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用photoshop做色彩管理实验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9790 回帖:182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30.959
主题: 1
帖子: 8803
注册: 200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0-29 15:49
不对!

PCSXYZ是icc协议规定好的,D50白点的CIE XYZ!

只要是解析icc,都是这个PCSXYZ,不存在Adobe与Microsoft的区别。

有些人就是不懂装懂!

在“意图”的计算上,只有“绝对比色”两个引擎有区别,Adobe做白点转换,Microsoft不做,这导致白点颜色有区别。被一些不懂的人误以为是PCS不同。

容我再看看、再想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529
主题: 48
帖子: 7275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10-29 15:48
又试了一下,是仿色的原因。
如果转换时不使用仿色,ICM也会是可感知与相对比色全无差别。


,Adobe的仿色的确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529
主题: 48
帖子: 7275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tianman 发表于 2022-10-29 15:32
啊,是这样呀。。。


不对!

PCSXYZ是icc协议规定好的,D50白点的CIE XYZ!

只要是解析icc,都是这个PCSXYZ,不存在Adobe与Microsoft的区别。

有些人就是不懂装懂!

在“意图”的计算上,只有“绝对比色”两个引擎有区别,Adobe做白点转换,Microsoft不做,这导致白点颜色有区别。被一些不懂的人误以为是PCS不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0-29 15:30
说明Microsoft的算法没有Adobe的算法精度高。

又试了一下,是仿色的原因。
如果转换时不使用仿色,ICM也会是可感知与相对比色全无差别。
如果是16bit,由于不支持仿色,ICM也表现为“可感知”与“相对比色”无任何差别。树下的石头 编辑于 2022-10-29 15:5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北省
泡菜
泡网分: 30.959
主题: 1
帖子: 8803
注册: 200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0-29 15:39
你有没有注意Microsoft结果不同的数值有多大?

如果经过一系列计算,一个给出整数结果,另一个给出实数答案,此时无法判定谁更准确。。。
这个判断并不取决于小数的数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529
主题: 48
帖子: 7275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tianman 发表于 2022-10-29 15:34
但是这个恐怕没有说服力。
你这是用A的答案来证明B的答案不对。
但是你如何证明答案A的正确性呢?


你有没有注意Microsoft结果不同的数值有多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529
主题: 48
帖子: 7275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0-29 15:30
色彩引擎的PCS不同。所以,不存在所谓的 PCS_XYZ颜色。

ACE的PCS,是 XYZ_D50;
ICM的PCS,是 XYZ_D65。

之间有色适应度转换,可以选择不同的色适应变换算法。


你又开始不懂装懂了!

树兄的实验都是用icc做的,对icc来说不存在色适应变换算法不同的问题!

因为sRGB、ProPhoto RGB存储的都是已经做过色适应矩阵变换后的结果,色适应使用Bradford算法。

其他的icc,如果不是Bradford算法,必须在icc中给出色适应矩阵,这是icc协议规定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0.959
主题: 1
帖子: 8803
注册: 200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0-29 15:30
说明Microsoft的算法没有Adobe的算法精度高。

但是这个恐怕没有说服力。
你这是用A的答案来证明B的答案不对。
但是你如何证明答案A的正确性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0.959
主题: 1
帖子: 8803
注册: 2008年12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0-29 15:30
色彩引擎的PCS不同。所以,不存在所谓的 PCS_XYZ颜色。

ACE的PCS,是 XYZ_D50;
ICM的PCS,是 XYZ_D65。

之间有色适应度转换,可以选择不同的色适应变换算法。

啊,是这样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529
主题: 48
帖子: 7275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tianman 发表于 2022-10-29 15:25
但是,确实出现了差别呀
而另一个计算方式没有算出差别。可见这不是误差造成的原因。


说明Microsoft的算法没有Adobe的算法精度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916
主题: 45
帖子: 3425
注册: 2013年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10-29 15:21
一般我们使用PS基本上都用的是ACE引擎,ACR和LR更是没有选择余地。而ACE是完全无差别,很可能执行的是完全相同的计算步骤;当然也有可能是不同步骤、但计算结果差别小于0.5,但这么小的差别对视觉效果基本上没有影响,说“可感知”与“相对比色”没有区别是成立的。

MS ICM才有差别,应该是使用不同的处理代码,但最大差值只有1,考虑到不同代码产生的修约误差,也可以认为是效果相同,“可感知”并没有表现出与“相对比色”有什么特别的效果。

色彩引擎的PCS不同。所以,不存在所谓的 PCS_XYZ颜色

ACE的PCS,是 XYZ_D50 的 CIE LAB,基于ICC的工业标准,商业稳定;
ICM的PCS,是 XYZ_D65 的 CIECAM02,基于消费者的更好体验。

侧重不同,但之间有色适应度转换,可以选择不同的色适应变换算法,问题是很复杂的。stevenkoh 编辑于 2022-10-29 15:3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30.959
主题: 1
帖子: 8803
注册: 2008年12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10-29 15:21
一般我们使用PS基本上都用的是ACE引擎,ACR和LR更是没有选择余地。而ACE是完全无差别,很可能执行的是完全相同的计算步骤;当然也有可能是不同步骤、但计算结果差别小于0.5,但这么小的差别对视觉效果基本上没有影响,说“可感知”与“相对比色”没有区别是成立的。

MS ICM才有差别,应该是使用不同的处理代码,但最大差值只有1,考虑到不同代码产生的修约误差,也可以认为是效果相同,“可感知”并没有表现出与“相对比色”有什么特别的效果。

问题在于,如果算法相同而且数据精度相同,不能证明误差只会出现在一个计算过程中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529
主题: 48
帖子: 7275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0-29 15:25
说得很有道理,没有实验的话我们不能随便乱说嘛。这就是 1720贴 ,我们要实验原始素材以避免无忌图库的干扰。看看 8bit/16bit ,以及实验次数对精度的影响。


你可以就用那个原图做这个实验,把结果公布出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529
主题: 48
帖子: 7275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tianman 发表于 2022-10-29 15:22
我是说,按照您的表述,当一个不是ProRGB图像转换到ProRGB以后,
这个新的ProRGB图像在转换到sRGB时 ,因为“ProPhoto RGB没有“转换意图”的区别,所以不存在重新计算RGB=>XYZ。。。
所以这一次ProRGB图像到sRGB的转换,和前一次转换到ProRGB的过程没有关系。


完全正确!

转换到ProPhoto RGB之后,就把前面的“转换意图”固定下来了,后面的操作不会影响前面的“转换意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916
主题: 45
帖子: 3425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0-29 15:08
这个实验很有意思,你可以这样来回转换100次,看看结果如何。
有人说色彩空间转换应该尽量少做,会有损失。对sRGB、Adobe RGB、ProPhoto RGB这样的矩阵型icc,可能看看损失究竟有多大。

说得很有道理,没有实验的话我们不能随便乱说嘛。这就是 1720贴 ,我们要实验原始素材以避免无忌图库的干扰。看看 8bit/16bit ,以及实验次数对精度的影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30.959
主题: 1
帖子: 8803
注册: 200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0-29 15:15
树兄想证明的是,不管Adobe还是Microsoft,ProPhoto RGB转换到sRGB,都不存在“意图”的区别。

但是,确实出现了差别呀
而另一个计算方式没有算出差别。可见这不是误差造成的原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0.959
主题: 1
帖子: 8803
注册: 200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0-29 15:06
对啊!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我是说,按照您的表述,当一个不是ProRGB图像转换到ProRGB以后,
这个新的ProRGB图像在转换到sRGB时 ,因为“ProPhoto RGB没有“转换意图”的区别,所以不存在重新计算RGB=>XYZ。。。
所以这一次ProRGB图像到sRGB的转换,和前一次转换到ProRGB的过程没有关系。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0-26 14:13
对photoshop来说,读入一张图片,使用哪个A2B,由“颜色设置”里面的“意图”决定。

如果把这个图片的icc转换到一个新的icc,当转换的“意图”与“颜色设置”里面的“意图”不一样的时候,会重新选择图片内嵌icc的A2B,重新计算RGB=>XYZ,再按照这个XYZ,做XYZ=>RGB的转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2-10-29 15:10
我认为,采用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出现出现不同的结果,既说明计算方法不一样,也说明算法本身不一样
同样的图像,不能说结果一样的算法就不存在误差,结果不同的算法就是误差所致。
这个没有说服力。
一般我们使用PS基本上都用的是ACE引擎,ACR和LR更是没有选择余地。而ACE是完全无差别,很可能执行的是完全相同的计算步骤;当然也有可能是不同步骤、但计算结果差别小于0.5,但这么小的差别对视觉效果基本上没有影响,说“可感知”与“相对比色”没有区别是成立的。

MS ICM才有差别,应该是使用不同的处理代码,但最大差值只有1,考虑到不同代码产生的修约误差,也可以认为是效果相同,“可感知”并没有表现出与“相对比色”有什么特别的效果。树下的石头 编辑于 2022-10-29 15:2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北省
泡菜
泡网分: 7.529
主题: 48
帖子: 7275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tianman 发表于 2022-10-29 15:10
我认为,采用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出现出现不同的结果,既说明计算方法不一样,也说明算法本身不一样
同样的图像,不能说结果一样的算法就不存在误差,结果不同的算法就是误差所致。
这个没有说服力。


树兄想证明的是,不管Adobe还是Microsoft,ProPhoto RGB转换到sRGB,都不存在“意图”的区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0.959
主题: 1
帖子: 8803
注册: 2008年12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10-29 14:59
首先是ACE下完全没有差别,其次就是差别为1时有可能是计算误差。
这次换张图并且把统计信息显示完整:
原图如下,最顶端是最高饱和颜色,指定为ProPhotoRGB后可以说是“sRGB越界程度最大”的颜色,想要更大的程度的越界那就得换ACES了。

色域警告区域:
ACE引擎下转换到sRGB IEC61996-2.1,可感知转换与相对比色转换完全无差别:
MS ICM引擎下转换到sRGB IEC61996-2.1,不存在差别为2到255的像素,差别为1的像素有23.46%,无差别像素有76.54%,这种最大只差1的区别完全可以认为“两种转换效果相同”:

我认为,采用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出现出现不同的结果,既说明计算方法不一样,也说明算法本身不一样
同样的图像,不能说结果一样的算法就不存在误差,结果不同的算法就是误差所致。
这个没有说服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529
主题: 48
帖子: 7275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10-29 14:59
首先是ACE下完全没有差别,其次就是差别为1时有可能是计算误差。
这次换张图并且把统计信息显示完整:
原图如下,最顶端是最高饱和颜色,指定为ProPhotoRGB后可以说是“sRGB越界程度最大”的颜色,想要更大的程度的越界那就得换ACES了。

色域警告区域:
ACE引擎下转换到sRGB IEC61996-2.1,可感知转换与相对比色转换完全无差别:
MS ICM引擎下转换到sRGB IEC61996-2.1,不存在差别为2到255的像素,差别为1的像素有23.46%,无差别像素有76.54%,这种最大只差1的区别完全可以认为“两种转换效果相同”:


这个实验很有意思,你可以这样来回转换100次,看看结果如何。

有人说色彩空间转换应该尽量少做,会有损失。对sRGB、Adobe RGB、ProPhoto RGB这样的矩阵型icc,可能看看损失究竟有多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529
主题: 48
帖子: 7275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tianman 发表于 2022-10-29 14:51
那么ARGB图像转换成ProRGB以后,不就是“ProPhoto RGB”了么?
不是就是“ProPhoto RGB没有“转换意图”的区别”了么?
因为,一旦转换完成,那就是一个“ProPhoto RGB”图像了。


对啊!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529
主题: 48
帖子: 7275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10-29 14:20
差值混合不只能看出“差别大小”,同样能展示“差别数量”,差值混合后的直方图中,波形高度代表“差别数量”,波形位置代表“差别大小”。

两次对比,ACE引擎的结果是“无差别”,MSICM引擎的结果是“差别极少且极小”。

而且越界的程度也是很大的,因为原图就是一幅高饱和度的sRGB照片,直接“指定为ProPhotoRGB配置文件”后里面会含有大量在ProPhotoRGB色域中都属于高饱和色的颜色。


建议用ProPhoto RGB转换到Adobe RGB,不要用sRGB。

因为sRGB的icc存储的是Gamma曲线,而Adobe RGB存储的是Gamma数值,563/256=2.2,直接用幂函数运算。这导致sRGB的运算在对Gamma曲线插值时,不同插值算法可能产生较大的计算精度误差。

总之,sRGB、Adobe RGB、ProPhoto RGB这些icc里面只有一条Gamma曲线、或Gamma数值、或Gamma公式(v4),还有一个RGB2XYZ矩阵,也就只有一种方式做RGB=>XYZ,XYZ=>RGB。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2-10-29 14:27
我认为只要有差别就可以证明两个转换过程不同了,差别有多大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记得,如果将转换前的sRGB图像直接拷贝到扩展后的图层比较,直方图上看两图层的差别也不是很大的。
具体到这个图我没试过,就不清楚了。

首先是ACE下完全没有差别,其次就是差别为1时有可能是计算误差。
这次换张图并且把统计信息显示完整:
原图如下,最顶端是最高饱和颜色,指定为ProPhotoRGB后可以说是“sRGB越界程度最大”的颜色,想要更大的程度的越界那就得换ACES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色域警告区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ACE引擎下转换到sRGB IEC61996-2.1,可感知转换与相对比色转换完全无差别: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MS ICM引擎下转换到sRGB IEC61996-2.1,不存在差别为2到255的像素,差别为1的像素有23.46%,无差别像素有76.54%,这种最大只差1的区别完全可以认为“两种转换效果相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北省
泡菜
泡网分: 30.959
主题: 1
帖子: 8803
注册: 200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0-29 14:44
ProPhoto RGB没有“转换意图”的区别,所以不存在重新计算RGB=>XYZ,只需要按照“转换意图”选择新的icc的转换方式,做XYZ=>RGB。

比如“转换意图”是“可感知”,就用新的icc的B2A0,把XYZ=>RGB。如果新的icc也是矩阵方式的icc,那么不管“转换意图”是什么,都只有一种方式做XYZ=>RGB。

那么ARGB图像转换成ProRGB以后,不就是“ProPhoto RGB”了么?
不是就是“ProPhoto RGB没有“转换意图”的区别”了么?
因为,一旦转换完成,那就是一个“ProPhoto RGB”图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529
主题: 48
帖子: 7275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tianman 发表于 2022-10-29 14:12
那么,如果直接在ProRGB作图,然后转换到一个新的icc,要不要“重新计算RGB=>XYZ,再按照这个XYZ,做XYZ=>RGB的转换”呢?


ProPhoto RGB没有“转换意图”的区别,所以不存在重新计算RGB=>XYZ,只需要按照“转换意图”选择新的icc的转换方式,做XYZ=>RGB。

比如“转换意图”是“可感知”,就用新的icc的B2A0,把XYZ=>RGB。如果新的icc也是矩阵方式的icc,那么不管“转换意图”是什么,都只有一种方式做XYZ=>RGB。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0.959
主题: 1
帖子: 8803
注册: 2008年12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10-29 14:20
差值混合不只能看出“差别大小”,同样能展示“差别数量”,差值混合后的直方图中,波形高度代表“差别数量”,波形位置代表“差别大小”。

两次对比,ACE引擎的结果是“无差别”,MSICM引擎的结果是“差别极少且极小”。

而且越界的程度也是很大的,因为原图就是一幅高饱和度的sRGB照片,直接“指定为ProPhotoRGB配置文件”后里面会含有大量在ProPhotoRGB色域中都属于高饱和色的颜色。

我认为只要有差别就可以证明两个转换过程不同了,差别有多大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记得,如果将转换前的sRGB图像和转换后的sRGB的图层比较,直方图上看两图层的差别也不是很大的。
具体到这个图我没试过,就不清楚了。
本帖最后由 tianman 于 2022-10-29 14:3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2-10-29 14:10
确实只有很少量的变化。
因为虽然涉及颜色的面积比较大,但是涉及到的颜色比较单一,而且越界的程度并不是很大。
我觉得这还是正常的。
差值混合不只能看出“差别大小”,同样能展示“差别数量”,差值混合后的直方图中,波形高度代表“差别数量”,波形位置代表“差别大小”。

两次对比,ACE引擎的结果是“无差别”,MSICM引擎的结果是“差别极少且极小”。

而且越界的程度也是很大的,因为原图就是一幅高饱和度的sRGB照片,直接“指定为ProPhotoRGB配置文件”后里面会含有大量在ProPhotoRGB色域中都属于高饱和色的颜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北省
泡菜
泡网分: 30.959
主题: 1
帖子: 8803
注册: 200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2-10-26 14:13
对photoshop来说,读入一张图片,使用哪个A2B,由“颜色设置”里面的“意图”决定。

如果把这个图片的icc转换到一个新的icc,当转换的“意图”与“颜色设置”里面的“意图”不一样的时候,会重新选择图片内嵌icc的A2B,重新计算RGB=>XYZ,再按照这个XYZ,做XYZ=>RGB的转换。

那么,如果直接在ProRGB作图,然后转换到一个新的icc,要不要“重新计算RGB=>XYZ,再按照这个XYZ,做XYZ=>RGB的转换”呢?
本帖最后由 tianman 于 2022-10-29 14:1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30.959
主题: 1
帖子: 8803
注册: 2008年12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10-25 21:30
试了一下,为了确保图像中包含sRGB色彩范围以外的颜色,找了一幅sRGB图像然后直接“指定配置文件”选“ProPhotoRGB”,然后校样空间设置为sRGB并打开色域警告,可以看到图像中出现了大片的sRGB色域外颜色:

然后把图像复制两份,一份“可感知”转换到sRGB,另一份“相对比色”转换到sRGB并复制/粘贴到上一图像中成为新的图层,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差值”,可以看到画面全黑并且直方图中只有最左的一条竖线,可见这两个图层数据完全相同。
改用微软ICM引擎再试一次,差值叠加后同样是画面全黑,从直方图看两图层非常非常微小的差别,有差别的像素极少并且差别也极微小。

确实只有很少量的变化。
因为虽然涉及颜色的面积比较大,但是涉及到的颜色比较单一,而且越界的程度并不是很大。
我觉得这还是正常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回复主题: 用photoshop做色彩管理实验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