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没想到,USB数据线对音质的影响如此之令人吃惊。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8650 回帖:48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2.216
主题: 217
帖子: 5258
注册: 2001年1月
我正在用的定制USB的A转B音频线,花了近600大元。
说实话,和廉价的音频线听不出什么区别。

俺觉得,同一首乐曲,有不同区别的最大关键是:耳机(音箱)> 解码 > 功放。
线材的区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2.216
主题: 217
帖子: 5258
注册: 2001年1月
就用这个名字吧 发表于 2022-4-9 16:46
那foobar播放,和qq播放,一样也是把硬盘里的0和1搬过去而已,为啥声音会不一样


那是软件对文件的后期处理不一样(简单点就是各软件默认均衡器设置都是不一样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757
主题: 27
帖子: 583
注册: 2007年2月
听不出来就加长,这个方法真聪明,你把一条usb线加长,加长到一定程度,一定会断开连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49
主题: 0
帖子: 63
注册: 2007年11月
就用这个名字吧 发表于 2022-4-9 16:44
这个坛子还是有人玩保险丝啊,我买了ph0,确实非常不错。
放在音源很好,细节纹理非常清晰,背景也很黑,非常满意
后来我又多买几根

煲足200小时,更有一番新天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511
主题: 13
帖子: 414
注册: 2021年2月
就用这个名字吧 发表于 2022-4-9 16:46
那foobar播放,和qq播放,一样也是把硬盘里的0和1搬过去而已,为啥声音会不一样


不一样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837
主题: 14
帖子: 527
注册: 2015年10月
青摄 发表于 2022-3-30 08:54
USB只是一个数据传输接口标准而已,在这里USB的作用说白了,就是把一串0和1从A装置搬运到B 装置,就和两个干净的玻璃瓶子互相倒酒,抛开介质和挥发,采用什么手法罐进去对于倒出来喝酒的感觉能有什么影响?


那foobar播放,和qq播放,一样也是把硬盘里的0和1搬过去而已,为啥声音会不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837
主题: 14
帖子: 527
注册: 2015年10月
kangqiao979 发表于 2022-3-28 21:16
可以试试PH0,比SR蓝提升天翻地覆


这个坛子还是有人玩保险丝啊,我买了ph0,确实非常不错。
放在音源很好,细节纹理非常清晰,背景也很黑,非常满意
后来我又多买几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07
主题: 8
帖子: 4239
注册: 2010年8月
青摄 发表于 2022-4-1 21:28
二锅头用金杯子倒,它还是二锅头,你能倒出茅台来?
眼睛看着金杯子,喝着比茅台好喝,不看就分不出来。符合薛定谔定律。

某些线材也是“薛定谔的线”。有档次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865
主题: 6
帖子: 880
注册: 2005年6月
以前也不相信线材的差异那么大,直到有一次,用有线电视的黑色入户线做了一对怪兽插头的音频线,接入前后级之后,直接脱胎换骨,和之前随机的线比较,明显感到音乐是汹涌而来,同时信噪比几不可闻。
我也觉得挺神奇的,可能是随机线太次了吧。所以这两条线一直用到现在,十几年了吧,唯一的缺点,就是硬的难以大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01
主题: 51
帖子: 620
注册: 2001年3月
醉空行 发表于 2022-3-30 18:07
用银杯子倒酒,那可是消毒杀菌过滤杂质延年益寿哈。

没感觉出来?只能说你酒不行,换酒吧。

二锅头用金杯子倒,它还是二锅头,你能倒出茅台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07
主题: 8
帖子: 4239
注册: 2010年8月
青摄 发表于 2022-3-30 08:54
USB只是一个数据传输接口标准而已,在这里USB的作用说白了,就是把一串0和1从A装置搬运到B 装置,就和两个干净的玻璃瓶子互相倒酒,抛开介质和挥发,采用什么手法罐进去对于倒出来喝酒的感觉能有什么影响?
用银杯子倒酒,那可是消毒杀菌过滤杂质延年益寿哈。

没感觉出来?只能说你酒不行,换酒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11
主题: 0
帖子: 201
注册: 2022年3月
这里还在为咸菜脸红脖粗?几度血雨腥风,江湖各大论坛早已终极结论: 电源线美的电饭煲的,usb惠普打印机的。淘宝蟒蛇腰粗的,都是智商税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12
主题: 2
帖子: 97
注册: 2009年5月
掏了不少学费 ,现在又换成秋叶原了。电源线又换成了机器自带的那种电脑线。感觉一切反而更好了。太粗的电源线太硬反而不容易与机器很好的接实。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01
主题: 51
帖子: 620
注册: 2001年3月
USB只是一个数据传输接口标准而已,在这里USB的作用说白了,就是把一串0和1从A装置搬运到B 装置,就和两个干净的玻璃瓶子互相倒酒,抛开介质和挥发,采用什么手法罐进去对于倒出来喝酒的感觉能有什么影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59
主题: 2
帖子: 1448
注册: 2018年3月
Finesea 发表于 2022-3-29 23:30
谢谢!以后我自己设计USB-ADC/DAC的时候估计用的上。

是的,usb音频设备驱动程序设计用得到这些内容,完整内容在usb audio class2.0中。
前面写的有点随意,修改了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45
主题: 14
帖子: 2296
注册: 2004年11月
Album2018 发表于 2022-3-29 23:20
“Isochronous Feedback Endpoint” 是用来保证主从同步传输的,”Feedback Endpoint”指usb音频设备的采样率信息,主机收到音频设备回传的采样率信息,再结合同步传输的带宽,控制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同步传输。
采样率信息有计算公式的,好像UAC1.0和UAC2.0的计算方式不同,好久没做串行通信的课题了,概念有点模糊,大概就是这样。


谢谢!以后我自己设计USB-ADC/DAC的时候估计用的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59
主题: 2
帖子: 1448
注册: 2018年3月
Finesea 发表于 2022-3-29 22:29
感谢!
找到一个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ision 1.1老了点,不碍事。
在5.6 Isochronous Transfers和 5.10.7 Error Handling中有描述,确实这个问题我想当然了。

看到一个写USB驱动的工程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只要硬件设计,驱动和线材不是烂的辣眼睛。错误率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为什么那些鼓吹USB发烧线材的文章,都有大篇论述,而没有实际测试截图。

顺便问一下“Isochronous Feedback Endpoint” 是个啥东西。
谢谢!

“Isochronous Feedback Endpoint” 是用来保证主从同步传输的,”Feedback Endpoint”指usb音频设备的采样率信息,主机收到采样率信息,再结合同步传输的带宽,控制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同步传输。
再补充一点:采样率信息有计算公式的,好像UAC1.0和UAC2.0的计算方式不同,好久没做串行通信的课题了,概念有点模糊,大概就是这样。 本帖最后由 Album2018 于 2022-3-29 23:3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45
主题: 14
帖子: 2296
注册: 2004年11月
Album2018 发表于 2022-3-29 20:37
UAC2.0规定所有的音频数据都通过同步传输发送,数据不会纠错。
同步传输实现方式,或者叫同步机制,有三种:一是同步模式、二是异步模式,三是自适应模式。
UAC2.0是目前采用最多的,win10采用的是UAC2.0,之前win版本用的是UAC1.0。

现在最新的是UAC3.0,新增了异步传输?我就不了解了。usb音频协议在完善,UAC版本也就跟着更新。

感谢!
找到一个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ision 1.1老了点,不碍事。
在5.6 Isochronous Transfers和 5.10.7 Error Handling中有描述,确实这个问题我想当然了。

看到一个写USB驱动的工程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只要硬件设计,驱动和线材不是烂的辣眼睛。错误率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为什么那些鼓吹USB发烧线材的文章,都有大篇论述,而没有实际测试截图。

顺便问一下“Isochronous Feedback Endpoint” 是个啥东西。
谢谢! 本帖最后由 Finesea 于 2022-3-29 22:3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43
主题: 21
帖子: 794
注册: 2010年10月
虽然对技术细节不甚了解,碰巧看到相关更有深度的讨论:

USB异步传输解决jitter问题了吗
http://bbs_erji_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83546&extra=&page=1

我来说说究竟什么是“USB异步传输”
https://blog_csdn_net/chinaunixj/article/details/7394359

技术细节太多,不是相关从业人士可能都只是一知半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59
主题: 2
帖子: 1448
注册: 2018年3月
Finesea 发表于 2022-3-29 18:51
那是同步传输,还有异步,还有spdif。

UAC2.0规定所有的音频数据都通过同步传输发送,数据不会纠错。
同步传输实现方式,或者叫同步机制,有三种:一是同步模式、二是异步模式,三是自适应模式。
UAC2.0是目前采用最多的,win10采用的是UAC2.0,之前win版本用的是UAC1.0。

现在最新的是UAC3.0,新增了异步传输?我就不了解了。usb音频协议在完善,UAC版本也就跟着更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45
主题: 14
帖子: 2296
注册: 2004年11月
还是来我自己来吧。

这里有篇文章,https://ifi-audio_com/wp-content/uploads/2019/01/iFi-audio-USB-Audio-Gremlins-Exposed.-.pdf
介绍了USB传输的三个问题,jitter,usb power noise,frame noise。除了frame noise其他的都好理解。可惜的是文章有“神棍”特征,正篇论述,几乎没有实例。而且有人提醒,这篇文章是由线材厂家赞助的。

文章最后边引用目录还挺有意思,在看。
https://www_stereophile_com/reference/193jitter/index.html
https://www_stereophile_com/features/368/index.html
还有著名的“bits is bits?”,可惜讨论的是dac的,不是USB传输。

现在打开了一个反“USB Audio Gremlins Exposed: Beyond 1s and 0s, by iFi Audio”的帖子,好欢乐啊,nasa工程师都出来了。 本帖最后由 Finesea 于 2022-3-29 20:1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45
主题: 14
帖子: 2296
注册: 2004年11月
Album2018 发表于 2022-3-29 18:34
USB音频传输是实时传输,有校验功能但是不纠错,因为纠错信息回传主机要求重发数据包会导致时钟对不上,产生更大的声音失真。


那是同步传输,还有异步,还有spdif。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59
主题: 2
帖子: 1448
注册: 2018年3月
Finesea 发表于 2022-3-29 17:10
我只在这段中文资料中看见这样的描述。英文文档没有见到类似的描述,官方文件,翻译文件,你信谁?

要不要回复下Audio USB 规范中的描述是错误的?

USB音频传输是实时传输,有校验功能但是不纠错,因为纠错信息回传主机要求重发数据包会导致时钟对不上,产生更大的声音失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954
主题: 149
帖子: 4801
注册: 2010年1月
Finesea 发表于 2022-3-29 17:10
我只在这段中文资料中看见这样的描述。英文文档没有见到类似的描述,官方文件,翻译文件,你信谁?

要不要回复下Audio USB 规范中的描述是错误的?
没必要,你信你就去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45
主题: 14
帖子: 2296
注册: 2004年11月
lalakuku 发表于 2022-3-29 16:15
可见校验是有条件的。


我只在这段中文资料中看见这样的描述。英文文档没有见到类似的描述,官方文件,翻译文件,你信谁?

要不要回复下Audio USB 规范中的描述是错误的? 本帖最后由 Finesea 于 2022-3-29 17:1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954
主题: 149
帖子: 4801
注册: 2010年1月
Finesea 发表于 2022-3-29 13:07
主机将音频流接口的备用设置设置设置为“1”后,开始传输PCM样本。
对于接收到的每个数据包,USB IP将其写入FIFO内存,然后向应用程序发出中断。
应用程序将数据复制到循环缓冲区。
另一方面,SAI IP通过I2S向音频编解码器传输数据。
SAI使用DMA传输。每次DMA完成数据包传输时,它都会引发一个传输完成中断。
接收到传输完成中断后,DMA被编程为从循环缓冲区读取下一个数据包。
数据同步激活时,应用程序估计编解码器采样率。每次主机需要数据时(同步到EP同步),设备都会发送计算的采样率。

USB规范中有4种类型的IN传输和OUT传输:批量传输、同步传输、中断传输和控制传输。

  批量传输用于在主机和设备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所有USB传输都带有CRC(校验和),它表明是否有错误发生。在一次批量传输中,数据的接收端必须验证CRC.如果CRC正确,传输被应答,数据被假定已经传输无误。如果CRC不正确,传输不会被应答,然后将会重试。如果设备未准备好接收数据,它将传送一个否定应答(NAK)信号,该信号将会使主机重试传输。批量传输不被认为对时间要求严格,因此将会安排在以下将要讨论的、对时间要求严格的各种传输的周边时间。

  同步传输用于在主机和设备之间实时传输数据。若主机建立了同 ...

可见校验是有条件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45
主题: 14
帖子: 2296
注册: 2004年11月
在Universal Serial Bus Device Class Definition for Audio Data Formats 2.0中,第13页,第2.2小节中,有明确描述:
A virtual frame packet is defined as a packet that contains all the samples that are transferred over the bus during a virtual frame. For full-/high-speed endpoints, the virtual frame packets are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physical packets that are transferred over USB.

“the virtual frame packets are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physical packets that are transferred over USB ” 明确说明传输Audio stream的VFP的传输方式和USB物理包一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45
主题: 14
帖子: 2296
注册: 2004年11月
在Universal Serial Bus Device Class Definition for Audio Devices 2.0规范中, 5.2.4.6 小节 Encoder Error Control 错误编码有一个表格,列出了错误代码。

如果PC和USB之间通信的音频流没有任何校验,为什么会有这个错误代码表?

本帖最后由 Finesea 于 2022-3-29 14:08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45
主题: 14
帖子: 2296
注册: 2004年11月
lalakuku 发表于 2022-3-28 16:29
音频流传输后校验?


主机将音频流接口的备用设置设置设置为“1”后,开始传输PCM样本。
对于接收到的每个数据包,USB IP将其写入FIFO内存,然后向应用程序发出中断。
应用程序将数据复制到循环缓冲区。
另一方面,SAI IP通过I2S向音频编解码器传输数据。
SAI使用DMA传输。每次DMA完成数据包传输时,它都会引发一个传输完成中断。
接收到传输完成中断后,DMA被编程为从循环缓冲区读取下一个数据包。
数据同步激活时,应用程序估计编解码器采样率。每次主机需要数据时(同步到EP同步),设备都会发送计算的采样率。

USB规范中有4种类型的IN传输和OUT传输:批量传输、同步传输、中断传输和控制传输。

  批量传输用于在主机和设备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所有USB传输都带有CRC(校验和),它表明是否有错误发生。在一次批量传输中,数据的接收端必须验证CRC.如果CRC正确,传输被应答,数据被假定已经传输无误。如果CRC不正确,传输不会被应答,然后将会重试。如果设备未准备好接收数据,它将传送一个否定应答(NAK)信号,该信号将会使主机重试传输。批量传输不被认为对时间要求严格,因此将会安排在以下将要讨论的、对时间要求严格的各种传输的周边时间。

  同步传输用于在主机和设备之间实时传输数据。若主机建立了同步端点,主机会为同步端点分配一定数量的带宽,并且它将在该端点上规律地执行IN传输或OUT传输。例如,主机可以每125μs对该设备OUT 1KB数据。由于分配了固定的、有限数量的带宽,如果出现了任何异常,都将没有时间重发数据。数据具有正常的CRC,但是如果接收端检测到错误,将没有重发机制。

  中断传输被主机用于定期探询设备,以发现是否有值得做的事情发生。例如,主机可以探询音频设备,核对静音(MUTE)按钮是否已被按下。“中断”传输这个名称有一点混淆视听,因为其并不中断任何事情。然而,数据的定期探询给出了主机中断将会提供的相同类型的功能。

  控制传输与批量传输非常相似。控制传输会被应答(即可以被NAK),并且以非实时方式传送。控制传输用于正常数据流以外的操作,例如询问设备功能或端点状态。设备功能描述的说明在本文范畴之外,本文仅陈述诸如“USB音频类”或“USB大容量存储类”等预定义的类型,它们能够实现跨平台的互操作性。

  USB帧中制定了所有的传输类型。高速USB帧的长度为125μs(Full Speed USB帧为1ms),并由主机发送帧起始(SOF)消息进行标记。同步传输和中断传输每帧至多发送一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157
主题: 184
帖子: 3544
注册: 2004年10月
kangqiao979 发表于 2022-3-28 21:01
断路器考虑到适配性和电安全性,还是用了ABL空开


合格的熔丝安全性没问题,一些所谓发烧熔丝的安全性存疑,用在专线上问题不大。
空开里面有个电感,对于频宽、解析、音场音响蛮大。我手里有一个ABL冷冻版,对比过后拆下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没想到,USB数据线对音质的影响如此之令人吃惊。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