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R6 Mark II 视频拍摄经验记录 兼部分上片 [主题管理员:popmax]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5040 回帖:10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574
主题: 98
帖子: 4719
注册: 200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7_2
佳能的自拍手柄和蓝牙遥控器套装 HG-100TBR + BR-E1 我也买了,但配合手上这些大镜头根本不行,太重了,完全无法手持,用小口径的定焦头、饼干头应该可以,R62机身本身并不重。关键是比如买一个RF 24 1.8,出去玩谁还会经常换来换去呢?RF 15-35 就用不上了,又没办法接到5Ds上用来拍风景。下手前功课还是没做到位,RF 15-35应该等以后和R52一起入,入早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574
主题: 98
帖子: 4719
注册: 200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7_2
DM-E1D简单对比了一下枪型指向单声道收音,和90°、120°立体声收音,确实单声道的收音回来放就是单声道的,所有声音定位都在画面中间。立体声的立体感很强,比如左边的鸟叫回放也就在左边,脱箱感很强,回放的时候我总以为是真的窗外的鸟在叫(刚好窗户也在左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574
主题: 98
帖子: 4719
注册: 200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7_2
canonguy 发表于 2023-07-01 15:27
佳能带机身防抖的机器拍视频可以机身防抖+镜头防抖 +电子防抖?

嗯,牛得很。

R62高感也牛得很,今天用ISO3200拍了一段稍微暗点的环境下的视频,根本看不出和ISO100的视频有啥明显区别,反正我是没看到噪点,太牛了,画面干净的很。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574
主题: 98
帖子: 4719
注册: 200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7_2
好玉米 发表于 2023-06-30 22:39
楼主有追求,上了佳能原厂热靴麦,无线麦音质总归差点。
TASCAM X6不错,如果对音质有更高要求,可以试试这个。
建议把RF15-35和EF 16-35这2个头换成RF14-35,RF14-35拍视频防抖和静音好于15-35。
机身镜头协同防抖,加...

感谢赐教!

今天拍了一点,又增长了一点点经验。混在一起随便说说。

TASCAM X6查了一下也太强大了吧,和佳能的DM-E1D价格差不多,相比之下佳能就是抢钱啊,性价比云泥之别。早知道买TASCAM X6了,也是可以安装在热靴上的。唯一的心里安慰是佳能的不用额外接线。

镜头呢RF15-35拍视频一方面有点浪费光学素质,一方面确实太重,防抖和静音性方面倒是没啥问题。只能等将来入手R52才能发挥它的实力了。另外今天实测发现,防抖声音比较明显的爱死小小白,如果在安静的室内录是能录下来的,如果在室外录是听不到的,应该是室外声音大,相机的录音增益就小了,轻微的防抖声音就被压缩没了,而室内太安静,相机自动将增益开大后就显得防抖、对焦声音明显了。倒是可以通过手动设置增益来控制。

RF机身镜头协同防抖已经很强大,加上电子防抖我试了会更强大一点,但是开电子防抖也是会轻微损失画质的,这个各人取舍吧。R62开普通电子防抖的裁切系数很小,说明书没有写具体数值,目测约10%,增强防抖我没试。

关于曝光方式,经过实测我这种到此一游型的还是AV档比较合适。因为我们会一镜摇来摇去的拍不同的地方,比如从阳光照射的区域转移到树荫下,M档还是不行。现在的相机都很强大了,反正AV档随便拍拍,自动对焦和半自动曝光处理的都很舒服,整个视频回放没觉得哪里有问题。M档适合比较光线变化不大的特定场景的严肃拍摄。今天也开启了斑马线功能,对监视曝光正确性确实比较有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23.565
主题: 12
帖子: 2400
注册: 2005年4月
好玉米 发表于 2023-06-30 22:39
楼主有追求,上了佳能原厂热靴麦,无线麦音质总归差点。
TASCAM X6不错,如果对音质有更高要求,可以试试这个。
建议把RF15-35和EF 16-35这2个头换成RF14-35,RF14-35拍视频防抖和静音好于15-35。
机身镜头协同防抖,加...
佳能带机身防抖的机器拍视频可以机身防抖+镜头防抖 +电子防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0.558
主题: 22
帖子: 506
注册: 2013年12月
楼主有追求,上了佳能原厂热靴麦,无线麦音质总归差点。
TASCAM X6不错,如果对音质有更高要求,可以试试这个。
建议把RF15-35和EF 16-35这2个头换成RF14-35,RF14-35拍视频防抖和静音好于15-35。
机身镜头协同防抖,加上电子防抖基本可以省掉稳定器了,但是开增强电子防抖有约1.5倍的裁切系数,所以需要比较广的镜头。
可以再等等看以后有没有10-24 F4之类的超广,拍视频其实大光圈用的机会不太多,大部分情况F4光圈就可以拍出足够的浅景深了。
有的相机,同分辨率同视频压缩设置帧率越高,画质越差,所以用不用高帧率还得看场合。
佳能阉割了视频的慢速快门,松下机型最低可以设置1秒。那个帧率2倍的所谓视频快门定律根本不用管,在机器提供的视频快门范围内,想怎么设置就怎么设置。我现在喜欢设置成60P 1/60秒,不喜欢太过清晰的数码感画面,视频快门速度慢点更写意。
比起器材,视频的内容更有价值。哪怕用手机拍的生动场景,也胜过用电影机拍的无聊画面。
好玉米 编辑于 2023-06-30 22:5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湖北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574
主题: 98
帖子: 4719
注册: 200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7_2
关于稳定器,兔笼,滤镜系统,监视器,外录,自动跟焦器等等诸多配件就不研究了,作为最基本的家庭用户实在用不上。R62如果搭配RF防抖镜头的手持防抖能力完全够用,即使搭配不带防抖的镜头,机身的5轴防抖也基本够用。

目前买的唯一一个外接辅助设备是热靴枪式麦克风,说说我对无反/微单摄影麦克风的粗浅研究。单人团队微单拍视频,如果要把声音和画面同期直接录在相机内,麦克风无非使用相机自带麦克风,可插在热靴上的外接固定麦克风,以及无线麦克风(小蜜蜂)。当然也可以使用任何独立的录音设备比如录音笔进行单独收音,后期在电脑自己合成,这个就不讨论了。

相机内置麦克风,现在的相机基本也都是立体声麦克风,说实话像R62这个级别的相机,麦克风的素质我觉得不是很差,也能用,但短板有三,第一收音距离有限,如果要收人声人离的太远就不行了,第二环境噪音抑制能力有限,杂乱的环境乱哄哄的,尤其室外风噪那就更是没法用了,第三音质只能说够用,如果要求较高还是差点意思。

所以如果对声音稍微有点要求,还是需要一个独立麦克风,最常用的就是热靴/多功能靴枪式麦克风了。枪麦又分两种,模拟输出的和数字输出的。大厂一般都有自己配套的数字枪麦,比如索尼的ECM-B1M和ECM-B10,插上热靴就能用了,直接由热靴供电并且直接将数字信号传给相机,不需要额外插一条音频线到相机侧面,方便很多也减少干扰,缺点就是价格高点。模拟输出的既有原厂的又有很多第三方的可以选择,也是安装在热靴上但是要使用独立电池供电,插一根音频信号线到相机上。独立的枪麦当然在指标上会比相机内置的麦克风高,收音距离能更远一些,抑制噪音的能力也更强,有风的时候还可以戴上防风毛衣外套避免风噪。很多独立枪麦还可以选择收音指向性,比如强指向性的枪式收音,90°范围收音,120°范围收音,或者心形指向、超心形指向等等,当然还有360°收音的。枪麦有的是单声道的,有的是立体声收音,有的可以切换。总之去寻找适合你的产品即可。

我最终还是选择了佳能自己的DM-E1D数字枪麦,就是为了最好的兼容性和操作方便吧。但实际这个麦克风的指标不是很强悍,居然只能录100-10000Hz的频率范围,做不到大多数麦克风的50-20000Hz甚至20-20000Hz。指向性上有枪式,90°,120°三个选项,没有360°,不过我实测其实相机后方的声音也能录进去,尤其在室内有墙壁反射其实区别不大。总之这个麦克风的性价比不高,但也是原厂目前唯一的数字枪麦,这一点比不上索尼,ECM-B10是个很不错的产品。

如果你需要收距离比较远的声音,可能热靴枪麦也不够使了。这时就需要小蜜蜂登场。小蜜蜂一般是1拖2,接收器也是插在热靴上和枪麦道理是一样的,但麦克风在无线发射器上,而发射器可以别在人身上或者放到你想收音的地方去,一般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都可以。这个就不展开讲了,我看了大量评测,如今最好的产品就是大疆的无线麦克风,直接冲即可。价格其实和一只DM-E1D差不多,但参数强大得多,每只发射器其实又可以当成独立的录音笔使用,记录的声音格式也比相机本身规格更高。当然小蜜蜂的发射器上的麦克风都是全指向性的,总之在原理上和枪麦有些区别,不能完全相互替代,有些拍摄场景枪麦更适合,有些拍摄场景小蜜蜂更适合,否则我就不买DM-E1D直接买一套大疆了。
popmax 编辑于 2023-06-30 13:0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574
主题: 98
帖子: 4719
注册: 200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7_2
对于视频镜头的选择,可以说不完,也可以说没啥可说的。任何镜头都可以拍视频,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我的要求就是画质第一,要过得去。静音第二,尽量不要把对焦的声音录进去,有的镜头对焦声音比较大,还有的老镜头防抖工作时声音也比较大,当然后期另外合成音轨的只录影像素材的还好。轻便第三,长期手持拍摄视频还是越轻越好。

反正根据你想要的拍摄视角选焦段,根据你想要的画质选镜头品质(当然要结合你的钱包)。很多镜头是为视频优化过的,比如几乎没有呼吸效应(焦点变化不会引起画面四周轻微伸缩),对焦马达声音很小等,这些网上查一查就知道哪些镜头更适合拍视频。如果只是像我自己随便玩玩,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不对外发布,其实也不用讲究太多。

我目前手上的镜头都不差,就是都比较重,用一段时间看看实在不行再买个轻便的比如RF 24 F1.8,这个镜头比较适合拍日常视频,24mm焦距,有防抖,有微距,重量轻,体积小,拍照我相信赶不上红圈但拍视频应该足够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0.735
主题: 15
帖子: 342
注册: 2012年8月
学习了,我也想学一下怎么拍视频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4.752
主题: 12
帖子: 1367
注册: 2016年9月
学习,对我等视频小白有意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574
主题: 98
帖子: 4719
注册: 200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7_2
视频拍摄帧率选择,以前总是简单的想肯定越高越好,画面更流畅,B站看了很多视频又说是否流畅主要是快门速度的原因,太高了缺乏动态模糊运动场景就会感觉画面不自然,保持在“帧率2倍分之一秒”就好了。那么到底怎么样呢,只有自己试了才知道,于是拍了如下5种组合进行对比(拍摄场景为白天户外对中远距离的大面积楼群,使用24mm焦距),拍摄过程中进行左右忽快忽慢摇摆运镜以观察大幅度运动的画面观感舒适性:

a: 30帧,快门速度1/60秒
b: 30帧,快门速度1/500秒
c: 60帧,快门速度1/60秒
d: 60帧,快门速度1/125秒
e: 60帧,快门速度1/1500秒

主观舒适性感受排名如下:e>d>c>b>a,事实证明对我个人而言是帧率越高越高,快门速度越高越好,看着又清晰又流畅。这里需要细说一下影响运动画面舒适性有两方面,一个是卡顿感,一个是模糊感。帧率主要关联卡顿感,拍摄帧率越高,那种运动画面一卡一卡的感觉就越少;快门速度主要关联模糊感,快门速度越低运动画面的模糊感越高。卡顿感和模糊感加起来是整体的流畅感。这里我放了一个奇葩组合就是60帧,快门速度1/60秒,这种情况下果然就是流畅度不错但感觉运动的画面很糊。

那是那么多up主都说错了吗?我说的就对吗?实际情况我觉得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眼睛和大脑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就好比2个人坐同一辆车,一个晕车,一个不晕车。有人习惯所谓的“电影感”也就是运动模糊,已经习惯了那种24帧、1/50秒快门的视频,看高快门速度的视频会觉得不舒服。有人习惯高帧率(怀疑和我以前玩FPS游戏比较多,习惯高帧率有关),喜欢锐利和连贯的画面。

那么对我而言,好处是不需要ND镜了,很高快门速度拍的视频我也能接受而且更喜欢,坏处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我都会使用4K60帧来拍摄,数据量比30帧大很多,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后期剪辑压力也大些。不过我不是重度视频拍摄者,应该还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574
主题: 98
帖子: 4719
注册: 200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7_2
视频拍摄和拍照从拍摄到后期真是完全两套知识体系。学到哪记到哪吧。

首先拍摄视频时如何控制曝光的原则就不一样。

拍照片以前最常用的是光圈优先以控制景深,其次控制ISO以控制噪点,最次控制快门只要不糊就行,通常使用AV档。如果抓拍高速运动的物体当然考量的顺序是快门-光圈-ISO,通常使用TV档。

但是拍视频呢现在才知道比较常用的是M档,为了动态模糊一般快门保持在帧率的2倍分之一秒,比如拍每秒30帧的视频,快门用1/60秒;光圈用来控制景深所以也要固定下来;最后选择一个合理ISO保持曝光正常(看直方图)。如果强光下选择好快门和光圈后即使ISO放到最低仍然过曝,就需要使用ND镜进行减光,因此ND镜是视频拍摄非常常用的滤镜。这样全部手动挡设置好后,在同一场景下拍视频会保持曝光一致性,如果用相机自动/半自动曝光可能会有忽明忽暗的情况,这不是视频拍摄想发生的。

以上是学来的常规情况,但是我个人持不同意见的地方在于快门速度的控制,我的实际测试感受是这条“快门保持在帧率的2倍分之一秒”定律不是铁律,具体和下一节帧率选择问题一起说,因为最终视频动感效果如何和帧率的选择也息息相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574
主题: 98
帖子: 4719
注册: 200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7_2
先说一下器材,后面再慢慢更新视频拍摄学习记录。

目前手上R62,RF镜头只有一只RF15-35 F2.8L IS USM。单反还剩下5Ds,EF 24-70 F2.8L II,EF 16-35 F4L IS,爱死小小白,红圈百微。原厂EF-RF转接环。

R62,拍摄的4K视频非常满意,之前也没用过什么别的好视频机,但看了很多评测,这个价位也算基本到顶的实力了。R62是我第一台无反,所以诸多方面感受和以前的单反比都提升巨大,使用体验是很好的。整个机器的操控都很舒服。细节不说了网上到处都有评测。

RF 15-35 F2.8,好头,就是重。拍视频拍照片都是顶级的效果,可惜R62只有2400万像素发挥不出它拍照片全部的实力,等将来R52出来的时候如果我还玩摄影就入R52出5Ds。拍视频的时候和机身配合的防抖效果一流,普通拍拍不需要稳定器手持就很棒了,但真的太重了,我还没有长时间户外使用过,如果实在不行会考虑入RF 24 1.8这个轻便的镜头用于拍视频。

EF 24-70 F2.8 II,转接R62使用也是不错的,虽然镜头没有防抖,但是可以启动机身防抖,毕竟是大三元顶级变焦头,拍照拍视频效果都是顶级。缺点也是重。

EF 16-35 F4 IS,一分钱一分货,小三元就是赶不上大三元,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反正用完大三元就看不上它了,虽然肯定比非红圈镜头好很多。接R62只能使用镜头自己的防抖,拍视频稳定性效果一般,明显赶不上RF 15-35 F2.8,关了镜头防抖又启动不了机身防抖,佳能就是不让你这么用,有点太小气。

爱死小小白,成像说实话在当年是很能打的,但是和RF 15-35 F2.8,EF 24-70 F2.8 II比的话还是有点肉了,光圈缩一缩能好点。配合R62防抖的问题也是和EF 16-35 F4 IS一样的情况。

红圈百微,基本就是压箱底的货,不舍得出平时又用不上,还没接上R62用过呢。

最后再说说5Ds,拍照我试过同场景同镜头(EF 24-70 F2.8 II),成像风格和色彩与R62非常一致。佳能相机的一致性总是控制得那么好,用过很多佳能相机,从来没感觉色彩差异大什么的。5Ds的照片可以放大很大,R62就不行了,当然在4K或更低分辨率的屏幕上全屏观看肯定足够了。5Ds对我来讲除了高感不行其他方面还是完美的存在,宽容度一般般但对我这种业余选手影响不大。
popmax 编辑于 2023-06-29 13:2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574
主题: 98
帖子: 4719
注册: 2004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7_2
拍照片玩了20多年了,拍视频还是小白。很久以前也买过1080P的佳能家用摄像机记录一些点滴,但只是保留原素材而已,也没进行剪辑后期什么的。最近入手R62,终于有了一个视频利器,尝试玩玩视频。也不是什么up主,也不会经常记录Vlog,也就是到此一游和家庭日常点滴之类,不过这次尽量把视频知识补一补,作为器材党至少把技术玩明白吧。

无忌现在人本来就少,玩视频的更少,和之前发的其他记录帖子一样,目的只是记录一下自己学习的过程,类似日记。

关于R6M2的拍照,经过实践还是非常满意的,2400W像素换回的高感,宽容度,确实很给力。加上Camera RAW现在超牛的AI降噪能力,出片太干净了,即使没有太阳的阴雨天,拍回来的片修一修也还能看。什么时候能保持这个实力像素增加到5000W就好了。5000W的片子放大了看能还原更多现场细节。当然如果只是4K的显示屏全屏看不再继续放大2400W也完全够用。
popmax 编辑于 2023-07-29 21:52
相关标签: 佳能 宽容度 camera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回复主题: R6 Mark II 视频拍摄经验记录 兼部分上片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