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音乐与音响(续) [主题管理员:Bohnenkaffee]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1 期
音响的话题告一段落,相关内容移到:
660
第二期660楼 23/12/18

第二部分:1063
第二期1603楼 24/8/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交换机之间光纤连接声音比较别扭,听了十几天换回网线,光纤连接被弃用,类似的弃用还有IIS端口(两者问题相似且不知如何解决)及我的耳放/前级(前级部分比较弱)。改用音箱架子及这次网线回归后短时间不会有什么变化及调整了吧。24/8/3
音箱指向调整过后,又试了一下iis/coaxial,决定听一阵子同轴。去年买了一些线和头子准备焊一根同轴线和aes线(之前还有计划一对xlr),期间买了一些辅助器材但一直没动手,直到昨天完工一根同轴。上一次做线是三年前:coaxial,aes,dc线各一条。一点点小爱好:极其偶尔焊点东西。24/10/21
这个系统有四年了,经过几个阶段进化这几天开始进入了美妙的(初始)状态。24/10/22
对音乐及器材的探索阶段基本结束。25/02/07
NAA的尝试结果是失败的,和之前提到过的两个类似的尝试一样,会造成很难适应的听感,总觉得哪里不对需要调整,UPNP,RAAT,AirPlay不会。25/02/12
Bohnenkaffee 编辑于 2025-02-12 10:56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浏览:33412 回帖:2229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Something/Anything?》对我来说是比较平淡的一个专辑,但直觉应该会有些特殊之处就问了问deepseek,答案满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deepseek:

《Something/Anything?》 是托德·朗德格伦(Todd Rundgren)于1972年发行的双专辑,被广泛视为他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也是1970年代流行摇滚的经典之一。这张专辑几乎由他独自创作、演奏、制作完成,展现了其惊人的音乐才华和录音室掌控力。

专辑核心信息
发行时间:1972年2月
风格:流行摇滚(Power Pop)、灵魂乐、巴洛克流行、实验音乐
商业成绩:美国Billboard专辑榜第29名,单曲《Hello It's Me》和《I Saw the Light》进入Top 20。
※※地位:被《滚石》杂志评为“史上最伟大的500张专辑”之一(2020年版第456位)。
专辑结构:四面的音乐实验
专辑以黑胶唱片形式分为四个“面”,每面风格迥异,体现托德的多元探索:

第一面 - "A Bouquet of Ear-Catching Melodies"

主打流行摇滚,旋律抓耳,包含经典单曲:
《I Saw the Light》:灵魂乐风格的抒情曲,和声层次丰富。
《It Wouldn't Have Made Any Difference》:钢琴驱动的悲伤情歌,歌词直击人心。
第二面 - "The Cerebral Side"

实验性更强,加入迷幻元素和复杂编曲,例如:
《Intro》:用录音室设备模拟“思维过程”的拼贴音效。
《Sweeter Memories》:巴洛克流行风格,弦乐与钢琴交织。
第三面 - "The Kid Gets Heavy"

转向硬摇滚和布鲁斯,展现吉他功力:
《Black Maria》:失真吉他+戏剧化人声,充满张力。
《Little Red Lights》:讽刺警察的布鲁斯摇滚,歌词犀利。
第四面 - "Baby Needs a New Pair of Snakeskin Boots"

现场录音:托德与临时乐队即兴演奏,展现幽默与互动感,例如:
《Slut》:放克节奏+戏谑歌词,充满玩味。
创作幕后与亮点
一人乐队:前三面几乎由托德独自完成所有乐器录制(吉他、鼓、键盘、贝斯等),仅少数曲目有客串乐手。
录音室魔法:他通过多轨叠加、声效实验(如模拟电话通话声)打造独特听感,被誉为“卧室音乐人的先驱”。
歌词主题:从浪漫爱情(《Hello It's Me》)到社会讽刺(《Piss Aaron》),兼具细腻与叛逆。
经典单曲解析
《Hello It's Me》

原为托德早年乐队Nazz的歌曲,此版本重新编曲,加入摩城灵魂乐风格的和声与电钢琴。
歌词描写分手后的复杂情感,旋律温柔却暗藏忧伤,成为电台长青曲。
《Couldn't I Just Tell You》

被后世视为**Power Pop(强力流行)**的标杆,短促的吉他连复段和爆发式副歌影响了一代乐队(如The Cars、Big Star)。
评价与遗产
乐评赞誉:
“一张关于爱与孤独的百科全书,既有甜蜜的流行,也有前卫的野心。” ——《Pitchfork》
“托德证明了音乐可以既商业又艺术,既通俗又深刻。” ——《AllMusic》
后世影响:
启发Prince、Beck等音乐人的DIY创作模式。
《Something/Anything?》的“一人多轨”录音方式成为独立音乐制作的范本。
若想深入探讨某首曲目或专辑的某个侧面,欢迎随时提问!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有三个不成功的尝试可以证明系统目前的状态还是可取的。
前段时间的操作系统试验还是不错,只是不能继续有些遗憾,不过短暂的试用帮我了解了我想了解的东西。
可能会再做一个关于操作系统的尝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最终还是放弃NAA,不能通过调整变成能够接受的声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开始使用NAA替代RAAT第一时间发现区别,还好系统有一些调整空间把声音调整成习惯的走向。即使在关闭所有优化项,传输pcm的时候hqplayer应该还是把位深提高到了32bit,roon在一些码率的文件也会插手做一些操作。这个我管不了就这样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之前新的软件系统失利,只能先另辟蹊径:一直没搞明白的hqplayer弄起来,不升频只用其naa传输,临时用pc做服务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很少听cd了,但偶尔会听听。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外出一般听的音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完全够我用的,虽然有些音乐知识的缺失影响完整理解。
深度思考

嗯,用户之前问了关于groove的问题,特别是Funk和Disco的区别。现在他进一步问Disco和其他音乐类型的明显区别和特征。我需要确保回答准确,同时保持易懂。首先,用户可能已经对Funk和Disco的groove有初步了解,但需要更深入的特征分析。

用户提到“明显的区别”,所以应该列出Disco的独特元素,比如节奏、乐器、结构等。可能还需要对比其他类型,比如Funk、Rock、Pop,以突出Disco的不同。用户可能是音乐爱好者或创作者,想更清楚地区分不同风格,或者用于创作或混音参考。

需要注意用户可能对专业术语不太熟悉,所以解释时要通俗。比如用具体的例子,如Bee Gees或Chic的歌曲,来说明特点。另外,之前对话中提到了Disco的groove是“滑动”,而Funk是“弹跳”,可以进一步扩展这点。

还要考虑Disco的※※背景,比如70年代的兴起,与舞厅文化的关系,这有助于用户理解其社会背景如何影响音乐特征。同时,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快速识别Disco,所以总结关键点会有帮助。

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重要特征,比如四拍子节奏、合成器的使用、弦乐编排等。另外,Disco的结构通常更重复,适合跳舞,这点也很重要。可能还要提到人声的特点,比如合唱和主唱的互动。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明确,用例子加强理解,并避免过于技术化的术语,保持口语化,让用户容易吸收。

Disco(迪斯科)作为一种风靡1970年代的舞曲风格,有非常鲜明的音乐特征,和其他音乐类型(如Funk、Rock、Pop)相比,它的核心在于为舞蹈服务,强调节奏的规律性、音色的华丽感和情绪的热烈释放。以下是它的关键区别点:

1. 节奏与节拍:心跳般的“四拍子”

标志性节奏型:
Disco的鼓点几乎永远是4/4拍,且遵循“咚(kick)-嚓(snare)-咚-嚓”的循环,像心跳一样稳定。

例:Bee Gees的《Stayin' Alive》开头鼓点,机械般的精准节奏。

反拍点缀:
踩镲(hi-hat)在反拍(off-beat)上快速开合,发出“嚓嚓”声,制造流动感,但重音始终在正拍。

例:Chic的《Good Times》中踩镲的密集敲击。

对比其他风格:

Funk:切分音和反拍重音多,节奏“弹跳”;
Rock:鼓点更重,强调强拍(如“咚-嚓-咚-嚓”但更粗犷);
House/Techno:受Disco影响,但鼓机音色更电子化。
2. 乐器与音色:华丽与流动

贝斯线:平滑的八分音符
Disco贝斯通常以连续八分音符铺底,线条流畅如“滑行”,而非Funk的短促切分。

例:Donna Summer的《I Feel Love》中贝斯的绵延感。

弦乐与管乐:铺满高频光泽
大量使用弦乐群(小提琴、中提琴)和铜管,营造华丽、戏剧化的氛围。

例:Gloria Gaynor的《I Will Survive》前奏的弦乐编排。

吉他:碎片化的“Funky Chicken”
吉他常以短促的切分和弦(类似Funk但更轻快)点缀,制造节奏纹理。

例:The Jackson 5的《Blame It on the Boogie》中的吉他切分。

合成器的早期运用
1970年代后期Disco开始加入合成器音色(如琶音、电子鼓),增加未来感。

例:Donna Summer的《I Feel Love》全曲依赖合成器驱动。
3. 结构与情绪:为舞池设计的“能量循环”

长篇幅与渐进式编排:
Disco歌曲通常4-8分钟,甚至更长(适合夜店播放),结构上逐步叠加乐器,制造持续高涨的情绪。

例:Earth, Wind & Fire的《September》层层递进的编曲。

重复的副歌与口号式歌词:
歌词简单、重复,强调集体狂欢(如“Dance the Night Away”“Let’s Celebrate”)。

例:Village People的《Y.M.C.A.》魔性口号+手势。

对比其他风格:

Pop:结构更短(3分钟左右),主歌-副歌对比鲜明;
Funk:更注重乐器即兴互动,歌词未必围绕跳舞;
Rock:情绪通过吉他独奏爆发,而非节奏推进。
4. 文化符号:视觉与场景绑定

灯光与舞厅文化:
Disco与旋转彩球(mirror ball)、闪光灯、夜店舞池紧密关联,音乐为视觉服务。

电影代表:《周六夜狂热》(Saturday Night Fever)中的舞厅场景。

服装与舞蹈:
喇叭裤、亮片装、高跟鞋,搭配“滑步”“转圈”等流畅舞步,与Funk的“抽搐式”即兴舞截然不同。

快速辨别Disco的“听觉密码”
听鼓点:是否“咚-嚓-咚-嚓”无限循环?
找弦乐:有没有电影配乐般的华丽弦乐?
贝斯线:是否平滑如丝绸,而非跳跃如颗粒?
歌词主题:是否在号召跳舞、派对、恋爱?
Disco vs. 其他风格的经典对比
歌曲示例 风格 关键区别点
Chic -《Le Freak》 Disco 稳定鼓点+华丽弦乐+流畅贝斯
James Brown -《Get Up》 Funk 切分贝斯+鼓点加花+即兴呐喊
ABBA -《Dancing Queen》 Disco-Pop融合 Disco节奏+流行旋律
Bee Gees -《Night Fever》 Disco 假声演唱+合成器点缀+夜店氛围
总结

Disco是舞池的统治者——它用稳定的节奏降低跳舞门槛,用华丽的音色点燃感官,用重复的快乐※※听众。如果你听到一首歌让人想立刻穿上亮片装、滑进舞池,那大概率是Disco! 💃🪩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AI不一定很精确,但比我自己去研究方便很多:深度思考

好的,用户之前已经询问了“groove”在音乐中的含义,我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并举例了不同音乐类型中的groove,包括Funk。现在用户提到他理解Funk中的groove,但对Disco不太确定,想进一步了解两者的区别。我需要分析用户的需求,可能他想要明确区分这两种风格的groove,或者想知道Disco中groove的具体表现方式。

首先,用户是音乐爱好者,可能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但需要更具体的对比和例子来理解Disco的groove。他可能听过Disco音乐,但无法像Funk那样明确感受到其中的律动。我需要解释Disco的节奏结构、乐器使用以及和Funk的异同,帮助他建立清晰的区分。

接下来,我需要回忆Disco和Funk的特点。Funk强调复杂的切分音、贝斯线和鼓点的紧密互动,而Disco更注重四拍子的稳定节奏,使用弦乐和合成器,节奏较为规律但强调整体的舞动感。需要指出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比如Disco的groove更机械但流畅,Funk更松散但富有弹性。

然后,应该提供具体的例子,比如Funk的代表曲目如James Brown的歌曲,Disco如Bee Gees的《Stayin' Alive》,分析它们的节奏部分,说明groove如何在不同风格中体现。此外,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通过身体反应或乐器配合来识别Disco的groove,比如强调反拍、持续的贝斯线等。

还要注意用户可能的深层需求,比如他可能在创作或混音时遇到区分两者的困难,或者想更深入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结构。因此,除了对比,还需要给出实用的判断方法,比如注意鼓点模式、贝斯线的复杂度、乐器的使用等。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使用用户容易理解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同时保持亲切感,鼓励用户进一步提问或讨论具体例子。

你说得对!Funk和Disco的groove乍一听都让人想跳舞,但仔细感受会发现它们的“律动逻辑”完全不同。用一句话概括:Funk的groove是“弹跳”,Disco的groove是“滑动”。具体来说:

1. 节奏核心的差异

Funk:

切分音为王!鼓和贝斯疯狂“错位”,反拍(off-beat)和切分音制造出紧绷的弹跳感,像在蹦床上跳跃。
举例:James Brown的《Funky Drummer》,鼓手在反拍疯狂加花,贝斯像“打嗝”一样短促跳跃。

Disco:

四拍子“地板节奏”!鼓点强调稳定的“咚-嚓-咚-嚓”(kick-snare循环),像火车轨道一样规律,让身体自然前后摇摆。
举例:Bee Gees的《Stayin' Alive》,鼓点像心跳一样贯穿全曲,贝斯线长而流畅,像在冰面上滑行。
2. 乐器性格不同

Funk:

贝斯是主角:贝斯线条复杂、颗粒感强,像在“说话”(比如Bootsy Collins的放克贝斯)。
吉他“砍切”:吉他常用短促的切分和弦(chicken scratch),像刀切空气(如Prince的《Kiss》)。
鼓的“爆裂感”:军鼓(snare)和踩镲(hi-hat)密集加花,节奏“炸裂但精准”。

Disco:

弦乐和合成器铺底:高频的弦乐群制造华丽感,合成器琶音增加流动感(如Donna Summer的《I Feel Love》)。
贝斯“长线条”:贝斯多走连续八分音符,平滑如丝绸(如Chic乐队的《Good Times》)。
鼓的“机械化”:鼓点往往用鼓机编程,强调稳定重复,甚至像“节拍器”(如典型的4/4拍Disco Beat)。
3. 身体反应对比

Funk:
身体会不自主地耸肩、突然停顿、快速抖动,像被节奏“电击”(试试跟着James Brown的《Get Up Offa That Thing》动起来)。

Disco:
身体更倾向于流畅的摇摆、转圈、滑步,动作更大且连贯(参考《周六夜狂热》电影里的舞步)。

4. 终极判断技巧

如果还是分不清,可以重点听反拍(off-beat):

Funk:反拍上塞满音符和重音(比如“嚓!嚓!嚓!”的hi-hat)。
Disco:反拍通常由踩镲(hi-hat)或手鼓轻轻点缀,但重音永远在正拍(“咚!嚓!”)。
经典例子对比
风格 歌曲 Groove特征
Funk James Brown -《The Payback》 贝斯切分像“打结”,鼓点密集加花,节奏紧绷
Disco Chic -《Le Freak》 鼓点稳定如时钟,贝斯线平滑流动,弦乐华丽铺底
混合体 Michael Jackson -《Don't Stop 'Til You Get Enough》 结合了Disco的节奏框架和Funk的切分细节
总结

Funk的groove是“挑衅”,Disco的groove是“邀请”——前者让你想挑战身体极限,后者让你想融入人群共舞。下次听歌时,闭上眼睛感受身体的自然反应,你一定能区分开! 🕺💃

如果有具体歌曲纠结风格,可以发来一起分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闲来无事换了一个平台,换了个问法:深度思考

嗯,用户问的是“groove在音乐术语里是什么意思”。首先,我需要确认用户对这个术语的理解程度。可能他们是在学习音乐,或者听到别人提到这个词,想了解具体含义。

Groove这个词在中文里常被音译为“律动”,但具体指什么呢?我得先回忆一下音乐理论中的定义。Groove通常和节奏、感觉有关,特别是在流行、爵士、放克等音乐类型中。它不仅仅是指节奏本身,更多的是节奏带来的整体感觉,让人想跟着动起来的那种感觉。

接下来,我需要分解groove的组成部分。可能包括节奏的稳定性、鼓点和贝斯的配合、切分音的使用,以及整体的流畅性。比如,鼓手和贝斯手之间的互动,形成一种推动力,让听众感受到音乐的流动感。

用户可能想知道groove和节奏的区别。这时候需要解释,节奏是更基础的时间结构,而groove是节奏执行的方式带来的感觉。比如,同样的节奏,不同的演奏方式可能带来不同的groove,有的更松弛,有的更紧凑。

还要考虑用户的应用场景。如果是音乐制作人,可能需要知道如何创造好的groove;如果是乐手,可能想知道如何练习来增强自己的groove感。所以回答时要涵盖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可能还要举例子,比如放克音乐中的贝斯line,或者爵士鼓的摇摆感。

另外,用户可能对术语的翻译有疑问,确认groove在中文中的对应词是“律动”还是其他,需要明确说明。同时,可能需要提到相关的术语,如swing、pocket,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上下文。

还要注意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比如,切分音可以解释为“在弱拍或反拍上的强调”,这样用户更容易理解。

最后,检查是否有遗漏点,比如groove在不同音乐类型中的表现,或者如何培养groove感,是否需要推荐练习方法或参考曲目。不过用户的问题比较基础,可能不需要深入到这里,但可以简要提及,供用户进一步探索。

在音乐术语中,groove(中文常译为“律动”或“律动感”)指的是一种由节奏、节拍和演奏方式共同营造出的流畅、连贯且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动感。它通常与听众的身体反应(如点头、摇摆或跳舞)相关联,是音乐中让人感到“上瘾”或“沉浸其中”的核心元素。

Groove 的关键特点:

节奏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稳定的节拍框架(如鼓和贝斯的配合)是基础,但演奏中的细微变化(如切分音、重音偏移)会赋予节奏独特的“摇摆感”或“推动力”。

乐器的互动与配合

不同乐器(如鼓、贝斯、吉他、键盘)在节奏上的互补和呼应,形成一种整体性的“脉动”。例如,放克(Funk)音乐中贝斯和鼓的紧密配合就是典型的groove。

人性化的“不完美”

演奏者轻微的节奏延迟或提前(如“laid-back”或“ahead of the beat”)、力度变化,会让音乐显得更生动自然,而非机械精准。

情感与能量

Groove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更传递一种情绪或能量。例如,爵士乐的“swing”、拉丁音乐的“clave”节奏,都通过groove传递独特的氛围。
常见应用场景:
放克(Funk):James Brown乐队、Earth, Wind & Fire 的贝斯和鼓组合是groove的典范。
爵士(Jazz):鼓手的“swing”节奏和即兴中的节奏互动。
摇滚/流行:如Michael Jackson的《Billie Jean》中贝斯和鼓的经典律动。
拉丁音乐:通过 clave(节奏型)和打击乐营造的舞蹈性律动。
Groove 与相关术语的区别:
节奏(Rhythm):广义的时间组织,而groove是节奏的“动态表达”。
节拍(Beat):基础的时间单位,groove则是节拍的“生命力”。
Pocket:特指乐手之间节奏的精准配合,是groove的一部分。

简单来说,groove是让音乐“动起来”的魔法——它让听众不自觉地跟随音乐摇摆,也是区分机械演奏和富有灵魂的音乐的关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听了一下午Apple Music,通过手机接USB。如果不是特别在意听器材,只是听音乐的简单需求下是满意的,比通过AirPlay传送的Apple Music好,后者应该是受到限制了。这样(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省却接收AirPlay的网播设备,利用旧手机就行了。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15.024
主题: 8
帖子: 271
注册: 2007年4月
好贴,好贴。慢慢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云南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突然想起问AI这个对我来说的不解之谜:
在音乐中,"Groove" 是一种难以量化但极易感知的**节奏状态或律动感**,它让音乐听起来流畅、有生命力,并能激发听众的身体反应(比如点头、摇摆、跳舞)。它不仅仅是节拍或节奏型的堆砌,而是一种**整体性的动态平衡**,是音乐中时间感、力度和情绪的完美结合。

---

### **Groove 的核心特征**:
1. **时间感的微妙「错位」**  
   - 并非机械的精准,而是通过略微提前或延迟音符(如“拖拍”或“抢拍”)制造张力,形成呼吸般的自然流动。例如放克音乐中的鼓和贝斯常通过微妙的“推拉”互动制造律动。

2. **动态的强弱对比**  
   - 音符的轻重变化(如重音移位)能打破单调,赋予节奏层次感。比如爵士鼓手在军鼓上轻击的“幽灵音”(ghost notes)会增强律动的复杂性。

3. **乐器间的「对话」**  
   - 各乐器(如鼓、贝斯、吉他)的节奏线条像拼图一样咬合,形成整体律动。例如James Brown乐队中,鼓的切分节奏与贝斯的跳跃性低音线共同构建标志性的放克groove。

4. **重复中的变化**  
   - 稳定的节奏框架下,细微的即兴变化(如填充、装饰音)让律动保持新鲜感。例如非洲鼓乐通过循环中的微小变奏让人持续沉浸。

---

### **Groove 的体验感**:
- **身体本能反应**:听到groove时,人会不自觉地用脚打拍子、晃动身体,甚至忘记自己在跟随节奏(如听到Michael Jackson的《Billie Jean》前奏)。
- **情感共鸣**:它传递出愉悦、放松或亢奋的情绪,类似一种“被音乐带着走”的沉浸感。例如Disco音乐的groove常让人联想到舞池中的自由释放。
- **时间感的模糊化**:强烈的groove会让听众忽略时间的流逝,进入一种“心流”状态。

---

### **Groove 的典型例子**:
1. **Funk(放克)**:James Brown的《Get Up (I Feel Like Being a) Sex Machine》中,鼓的切分节奏与贝斯的“闷音”形成紧绷的律动网。
2. **Hip-Hop**:J Dilla制作的beat常通过“人性化”的鼓点偏移(如MPC采样器的轻微不量化)营造独特的摇摆感。
3. **Latin音乐**:古巴Son风格的clave(响棒节奏)与钢琴的montuno音型交织,形成复杂的多层级groove。
4. **电子音乐**:Daft Punk的《Around the World》用极简的合成器脉冲和精准的停顿制造机械却迷人的律动。

---

### **学术视角**:
音乐学家Charles Keil提出“参与性差异”(participatory discrepancies)理论,认为groove源于演奏中细微的时间差和力度差异,这些“不完美”反而创造了音乐的活力。而神经科学研究发现,groove会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特别是当节奏的复杂性适中时(既不过于简单到无聊,也不过于复杂到混乱),听众的愉悦感最强。

简而言之,groove是音乐中的“魔力开关”,能将机械的节奏转化为让人欲罢不能的生理冲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Grace Jones对我来说比较特别:让我有些兴趣去分析一下她所涉猎的部分电子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不可抗力新系统无法继续,以后再弄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研究了几天,折腾了一下换了一个upnp播放软件,顺便试了下Linux的音乐播放系统,roon服务器也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没什么事干了就打算折腾一下软件播放系统,看看能不能改变一下,执行力稍弱不知什么时候可以搞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158
主题: 15
帖子: 40753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回复主题: 音乐与音响(续)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