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Lightroom的正确姿势-“导出为目录”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7.889
主题: 48
帖子: 740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我有一个朋友,只用ACR,问他为什么不用Lightroom,说经常需要在办公室、家里来回切换,ACR可以保存xmp,Lightroom不行。他每次都是把RAW照片和处理了一半的xmp一起拷贝到移动硬盘,继续工作。我告诉他错了,Lightroom也可以保存xmp,但是Lightroom的lrcat目录结构更好、更方便,而且还留有全部※※记录。

常使用Lightroom的人一定会对lrcat结构目录有个深刻印象,那就是Lightroom不停地请求你备份lrcat目录,原因是Lightroom知道,大部分人使用lrcat目录的方式都错了。

正确的lrcat目录使用方式是这样的,导入照片,处理完毕,导出成JPEG、TIFF照片后,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必须要做的工作,那就是“导出为目录(Export as Catalog…)”。我估计至少有80%以上的朋友没有做这个工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导出为目录”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文件目录,这个文件目录包括所有的RAW文件,所有的调片※※记录。这个文件目录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在windows系统上任意复制、备份。比如,照片处理了一半,需要换个电脑继续修片,只需要把这个文件目录拷贝到新的电脑,双击目录下的xxxx.lrcat,就能启动Lightroom,一切工作都可以完美继续。不管你的活干了多少,退出Lightroom后,把这个文件目录拷贝走就能继续工作了,所有的RAW和调片记录都保存在这个文件目录里面。以后需要存储、备份的都是这个文件目录,与Lightroom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了。使用“导出为目录”创建一个新目录后,原始的RAW和调片※※记录就可以彻底删除了。

如果不使用这个“导出为目录”来管理照片,那么你所有的RAW照片(可能有几百、上千个G)都用一个Lightroom的缺省lrcat来管理,这个lrcat及其重要,并且负担极重,一旦损坏,所有的工作都会报废,所以,Lightroom才会不停地请求你备份这个lrcat目录。

而使用“导出为目录”来管理照片,每个文件目录下都有一个lrcat,只用于管理这个目录下的RAW照片(可能只有几个G),即使lrcat坏了,也只是影响这个文件目录下的RAW※※记录而已,不会损害RAW原始照片。

使用“导出为目录”来管理照片,好处极大。如果还是按照一个lrcat管理所有RAW的方式,随着照片数量越来越多,迟早会有一天,lrcat数据库崩溃,到时候就悔之晚矣。当年,我差不多花费了一周左右的时间,重新整理照片,改成了现在的目录方式。我的朋友现在也改过来了,不再使用ACR,而且,家里、办公室来回切换,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还能保持所有的※※记录。

怎么才能把原来的单一lrcat管理模式改成分目录的lrcat管理模式呢?

1、启动Lightroom,在左侧的选项栏里,有一个“文件夹”,这个文件夹列出了当前的lrcat管理着的所有RAW文件,选中一个文件目录,就会列出这个目录下的所有RAW照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用菜单“编辑”-“全选”,选中所有照片,然后菜单“文件”-“导出为目录”,选好磁盘位置,起个便于维护的文件名,比如“年月日+主题词”,点确定,完成后退出Lightroom。

3、找到刚才导出的这个文件目录,这个目录下有个扩展名为“.lrcat”的文件,双击它就重新启动了Lightroom,并且,这次启动的Lightroom只包含你刚刚导出的那些RAW和调片的※※记录。

4、确认导出的文件目录没有问题后,就可以重新启动Lightroom,把刚才导出成功的原始RAW从Lightroom里面彻底删除掉。

5、这个导出的文件目录你可以带着到处走,只要有Lightroom的地方,都可以随时修改,自动保存。每次修改后,退出Lightroom,把这个文件目录拷贝走,你所做的工作都保存在这个文件目录里面,而与使用的电脑和Lightroom无关,以后你只需要备份、管理这个文件目录就行了。不用担心,你可以在这个目录下找到原始的RAW。

当你把原来所有的RAW都重新导出为目录、删除掉RAW后,在Lightroom里面,“所有照片”会显示“0”,现在的Lightroom干干净净,没有任何累赘,这才是Lightroom正确的姿势。以后的日子里,每次导入照片,每次导出为文件目录,你可以用windows的各种手段管理RAW照片,简单的文件拷贝就能备份照片,而Lightroom始终清清爽爽、简简单单,想删除、重装、升级就敢大胆地做,不需要担心失败后会影响以前的工作。

最后,特别要提醒一点。Lightroom导出为目录时,一定要注意,当你不选定照片,或者只选定一张照片时,Lightroom会把所有的RAW连同调片记录一起导出。但是如果你只选定了几张照片,Lightroom缺省只会导出选定的这几张照片。你需要特别注意“导出为目录”时的会话框提示,注意“仅导出选定照片”的选勾(参见上边的图片),是不是你想要的目的,千万别搞错了!!!一旦搞错了,又把原始照片误删除了,那就哭都来不及了,最好养成“导出为目录”前,“全选”照片的习惯。
(7)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48460 回帖:11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356
主题: 0
帖子: 214
注册: 2011年8月
第一次知道这个方法,我也试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847
主题: 14
帖子: 826
注册: 2004年8月
如果在导入的时候在原始图片文件夹新建一个目录也可以达到同样目的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22
主题: 61
帖子: 429
注册: 2019年5月
“Lightroom不停地请求你备份lrcat目录”,如果备份了,会把正在Lightroom里的所有原始照片和处理数据复制一份吗?备份后,照片处理完毕并导出,不再需要Lightroom处理了,已备份的目录如何删除?不然占空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889
主题: 48
帖子: 740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月弓 发表于 2021-2-16 18:57
“Lightroom不停地请求你备份lrcat目录”,如果备份了,会把正在Lightroom里的所有原始照片和处理数据复制一份吗?备份后,照片处理完毕并导出,不再需要Lightroom处理了,已备份的目录如何删除?不然占空间。


Lightroom请求备份的只是lrcat数据库(catalog目录),不包含RAW原始照片。

处理完毕,删除原始照片后,lrcat数据库就被清空了,不需要另外删除。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6
主题: 55
帖子: 1331
注册: 2008年9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楼主讲解的非常详细,导出的步骤完全正确,导出目录确实是LR 的一项重要功能,应该充分利用。

但关于导出目录的用途,提点不同意见供建参考。个人体会,LR软件导出目录的设计初衷和主要用处,应该是用于不同电脑甚至不同平台(Windows mac)间转移图库用,而不是用于同一电脑上。原因如下:

1.LR的图库管理采用的数据库方式,目录容量很大,同一图库二三万张源文件,目录文件lrcat几百上千M,对LR的流畅运行没有显著影响,这是本人在win/mac双平台上使用多年的真实体验;

2.LR具有丰富的图库管理功能,这是它与同类修图软件相比的最突出优点。索引、查询、排序、收藏夹、收藏夹集、关键字、关键字集、元数据、星标、旗标、色标、标题、题注等等内容丰富手段多样的功能,针对的正是其用户拥有的庞大图库。借助数据库技术,用户能够管理和使用的照片可以成千上万而毫不费力。如果如你介绍,每几百张照片就导出为一个独立目录,看似简洁明了,但LR相对其它修图软件的最突出优点——管理功能,就会无用武之地。如果要查询符合某个条件的照片,就需要把你那些个独立目录一个个的打开,而且LR每打开一个目录就需要重启,会非常费事,除非你能够记得清清楚楚,照片放在哪个目录。

       LR换一个目录需要重启这是我一直吐槽的一点,如果它能够在左边栏增加一个目录的层级结构,无须重启就可以选择和切换目录,并且索引查找等功能全局有效,那就完美了。不过adobe大概是对自己的图库管理能力非常自信,认为一个目录就够大家用了,完全无须经常的切换目录,所以升级到现在,这个功能也没有出现。

3.除了不同电脑转移数据以外,导出目录在本地当然也是有用处的,就是如你所说,根据个人的习惯导出并命名。但是也可以一开始就按大类新建几个目录,比如:工作、家庭等。这些大目录之间的关联性不怎么密切,逻辑上相对独立,分开设置不会影响图库的管理功能发挥。

4.目录导出时并不是必须包涵raw源文件,可以只选择目录本身即数据库、或加缩略图或再加上源文件raw,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自由选择。特别是在本机导出另存时,完全不需要每次导出都包含raw源文件。文件已经在电脑上了,重复拷贝一份然后再删除原来的,电脑不累吗?

        我经常外出自驾,且经常需要双平台混着用。一般习惯这样做:
(1)自驾: 拍好的照片先导入到笔记本上的LR上,并抽空进行修图处理。回到家再从笔记本上导出本次外拍的图库本身(图库文件含修改图数据及缩略图)到相机的存储卡上,但导出时选择不包含源文件,源文件通过读卡器直接导入到大电脑上,然后再导入卡上目录,笔记本上的修图数据就无缝转移到了大电脑。笔记本导出目录时不勾选照片源文件,是我感觉这样导出需要拷贝文件,非常费时,而且大电脑导入时反正也得重新导入拷贝一次源文件,不如直接用读卡器通过LR导入来得高效,至少笔记本导出源时不需要拷贝源文件了,只导出目录一般上千张照片一二十秒钟就完成且文件很小。
(2)WIN/MAC双平台切换接力修图:两台电脑上分别导入照片源文件,分别修图。最新的修图结果导出保存至nas或网盘,换个平台接着修时,先导入这个目录,刷新本地的目录。每次导入导出都不勾选源文件。

        LR 10之前的版本如果只导入导出目录,源文件另外导入,导入目录后往往会出现文件丢失的提示,这时需要手动定位一下源文件,LR接着就会自动更新整个目录。最新的版本10,我发现已经无须手动定位,LR会自动找文件,所以目录转移和接力修图更方便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使用体会,仅供参考!软件功能很多,每个人都有各自需要和喜好习惯,请大家多多交流!谢谢。
(3)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6
主题: 55
帖子: 1331
注册: 2008年9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LR的官方建议:不使用多个目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6
主题: 55
帖子: 1331
注册: 2008年9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目录包含照片没有上限 本帖最后由 越洋湖人 于 2021-2-18 19:11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6
主题: 55
帖子: 1331
注册: 2008年9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2-16 19:09
Lightroom请求备份的只是lrcat数据库(catalog目录),不包含RAW原始照片。

处理完毕,删除原始照片后,lrcat数据库就被清空了,不需要另外删除。

删除原始照片后,除非你更新目录,否则它不会清空,仍然存在的,而且可以打开,正常显示图库,只是当你编辑照片时,会提示文件丢失。没有用的lrcat文件包括备份,需要在资源管理器里面手动删除。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43
主题: 45
帖子: 1282
注册: 2012年9月
明明一个一屋子书都分门别类放的好好的, 不论是检索书籍还是阅读还是做读书笔记都很方便,非要把一屋子的书分别放到不同的独立密闭箱子里去,最难以忍受的是,你只能同时打开一只箱子!打开箱子后就只能看当前箱子里的而不能看别的箱子里的书!纯属脱了裤子放PI。
以上是对同一台电脑使用场景而言。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6
主题: 55
帖子: 1331
注册: 2008年9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很多人不会使用LR的图库,当然也体会不到它的强大。除了导入导出,从来不用收藏夹,也搞不清收藏夹和文件夹之间的关系。他们很容易接受Adobe Bridge 的管理方式,因为那个跟电脑的资源管理器一脉相承,基于文件存储位置的图片管理方式让人感觉很踏实,而LR这种基于数据库字段对照片进行逻辑目录虚拟管理的方式,感觉很奔溃,虚无缥缈的。所以,从资源管理器思维向数据库虚拟逻辑管理思维的转换,是绝大多数LR用户必须解决的问题,过了这一关,你一定会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真正认识到LR的强大。
        至于IT相关用户,对数据库和虚拟目录这种逻辑管理概念完全无障碍,可以分分钟接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58
主题: 56
帖子: 6218
注册: 2005年12月
导出目录是为了不同操作系统或完整转移目录
在不同电脑编辑,应该用构建智能预览,带着lrcat目录就好了,体积小得多,不怕麻烦的话,在修图时构建修了的那张,目录更小。

用单个目录,我感觉目录加载会越来越慢,印象里还会自动下载OneDrive里释放空间了的文件,不好预测电脑行为。并且不同电脑的存储大小不同,不容易预估。对于还把硬盘分区的人就是灾难。

所以,我还是用单独项目建目录。

我现在最优方案来了
Onedrive太好用了,用到哪个就下载到本地,国内外联网就能上传,nas可以连接同步,一晚上十几个G,直接回传到家里的nas,在外面拍的照片,行李都没了也还能留下些。我就带个平板出门的,空间满了就释放一些已经上传的,永远不会占满带着电脑空间。移动硬盘也就真的是临时存放备份,一般用不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58
主题: 56
帖子: 6218
注册: 2005年12月
越洋湖人 发表于 2021-2-18 20:06
很多人不会使用LR的图库,当然也体会不到它的强大。除了导入导出,从来不用收藏夹,也搞不清收藏夹和文件夹之间的关系。他们很容易接受Adobe Bridge 的管理方式,因为那个跟电脑的资源管理器一脉相承,基于文件存储位置的图片管理方式让人感觉很踏实,而LR这种基于数据库字段对照片进行逻辑目录虚拟管理的方式,感觉很奔溃,虚无缥缈的。所以,从资源管理器思维向数据库虚拟逻辑管理思维的转换,是绝大多数LR用户必须解决的问题,过了这一关,你一定会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真正认识到LR的强大。
        至于IT相关用户,对数据库和虚拟目录这种逻辑管理概念完全无障碍,可以分分钟接受。
主要是数据库刷新,还有缩略图刷新的速度。
并且,也不是只用这一个软件处理图像
对于我来说,就是动不动的调用OneDrive的自动下载。 本帖最后由 piggy9999 于 2021-2-19 17:0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6
主题: 55
帖子: 1331
注册: 2008年9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piggy9999 发表于 2021-2-19 16:51
导出目录是为了不同操作系统或完整转移目录
在不同电脑编辑,应该用构建智能预览,带着lrcat目录就好了,体积小得多,不怕麻烦的话,在修图时构建修了的那张,目录更小。

用单个目录,我感觉目录加载会越来越慢,印象里还会自动下载OneDrive里释放空间了的文件,不好预测电脑行为。并且不同电脑的存储大小不同,不容易预估。对于还把硬盘分区的人就是灾难。

所以,我还是用单独项目建目录。

我现在最优方案来了
Onedrive太好用了,用到哪个就下载到本地,国内外联网就能上传,nas可以连接同步,一晚上十几个G,直接回传到家里的nas,在外面拍的照片,行李都没了也还能留下些。我就带个平板出门的,空间满了就释放一些已经上传的,永远不会占满带着电脑空间。移动硬盘也就真的是临时存放备份,一般用不上。

onedrive很好,非常方便,我也用的,不过主要还是用自己的NAS。我的nas群晖有电脑和移动端的app,电脑上还可以做WebDAV网络映射,存取方便。主要是免费
单个目录会越来越庞大,加载越来越慢,早期的版本比较明显,所以我以前一般也是会按大类分建目录。最近几个版似乎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应该是针对性的优化了。 本帖最后由 越洋湖人 于 2021-2-19 17:4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58
主题: 56
帖子: 6218
注册: 2005年12月
越洋湖人 发表于 2021-2-19 17:34
onedrive很好,非常方便,我也用的,不过主要还是用自己的NAS。我的nas群晖有电脑和移动端的app,电脑上还可以做WebDAV网络映射,存取方便。主要是免费。
单个目录会越来越庞大,加载越来越慢,早期的版本比较明显,所以我以前一般也是会按大类分建目录。最近几个版似乎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应该是针对性的优化了。
我是OneDrive和nas,就是双备份了
其实多目录的好处还在于可以主要放nas,需要哪个目录,拖到本地就行
并且,如果按目录建立lrcat,放到哪里都不会找不到源文件,单目录的话,如果源文件在不同电脑的盘符不一样,还需要更新位置,不过每台电脑都使用存储池,减少盘符,或许可以解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855
主题: 16
帖子: 4549
注册: 2011年8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越洋湖人 发表于 2021-2-18 18:20
LR的官方建议:不使用多个目录


对的,导出目录仅在整理片库时使用,平时正常应该就1个目录,这也是Adobe一直没在目录层级上面再加一层管理的原因,目前情况仍是无法跨目录做任何管理。

但是如果几万张照片都放一个目录里还是比较麻烦的,除非你设置了超大的预览空间而且不丢弃,希望将来Adobe能设置特定子目录为冷数据,不对它生成预览,仅可以进行元数据检索,这就比较方便了。

现在只能通过堆叠来缓解一些压力,但是不同类型场景的照片堆叠在一起又怪怪的,而且没法命名整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34
主题: 1
帖子: 37
注册: 2010年7月
LR图库目录操作视频: 目录信息管理创建打开方法
https://v_youku_com/v_show/id_XMzk1NjYxMDczNg==.html 本帖最后由 华自天成 于 2021-2-20 22:0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13
主题: 1
帖子: 970
注册: 2020年2月
记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34
主题: 1
帖子: 37
注册: 2010年7月
Lightroom摄影后期修图:目录的意义
https://v.qq.com/x/cover/prkcc2j2yaj1crw/k1403prwdha.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889
主题: 48
帖子: 740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Lightroom的目录数据库(lrcat)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把原始照片放进库里面,原始照片仍然是文件管理的方式,乱七八糟地存放在各种存储空间,lrcat仅仅只是建立了文件路径的索引。lrcat数据存放在一个地方,而原始照片数据存放在另一个地方。

打个比方,图书馆是不允许你进入书库的,借书、还书的操作,都由图书管理员来做(不管管理员是生物人还是机器人)。而lrcat的图书卡片在管理员办公室,lrcat的书库却只是露天堆放着的书架(普通的磁盘目录),任凭风吹雨打(暴露在windows的文件管理之下),你完全可以不经过图书管理员,任意偷走图书(删除磁盘文件),而图书管理员还以为图书仍在书架上(lrcat索引卡片还在)。

所以lrcat名义上是数据库,却不具备数据库的安全性、可靠性。

而“导出为目录”,相当于把人工把lrcat和原始照片都封装在一个windows的文件目录里面,一般来说你不会进入子目录去删除原始照片,能提高一点点安全性、可靠性。如果真的熟悉数据库,可以把“导出为目录”看成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类似于本地图书馆,特殊需要时还可以远程调阅图书(“从另一个目录导入”)。

我估猜80%的使用者都相信Adobe推荐的单一目录方式,甚至直接使用“缺省”的单一目录,而不是自己管理lrcat,所以总是有人问Lightroom怎么才能做到不同电脑的切换、同步和备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6
主题: 55
帖子: 1331
注册: 2008年9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怕别人进图书馆偷走图书,你就不怕别人把你那一个个打包的便携“小图书馆”拎走一锅端了吗?

1.LR的目录管理方式,文件导入时有各种对文件存放和组织的选项,通常人的做法是预设一个根目录或分区或整个硬盘存放照片,再按年、月日方式建立子目录,怎么可能会“乱七八糟地存放在各种存储空间,”?

2.LR的目录管理充分考虑到了数据库的数据安全,其中的措施之一正是被你误解和无视了的备份功能。
Lightroom不停地请求你备份lrcat目录,原因是Lightroom知道,大部分人使用lrcat目录的方式都错了。”,这是你首帖的原文。我们就顺着你的逻辑说下去,Lightroom知道大部分人使用目录的方式错了,正确的方式应该如你所说“使用导出方式建立多个目录”,然后它又在自己的帮助文件里面不止一次的提醒“不建议使用多个目录”,推荐大家使用单一目录。这个Lightroom它是精神分裂了吗?

3.本帖你叕说“我估猜80%的使用者都相信Adobe推荐的单一目录方式,甚至直接使用“缺省”的单一目录,而不是自己管理lrcat,”,你两个帖子的 “大部分人使用lrcat目录的方式都错了” 和 “80%的使用者都相信Adobe” 说的是两部分人吗?Adobe如果知道,应该非常奔溃而自责,因为80%的使用由于相信了它而犯了错误!

4.不同电脑、不同平台切换目录在回帖中大家都说的很清楚了,LR也有相应的建议,会用LR,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至少在这里还没有一个人问过,有你说的“总有人问”这事吗?

5.还有,冒犯一下,纠正你对分布式数据库的一知半解。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通常使用较小的计算机系统,每台计算机可单独放在一个地方,每台计算机中都可能有DBMS的一份完整拷贝副本,或者部分拷贝副本,并具有自己局部的数据库,位于不同地点的许多计算机通过网络互相连接,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全局的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大型数据库。
自己细细体会,暂不解释。 本帖最后由 越洋湖人 于 2021-2-21 09:5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889
主题: 48
帖子: 740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数据库,一听就是高大上的东西,比磁盘、文件都要神秘,其实lrcat本身是建立在文件访问基础之上的,只不过文件是数据库结构的,采用数据库的访问方式。这就导致lrcat的访问速度比普通文件操作更慢,一个lrcat管理1、2千张照片时,Lightroom运行速度很快,照片数超过1、2万,lrcat访问速度会下降很多,会拖累Lightroom的运转。

所以,使用“导出为目录”时,照片数量最好不要超过2千张。

“导出为目录”完成后,如果删除掉导入的照片,lrcat会被清空。但因为lrcat是数据库结构,清空并不会释放存储空间,想要释放存储空间,请使用菜单-“文件”-“优化目录”。“优化目录”是标准的数据库维护作业,能释放数据库已被清空的存储空间。

请注意,使用“优化目录”前,最好在图库的“文件夹”下面,把不再需要的照片文件位置统统“移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lrcat目录的存储空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6
主题: 55
帖子: 1331
注册: 2008年9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对不起,不是针对你,我是告诉其他人真实的使用体验。
我的WINDOWS电脑,主目录照片62000多张,电脑至少三年没升级了,配置已经落伍,LR依然流畅。 本帖最后由 越洋湖人 于 2021-2-21 21:27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889
主题: 48
帖子: 7407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越洋湖人 发表于 2021-2-21 21:22
对不起,不是针对你,我是告诉其他人真实的使用体验。
我的WINDOWS电脑,主目录照片62000多张,电脑至少三年没升级了,配置已经落伍,LR依然流畅。


你的电脑比我的好,我还是8G内存的i5。顺便问一下,你优化一下目录需要几分钟?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22
主题: 4
帖子: 396
注册: 2010年10月
用过很多处理raw的软件,NX2,Acdsee Pro, Silkpix, DXO, 捕影工匠,LR的打开文件、导入操作是最麻烦的,一直不得要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855
主题: 16
帖子: 4549
注册: 2011年8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分开目录存储几乎没有现实意义,完全不需要这样做。分开后的目录只能依赖手动管理,无法直接预览目录里的内容,只能完全对目录依赖语义化命名。目录间的照片无法查重,没有版本管理,没法使用智能收藏夹集合元数据星标旗标色标。

lrcat每次都是完全读入内存的,而且占不了多少内存,20万张照片也很流畅。一张照片大约10K的数据量,和像素尺寸无关,20万张也不过2G。为了保障LR的启动速度,lrcat是非压缩的数据,读入内存就那么多,在备份时会自动使用ZIP压缩,压缩比大约3:1。如果只有几万张照片也不过几百M,不会对正常的系统造成什么负担,甚至根本不需要把lrcat存放在SSD上,只是启动会xue微慢一点点。

真正需要存在SSD上的是预览(Previews.lrdata以及Smart Previews.lrdata目录),如果没有一个很大的预览空间(可能需要100G以上),会导致在图库里要不断更新预览,达到存储上限后会不断丢弃最先生成的,这是导致图库模块卡顿的主要原因。预览没必要使用高质量,1680宽度就足够了,高质量大尺寸的预览毫无现实意义。不过现在的LR已经好太多太多了,配合相对先进的CPU几乎感觉不到生成预览操作的存在。

另外如果配置不高的话最好在图库模块里不要用太小的缩略图,比如一行4、5张就可以了,这样一屏20张图的IO压力不大。照片可以在导入时就建立1:1预览便于马上操作,最好导入后就分好类,放入相应子目录,否则日积月累懒得整理,积重难返。如果不是为了全部用视觉检索就尽量不要点开根目录的所有照片,以免后台进行没必要的生成预览操作。活用智能收藏夹,检索尽量使用智能收藏夹操作,而不是通过视觉确认。

不要写入XMP,不要开启人脸识别,这样操作几万张的目录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还有就是预设太多会造成卡顿,这个随着LR的更新也有所缓解。但最好还是不要太多预设。

至于在修改模块下卡顿那就是配置不够了,和目录大小没有任何关系。注意GPU加速在默认自动的情况下好像是不开启图像计算加速的,需要手动开启。

最后目前的LR仍是一个罕见的内存性能敏感型程序,较高的带宽和低的延迟可以明显改善LR的性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303
主题: 11
帖子: 830
注册: 2008年4月
讨论总是有益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855
主题: 16
帖子: 4549
注册: 2011年8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855
主题: 16
帖子: 4549
注册: 2011年8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855
主题: 16
帖子: 4549
注册: 2011年8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另外建议一旦用了LR就把LR作为工作流的基础平台来管理片库。

不光是PS,几乎所有的主流app都会在安装时在LR里留下桥接(比如Topaz LLC的AI系列),实在没有也可以自行设置。所以首先用LR导入底片,然后以应用程序编辑桥接到其他APP,这样会自动在LR片库的原始片源旁生成副本(也可以选择直接编辑原片),当在应用程序中完成编辑后,保存会自动更新到LR的片库。这样就可以将其他程序,包括C1和DXO的编辑也纳入LR的统一管理。

当然这样做内存最好大一点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Lightroom的正确姿势-“导出为目录”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