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索尼第五代转接环:LA-EA5交流园 [主题管理员:天外一颗流星]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16683 回帖:125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4.329
主题: 71
帖子: 2722
注册: 2008年12月
weipangliuye 发表于 2020-12-26 06:22
用在A7R3上到底怎么样呢

不是螺丝刀的镜头,用是没问题的,只是对焦速度稍慢些,螺丝刀的镜头在R3上不能自动对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329
主题: 71
帖子: 2722
注册: 2008年12月
南明小鱼 发表于 2020-12-26 00:50
如果真是这么想的,那真是短视而愚蠢的索尼。现在还有a口的镜头用户,无论是原先就持有还是后来买来转接的用户,如果转接使用体验不能达到基本要求,其中很大一部分将会换门而去!这样一来,索尼等于自己把自己的客户通过神操作反向营销给了别家厂商。

厂家的决策一定会有大数据的支持,他们是要保证利益最大化。
现在A口已经是小众了,玩A口玩的就是情怀了,就像我的A900已经十几年了,还保留着,因为它承载着太多的回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08
主题: 6
帖子: 283
注册: 2018年1月
用在A7R3上到底怎么样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21
主题: 18
帖子: 1208
注册: 2010年12月
如果真是这么想的,那真是短视而愚蠢的索尼。现在还有a口的镜头用户,无论是原先就持有还是后来买来转接的用户,如果转接使用体验不能达到基本要求,其中很大一部分将会换门而去!这样一来,索尼等于自己把自己的客户通过神操作反向营销给了别家厂商。

天外一颗流星 发表于 2020-12-25 03:31
不能指望着厂家积极,他们的目的应该不是要增加对前代机身的销量。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329
主题: 71
帖子: 2722
注册: 2008年12月
crammy 发表于 2020-12-25 16:08
这个肯定是没区别的,就是不知道ea4r 和 5代环速度有啥区别,我估计4代环马力还足些。

这些带镜身对焦马达的驱动速度主要看机身的供电能力和对焦算法,能量达到A口的标准,对焦速度应该就差不多,但是,从体验看,720经五代环转接后,对焦速度没有在A900和A99上快,我觉得不是驱动电机能量的问题,应该是对焦算法的问题。
手里没有四代环,我觉得你估计的没错,四代环的对焦系统本身就弱,这个和五代环没法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533
主题: 42
帖子: 2711
注册: 2004年1月
天外一颗流星 发表于 2020-12-25 11:26
正好我手上有三代环,试用五代环时也简单对比了一下。因为A口镜头只有24-70ZA和70-200G,没有更长的镜头了,所以更长焦段镜头的对焦速度没法试验。这两只镜头在三代环和五代环上使用,从个人感觉来看没觉得有多大差别。


这个肯定是没区别的,就是不知道ea4r 和 5代环速度有啥区别,我估计4代环马力还足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81
主题: 7
帖子: 2300
注册: 2010年8月
天外一颗流星 发表于 2020-12-25 11:26
正好我手上有三代环,试用五代环时也简单对比了一下。因为A口镜头只有24-70ZA和70-200G,没有更长的镜头了,所以更长焦段镜头的对焦速度没法试验。这两只镜头在三代环和五代环上使用,从个人感觉来看没觉得有多大差别。


好的,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329
主题: 71
帖子: 2722
注册: 2008年12月
yisheng 发表于 2020-12-25 09:28
从R4的固件内容不难理解是,5代环的兼容可以通过升级相机固件解决的。索家应该积极一点,对于原来已拥有A口镜头的用户,可能因为5代环的兼容而添置微单,不一定就要R4嘛,也可以是3代、2代机等,这不是皆大欢喜的事吗?

不能指望着厂家积极,他们的目的应该不是要增加对前代机身的销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329
主题: 71
帖子: 2722
注册: 2008年12月
岳蓬 发表于 2020-12-24 23:39
请问a口ssm镜头在5代环和3代环上对焦速度有明显差异吗?

正好我手上有三代环,试用五代环时也简单对比了一下。因为A口镜头只有24-70ZA和70-200G,没有更长的镜头了,所以更长焦段镜头的对焦速度没法试验。这两只镜头在三代环和五代环上使用,从个人感觉来看没觉得有多大差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394
主题: 6
帖子: 333
注册: 2004年3月
yisheng 发表于 2020-12-24 16:52
应该开放给所有带相位对焦的机型才对,要不这么努力,结果是个屁


从R4的固件内容不难理解是,5代环的兼容可以通过升级相机固件解决的。索家应该积极一点,对于原来已拥有A口镜头的用户,可能因为5代环的兼容而添置微单,不一定就要R4嘛,也可以是3代、2代机等,这不是皆大欢喜的事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396
主题: 0
帖子: 9360
注册: 2002年10月
yidavid 发表于 2020-12-8 08:30
成本问题也不宜简单化。降低成本的关键是部件的通用化。但即使是索尼E口镜头,各款之间的通用部件其实也不多,大概只有卡口圈等少数几个,多数仍然得单独开模,单独生产,单独维修,布局难度并不明显低于再开一套A口系统。因此生产成本并不是索尼是否再开A口生产线的决定因素。真正的决定因素在于销量:用户保有A口镜头的沉淀投资成为新A口相机的购买动机,社会上A口镜头存量越大,索尼就越有可能重推A口。况且E口原本是为微单设计的,并不适合全画幅,虽然可以装入小机身,但反而导致优质镜头体积增大,有违“小巧化”的初衷;况且还损失机身防抖的先天优势。因此从技术上看,E口可能不代表索尼全画幅的发展方向,尽管A口也不是唯一答案。

另开一个卡口的问题,不是相机的磨具,而是镜头体系的问题。-- 相机型号不同磨具不同,到哪一家都一样,不是考量因素。大法这几年全力布局才有了E口相对丰富的镜头群,而A口镜头就基本放弃了。至于说A口镜头的保有量如果真的能支撑一个卡口,那当年大法就不会开E口跟自己过不去了。

“E口原本是为微单设计的,并不适合全画幅,虽然可以装入小机身,但反而导致优质镜头体积增大” 这又是一个伪命题。当初镜头来不及重新针对微单做光学设计,直接加一个大屁股才造成了这个印象。现在的E口镜头,小型化做的不错了。定焦的24GM, 1.8系列,1635GM, 三洋的定焦,腾龙的变焦,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0-12-25 09:0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581
主题: 7
帖子: 2300
注册: 2010年8月
请问a口ssm镜头在5代环和3代环上对焦速度有明显差异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6.813
主题: 8
帖子: 20109
注册: 2007年12月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RM4
★ ILCE-6500
★ ILCE-1
EDD 发表于 2020-12-8 16:56
135ZA 如何,不知道。

参考一下 50/1.7 的对比:
今天我们给大家演示一下正在研发中的LA-EA4r v04固件和索尼LA-EA5的对焦速度对比。我们采用了两台都是v1.2固件的A7R4相机,两支美能达AF 50 1.7 Old,上面是尚未发布的LA-EA4r v04固件,下面是LA-EA5接环。采用遥控器触发快门。视频不够专业,录得也比较匆忙,请大家见谅。
https://weibo.com/tv/show/1034:4573354238083078?from=old_pc_videoshow


非常期待魔环v04固件自从机身固件升级到V1.20后,我的基本上闲置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394
主题: 6
帖子: 333
注册: 2004年3月
激风润雨 发表于 2020-12-20 10:04
出来有日子了,大法还不肯把7C的支持范围弄到7R4那样?


应该开放给所有带相位对焦的机型才对,要不这么努力,结果是个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16
主题: 12
帖子: 714
注册: 2010年3月
出来有日子了,大法还不肯把7C的支持范围弄到7R4那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18
主题: 1
帖子: 507
注册: 2019年1月
yidavid 发表于 2020-12-16 21:33
索尼730G一代,转接环五代连接A7M3拍月亮。

上架子拍静态对五代环没啥难度,还是要看抓动态物体时能不能达到在A口机身上的程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949
主题: 0
帖子: 1747
注册: 2006年12月
索尼730G一代,转接环五代连接A7M3拍月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949
主题: 0
帖子: 1747
注册: 2006年12月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我的话是矛盾的?机身小型化,导致机内空间减少,机身防抖组件活动范围受限,必然损失机身防抖功能。这是矛盾的?其他人的观点不想驳了,毕竟没有必要自信得像是索尼公司控股人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329
主题: 71
帖子: 2722
注册: 2008年12月
电子快门 发表于 2020-12-12 06:24
镜头呢?别告诉我就留了个机身当摆件了啊。

不是当摆件,是当手把件了,加上500折和百微,给它盘出包浆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18
主题: 1
帖子: 507
注册: 2019年1月
天外一颗流星 发表于 2020-12-10 20:15
我留着A900慢慢回忆呢
镜头呢?别告诉我就留了个机身当摆件了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949
主题: 0
帖子: 1747
注册: 2006年12月
A7M3+LA-EA5+730G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949
主题: 0
帖子: 1747
注册: 2006年12月
继续用LA-EA5。 本帖最后由 yidavid 于 2020-12-10 21:28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329
主题: 71
帖子: 2722
注册: 2008年12月
电子快门 发表于 2020-12-10 07:08
重启A口,完全不符合厂家的利益,可以说是百害无一利,索尼绝不会这么做的。以后玩A口就像玩美能达一样,玩的是回忆,玩的是情怀啦。

我留着A900慢慢回忆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18
主题: 1
帖子: 507
注册: 2019年1月
天外一颗流星 发表于 2020-12-9 19:31
说的有道理,索尼之所以全力发展微单,主要就是在单反领域发展的非常不好,单电只是一种尝试,证明索尼在这个领域里是不可能战胜佳、尼的。索尼在微单上已经做大、做强,怎么可能再去踩原来的坑呢。

重启A口,完全不符合厂家的利益,可以说是百害无一利,索尼绝不会这么做的。以后玩A口就像玩美能达一样,玩的是回忆,玩的是情怀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329
主题: 71
帖子: 2722
注册: 2008年12月
电子快门 发表于 2020-12-9 07:30
作为厂家,一定是逐本求利的,成本控制是重中之重才对。如你所说,同一卡口的镜头通用件都不多,若是两套卡口,成本必然加倍。对于销量,两个卡口如何定位呢?同等还是错位?E口已经从低到高布局完毕,A口重启的话就面临着同门竞争,两兄弟同去抢一碗饭,销量必然惨淡。微单从便携发展到现在,可以看到的是索尼布局的改变,也是索尼在A口竞争力不足,逐渐放弃,转而做大E口的过程,无疑索尼是成功的,不仅用微单撬动了单反,而且未来有很大可能终结单反。索尼在微单上已经非常成功,没有可能再回头去发展一个被自己放弃、甚至是被自己终结的产品类型了。

说的有道理,索尼之所以全力发展微单,主要就是在单反领域发展的非常不好,单电只是一种尝试,证明索尼在这个领域里是不可能战胜佳、尼的。索尼在微单上已经做大、做强,怎么可能再去踩原来的坑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533
主题: 42
帖子: 2711
注册: 2004年1月
EDD 发表于 2020-12-08 08:56
135ZA 如何,不知道。

参考一下 50/1.7 的对比:
今天我们给大家演示一下正在研发中的LA-EA4r v04固件和索尼...
谢谢了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966
主题: 0
帖子: 114
注册: 2008年9月
转接环不支持视频追焦都是耍流氓,看看隔壁观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18
主题: 1
帖子: 507
注册: 2019年1月
yidavid 发表于 2020-12-8 08:30
成本问题也不宜简单化。降低成本的关键是部件的通用化。但即使是索尼E口镜头,各款之间的通用部件其实也不多,大概只有卡口圈等少数几个,多数仍然得单独开模,单独生产,单独维修,布局难度并不明显低于再开一套A口系统。因此生产成本并不是索尼是否再开A口生产线的决定因素。真正的决定因素在于销量:用户保有A口镜头的沉淀投资成为新A口相机的购买动机,社会上A口镜头存量越大,索尼就越有可能重推A口。况且E口原本是为微单设计的,并不适合全画幅,虽然可以装入小机身,但反而导致优质镜头体积增大,有违“小巧化”的初衷;况且还损失机身防抖的先天优势。因此从技术上看,E口可能不代表索尼全画幅的发展方向,尽管A口也不是唯一答案。

作为厂家,一定是逐本求利的,成本控制是重中之重才对。如你所说,同一卡口的镜头通用件都不多,若是两套卡口,成本必然加倍。对于销量,两个卡口如何定位呢?同等还是错位?E口已经从低到高布局完毕,A口重启的话就面临着同门竞争,两兄弟同去抢一碗饭,销量必然惨淡。微单从便携发展到现在,可以看到的是索尼布局的改变,也是索尼在A口竞争力不足,逐渐放弃,转而做大E口的过程,无疑索尼是成功的,不仅用微单撬动了单反,而且未来有很大可能终结单反。索尼在微单上已经非常成功,没有可能再回头去发展一个被自己放弃、甚至是被自己终结的产品类型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索尼第五代转接环:LA-EA5交流园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