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搞了台号称100% sRGB的显示器,感觉比号称广色域的值。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24.535
主题: 148
帖子: 6633
注册: 2008年9月
OSD菜单里有“标准”“sRGB”“Rec.709”“阅读”“暗房”等基本预置模式。
重点测试了sRGB模式,虽然没有校色仪,但手头上的几十张测试图卡居然都一次性过关,基本上挑不出毛病来,过关率98%。
唯一能挑毛病的就是6500K色温下的白色灰色还是偏蓝了一点,还有就是sRGB的标准亮度下略感刺眼,工作环境光线要够亮才行。
平常上网就开启滤蓝光模式,降低亮度来看文字,也还好了,比自己弄出来的D55模式要节省色阶的损失。
修图也不用纠结了,该怎么弄就怎么弄,完全不用考虑某些高亮度、高饱和度的色块会不会在其他显示器上溢出的问题。
另外PS里的工作空间也可以放心大胆的用系统的sRGB了,再也不用检查是不是没加载显示器的icc。
重要的是,价格还挺合适,不是特别便宜,但也算很合理了。
以后过得一年半载再考虑弄个校色仪来做无用功了。
用来编辑广色域的图片,高饱和的红色、绿色都看不出来了,但谁在乎呢?
反正只要保证sRGB下看着顺眼就行了,在广色域显示器上看也不会差到哪去。 本帖最后由 chncwk 于 2021-11-15 15:49 编辑
相关标签: 色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5308 回帖:5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4.535
主题: 148
帖子: 6633
注册: 2008年9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2-4 22:20
这里也是偏黄,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1979464-1-1.html

但色彩管理这东西,不面基基本无法判断。不面基,旁人无法判断色彩管理“正确”。但从我的实际经验来说,我肯定偏向厂商的校色而不是用户。因为毕竟厂商不理会“人的主观感觉”,纯粹看仪器读数而已。而个人的业务的色彩管理,“主观因素”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是最大的误导因素。
加载网友上传的色度计校准文件后,能改善不正常的发黄现象。
当然如果条件许可最好是自己动手做一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535
主题: 148
帖子: 6633
注册: 2008年9月
lyssocool 发表于 2021-12-4 15:22
我知道这些模式不是色域差别,当初就是觉得sRGB够用,所以没有选择广色域显示器。只是最近看了本坛的一些讨论,想弄清楚,校色后的sRGB显示器,和不校色直接使用,两者谁更接近sRGB的正确发色。我使用过几台sRGB显示器,校色后都是同一个倾向,那就是色温偏暖。就我这台DELL显示器来说,标准模式,色温高,会偏青偏蓝一些。而在自定义模式下校色后,色温低些,偏暖些。不同的色温下,颜色也有肉眼可见的区别。
看惯了6500K后,就逐渐觉得D65发蓝了,D55~D50才是正常的日光白。
这个跟环境光色温有很大关系,你可以做2、3个色温的方案,在不同的天气光照下分别加载做对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36
主题: 45
帖子: 3520
注册: 2013年1月
lyssocool 发表于 2021-12-4 15:22
我知道这些模式不是色域差别,当初就是觉得sRGB够用,所以没有选择广色域显示器。只是最近看了本坛的一些讨论,想弄清楚,校色后的sRGB显示器,和不校色直接使用,两者谁更接近sRGB的正确发色。我使用过几台sRGB显示器,校色后都是同一个倾向,那就是色温偏暖。就我这台DELL显示器来说,标准模式,色温高,会偏青偏蓝一些。而在自定义模式下校色后,色温低些,偏暖些。不同的色温下,颜色也有肉眼可见的区别。


这里也是偏黄,https://www_chiphell_com/thread-1979464-1-1.html

但色彩管理这东西,不面基基本无法判断。不面基,旁人无法判断色彩管理“正确”。但从我的实际经验来说,我肯定偏向厂商的校色而不是用户。因为毕竟厂商不理会“人的主观感觉”,纯粹看仪器读数而已。而个人的业务的色彩管理,“主观因素”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是最大的误导因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1-12-4 18:54
没用过蜘蛛,这个也有可能。或者从网上下载一个对应的文件也可以改善

网上下载校正文件也可以,只要校色仪型号和显示器型号都一致的话也同样可以用;但如果是自己买的校色仪的话,最好还是租个光谱仪来针对自己的显示器和校色仪制作一个校正文件。

如果是租校色仪校色的话,最好不要选蜘蛛,以免踩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lyssocool 发表于 2021-12-4 19:12
蜘蛛和爱色丽都用过,对比校色前,校色完都是色温会稍偏暖些。你可以自己试试。高端的艺卓没有用过,戴尔、优派、AOC都是这样。个人觉得应该属于正常现象。我还没有遇见校色完色温会偏冷的。

那就确实是原生色温偏冷了,目前很多非专业显示器的原生色温都偏冷,因为冷色温下会显得色彩艳丽一些,并且冷色温时人眼对色温波动不是很敏感。
不过我用过的两台DELL显示器标准色温都在6500K附近,校色时只要作很小的调整就可以了,并没有“校色后色温明显偏暖”的现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9
主题: 106
帖子: 718
注册: 2011年10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2-4 18:46
是不是用蜘蛛作的校色?如果是的话建议换X-Rite试试。很多人反映用蜘蛛校色会导致显示器偏红,需要先找台更准确的校色仪(最好是光谱仪)对蜘蛛进行校准。

蜘蛛和爱色丽都用过,对比校色前,校色完都是色温会稍偏暖些。你可以自己试试。高端的艺卓没有用过,戴尔、优派、AOC都是这样。个人觉得应该属于正常现象。我还没有遇见校色完色温会偏冷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38
主题: 0
帖子: 9383
注册: 2002年10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2-4 18:46
是不是用蜘蛛作的校色?如果是的话建议换X-Rite试试。很多人反映用蜘蛛校色会导致显示器偏红,需要先找台更准确的校色仪(最好是光谱仪)对蜘蛛进行校准。

没用过蜘蛛,这个也有可能。或者从网上下载一个对应的文件也可以改善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1-12-4 18:5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38
主题: 0
帖子: 9383
注册: 2002年10月
lyssocool 发表于 2021-12-4 15:22
我知道这些模式不是色域差别,当初就是觉得sRGB够用,所以没有选择广色域显示器。只是最近看了本坛的一些讨论,想弄清楚,校色后的sRGB显示器,和不校色直接使用,两者谁更接近sRGB的正确发色。我使用过几台sRGB显示器,校色后都是同一个倾向,那就是色温偏暖。就我这台DELL显示器来说,标准模式,色温高,会偏青偏蓝一些。而在自定义模式下校色后,色温低些,偏暖些。不同的色温下,颜色也有肉眼可见的区别。

当然是校色以后才更加接近标准的sRGB。色温调整到D65是校色的第一个步骤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lyssocool 发表于 2021-12-4 15:22
我知道这些模式不是色域差别,当初就是觉得sRGB够用,所以没有选择广色域显示器。只是最近看了本坛的一些讨论,想弄清楚,校色后的sRGB显示器,和不校色直接使用,两者谁更接近sRGB的正确发色。我使用过几台sRGB显示器,校色后都是同一个倾向,那就是色温偏暖。就我这台DELL显示器来说,标准模式,色温高,会偏青偏蓝一些。而在自定义模式下校色后,色温低些,偏暖些。不同的色温下,颜色也有肉眼可见的区别。

是不是用蜘蛛作的校色?如果是的话建议换X-Rite试试。很多人反映用蜘蛛校色会导致显示器偏红,需要先找台更准确的校色仪(最好是光谱仪)对蜘蛛进行校准。
本帖最后由 树下的石头 于 2021-12-4 18:4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chncwk 发表于 2021-12-4 15:25
按照你这样讲的话,我觉得厚度和重量应该作为重要的参照指标。
目前市面上的超薄款显示器基本都没戏——只有一个硬件电路。

硬件仿真电路就是个实现向量映射的纯数字电路,只不过是把RGB to RGB的色彩空间转换放到显示器内部去实现而已,并不需要多大的硬件空间,一块手机主板才多大?

关键是仿真色准和色阶连续性,这对显示器的核心性能有较高的要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535
主题: 148
帖子: 6633
注册: 2008年9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2-4 10:36
有没有硬件仿真电路看外观是看不出来的,只能看它提供的功能并进行检测才能判断。

如果可以人为指定ICC进行硬件校色、或是参数中指明是3DLut硬件校色,那就是有硬件仿真电路。
如果有sRGB、DCI-P3等不同色域模式、并且按不同的色域进行色彩校验都能通过(色彩样本要在sRGB色域范围内选取),那也是有硬件仿真电路。
按照你这样讲的话,我觉得厚度和重量应该作为重要的参照指标。
目前市面上的超薄款显示器基本都没戏——只有一个硬件电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9
主题: 106
帖子: 718
注册: 2011年10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2-4 09:59
这些模式并不是不同的色域模式,仅仅是预设置的色温和亮度参数,如果这是一台sRGB显示器的话,那么标准模式标准色温时就应该是sRGB。


我知道这些模式不是色域差别,当初就是觉得sRGB够用,所以没有选择广色域显示器。只是最近看了本坛的一些讨论,想弄清楚,校色后的sRGB显示器,和不校色直接使用,两者谁更接近sRGB的正确发色。我使用过几台sRGB显示器,校色后都是同一个倾向,那就是色温偏暖。就我这台DELL显示器来说,标准模式,色温高,会偏青偏蓝一些。而在自定义模式下校色后,色温低些,偏暖些。不同的色温下,颜色也有肉眼可见的区别。 本帖最后由 lyssocool 于 2021-12-4 15:2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chncwk 发表于 2021-12-4 10:25
判断是否包含硬件仿真电路的硬指标是啥?厚度?重量?价格?

有没有硬件仿真电路看外观是看不出来的,只能看它提供的功能并进行检测才能判断。

如果可以人为指定ICC进行硬件校色、或是参数中指明是3DLut硬件校色,那就是有硬件仿真电路。
如果有sRGB、DCI-P3等不同色域模式、并且按不同的色域进行色彩校验都能通过(色彩样本要在sRGB色域范围内选取),那也是有硬件仿真电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535
主题: 148
帖子: 6633
注册: 2008年9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2-4 10:07
并非是菜单“简单”,而是硬件功能有限,不能实现那些”高级“功能。
没有硬件仿真电路的显示器是不可能实现色域仿真的,只能做一些色温亮度方面的调整,所谓各种“模式'也只是固化一些不同场景下推荐使用的色温亮度参数。
也有一些低档显示器有”sRGB“模式,但其实只不过是把色温改到6500K而已,并不是真正的sRGB。
判断是否包含硬件仿真电路的硬指标是啥?厚度?重量?价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chncwk 发表于 2021-12-3 21:59
戴尔的菜单一贯如此“简单”,自定义模式下做过检测报告吗?

并非是菜单“简单”,而是硬件功能有限,不能实现那些”高级“功能。
没有硬件仿真电路的显示器是不可能实现色域仿真的,只能做一些色温亮度方面的调整,所谓各种“模式'也只是固化一些不同场景下推荐使用的色温亮度参数。
也有一些低档显示器有”sRGB“模式,但其实只不过是把色温改到6500K而已,并不是真正的sRGB。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lyssocool 发表于 2021-12-3 21:43
我这个显示器没有单独的SRGB模式...只有标准、电影、游戏、色温、自定义。已经校色过,在自定义模式下,其他模式的没有RGB三原色的调整选项。

这些模式并不是不同的色域模式,仅仅是预设置的色温和亮度参数,如果这是一台sRGB显示器的话,那么标准模式标准色温时就应该是sRGB。
本帖最后由 树下的石头 于 2021-12-4 10:0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535
主题: 148
帖子: 6633
注册: 2008年9月
lyssocool 发表于 2021-12-3 21:43
我这个显示器没有单独的SRGB模式...只有标准、电影、游戏、色温、自定义。已经校色过,在自定义模式下,其他模式的没有RGB三原色的调整选项。
戴尔的菜单一贯如此“简单”,自定义模式下做过检测报告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9
主题: 106
帖子: 718
注册: 2011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2-1 12:25
看了下“官方链接”,此款显示器是 sRGB优化的,这款显示器的“原生色域”是 sRGB,官方宣称达到了“sRGB开箱即用”的程度:

『色彩标准,始终如一:UltraSharp显示器经过出厂校准,sRGB覆盖率可达99%,色彩偏离度Delta-E平均值不大于2,使您开箱即可享受精准的色调。』

既然官方自称符合工业标准,那么你就用任何程序自带的工业标准(sRGB)处理即可,无需太在意哪个版本。因为他们都会自己向工业标准靠拢。

不过一般人会觉得 D65 太亮、太高冷。这个没关系,假设你平时显示器调整到一个自己的“舒服模式”,你只需要在“要求色准”的场合,比如你递交给网络打印商,给客户远程确认的时候。你自己调整到显示器的sRGB模式,看下这个色彩效果是否能接受。如果觉得OK可以,那么你可以给到其他人。然后你再调整到自己的“舒服模式”。

也就是说,你给到其他人看的时候,要在 sRGB模式下“确认”;
而你自己使用的时候,随意。你要注意“自己使用”“和“色彩确认”时候的差异。毕竟 ...


我这个显示器没有单独的SRGB模式...只有标准、电影、游戏、色温、自定义。已经校色过,在自定义模式下,其他模式的没有RGB三原色的调整选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36
主题: 45
帖子: 3520
注册: 2013年1月
lyssocool 发表于 2021-12-1 09:12
我目前也是用的srgb显示器,DELL U3219Q。
如你所说,校色后最大的区别其实是色温的改变,会趋向6500K而偏暖,因为校色时一般是按照这个色温进行。颜色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
不过如果不校色,你在哪个模式下修图呢?标准?srgb? 我猜想你肯定不会用暗房和阅读模式吧。类似某些安卓手机的各种显示模式,其实颜色差别挺大。
另,PS工作空间用系统的sRGB是指操作系统还是?PS里有sRGB IEC61996-2.1, 这是PS内置的SRGB色彩空间,为何不用呢?
以上疑问,一起学习交流


看了下“官方链接”,此款显示器是 sRGB优化的,这款显示器的“原生色域”是 sRGB,官方宣称达到了“sRGB开箱即用”的程度:

『色彩标准,始终如一:UltraSharp显示器经过出厂校准,sRGB覆盖率可达99%,色彩偏离度Delta-E平均值不大于2,使您开箱即可享受精准的色调。』

既然官方自称符合工业标准,那么你就用任何程序自带的工业标准(sRGB)处理即可,无需太在意哪个版本。因为他们都会自己向工业标准靠拢。

不过一般人会觉得 D65 太亮、太高冷。这个没关系,假设你平时显示器调整到一个自己的“舒服模式”,你只需要在“要求色准”的场合,比如你递交给网络打印商,给客户远程确认的时候。你自己调整到显示器的sRGB模式,看下这个色彩效果是否能接受。如果觉得OK可以,那么你可以给到其他人。然后你再调整到自己的“舒服模式”。

也就是说,你给到其他人看的时候,要在 sRGB模式下“确认”;
而你自己使用的时候,随意。你要注意“自己使用”“和“色彩确认”时候的差异。毕竟显示器给到你的官方自称是“色准”的,还带有显示器序列号的出厂校色报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535
主题: 148
帖子: 6633
注册: 2008年9月
lyssocool 发表于 2021-12-1 09:12
我目前也是用的srgb显示器,DELL U3219Q。
如你所说,校色后最大的区别其实是色温的改变,会趋向6500K而偏暖,因为校色时一般是按照这个色温进行。颜色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
不过如果不校色,你在哪个模式下修图呢?标准?srgb? 我猜想你肯定不会用暗房和阅读模式吧。类似某些安卓手机的各种显示模式,其实颜色差别挺大。
另,PS工作空间用系统的sRGB是指操作系统还是?PS里有sRGB IEC61996-2.1, 这是PS内置的SRGB色彩空间,为何不用呢?
以上疑问,一起学习交流

我找出硬盘上所有sRGB*.ic*的文件,所有大牌图像软件厂商配备的icc和操作系统配备的icc哈希值是一样的。
从道理上来讲,第三方厂商没理由不遵从微软制订的标准,而另搞有可能不兼容的定制版。
我个人感觉,D65的色温偏冷……D55以下才算暖。CCFL背光不觉得有什么突兀,但LED背光则略感刺眼。 本帖最后由 chncwk 于 2021-12-1 10:1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9
主题: 106
帖子: 718
注册: 2011年10月
chncwk 发表于 2021-11-15 15:48
OSD菜单里有“标准”“sRGB”“Rec.709”“阅读”“暗房”等基本预置模式。
重点测试了sRGB模式,虽然没有校色仪,但手头上的几十张测试图卡居然都一次性过关,基本上挑不出毛病来,过关率98%。
唯一能挑毛病的就是6500K色温下的白色灰色还是偏蓝了一点,还有就是sRGB的标准亮度下略感刺眼,工作环境光线要够亮才行。
平常上网就开启滤蓝光模式,降低亮度来看文字,也还好了,比自己弄出来的D55模式要节省色阶的损失。
修图也不用纠结了,该怎么弄就怎么弄,完全不用考虑某些高亮度、高饱和度的色块会不会在其他显示器上溢出的问题。
另外PS里的工作空间也可以放心大胆的用系统的sRGB了,再也不用检查是不是没加载显示器的icc。
重要的是,价格还挺合适,不是特别便宜,但也算很合理了。
以后过得一年半载再考虑弄个校色仪来做无用功了。
用来编辑广色域的图片,高饱和的红色、绿色都看不出来了,但谁在乎呢?
反正只要保证sRGB下看着顺眼就行了,在广色域显示器上看也不会差到哪去。 ...

我目前也是用的srgb显示器,DELL U3219Q。
如你所说,校色后最大的区别其实是色温的改变,会趋向6500K而偏暖,因为校色时一般是按照这个色温进行。颜色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
不过如果不校色,你在哪个模式下修图呢?标准?srgb? 我猜想你肯定不会用暗房和阅读模式吧。类似某些安卓手机的各种显示模式,其实颜色差别挺大。
另,PS工作空间用系统的sRGB是指操作系统还是?PS里有sRGB IEC61996-2.1, 这是PS内置的SRGB色彩空间,为何不用呢?
以上疑问,一起学习交流 本帖最后由 lyssocool 于 2021-12-1 09:1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556
主题: 4
帖子: 3400
注册: 2016年6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1-27 21:51
通俗的说,显示器好,贴近标准色彩空间,就没必要软校色了,尤其是提供了原厂的测试报告。也就是说,这台显示器就越符合标准色彩空间。比如下列提到的ProArt系列:

类似某硕 ProArt PA27AC 专业级显示器就附带原厂测试报告。报告含有每一台显示器的产品编号。


貌似我的呆鹅不专业显示器也有这玩意,燃鹅没有 sRGB 模式或者 6500k 色温选项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36
主题: 45
帖子: 3520
注册: 2013年1月
通俗的说,显示器好,贴近标准色彩空间,就没必要软校色了,尤其是提供了原厂的测试报告。也就是说,这台显示器就越符合标准色彩空间。比如下列提到的ProArt系列:

chncwk 发表于 2021-11-16 18:48
某硕的ProArt系列。
虽然厂家自我定位为专业系列,但我觉得还是定位于合格的商用系列更应景。
毕竟专业的人士会更挑剔(面板和背光的显色性),尤其是长时间工作的舒适度和稳定性上。


类似某硕 ProArt PA27AC 专业级显示器就附带原厂测试报告。报告含有每一台显示器的产品编号。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1-11-27 22:1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38
主题: 0
帖子: 9383
注册: 2002年10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1-27 16:03
VCGT一般适用于使用多年的、或是质量较差的显示器,它们的伽马值非常不规范或是三个伽马值差别较大,这时就需要用VCGT来进行矫正,以便于能够更加准确地标定。而对于质量比较好的新显示器来说,除非是面对没有色温调整功能(比如笔记本或平板显示器)又有指定色温的硬需求的情况,否则并不需要使用VCGT。

没错。这位“专家”引用的英文原文中,也是说:因为你的显示器校正曲线近乎平直,所以如果在乎这点色阶损失,可以不做(曲线)校正也不会有大影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1-27 14:36
硬件校色 3Dlut计算加载的(的确很耗费精力,不值得),不是所谓“模拟产生”的色域。硬件3Dlut加载后的色域,虽然是限制加载的,但是可以提供给OS 8bit或10bit的可视色阶。显卡“软轿色”才会“损失色阶”,这才是我们俗称的“模拟产生”的。这个模拟是软校色“模拟”的,而背后真正的是损失色阶的。这点19楼网友点出了道理。而dispcalgui作者则直接承认这类模拟损失色阶:loose a few levels,如果您在意这点损失,那就不要“软校色”。
其实苹果显示器都是软校色,大家要是觉得苹果色准,那么软校色其实也不错。但不能说软件色和硬件校色一样,因为软校色调整色域必然丢失色阶。这是IT和数学的规律,尽管绝大部分人眼看不出来。其实我不推荐一般个人影像用户使用硬件校色显示器,大部分人根本用不来。关键是没必要使用。
...


这属于词语概念问题。

从DisplayCal界面可以看出,作者把Calibration操作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称为Calibrate(用VCGT去改变显示设备特征)一部分称为Profile(对显示设备进行正确的色彩标定),但实际上这都是Calibration的范畴,都是为了让ICC与显示设备正确匹配的操作。

因此他所说的“Calibration会影响色阶”其含义并不是不要“软校色”,而是“使用VCGT去改变显示设备的特征”丢失色阶。使用DisplayCal的“Profile only"功能进行软校色并不会丢失任何色阶,而我们所说的“通过软校色来使用原生色域”正是指这种不改变显示设备特征的纯粹的“标定”。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VCGT一般适用于使用多年的、或是质量较差的显示器,它们的伽马值非常不规范或是三个伽马值差别较大,这时就需要用VCGT来进行矫正,以便于能够更加准确地标定。而对于质量比较好的新显示器来说,除非是面对没有色温调整功能(比如笔记本或平板显示器)又有指定色温的硬需求的情况,否则并不需要使用VCGT。
本帖最后由 树下的石头 于 2021-11-27 16:1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38
主题: 0
帖子: 9383
注册: 2002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1-27 14:36
硬件校色 3Dlut计算加载的(的确很耗费精力,不值得),不是所谓“模拟产生”的色域。硬件3Dlut加载后的色域,虽然是限制加载的,但是可以提供给OS 8bit或10bit的可视色阶。显卡“软轿色”才会“损失色阶”,这才是我们俗称的“模拟产生”的。这个模拟是软校色“模拟”的,而背后真正的是损失色阶的。这点19楼网友点出了道理。而dispcalgui作者则直接承认这类模拟损失色阶:loose a few levels,如果您在意这点损失,那就不要“软校色”。

其实苹果显示器都是软校色,大家要是觉得苹果色准,那么软校色其实也不错。但不能说软件色和硬件校色一样,因为软校色调整色域必然丢失色阶。这是IT和数学的规律,尽管绝大部分人眼看不出来。其实我不推荐一般个人影像用户使用硬件校色显示器,大部分人根本用不来。关键是没必要使用。

东拉西扯,转换话题。说的是硬件校色的唯一的原生色域和可以切换的模拟色域。我的原附图里都是清清楚楚的,至于你这里混淆概念吗?
另:人家Dual教训你说的,高档显示器原生色域的硬件校色很可能不用3D LUT,只有模拟色域才会用3D LUT,你听懂了吗?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1-11-27 15:5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36
主题: 45
帖子: 3520
注册: 2013年1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1-11-26 19:24
原生色域不是模拟产生的色域。就算是硬件校色显示器,一样有不能再增加的原生色域。


硬件校色 3Dlut计算加载的(的确很耗费精力,不值得),不是所谓“模拟产生”的色域。硬件3Dlut加载后的色域,虽然是限制加载的,但是可以提供给OS 8bit或10bit的可视色阶。显卡“软轿色”才会“损失色阶”,这才是我们俗称的“模拟产生”的。这个模拟是软校色“模拟”的,而背后真正的是损失色阶的。这点19楼网友点出了道理。而dispcalgui作者则直接承认这类模拟损失色阶:loose a few levels,如果您在意这点损失,那就不要“软校色”。
其实苹果显示器都是软校色,大家要是觉得苹果色准,那么软校色其实也不错。但不能说软件色和硬件校色一样,因为软校色调整色域必然丢失色阶。这是IT和数学的规律,尽管绝大部分人眼看不出来。其实我不推荐一般个人影像用户使用硬件校色显示器,大部分人根本用不来。关键是没必要使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535
主题: 148
帖子: 6633
注册: 2008年9月
dual 发表于 2021-11-26 23:22
只要有可编程LUT就可以限制色域,不一定要有3D Lut,说过了这是个很简单的逻辑问题。

当你的校色软件可以操作显示器内置可编程LUT,就可以限制色域。其工作的原理是软件先送出大致的信号范围,然后通过不断测量,一点一点缩小目标R、G、B值和显示器上现实呈现的读数之间的差异。

因为如此,只要不是原生色域,硬件校色的”初始化“过程都相对长很多,先通过ADC对准亮度和对比度目标,再核对调整白点尽量与目标一致,再找到R、G、B的目标值。

这初始化部分,一定是需要软件与显示器有交互能力才能完成,尤其是寻找R、G、B目标的阶段,通常的显示器靠ADC是没法完成的,因为直接调整RGB电平会影响白点,而只有先确定白点,RGB才有意义。

而如果没有可编程LUT的话,软件和显示器根本无法交互,也就不可能通过RGB限制色域了。(但是仍然可以解算出限缩目标的3D lut然后在widows里用DWM lut加载,只不过目前还很不成熟)

然后才对显示器做特性化然后修正,过程就与软件校色没啥区别了,只不过最终写入的显示器内置的LUT。

至于3D lut,我仍然相信正常的硬件校色是没有用到它的,其一,测量3D lut的过程要么特别特别漫长,要么特别特别快。这个不管是Calman还是Colorspace都能直接证实,用过的自然都 ...

虽然看不懂你说的大多数内容,但感知部分我是赞同的,与我实践结果吻合。
绕了一大圈,最后还是觉得老老实实的软校色效果最巴适。 本帖最后由 chncwk 于 2021-11-27 09:2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855
主题: 16
帖子: 4549
注册: 2011年8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1-26 16:32
还是要搞清楚显示器“原生色域”的概念。带3Dlut的硬件校色显示器,是可以定制和切换“原生色域”的,而一般显示器是不能增加“原生色域”覆盖的。如果说通过所谓“校色”增加了新的颜色,那么也必然失去了一些颜色。这个很难一概而论,切勿相信“校色万能”。很多时候,就像楼下说的,其实叫“标色”。还是显示器本身的事情。像楼主这种,把花在校色上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显示器上,才是高效收益。


只要有可编程LUT就可以限制色域,不一定要有3D Lut,说过了这是个很简单的逻辑问题。

当你的校色软件可以操作显示器内置可编程LUT,就可以限制色域。其工作的原理是软件先送出大致的信号范围,然后通过不断测量,一点一点缩小目标R、G、B值和显示器上现实呈现的读数之间的差异。

因为如此,只要不是原生色域,硬件校色的”初始化“过程都相对长很多,先通过ADC对准亮度和对比度目标,再核对调整白点尽量与目标一致,再找到R、G、B的目标值。

这初始化部分,一定是需要软件与显示器有交互能力才能完成,尤其是寻找R、G、B目标的阶段,通常的显示器靠ADC是没法完成的,因为直接调整RGB电平会影响白点,而只有先确定白点,RGB才有意义。

而如果没有可编程LUT的话,软件和显示器根本无法交互,也就不可能通过RGB限制色域了。(但是仍然可以解算出限缩目标的3D lut然后在widows里用DWM lut加载,只不过目前还很不成熟)

然后才对显示器做特性化然后修正,过程就与软件校色没啥区别了,只不过最终写入的显示器内置的LUT。

至于3D lut,我仍然相信正常的硬件校色是没有用到它的,其一,测量3D lut的过程要么特别特别漫长,要么特别特别快。这个不管是Calman还是Colorspace都能直接证实,用过的自然都懂。其二,显示器既然已经可以通过交互测量确定色域限缩,根本没有必要在校准过程中使用3D Lut, 因为3D Lut的色准精度可以说远远不及14、16位甚至更高位深的1D Lut。由于Calman和Colorspace都可以读写EIZO CG的3D lut, 因此这一点也被证实了。单跑3D lut远远无法达到CN的的校准精度,差距很大。最可怕的是,正经跑一遍3D lut时间是CN的几倍甚至10倍。Calman甚至Colorspace都不懂校色吗?那显然不是的。这就是17点3D lut和16/24位1D lut的差距。

那3D Lut主要还是用来进行硬件仿真的,或者说输入设备无关的仿真,非仿真的状态下甚至是根本不工作的。这个对摄影来说屁用也没有,关键还不太准。这也是高端显示器仍内置高位深的可编程1D lut的原因。而像一些中低端厂商只内置了3D lut的情况下,色准是肯定压不住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这SW270的post calibration能看吗? 实际上真的很难再好了

和中档电视机一个水平......

一家之言,懂行的可以思考思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搞了台号称100% sRGB的显示器,感觉比号称广色域的值。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