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32个老镜头的影集(纯器材照)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3362 回帖:69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135mm一对儿

135mm镜头被戏称为“美人头”,是因为它的视角最适合拍摄大头照。其实,从镜头外形看,135mm镜头也是颜值最高、“美人”最多的,大多数体型苗条,长宽比例舒服(f/1.8除外)。我先后有过20多款135mm镜头,论颜值最高的有3款:福伦达“贵妇”,和下图的两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光圈不大,身材小巧;用料高级,身裹“皮草”(指饰皮);外表精致,内涵(指像质)不俗。徕卡、蔡司有几款虽然也带饰皮,但造型不如这三款漂亮。

左:Agfa 单反135/4。这应该是所有135mm镜头里的女王了——颜值第一。黄铜镀铬高级工艺,两道饰皮裹身,花瓣形的景深标尺,交织复杂的光圈叶片,清丽脱俗的色彩还原,同时代独秀的成像反差......以及不贵的价格,堪称完美。除了转接比较费劲——这不是她的责任。

右:施耐德 135/3.5 m42口。施耐德有一组所有成员都带饰皮的镜头:28 35 50 135......这是其中一支。镜身还带有几条装饰效果不错的银圈。与agfa135相比,虽然它的颜值略逊,但也算“非洲公主”——黑美人了。

另:这两支镜头入手的主要目的是供观赏,太养眼了。当然像质也不错,在今天依然可供实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假刃555 编辑于 2023-06-17 09:5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左:古村               右:奥巴             二者焦距相同,光圈相同f/2.8,曝光量相同,拍摄距离相同,看看焦外的区别: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古村略融一丢丢。奥巴的反差和色彩都占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今天测试了100mm的一对儿。说一下结论,不专门发帖上图了:

1、奥林巴斯OM100/2ED整体表现略优于适马FE90/2.8I,但缺点是f/2时紫边偏大,虽然它内含ED镜片,但对于数码机身其消色散效果一般。这一点在宾得手动镜头上也存在——宾得几个绿星ED镜头如200/2.8 300/4的紫边也比较大。毕竟CMOS的成像原理不同于胶片。

2、古村100/2.5像质一般,f/2.5 2.8 4时反差均不如图丽AT-X90/2.5,更不如尼康AF80 适马90 奥巴100,与其自身的价格相符——低端镜头。唯一的优点是焦外融化得很好,同光圈时甚至比OM100/2ED好一点。如下图:上 古村,下 奥巴,光圈同为f/2.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云草 发表于 2023-06-15 10:39
这样看蔡司成了空架子了。实际上在德国光学史上有过很多优秀的镜头制造厂,只是他们的名气没有蔡司老或者由于经营不善而销声匿迹。
是的。我也玩过德系很多小厂的东西,比如agfa的三支镜头,在那个时代就非常优秀,可以看我个人文集,那篇谈agfa的文字被无忌编辑部采用过。

蔡司徕卡之外的德系大厂,还有福伦达、施耐德、罗敦司得等等,其135民用产品我也用过一些,都有各自的优秀之处。六十年代之后,德系日系各有千秋,不宜站在粉丝立场褒己贬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云草 发表于 2023-06-15 10:30
看来几十年来的最大进步是大光圈锐度,而F2.8~5.6档的锐度进步不大。

是的,你抓到了镜头发展史最核心的东西之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泡菜
泡网分: 2.263
主题: 12
帖子: 1218
注册: 2018年4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PowerShot S100V
ILCE-5000
假刃555 发表于 2023-06-15 10:27
是的。至少清晰度方面,八十年代的日系好镜头并不比德系差,差距(或者叫差异)在于层次、色彩等方面。以我测过的同时代的康泰时CY25/2.8与美能达MD24/2.8为例(个人文集里有),二者清晰度是同一个等级的,某些条件下甚至后者稍好。
日系镜头设计起飞...

这样看蔡司成了空架子了。实际上在德国光学史上有过很多优秀的镜头制造厂,只是他们的名气没有蔡司老或者由于经营不善而销声匿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2.263
主题: 12
帖子: 1218
注册: 2018年4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PowerShot S100V
ILCE-5000
看来几十年来的最大进步是大光圈锐度,而F2.8~5.6档的锐度进步不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超值是硬道理 发表于 2023-06-15 07:30
以前(80年代)看不到图片测试,杂志上也就是一些镜头测试数据,得分90以上的是蔡司和徕卡(西德)镜头,尼康佳能最多只有88分。所以,一直以为尼佳美潘的镜头不及蔡徕,实际是差不多。
是的。至少清晰度方面,八十年代的日系好镜头并不比德系差,差距(或者叫差异)在于层次、色彩等方面。以我测过的同时代的康泰时CY25/2.8与美能达MD24/2.8为例(个人文集里有),二者清晰度是同一个等级的,某些条件下甚至后者稍好。

日系镜头设计起飞(起步则更早)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借鉴学习德国同时也有自己的创新,到七、八十年代时很多方面已经并驾齐驱甚至互相学习借鉴(徕卡与美能达、蔡司与宾得雅西卡的合作背景),到AF时代更是全面赶超了。当然,蔡司、徕卡在手动镜头的设计生产方面一直维持着实力和地位,但现在蔡司已经几乎没有本土生产的民用135摄影镜头了,连最顶级的猫头鹰都是日本造——前天蔡司还传出过退市的谣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泡菜
泡网分: 15.181
主题: 64
帖子: 10484
注册: 2018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PowerShot S100V
M2102K1AC
ILCE-5000
假刃555 发表于 2023-06-05 22:00
这一对儿80mm镜头的对比测试:【转接玩老镜43——东蔡司80/2.8天塞 vs 尼康AF80/2.8】

以前(80年代)看不到图片测试,杂志上也就是一些镜头测试数据,得分90以上的是蔡司和徕卡(西德)镜头,尼康佳能最多只有88分。所以,一直以为尼佳美潘的镜头不及蔡徕,实际是差不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100mm一对儿

左:奥林巴斯OM 100/2 ED。奥林巴斯的“人像王”,OM常规镜头里最好的一款(除了那几个大炮)。据我不算有限的见识,这个镜头敢说是日系诸厂里100mm左右综合性能最好的人像镜头了,比大多数欧系量产人像镜头也要好,可能只有康泰时著名的“拳头”——85/1.2能与它抗衡。而且这个镜头的近摄像质也很强。具体可以参考我(假刃555 666 888 999)个人文集里涉及它的一些测试。价格贵,数量少,如遇良品宜秒杀。

右:古村 Komura 100/2.5。按照A妹的说法,古村的人像镜头以追求焦外效果为特色,以他测过的105/2为例。曾经见过一款100/1.8的超大光圈古村镜头,可惜犹豫时被人抢先了。后来入手了这支100/2.5,好在价格便宜,机械坚固。到手后简单测试的印象是——焦外果然不俗。过几天再细测实拍看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假刃555 编辑于 2023-06-14 22:1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按焦距分——90mm一对儿

左:图丽AT-X 90mm/2.5 微距。图丽常规镜头里最好的一款,除了那几个大炮。“哈苏实验室上榜的19个镜头之一”“Photodo评分达到4.6罕见高分““集中了图丽手动镜头的精华”“除出色的微距功能外,同样是一款相当好的人像镜头”......吧啦吧啦,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介绍了。实撸感受——机械质量和手感确实不错。像质待周末与右镜对比实测。

右:适马FE 90/2.8 DG DN,C标金属AF镜头。适马手动时代的镜头款式不多,偶尔遇到一款像质不错的又都机械质量不佳,没得选。幸好还有这个全金属的I镜群,而且是FE原口AF镜头,把玩、使用俱佳。I镜群的缺点是价格偏高,其中性价比好的就是这个90mm了。实撸手感也很棒,特别是那个磁吸式镜头盖非常可爱。像质待周末与左镜对比实测。

另:为什么放弃85mm焦段?此焦段手动头铭镜如云,上至康泰时、佳能f/1.2,古至Leica、Enna f/1.5,中至禄来、宾得、尼康f/1.4,下至美能达f/1.7 、柯尼卡f/1.8......然而与我自设的收藏原则相悖,所以都放弃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假刃555 编辑于 2023-06-07 22:3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泡菜
泡网分: 1.647
主题: 7
帖子: 1604
注册: 2015年7月
赞,坐等更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美国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60mm以上镜头我是从80mm开始收的,每隔10mm收两支。65 70 75 77mm也有很多佳作,限于财力,只能放弃。)

按焦距分——80mm一对儿

左:zeiss jena Tessar 80/2.8,M42口。本不想收东蔡镜头,因对其做工普遍印象不佳,像质也都一般。但东蔡是蔡司※※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把玩※※的角度看应该收一支。东蔡以前玩过不少,这次想收一支相对罕见的,就收了这支。到手后看,材质是铝合金,重量比较轻。80mm的天塞在135领域少见,120领域倒是常见。据说这个中焦天塞像质媲美双高斯,我不太信,但未做严格测试,暂不做结论。又据说它拍人像肤色很好,这个我简单试了一下,确实不错。具体测试近期做,感兴趣的可关注我的《转接玩老镜》系列。

右:尼康 AF 80/2.8,双高斯结构。尼康※※上第一枚AF镜头,关于它的具体故事可查尼康官网《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我的【转接玩老镜.24】“妻子的奥斯卡”——尼康第一支AF镜头:80/2.8

另:这两个镜头是最好的测试PK对象,看看东蔡80是否真如传言所说——能媲美双高斯。根据常识提前猜测一下:东蔡会在主要项目上输得比较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假刃555 编辑于 2023-06-03 09:4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按焦距分——58/60mm一对儿

左:康泰时CY 60/2.8 S-Planar Macro AEG 1:1微距。著名的标微之王,相比之下,徕卡R60/2.8微距比只有1:2(徕卡60微我也有过,与蔡司相比各有所长)。康泰时60微有三个版本,这是最好的一版。硕大!康泰时的单反镜头就这点不好,中高档的动辄就硕大......这个镜头很可能借鉴了富冈光学60微(也是f/2.8 1:1)的设计,它之前禄蔡也有个60微,再往前的牛蔡——Contarex就只有50/4微距。当然,也可能是富冈光学借鉴了蔡司的设计,谁让它们都诞生在蔡司与雅西卡、富冈深度合作时期呢......解开这个迷可能需要去查蔡司公司的外文资料,我力所未逮,期待高人解惑。像质......当然是巨细靡遗,无懈可击了。

右:Topcor 58/1.8,著名的“凤凰瞳”——确善能复刻的Topcon 58/1.4的爷爷——爸爸是原拓(拓普康)58/1.4。我有个帖子专门介绍过它(可查个人文集),给它起了个绰号——“小凤”。原拓58/1.4体积比它大,于是叫“大凤”。其实从年代看,原拓58/1.4算是“雏凤”,这个58/1.8可以叫“老凤”。成像上,雏凤的反差更优,老凤的分辨率更好——根据日本朝日相机的测试,老凤是日本五十年代镜头分辨率的第一名。用料也比雏凤好,没有那么多铝合金和胶皮。不过,“雏凤清于老凤声”,雏凤毕竟通光量有优势。

另:老凤还有一个老镜头资深发烧友圈子才懂的标识——“A妹优选”,溯源.....就不说了,不想过渡消费逝者。实际上,我是看了A妹的介绍文章才特意去寻购的这款镜头,没想到它竟然成了纪念品。如果A妹还在,虽然素未谋面,但我想对他说一句:你才是老镜头玩家里的凤凰,是一只有着老凤灵魂的雏凤。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假刃555 编辑于 2023-06-01 19:3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柴卡 发表于 2023-06-01 15:57
饼干头现在都好贵哦,一直想入来着
老饼干不贵,康泰时45/2.8,尼康45/2.8GN,佳能EF40/2.8,宾得M40/2.8,美能达MD45/2,柯尼卡AR40/1.8......都便宜,只有徕卡elmar、奥林巴斯OM 40/2、尼康45/2.8P贵一些。

新出的这些无反饼干确实比较贵,可以等降价。推荐以佳能EF40/2.8+AF转接环为替代品,性价比高。
假刃555 编辑于 2023-06-01 18:4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泡菜
泡网分: 0.019
主题: 0
帖子: 7
注册: 2023年5月
饼干头现在都好贵哦,一直想入来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0.019
主题: 0
帖子: 7
注册: 2023年5月
琥珀色镀膜真的太好看了琥珀色镀膜真的太好看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修改:首帖提到的“十二个欧洲镜头”,其中的Rodenstock 50/2(RetinaIIIc拆机)修改为Kern Switar AR 50/1.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按焦距分——55mm一对儿

左:雅西卡 ML 55/2.8微距镜头,微距比1:2。这个镜头像质很锐,色彩饱和,体积适中,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与同时代五大原厂的标微相比,无论参数、规格或像质,都不落下风。也难怪当年康蔡会找它合作。其实在那个时代,大厂与小厂之间相差的主要是整体规模,若同比单个镜头,很多小厂产品都不逊色,这也是我很喜欢日系五小原厂的镜头并且每个厂牌都要收一支的原因。(前面的35mm焦段就已经收了两支小厂产品——柯尼卡和富士卡。)

右:玛米亚 Sekor C 55/2.8,画幅是645中画幅,视角是广角,结构是反望远,体积略大但不算夸张。之所以放弃了玛米亚的135镜头,是因为——玛米亚的135镜头谱系太乱,那么多厂家参与进来,让人搞不清哪些是玛米亚原厂出产的——我曾有一个号称“M42微距之王”的60/2.8 1:1微距,经查是富冈光学制作(对富冈光学没有贬义),干脆都避开,直接选了它的120镜头——玛米亚起家出名的就是120系统,至少百分百是玛米亚血统。而且,120镜头转接135机身一直都是转接圈子里的典型玩法之一,在135机身上体验120镜头的感觉也挺有趣。这个55mm小广角我在索尼A9上测试过,像质很不错,全开光圈略有球差,收一档就很好,虽然中画幅镜头的绝对分辨率一般不如135镜头,但这个镜头的分辨率还不错,满足24MP像素的全幅数码机身没问题,结像比较细腻,色彩尤其准确——与玛米亚胶片时代的传统风格一致。

另:有趣的是这一对儿55mm镜头都与蔡司有关系:玛米亚是曾与蔡司共事一主——都为禄来135单反相机提供镜头,雅西卡则是直接与蔡司深度合作。也算是一种缘分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假刃555 编辑于 2023-05-31 21:2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按焦距分——50mm一对儿

左:Kern-switar AR 50/1.8,即著名的“标王”。我这支是最早的版本,制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非微距版,一共生产了1500多支。小巧精致的巅峰。据说与后期f/1.9版本相比,f/1.8版本锐利度略不如,但胜在氛围感。实际使用下来,全开光圈中心很锐而边缘略软,收一档就很完美了。而由焦外+发色+层次几方面因素共同发酵、酿造、传达出来的“玄学”味道——确实是好极了。

右:zeiss ultron 50/1.8,即著名的“凹玉”,比上面的瑞士“标王”问世晚十几年。它与前述的原福40/2同为托尼所设计,是大师的两个代表作,收齐了也是一桩美事。凹玉在极其优秀的福伦达Ultron 50/2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设计,在标头设计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我这支是相对更少的M42口,实测像质堪称完美,既细腻又鲜明,几乎挑不出毛病来。氛围感虽然略逊于瑞士“标王”,但也属于一流了。

另:此前,我的50mm双骄组合是Contarex 50/2和Rodenstock 50/2,后者是柯达雷汀娜的拆机头。这个组合也是像质与亮骚俱佳,现在升级到f/1.8。再升到f/1.4?是不可行的,因为f/1.4的老标头,除了不惜成本的徕卡外,其他各家的都乏善可陈,包括昂贵的Contarex 55/1.4,全开光圈都一般。实际上,标头设计在由f/2提升到f/1.8(及1.7)时,综合性能已经达到了常规设计的上限,如果不使用昂贵的超高折射率玻璃和非球面镜片,则已经无法继续提升,后面的f/1.4基本都是强行拔高。所以,徕卡、蔡司、尼康、佳能把问世不久的非球面镜片直接赋予了f/1.2这个级别(价位成本也是一个限制因素),各自造了1-2款夜神级标头。而在林林总总的f/1.8(及1.7)标头里,我收藏的这两枚可能是综合性能最好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假刃555 编辑于 2023-05-30 19:2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按焦距分——45mm一对儿

左:美能达 L39口 45/2.8,就是港台发烧友称为“梅花钵”的那个老镜头,上世纪四十年代制造,通体黄铜镀铬,调焦环造型如花瓣,异常小巧精致漂亮。像质......倒是一般,中心很不错,f/2.8满足24MP像素是没问题的,但边缘就欠奉了;光圈收到f/8,则可以放心用。鉴于它的年龄,缺点可以原谅。

右:尼康制造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天塞饼干单反镜,也是45mm/2.8,像质比左边的美能达明显更好,即使用于当下也没问题。没和后世的尼康45/2.8P比较过,结构一样都是4片3组的天塞(45P是为了致敬45GN),像质估计差距不大,但价格就差太多了,后者有些不值。至于颜值,各擅胜场吧,我个人感觉GN更硬气一些,毕竟保留着尼康的“兔耳”。

另:收这两个45mm镜头,是因为它们都比较偏门而美丽,符合我的审美趣味。现在L39口的镜头,无论徕卡蔡司还是日系各牌,都被炒得价格飞起。其实在那个古老的年代,真正像质良好、仍能满足后世高像素数码时代要求的L39镜头,只有焦距>=50mm的寥寥几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假刃555 编辑于 2023-05-29 20:0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有人可能会觉得:既然能购入佳能自动镜头,为什么不直接购买索尼原厂镜头呢?

其实原厂镜头我是有购买计划的——小三元系列,毕竟最方便适用。此前,索尼已经推出了FE 20-70/4 G,但是FE 70-200/4 G比较差。最近有消息称:索尼要出FE 70-200/4 G 第二代,体积更小,像质改进,还多个微距。真是好消息。这样两个f/4变焦镜头无缝衔接,组成覆盖20-200/4的专业级组合,与这32个老镜头的焦段恰好对应一致。干活要效率时,就索尼FE 20-70-200/4 G加一个EF 40/2.8或适马FE 90/2.8 I;从容闲玩时,就32个老镜头随便挑......这感觉仿佛皇帝选妃侍夜。

身为发烧友的乐趣,也就这么可怜的一点点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按焦距分——40mm一对儿

左:原福40mm f/2:“福伦达之王”(后面简称福王),毫无疑问。关于这款镜头,最专业的介绍者是已故的“A妹”,他是福王的设计师——托尼老师的粉丝。具体见我的旧帖:【转接玩老镜34——神之穿越:原福 Skopagon 40mm f/2】之中的链接

右:canon EF 40mm f/2.8:佳能的小饼干镜头,颇有名气,据说像场可以覆盖44x33(不知道佳能怎么想的)。论性价比和便携性,几乎是庞大的EF体系里最好的之一。最难得的是它镜组的最后一片非球面镜片是玻璃模铸而非树脂,对它的像质贡献巨大——同为f/2.8时,它的边缘像质优于上面的福王。这很正常,毕竟福王那个年代还没有非球面镜片,二者的年龄整整相差50年!买这个镜头是为了实用:索尼FE 40/2.5 G的性价比差得离谱,而佳能这个几百元的薄饼通过廉价的AF转接环用于索尼微单时,与原厂镜头一样对焦飞快、功能正常。

如果有人问我:“把你这辈子用过的所有镜头(目前为止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都包括在内,如果只留一支镜头,你选哪一支?”
我会说:“当然是——福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假刃555 编辑于 2023-05-28 19:3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按焦距分——35mm一对儿

左:Fujinon EBC 35/1.9   右:柯尼卡AR 35/2

35mm手动大光圈老镜头精品不少,除旁轴外,单反的康蔡、禄蔡35/1.4,徕卡R35/1.4 /2,五大原厂35/2(美能达f/1.8)都不错。我选了五小原厂的这两支,一是因为它们比较罕见,二是因为它们的像质不弱于五大原厂。尤其是柯尼卡这支AR 35/2,并不像它的大多数同厂兄弟一样——球差过矫正设计导致全开光圈反差偏低,而是兼顾了分辨率与反差,成像鲜且锐,可与它的旁轴同宗兄弟——号称“日本徕卡”的M-Hexanon 35/2媲美。富士35mmm则除了是大光圈以外,EBC镀膜也很强,逆光怼太阳毫无惧色。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按焦距分——30/31mm一对儿

左:Rodenstock 30/2.8 DKL。这款镜头二十年前我就有过,可能是国内第一批玩家,当时用它拍胶片,感觉不错,后来出掉了。现在手上这支不知道是不是当年那支又流转回来了......这款镜头在光学设计史上是一个小里程碑——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最早使用了昂贵的磷冕玻璃来消除色差。实际使用中,确实色差很小。此镜全开光圈中心清晰度很高,能满足40MP数码相机,边缘则明显比现代镜头(指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数码时代开始前的时期)逊色。

右:小公主。无需多说,很多人都了解。把它与上面的罗顿30进行了同比测试,f/2.8中心二者基本打平,边缘则明显小公主胜出,毕竟有非球面加持。消色差上,小公主略输对手(宾得的通病),虽然它也有低色散镜片。发色上,小公主比罗顿30偏暖。小公主的手动对焦手感平平,毕竟是AF镜头。当然,玩宾得镜头不搂个公主实在说不过去,否则不想收AF镜头。

另:放弃28mm,是因为我是按照每间隔5mm来收藏60mm以下镜头的,另一方面——古典单反手动大光圈28mm镜头中,五大厂的28/2我都用过,印象平平;规格最高的柯尼卡AR28/1.8看网上评测全开像质也一般;康泰时CY28/2、徕卡R28/2.8诚然不错,但这两个名额我已经先给了它家的其他镜头,绞尽脑汁作茧自缚也是一种乐趣......后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假刃555 编辑于 2023-05-25 20:0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另:
Milvus 25和ZM 25当然是更好的选择,但是:
1、前者太贵,超过预算。后者是旁轴镜头,转接崩边。
2、最初已经给自己立下限购条件:德头的每个品牌每个焦段只收一支,蔡司因为体系庞大故放宽限制但也只能每个主要系列收一支。猎鹰系列已经收了21。

神一样的猎鹰25啊,只能仰望意撸了。不过,摄影镜头里的神头太多,譬如猫头鹰咱是一支都买不起,也就死心了。
假刃555 编辑于 2023-05-24 07:1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按焦距分——24/25mm

左:美能达 MD 24/2.8 VFC。美能达当年的传奇之一。这个镜头的光学结构与“天星”是一样的,经我测试,普通拍摄时像质也一样。VFC可变场曲功能挺好玩的。以前我有个天星,太普通,所以升级买了这个。现在给它起个绰号——“天曲星”,哈哈。

右:Contarex 牛眼 25/2.8。“色彩之王”——康泰时25的爷爷,色彩比孙子更忠实。早期全银版。料工形都是民用摄影镜头的巅峰,像质与天星对比测过,牛蔡略有优势。考虑到牛蔡比天星老十岁,可证在牛蔡的时代,它确实是碾压一切对手的存在。这个镜头的近摄很强,是它的另一个亮点。

这一对儿摆一起,也算是黑白双煞、绝代双骄了。其他品牌的古典手动单反24/25mm镜头大都乏善可陈,除了佳能FD24/1.4非球面镜——太贵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俯视图

通光口径基本相同的两个镜头,滤镜口径相差悬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回复主题: 32个老镜头的影集(纯器材照)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