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说说高考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0529 回帖:44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498
主题: 2
帖子: 481
注册: 2024年10月
属地倾斜这种,极端推比就类似于学区房
学区房能消失吗

还有传承,人性使然,比如协和那个44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中国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154
主题: 21
帖子: 13704
注册: 2002年3月
回龙头大 发表于 2025-06-04 23:55
下午刚看了张雪峰的一个视频,他的观点是全国公立教育北京最卷,没有之一。主要是这帮全国各地进京的考一代们很难接受自己家孩子不能上985/211,甚至只能上个职高,不断军备竞赛的结果。
我是八十年代从湖南考出来的,这个帖子里很多人的经验都停留在80/90...

是的,每年北京高校包括清北在内的毕业生首选都是想留京发展,北京各单位相当于从北京所属高校里掐尖挑人才留京;部委央企总部从全国各地调人进京任职,也基本是按照人尖子人精子标准来挑的,相当于北京是从全国各地掐尖选人才。
这些人留京或进京之后,没有祖上传下来的几套房也没有任何根基,一切都得靠自己拼。自己的下一代如果不能上985/211不只是不能接受的问题,而是可能生存都会成问题,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般的重视。
海淀西三旗一直是教育洼地周边都是渣校,原来只是招收附近村民或※※户子弟,能上个职高技校就不错,没几年的时间愣是被那边私企总部的码农子弟们给考成了学区房。
中关村三小的学区房巅峰时期达到过22万/平米的价格,一套能落户的40多平米的单间最高卖出过1千万。这都是家长为了孩子教育愿意付出的门票钱,还只是门票而已,后面各种园中园独立景点该买票还得继续买票。儿子当年小学入学登记时,门口有人拎一书包现金挨个问,只要你放弃自己的名额就直接拿走,后面怎么把你这名额置换过来之类的一切事情不用你管,只要你愿意放弃自己的名额就行,那一书包目测能有大几十个。
还有各单位的风气也是极度重视教育,偶们这甭管工作多忙也甭管多重要的事情,一句孩子要开家长会就是压倒一切的请假理由,这么多年甭管多各色多操蛋的领导也从来没听说有人不准假的,从上到下的认知都是孩子的教育压倒一切,是比天还大的事儿,其他一切全部靠边站。
以前去北边五彩城吃喝闲逛时,常见到各种码农(非常明显的码农特征)在课外班外面等孩子顺便用笔记本干活儿,那边全是各个私企总部或研发中心,什么联想腾讯百度新浪网易浪潮甲骨文天融信等等的北京总部都在那一片,能在IT行业普遍996、007状态下抽时间陪孩子上课也够可以了。

关于卷的事前面帖子也提过,最少海淀这边以前是卷小升初,那种血拼劲儿个人感觉不亚于什么衡中模式。中学之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反而没太大拼劲了,前面也想过一些可能的因素但都不太象,可能还是高考压力小、所以从高考传递下来的压力也没那么大吧。或者就是学校两极分化小升初之后基本就定型了,能上了市重点的保底211努努力985顺便还能盯着清北,进了区重点的努努力能混个211保底也能去京外上个不错的学校;没能进了区重点的想要翻身也难了,目标盯着四大染缸混个人脉拉倒,家长该绝望的也绝望了、该放弃的也放弃了。虽然还有个别能咸鱼翻身的例子,但大体上算是定型了。
确实感觉外地家长对北京不太了解,只是从网上看到些只言片语就形成北京孩子娇生惯养啥啥都不行所以国家要照顾的印象,最起码应该是没人亲自经历过北京小升初、中考高考一路全套过程的,大多都是站在一边看人挑担的感觉。当然,北京家长看外地学生也是站旁边看别人挑担的感觉,也是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京内外两边都是只经历过自己的过程然后挑对方的毛病,都只能算一家之言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0.38
主题: 8
帖子: 384
注册: 2000年11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5-06-04 18:42
我说的“和地区差异没关系”是指您自己帖子里说的“地区差异小”,不是国情比较。
之所以说“和地区差异没关系”,是因为他们不按照地区划分分数线。
要是从教育资源和普遍受教育的程度来说,其实巴黎和边远地区的差别也并不少。
顺便说,国外大学是对所有公民敞开大...

别自欺欺人了,欧美普通家庭大多也是上不起名校的,当然,普通公立大学可以面向所有公民,这也是人家的国情,教育资源相对于人口来讲比较丰富,而名校大多是私立,名校之所是名校门槛也是很高的,再有,地区差异就是最大的国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2.629
主题: 130
帖子: 2396
注册: 2022年8月
回龙头大 发表于 2025-06-04 23:55
下午刚看了张雪峰的一个视频,他的观点是全国公立教育北京最卷,没有之一。主要是这帮全国各地进京的考一代们很难接受自己家孩子不能上985/211,甚至只能上个职高,不断军备竞赛的结果。
我是八十年代从湖南考出来的,这个帖子里很多人的经验都停留在80/90...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时代差别:考一代比考二代轻松多了。
所以考一代希望考二代和自己一样,那其实是把时代红利当个人能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南省
泡菜
泡网分: 21.4
主题: 1
帖子: 2624
注册: 2006年1月
臭手 发表于 2025-06-04 20:52
争论起来太耽误时间了,还是到此为止吧。
当然偶前面那些帖子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且也没有太充足的证据,都是旁证甚至旁证也谈不上。 因为这种事没有办法搞对照试验,所有的一切都得拐弯抹角的去推测,十个人有十种看法也难免。
总之想说的意思算是说清了吧,就是北京的...
下午刚看了张雪峰的一个视频,他的观点是全国公立教育北京最卷,没有之一。主要是这帮全国各地进京的考一代们很难接受自己家孩子不能上985/211,甚至只能上个职高,不断军备竞赛的结果。

我是八十年代从湖南考出来的,这个帖子里很多人的经验都停留在80/90年代,根本就不知道北京,尤其是北京海淀现在的情况,我甚至都觉得我高中三年未必有这帮孩子小学和初中的训练强度,更不用说良好的师资和教学条件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31.545
主题: 1
帖子: 9043
注册: 2008年12月
臭手 发表于 2025-06-04 20:52
争论起来太耽误时间了,还是到此为止吧。
当然偶前面那些帖子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且也没有太充足的证据,都是旁证甚至旁证也谈不上。 因为这种事没有办法搞对照试验,所有的一切都得拐弯抹角的去推测,十个人有十种看法也难免。
总之想说的意思算是说清了吧,就是北京的...

好的,到此为止吧。
这些都是在闲聊罢了,其实都无所谓的。

其实我和您一样,并不认为这是一张卷子就能解决的问题,同样也不认为某个区域的学生有特别之处。
但是,外部条件不同这还是客观存在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泡菜
泡网分: 7.267
主题: 59
帖子: 8098
注册: 2014年5月
磐安风 发表于 2025-06-04 17:57
全国一张卷当然不等于公平,还有个招生名额分配问题。
但一张卷以后,至少可以看出,各地高考录取差距有多大,该如何调整招生人数分配以使得更加公平。
至于你说的“北、上这种教育资源丰富且高的地区会更加的出类拔萃。”显然是错了,如今京沪享受到的招生名额分配优...
在外省市上二本都困难,但到北京能上 211 的现象确实存在。

但到了北大这个层面(清华不清楚),肯定不存在本地生源不如外地的现象。

记得我们那会,北大本地生源占 20% 左右,具体我们系里是 30/150 人。北京同学确有 7~8 个人,从大二开始就有些力不从心,比例明显高于外地来的同学。当时大家有这么个看法:如果北京生源保持在 15% 左右,最低质量才会有保证。但在另一端,系里 top10% 的同学里,北京同学可能都超过了一半。

查了一下,现在北大北京生源占比才 7%,放到我们当年就是 10 个人,那么毫无疑问,这些同学的成绩,基本上都可以进全系 top 15% 左右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0.498
主题: 2
帖子: 481
注册: 2024年10月
※※上有一张卷子过,又不是没有
依旧扯不清,

其实现在这么发达了,阅卷可以全国打乱网上阅卷,随机分配,,
方法都有,显然不是这个原因

更深的,是橘生淮南淮北的文化
人性使然,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南省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154
主题: 21
帖子: 13704
注册: 2002年3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5-06-04 19:03
其实,这样的比较没有意义。
要是只比个别顶尖机构的话,北京还真的未必最好。
要是比普遍机构的话,就无法拿“一个班能有小1/3左右的全职太太来专门照顾孩子学习”来说事了。毕竟北京也不可能普遍的“一个班有小1/3左右的全职太太来专门照顾孩子学习”这种情况...

争论起来太耽误时间了,还是到此为止吧。
当然偶前面那些帖子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且也没有太充足的证据,都是旁证甚至旁证也谈不上。 因为这种事没有办法搞对照试验,所有的一切都得拐弯抹角的去推测,十个人有十种看法也难免。

总之想说的意思算是说清了吧,就是北京的录取问题不是北京孩子智力能力水平不行,所以需要国家照顾。这是外省市家长比较普遍的误解,希望通过争论能解释一二。 再往多里说就太复杂了,属地照顾政策、名额分配背后的考虑等等的,初始的原因全都不知道而且议论半天也没法改变。

北京高考录取的问题不是一张卷两张卷的问题,核心是名额分配的问题。即便是一张卷但名额分配不改的话,北京学生就是前1%能上清北、前10%能上985、前20%能上211(假设的比例),而人口大省或者高考地狱省就是前0.1%能上清北、前1%能上985、前2%能上211(同样是假设的比例),这跟卷子是不是一张没有任何关系。不说北京和外省学生本身素质水平的差异就假设是一样的,北京能上211的分数换算到对应的外省也同样是前20%排位的分数,它可不就是低很多吗。

这事您要说北京学生有福利被优待,绝对是无话可说,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具体原因就不扯了,太复杂而且也没能力改变。
但是别往一张卷上扯,一说就好像全国一张卷之后北京学生就完全不行了,那也有点一厢情愿的意思。最少个人感觉中后部的学生可能受影响最大,但是头部那些清北复交top5级别的学生,真不一定是更多还是更少吧,没准还会把其他省份的名额也抢走不少。
如果改成一张卷全国一个标准而且北京娃们也被逼到找回当年小升初血拼的劲头来,所有内外条件都一样之后,北京学生的能力水平可能拼不过江浙湘鄂那几个妖孽多的省,但是其他省份未必就能拼得过北京,最后的结果未必就是外省家长想看到的。

不争论了,太耽误时间,到此为止,如何?
臭手 编辑于 2025-06-04 20:5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31.545
主题: 1
帖子: 9043
注册: 2008年12月
臭手 发表于 2025-06-04 15:32
...例如上海以前有多少家校外培训机构、老师的水平如何又比北京强在哪里? 广州的学校是硬件还是软件还是老师的学历水平比北京的更高? 深圳的中学里一个班能有小1/3左右的全职太太来专门照顾孩子学习的吗?
反正甭管什么吧,但凡沾点边的就行,咱别张嘴就来直接下结论,这样空对空的没法聊。...

其实,这样的比较没有意义。
要是只比个别顶尖机构的话,北京还真的未必最好。
要是比普遍机构的话,就无法拿“一个班能有小1/3左右的全职太太来专门照顾孩子学习”来说事了。毕竟北京也不可能普遍的“一个班有小1/3左右的全职太太来专门照顾孩子学习”这种情况的。
其实作为旁观者,我觉得,南方这种现象恐怕会比北京还多一些呢。毕竟,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在这方面还是不一样的。

天外有天,多视角看世界才全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泡菜
泡网分: 31.545
主题: 1
帖子: 9043
注册: 2008年12月
臭手 发表于 2025-06-04 15:32
...父母智力这一块好歹是多多少少能沾点边的,您和楼上那位都是大而化之、含而糊之的一句话就概括:北京孩子就是不行,全国统一卷之后就肯定完蛋。但是却连个沾点边的对比都没有就是张嘴一说,是不是更不靠谱?

你这是误解了。
我的原帖:

tianman 发表于 2025-06-03 23:44
北京上海等省市因为基础教育相对较好,高等教育资源又比较集中,相对来说竞争没那么激烈,这一点客观存在。
但是,这主要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并非学生自身的因素。所以它既不意味着本地学生素质更好,也不意味着本地学生素质更差。
总体来说,智力未必能够遗传。否则还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泡菜
泡网分: 31.545
主题: 1
帖子: 9043
注册: 2008年12月
木头牛 发表于 2025-06-04 16:47
怎么没关系,法国国情和中国一样?

我说的“和地区差异没关系”是指您自己帖子里说的“地区差异小”,不是国情比较。
木头牛 发表于 2025-06-04 15:39
欧美无非是发达程度高,地区差异小,欧洲有新疆、※※这样的老少边穷?再说国外大学更是对精英人士敞开大门的,你所说的公平只是相对,并没有绝对。


之所以说“和地区差异没关系”,是因为他们不按照地区划分分数线。
要是从教育资源和普遍受教育的程度来说,其实巴黎和边远地区的差别也并不少。

顺便说,国外大学是对所有公民敞开大门的,特别还对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给各种补助。完全不是“对精英人士敞开大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陈年泡菜
泡网分: 29.742
主题: 30
帖子: 3738
注册: 2005年4月
年内主力装备
OM-1
ILCE-9
PENTAX K-1
詹士邦 发表于 2023-06-08 10:00
92年参加高考。省重点中学,考前已经保送,保送的是省外的一所重点高校。那时候孩子大多数不愿意到外省上大学(去北京和上海除外),所以保送名额没有人抢(我那时候年级排名大概是300人里的前50上下)。那时候也没有什么985,211。到我大学毕业那年,我在...

92年高考还是全国统考吧?文科总分是640,理科好像是710,但各省(市)各自阅卷、宽严不一,分数线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差别明显。
记得那年安徽的文科全国重点线是484、一般本科线是471,还有大专、高中专的分数线记不住了,理科的未关注。
gttys 编辑于 2025-06-04 18:5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安徽省
泡菜
泡网分: 31.545
主题: 1
帖子: 9043
注册: 2008年12月
臭手 发表于 2025-06-04 15:32
...而且说高考这事一直是按照“省”为单位来讨论的,你把北京和除北京以外的十几亿人放一起说,这算偷梁换柱手法吧? 只按省市级别来对比高知数量和比例就算上海也不够看的。...

并不是我“把北京和除北京以外的十几亿人放一起说”
我那是回复您自己368帖的原话:
“高知父母的智力未必能够遗传给孩子这没错,但是外省市非高知父母的智力、、、是都能遗传突变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泡菜
泡网分: 0.678
主题: 47
帖子: 574
注册: 2024年8月
runnova 发表于 2025-06-04 15:32
东京大学是不是也是这样?

东京大学招生不看地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31.545
主题: 1
帖子: 9043
注册: 2008年12月
臭手 发表于 2025-06-04 15:41
这话也是缺乏证据啊,报考那确实是谁都能报,他们好像也没有统一的高考这种程序似的。
但是录取谁哪个城市录取多少这事就不好说了。
即便不说这些空对空谁都没证据的事儿,据我所知美国的高校在对本州学生和外州以及国际生的学费是有区别的,本州本市的学生学费最低,...

不是的
他们也有统一的“高考” -- “Baccalauréat”, 本质上是中学会考,但是它是高校录取的依据。
当然,要想上精英学院(Grande école)还要再通过单独的考试和面试。
无论是哪一类高校的录取,都没有区域的差别。这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不存在“缺乏证据”的说法。

联邦制国家有所不同,因为各州的法律和税收并不一样,所以包括学费在内的不同费用是正常的。
然而,录取学生并无分数上不同的标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泡菜
泡网分: 0.678
主题: 47
帖子: 574
注册: 2024年8月
木头牛 发表于 2025-06-04 12:39
天真了,你以为全国一张卷就公平了?那么大国家,各地区教育水平相差很多,如果全国一张卷的话,应该还没有现在合理,首先教育资源落后地区的考生这辈子就很难进好大学了,山河四省这种人口大省会更加艰难,北、上这种教育资源丰富且高的地区会更加的出类拔萃。

全国一张卷当然不等于公平,还有个招生名额分配问题。

但一张卷以后,至少可以看出,各地高考录取差距有多大,该如何调整招生人数分配以使得更加公平。

至于你说的“北、上这种教育资源丰富且高的地区会更加的出类拔萃。”显然是错了,如今京沪享受到的招生名额分配优待,已经超过了教育资源丰富带来的优势。别的不说,京沪大概率会被江、浙、湖南、山东压倒。
磐安风 编辑于 2025-06-04 18:0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0.678
主题: 47
帖子: 574
注册: 2024年8月
臭手 发表于 2025-06-04 11:57
另外这个招生名额数字好像是高校自己有一定的决策权,因为当年江苏还是哪儿搞高考改革改了多年最后被LOU※※判为瞎折腾,LOU※※上任之后就找清北还有其他几个名校的校长去要名额,因为前面几年瞎改革搞得那些学校纷纷减少了在江苏的招生名额,因为生源质量差。
...

招生名额,明显是JYB有最大权限,头部高校在京沪等地招生多,显然有ZZ考量,我想很多人应该都清楚这一点。事实上高校招生名额分配就是个zz事儿,

至于生源质量问题,我觉得应该比你更清楚。我就在985高校工作,参与过招生。事实上,上海985高校里对上海生源意见不少,除了英语强项,理工类的和外地生源比真的差了一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0.678
主题: 47
帖子: 574
注册: 2024年8月
臭手 发表于 2025-06-04 11:47
这事没法讨论,名额分配问题另外回了个帖子正在审核,可能比较犯忌讳。
这不是你我说了算的,而且其中是如何考虑的、可能会引发什么后果之类的普通人也不知道,只说应该那世界上应该的事儿多了,大毛二毛就应该和平共处、米帝就应该不收税,然而普通人根本插不进去话,...

不要激动

存在不等于合理,更不等于不能讨论。公平本就是我们国家的基本价值观

而且我也没只说北京,上海也一起说了,如果其他省份、高校也是如此,那就如你所言,改也是大家要一起改。

至于高校的价值,实际上除了参观学校还有很多别的方式,不进去周围转一圈也是参观,各种公司招聘活动也带来利益。重要的不是具体的商业价值数字,而是得承认,清北复交在北京上海,并不是单方面获取了当地的好处,也相应给了当地大量的回报,这些回报有商业收益,有人才,有科研项目,有知名度,等等涵盖了各个方面。因此,用所在地给高校提供的条件作为高校对当地优待的理由,是不合理的。

高校最基本的是在公平的基础上吸引更优质的生源,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如果过于照顾本地生源,既有违公平,也对高校的长久发展不利。

如你所言,名额分配是根本,但即使是名额分配,也应该遵循公平的原则,可以适当照顾一下后进地区,而不是偏重本地。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和产出,长期来说应该是趋向公平,而不是越来越不公平。

为什么单独命题?很简单啊,当年同一张卷子时候,北京和山东的录取分数线差了太多了,100多分的差距,闹得沸沸扬扬。山东的姜妍、栾倩、张天珠事件就是为此发生,第二年北京就独立命题出卷了。享受了红利,不能就因此认为这个是合理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0.38
主题: 8
帖子: 384
注册: 2000年11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5-06-04 16:43
这和地区差异没关系。
任何法国人只要在巴黎居住,就是巴黎市民的身份。

怎么没关系,法国国情和中国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31.545
主题: 1
帖子: 9043
注册: 2008年12月
木头牛 发表于 2025-06-04 15:39
欧美无非是发达程度高,地区差异小,欧洲有新疆、※※这样的老少边穷?再说国外大学更是对精英人士敞开大门的,你所说的公平只是相对,并没有绝对。

这和地区差异没关系。
任何法国人只要在巴黎居住,就是巴黎市民的身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泡菜
泡网分: 31.545
主题: 1
帖子: 9043
注册: 2008年12月
runnova 发表于 2025-06-04 15:32
东京大学是不是也是这样?

日本本来就没有居住地迁移的限制,自然无法按区域给名额。据我所知,东京大学是按照成绩录取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泡菜
泡网分: 0.498
主题: 2
帖子: 481
注册: 2024年10月
臭手 发表于 2025-06-04 15:32
上交复旦也是花的上海的钱吗? 那怎么就北京的高校是花的国家的钱?
现在从高校公开的预算表里只能看出来财政拨款,但是看不出来是财政部(教育部)给的还是省市给的钱。
还有看预算表里浙大的财政拨款也是排前几位的,怎么它就能对浙江考生那么照顾而没人喷呢?
不...

北京的也在倾斜啊,,又不是没有,喷个啥

以前说清北是国家的钱,,其它有地方的资金

这本来就是扯不清道不明的棋
比如学校的原始资金,以前那些各部署大学,算谁的钱,计划在a地咋不是b地呢

谁出钱谁有权自然会倾斜,比较符合人性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中国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154
主题: 21
帖子: 13704
注册: 2002年3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5-06-04 14:47
这个其实也是我们的特色。
在欧洲这里,根本就不存在“属地”的概念,更谈不上“照顾”。
无论是马赛的孩子还是卡昂的孩子,报考巴黎顶尖大学或者本地院校都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别。

这话也是缺乏证据啊,报考那确实是谁都能报,他们好像也没有统一的高考这种程序似的。
但是录取谁哪个城市录取多少这事就不好说了。
即便不说这些空对空谁都没证据的事儿,据我所知美国的高校在对本州学生和外州以及国际生的学费是有区别的,本州本市的学生学费最低,看是州立大学的还是私立的,私立的可能只照顾自己所在市,州立的可能照顾到州。
美国人只认钱,所以减免学费也算一种属地“照顾”吧? 而且背后在招生时是不是也需要照顾本州本市的学生,咱谁也不知道不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0.38
主题: 8
帖子: 384
注册: 2000年11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5-06-04 14:47
这个其实也是我们的特色。
在欧洲这里,根本就不存在“属地”的概念,更谈不上“照顾”。
无论是马赛的孩子还是卡昂的孩子,报考巴黎顶尖大学或者本地院校都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别。

欧美无非是发达程度高,地区差异小,欧洲有新疆、※※这样的老少边穷?再说国外大学更是对精英人士敞开大门的,你所说的公平只是相对,并没有绝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0.498
主题: 2
帖子: 481
注册: 2024年10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5-06-04 14:47
这个其实也是我们的特色。
在欧洲这里,根本就不存在“属地”的概念,更谈不上“照顾”。
无论是马赛的孩子还是卡昂的孩子,报考巴黎顶尖大学或者本地院校都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别。...

东京大学是不是也是这样?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中国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5.154
主题: 21
帖子: 13704
注册: 2002年3月
runnova 发表于 2025-06-04 12:30
经费来源
上海高校花上海的钱,自然招生倾斜
还有之前大区设置时候,学校集中设置在几个地方,比如西安,武汉,,都有经费投入

上交复旦也是花的上海的钱吗? 那怎么就北京的高校是花的国家的钱?
现在从高校公开的预算表里只能看出来财政拨款,但是看不出来是财政部(教育部)给的还是省市给的钱。
还有看预算表里浙大的财政拨款也是排前几位的,怎么它就能对浙江考生那么照顾而没人喷呢?

tianman 发表于 2025-06-04 14:03
非要拿高知父母的智力来比较外省市非高知父母的智力,这本身就错了
2000多万的北京市民中有多少高知?
而十多亿外省市人口中,外省市非高知又有多少?
至于你说的那些优势,其实现在很多“外省市”都是“能拿出来比的”,只是您看不见罢了。
比如上海广州深圳江...


不是非要拿高知父母智力比,而是现在这局面之下没有一个合适的标准来对比,用高知父母的智力好歹算是能沾点边吧。
要不然你说用什么来评判北京跟外省市孩子比是更差、还是更优,用高考分数显然不行,一个是卷子不一样,另外一个是北京高考压力小所以孩子们没有玩命血拼。
其他还有什么办法能对比一下的,无非也就是自身、外界求学环境、家庭等等几样,再加个间接性的父母的智力吧,还能用什么指标?
父母智力这一块好歹是多多少少能沾点边的,您和楼上那位都是大而化之、含而糊之的一句话就概括:北京孩子就是不行,全国统一卷之后就肯定完蛋。但是却连个沾点边的对比都没有就是张嘴一说,是不是更不靠谱?

而且说高考这事一直是按照“省”为单位来讨论的,你把北京和除北京以外的十几亿人放一起说,这算偷梁换柱手法吧? 只按省市级别来对比高知数量和比例就算上海也不够看的。
北京2000多万人群里高知人数按比例全国最高,本科以上受教育人数占比是29%,算上大专的话更是达到41%。 除了4、5个大省以外,甚至在绝对人数上也是遥遥领先,总共2189万人之中本科学历的447.1万人,硕士126.1万人,博士22.8万人(互相不包含),只有广东山东江苏台湾在本科生绝对人数上高于北京,其他省市连绝对人数都不如北京甚至差得很远。硕士博士的绝对人数更是毫无疑问的第一,绝对数量上的。

“比如上海广州深圳江浙这些地方,这些外部条件要是拿出来比的话,超过北京的不要太多”、、、,这话您能举点沾边的例子吗? 咱别上下嘴唇一碰张嘴就来,有什么数字、统计或者文章能佐证一下的吗? 沾点边就行。
例如上海以前有多少家校外培训机构、老师的水平如何又比北京强在哪里? 广州的学校是硬件还是软件还是老师的学历水平比北京的更高? 深圳的中学里一个班能有小1/3左右的全职太太来专门照顾孩子学习的吗?
反正甭管什么吧,但凡沾点边的就行,咱别张嘴就来直接下结论,这样空对空的没法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臭手 编辑于 2025-06-04 15:4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0.498
主题: 2
帖子: 481
注册: 2024年10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5-06-04 14:47
这个其实也是我们的特色。
在欧洲这里,根本就不存在“属地”的概念,更谈不上“照顾”。
无论是马赛的孩子还是卡昂的孩子,报考巴黎顶尖大学或者本地院校都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别。...

这些国外的大学资方是谁,谁投资的,有多大的独立性
产权清才能其它清,不然糊涂账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中国
泡菜
泡网分: 31.545
主题: 1
帖子: 9043
注册: 2008年12月
回龙头大 发表于 2025-06-04 15:03
他说的本校老师的能力水平和校外机构的档次指的是北京的教育资源,财力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就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一点都不矛盾啊

您恐怕真的不知道,如果只是比较那些精英型学校的本校老师的能力水平和校外机构的档次以及财力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就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的话,广深江浙沪超出的真的不少。
但是,无论北京还是它们,都不是普遍现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泡菜
泡网分: 21.4
主题: 1
帖子: 2624
注册: 2006年1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5-06-04 14:56
估计您没看清楚,我指的“至于你说的那些优势”是指臭手兄列出的优势。不是说“教育资源和教育投入”,
至于你说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投入”,是国家层面对教育的投入,原本就属于全体国民。
他说的本校老师的能力水平和校外机构的档次指的是北京的教育资源,财力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就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一点都不矛盾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回复主题: 说说高考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