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最近又看到不少人在讨论等效光圈,实际上是没法等效的。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6690 回帖:21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059
主题: 2
帖子: 62
注册: 2012年12月
微博用户123 发表于 2023-12-20 17:04
如果能搞懂光圈,焦距,景深的概念,也就不会纠结等效不等效了
很多用户别说基本知识,连光圈值怎么回事都没搞清楚,所以才会一直坚决要挣等效光圈
这么说吧
M43的 25MM F1.4和全幅50MM F2.8 视角一样, 通光孔径一样, 景深一样,认为它等...

正是如此,等效光圈这个东西是为不懂摄影的人准备的,M43用户基本不需要这个概念,倒是很多全幅入门用户需要这个概念,但是又不能正确使用这个概念,这就是等效光圈概念不受人待见的原因。

一种概念,与其说是其本身好不好,不如说看什么样的人持有。如果等效光圈这个东西大多是专业摄影师在用,大家都能理解它的荒谬性,那么即使它还存在着这些荒谬的地方,也能被很好的使用,不一定造成误解,问题是专业摄影师不待见这种本质上错误的概念,都是摄影小白在用,这部分人试图用一种简化失真的概念来解决自己认知不准确的问题,其结果当然就是认知偏差了。

我最后从理论上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反对等效光圈这个概念,因为之前似乎没有人准确表述过,懂得的人大多不屑于表述这种问题,不懂的又表述不了,所以才会这样。首先,概念这个东西,类似于理论,属于纯粹的主观世界里构建的理性模型,这种东西在科学上追求的是绝对准确,一个概念体系,如果引入了哪怕一点模糊的东西,这个体系推导出来的结论就会谬以千里。所以我们在使用抽象概念的时候要注意准确性、逻辑完备性,另外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用一事一例的分析来印证概念。即使如此,普遍概念也往往无法在具体实践中给出准确的结论。

而等效光圈就犯了这个错误。本来光圈这个概念是准确的物理量概念。等效光圈先把它偷换成镜头进光量,再偷换成传感器面积,再偷换成传感器感光能力,在偷换为整体相机体系的画质因素,然后还要忽略掉相机体系差异,镜头分辨率差异,传感器像素密度差异,题材差异等一大堆变量,结果这个等效光圈就成了一个极其模糊,到处是偏差的概念。拿这样的概念来推理分析甚至定量计算,其结论的可信度自然是成问题的。

执着于等效光圈的人,我建议,要么放弃理论分析,选择用实际的相机体系+拍摄场景来比较画质,这其实符合大部分的实际情况,你们的全幅前辈们大都是这么过来的;要么重新学习理论,选择光圈、快门、传感器开口面积,门限值等真实物理量,用工程师思维来分析,这两边的一切中间地带都充满了谬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0.059
主题: 2
帖子: 62
注册: 2012年12月
酸汤鱼11 发表于 2023-12-20 17:24
曝光计算上当然不存在等效的说法,但是你可以认为全画幅用50 2.8的体验跟M43用25 1.4的体验类似,只是类似,也不全相同。类似的是视角、景深虚化、高感光下在可以接受的画质下的可用快门速度(大光圈也叫快速光圈,提升弱光下的可用快门速度也是选择大光...
基本不存在你说的这种不懂的人,我之前的帖子说的很明白了,M43目前是小众中的小众,基本摄影概念都没有的人几乎没有会选择M43的。能主动选择M43,说明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打算拍什么,知道怎么拍,能高价买入M43镜头的而不是用套头的主,有几个连光圈概念都没搞明白的。倒是全幅的小白用户,这种的不会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0.059
主题: 2
帖子: 62
注册: 2012年12月
hufengz 发表于 2023-12-20 19:49
计算这些累不累啊,还把曝光参数搞得稀碎,ps一个ai降噪全部解决的事情你要算来算去,画质在以后计算摄影面前都不是事,现在手机计算摄影已经把发朋友圈用的大而沉的720按在地上摩擦了。

这是正解,对于绝大多数场景来说,全幅的所谓信噪比优势在计算摄影面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禁言中
泡网分: 1.103
主题: 15
帖子: 1057
注册: 2022年1月
hzwhite 发表于 2023-12-21 10:20
等效又不是等于。
100mm焦距不管全副m43半幅还是手机上,都是100MM。
等效100MM全副焦段的实际意思是,同样距离下(物距),相当于全副100MM焦段的视角,等于的是视角,不是焦段。
等效光圈也是,同样视角下,相当于全副XX光圈的景深。
实...

M43相当于全幅裁剪出来1/4的画面,理解这个问题就不会纠结等效问题了

同视角下,同样的通光量, 在全幅上叫F2.8,在M43上叫F1.4
同视角下,全幅F1.4的通光量是M43 F1.4的四倍

你的结论很正确

6100万像素A7R5 用500MM镜头, 裁切出四分之一的画面,基本就是2000万像素M43 400MM的效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南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158
主题: 16
帖子: 2557
注册: 2006年12月
等效又不是等于。

100mm焦距不管全副m43半幅还是手机上,都是100MM。

等效100MM全副焦段的实际意思是,同样距离下(物距),相当于全副100MM焦段的视角,等于的是视角,不是焦段

等效光圈也是,同样视角下,相当于全副XX光圈的景深。

实际上,半幅这类,能赚的是像素密度,像素密度越高,100%显示的细节越多(不是整个成像),只要镜头的解析力够。

比如说,对于a7r5全副6100w+100mm镜头  2600W像素的半幅+100mm镜头  1500w像素的m43+100mm的镜头 三者100%显示细节是一样的。

所以,对于拍鸟,2000W的m43+400mm的镜头和6100W的全副+500mm镜头100%显示细节基本是一个水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11.12
主题: 6
帖子: 646
注册: 2008年10月
酸汤鱼11 发表于 2023-12-20 17:24
曝光计算上当然不存在等效的说法,但是你可以认为全画幅用50 2.8的体验跟M43用25 1.4的体验类似,只是类似,也不全相同。类似的是视角、景深虚化、高感光下在可以接受的画质下的可用快门速度(大光圈也叫快速光圈,提升弱光下的可用快门速度也是选择大光...
计算这些累不累啊,还把曝光参数搞得稀碎,ps一个ai降噪全部解决的事情你要算来算去,画质在以后计算摄影面前都不是事,现在手机计算摄影已经把发朋友圈用的大而沉的720按在地上摩擦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湖南省
泡菜
泡网分: 11.12
主题: 6
帖子: 646
注册: 2008年10月
为什么拍照 发表于 2023-12-20 15:56
(上面白讨论了,还是有很多人没搞明白……)
等效的是视觉焦段和虚化量,不是等效光圈。
光圈不用等效,是多少就是多少,要不测光表是不是得出M43/APS-C/135/120/645各有各的呢?

我也发现对牛弹琴了,白说,完全是浪费表情,他们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吧,我们没必要也没义乌为这些听不进去的人费力科普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湖南省
泡菜
泡网分: 6.909
主题: 73
帖子: 6418
注册: 2017年11月
为什么拍照 发表于 2023-12-20 15:56
(上面白讨论了,还是有很多人没搞明白……)
等效的是视觉焦段和虚化量,不是等效光圈。
光圈不用等效,是多少就是多少,要不测光表是不是得出M43/APS-C/135/120/645各有各的呢?


曝光计算上当然不存在等效的说法,但是你可以认为全画幅用50 2.8的体验跟M43用25 1.4的体验类似,只是类似,也不全相同。类似的是视角、景深虚化、高感光下在可以接受的画质下的可用快门速度(大光圈也叫快速光圈,提升弱光下的可用快门速度也是选择大光圈镜头的最重要的原因,而不仅仅是虚化),这些可以看成是类似的,而低感光下的话光圈就弥补不了画幅带来的差距。其实等效的说法有利于不同画幅的镜头选购,但是不能用来计算曝光参数。
比如全画幅2470很多摄影师用来拍人像,但是如果不懂的话M43选用1240F2.8来拍人像的话景深可能就会跟全画幅用较明显的不同。
酸汤鱼11 编辑于 2023-12-20 17:2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6.909
主题: 73
帖子: 6418
注册: 2017年11月
hufengz 发表于 2023-12-20 16:00
为啥不接受等效f2.8,就是因为光圈不能等效,f1.4就是f1.4的进光量,f2.8就是f2.8的进光量,两个基本参数都能等效你最后要怎么换算,怎么去曝光?等效的只能是焦距和景深,画质都不能等效,镜头画质从设计之初就给了最佳光圈了。而玩m43的,是各...

曝光计算上当然不存在等效的说法,但是你可以认为全画幅用50 2.8的体验跟M43用25 1.4的体验类似,只是类似,也不全相同。类似的是视角、景深虚化、高感光下在可以接受的画质下的可用快门速度(大光圈也叫快速光圈,提升弱光下的可用快门速度也是选择大光圈镜头的最重要的原因,而不仅仅是虚化),这些可以看成是类似的,而低感光下的话光圈就弥补不了画幅带来的差距。其实等效的说法有利于不同画幅的镜头选购,但是不能用来计算曝光参数。
比如全画幅2470很多摄影师用来拍人像,但是如果不懂的话M43选用1240F2.8来拍人像的话景深可能就会跟全画幅用较明显的不同。
酸汤鱼11 编辑于 2023-12-20 17:2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禁言中
泡网分: 1.103
主题: 15
帖子: 1057
注册: 2022年1月
hufengz 发表于 2023-12-20 16:00
为啥不接受等效f2.8,就是因为光圈不能等效,f1.4就是f1.4的进光量,f2.8就是f2.8的进光量,两个基本参数都能等效你最后要怎么换算,怎么去曝光?等效的只能是焦距和景深,画质都不能等效,镜头画质从设计之初就给了最佳光圈了。而玩m43的,是各...

如果能搞懂光圈,焦距,景深的概念,也就不会纠结等效不等效了

很多用户别说基本知识,连光圈值怎么回事都没搞清楚,所以才会一直坚决要挣等效光圈

这么说吧

M43的 25MM F1.4和全幅50MM F2.8 视角一样, 通光孔径一样, 景深一样,认为它等效也可以,坚持它就是25MM F1.4也可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南省
泡菜
泡网分: 11.12
主题: 6
帖子: 646
注册: 2008年10月
微博用户123 发表于 2023-12-20 13:45
如果能搞懂光圈,焦距,景深的概念,也就不会纠结等效不等效了
等效只是一个方便理解的方式,以全幅为基准的,不是非接受不可
比如M43 25MM F1.4这个镜头, 用等效全幅的方式,就是50MM F2.8, 当然你也可以坚持它就是一颗25MM F1.4...

为啥不接受等效f2.8,就是因为光圈不能等效,f1.4就是f1.4的进光量,f2.8就是f2.8的进光量,两个基本参数都能等效你最后要怎么换算,怎么去曝光?等效的只能是焦距和景深,画质都不能等效,镜头画质从设计之初就给了最佳光圈了。而玩m43的,是各种选择后继续玩m43的,我相信这些基本知识都很清楚。所以才有了你说的等效f2.8不接受,你还要拿出来标榜一下,好像自己很正确。你说等效焦距,等效景深,大家都会同意,偏要偷梁换柱等效光圈,懂的人肯定不认同。
而只有在改变镜头的物理特性,比如加上减焦镜,增距镜的时候才能算等效光圈,其实是是实实在在的改变了光圈,但一般没有明确标出,需要换算。因为这样加了镜片改变了进光口径。这是物理光学上改变了镜头。
还有微距镜头,在近摄改变法兰距的时候通光量也改变了,这些可以等效一下。因为是实实在在的通光量改变,不能用之前的f值来曝光了,需要重新测光曝光。
光圈值是来确定曝光参数值的一个固定数值。这个动了,其它ISO,快门参数也会相应的变动。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湖南省
泡菜
泡网分: 0.245
主题: 7
帖子: 151
注册: 2023年11月
微博用户123 发表于 2023-12-20 13:45
如果能搞懂光圈,焦距,景深的概念,也就不会纠结等效不等效了
等效只是一个方便理解的方式,以全幅为基准的,不是非接受不可
比如M43 25MM F1.4这个镜头, 用等效全幅的方式,就是50MM F2.8, 当然你也可以坚持它就是一颗25MM F1.4...

(上面白讨论了,还是有很多人没搞明白……)

等效的是视觉焦段和虚化量,不是等效光圈。
光圈不用等效,是多少就是多少,要不测光表是不是得出M43/APS-C/135/120/645各有各的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福建省
禁言中
泡网分: 1.103
主题: 15
帖子: 1057
注册: 2022年1月
hufengz 发表于 2023-12-20 13:13
请搞懂光圈,焦距,景深的概念先,f1.4就是f1.4,怎么等效f2.8,难道你f1.4测好光以后开等效f2.8拍摄?那为啥光圈能等效为啥不等效一下快门和等效一下ISO,按你的说法,等效后,快门和ISO也变了,那一样的得等效一下,你是想改变相机的基本参...
如果能搞懂光圈,焦距,景深的概念,也就不会纠结等效不等效了

等效只是一个方便理解的方式,以全幅为基准的,不是非接受不可

比如M43 25MM F1.4这个镜头, 用等效全幅的方式,就是50MM F2.8, 当然你也可以坚持它就是一颗25MM F1.4的镜头,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 M43用户一般都接受等效50MM,不接受等效F2.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南省
泡菜
泡网分: 11.12
主题: 6
帖子: 646
注册: 2008年10月
微博用户123 发表于 2023-12-20 11:38
原文好像是说同价格,同体积之类的, 全幅镜头画质比不上M43, 这个实际也是不可能的
谈到镜头,实际上就避不开等效光圈这个概念, 等效光圈是个纯光学的问题, 不牵涉到电子之类的。同视角下, M43的F1.4和全幅F2.8的光学表现是一样的。同样体积也...

请搞懂光圈,焦距,景深的概念先,f1.4就是f1.4,怎么等效f2.8,难道你f1.4测好光以后开等效f2.8拍摄?那为啥光圈能等效为啥不等效一下快门和等效一下ISO,按你的说法,等效后,快门和ISO也变了,那一样的得等效一下,你是想改变相机的基本参数标准规则?硬把f1.4说成f2.8一样?你说等效焦距就等效焦距,等效景深就等效景深,别扯光圈来搅乱标准。最后摄影的3个标准被你玩出花,成为各种等效,然后开全自动玩,光圈快门ISO一概不知的摄影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湖南省
禁言中
泡网分: 1.103
主题: 15
帖子: 1057
注册: 2022年1月
Gospel123 发表于 2023-12-20 12:27
一个个都说做到CIPA8级防抖,但是实战来看奥巴防抖还是优于其他厂家的产品,松下也是第一梯队,索尼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防抖只有索尼和其他。莫非m43用户人均铁手?

日常应用中防抖和镜头结合的,镜头成像对防抖的结果也有决定性的因素,其实谈论防抖的时候也要看镜头

索尼E卡口比例比M43低的多,机身本身就达不到8级, 装上大部分镜头更差了

佳能RF卡口比例不比M43低,整体防抖能力更强

防抖并不是不糊,而是糊到什么程度。 对画质要求差了,防抖能力就强, 对画质要求高了,防抖能力就弱,除了CIPA这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主观因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南省
泡菜
泡网分: 0.251
主题: 4
帖子: 75
注册: 2023年10月
微博用户123 发表于 2023-12-20 11:38
原文好像是说同价格,同体积之类的, 全幅镜头画质比不上M43, 这个实际也是不可能的
谈到镜头,实际上就避不开等效光圈这个概念, 等效光圈是个纯光学的问题, 不牵涉到电子之类的。同视角下, M43的F1.4和全幅F2.8的光学表现是一样的。同样体积也...

一个个都说做到CIPA8级防抖,但是实战来看奥巴防抖还是优于其他厂家的产品,松下也是第一梯队,索尼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防抖只有索尼和其他。莫非m43用户人均铁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西
禁言中
泡网分: 1.103
主题: 15
帖子: 1057
注册: 2022年1月
snowmanleo 发表于 2023-12-19 16:50
我从头到尾没有说过M43能达到全幅的画质问题,不知你怎么看出来我说M43能达到全幅画质的。相反我倒是说了全幅无疑画质上限更高,但这需要满足条件,你需要牺牲很多东西才能获得,并不是拿个全幅相机就可以。如果你在全幅上妥协体积、重量、价格,那么最终不一定就...

原文好像是说同价格,同体积之类的, 全幅镜头画质比不上M43, 这个实际也是不可能的

谈到镜头,实际上就避不开等效光圈这个概念, 等效光圈是个纯光学的问题, 不牵涉到电子之类的。同视角下, M43的F1.4和全幅F2.8的光学表现是一样的。同样体积也可以做到差不多。

M43 F1.4和全幅F1.4因为通光量的巨大差异,表现并不一样, M43的通光量小, 像差更低,景深更深,同样分辨率上限更低,发展到极致,就是5万多的150-400PRO的分辨率极限只有不到1600万像素, 随便一只全幅普通长焦头分辨率都高的多。

全幅采用大卡口比例,短法兰距卡口后, 防抖很容易就做到了CIPA 8级, M43的防抖也没有超过CIPA 8级的,当然你也可以怀疑CIPA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南省
泡菜
泡网分: 1.357
主题: 21
帖子: 1200
注册: 2021年10月
我反而觉得对M43最炸毛的是LZ,自己又不用,但就一直在这奥巴论坛出帖和说M43这样那样
用M43的都知它的特性,无论好处短处都接受了,接受不了的都像LZ那样离开了,所以不用炸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44.719
主题: 81
帖子: 8089
注册: 2002年6月
为什么拍照 发表于 2023-12-19 18:13
因为你的论据本来就是错的……
您扯到电子层面,发现“进光量等效、高感等效、信噪比等效等理论”实例上行不通,
然后逆向发现低感对比似乎“更有利”于全幅就如获至宝,成为不等效的新“例证”,
殊不知等不等效都是光学层面的问题、和电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具体上面...

是的,要么走实用,拍去呗,iphone、手机是不能拍照还是咋地?

要么,就好好研究科学问题,什么宽容度,井容,去研究深层次的光学、电学,并用适当的物理量表达之。

也不是不能等效,说iphone13 pro等效一个13mm/4,26/1.8,50/2.8的三定焦组合就完了。Apple其实也就这么宣传的,目的是为了拿现实世界出现的最多的最广泛的来类比,让其他门外汉,门边汉相对好理解。

有些人却等效光圈,等效焦距,等效对焦距离,等效幅面,等效景深,等效EV,等效放大率。。。什么都等效,最后却说不清,哪个对哪个等出来的效?这是为了显摆么?还是说起来是为了你好懂,结果去把无忌老先生都绕晕?

绕晕了干嘛?推销自己的东西呗,M43性能等效中画幅4433的130%,价格等效为全幅的67.3%,性价比等效无穷大,赶紧买个?当然,这里M43党别生气,举例只是说,大家普遍看得起的相机,从M43起步。
zoomer 编辑于 2023-12-19 22:4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云南省
泡菜
泡网分: 0.245
主题: 7
帖子: 151
注册: 2023年11月
因为你的论据本来就是错的……

您扯到电子层面,发现“进光量等效、高感等效、信噪比等效等理论”实例上行不通,
然后逆向发现低感对比似乎“更有利”于全幅就如获至宝,成为不等效的新“例证”,
殊不知等不等效都是光学层面的问题、和电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具体上面有讨论。

我觉得讨论这个不如多拍片、拿照片说事。看不惯M43没问题,但用哪个器材都别有优越感,然后到处来证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福建省
泡菜
泡网分: 6.909
主题: 73
帖子: 6418
注册: 2017年11月
snowmanleo 发表于 2023-12-19 17:14
真不理解吗?中画幅的用户真的会不理解体系、场景的重要性,拿着中画幅相机来碾压全画幅吗?中画幅用户很少有小白,恰恰不会犯这种错误。而全画幅用户,恕我直言,小白居多,常常会犯低级概念错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在中画幅用户中根本就不需要讨论,在M43用户中...
也不是,中画幅用户也会有讨论等效焦距光圈,但是全画幅用户不管认不认,也不会有人炸毛,但是我发现M43用户对这个问题最为敏感,最容易“炸毛”。。。
别人说等效不等效其实关系不大,不影响自己的理解。但是M43用户我发现对这个问题是相当敏感,反而用全画幅或者中画幅的,对着问题并不会很纠结是否等效。中画幅用户反而喜欢强调中画幅有更好的立体感。。。哈哈。如果说立体感,全画幅跟M43的画幅差距不是更大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0.059
主题: 2
帖子: 62
注册: 2012年12月
酸汤鱼11 发表于 2023-12-19 16:54
其实等效不等效不重要,我的理解是光圈不同画幅无法等效,但是有的人说等效我也能理解他说的是什么。
不过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就是全画幅的用户跟4433中画幅的用户之间的交流,就算中画幅的用户以等效来对比镜头差异,一般大家也都很和谐的讨论,全画幅用户并不会...

真不理解吗?中画幅的用户真的会不理解体系、场景的重要性,拿着中画幅相机来碾压全画幅吗?中画幅用户很少有小白,恰恰不会犯这种错误。而全画幅用户,恕我直言,小白居多,常常会犯低级概念错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在中画幅用户中根本就不需要讨论,在M43用户中也不太需要讨论,恰恰是全画幅用户中有不少需要参与这种讨论。

事实上,中画幅用户不但不会认为中画幅一定比全画幅好,而且在大多数场合下,他可能就是用全画幅的。中画幅仅用于特定场景,特定追求,绝非全部。这样的用户怎会不和谐呢。

M43用户大部分都是兼修多门的,大部分都清晰的了解自己的需求,正因为如此在唯画幅论甚嚣尘上的今天,这部分用户才能坚持选择M43。所以这部分用户是最不需要单纯的全画幅用户来教育的。偏偏有人喜欢向这群人说教些小白言论,你说这部分来说教的人会得到什么反馈呢?

M43也许不主流,但M43的用户绝不小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6.909
主题: 73
帖子: 6418
注册: 2017年11月
snowmanleo 发表于 2023-12-19 16:58
我们俩的核心观点是一致的,都讨厌等效这个词,也都能够理解背后的实质。我俩的区别只在于对待等效光圈一词的态度上,我认为任何名字本身都不重要,尽管这个名词不好,但整个社会用什么样的名词实际上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能够转移的,我说的对等效光圈的三种理解都是客观...

光圈等不等效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大家都知道意思就行。4433用户,全画幅用户不论承不承认等效都不会说去竭力反驳,否认这一对比,但是来到M43用户这里貌似对这个说法就相当敏感了。。。不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6.909
主题: 73
帖子: 6418
注册: 2017年11月
snowmanleo 发表于 2023-12-19 16:50
我从头到尾没有说过M43能达到全幅的画质问题,不知你怎么看出来我说M43能达到全幅画质的。相反我倒是说了全幅无疑画质上限更高,但这需要满足条件,你需要牺牲很多东西才能获得,并不是拿个全幅相机就可以。如果你在全幅上妥协体积、重量、价格,那么最终不一定就...

不否认M43防抖确实更好,但是目前索尼、佳能、尼康的机器最高都能达到8级防抖标准,实测搭配各家的50 1.2可以手持1秒的水平保持清晰。M43会更好些但是差距确实也不大,
另外相机也不是底大就好,4433的富士中画幅,都比全画幅还便宜了,也没什么人买。而且全画幅用户跟4433用户讨论的时候都会承认中画幅画质更好,别人说等效光圈虽然自己不认同但是知道4433用户说的意思,也不会进行反驳。但是全画幅用户跟M43用户谈及这些的时候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0.059
主题: 2
帖子: 62
注册: 2012年12月
hufengz 发表于 2023-12-19 13:21
其实你说的这些理由就是属于强辩了,看了后面的 为什么拍照 的回复,他说的和我说的意思其实就是一个,光学的东西就是光学方面物理固定了的,而其它的都是电子方面科技加成的,现在ai加入更加,如果等效光圈十几年后或者现在的a7s3对比5d等效光圈怎么算,难道...

我们俩的核心观点是一致的,都讨厌等效这个词,也都能够理解背后的实质。我俩的区别只在于对待等效光圈一词的态度上,我认为任何名字本身都不重要,尽管这个名词不好,但整个社会用什么样的名词实际上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能够转移的,我说的对等效光圈的三种理解都是客观上人们实际在用的,更糟糕的是,大量的人还在模模糊糊的混用,三种理解混在一起造成更多的误解。我只是把它们分别说清楚罢了。光学的归光学,电子的归电子,当然很好,但是面对等效光圈的时候,还是只能鸡同鸭讲,甚至都达不到有效沟通的效果,这就是沟通的无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6.909
主题: 73
帖子: 6418
注册: 2017年11月
zoomer 发表于 2023-12-19 13:33
讨厌一切”等效‘!
如果你不讨厌的话,请证明,我的iphone 13pro,等于0.0几个14-24/2.8+0.几个24-70/2.8,谢谢!
其实等效不等效不重要,我的理解是光圈不同画幅无法等效,但是有的人说等效我也能理解他说的是什么。
不过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就是全画幅的用户跟4433中画幅的用户之间的交流,就算中画幅的用户以等效来对比镜头差异,一般大家也都很和谐的讨论,全画幅用户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的。但是全画幅跟M43的用户谈及等效的时候,很多M43用户就容易“炸毛”,这种情况有点不理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0.059
主题: 2
帖子: 62
注册: 2012年12月
微博用户123 发表于 2023-12-19 16:16
有一点你说反了, M43系统是无法达到全幅画质的,而不是相反
画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进光量,这个基本没问题, 等效就在于这,同视角下,M43 F1.4的进光量等同于全幅F2.8, 可以认为M43 F1.4等效全幅F2.8, 虚化是进光量的直接体现,也可...
我从头到尾没有说过M43能达到全幅的画质问题,不知你怎么看出来我说M43能达到全幅画质的。相反我倒是说了全幅无疑画质上限更高,但这需要满足条件,你需要牺牲很多东西才能获得,并不是拿个全幅相机就可以。如果你在全幅上妥协体积、重量、价格,那么最终不一定就能比M43强。所以,我不同意只要是全幅就比M43画质强。讨论画质只能具体分析,针对特定拍摄场景和需求,针对具体机型和镜头才能讨论,其它讨论方式都是错误的。

全幅比M43画质强主要就是系统整体的进光量决定的,所以讨论进光量确实有一定意义,无论是手机还是微单系统升级时进光量也确实是一个重点。

M43的防抖优势并非建立在法兰距上,跟传感器本身的体积是直接相关的,传感器越大、越重,理论上防抖约不容易做好。而M43的传感器只有全幅的1/4。所以直到今天,全幅防抖还是不如M43。

最后一句话有点变相的唯大底论味道,这是我所反对的。就算手机用上全幅的底,画质也不如M43,因为底只是提供了一种画质上限的可能性,远远不能保证画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6.909
主题: 73
帖子: 6418
注册: 2017年11月
hufengz 发表于 2023-12-19 13:21
其实你说的这些理由就是属于强辩了,看了后面的 为什么拍照 的回复,他说的和我说的意思其实就是一个,光学的东西就是光学方面物理固定了的,而其它的都是电子方面科技加成的,现在ai加入更加,如果等效光圈十几年后或者现在的a7s3对比5d等效光圈怎么算,难道...


确实光圈是没法等效的,只能说M43加25 1.2对比全画幅的50 2.4,在低光高感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可用快门速度类似,拍出的画面噪点跟虚化类似。但是不能说明光圈等效这一说法。特别是在强光低感的情况下,M43就算用25 1.2大两档光圈也完全无法弥补画幅带来的差距,M43+25 1.2在低感下表现是不如全画幅+50 2.4的,所以根本没有等效这一说法。平时别人说的等效你可以理解为高感以及虚化上有类似体验即可。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6.909
主题: 73
帖子: 6418
注册: 2017年11月
一丝不狗 发表于 2023-12-19 09:59
玩过胶片的知道光圈在测光时候是没法等效的, 是多少就多少, 不管是在135还是120还是45上面。 等效光圈可能会拿来说在不同画幅上的虚化效果吧?无穷远的弥散光斑尺寸约等于落在焦点处尺子的刻度上(焦距/光圈值)的直径大小。

确实光圈是没法等效的,只能说M43加25 1.2对比全画幅的50 2.4,在低光高感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可用快门速度类似,拍出的画面噪点跟虚化类似。但是不能说明光圈等效这一说法。特别是在强光低感的情况下,M43就算用25 1.2大两档光圈也完全无法弥补画幅带来的差距,M43+25 1.2在低感下表现是不如全画幅+50 2.4的,所以根本没有等效这一说法。平时别人说的等效你可以理解为高感以及虚化上有类似体验即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禁言中
泡网分: 1.103
主题: 15
帖子: 1057
注册: 2022年1月
snowmanleo 发表于 2023-12-18 16:52
虽然我个人也反感等效光圈的说法,但理解对方的意思还是重要的,否则你的反驳不在点子上,成了鸡同鸭讲,各说各话,等效光圈的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体现在你如何看待光圈的含义,
如果你把光圈看成镜头虚化能力的度量,那么等效光圈基本是成立的。问题仅仅在于虚化能...
有一点你说反了, M43系统是无法达到全幅画质的,而不是相反

画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进光量,这个基本没问题, 等效就在于这,同视角下,M43 F1.4的进光量等同于全幅F2.8, 可以认为M43 F1.4等效全幅F2.8, 虚化是进光量的直接体现,也可以证明这点。

M43的防抖优势主要建立在大卡口比例和短法兰距上, 现在全幅全面进入无反后,这方面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M43的优势在于低价和轻便,但是相机市场萎缩,日系厂商成本高,低利润的M43产品厂家生存压力大

M43的出路就在于和安卓系统结合,遍地开花。手机已经1寸了,离1.3寸的M43应该不远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南省
回复主题: 最近又看到不少人在讨论等效光圈,实际上是没法等效的。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