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承前启后的经典之作 Rolleiflex 2.8E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仅以此文,送给豆东豆西—所有观点,仅代表本人的一孔之见,欢迎拍砖:

禄徕TLR的对摄影发展的深远影响和地位,无需赘述,而在众多的禄徕TLR中,给本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则是2.8E。

毫不夸张的说,这款禄徕在电脑时代来临前,将人的逻辑与机器的逻辑,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体现出强烈的逻辑美。本人以为,2.8E是禄徕的M3。

从1949年禄徕投产2.8A开始,机器的外观就基本定型,不同处,在于镜头。2.8 A采用Zeiss Opton Tessar, 是禄徕首台2.8TLR,投入市场之初,因为镜头装配问题,对禄徕的声誉造成相当负面冲击。

1952年投产的2.8 B是唯一采用Carl Zeiss Jena Biometar 镜头的型号,部分动机,是为了挽回2.8A的影响。

同年,2.8C 投产,从此,禄徕2.8的摄影镜头,确定为Carl Zeiss Planar 或Schneider Xenotar.  2.8B 主要供外销。

1955年, Leica M3大批量生产那年,禄徕2.8D 投产,这是2.8系列中,“体重”最重的一款,达到1450g。而EV 同步装置,首次出现在禄徕TLR系列中。

次年(1956), 2.8E问世。这是首款配备内置测光表的禄徕TLR,在测光联动上上,作出突破常规的设计:

左侧的牙轮,集景深尺、ISO设定、调焦和测光于一体。
掰动测光窗窗左上角的拨扭,露出红点,用于室内测光;掩盖红点,则用于室外测光。此时,牙轮透明罩子下的黑色指针会移动,转动牙轮最外层的圆环转,内侧的可会出现一系列数字( 室外测光看顶部的黑色窗口,室内测光看稍靠后的红框窗口)。

假如窗口显示数字为7¸

1/ 如想快门速度不变,则可转动机身正面的光圈调节盘,这时快门调节盘※※的指针变会同步转动,当指针指向7,就是正确曝光值。

2/ 如想光圈不变,则可转动快门调节盘,直到将7字与指针对准。

多有逻辑感!象算盘之于电脑,在摄影师不想改变光圈值时,可调节快门速度;否则反之,有点类似于近30年后出现的光圈先决和快门先决。测光值的计算,通过读数显示,再通过人脑与光圈或者快门联动。

更巧妙的,是光圈调节盘上圆心有个按锁,转动它,与盘上的记号重合,圆心就跳出来,这时,EV值就锁定,转动光圈或快门调节盘,就可看到光圈和快门值同步移动,显示在该EV值下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与同时代的Leica MC 测光表相比,更胜一筹。

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机械联动达成的,令后人不得由衷佩服禄徕设计师的心血。

对焦完成后,转动光圈盘,联动机构即同步带动牙轮上的景深尺,直观显示景深范围,从而令摄影师快速确定景深范围。

其它诸如精确对焦装置、两次曝光装置就毋庸赘述。值得称道的是它的35mm胶卷计数扭—与Leica M系列不同- 每拍一张,摄影师要按一下牙轮中间的弹力键盘,每按一次,牙轮内圈的一个小红点就会走一步,直到36,

禄徕2.8系列上片不用对箭头,Synchro-Compur快门轻柔坚定,都是有口皆碑。

如果阁下是个“禄徕原教旨主义者”则可能“各花如各眼”:体重上,为了给内部电路腾出空间,金属的含量有所减少,体重从2.8D的1450g降低到1240g, 后期又恢复到1280g, 但仍然是一款全机械机身。

当然,对E的厚爱,还有在于它的材质,后继的2.8F取消了一些金属部件,增加了滤镜的曝光补偿,但外观上,却显得比E单薄,而且绝大多数E的蒙皮采用真皮,而相当多的F则是人造革。

真皮的好处是很“贴”,用旧了,会有一层淡淡的光泽,以至于棕黄的皮革原色,散发着淡淡的皮草味道,而人造革旧了,就很晦涩、僵硬,手感也不若真皮,尤其在冬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Leica M3 Carl Zeiss Jena 光圈 快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49116 回帖:14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若想不变动光圈,就可调节快门盘--这时外圈的数字动,内圈的指针不动,直到指针对准测光表显示窗中的数字(如13)

[Rollei6008I 编辑于 2003-12-17 18:1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光圈盘※※的按扣--快门先决时,调节这个光圈盘。

这个光圈盘是与速度盘中的黑色指针联动的,当指针与测光表显示窗中的数字一致(如13),这时的快门速度就能导致正确曝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显示窗---当转动按扣,按扣弹起(锁定),转动任何一个转盘,另外一个都会联动,显示窗则显示锁不同光圈vs快门下组合,但EV值相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精细对焦机构雄起后的状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巧妙的35mm胶卷计数机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1.624
主题: 5
帖子: 1484
注册: 2002年4月
I have a 2.8D. Heavier than this one!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941
主题: 13
帖子: 528
注册: 2003年4月
认真吸引,可惜现极难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38
帖子: 4399
注册: 2002年6月
德哥大作,当然要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204
主题: 1
帖子: 1128
注册: 2002年12月
感谢!
刚刚回来,没有想到要去大理,后悔(临去前放下了2.8E)。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50
帖子: 487
注册: 2002年10月
请问2.8E与2.8E2、2.8E3和相比怎样呢?和2.8F相比有什么差距?2.8E与2.8E2、2.8E3分别采用什么镜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忘不了你:

在下愚见:
2.8Evs 2.8E2/3
E2的序号刻在摄影镜头的下方: E2 ######
E3的序号刻在测光窗口上方: E3 2,8 ######

两者的镜头都采用Planar 或Schneider Xenotar, 后者比较少见到。
不同处是2/3的上盖可以取下,加装一个平视取景的附件,类似哈苏或Rollei66/6000单反用的。

2.8Evs2.8F

1/2.8F取消了室内/室外测光的模式选择,采用一致的平均测光;

2/2.8F在机身一侧专门为ISO设定开了个小圆盘,该圆盘同时负责针对不同滤镜进行曝光补偿(因为2.8F的测光依然是非TTL,因此在摄影镜头使用滤镜时,理论上应对曝光进行+或-调整。

3/ 联动比2.8E多:转动快门盘或者光圈盘,测光表指针都可联动,与测光值指针进行对齐。因此,2.8F取消了光圈转盘上的锁定,和速度转盘上的数字。

[Rollei6008I 编辑于 2003-12-24 09:3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611
主题: 9
帖子: 596
注册: 2002年6月
送给我??
感谢感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942
主题: 563
帖子: 12337
注册: 2000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个人感觉,Rollei 2.8(3.5)E,F是比M3还要精美的机械产品。
    如果说来卡的M系列是简练,可靠,精美。
    那么Rollei 2.8(3.5)E,F就是复杂,可靠,精美。
    
    后来的GX,FX基本都是狗屎,做工最多只能和Rolleicord相提并论。

[小蔡 编辑于 2003-12-24 09:5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611
主题: 9
帖子: 596
注册: 2002年6月
看过之后,再次感谢
而且再次被毒倒
看来,一定是要上这个ROLLEIFLEX了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后来的GX,FX基本都是狗屎,做工最多只能和Rolleicord相提并论--

完全同意,尤其是蒙皮,我一朋友收藏一台全新GX,一次都没用过,人造革的蒙皮就与机身开始脱离了!

请教各位先进大学:

10台 2.8E中,9.5台的Planar镀膜有淡化,有位朋友指出:2.8E 的取景镜头镀膜呈紫红色,类似多重镀膜,而Planar镜头镀膜则是淡黄色,应该是单层镀膜
而GX等的Planar 则采用禄徕本身的HFT( High Fedelity Transfer) 镀膜。

我们知道,早期镀膜,尤其是德国镀膜,是比较软的,但

1/ 如果取景镜头Heidsmat 2.8是多重镀膜,为什么摄影镜头Planar 却采用单层镀膜?

2/如果Heidsamt 和Planar 都是单层镀膜,为什么颜色不同?

3/早期的黄色镀膜是Carl Zeiss镀膜,和新近的GX HFT镀膜孰优孰劣?

我知道,Rollei6000系列的标有CZ 的HFT镜头,只是保留了Carl Zeiss光学结构,但采用禄徕自身的HFT镀膜。

禄徕双反镀膜,直到2.8F,Planar都一直是淡黄色,而Schneider Xenotar的宝蓝+紫色镀膜,也是贯彻始终。

行家说同样是2.8,CZ Planar 的效果比较柔,SK Xenotar的线条比较“利”.至于区别,两边的fans壁垒森严,不好妄加评论。

只好举个典故:唐朝有2个画家,善画马,A画的马很肥,B画的很瘦,瘦得看得到骨头。
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有A画的有“肉感”,B画的有“骨感”。

观众甲说:你看A,只看到马肉,B画的,骨架都淋漓尽致。
观众乙说:你懂什么? A那叫含而不露,那骨感,是藏在肉感里的!


[Rollei6008I 编辑于 2003-12-24 10: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还有,CZ 这个黄色镀膜是否有什么来由和讲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942
主题: 563
帖子: 12337
注册: 2000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请教各位先进大学:

10台 2.8E中,9.5台的Planar镀膜有淡化,有位朋友指出:
2.8E 的取景镜头镀膜呈紫红色,类似多重镀膜,而Planar镜头镀膜则是淡黄色,应该是单层镀膜,而GX等的Planar 则采用禄徕本身的HFT( High Fedelity Transfer) 镀膜。
-----------------------------------------------------------------------
   取景器的镜头玻璃材料和设计都和下面的摄影镜头两回事,日本有人用过上面的取景镜头做过摄影镜头,偏色而且像质差。
   和人可以自动修正色彩偏差的双眼比,摄影镜头就要比取景镜头设计上严格很多。


我们知道,早期镀膜,尤其是德国镀膜,是比较软的,即镀膜淡化情有可原,但
1/ 如果取景镜头Heidsmat 2.8是多重镀膜,为什么摄影镜头Planar 却采用单层镀膜?
2/如果Heidsamt 和Planar 都是单层镀膜,为什么颜色不同?
---------------------------------------------------------
   理由上。


3/早期的黄色镀膜是Carl Zeiss镀膜,和新近的GX HFT镀膜孰优孰劣?
我知道,Rollei6000系列的标有CZ 的HFT镜头,只是保留了Carl Zeiss光学结构,但采用禄徕自身的HFT镀膜。
-------------------------------------
   从我用过的Rollei TLR镜头和Rollei SLR镜头来看,就是黄色镀膜的CZ的色彩也很鲜艳出色。
   Rollei 3.5E,F的镜头镀膜颜色和2.8的不同。
   纯粹镀膜而言,当然是现代的HFT远超过去的黄色镀膜。
   

禄徕双反镀膜,直到2.8F,Planar都一直是淡黄色,而Schneider Xenotar的宝蓝+紫色镀膜,也是贯彻始终。
-------------------------------------------------------------
   说明设计都没有变化过。


行家说同样是2.8,CZ Planar 的效果比较柔,SK Xenotar的线条比较“利”,好象某个典故:唐朝有2个画家,善画马,A画的马很肥,另一个画的很瘦,瘦得看得到骨头。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有“骨感”。
--------------------------------------------------------------
    SK Xenotar在日本始终缺乏人气,不是SK Xenotar镜头不好,而是缺乏CZ planar的某种漂亮的情绪化的感觉,毕竟这个年头一只光学上锐利的好头不难找,一个性格上独特的好头难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526
主题: 32
帖子: 1134
注册: 2003年8月
宝贵的资料啊!上禄来双反真需要啊。收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t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6.358
主题: 38
帖子: 4985
注册: 2000年11月
西西,德哥改放120的毒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50
帖子: 487
注册: 2002年10月
有人说,上禄徕双反除2.8F、3.5F,外,ROLLEIFLEX T,及ROLLEICORD VB,都不错,是这样吗,有没有这些机型的资料,可惜英文看不懂,对了,现在这些机型成色稍微好点的需要多少钱可以买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T=Tessar 即“天塞”镜头

Rolleicord (禄徕可得) 和之后的Rolleiflex T 的镜头构造,都相对简单。
天塞头的构造,类似于Leica的Elmar, Planar类似于Summicron。
成像方面,Planar 比Tessar 好,因此中意这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2
帖子: 355
注册: 2001年8月
德哥:有事要和您商议,不知您现在用那个邮箱,所以通过无忌等给您发了三封信,请收!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有关Rollei 双反的一些窍门

检测对焦
预先用皮尺量度距离,放置标记,然后将对焦钮转到对应的距离。检视对焦屏,此时标记物体应该合焦。如果出现较大误差,则说明对焦机构和摄影镜头存在较大误差,需要校准。

对焦屏

不少人都抱怨“老” Rolleiflex 对焦屏“昏天黑地”。当然,后期的F型对焦屏当然有改进,不过,“老”的并非一无是处。

因为对焦屏的聚光,是光线通过取景镜头,然后经一块45度玻璃板反射得到的,不少老机器(指F以前的),这块玻璃板都很脏。找个有经验的老师傅清洁这块玻璃后,亮度甚至可提高50%!

此外,可另行安装著名的Maxwell Hi-Lux Brilliant Matte对焦屏,此外,还有禄徕自己的H-D 对焦屏。至于价钱,小弟没有打听,传说Rollei 6000系列单反,比如6008的对焦屏可用于2.8e/f,虽然“小一点”。后来我向某名师求证,对方说:会掉灰尘进去!果真如此?那看来还不是小一点点了。在香港,单买6008I的超光对焦屏的价格好象是1200港币左右,尚未查证Maxwell的单价,不过听说口碑甚好。

Compur vs Copal 快门
禄徕双反一直采用Compur 快门,后期F系列开始用Copal快门,后者一直被认为是廉价货色;采用Copal的有所谓Yashicamat.

若说Leica 是全机械135相机中的的另类典范(说它另类,是因为它不是单反,而是适用范围不那么广的旁轴相机),则Rolleiflex TLR则是120相机中的另类典范。

道理一样,不过,象Leica 之于35mm摄影一样,Rolleiflex更被视作120规格的始作俑者。

它是120机械庞轴中的典范--双反也是旁轴啊。

无论是Compur 还是copal,都是镜间快门,它的好处除了没有反光板震动(废话),轻柔之外,就是用闪光灯补光特别便利。

还有就是1/500s的最高速度,不要小看这1/500s,因为快门叶片位于镜筒内部,所以要达到高速度,快门机的扭矩就要大,因此镜筒的膛径就大,给设计造成很大难度。另个例子就是Konica Hexar, 它的最高快门速度为1/250s (?), 不少人认为过低,指出不少傻瓜机的快门最高速度都高过Hexar,但要看到,Hexar是在最大光圈F2的情形下实现1/250的镜间快门速度的,请问又有哪个傻瓜机有这样的参数呢?

[Rollei6008I 编辑于 2003-12-26 03:2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禄徕早期的Planar 5片结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后期标准的 Planar 5片4组结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后期标准的5片4组结构的Schneider Kreuznach Xenotar 镜头结构

请哪位大虾单从结构的特点分析2个镜头的风格差异?

多谢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942
主题: 563
帖子: 12337
注册: 2000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6008啊
   你贴的第一张图,分明是leica summicron 50/2 1st的结构图。

   最后一张仙农塔的结构也可疑,据我孤陋寡闻仙农塔一直是6/7的结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942
主题: 563
帖子: 12337
注册: 2000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查了查资料,早期rollei 2.8D的Schneider Kreuznach Xenotar 是4/5结构,后期改成为6/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296
主题: 131
帖子: 1836
注册: 2001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资料上说,部分后期的3.5F的Planar 和Xenotar 是6片5组,象Leica fan屎一样,Rollei fan屎也有“玻璃战争”。

围绕究竟这些6片玻璃的3.5F序号是多少到多少,网上经常争得头破血流,举行一轮又一轮的“全民公决”,但很少真有把的自己机器拆开以"验明正身"的

下图是Rolleiflex T, Tessar镜头的结构图,4 片玻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承前启后的经典之作 Rolleiflex 2.8E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