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闲聊RF24-105/2.8的背后意义:每一次专业级变焦镜头变焦比的拓展意味着什么?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禁言中
泡网分: 2.206
主题: 92
帖子: 1424
注册: 2022年12月
索尼G 20-70/4发布时,我欢呼“里程碑式的”,这次佳能L 24-105/2.8无疑也是一座里程碑。正如佳能10-24/4L和100-300/2.8L。200-800 DO镜头勉强也算一个吧,虽然不是L级的,但也算半专业镜头。进入AF时代以来,佳能镜头在光学史上创造的里程碑太多,可能是最多的(从EF L 28-80/2.8-4 50-200/3.5-4.5开始)。无反时代后,索尼也追上来拉近了距离——我指的依然是里程碑式的独创镜头。这方面尼康除了那个巨大的手动标头外,独创的规格不如CS多。据说佳能的200-500/4 L也在路上了。

RF24-105/2.8L最大的意义——除了适合视频的电动变焦功能外——是它恰与RF 100-300/2.8 L衔接,构成了二镜即可覆盖24-300mm焦段的恒定f/2.8组合。这是目前独一无二的。当然,由此导致的巨大体量是个问题,最适配体格健硕的专业体育或新闻摄影师,同样体格的业余爱好者也值得为它们欢呼。

很多人在RF 24-105/2.8 L发布时提到了腾龙古老的AF 28-105/2.8,那个镜头我用过,印象里体积也很大,具体与这次的主角对比数据网上可查。但腾龙28-105/2.8在广角端差4mm,像质也很一般,显然佳能这次对大三元之标变的提升是巨大的——又来了:里程碑式的。70mm拍人像很勉强,105mm(涵盖85mm 100mm)则是标准的人像焦距。从此影人最常用的题材——风光人像一肩挑——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毕竟小三元之标变的f/4的boken比不了f/2.8。

体量体量体量......黑子尽可以集火攻击这一点,但看看同样巨大的RF 28-70/2刚推出时的唾沫内容以及后来的口风转向,则可知RF 24-105/2.8最终注定要成为褒大于贬的成功产品——何况,索尼和尼康最终也必将追随佳能的这一步。否则它们还能这么走?难不成去主推20-70/2.8 GM???或者 24-120/2.8 S???果真如此,我倒是非常期待。

可以说,索尼12-24/2.8 GM+佳能24-105/2.8 L+佳能100-300/2.8 L,这三个镜头一起已经确立了无反时代大三元镜群规格参数的新标杆。其他厂家不跟也要跟,就这么简单。悲剧是:镜头越来越大,这哪里还有半点无反微单创世之初我们欣然期待的便携性啊?!反倒是小三元系列更值得期待,希望各家的变焦比百花齐放,创新突破,自出新意。

结论:如果人类的光学设计制造能力不进入“颠覆性的新材料比如柔性液体镜片”的新世代,那么“变焦比越大、镜头越亮,则体积越巨硕”的悖论只能继续承受下去了......
假刃555 编辑于 2023-11-03 09:50
相关标签: 24/2.8 尼康 索尼 腾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浏览:5918 回帖:11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2.064
主题: 30
帖子: 1835
注册: 2019年5月
pcniu 发表于 2023-12-08 21:53
想照个稍大一点光圈的就要背2个头了

需要大光圈时候再配一个小痰盂就可以了,而且光线暗的时候f4不够,f2.8也是不够的,还是要定焦
如果不是为了拍大片,旅行器材别太重,因为90%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大光圈,2.8就是一个摆设,特别是还要带小孩
casterfd 编辑于 2023-12-09 09:1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0.11
主题: 20
帖子: 102
注册: 2009年11月
casterfd 发表于 2023-12-08 13:36
旅游的话24105/4那个不是更合适
想照个稍大一点光圈的就要背2个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四川省
泡菜
泡网分: 1.135
主题: 9
帖子: 603
注册: 2018年11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今天,中国体育报记者在赛场使用RF24-105F2.8LIS镜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禁言中
泡网分: 2.064
主题: 30
帖子: 1835
注册: 2019年5月
pcniu 发表于 2023-12-08 13:35
我觉得还是看自己的需求,这个头从我这种旅游+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不错的,省去了旅游中换镜头的烦事,这个头是挺重,但总比背2个头出去轻,再给娃弄个 pocket3拍视频,正好两种需求都满足了,虽然不是最轻便的,但还是比原来方便太多

旅游的话24105/4那个不是更合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0.11
主题: 20
帖子: 102
注册: 2009年11月
我觉得还是看自己的需求,这个头从我这种旅游+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不错的,省去了旅游中换镜头的烦事,这个头是挺重,但总比背2个头出去轻,再给娃弄个 pocket3拍视频,正好两种需求都满足了,虽然不是最轻便的,但还是比原来方便太多
pcniu 编辑于 2023-12-08 13:3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073
主题: 31
帖子: 5048
注册: 2009年2月
徕卡有个2490,还挺好的,覆盖面广,画质好,也挺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filter123 发表于 2023-11-12 02:26

兄台应该拍过视频吧,否则很难说出这么深刻的体会
个人感觉,这只镜头虽然看上去又有配套的电动变焦组件,佳能又专门提到了兼顾静态照片和动态视频的拍摄,提到了微弱的呼吸效应 ... 但是这只镜头主要还是面向摄影师的,而对专业的视频/微电影拍摄...

这个倒也不是什么深刻的体会,你两种镜头摸过了就知道完全不是一个用户群体,没法直接比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泡菜
泡网分: 3.777
主题: 0
帖子: 3824
注册: 2013年12月
eizzard 发表于 2023-11-10 11:41
这个排名看着挺高大上的,但是诸如把RF28-70 F2排在EF50 F1.8之后等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不知道是如何理解

DXO的镜头评测很多都非常不靠谱的,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这么迷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307
主题: 49
帖子: 6863
注册: 2016年9月
melfes 发表于 2023-11-11 19:44
......
归根结底,视频镜头的需求和摄影镜头差别太大了,大部分情况下分辨率和光圈不是视频镜头追求的目标,反而是齐焦和抑制呼吸效应成了重点,而且成套推出的时候为了方便电影制作还会在外形上统一
......



兄台应该拍过视频吧,否则很难说出这么深刻的体会

个人感觉,这只镜头虽然看上去又有配套的电动变焦组件,佳能又专门提到了兼顾静态照片和动态视频的拍摄,提到了微弱的呼吸效应 ... 但是这只镜头主要还是面向摄影师的,而对专业的视频/微电影拍摄团队吸引力有限

对于新闻、报道、婚礼、事件类的摄影师,吸引力很大;对于风光、艺术人像、静物、广告类摄影师,没什么吸引力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瞬间的震撼 发表于 2023-11-11 01:56
富士有很强的电影镜头设计和制造能力, MK系列作为对消费级ProSumer级别定位的一次尝试,总体看不是很成功。
他与ARRI合作推出的Alura系列镜头光学上非常的好,相对较能体现其实力,我也很喜欢Alura,清晰度很好,干脆清爽,气氛也还可以的。...

直接对比光圈没有什么意义的,摄影镜头多少年前就把光圈冲到F1了,主流的视频镜头有这么大光圈的么?大部分电影镜头在光学造诣上并不会抛离摄影多少

归根结底,视频镜头的需求和摄影镜头差别太大了,大部分情况下分辨率和光圈不是视频镜头追求的目标,反而是齐焦和抑制呼吸效应成了重点,而且成套推出的时候为了方便电影制作还会在外形上统一

当然,24-105/2.8这种非常规规格出来带动镜头厂一起探索非常规设计也是好事
melfes 编辑于 2023-11-11 19:4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泡菜
泡网分: 10.053
主题: 11
帖子: 1350
注册: 2019年5月
chentangA 发表于 2023-11-10 23:51
拍人像用70-200/2.8不香吗?焦外就能甩24-105/2.8一大截。
看个人喜好吧,就我个人而言,24-105 的焦段更好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西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834
主题: 61
帖子: 9420
注册: 2005年2月
melfes 发表于 2023-11-10 23:41
PL口法兰距太大了导致只能向前堆镜片也是没办法,而且电影头的设计有时候是莫名执着,比如富士MK1855,全球面+单片对焦还能做到齐焦无呼吸,结果标变做到720体积

富士有很强的电影镜头设计和制造能力, MK系列作为对消费级ProSumer级别定位的一次尝试,总体看不是很成功。

他与ARRI合作推出的Alura系列镜头光学上非常的好,相对较能体现其实力,我也很喜欢Alura,清晰度很好,干脆清爽,气氛也还可以的。

回到和本贴有关的话题  Alura 18-80只能做到T2.6 同级别产品 安琴17-80T2.2 所以说 硬光学指标 安琴稍微好一些  

ARRI 原厂推出了Alura LDS 1.4X Expander以适应全画幅使用

如果搭载1.4X Expander使用在全画幅,Alura 18-80T2.6 大致是25-112/T3.5 F3.2的水平,仅从光圈看,其实还不如佳能RF这颗,虚化稍微差少许。

因此我在前贴说了 “现在佳能能以合理的价格 在全画幅实现 24-105全程F2.8   是这十几年光学技术进步以及成本控制的很好的案例,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新的技术的加持下,可以在民用产品上实现十几年前顶级光学才能实现的一些效果。”

是对目前民用光学技术最新趋势非常客观的评价。

我们不难观察到,目前最高端的全画幅变焦新品安琴Optimo Ultra Compact 以及Cooke Varotal FF 不约而同的都停留在T2.9,其技术当然依旧领先,但幅度很明显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如果仅从光圈指标看,在2004年可以领先一档,现在只有1/3档了。日本光学进步神速,非昔日吴下阿蒙矣。

佳能其实去年自己也推出了针对专业市场的CN-E20-50T2.4 和CN-E45-135T2.4的小变焦比全画幅产品,但价格比较贵,在中国市场缺乏竞争力。这次RF的版本推出毕竟便宜比较多,在市场上能被广泛接受是件好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美国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217
主题: 49
帖子: 4055
注册: 2012年1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年内主力装备
DSC-R1
OPPO Find X6 Pro
艾里魅斯 发表于 2023-11-04 20:36
对于喜欢拍人像的摄影来说这支镜头弥补了传统 24-70 的不足,24、35、50、85、105 恒定 F2.8 一支镜头搞定,可以玩得更开

拍人像用70-200/2.8不香吗?焦外就能甩24-105/2.8一大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217
主题: 49
帖子: 4055
注册: 2012年1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年内主力装备
DSC-R1
OPPO Find X6 Pro
跟个毛线,24-105/2.8注定跟28-70/2一样,成为一支小众镜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瞬间的震撼 发表于 2023-11-07 15:07
因为这个类似的规格在十几年前,只有专业的电影镜头才能做到
安琴Optimo 17-80T2.2 (发布于2004年9月)在Super35mm的视角和虚化和佳能现在这个24-105/2.8L差不多
但是售价贵 要40多万(售价67000美元) 体积也十...

PL口法兰距太大了导致只能向前堆镜片也是没办法,而且电影头的设计有时候是莫名执着,比如富士MK1855,全球面+单片对焦还能做到齐焦无呼吸,结果标变做到720体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307
主题: 49
帖子: 6863
注册: 2016年9月
瞬间的震撼 发表于 2023-11-07 15:07
因为这个类似的规格在十几年前,只有专业的电影镜头才能做到
......
现在佳能能以合理的价格 在全画幅实现 24-105全程F2.8   是这十几年光学技术进步以及成本控制的很好的案例,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新的技术的加持下,可以在民用产品上实现十几年前顶级光学才能实现的一些效果。


filter123 编辑于 2023-11-10 15:0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0.012
主题: 3
帖子: 9
注册: 2021年1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摄影小三 发表于 2023-11-07 00:10
我在DXO数据没有之前,不太相信这些测试,不太相信画质能够超越2470,商业宣传的东西,讲的模棱两可的东西,矜持点吧。
查了一下DXO对锐度的综合测试(平均加权)数据,24-105/F4是18分,比狗头2870/2.8还低的19分还低1分,F4比F2...
这个排名看着挺高大上的,但是诸如把RF28-70 F2排在EF50 F1.8之后等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不知道是如何理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西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834
主题: 61
帖子: 9420
注册: 2005年2月
newfasion 发表于 2023-11-07 10:11
明显这个镜头受关注啊,说明很多人还是喜爱这支镜头。
你看看rf10-20镜头,已经可以买到了,也没多少人讨论。

因为这个类似的规格在十几年前,只有专业的电影镜头才能做到

安琴Optimo 17-80T2.2 (发布于2004年9月)在Super35mm的视角和虚化和佳能现在这个24-105/2.8L差不多

但是售价贵 要40多万(售价67000美元) 体积也十分巨大 口径136mm 重6.5KG  这只镜头是非常高级的产品 很多电影都使用了它

而且 5倍变焦比做到F2.0 T2.2 独此一家,蔡司和库克都没有此类产品,不管是设计问题还是制造问题反正就是没有,此镜头是安琴独有。

佳能当年也有类似产品 但万元级别只能做到24-105/4L 只能做到F4.  F2.8实在是上不去 当年民用技术只能这样了 通光口径再往上做,也不是不行但成本实在太贵  日本品牌都需要考虑受众的承受能力 太贵的产品市场也接受不了

现在佳能能以合理的价格 在全画幅实现 24-105全程F2.8   是这十几年光学技术进步以及成本控制的很好的案例,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新的技术的加持下,可以在民用产品上实现十几年前顶级光学才能实现的一些效果。
瞬间的震撼 编辑于 2023-11-07 15:2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307
主题: 49
帖子: 6863
注册: 2016年9月
newfasion 发表于 2023-11-07 10:11
明显这个镜头受关注啊,说明很多人还是喜爱这支镜头。
你看看rf10-20镜头,已经可以买到了,也没多少人讨论。

标准段肯定用户最多,关注度、讨论热烈度也就上去了

广角段、长焦段(那只 100-300/2.8L 也是首创、力作),用户本来相对就少,关注度、讨论热烈度就明显不如标准段这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5.57
主题: 150
帖子: 5358
注册: 2008年5月
SSF2A 发表于 2023-11-07 09:23
都是腾龙优秀镜头(50-400、35-150)的压力逼出来的,尼康和佳能本不愿意拿出来的大变焦比技术(影响自家其它镜头收入)。
也是镜片啊之类的技术进步能够支撑这种大变焦比镜头画质了才有的结果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18.942
主题: 349
帖子: 15555
注册: 2014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6m2
明显这个镜头受关注啊,说明很多人还是喜爱这支镜头。

你看看rf10-20镜头,已经可以买到了,也没多少人讨论。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禁言中
泡网分: 2.064
主题: 30
帖子: 1835
注册: 2019年5月
SSF2A 发表于 2023-11-07 09:23
都是腾龙优秀镜头(50-400、35-150)的压力逼出来的,尼康和佳能本不愿意拿出来的大变焦比技术(影响自家其它镜头收入)。

这话倒是有理,如果不是腾龙,佳能估计不会出这头,腾龙那个和索尼原厂毕竟还是错位竞争,佳能这个直接是自己打自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禁言中
泡网分: 0.278
主题: 2
帖子: 213
注册: 2023年9月
都是腾龙优秀镜头(50-400、35-150)的压力逼出来的,尼康和佳能本不愿意拿出来的大变焦比技术(影响自家其它镜头收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陕西省
泡菜
泡网分: 18.942
主题: 349
帖子: 15555
注册: 2014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6m2
filter123 发表于 2023-11-07 00:19
同意 “不仅仅看厂家自己的宣传,而要等第三方测试结果” 的意见
但红字部分的分析论述不敢苟同
回顾镜头发展史,包括佳能在内,各厂家从定焦到变焦,都在不断进步;而且这个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渐进的、持续的改进,包括最大光圈,包括焦段的扩展,包括成...

其实,佳能的镜头技术已经在进步了,只是很多人不能马上体会出来。

RF10-20L就是一个例子,包括论坛老顽童说的这次发布的另外一只镜头,设计的奇怪光学路径,我猜是得益于新上马的超级计算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307
主题: 49
帖子: 6863
注册: 2016年9月
摄影小三 发表于 2023-11-07 00:35
同一档位的进步,业界一直都有,大三元二代比一代更进步,这很正常。
短时间内大的跨越难以置信。
变焦头来讲,佳能大三元算自家天花板,如果现在佳能的镜头技术突飞猛进,可以把列入狗头行列的24-105提升到超越自家天花板,这不是商业行为,是科学革命,把4倍标变可以做出超越同期的3倍标变,有这技术突破,您说佳能是先推出赚钱台柱的大三元第三代,还是去搞一支小众的准电影镜头
您知道的,三倍变焦与四倍变焦的差距有多大!
我不太相信。
能做出这种水平的全幅电影镜头,一支二三十万大洋。。

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佳能也没有用 “全幅电影镜头” 这类词汇,而是 “兼顾了静态摄影和动态影像”

还有,“小众” 一词也断言过早。我们不妨用五年时间,看这个镜头的累计销量,然后对比先前的专业级变焦镜头,还有同时期的其他专业级变焦镜头,再下断言它是不是小众。

filter123 发表于 2023-11-07 00:19
......
所以,我们不妨搁置争议,静待第三方测试结果,静待该镜头上市后网友们的实际使用报告吧

filter123 编辑于 2023-11-07 00:5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18.942
主题: 349
帖子: 15555
注册: 2014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6m2
摄影小三 发表于 2023-11-07 00:10
我在DXO数据没有之前,不太相信这些测试,不太相信画质能够超越2470,商业宣传的东西,讲的模棱两可的东西,矜持点吧。
查了一下DXO对锐度的综合测试(平均加权)数据,24-105/F4是18分,比狗头2870/2.8还低的19分还低1分,F4比F2...

这没什么好争论的,我自己觉得有必要买RF24-105/2.8L就可以了。因为,我拍摄的一些场景这只镜头更方便,可能并不适合别人。

对佳能自己的镜头MTF曲线,我是相信的。毕竟用过的佳能镜头差不多有三十只,现在还有将近20只,这些曲线和我实际用下来体验差别不是很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4.917
主题: 26
帖子: 3515
注册: 2017年4月
filter123 发表于 2023-11-07 00:19
同意 “不仅仅看厂家自己的宣传,而要等第三方测试结果” 的意见
但红字部分的分析论述不敢苟同
回顾镜头发展史,包括佳能在内,各厂家从定焦到变焦,都在不断进步;而且这个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渐进的、持续的改进,包括最大光圈,包括焦段的扩展,包括成...
同一档位的进步,业界一直都有,大三元二代比一代更进步,这很正常。
短时间内大的跨越难以置信。
变焦头来讲,佳能大三元算自家天花板,如果现在佳能的镜头技术突飞猛进,可以把列入狗头行列的24-105提升到超越自家天花板,这不是商业行为,是科学革命,把4倍标变可以做出超越同期的3倍标变,有这技术突破,您说佳能是先推出赚钱台柱的大三元第三代,还是去搞一支小众的准电影镜头?这可是商业行为。
您知道的,三倍变焦与四倍变焦的差距有多大!
我不太相信。
能做出这种水平的全幅电影镜头,一支二三十万大洋。。。
摄影小三 编辑于 2023-11-07 00:4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307
主题: 49
帖子: 6863
注册: 2016年9月
摄影小三 发表于 2023-11-07 00:10
我在DXO数据没有之前,不太相信这些测试,不太相信画质能够超越2470,商业宣传的东西,讲的模棱两可的东西,矜持点吧。
查了一下DXO对锐度的综合测试(平均加权)数据,24-105/F4是18分,比狗头2870/2.8还低的19分还低1分,F4比F2.8狗还差一口气,可见三倍变焦与4倍变焦差距之大,而2470二代是32分,佳能的天花板,4倍变焦要做很比3倍变焦更好,得突破多少物理学上的东西,不是简单堆料就行,而且要从F4上到F2.8,如果佳能有这能力,那大三元早就更上一层楼了,早就镜头界天花板了,哪用等推出24-105/2.8才发力!我们也不用为了画质用定焦了!
这只头主要亮点就低呼吸效应,也是电影镜头区别于摄影头的地方,主打视频,并非主打画质,同一个厂家4倍标变干翻3倍标变,我就呵呵。
等时间检验,等DXO数据。

同意 “不仅仅看厂家自己的宣传,而要等第三方测试结果” 的意见

但红字部分的分析论述不敢苟同

回顾镜头发展史,包括佳能在内,各厂家从定焦到变焦,都在不断进步;而且这个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渐进的、持续的改进,包括最大光圈,包括焦段的扩展,包括成像素质

所以,我们不妨搁置争议,静待第三方测试结果,静待该镜头上市后网友们的实际使用报告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4.917
主题: 26
帖子: 3515
注册: 2017年4月
newfasion 发表于 2023-11-06 23:42
这不是冲动,RF24-70L还是短了一点点,24-105正好覆盖了85mm,在很多场合不需要来回切换镜头了。
佳能官网的介绍:
网络直播、Vlog等短片愈发普及的今天,影像文化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照片及短片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在这样的背景下,佳...
我在DXO数据没有之前,不太相信这些测试,不太相信画质能够超越2470,商业宣传的东西,讲的模棱两可的东西,矜持点吧。
查了一下DXO对锐度的综合测试(平均加权)数据,24-105/F4是18分,比狗头2870/2.8还低的19分还低1分,F4比F2.8狗还差一口气,可见三倍变焦与4倍变焦差距之大,而2470二代是32分,佳能的天花板,4倍变焦要做很比3倍变焦更好,得突破多少物理学上的东西,不是简单堆料就行,而且要从F4上到F2.8,如果佳能有这能力,那大三元早就更上一层楼了,早就镜头界天花板了,哪用等推出24-105/2.8才发力!我们也不用为了画质用定焦了!
这只头主要亮点就低呼吸效应,也是电影镜头区别于摄影头的地方,主打视频,并非主打画质,同一个厂家4倍标变干翻3倍标变,我就呵呵。
等时间检验,等DXO数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回复主题: 闲聊RF24-105/2.8的背后意义:每一次专业级变焦镜头变焦比的拓展意味着什么?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