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下长时间高原自驾游吸氧装备!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985 回帖:5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8.559
主题: 158
帖子: 6654
注册: 2000年4月
啊色丁 发表于 2021-12-22 11:18
连续多天在高原上,对人的身体还是有伤害的,我去一趟一个多月回来感觉是变笨了。
所以下次去,不管怎么说都要带个氧气瓶,每天晚上一小时也行。流量可以开小点。
你觉得刚从高原回来变笨了,那是醉氧的表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542
主题: 42
帖子: 6879
注册: 2004年11月
啊色丁 发表于 2021-12-22 11:18
连续多天在高原上,对人的身体还是有伤害的,我去一趟一个多月回来感觉是变笨了。
所以下次去,不管怎么说都要带个氧气瓶,每天晚上一小时也行。流量可以开小点。


感觉在高原的时间长了,脑子会变木。我是准备以后上高原的时候,在缺氧严重的时候吸些氧,不再硬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168
主题: 101
帖子: 1737
注册: 2008年9月
啊色丁 发表于 2021-12-22 11:29
看了下京东上鱼跃的,说是有进口分子筛,但是899元的和四千多元的制氧量竟然一样。这让人不敢下手了。
排除899元的。从价格上来说,制氧机成本还是有点高,因为很久才需要用一次,不是长年在高原。


我这个yuwell, 2升机去年买的是1500, 加上逆变器,氧气袋,英国进口的淘宝呼吸面罩,还有挂耳朵的鼻饲管,乱七八糟下来两千的样子

还有个牌子是omron也可以看看,其他国产品牌和假冒德国品牌都虚标制氧流量,制氧机就看分子筛和压缩机这两个核心部件,鱼跃的有点吵,晚上睡觉放床头不行,其他很满意。
本帖最后由 edwood 于 2021-12-22 13:1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716
主题: 139
帖子: 1880
注册: 2000年4月
高原自驾 车上放个氧气钢瓶是否有危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405
主题: 1159
帖子: 18572
注册: 2008年1月
edwood 发表于 2021-12-22 08:30
去年这个时候自驾滇藏公路丽江-德钦段,买了一个鱼跃(2L)的,加上车用逆变器。发个图给楼主参考。这个配置是充分考虑过车用逆变器的负载,和连续三小时4000米以上海拔高度的制氧量用的。4000米连续用下来制氧效果足够。

另一个优点是便携性,全套东西配齐不到10kg可以一个包提着,接驳飞机高铁都很方便。

看了下京东上鱼跃的,说是有进口分子筛,但是899元的和四千多元的制氧量竟然一样。这让人不敢下手了。
排除899元的。从价格上来说,制氧机成本还是有点高,因为很久才需要用一次,不是长年在高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85
主题: 2
帖子: 2832
注册: 2005年11月
高反时能吸氧还是有用的。本来就是去旅游的,不是去体验高反的,缓解高反症状能大幅提升游兴,行程就一两周,硬扛的话等适应下来游程都过半了。

真怕高反就找能供氧的宾馆,现在也不少。便携的,自己没体验过。前几年去年保玉则女儿有高反,她用了便携的气瓶,不管是不是心理作用吧,看上去是能缓解一下。在鹧鸪山滑雪场,我看诊室用的糖水+氧气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405
主题: 1159
帖子: 18572
注册: 2008年1月
0mm0 发表于 2021-12-21 14:34
从你描述看的话,你完全不用这些装备了。注意别感冒才是真的(注意保暖,刚上去那几天晚上别轻易用太热的水洗澡,这一点对内地人来说可能有点难)。一星期你就P事儿没有了。
连续多天在高原上,对人的身体还是有伤害的,我去一趟一个多月回来感觉是变笨了。
所以下次去,不管怎么说都要带个氧气瓶,每天晚上一小时也行。流量可以开小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1.774
主题: 163
帖子: 2966
注册: 2000年10月
我以前查过,有车载的制氧机,大小都有,体积不大,好像是插到那个点火器的接口就可以

还有一种锂电池的,充电一次够用八个小时,书包大小。

高原真要吸氧的话,那氧气袋真的不行。就是心理安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8.559
主题: 158
帖子: 6654
注册: 2000年4月
edwood 发表于 2021-12-22 08:30
去年这个时候自驾滇藏公路丽江-德钦段,买了一个鱼跃(2L)的,加上车用逆变器。发个图给楼主参考。这个配置是充分考虑过车用逆变器的负载,和连续三小时4000米以上海拔高度的制氧量用的。4000米连续用下来制氧效果足够。

另一个优点是便携性,全套东西配齐不到10kg可以一个包提着,接驳飞机高铁都很方便。

这么大堆东西,真不如租个钢瓶省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51
主题: 1
帖子: 36
注册: 2019年3月
一次性氧气瓶也挺好用的,我就是脑袋疼的时候吸一下,吸两三口就明显缓解头痛。所以里面确实是氧气,就是有个别氧气瓶可能有漏气吸不了几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168
主题: 101
帖子: 1737
注册: 2008年9月
当时还纠结了一下买两升的还是三升的,3L或者5L的可以满足4000米两个人一起用,或者一个人上5500米连续驾驶的需要了,氧气含量相当于海平面分压。

有氧无氧是两种驾驶方式,各有各的体验,我在5000米左右也试过缺氧驾驶,走的是羊卓雍措到某个5300米的冰川端,感觉就是头疼困倦反应慢,驾驶体验比较差,也没心情看风景了只想着早点开到地方休息。但带了氧气管开车人非常精神,没有丝毫不适,在滇藏线上应付复杂路段也很有信心。所以以后上高原觉得还是带着制氧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168
主题: 101
帖子: 1737
注册: 2008年9月
去年这个时候自驾滇藏公路丽江-德钦段,买了一个鱼跃(2L)的,加上车用逆变器。发个图给楼主参考。这个配置是充分考虑过车用逆变器的负载,和连续三小时4000米以上海拔高度的制氧量用的。4000米连续用下来制氧效果足够。

另一个优点是便携性,全套东西配齐不到10kg可以一个包提着,接驳飞机高铁都很方便。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127
主题: 21
帖子: 13681
注册: 2002年3月
六缸切诺基 发表于 2021-12-22 08:08
你说那种家用机器价格※※千到两三万,我查过参数计算过,每小时制氧量太低了,只能时老人在家坐着不动的时候用用,作为开车,戴个面罩一个人都不一定够用,别说一车人,更别说敞开了供到车厢空间里。


那玩意也就是补点氧气而已,做不到100%,也就是你在5000米高度的时候给补一点让你相当于3000米那高度左右。
就算是氧气瓶子也没法敞开了供到车厢里那么用吧,那一会儿就跑光了。

这东西的用法基本上就是按照单人2L/min的量,轮流着补一点、缓解一下而已。

不过制氧机现在确实是达不到驾车用的那种程度,体积小的流量就不够、流量要够的话那体积就小不了,目前可能还是气瓶子更方便可靠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8.559
主题: 158
帖子: 6654
注册: 2000年4月
六缸切诺基 发表于 2021-12-22 08:10
你租的多少钱一天?
十几年前的事记不得了,印象中不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407
主题: 104
帖子: 7464
注册: 2007年9月
jsnjdbh 发表于 2021-12-21 16:54
应该够用吧,正经钢瓶,6、70公分长,直径15公分开外,带减压阀。南京氧气供应站以前在玄武饭店北面,现在不知还在不在那了?

你租的多少钱一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407
主题: 104
帖子: 7464
注册: 2007年9月
臭手 发表于 2021-12-21 16:57
高端的制氧机现在应该是能满足要求,但是基本都是220V的家用型,车载的没研究过不过估计没人下那么大的本钱用高端的玩意,其实主要就是分子筛床太贵,舍不得。

医用氧气如果不给你偷工减料的话最少也是95%以上的浓度,我们这边氧气厂直接灌装的医用氧标的是99%。
以淘宝上卖的200多元的氧气瓶计算,充压上限12个气压,容量10L就是最大1200L,以2L/min流量吸氧的话能坚持大约600分钟(实际值要小一些,充不到上限以及要保留剩余压力),一般情况下是够用了。

你说那种家用机器价格※※千到两三万,我查过参数计算过,每小时制氧量太低了,只能时老人在家坐着不动的时候用用,作为开车,戴个面罩一个人都不一定够用,别说一车人,更别说敞开了供到车厢空间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127
主题: 21
帖子: 13681
注册: 2002年3月
六缸切诺基 发表于 2021-12-21 16:47
作为一个1500就会有感觉,2500睡一晚就会症状明显的人,我研究过这东西,结论就是车上带制氧机方案目前是完全不行的,目前的民用设备没有能满足这种要求的。
楼下说的租氧气瓶应该是最好方法,不知一瓶子能用多久,医用氧气浓度一般多少?


高端的制氧机现在应该是能满足要求,但是基本都是220V的家用型,车载的没研究过不过估计没人下那么大的本钱用高端的玩意,其实主要就是分子筛床太贵,舍不得。

医用氧气如果不给你偷工减料的话最少也是95%以上的浓度,我们这边氧气厂直接灌装的医用氧标的是99%。
以淘宝上卖的200多元的氧气瓶计算,充压上限12个气压,容量10L就是最大1200L,以2L/min流量吸氧的话能坚持大约600分钟(实际值要小一些,充不到上限以及要保留剩余压力),一般情况下是够用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8.559
主题: 158
帖子: 6654
注册: 2000年4月
六缸切诺基 发表于 2021-12-21 16:47
作为一个1500就会有感觉,2500睡一晚就会症状明显的人,我研究过这东西,结论就是车上带制氧机方案目前是完全不行的,目前的民用设备没有能满足这种要求的。
楼下说的租氧气瓶应该是最好方法,不知一瓶子能用多久,医用氧气浓度一般多少?
应该够用吧,正经钢瓶,6、70公分长,直径15公分开外,带减压阀。南京氧气供应站以前在玄武饭店北面,现在不知还在不在那了? 本帖最后由 jsnjdbh 于 2021-12-21 16:5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407
主题: 104
帖子: 7464
注册: 2007年9月
作为一个1500就会有感觉,2500睡一晚就会症状明显的人,我研究过这东西,结论就是车上带制氧机方案目前是完全不行的,目前的民用设备没有能满足这种要求的。
楼下说的租氧气瓶应该是最好方法,不知一瓶子能用多久,医用氧气浓度一般多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8.559
主题: 158
帖子: 6654
注册: 2000年4月
到相关部门(医疗设备供给站?)租个小钢瓶(医用氧气),押金
一千,按天付费。2010年去川西就这样干过,有备无患,结果没吸一口。 本帖最后由 jsnjdbh 于 2021-12-21 16:4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939
主题: 102
帖子: 14554
注册: 2003年4月
啊色丁 发表于 2021-12-21 13:23
到处都能充那就太好了。
你说的吸氧依赖性,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事。比如你在318国道上到四千多米海拔,然后又下到二千多米住一晚,这就等于是吸氧了,早上起来又去上到四千多米,哪来的依赖呢?

我有次在高尔寺山Y口旁边,爬到一个小山头上去看那一圈的雪山,爬得出汗了,山上风又大,把我吹感冒了,然后头痛高反,下山后去稻城,到医院里看病,医生让我在那吸了两个小时氧气就完全好了,第二天上亚丁都没事。没有半点依赖的感觉。


从你描述看的话,你完全不用这些装备了。注意别感冒才是真的(注意保暖,刚上去那几天晚上别轻易用太热的水洗澡,这一点对内地人来说可能有点难)。一星期你就P事儿没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405
主题: 1159
帖子: 18572
注册: 2008年1月
0mm0 发表于 2021-12-21 12:16
那种一次性瓶子的形同虚设,哄自己的。

不知道你这里说的“高原”是指哪,138反正到处都能充。

制氧机,有点奢侈了。

PS:个人感觉带这些东西没必要,高反是适应症,需要适应,适应了就P事儿没有。吸氧依赖性太强了,一沾上就离不开,原本是用来应急救命的东西,就成了随身装备了。

到处都能充那就太好了。
你说的吸氧依赖性,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事。比如你在318国道上到四千多米海拔,然后又下到二千多米住一晚,这就等于是吸氧了,早上起来又去上到四千多米,哪来的依赖呢?

我有次在高尔寺山Y口旁边,爬到一个小山头上去看那一圈的雪山,爬得出汗了,山上风又大,把我吹感冒了,然后头痛高反,下山后去稻城,到医院里看病,医生让我在那吸了两个小时氧气就完全好了,第二天上亚丁都没事。没有半点依赖的感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939
主题: 102
帖子: 14554
注册: 2003年4月
那种一次性瓶子的形同虚设,哄自己的。

不知道你这里说的“高原”是指哪,138反正到处都能充。

制氧机,有点奢侈了。

PS:个人感觉带这些东西没必要,高反是适应症,需要适应,适应了就P事儿没有。吸氧依赖性太强了,一沾上就离不开,原本是用来应急救命的东西,就成了随身装备了。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405
主题: 1159
帖子: 18572
注册: 2008年1月
以前去高原,一个多月的时间,带两、三个一次性的压缩氧气瓶子在车上,一直到回来也没舍得用。后来听说,有的瓶子里装的就是普通空气,不知是不是这样。
下次去想玩时间更久一点,想带个医用的氧气瓶,晚上睡觉时可以放心地吸两个小时。看了下价格,10L的一套三百多块。不知到了高原充氧好不好充。如果不好充的话,商家说一瓶气可以吸十多个小时,只能说勉强够用。
第二个方案是制氧机,价格有点高,回来后就完全浪费了。
第三个方安是以前就用过的飞利浦的车用负离子机,当时买的也是五百多块,同行的人说有点效果,但我觉得不明显。

希望有用过的提供下经验。
相关标签: 飞利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讨论下长时间高原自驾游吸氧装备!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