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如何得到完美原片?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859 回帖:3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3.824
主题: 45
帖子: 4089
注册: 2013年1月
fang2004 发表于 2022-08-04 16:54
谷歌相机拍照,大部分都是多张raw堆叠计算出来的。数码相机的单张raw,难出那样的效果。

是的。就是模拟人眼的HDR识别,也就是曝光。其实人眼没有看到图像,感受色彩的黄斑区很小。人眼看到的图像实际上是“自动拼合”的,每一个拼合瞳孔(光圈)是植物神经自动调节的。其实你看白云的时候,瞳孔自动缩小;而你看地面的阴影的时候,瞳孔又自动放大。你脑海的实景实际是自动拼合的。而计算摄影的“多重曝光”,就是模拟这个大脑的动作,多个RAW自动定位像素(算法防抖),多种曝光,自动拼合,生成一张照片。

计算摄影,就没有什么“后期”一说了,全部接管。实际上傻瓜相机更进一步的高级摄影。从手机来说,连场景选择都不让用户选择,而是自动AI判断。以前有个说法叫“滤镜前置”vs“滤镜后置”,这都是无聊的讨论。在“计算摄影”大势前,其实最受到降维打击的就是摄影师。其实绝大部分场景,其实用一个好一点的手机就能工作。数码相机,成了一种仪式感的东西。使得很多普通用户觉得花钱请摄影师拍得没我的手机好,这就是“计算摄影”给大众的福利。

所以,功夫在诗外。在“计算摄影”的大环境下,摄影师要加强自己个人品牌建设,因为很多用户用手机随便拍摄就不错的。如果用户自己注意构图,普通人用手机就觉得自己拍得不错,这样的人越多,摄影师就越难做。尤其是“个人摄影师”。stevenkoh 编辑于 2022-08-11 12:5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3.824
主题: 45
帖子: 4089
注册: 2013年1月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很难,谷歌相机(手机相机)和数码相机是两种方向。简单说,谷歌相机就像空客的操控,最终是电脑说了算;而数码相机像波音,最终是人说了算。谷歌相机(手机计算摄影:包括谷歌、苹果、中国手机厂商)的在摄影的曝光前面就切入干预了。也就是说,首先AI识别场景,并知晓用户的操作意图(比如人像模式),结合两者优化调整曝光参数,然后再曝光拍摄。获取的RAW文件再进行后期处理。这样获取谷歌相机的直出效果。

而普通数码相机前面的绿色文字是没有的,这些都留给摄影师自主操作。所以,谷歌相机获取的RAW文件,是他自己全掌控的RAW文件。而普通数码单反/微单的RAW文件完全是摄影师自己的选择。这个不完全一样。

这里可以看看计算摄影的原型机,是一个可编程的全套可控制平台。从用户拿起相机扫描景物就开始工作。而不是像数码相机的ISP/DSP,都在按动快门后,一个被动的后期优化流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也就是说,摄影师自己要获取“原片”,只能靠自己了。靠自己熟练高效使用RAW解码器,比如LightRoom。看看下面的例子,出个几百张也轻松。

knwmj 发表于 2022-08-05 22:13
是的,用LR必需学会同步大法,这样出几百张也是轻轻松松的
LR11.4x连天空AI蒙板也能同步,超级强大
stevenkoh 编辑于 2022-08-10 22:2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0.8
主题: 18
帖子: 779
注册: 2019年11月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PS动作+批处理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651
主题: 68
帖子: 9041
注册: 2004年11月
现在加精修都很难了,一般的地方都是底片打包,而且现在打包走的底片,一般就是初修的。就是LR里修过颜色的,如果拍的好点,人再靓一些(希望吧)  那种几乎是可以不精修的

精修也不是颜色不颜色的问题,主要是胖瘦。和人的整体形象。大环境,衣服褶皱这种

想让人加精修,还得上NB销售,好的销售,什么片子都能给你卖出去,和技术关系不太大

我只说点商拍的事,不谈技术Tianmou 编辑于 2022-08-08 18:0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北省
泡菜
泡网分: 1.394
主题: 15
帖子: 1363
注册: 2005年9月
时间工厂 发表于 2022-8-4 04:41
说的再直白点,就是想要谷歌相机的直出效果。把raw放进去,出来的是谷歌相机拍出来的效果。
谷歌相机拍照,大部分都是多张raw堆叠计算出来的。数码相机的单张raw,难出那样的效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3.824
主题: 45
帖子: 4089
注册: 2013年1月
时间工厂 发表于 2022-6-15 08:57
你在偷换概念了


关于“色温”的概念,其实很多时候是误导的。我们以为是一个物理科学概念,实际色温是一个生物科学统计的概念,只不过借用了一些“科学的计量方式”。我们码农只要接触后者,我们不关心具体的原理,只关心CIE认可的通用公式。有些拗口,大家不理解,我就列举一个例子,
1.何为“色温准”?
2.“徕卡色的色温”准吗?
3.如果用户喜欢“徕卡色”,那么“色温”谁说了算?

所以,“色温准”包含两个问题,何谓“原色”,何谓“色温准”?是“原色”本身的色温、还是“摄影师”的色温、还是“用户喜欢”的色温?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个都搞不明白,如何定义呢?

对于面向消费者的“手机”,答案很简单,谁愿意买单就怎么优化,消费者喜欢徕卡色,那么手机就盯“徕卡色”。而摄影师不是最终的消费者,因为摄影师需要由客户买单。

所以,我们只能说“徕卡色”的色温,是肯定不准的,但消费者就喜欢这个。那我们怎么办?不同的人由不同的立场,但怎么让消费者买单,立场不同,策略也不一样。

但技术是科学,科学只有一个立场,就是徕卡色的色温不准。可以看这个链接《这分明就是一张色温不准的照片嘛,非要说是“莱卡味”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3.824
主题: 45
帖子: 4089
注册: 2013年1月
时间工厂 发表于 2022-6-14 14:44
Luminar AI、DxO PhotoLab、Ashampoo Photo Optimizer等AI修片工具也都不理想,自动化批量修片怎么这么难?我想得到的只是智能手机直出的效果,至少把色温弄准吧,至少能有智能场景判断吧。有没有人知道什么软件能帮到我?在顾客不愿意多出钱,我也不愿意多花时间的情况下,不浪费掉那么多原片?


都在说“自动化出片、修片”,其实楼主要的不是一项,而是两项。就是在“智能手机直出”的前提下,RAW文件能自动出片。也就是说,假如楼主用徕卡相机拍摄RAW(DNG)照片,能不能有一个RAW解码软件,能自动化的出片到徕卡相机直出的程度?或者说,我们没有办法通过制作DCP文件,批量自动化的处理徕卡RAW(DNG)文件,来达到徕卡直出JPG的效果。

答案,是否定的。徕卡RAW(DNG)+ DCP ≠ 徕卡直出JPG(链接)

因为 :
1.RAW+DCP,不完全等于相机直出。
2.我们无法定义“徕卡原色”相机原色这种概念,但我们知道存在“相机风格取向”这个市场取舍的技术原理。
  我们只知道RAW本身没有颜色,而徕卡DNG文件内部,是没有“徕卡原色”这个东西的,“相机风格取向”的颜色风格,是相机/手机在ISP处理的时候生成的。徕卡DNG没有ISP处理单元,所以没有自带的徕卡色。
3.摄影师可以自行处理RAW文件,得到摄影师自己颜色风格的“取向”。所以,ACR/PS提供了批处理概念。但是这个“批处理”的风格不是属于Adobe、不是属于RAW文件,而是属于摄影师自己的。摄影师,并没有办法通过这个批处理“简单”模拟相机直出。

所以,关键还在于摄影师能否“固定”自己的摄影风格,形成自己的独特摄影风格。就像前面给到了那个摄影师范例,他根本无所谓什么相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0.385
主题: 9
帖子: 351
注册: 2020年1月
自动化批量修片

手机也不大行,苹果有些图也是傻自动。还得手动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泡菜
泡网分: 6.33
主题: 21
帖子: 1174
注册: 2016年9月
谁给你建议,你就跟谁杠!不知你是什么意思?
既然你感觉影友的建议都不行,那又何必来论坛询问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822
主题: 7
帖子: 1464
注册: 2004年3月
[qquote]hotmusic 发表于 2022-6-23 11:50
这正好说明了Q的镜头像场覆盖不足,而普通RAW解码程序都已经内嵌了镜头校正文件,用户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原始图像。
[/quote]

你这不自相矛盾吗。说明这软件不怎的,连windows文件夹自己打开都能看到正常raw文件,fastviewer不能解dng参数,何用之有? 本帖最后由 末文 于 2022-6-23 23:2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376
主题: 13
帖子: 1101
注册: 2002年5月
末文 发表于 2022-6-19 04:02
打开Q的DNG文件四个角都有黑影,还是用回photoshop express


这正好说明了Q的镜头像场覆盖不足,而普通RAW解码程序都已经内嵌了镜头校正文件,用户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原始图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24
主题: 45
帖子: 4089
注册: 2013年1月
eelo 发表于 2022-6-21 13:21
手机像素上亿只是噱头,最后处理后照片的效果也就朋友圈看看还行。要是大图可用,那就没相机啥事了。
电脑好一点效果的后期处理,需要多少时间运算?


我是应为“原片”才进入讨论的。因为我很清楚“原片”技术上是怎么回事,毕竟我就是搞这个的。实际上,从消费者角度,的确没有相机啥事了。看看下面的展览,都是号称“直出”的。现在ISP都提供集成的解决方案,手机厂商攒机更方便了。如果高通像华为一样,去搞一个“Leica 认证”,那么不管你的手机 CMOS是索尼的也好,是国产的也罢,他都可以理论上(技术、商业、法律)上,给你提供一个徕卡“原色”方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69710900?

其实说白了,这不是技术问题。只不过相机厂商不愿意“左脚踩右脚”,左右互搏。相机已经退守工业专业级定位了,而放弃了消费者市场。简单说,相机厂商和Sony以前的手持录像机一样了,消费级的DV摄像机已经没有了。现在的摄像机都是“生产者”的市场定位。

这是手机上述“直出”的手机上亿像素的说明,其实装到相机马上可用。但没人会用,因为相机厂商的“颜色定义权”,是绝不会拱手让给他人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829
主题: 45
帖子: 1173
注册: 2006年2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6-18 22:26
这肯定不是技术问题,我认识搞这行的人。手机上亿像素了,已经超过很多全画幅相机了。而且ISP根本不管是手机像素还是相机像素。关键是相机市场本身市场定位的问题。

“完美原片”,里面涉及两个问题,一个叫“完美”,这是ISP信号处理的事情;一个叫“原片”,这是CMOS的事情。对于手机,全部是消费者问题,所以必然需要“完美”,楼主需要的工程师扎堆在手机影像的大厂里。

而相机定位到底是“消费者自用”,还是“摄影师”?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消费者,当然要“完美”,而“摄影师”,需要的是“原片”。很多时候,摄影师本身就是制造“完美”的人,根本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来干涉摄影师对“完美”的定义。

所以,楼主的关键是两个:
1.让用户多花钱;
2.自己学习快速加快流程,提高初筛的工作效率。

这类所谓的AI软件,现在大部分固化在手机的摄像算法里。这种东西越普及,摄影师营生的压力就越大。因为普通客户觉得自己随随便便一按快门就不错了。那么摄影师的价值在哪里呢?这是很残酷的迭代。

所以,这样的AI软件,其实越少越好。因为你在用,客户也会用到。现在他们仅仅局限在手机端,等他们自己相机觉得也不错。那么客户根本就不找摄影师了。

所以,加强自身,不要依赖AI软件。初筛,也 ...

手机像素上亿只是噱头,最后处理后照片的效果也就朋友圈看看还行。要是大图可用,那就没相机啥事了。
电脑好一点效果的后期处理,需要多少时间运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58
主题: 56
帖子: 6218
注册: 2005年12月
时间工厂 发表于 2022-6-19 02:40
别把自己当艺术家,你就是个技工

技工有技工的方法啊,也告诉你了
但是你要艺术家将就你这连技工活都还做不好的要求,就天真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822
主题: 7
帖子: 1464
注册: 2004年3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6-15 17:41
你去下载一个 FastRawViewer 去试试看。


打开Q的DNG文件四个角都有黑影,还是用回photoshop expres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58
主题: 56
帖子: 6218
注册: 2005年12月
固定的场景,一个设置就够了
那些职业的就是这样
在就固定客户类型的,比如建筑,舞台,也是可以有固定设置
至于是否和手机一样,手机是搭上巨大细节损失的,你喜欢的话,要不就恶补美术知识,要不就改用手机
况且,哪位大师一次会有200张有艺术价值的片子呢? 本帖最后由 piggy9999 于 2022-6-18 23:0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45
主题: 3
帖子: 41
注册: 2022年5月
你不应该把精修单列出来收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24
主题: 45
帖子: 4089
注册: 2013年1月
eelo 发表于 2022-6-17 14:36
楼主应该是希望相机能拍出手机的效果,而画质还是相机的素质。
一句话,想的美。
手机的摄影系统和普通相机比较,本质来说根本就不是一种系统。相机靠记录,手机靠计算。
那相机能像手机一样“计算”吗?应该不可能,就目前主流的手机和相机比较,手机算力明显超越相机,那相机可以用更好的CPU等算力元件吗?应该不行,1是散热,2是功耗。而主流相机的原片数据量远大于手机那米粒大的镜头,小指甲盖大小的感光元件产生的数据。那也要同样效果的计算,那配一台笔记本当后背也吃不消。
问一个有趣的问题,为啥现在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散热,手机小了,散热做不到。


这肯定不是技术问题,我认识搞这行的人。手机上亿像素了,已经超过很多全画幅相机了。而且ISP根本不管是手机像素还是相机像素。关键是相机市场本身市场定位的问题。

“完美原片”,里面涉及两个问题,一个叫“完美”,这是ISP信号处理的事情;一个叫“原片”,这是CMOS的事情。对于手机,全部是消费者问题,所以必然需要“完美”,楼主需要的工程师扎堆在手机影像的大厂里。

而相机定位到底是“消费者自用”,还是“摄影师”?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消费者,当然要“完美”,而“摄影师”,需要的是“原片”。很多时候,摄影师本身就是制造“完美”的人,根本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来干涉摄影师对“完美”的定义。

所以,楼主的关键是两个:
1.让用户多花钱;
2.自己学习快速加快流程,提高初筛的工作效率。

这类所谓的AI软件,现在大部分固化在手机的摄像算法里。这种东西越普及,摄影师营生的压力就越大。因为普通客户觉得自己随随便便一按快门就不错了。那么摄影师的价值在哪里呢?这是很残酷的迭代。

所以,这样的AI软件,其实越少越好。因为你在用,客户也会用到。现在他们仅仅局限在手机端,等他们自己相机觉得也不错。那么客户根本就不找摄影师了。

所以,加强自身,不要依赖AI软件。初筛,也是一个定位自己摄影风格的关键节点,唯有我处才是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829
主题: 45
帖子: 1173
注册: 2006年2月
楼主应该是希望相机能拍出手机的效果,而画质还是相机的素质。
一句话,想的美。
手机的摄影系统和普通相机比较,本质来说根本就不是一种系统。相机靠记录,手机靠计算。
那相机能像手机一样“计算”吗?应该不可能,就目前主流的手机和相机比较,手机算力明显超越相机,那相机可以用更好的CPU等算力元件吗?应该不行,1是散热,2是功耗。而主流相机的原片数据量远大于手机那米粒大的镜头,小指甲盖大小的感光元件产生的数据。那也要同样效果的计算,那配一台笔记本当后背也吃不消。
问一个有趣的问题,为啥现在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散热,手机小了,散热做不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24
主题: 45
帖子: 4089
注册: 2013年1月
时间工厂 发表于 2022-6-15 14:27
你连诉求都没看明白,就提供解决方案,能行吗?又把完美原片偷换成精修片,完全驴唇不对马嘴。


你去下载一个 FastRawViewer 去试试看。

他家不用相机的曝光值而自己用RawDigger的预处理技术来渲染 RAW的显影图像。这要比你提到的所有Luminar AI、DxO PhotoLab、Ashampoo Photo Optimizer都要高级,当然打开的速度要慢些。
(点击大图)

科普一个原理:
相机内部有 CMOS (底片)+ ISP(显影),两者共同作用得到JPG/HEIF文件(照片)。如果光有CMOS数据,那就是RAW文件。RAW文件你可以认为是数字底片。RAW文件,是没有经过ISP的(其实有些RAW包含降噪、堆栈运算或压缩啥需要ISP配合,不过可以忽略)。

既然是所谓“底片”,那是不能显示的。但现在RAW文件内都内嵌一个 JPEG文件,用作预览,有的还非常大,可以直出。这个RAW内嵌的JPEG是经过ISP处理的。

很多RAW显示文件,其实不是从RAW本身读取数据,而仅仅从读取这个内嵌的JPEG图。但RAW处理器,比如ACR是不会读取这个内嵌的JPEG图的,因为这和他们自己处理的RAW数据不同,这就是你的困惑。

而我推荐的RAWFastViewer只是一个候选方案,他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RAW的潜力。不管是FastRawViewer,还是ACR他们都做不到和内嵌的相机直出JPG颜色完全一样。但我个人认为FastRawViewer应该要比ACR好一些。

举个例子:徕卡相机的RAW(dng)文件无法复现相机直出的JPEG。但一般可以认为FastRawViewer可能会比ACR打开的要好一些,仅此而已。

当然很多摄影师不在乎,反正自己初调也不费劲。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2-6-15 18:0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2
主题: 48
帖子: 7248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时间工厂 发表于 2022-6-15 14:24
很多时候惨不忍睹


我也不愿意用这个“自动”,但dpreview上的有些JPEG样片就是这样“自动”出图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24
主题: 45
帖子: 4089
注册: 2013年1月
时间工厂 发表于 2022-6-15 08:57
你在偷换概念了


哈,我只是在帮助大家更精准的理解概念。没有什么人能更比我为摄影师群体考虑了。我只是一个制作照片输出软件的码农,对色准有一些专业研究罢了。但我很理解摄影师群体,您的诉求是两个:
1.让“原片”更讨喜,使得客户能多选“精修”多加钱;
2.让“原片”更智能,减少自己的后期工作量。

实际上,这两个工作“智能手机”正在做。因为我这里用户手机直出的JPG输出诉求越来越多了。这对摄影师是一个潜在的挑战。我的给您的建议是两个:
1.优化自己的工作流程,使得工作效率更高效。不要对客户做“无效确认”,高效率沟通以达到客户的逐步确认(这里面的工作流程很讲究);
2.做自己的品牌,也就是“颜色的风格”自己(摄影师)说了算,而不是客户说了算。这东西,功夫在诗外,需要摄影师自己的人设界定。否则“让客户满意”是工业品思维,而不是“服务思维”。服务行业思维是“奢侈品”思维,让客户跟随摄影师的建议。

至于什么原片读取软件,这都是无关紧要的。现在的设备大大超过摄影的技术需求。原片,是一个原料。只要杂质含量低就行。对于设备,就是信噪比、光通量、镜头、噪点、画幅等等,这些对客户来说,枯燥无比,和美不美的毫无任何关联。客户本来就不应该接触原片。你给客户的,只能是低工作量的“初修”,而不是“精修”。这里面的商业技巧,各家不一了。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2
主题: 48
帖子: 7248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时间工厂 发表于 2022-6-14 14:44
拍了200张客片,但顾客并不愿意加精修。感觉那么多辛苦拍到的照片都浪费了,机身直出的原片缺陷挺多的,色温曝光对比伽马都不尽人意。用DPP导片子,虽然可以批量同步设置,但是自动伽马值还是要一张一张的点,无法同步自动。LR也是同样的问题,不够智能,从200张从RAW文件到看上去不错的原片,需要付出一两个小时的精力。

Luminar AI、DxO PhotoLab、Ashampoo Photo Optimizer等AI修片工具也都不理想,自动化批量修片怎么这么难?我想得到的只是智能手机直出的效果,至少把色温弄准吧,至少能有智能场景判断吧。有没有人知道什么软件能帮到我?在顾客不愿意多出钱,我也不愿意多花时间的情况下,不浪费掉那么多原片?


试过LR里面的自动调片吗?全选,点“基本”里面的“自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如何得到完美原片?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