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400万拍不到的,6100万也拍不到——R4初使用感受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7371 回帖:5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0.466
主题: 10
帖子: 704
注册: 2002年8月
就是搞不懂,为啥几乎所有的帖,都用自动白平衡
这功能平时基本用不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61
主题: 3
帖子: 543
注册: 2018年8月
Apson 发表于 2019-9-12 04:59
补充几张DPReview 新发的测试图对比,高感退步明显可见,颜色也不如r3,分辨率只是略有优势。
感觉r3性价比极高,观望的可以入了。


看DPReview测试还是r4优势大啊,细节和高感都比m3强
注意选raw格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高感缩图也比m3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本帖最后由 程序猿 于 2019-9-12 10:0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61
主题: 13
帖子: 1863
注册: 2008年12月
老老实实等a92好了,肯定不错的,就是价格肯定也舒适,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611
主题: 5
帖子: 515
注册: 2007年4月
Apson 发表于 2019-9-12 04:59
补充几张DPReview 新发的测试图对比,高感退步明显可见,颜色也不如r3,分辨率只是略有优势。
感觉r3性价比极高,观望的可以入了。
感觉你对R4挺失望的。如果你没觉得也感觉不到61MP好,那可惜了,也不会给R4客观评判。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3
主题: 19
帖子: 708
注册: 2018年6月
最大的提升是肩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611
主题: 5
帖子: 515
注册: 2007年4月
Apson 发表于 2019-9-11 20:01
纠结六千万像素需不需要的,结论是不需要。需要的自然不会纠结。
R4初使用感受:

1.上手:手柄差异很大,又厚又高,改善不是一星半点,尤其对于小指而言。

按钮也是个大改变。键程进一步加大,手感完全不一样,键底部加固了一圈在三防层面有作用,感觉也更结实耐用。
后拨轮改成露出式也是方便手套吧,不过裸手“拨”感也明显比三代好。
整体来说按键手感变“肉”了,再回到α9感觉很薄,四代的手感改善很成功。

快门感觉完全不一样,轻柔了许多,快门按钮当然也“肉”了,整体感觉有点像5D4那个风格,之前的金属声基本消失,振动自然也小了很多,感觉变得“文静了”,在乎快门声的一定提前试下。

2.上眼:取景器说实在比三代机好的不明显,有稍微稍微亮了一点,基础刷新率的延迟感明显,尤其是追焦绿框,卡卡的,调高刷新率后有改善,打鸟类需求介意的一定提前试下。
※※上看过个老外对比,其他各种场景都微单更好,唯独打鸟因为取景器让她还扔不掉单反。感觉取景器提高分辨率不如提高刷新率有意义。

显示屏虽然还是祖传分辨率,但亮度和还原明显更好,观感颜色跟取景器一致,好评,当然还应该更好。触摸方面没啥变化。

3.上片:还没开始后期体验,纯看片角度来说,分辨率提升是肉眼可见,高感 ...


一句话,我有61MP.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93
主题: 4
帖子: 319
注册: 2009年2月
感谢楼主的评介。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448
主题: 97
帖子: 26643
注册: 2004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1
★ ILCE-9M3
最近看了不少对r4对使用评价,越来越觉得当时果断取消全款订单是明智的选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37
主题: 3
帖子: 68
注册: 2019年8月
补充几张DPReview 新发的测试图对比,高感退步明显可见,颜色也不如r3,分辨率只是略有优势。
感觉r3性价比极高,观望的可以入了。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37
主题: 3
帖子: 68
注册: 2019年8月
Troy3399 发表于 2019-09-12 00:14
带架子吧,不然这机子拍不爽;lz有没试录像发热问题?

不止录像,拍照连续时间长了发热都很明显,还没试过热到停机的,周末有空试试,感觉4k拍半个小时还是很可能过热的,如果散热结构没改进估计不乐观。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86
主题: 9
帖子: 585
注册: 2019年7月
csulover 发表于 2019-09-11 23:46
单次拍摄容易糊,如果高速连拍反而好一些,不过我不喜欢高速连拍,选片麻烦。
另外,我特别喜欢放大100%看是否糊,是否能数毛...


我都是单拍,100放大,真的不糊。。。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8.48
主题: 19
帖子: 14381
注册: 2008年4月
csulover 发表于 2019-9-11 23:07
我觉得索尼的五轴防抖离靠谱还远,我用A7M3+FE35/1.8要1/125才放心,1/60糊的几率较高


那你要看看是不是自己手抖的太厉害,35端经常都是1/10的快门很放心,还是4200w像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63
主题: 18
帖子: 304
注册: 2019年8月
带架子吧,不然这机子拍不爽;lz有没试录像发热问题?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98
主题: 5
帖子: 1113
注册: 2008年2月
加大手柄和按键好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23
主题: 23
帖子: 490
注册: 2014年7月
重量比三代只重6g,这是看点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24
主题: 13
帖子: 3298
注册: 2012年9月
csulover 发表于 2019-09-11 23:07
我觉得索尼的五轴防抖离靠谱还远,我用A7M3 FE35/1.8要1/125才放心,1/60糊的几率较高

看来需要练练铁手功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329
主题: 35
帖子: 3177
注册: 2011年5月
落叶飞车 发表于 2019-9-11 23:37
35 mm 的1/60都会糊?我r3都不会

单次拍摄容易糊,如果高速连拍反而好一些,不过我不喜欢高速连拍,选片麻烦。
另外,我特别喜欢放大100%看是否糊,是否能数毛 本帖最后由 csulover 于 2019-9-11 23:4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86
主题: 9
帖子: 585
注册: 2019年7月
csulover 发表于 2019-09-11 23:07
我觉得索尼的五轴防抖离靠谱还远,我用A7M3+FE35/1.8要1/125才放心,1/60糊的几率较高...


35 mm 的1/60都会糊?我r3都不会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329
主题: 35
帖子: 3177
注册: 2011年5月
鳕露露的猫 发表于 2019-9-11 21:41
我现在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安全快门要求太高了
之前在室内用R4+135GM拍活动
大概ISO800+1/160这个组合
基本hold不住,回放都是抖动的


我觉得索尼的五轴防抖离靠谱还远,我用A7M3+FE35/1.8要1/125才放心,1/60糊的几率较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37
主题: 3
帖子: 68
注册: 2019年8月
鳕露露的猫 发表于 2019-09-11 21:41
我现在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安全快门要求太高了
之前在室内用R4 135GM拍活动
大概ISO800 1/160这个组合
基本hold不住,...


同感,太容易虚。

像个性格刁钻的大小姐,得小心伺候。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67
主题: 11
帖子: 1113
注册: 2017年7月
我现在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安全快门要求太高了
之前在室内用R4+135GM拍活动
大概ISO800+1/160这个组合
基本hold不住,回放都是抖动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24
主题: 15
帖子: 573
注册: 2014年10月
手握r3 和 a9,现在对r4完全无感,反而非常期待a9ii。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plus iOS12.4.1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47
主题: 27
帖子: 622
注册: 2017年10月
淘宝里挑了5家扔购物车了。
两年前我也是这么干,看着购物车里的A7R3从2W3 三个月变成了2W就下了手。
然而那时候手上是A7M2,2升3不仅操控 硬件都大概,像素也升了一倍,花钱不心疼。。
现在就算降到2W也不愿意去搞置换折腾。。
还是想看看A92是什么样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37
主题: 3
帖子: 68
注册: 2019年8月
纠结六千万像素需不需要的,结论是不需要。需要的自然不会纠结。
R4初使用感受:

1.上手:手柄差异很大,又厚又高,改善不是一星半点,尤其对于小指而言。

按钮也是个大改变。键程进一步加大,手感完全不一样,键底部加固了一圈在三防层面有作用,感觉也更结实耐用。
后拨轮改成露出式也是方便手套吧,不过裸手“拨”感也明显比三代好。
整体来说按键手感变“肉”了,再回到α9感觉很薄,四代的手感改善很成功。

快门感觉完全不一样,轻柔了许多,快门按钮当然也“肉”了,整体感觉有点像5D4那个风格,之前的金属声基本消失,振动自然也小了很多,感觉变得“文静了”,在乎快门声的一定提前试下。

2.上眼:取景器说实在比三代机好的不明显,有稍微稍微亮了一点,基础刷新率的延迟感明显,尤其是追焦绿框,卡卡的,调高刷新率后有改善,打鸟类需求介意的一定提前试下。
※※上看过个老外对比,其他各种场景都微单更好,唯独打鸟因为取景器让她还扔不掉单反。感觉取景器提高分辨率不如提高刷新率有意义。

显示屏虽然还是祖传分辨率,但亮度和还原明显更好,观感颜色跟取景器一致,好评,当然还应该更好。触摸方面没啥变化。

3.上片:还没开始后期体验,纯看片角度来说,分辨率提升是肉眼可见,高感完全没有提升也是情理之中,甚至还略微退步。有说是把双基准ISO里高的那个调低了,改善低感成像,不太懂,有大神请指教。反正像素到这级别速度没慢就不错了,还要求高感也不现实,不是牙膏问题,是我觉得这点上牙膏暂时没有存货。

颜色来讲也是完全没有惊艳,如果是三代机用户,我也觉得没啥必要换。至于那么多人吐槽索尼色彩,不吹不黑,各有所好而已,都是花钱投票,销量才是客观。早期偏黄绿的问题确实很讨厌,二代都还在,现在已经差不多了,甚至肖像模式有点过于偏品了点,矫枉过正。

还有比较烦的一点是白平衡不稳,连拍的各张居然有颜色各异,这点没什么理由辩驳,甚至α9都避免不了。这次加上了白平衡锁定功能,半按和连拍都可以单独设置,算是手动弥补吧,希望固件更新以前机型都能支持。

4.写卡:双高速卡终于来了,之前看奥巴EM1X产品经理访谈提到用了双处理器才能支持双UHS-II,看来想高速同步写卡对处理器消耗很大。但是写卡速度还是很慢,SONY TOUGH 卡也感觉慢,比三代机是个明显的退步,连拍或者Raw就别指望写卡速度了,在乎速度的基本告别R4。
以左上方写卡进度条来粗略量化一下,JPG写一张要2.2条,RAW要1.5条,R J要2.5条。R J的α9是1.2条。

5.其他:视频对焦加了实时眼部很有用。照片实时眼部的AF-C还是比α9慢一拍,反应速度终究是7不是9。显示屏流畅度明显不如取景器,速度感觉回到二代机,甚至有丢帧级的卡顿,介意的慎买。

最不喜欢的改动是仓门,本来整体开合拿卡更方便了,可是仓门太大太紧,闭合时还咯嘣一声,户外用可能没问题,室内开合声感觉很不优雅,99ii那个手柄加仓门设计就挺好,改来改去还退步了。

最喜欢的改动是手柄尺寸,手柄大了而整机没大,也没更丑。
最意料之中的改动是双高速卡。
最意料之外的改动是后拨轮外露。
最希望的改动是模式转盘锁也用曝光盘那种切换式。

总结:握感,按键,快门,三防都有所改进,高感,写卡速度略有下降。重量比三代只重6g,手感有质的提升,算是优秀的换代,只是我们已审美疲劳,像iPhone一样不再有那么大的惊喜,没让人失望就已实属难得。

需要的自然会买,谨慎的依然会等。不论有无,不必烦恼。器材终究是为人服务的,人嘛,最重要的当然是开心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α9 索尼 Sony 取景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2400万拍不到的,6100万也拍不到——R4初使用感受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