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佛心慧语 ◎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5844 回帖:10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21
注册: 2004年1月
又回想起7年前初读此书时的欣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2.861
主题: 466
帖子: 16908
注册: 2003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多谢楼主,收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54
主题: 17
帖子: 632
注册: 2003年12月
阿弥陀佛!
同意楼下的提议,成立一个无忌佛学会。
我一直认为摄影的终点(重点)不是在相机镜头前面的世界,而是在相机镜头后面的内心。风光照片不仅仅是表现外在世界的美,而更应该表达出自己内心出世的意境;人文照片不仅仅是记录世界的真相,而更应该表达出自己内心入世的慈悲。我想这对于喜欢摄影的学佛者是个很好的契入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4.166
主题: 502
帖子: 12284
注册: 2002年11月
看过南怀瑾先生的几篇文章,感觉这老先生的文化底蕴真是丰厚。正攒钱打算进一套南老先生的全集,我看最低价格的也600好几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3.323
主题: 33
帖子: 4977
注册: 2003年5月
字字珠玑,句句箴言。
慈悲之怀,感天泣地,智慧之光,普照众生。
拜读一遍,茅塞顿开;拜读二遍,净化吾心;拜读三遍,渐生忏悔;······拜读百遍,能否觉悟?
善哉!善哉!功德无量!!

阿弥陀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413
主题: 102
帖子: 5526
注册: 2001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好提议!

慧律法师的佛心慧语正是言简意赅的开明见性。以此慧语直指我心:佛在人心,心在无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526
主题: 32
帖子: 1134
注册: 2003年8月
干脆成立无忌佛学会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413
主题: 102
帖子: 5526
注册: 2001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南无阿弥陀佛!

慧律法师简介:

慧律法师,台湾云林县人氏,一九五二年出生于云林县四湖林厝村,俗名林益谦。俗家务农,幼年的乡居生活,使法师养成了勤俭朴素、刻苦耐劳的精神。
法师自幼聪颖,勤奋向学,高中就读于台北建国中学,对于哲学与心理学相当感兴趣。一九七四年进入台中逢甲大学就读,进入了佛学社团普觉社,因此种下了日后出家的因缘。
法师热衷于普觉社的各种佛学活动,使其对佛学经义有更进一步的体悟,除了社内的活动外,法师又常利用寒、暑假参加各寺院所举办的佛学营、佛七、斋戒学会等。这一连串的亲近道场、钻研佛经,使法师对佛法更增添一份孺慕之情。一九七五年元月于南投水里莲因寺,皈依忏云法师,法号心谦。
大学毕业后,法师于高雄「凤山佛教莲社净土专宗研究所」专研净土宗,体认到只有学习佛的行为,学习佛的智能,学习佛的道理,才是永恒不灭的真理,于是决定出家,一九七九年于凤山佛教莲社依煮云法师(一九一九~一九八六)座下披剃出家,法号慧律。
法师的出家并没有得到家人的谅解与认同,他们认为法师大学毕业,理当就所学开创一番事业才对,怎样反而「遁世」、「逃避」;但法师心意已决,世俗的名利再也不能动摇其志,他认为一切的误解与排斥都只是过渡现象,时间为证明一切。如今,法师以行动表现来验证自己的抉择,不仅使原先反对的家人认同了他当初的决定,更使家人因而向佛。
一九八○年,法师于高雄龙泉寺受具足戒,戒毕入台中南普陀佛学院,三年毕业,复任锡高雄美浓雷音寺,时序一九八三年三月至一九八四年七月,这段期间法师闭关修行,研读经藏,颇有所悟。
法师出家二十余年来,常应各大学佛学社之请,赴各校讲经弘法,并在全省各地举办佛学讲座,讲经度众不计其数。法师深入浅出的解说与技妙的譬喻,令人拍案叫绝,每一场佛学讲座都是座无虚席,信徒遍布全台,难以计数。
由于法缘殊胜,法师在因缘成熟之后,于一九※※※十月创建了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表示,建立文殊讲堂的主要目的,是要举办出家众的结夏及讲经活动,以讲述阿弥陀经、十四讲表、楞严经、戒律….等。
回顾慧律法师在教界所卷起的旋风,是一九八五年七月于高雄国军英雄馆开讲「死亡的艺术」之后,其旋风横扫全台,尤其是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一日一连四天,在台北中华体育馆的弘法大会最为壮观,共吸引了九万名信众,为佛教界罕见之热潮。
慧律法师的戒律基础来自广化法师和忏云法师,佛学造诣则承自台中李炳南居士。法师长住于高雄文殊讲堂,长期举办佛学讲座,使得高雄地区沐浴在法师的慈悲与智慧光芒的照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526
主题: 32
帖子: 1134
注册: 2003年8月
阿弥陀佛!此乃无量功德!

台湾高雄文殊讲堂的高僧慧律法师的智慧之言欢喜佛我早在97年出版之时就受教了.宁编在无忌网上开贴弘法同样也是无量功德!可敬可敬!
效佛心循慧语能使众生脱离痛苦,抛弃愚昧,于迷惘中大觉大悟大智大慧!

欢喜佛一拜再拜三磕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0.221
主题: 85
帖子: 3330
注册: 2000年12月
补充>>

                               印光大师开示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忘念一起,当下就要叫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和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去修行,决定可登西方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0.221
主题: 85
帖子: 3330
注册: 2000年12月
好文,顶!
阿弥陀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413
主题: 102
帖子: 5526
注册: 2001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自觉
自悟
自识
自在

-----------

有缘有识之士都来谈谈感受和心得如何!

南无阿弥陀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965
主题: 7
帖子: 165
注册: 2003年12月
谢谢 这正是我现在需要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413
主题: 102
帖子: 5526
注册: 2001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三] 自识篇
修行是点滴工夫。
把自己的心净化了、安定了,法就会从你的生命中升华、显现,而迸发出你生命的潜力。
所有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是马拉松的成绩,而是接力赛的成果。
“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郤你一生大事。
即今休去(放下)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
人活着,唯一任务,就是净化自己,发掘生命的唯一真实。
心若不安,生活就形成对生命的惩罚,作弄与煎熬。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日子就会不好过。
人命呼吸间。朋友,珍惜!
身遇患难,宜忆古人之曾遇此者,胜於此苦。必须心安、切忌忧虑。
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济。一毫之拂,即勃然怒;一事之违,即忿然发――是无涵养之力。
信仰是理智的延续,不是感情作用。
交通拥挤、车辆多,找不到停车位,内心执着、放不下,找不到安详处。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
要为享受生命而工作,不要只为生活而工作。
如是因,如是果。菩萨缘於畏因,凡夫苦於畏果。
能为别人设想者,永不寂寞。
有人能抵抗百万大军,却无人能抵抗死神的来临。
若能像看别人的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地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当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顺境时勿怠惰自大,逆境时要勇敢忍受。
诳妄之人,常常无故树立敌人。
世间一切乃众缘合和,众力所成,非独一人所能,是故当怀感恩之心。
失意,治之以忍;快意,治之以淡。常令心无增减,是名入道之人。
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容人之过,却非顺人之非;若以顺非为有容,世亦有赖有君子。
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茁壮。
在竞争的生活中,放下得失。好坏成败终将过去,以平淡之心来生活。
我们要能够承担别人的苦,原谅别人,为别人的立场想,那么你好心的建议才会有效。
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事实),不如去接受它,这叫认命。
恶魔的领土是欲、黑暗、争执、剑、血、战斗。也是嫉、妒、憎、欺、谄、谀、隐秘与毀谤。
佛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记忆是意识的残影。切莫造成包袱。
人生是在不断与自己战斗的连续剧。
妄想是生命无谓的浪费。
人能逃过法律制裁,不可能逃过因果业力。
能学着不干扰别人,他就能心无恐惧地和平生活。
想到对岸去,就不能只沿着岸边跑。
心灵的窘困,是人生最可怕的贫穷。
任劳易,任怨难。
劝告别人时,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内心能不受欲望的冲激与勾引,烦恼自然减少。
福――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
当别人真正需要你帮忙时,应当不吝的伸出你的手。
大部分的人,迷於肉体的美好,即无法看见其结果所引起的灾害。
不洗澡,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尊贵是来自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径步窄处,须让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须留三分与人尝。
佛法是一种解脱束缚的教育。
要听两种人的话:一是有智慧的人,二是有经验的人。
智慧是生命的泉源。愿望是生命的动力。行动是生命的展现。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是否相同,即知他是否真心的。
不要去猜测他人的想法,若无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没有大智慧的直观,而说的客观,也是一种主观。
一个人不能够创造环境,就会被环境所创造。
真正失败的人就是向环境屈服的人。
人生的真理是隐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待有馀而后济人,必无济人之日;待有馀而后读书,必无读书之时。
宁过于君子,勿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淺;失于小人,其为祸深。
智慧虽然无形,郤能丰富你的生命。
当你察觉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时,正在想什么时,那你就知道什么叫做“道”了。
风来疏竹,风去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潭不留影。
“身”为苦本,“我”为罪孽。
人随处作主,就会立处皆真。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则少悔。
让泪水来告诉你世间的真相。
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没有诚意学习某件事的人是永远学不会的。
懂得与他人相处的人,既能享受到生活之真正乐趣。
与人相处之道在於――无限的容忍。
当你懂得关心你周遭的人事物时,别人也同样的会给与回报。
你一天中曾踏实地活过一小时吗?
佛陀说:“布施给我的功德等於布施给乞丐中之下賤者。”
当你对自己诚实时,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骗得了你。
“禅”就是活在现前这一刹那,不前瞻亦不后顾。
用伤害别人,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美丽的花果,是由好的种子产生的。
掌握小的现实,不如掌握大的真实。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谋之。
虚已下问,是第一有益事,当不耻下问。
陶器用泥和水和成,最后仍要归於碎片。生命亦正如陶器,故知无常才是人生的常理。
智慧从内心深刻地体悟而得,聪明从知识的累积而得。
艰困的环境使人成长、成熟,从艰困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能体谅别人。
时光灭处命光微,到眼繁华转眼非。莫在险途贪五欲,弥陀日夜望儿归。
每个人与社会、国家,整个世界皆息息相关,因此,不应轻视自己的力量。
将你的生命投资於别人身上时,你就不再只是一个人了。
世间人所谓的“爱”,在“永恒”的辞典里找不到。
“魔心”,叫你看什么都不顺眼。“佛心”,叫你看什么都要顺眼。
佛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因为他恢复了原态。
把盐叫成糖,盐也不会变甜的。人不从内在改变自己,别人再多的赞美也是徒然。
欲望永远无法获得满足。因为欲望的繁殖力很强。
人睡着了,梦境就真实不虚;人不觉醒,世俗琐事也成真。
欺世瞒人都易,惟有自己良心最难。
伤害别人的人,必受果报。
於虚妄处,强加分别执着――即是业障。
世间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惜福,一针一草,当思来处不易。
大富由天,小富由人――勤俭惜福。
不耕种哪有收获呢?如果不懂得布施,将来就没希望可言。
当你请不起人家吃水梨,就改请果汁;没有果汁就沏茶,甚至於白开水。不然就和颜悦色,洗耳恭听。
当你贫穷时,那就用身体去布施,如扫地、洒水、搬东西。这也是一种布施。
人贵自立,自立必先能自强,勿依赖人,勿强求人,他人无论亲疏,一切皆不可靠。
如坚固的岩石不为风所摇动,贤人被诽谤或称赞都不动心。
如木工调直木,弓师矫正箭直,造沟者疏导水,贤人调御心。
闻恶,不可即嗔,恐为谗夫泄忿;闻善,不可即亲,恐惹奸人近身。
人于橫逆来时,愤怒如火,忽一思及自己原有不是,不觉怒情躁气,涣然冰消。
念自己有几个不是,即我之气平;肯说自己一个不是,即人之气亦平。
责已者,可以成人之善;责人者,实以长已之恶。
放逸的人虽有生命,却也等于是死的。
人并非生而贵,而是因其工作而贵。
内心充满嫉妒或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容貌端正的人。
心如虚空,包容一切,方能远离对立的观念。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亦是无形的布施。
凡事心存诚恳,而不虚情假意。
凡事心存恭敬,而不藐视他人。
暴怒、焦虑、淫欲、仇怨、嫉妒等都是苦的泉源。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态度处事,日子会好过些。
隨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猛兽不可畏,恶友不可不畏。因猛兽只破身,而恶友则破心。
对於指示过失、谴责恶行、指责缺点的人,应如告之宝藏的人般,敬仰侍奉。
听言尚察。能察,自能知;能知,自能择。是非了然,则不致听受谗言。
古云:“世间欲免刀兵劫,除非众生不杀生。”
佛云:“身为众苦之本”。
百岁光阴能几何?劝君及早念弥陀。莫贪五浊娑婆界,极乐莲邦胜得多。
奉劝诸贤及早修,光阴似箭去难留,寒来暑往催人老,不觉青年白了头。
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血肉淋淋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劝君远离杀业,切莫杀生招苦报。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只。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
黃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冤。
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春日纔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黃。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但於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为一国之君,但是脚跟所站立的,也不过尺寸之地而已。
“远离罪恶”的味,“寂静”的味,“法悦”的味,尝到此味的人,并无恐怖。
如铁之锈,生自铁而腐蚀铁,恶出自人而侵蚀人。
当死亡来临时,你所面对的,是一生所造邪恶的负担。
凡事心存和乐,而不厌烦暴躁。
凡事心怀感恩,而不自赞已功。
凡事心存慈愍,而不幸灾乐祸。
凡事心存法喜,而不贪恋物欲。
对已成事实的事情,不必勉强挽留,一颗腐烂的果子,即使你摘得到,吃到嘴中也会变味。
君子慎独,恶小莫为,阎王虽恶,难收无过之人。
内心的烦恼,必须由心地去解决,别人一点也帮不上忙。
别人教的方法再好,还得你肯放得下烦恼才能受益。
人不求,自然直。
人情变化无常,世路崎岖不平,以出世的心,面对入世的事,才能解脱自在。
体悟每天都是生命最好的一刻,才能算是了解人生的人。
布施时,心不恭敬,犹如沙漠种植农作物,得不到丰硕的果实。
世间无常,诸行非久,虽在世间常离世间,只住世间地,不染世间情。
世间的快乐皆有其负担,唯有从内心超越爱恨,扬弃得失的观念而获得快乐。这种快乐是没有负担的。
生活失去了安详,生命就失去了源头活水。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捺,此皆学问得力处。
一时的快乐,也许会造成长久的痛苦,小心行事。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心之分别,能引诸业,聪明不能敌业力,富贵岂可免轮回。
金制的马衔,并不能使马更优秀。
菩萨见他人得利,不生忌心,常生欢喜,如是已亦得乐。
一枚硬币,放在眼睛前面,就遮住了所有的阳光。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世间事,无不成於慈忍,败於忿躁。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多多鼓励,必定胜於大大责备。
因果是,下雨天不带伞,就一定会淋到雨。
愚痴之人,不知勤勉努力,只想求得好结果。
报复的心常追随着灾祸。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不纳智者之忠告,犹如大海小舟,失去方向。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才能得到自在。
“放下,自在”,说容易,做起来非常难。
高尚的布施,不在於财物的多寡,而在於高尚的布施心。
佛说:“人应当自作归依,还有谁可以作他的皈依呢?”
人类的解脱全赖个人对真理的自觉,并非顺从神的旨意,而得到解脱以为酬庸。
仅仅说一声“我相信”,并不能表示就拥有了真理。
做人就要敦伦尽分地活在责任、义务中。
以平等心,过着没有欣厌取捨,没有祸福得失的生活。
权势等同枷锁,富贵有若浮云。
踏进罪恶的同时,就是走向毁灭。
心是一切法的根本,他如工画师一般,能画出世间百态。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行善得乐,为恶得苦。
正念就是没有执着和一尘不染的清净心。
胸量大,虚空装得,心胸窄,自己容不下。
养心莫善於寡欲。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必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
为学如初,成就有馀。
沉默是金,你若不开口,阎王老子也拿你没办法。
求福莫过於斋戒布施。求寿莫过於不杀放生。求慧莫过於广学多闻。求安莫过於省禁是非。
凡事心存宽恕,而不吹毛求疵。
见人得利益起隨喜同乐心而不眼红。
不可势利眼,不可狗眼看人低。
常赞美别人的长处,不背后说人的过错。
“格物”就是除去五欲,六尘的享受。
海之所以大,在於它是所有河流的最低处。
妄语是一切恶业的根本。
人应捨利已之心,努力於助人。犹如从一把火炬点燃几千人的火炬,其火炬依旧不变,幸福不论分给多少人,亦不会减少。
贪求爱欲而不知足者,如举着火炬,逆风而行。当然会烧到自己的手和身体。
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微尘,人生在※※上只是一刹那。在短暂的时间中,应好好体会生命的美妙,而不是把光阴花在竞长短、争雌雄。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愚者求师之过,智者从师之长。
圣人贤明於克念作圣,凡夫则是妄念作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413
主题: 102
帖子: 5526
注册: 2001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二] 自悟篇
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不眠的人夜长,疲倦的人路长,不知正确真理的愚人,生死轮回长。
智慧,是愚痴人心中的掃把。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作则身安。
贪婪的火,灼伤了你的良知。慈悲的水,清凉在你的心中。
用你心中的温暖烛光,点燃你周围的另一支烛光,这世界就亮了起来。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平凡是最难演得好的角色。
不要用贪婪、瞋怒、愚痴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别忘了你还有美丽、智慧、悲悯、宽恕的另一只眼。
智慧有如一盞灯,它轻易的就能照亮千年烦恼的暗室。
即使是一声轻轻的赞美,就已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则智慧丰饶。
一体皆有两面,尝试着用他人的观点看问题,解决问题,将会使你豁然解脱。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佛陀慈悲的垂训,牢记之。
不放逸,自制、自律、有智慧的人,不为瀑流漂荡,能自作岛屿。
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无怨。
愚痴的人一直想让别人了解他,智慧的人郤努力地了解自己。
每个人的心,是最善巧的工匠,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也可以雕刻成魔。
沉默是最强烈的※※
太肯定自己看法的人,往往后悔会多於成就。
怨由亲生,无亲则无怨。
生命无常,刹那生灭,莫被幻境所骗。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很多。
透过语言,任何事情多少会有偏差。
情生智隔。
人在福中不知福,失去福时方知迟。
伤人之身,易医治;伤人之心,最难療。
妄语、两舌,杀人不见血。
因加缘等於果。
你不能纠正世界上每一个人使天下太平,正如你不能移去全世界的石头和荆棘,使所有的路径平坦。要走得平坦,就得穿一双鞋子,希望得到内心的和平,就要学习控制自己的感觉。
不懂得利用环境来调整自己的人,如同行尸走肉。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短处。
没有敌人能比自己的贪婪、憎恨、嫉妒等思想更能害自己。
创造一个天堂来赏赐善人,或创造一个地狱来惩罚恶人,是没有这个必要的,因为善恶因果终有报。
万事得成於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不要报复,报复心能令人痛苦。
要常常想:“我是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人”。
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自己。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认命比抱怨好。对於不可改变的事实,除认命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感恩每个人,用感恩心过日子,舒畅多了。
小亏不吃(不能忍),大亏就吃不起。
一般人是看得破,却忍不过。
死亡,并没有讯号。
学生之道易,学死之道难。
出家无家处处家,出家无亲处处亲。
仇恨永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战胜者滋长仇恨,战败者於哀痛中倒下,胜败俱泯的人,才是快乐而和平的。
慈惠战胜嫉忿,以善胜恶,以布施胜自私,以真实胜虚诳。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一切。
若能慈、悲、喜、捨、即近佛。
做人的可贵在自觉(教育自己),觉他(教育别人)。
信心是慈悲和教育爱的原动力。
世间人叫命运,修行人运命。
尽责任的人生,才有踏实感。
对别人最好的教育,是你的一切言行。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一个人在绝境时,还能保有感恩的心是很难得的。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自己。
最大的亲和力是赞叹他人,及拥有一颗慈悲的心肠。
千里之路,始於初步――不可忽略初发心。
若见他人非,自非郤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必有过。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不谦则自狭其量,更是自拒其福。
这世界是一场大笑话。
荣辱纷纷满眼前,不如安分且隨缘,身贫少虑为清福,名重山坵长业冤,淡饭尽堪充一饱,锦衣那得几千年,世间最大惟生死,白玉黄金尽忹然。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
嫉妒,是难以踢开的绊脚石。
愚昧自私的人自己独乐,殊不知人人若都这么想,就人人都得不着快乐。
若懂得制心,调伏这匹野马(妄心),便是上根利智。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与念头,做个正正当当、俯仰无愧的人。
为钱“忙”,无智“茫”,眼瞎“盲”。
蜗牛角内争何事,火石光中寄此身,随贫随富且欢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能把奉献当作是一种快乐,那你所到之处,一定受人欢迎。
闻谤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辨,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
人於改过,不可因循退缩: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为抉剔;※※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
人间之大智,在於洞悉本身之弱点。
不二过的人,每天都拥有新的生命。
向天丢一把斧头,一定会坠地。诽谤他人,只会伤害你自己。
沉默是诽谤的最好答复。
训练自己的定力,能使你处於乱中而不动,处於顺境而不逸。
想得到真挚的对待,唯一的秘诀就是真挚。
过於沉溺於自我的才华,会使人与你疏远。
弱者集中心力於一事,亦有所成。强者分心於太多事务,则一无可得。
深思熟虑,培养自己定静的性格,才能担当大事。
信用是成功的伙伴。
任何事物可能长久有用,但郤不会永久有用。
得意莫忘失意时。
世上最可悲的事,就是背叛你自己的良知。
工作与爱心能征服一切。
莫让自己成为他人的负担。
未来是属於勤勉於现在的人。
掌握现在的人,就能拥有一切。
当你懂得生活的乐趣,就能享受生命带来的喜悦。
宽恕他人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荣耀。
轻视他人的人,得不到真实的赞美。.
懒惰之人,才是真正的贫穷。
能把自己压得低低的,才是真正的尊贵。
真理虽然没有名字,但是郤永恒的存在。
治疗自私与贪婪的唯一方法,就是牺牲。
当你将自己奉献出来的时候,你就真正得到生命。
将生命耽於安逸、放纵,只会得到愁苦与悲哀。
为了赞美而去行善,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今天含笑的花朵,明天就会枯萎,时光飞逝,人生如梭,智慧之人,怎能不惧。
不疏怠、懒惰的人,拥有双倍的时间。
白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之罪。
善於利用时间之人,将拥有更多的财富。
时间是最苛厉的暴君,抽取我们的健康、体力、容貌、才能等生命的税项。
人无百岁寿,常怀千岁忧。
能平衡自己的人,才能认识别人。
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
圣人不贵尺壁,而重寸阴。
节俭为致富的秘诀。
一个小漏洞,足以使巨轮沉没。
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智者警觉死亡的威胁,愚者郤不敢面对而谈它。
聪明人不一定有智慧。聪明是分别心的产物,大智慧是永恒的真正自我。
学佛法的最根本课题,是自我突破。
迷而不知其迷,才是真迷。
种树培其根,种德培其心。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可以远害。
凡免我於危者,皆平日可畏人也;挤我於险者,皆平日可喜人也。
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极其危。
冷气不见得能除我们热恼,熄灭心火才能永远清凉。
夸我们、赞美我们的,这都不是明师,会讲我们、指正我们的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烦恼来自不合理的欲望。
人有时不能太过相信自己的意思,因为心里善念说:“我是善的。”坏念说:“我是大善。”终於听从恶念了。
生有美丽的羽毛,郤不一定是有益的鸟,拥有美丽的外表,不一定能带来幸福与美好。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言来弥补,何苦?
拥有丰富内在的人,能够享受到孤独的美与好。
爱美之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
想要拥有自由,唯有从内心下手。
不管拥有多大的财富,不如片刻安详的内在。
尚书:君子谦谦,卑以自牧。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怀着宇宙的心,过活现象界每一分每一秒。
在可拥有的里面,知足曾经被佛陀认为是最好,最优秀的。
如果你能知足,虽然没有财物,你仍拥有“至宝”。
但能无心於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生命潜伏许多的危机,它比膨胀的气球更不安定。
处世无奇以率真为本。
已成人身,又作邪恶行,为是比在镶有珠宝的金器之中,存放恶臭呕吐秽物的人,更加愚蠢。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唾老拙,留它自乾了。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他也省力气,我也少烦恼。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现恶言,是功德,此则成我善知识,不只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颗平常心,才能体会出其价值来。
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
真实的必是原本的,而且最初的就是最后的。
人活着与死亡只是肉体的异化,实质上并没有异化。
我们要认知生是责任的开始,而死是任务的解除。
不临难,不见忠臣之心;不临财,不见志士之节。
有知足心,去好胜心,何等安闲自在。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诽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
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会批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临生有何喜?临死有何惧?若悟空性法,无生亦无死。
没有天然释迦,自然弥陀。佛是自己去作的。
闻赞而不喜、闻谤而不忧,毁誉不动、内外一如,名出世间。
手中一只鸟,胜过空中两只鸟。
执着的痛苦,有如生命的休止符。
话多无益须达义――事烦无功须实际。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顺境不一定是好,逆境不一定是坏。
君曾思维否?若明日死神降临,你当如何?
欲为天下奇异子,须历人间万里程。
当你有办法时(心能自主),别人就拿你没办法。
境无好坏,损益在人。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不要无中生有,更不要丑化他人。
不可告人之事,断然不为;义不当为之事,断不去想。
行好事,心中泰然,如处天堂;行歹事,衾影抱愧,如处地狱。其实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为善,虽一介寒士,人服其德;为恶,虽位极人臣,人议其过。
莫行心上过不去之事,莫萌事上行不去之心。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耐贫贱,不作酸语;耐是非,不作辩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分人之过,不分人之功。
害人人害之,行怨人怨之,骂人人骂之,击人人击之。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大地最卑贱,万物依之而生。
无事不要找事(麻烦)做,有事不要怕难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413
主题: 102
帖子: 5526
注册: 2001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找到一篇好文章,传给崇佛之子。

佛心慧语
------慧律法师编撰

[一] 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卻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错误的东西。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
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啓悟你的内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自尊太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徹夜难眠。
嫉妒别人,仇视异已,就等於把生命交给别人。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轻信道听途说,就像一只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捡。
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人心不好,环保、治安,自然不好。
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心中无事,是名真修。
时间总会过去的。
算命不如认命。
恨别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律已要严,待人要宽。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於平凡,卻享受平凡。
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瞋之人,时时地狱。
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浮而不实。
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有德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徹底的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佛。
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罣碍任何事物。
佛性是每个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各有因缘莫羡人。
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生命是妄想的产物。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
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烦恼比岁月更易催人颜老。
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向人低头,不曾矮小过。
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量大福大。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风平浪静,训练不出良好的水手。
填得饱你的肚子,卻填不满人心贪念。
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过去,已成过去,它只是记忆的残影。
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黄金无种子,惟生於勤俭之家。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乐。
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
菩萨以正觉为习惯,众生卻以烦恼为习惯。
家里的垃圾知清倒,内心的垃圾(贪、瞋、痴)不知“倒”。
学佛的孩子不变坏,学佛的老人不痴呆,学佛的少年不永不败。
智者善植因果。
圣人可以掌握时空,而凡夫卻被时空所限制。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积极地为大众服务。
诚恳可以感动人,谦虚可以说服人。
老实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犯了过错,造了罪业,别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善于保护自己的,永远谦虚谈话。
好、坏,都会隨时间消失,没有例外。上苍对时间的安排,绝对平等。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禅”,就是要在心中留点空间,好作回旋。
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卻不见有人着急。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言多必失,尽量少给自己这种机会。
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人,必须在私下。
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贪心,你的嘴脸,就是贫穷相。
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有生必有死,人应惧生,不应惧死。无生即无死,究竟解脱。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
作事不怕不成,只怕无恒。
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在迷的佛。
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佛法:“我观故自在”。
人必须在自我中觉醒,才能破除我执。
凡有追求,必定有烦恼。
学佛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要做好你个人的卫生,尤其“心理卫生”最为重要。
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是永远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有了智慧,自然能了解真理,能了解真理,生活自然快乐。
鱼生活在水中,所以我们见不着他的泪。
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弄通。
是非的原则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一想。
健康,是真正的财富,不要糟蹋它。
我慢高山,不留德水。
佛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他慈悲的教导众生,从不控制众生。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为人正直,则与道相应。
见一切人皆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则心自息怒。
德修而谤来。
缘由愿来,愿力强,善缘自然具足。
责人,先责已於人,是名君子。
能觉他人之诈,不形於言,受人之辱,无动於色,道成近矣!
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随缘,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脱。
※※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自己。
有智慧的人,永远不见他人过失。
聪明难,糊涂更难。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化敌为友。
心能平等,我们就能处於一个和谐的世界。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对自己的享受消极,对大众的福利积极,就是行菩萨道。
两个人吵架,甲对乙说你很主观,乙对甲说你并不客观,主客二观,无所标准,是非永远存在。
凡爱说人不是者,往镜前一站,镜中出现一个丑陋的影子,才知正是自己尊容。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个悔字。
人忙心不盲即有定力。
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
世间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觉悟真理的人,即拥有真正的生命。
体会到生命无常的人,便不会再放荡和贪逸,所以说对於生命无常的觉醒是智慧的开端。
施比受更有福。
徹悟本性的人,纵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他,他依然不觉得寂寞。
起烦恼时,要回光返照――退步原来是向前。
所谓的“放下”即是把什么事都化为没有的力量。
凡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便是慈悲。
适当的欲望,是人类所必须的,但超过了范围,痛苦、罪恶,便如影随形。
人的价值,在於奉献与牺牲。
当你心中有美时,从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将会不同。
知足者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多数人在缘生缘灭中,搞不清楚自己的去来。
凡事要隨缘,不要攀缘。
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做不喜做的事情,他只告诉众生,何者善?何者恶?生命还是要自己掌握。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错误必生烦恼,罪恶终归毁灭。
佛法是什么?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给人希望,不要给人绝望。
捨(放下)尽一切(包括烦恼),当下自在。
海阔纵鱼跃,天高任鸟飞。
能容纳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
人常想病日,则尘念自息。人常想死日,则道念自生。
无法去除内心的烦恼,纵然遍游世界,也得不到快乐。
法律是事后追诉,但伤害已成事实,因果是事先防范,能杜渐防微。
善恶之间,总在一念。一念错,全盘皆输。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勇於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行善不求回报,无缘(条件)大慈,同体大悲是圣者之行。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忍辱多福。
名字有什么相干?我们叫做玫瑰的,叫任何别的名字,仍然一样芬芳。
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
古今庸人,败於“惰”字。古今才人,败於“傲”字。
事无难易,惟心坚忍可成矣!所谓金刚非坚,愿力唯坚。
人命呼吸间,宜当力除偷安、懒惰。
真正的苦行是修平等心。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好友。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盛喜勿许人物,盛怒勿答人书。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动於欲,欲迷则昏。任乎气,气偏则戾。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言多必失,说话要精简。
若心有定,说你好,说你坏,都一样。
举世尽从忙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休。
什么是空?难捨能捨,看得破,放得下即是空,空是自在安详义。
这个身体,只是借我们暂住而已,如房屋,无常一到,就要搬家,切勿执着。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自己,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大贫亦是大富,一无所有、了无牵挂,宁静谈泊、恬然自得。
花开、花谢,生死、死生,人的真实生命在哪里?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有一位皇帝,登上城墙说:“这么多人,国必强胜”,高僧说:“我只见到两个人,一个贪名,一个图利”。
逆来顺受,顺来忍受。
要自觉、自悟,佛在心中。
执着近於迷惑。
行、住、坐卧,皆是道场,因为道在心中,非在外面。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若了无常之法,得到的不能恒久,失去的终归复得,得失之心,顿然放下,即能自在。
看看十年前的种种计较,今觉可笑,若十年后反观今日的争执,应会莞尔,由此可知对於时间每个动点上的执着,只会徒增我们的烦恼而已。
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
欲精神清明饱足,须除得失生灭心。
欲服大众,先调自心。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
圣人的伟大,在於他的平等心。
不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光明灯要点在心中,才能徧照十方。
真正享受生活,是不经过任何比较的。
良心是每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自己的良心。
菩萨不见人过,但见已过。
菩萨是只管耕耘,不计收获。
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说得千里路,不如走一步。
能够放得下烦恼的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面对现实,才能超越现实。
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当互相尊重。
恒以惭愧水,洗涤懈怠心。
相关标签: 金刚 透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 佛心慧语 ◎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