,这个外链没用!我对商业宣传向来是反感的,比如三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87
主题: 45
帖子: 3329
注册: 2013年1月
编老啊,发大图咱也会啊?

原文链接:https://www_eizo_com/library/basics/lcd_monitor_color_gamut/

艺卓官方网站,也业余?哈哈

编老,我知道您专业啊,咱普通。您全宇宙最专业,哈哈

編老 发表于 2019-8-10 20:42
我没有歪楼,希望stevenkoh说话心态摆正,态度端正严肃认真,这里是技术交流,最好拿出自己的干货来。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488
主题: 14
帖子: 5977
注册: 2011年2月
我没有歪楼,希望stevenkoh说话心态摆正,态度端正严肃认真,这里是技术交流,最好拿出自己的干货来。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87
主题: 45
帖子: 3329
注册: 2013年1月
老兄,我赞同你的观点,特别是第一条。这贴从44楼开始,被歪得太多了,那个编老喜欢恶意发大图歪楼。这里帮楼主扳回来。

照如此的话,您自用可以无限打小样,就是费钱费力,哈!建议您一个礼拜打一次,否则堵头就不合算啦,成本更高。或者帮亲戚朋友打印。

其实“校色”应该叫“标色”,就是正确标记你显示器看到的颜色。很多“色彩管理”以为“校色万能”,其实不正确,除非内置3DLut的,否则大部分“校色”就是标色。所谓“软件校色”,更是压缩了显示色阶,是完全不合算的产物。如果不辜负硬件平台,那么必须相机拍摄RAW文件,这也是后期乐趣,就是花时间而已。

从咱们印前的角度,我还可以透露一点技术秘密,和你说的第四点有关。所谓“AdobeRGB包含最大色域”,这真的是理论上的,而且是适合平面设计的理论,不适合影像领域。因为影像和平面是不一样的,影像是连续色调,重点是色彩的连续性,也就是色阶曲线。而平面设计、广告、服装等,有大幅面单一色彩,所以对色彩的绝对正确性有远远超过影像的要求。

和你想用显示器的最高性能一样,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拥有一款高对比度的打印用纸,一款高色域的油墨,我们也当然想用到色彩的最高性能。所以,用户提交RGB的数据,针对我们数码印刷的CMYKxxxx的映射,不一定完全按照Adobe公司提供的RGB->CMYK分色方案(这就是这里的“编老”老法师知识没有更新的地方)。这在我们自己RIP的调制优化,这是印刷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密不外宣的。我们针对每一款纸张/油墨组合,都优化了这类方案,所以和smugmug一样,要求用户统一指定色彩空间。

比如摄影专家林诒洪老师提供了一个“心理亮度(也就是色度学)”的模型方案,这已经和Adobe分色方案不一样,所以此时你用AdobeRGB根本没有意义了(不如你自嵌icc,但前提是icc必须绝对准确,否则不如sRGB)。这个方案就可以让sRGB映射印刷用户自己的色域方案。我们也用了类似的色彩原理,具体不展开了。

这点,就落到33楼网友,丘比特说的“通常图片客户最主要的要求是输出的作品表述的感觉和表现力要符合作品意图”。影像用户无需关心输出端是如何输出的,因为他们无法知道油墨数量、纸张特性、油墨色域特性等等细节,而影像用户要做的就是“如实描述自己的作品色彩意图”,而这对于互联网递交的影像作品来说,只有sRGB是值得信任的,只有sRGB才能更精确的表达影像用户的意图,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影像色彩的连续性色阶”。

楼主被错误知识误导,也在于此,其实所谓“sRGB色域覆盖小”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影像用户,其实只要关注自己,能正确还原照片的宽容度信息就可以了。不要用什么“毁图秀秀”,自己瞎操作明度等等。提交给输出方高宽容度的jpg照片。好的输出方,自然尊重影像用户的“宽容度”。就像林老师说的 —— 一切都在“缩小之中”。这句话的原理就是rgb多像素合成出一个印刷cmykxxxx的单个像素,这个就类似华为手机多帧合成曝光原理一样。

我相信你是懂这类概念的,就多说几句。总结其实就是一句话,输出听下游的,不要自做主张。如果下游没有要求,那么就输出sRGB。如果下游能接受你的私有icc,或者AdobeRGB,建议输出几个小样试试看。然后再做决定。千万不要自行擅自使用广色域或者私有icc。

ayalxd1 发表于 2019-8-10 18:13
第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硬件平台是为了修图优化的(我的是丽台10bit输出能力的卡 ps软件设置为30位输出 显示器支持10bit lut),那么千万不要辜负你了你的优质平台,用爱色丽校正后,根据native pannel校色,基本算是你显示器的最大色域了,ps和acr的色彩空间都是设置为校色的生成文件。后期我的图片一般都是adobe srgb保存,如果有网络交流时,转一次SRGB小图片,都是一键动作更改,很方便。 所以色彩空间要用你校色的文件。
第二个问题:我用的是爱普生六色喷墨A4打印 支持adobe模式打印,用原厂纸+原厂墨基本上没有偏差(一套六色墨盒600+,成本非常高),如果买的原厂联供型号会省(但是得经常打),效果非常的细腻,秒杀街头的什么柯达激光冲印。
第三个问题:减少饱和度是个伪命题,我用爱普生从来没有减少饱和度的操作步骤,效果肯定不如显示器直接看,但是但因出来有种仪式感,属于物理备份,有句名言“摄影的最终步骤是打印”,只有值得能打印出来挂在墙上的才叫作品。
第四个问题:如果你去看过影展,去过美术馆,看过那种巨幅的作品后就明白什么层次什么是立体感什么是油润什么是微反差了。。。。在巴掌大六寸、七寸照片上你能看出德味也是厉害。

以上是我的自己观念,可 ...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19-8-10 20:5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488
主题: 14
帖子: 5977
注册: 2011年2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19-8-10 18:08
那就不是你在44楼说的,“向右曝光没有任何实际操作案例,基本属于纸上谈兵忽悠局”。人家有实际操作,也得出了结论。你不看而已。所以,老同志讲话,下巴也要托托牢啊。
您说这些有用吗?不能给您到来任何让人信赖的信息,右曝光拍个大平光照片也算是右曝光好的测试,那太井底认识了。何况还不是您的帖子。
我见过这样固执的人多了,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摄影信息最大化,这是他们的致命伤。包括中摄协那帮所谓家们。现在的问题是,大家要看您的右曝光(其实已经有了)
您一定要拖住腮帮子说话啊,用三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如日中天的右曝光照片让老编服您啊,哈哈哈,我的理科同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9.334
主题: 35
帖子: 8973
注册: 2016年5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第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硬件平台是为了修图优化的(我的是丽台10bit输出能力的卡 ps软件设置为30位输出 显示器支持10bit lut),那么千万不要辜负你了你的优质平台,用爱色丽校正后,根据native pannel校色,基本算是你显示器的最大色域了,ps和acr的色彩空间都是设置为校色的生成文件。后期我的图片一般都是adobe srgb保存,如果有网络交流时,转一次SRGB小图片,都是一键动作更改,很方便。 所以色彩空间要用你校色的文件。
第二个问题:我用的是爱普生六色喷墨A4打印 支持adobe模式打印,用原厂纸+原厂墨基本上没有偏差(一套六色墨盒600+,成本非常高),如果买的原厂联供型号会省(但是得经常打),效果非常的细腻,秒杀街头的什么柯达激光冲印。
第三个问题:减少饱和度是个伪命题,我用爱普生从来没有减少饱和度的操作步骤,效果肯定不如显示器直接看,但是但因出来有种仪式感,属于物理备份,有句名言“摄影的最终步骤是打印”,只有值得能打印出来挂在墙上的才叫作品。
第四个问题:如果你去看过影展,去过美术馆,看过那种巨幅的作品后就明白什么层次什么是立体感什么是油润什么是微反差了。。。。在巴掌大六寸、七寸照片上你能看出德味也是厉害。

以上是我的自己观念,可能有争议的地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87
主题: 45
帖子: 3329
注册: 2013年1月
那就不是你在44楼说的,“向右曝光没有任何实际操作案例,基本属于纸上谈兵忽悠局”。人家有实际操作,也得出了结论。你不看而已。所以,老同志讲话,下巴也要托托牢啊。

編老 发表于 2019-8-10 17:54
我不看,建议您给这位提点建议,用右曝光来十张烈日照,附上直方图,色域图,您看如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488
主题: 14
帖子: 5977
注册: 2011年2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19-8-10 15:17
编老啊,你说的李涛我真的没听说过,不好意思,就像我说的Andrew Rodney知道的也不多。他是绘图板公司Wacom推荐的全球顶尖40的PhotoShop专家,40个就车皮几万节?

至于你说“向右曝光”属于“任何实际操作案例,基本属于纸上谈兵忽悠局”。其实,别说其他地方,就是这个网站、这个论坛、这个栏目“数码暗房”里就有啊。而且有实际的对比拍摄案例,你擅长的拍摄、直方图啥的,一应俱全,自己看吧。

“向右曝光对比实例链接”  ,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

最后我说一句,楼主这贴不是我歪的,是从36楼歪的,抱歉楼主
我不看,建议您给这位提点建议,用右曝光来十张烈日照,附上直方图,色域图,您看如何。 本帖最后由 編老 于 2019-8-10 17:5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87
主题: 45
帖子: 3329
注册: 2013年1月
编老啊,你说的李涛我真的没听说过,不好意思,就像我说的Andrew Rodney知道的也不多。他是绘图板公司Wacom推荐的全球顶尖40的PhotoShop专家,40个就车皮几万节?

至于你说“向右曝光”属于“任何实际操作案例,基本属于纸上谈兵忽悠局”。其实,别说其他地方,就是这个网站、这个论坛、这个栏目“数码暗房”里就有啊。而且有实际的对比拍摄案例,你擅长的拍摄、直方图啥的,一应俱全,自己看吧。

“向右曝光对比实例链接”  ,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

最后我说一句,楼主这贴不是我歪的,是从36楼歪的,抱歉楼主

編外人员 发表于 2019-8-9 12:19
念你还是比较温和参与交流的网友,我对您和其他几个是有区别的。不过我还是诚意对您说点实话,不要迷信网上的专家们的说的话。所谓论文过去和现在很少见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东西。关于右曝光网上能找到一大堆,但是致命的实际摄影案例极少见到。
一个毫无实际操作的论文,你甭管作者是哪家的权威专家,语言这种口活不算干货!

事情其实很简单,就算他是ACR插件的作者,Adobe认证的色彩理论讲员,这种职称在国内外可以用车皮拉几万节了,大名鼎鼎的李涛就是一位,他还算是有实际动手能力的人吧。可是...我对他不做深入评价。

最后,关于Thomas Knoll推荐向右曝光,Andrew Rodney建议谨慎使用AdobeRGB推荐sRGB。的问题,前者没有任何实际操作案例,基本属于纸上谈兵忽悠局。后者早就有结论,作者自己用举证倒置证明了专业与业余的本质区别。即,业余用sRGB和JPG,专业用aRGB(RAW)tif。
我诚意建议您,网上的东西要用点脑子看。对于没有实际操作案例的口活文章,躲开。书要看谁写的,作者仅是获得摄影奖的最好别看这种口活。比如锐化技术等不得摄影后期技术的文章。简单说一幅照片的是通透决定了其锐度。
而通透的要诀是首先是色正,其次是色域、色差和动态最大化,尽一切可能的让摄影记录到的颜色信息再现出来,通过色差对比后这样的照片自然就锐化了。
很难想像一个获过摄影奖的人能有什么技术,绝大多数这类作者谈技术是很可笑的。世界上摄影是没有技术奖的,摄协那帮人都是艺术忽悠局人士。当然一些优秀的技艺双全的摄影师例外了。
关于大光比摄影,我的技术专题贴里有不少实际照片案例,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看看。谢谢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19-8-10 15:3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224
主题: 2
帖子: 5781
注册: 2006年10月
ch731018 发表于 2019-8-8 22:45
老编说的太对了,看直方图.显示器千差万别,直方图唯一.全程仪表飞行.
大有进步,赞一个!
你这是水淹了口活的图,干货啊。老编就喜欢在技术上下功夫钻研的网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224
主题: 2
帖子: 5781
注册: 2006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19-8-8 20:15
编老,牛人你多看看PS和ACR作者Thomas Knoll的干货论文《向右曝光》,Adobe认证的色彩理论讲员、权威色彩专家Andrew Rodney的视频资料。他们和你说的都不一样哦。Thomas Knoll推荐向右曝光,Andrew Rodney建议谨慎使用AdobeRGB推荐sRGB。

你们两种牛人,我们听谁的啊?或许你比PS作者还牛,听你的?听你的水淹帖子?
念你还是比较温和参与交流的网友,我对您和其他几个是有区别的。不过我还是诚意对您说点实话,不要迷信网上的专家们的说的话。所谓论文过去和现在很少见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东西。关于右曝光网上能找到一大堆,但是致命的实际摄影案例极少见到。
一个毫无实际操作的论文,你甭管作者是哪家的权威专家,语言这种口活不算干货!
干货是实际拍摄和处理的照片,明白吗,是照片!按照那个洋鬼子的口活右曝光,老编倒要看看他的实际摄影结果,他有吗?如果没有,这种网上的口活忽悠最好别信。注意,我说的是他的口活,不是干货。
事情其实很简单,就算他是ACR插件的作者,Adobe认证的色彩理论讲员,这种职称在国内外可以用车皮拉几万节了,大名鼎鼎的李涛就是一位,他还算是有实际动手能力的人吧。可是...我对他不做深入评价。
但在同一幅高难照片的处理上,立马可见其技术能力的高低,何况这还没有涉及到大光比高反差,高色差的烈日照片的前后期认知与技术能力。
关于大光比摄影这块,截止目前为止我在国内外网际上还没看到有哪位专家痛快的拿出哪怕是一张自己右曝光拍摄的照片的处理案例。

最后,关于Thomas Knoll推荐向右曝光,Andrew Rodney建议谨慎使用AdobeRGB推荐sRGB。的问题,前者没有任何实际操作案例,基本属于纸上谈兵忽悠局。后者早就有结论,作者自己用举证倒置证明了专业与业余的本质区别。即,业余用sRGB和JPG,专业用aRGB(RAW)tif。
我诚意建议您,网上的东西要用点脑子看。对于没有实际操作案例的口活文章,躲开。书要看谁写的,作者仅是获得摄影奖的最好别看这种口活。比如锐化技术等不得摄影后期技术的文章。简单说一幅照片的是通透决定了其锐度
而通透的要诀是首先是色正,其次是色域、色差和动态最大化,尽一切可能的让摄影记录到的颜色信息再现出来,通过色差对比后这样的照片自然就锐化了。
很难想像一个获过摄影奖的人能有什么技术,绝大多数这类作者谈技术是很可笑的。世界上摄影是没有技术奖的,摄协那帮人都是艺术忽悠局人士。当然一些优秀的技艺双全的摄影师例外了。
关于大光比摄影,我的技术专题贴里有不少实际照片案例,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看看。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9
主题: 5
帖子: 1210
注册: 2014年8月
截图素质有限,这是转成SRGB后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9
主题: 5
帖子: 1210
注册: 2014年8月
老编说的太对了,看直方图.显示器千差万别,直方图唯一.全程仪表飞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224
主题: 2
帖子: 5781
注册: 2006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19-8-8 20:15
编老,牛人你多看看PS和ACR作者Thomas Knoll的干货论文《向右曝光》,Adobe认证的色彩理论讲员、权威色彩专家Andrew Rodney的视频资料。他们和你说的都不一样哦。Thomas Knoll推荐向右曝光,Andrew Rodney建议谨慎使用AdobeRGB推荐sRGB。
你们两种牛人,我们听谁的啊?或许你比PS作者还牛,听你的?听你的水淹帖子?

请你不要再搬来别人的东西做为你的技术回复我了,现在大家看的是你的技术而不是别人的,明白吗?
你两次链接别人的东西给我,我根本不会去看的!!!绝不看!!!要看看你的,再说一次,看你的,不是别人的。
还有“建议慎重使用aRGB,推荐sRGB”这句话,你上次的那个老外的链接我看了,并给出翻译,老外已说的很明白了: "如果处理正确,aRGB可以产生更好的打印结果“。
为什么会产生更好的结果?你不会不知道吧。我把老外的话再重复一次:”由于那些水平不高的摄影师.....“。OK, 原话你自己看吧。我为啥要修你的图,我想要是我被人那样,肯定会沉默不再说话了。
你听谁的不关我的事,但是希望你尊重科学新技术,本着专业态度客观的反映本质问题,抛弃非专业的商业宣传,正视摄影后期中的专业运用。尤其Adobe关于颜色设置的专业解释。
我牛不牛跟任何人没关系,但事实证明那本洋大人”神经“的作者确实技术很烂!!!你不是要干货吗,看到了吧,啥叫干货?
我有时也会拿别人的东西参与交流,但不是作为技术,而是用我的技术让其闭嘴,我的特点无忌网友都知道,那就是稳、准、狠!
最后,不讲直方图、色域和动态的,无论哪门子权威专家都是影像记录信息的科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87
主题: 45
帖子: 3329
注册: 2013年1月
编老,牛人你多看看PS和ACR作者Thomas Knoll的干货论文《向右曝光》,Adobe认证的色彩理论讲员、权威色彩专家Andrew Rodney的视频资料。他们和你说的都不一样哦。Thomas Knoll推荐向右曝光,Andrew Rodney建议谨慎使用AdobeRGB推荐sRGB。

你们两种牛人,我们听谁的啊?或许你比PS作者还牛,听你的?听你的水淹帖子?

編外人员 发表于 2019-8-8 19:12
说到干货,这本书是干货吧,看看左边牛人按照老外教程出的“干货”效果,你就知道啥叫“水文伪知识”的受害者了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19-8-8 20:1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284
主题: 21
帖子: 1174
注册: 2016年9月
易水铖 发表于 2019-7-8 10:27
最近谈色彩空间的话题一下子多了起来,看了很多人的观点,也学习了不少的资料,照理说道理越辩越明,但怎么感觉越来越糊涂了,到底谁是对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关于色彩空间和照片输出的问题,其实积累了好些疑惑一直没有得到可靠的答案,既然这里讨论这么热烈,出现好多貌似专业人士,就整理了这几个困惑我的问题,希望获得答案。

1,色彩空间从sRGB到adobeRGB到ProPhotoRGB,DCI P3,还有什么广阶RGB等等,甚至微软搞了个超级大的色彩空间sRGB64(scRGB),热烈的讨论了这么多,到底我们摄影爱好者或者摄影师应该在过程里怎么使用色彩空间配置?
从目前来看,相机的采集端基本都可以达到或者接近ProPhotoRGB色彩空间的大小,显示器目前支持120%sRGB的显示器也很多了,照理说支持adobeRGB不在话下,输出的话,看到一些爱普生的打印机已经可以支持超过adobe色域的空间,那么我们从最大化保留摄影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考虑,到底怎么配置是合适的?

2,如果全程adobeRGB配置的话,目前有靠谱的照片和相册输出厂家吗?业内的人士能推荐一个北京的店铺或者厂家吗?
最近拍的照片基本是以家人孩子为主,有一些主题的照片还是想以相册的方式来观看和保存,老人习惯看纸质的相册,当然,歪在沙发上观赏自己的 ...


那有那么复杂啊!
       现在的彩扩设备基本上都是sRGB的色彩模式,如果想扩印照片,只需在PS中把图片色彩模式转化为sRGB,然后看看直方图两边有没有溢出即可(溢出的色彩是无法打印出来的)。
       至于照片和显示器的色彩想完全一样,估计达不到。因为每个设备制造商 的色彩倾向不一样,有的可能偏暖,有的可能偏冷。比如:苹果设备大部分偏暖一些,用苹果电脑调整的图片看起来色彩很正常,但如果在三星手机或者显示器看,就有点偏暖了,反之,三星显示器调的正常图片,在苹果上看就偏冷点了。当然了不是区别很大,但肉眼是可以看出来的。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专业人士冲洗图片,都有定点洗印图片的地方原因。
      你也可以按此方法,在当地或者网上,用同一张照片分别找不同的洗印店冲洗,看看那一家洗印的照片色彩,最符合你的标准,这样反复几次就能找到了,以后定点去这家就好了。
      至于什么德味、小清新什么的,都是人的主观印象,纯属忽悠人的噱头,因为它根本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这些东西除了在论坛中大行其道外,其他地方没有立足之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224
主题: 2
帖子: 5781
注册: 2006年10月
说到干货,这本书是干货吧,看看左边牛人按照老外教程出的“干货”效果,你就知道啥叫“水文伪知识”的受害者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488
主题: 14
帖子: 5977
注册: 2011年2月
业余用sRGB(JPG),专业用aRGB(RAW),哪个需要技术,老外给出了答案。原文截图不是干货,只是老外说出了客观真话。要看干货当然是看片子了。
我说的不是网页图片打印,是CG包装和出版业的专业输出领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488
主题: 14
帖子: 5977
注册: 2011年2月
楼主,什么叫干货?顾名思义,干货是根据科学理论干出来的,不是伪知识说出来的哦
千万别被商业传销所诱惑,不信你可以查看发言者的个人图文集,一目了然了.....
本帖最后由 編老 于 2019-8-8 18:3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87
主题: 45
帖子: 3329
注册: 2013年1月
williamcnc 发表于 2019-8-8 16:13
楼主呀,什么地方西瓜100多一个?日本是这样,我只收你50元,你弄火车来吧。从你的帖子看你不明白色彩管理,不知你这个资深是怎么当上的


其实,楼主也是水文伪知识的受害者,就像遭受保健品销售忽悠的老年人一样。这里也有很多,所以我一直贴(干货)知识,只有从知识层面理解,才能理解“色彩管理”。否则,水文的一句话“业余人员用sRGB,专业人员用AdobeRGB”,是辩不过这些“保健品销售”的。

作为一个印前的,想楼主这样的追求色准并“色彩知识”不足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链路sRGB。也就是买一台sRGB显示器,什么都别动,一切采用默认设置。这样的“色准”其实是能满足影像爱好者需求的,最重要的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换保持“可接受的色准精度”。而不像非sRGB(比如AdobeRGB),需要“图片客户当面和打印师交流,以便后者来领会作品的表现力要符合作者意图”。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当面确认就是纠错和校准色差的环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62
主题: 7
帖子: 258
注册: 2009年8月
楼主呀,什么地方西瓜100多一个?日本是这样,我只收你50元,你弄火车来吧。从你的帖子看你不明白色彩管理,不知你这个资深是怎么当上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94
主题: 26
帖子: 2764
注册: 2001年5月
楼主,您好
通常图片客户最主要的要求是输出的作品表述的感觉和表现力要符合作品意图。
有的作者觉得差不多就可以,有的人就一定要尽量表现完美。经验丰富水准高的打印师,一打眼就能告知你的片有没有输出难度,问题会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材质可以尽量的满足你的感觉。等等。

难度高的片,打小样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用一些非常规手段来弥补软硬件的不足。这个过程不是一般爱好者能接触到的。如果没有长期合作的并能成为重要客户的条件的话,很难有这样的待遇。除非您能够充分明白最顶尖输出工作的不易(如果在和输出工作室交流中明白这点,事情往往就成了一半了)并愿意等待和支付相应的费用。打印师用不同的纸张和设置进行打样后,作者比较体会后再做决定。往往作者需要跑几次。
不少人却是反过来,觉得输出嘛。。简单,打印机一开不就行了?立等可取是拿不到好输出的!尤其是难度大的重要的片。

当下输出的最高水准主要集中在部分输出工作室,他们为满足专业领域而各自在国际标准及行业大框架下建立的小的闭环控制体系。原因是每台显示设备,输出设备,色彩管理测量设备都不完全的一样。
那么就需要用户长期的与他们合作以得到最佳的输出解决方案。每家工作室都各有特长。

业余爱好者由于出片机会不多,就很难被带入专业的轨道。早年冲印时代如此,现在微喷时代也是如此。

千万不要任意的去动显示器已经校准后的设置,或者在软件中降低饱和度这样的做法,我理解楼主的想法。这可能是被不理想的输出逼的。或不得已只能去这家输出单位而用反向估量的方式来迎合对方的输出特性。

您也谈到了发光体和反射体。为了尽量达到发光媒介的效果,那么照射反射介质的光源也很重要。
光照环境优良(照度,显色性等)才能评判输出品质。如果一个随便的光线都能评判,那么专业光源,标准光源就不用生产了。
楼主的显示器一定是用硬件校准过的。那么就用校准后的即可。

楼主说的这些色彩空间都可以用,保存时内嵌好即可,然后通过结果来判断哪些空间比较适合自己。
如果目前已经习惯adobe空间,那么可以继续用。如果有极端的颜色发色出不来也是少数的,大部分的片微喷都可以很接近。而且有经验的工作室会用调整手段让整体感觉达到要求。

最后一个润的事情,这牵涉到和输出单位的沟通。您提前关照对方,我的片要润,要油,那么对方就会明白,在看了您带去的图片后,在他们的显示设备上显示后,打印师或者输出总监会立刻作出判断,用什么纸张或进行什么样的调整来做输出。
输出前工作人员有读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要多去做,多把自己意图和对方说。做的多了,接触多了就ok了

本帖最后由 丘比特 于 2019-8-5 20:19 编辑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3.408
主题: 11
帖子: 4296
注册: 2010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GFX 50R
★ Hasselblad 500C/M
500C/M
★ LEICA M4
头疼片 发表于 2019-7-31 01:42
随便说说,不专业。

爱普生现在有全面超过adobeRGB色域的万元以下打印机吗?我记得没有。墨水很难达到,极难。

一般来说,追求所见即所得。虽然两者原理完全不同,所以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所见即所得,但是无限接近还是可以做到的。不抬杠的说,满足大部分爱好者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很贵。

你说的色彩管理,色彩管理可不是饱和度加个20%这么简单或者这么“直接”。简单的就是买一套校色仪,要求比较高一点的可以入爱色丽i2 PHOTO,海淘稍微便宜一点,前提是不被税,否则还是国产吧,至少有保修,一万多。基本上一条龙校色了。

所谓德威润空气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打印机属于中高端,这点很轻松,前提是你需要使用原厂墨水,因为要达到润这种效果,必须使用晶亮墨水,而替代墨水里面,这个基本都不行。

相纸,墨水,打印机,显示器,校色仪,相机。

你要专业,可能说书一般,但是你要满足自己需要,其实就是探索的过程和必要的支出。没那么复杂。


受教!

晶亮墨水,我知道了,你说的这个有体验吗或者说有实际例子可以看吗?意思是说只能自己买打印机和墨水自己测试了,没有店铺可以有这个输出效果?

既然是有打印机和墨水可以实现,那总应该有人做过或者提供服务才对,不知道哪儿有可以测试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36
主题: 19
帖子: 683
注册: 2009年10月
随便说说,不专业。

爱普生现在有全面超过adobeRGB色域的万元以下打印机吗?我记得没有。墨水很难达到,极难。

一般来说,追求所见即所得。虽然两者原理完全不同,所以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所见即所得,但是无限接近还是可以做到的。不抬杠的说,满足大部分爱好者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很贵。

你说的色彩管理,色彩管理可不是饱和度加个20%这么简单或者这么“直接”。简单的就是买一套校色仪,要求比较高一点的可以入爱色丽i2 PHOTO,海淘稍微便宜一点,前提是不被税,否则还是国产吧,至少有保修,一万多。基本上一条龙校色了。

所谓德威润空气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打印机属于中高端,这点很轻松,前提是你需要使用原厂墨水,因为要达到润这种效果,必须使用晶亮墨水,而替代墨水里面,这个基本都不行。

相纸,墨水,打印机,显示器,校色仪,相机。

你要专业,可能说书一般,但是你要满足自己需要,其实就是探索的过程和必要的支出。没那么复杂。

一般来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色准,层次。至于什么润不润的,你打在全棉无酸纸上有啥润不润的,相纸就是这个效果。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3.408
主题: 11
帖子: 4296
注册: 2010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GFX 50R
★ Hasselblad 500C/M
500C/M
★ LEICA M4
专业键盘党 发表于 2019-7-21 02:51
什么时候用aRGB或ppRGB?
例如下图的渐变的夕阳色彩,如果你认为这张照片色彩非常漂亮,非常有价值去打印,那么请保存为ppRGB色彩。


你说得没错,我处理这个照片的时候,这种渐变的色彩很舒服,希望尽量的保留它的细节和层次,在CameraRAW里测试过不同的色彩空间,图片的细节是不一样的。这种值得保留的照片,我是用ProPhotoRGB空间来保持tif文件的,转jpg的时候再变成adobeRGB或者sRGB。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3.408
主题: 11
帖子: 4296
注册: 2010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GFX 50R
★ Hasselblad 500C/M
500C/M
★ LEICA M4
专业键盘党 发表于 2019-7-21 02:45
问题1,回答如下:
1.1、数码相机保存RAW时,没有ProPhotoRGB、adobeRGB、sRGB色彩空间。
1.2、数码相机所谓的色彩空间,只不过是保存JPG文件时,另外追加的色彩空间文件。
1.3、摄影爱好者或者摄影师如何为照片配置色彩空间问题,这样简单地回答:
1.3.1、如果风景、风光的景色特别丰富,加上你对摄影的态度又特别认真。那么后期RAW转TIF出片时,我建议用ProPhotoRGB色彩文件。
1.3.2、一般的生活照,用sRGB文件够了。

问题2:回答如下:
2.1.1、家庭照片冲印,画幅类似A4白纸大小,自己买台3千多元的爱普生打印机就行了。
如果冲印画幅比A4大,那么再加一些钱。

问题3、回答如下:
3.1.1、PS在显示器中,升降饱和度模拟照片打印机的打印色彩效果。
————这只是一种模拟,也只是一种假设。
打印机使用的墨水质量、照片打印纸的质量、打印品质高低(速度快慢)设置,都会明显地影响到实际的打印照片效果。
————因此,实际上PS在显示器上是不能模拟效果,只能是在猜测可能打印出来的照片色彩效果。

问题4、回答如下:家里的爱普生L850打印机,不但能打印出“德味儿,空气感,油润感”,还能打印出“大师感”。
当然,我只是专业键盘党,所以打印出的照片,明显带有键盘机器味。
...


感谢回复!

关于问题3,不知道有人是否去真的做过仔细的验证,输出的时候饱和度+20%左右,是否可以在色彩上和显示器的情况更相近。

问题4,不开玩笑,确实对这个存在疑问,平时感觉照片的味道很足,但输出之后那种味道就没了,不仅仅是饱和度的事儿,特别是有一些特定的场景,在显示器上看照片,通透感和空间感很强,到输出的照片上就没了这种感觉了。不知道有人进行过相关的测试没有,有更好的方法吗。或者说大家都默认了输出的效果,不再追求输出照片上的这种通透感和空间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3.408
主题: 11
帖子: 4296
注册: 2010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GFX 50R
★ Hasselblad 500C/M
500C/M
★ LEICA M4
Arlington 发表于 2019-7-19 10:56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ISO3664标准和AdobeRGB有什么关系吗?去iso官网找来这个标准的描述看了一下,没发现和色彩空间有关系啊!如果说这是adobeRGB的前提条件,那sRGB也一样啊,其它所有的色彩空间也都是这个前提条件,没看到说不同色域有不同的要求啊!

ISO 3664:2009 specifies viewing conditions for images on both reflective and transmissive media, such as prints (both photographic and photomechanical) and transparencies, as well as images displayed in isolation on colour monitors.

ISO 3664:2009 applies in particular to:

critical comparison between transparencies, reflection photographic or photomechanical prints and/or other objects or images;
appraisal of the tone reproduction and colourfulness of prints and transparencies at illumination levels similar to those for practical use, including routine inspection;
critical appraisal of transparencies that are viewed by projection, for comparison with prints, objects or other reproductions; and
appraisal of images on colour monitors that are not viewed in comparison to any form of hardcopy.
ISO 3664:2009 is not applicable to unprinted paper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63
主题: 0
帖子: 53
注册: 2015年5月
什么时候用aRGB或ppRGB?
例如下图的渐变的夕阳色彩,如果你认为这张照片色彩非常漂亮,非常有价值去打印,那么请保存为ppRGB色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关于色彩空间和照片输出,有几个困惑想咨询和探讨一下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