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点粗陋认知:大画幅镜头的分辨率和色彩,比起现代顶级数码镜头,恐怕差距很大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0.271
主题: 14
帖子: 126
注册: 2021年10月
大画幅镜头,或许除施耐德的几个顶级镜头以外(没用过,只是传说中分辨率极高),其他镜头与现代顶级甚至次顶级135镜头的分辨率和色彩,都没法比。
大画幅照片成像细腻其实是一个错觉。只要用大画幅相机、大画幅镜头加普通135相机转接板,也就是大画幅镜头+普通数码相机或中画幅数码相机,拍几张照片就知道了。就算用评价极高的施耐德90mm、105mm810大画幅镜头,拍得的数码照片,细节也是惨不忍睹。
这个现象我思考了很久。其实用大画幅镜头拍胶片,即使用810胶片,肉眼看上去的确很细腻,但相对5000万-1亿像素的数码相机,在数码相片100%放大的情况下,810展现的画幅面积是不如数码相片100%放大的。如果两者进一步再放大,810胶片情况更是糟糕。色彩方面,大画幅镜头比现代顶级镜头比如佳能85/1.2镜皇、适马40art,更不用说蔡司100/2 AEG都逊色很多。
当然,胶片的质感,那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质感,的确是更胜数码一筹。
相关标签: 85/1.2 佳能 适马 蔡司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浏览:11145 回帖:88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6.585
主题: 25
帖子: 1325
注册: 2010年5月
徐侠客 发表于 2024-07-06 23:56
这是必然的,即使不考虑设计、生产年代的问题(如计算机在光学设计上的应用、光学玻璃材料发展等),基于镜头用途(大像场)的设计指标也决定了大画幅镜头没必要像全画幅镜头一样追求分辨率,至于色彩恐怕与镀膜技术的进步关系较大。目前大画幅镜头新产品(光学设计上的...
好像出了一个新的SMARTFLEX3445,套头 Smartnon178 2.5不过结构还是老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加拿大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9.42
主题: 26
帖子: 1805
注册: 2001年12月
这是必然的,即使不考虑设计、生产年代的问题(如计算机在光学设计上的应用、光学玻璃材料发展等),基于镜头用途(大像场)的设计指标也决定了大画幅镜头没必要像全画幅镜头一样追求分辨率,至于色彩恐怕与镀膜技术的进步关系较大。目前大画幅镜头新产品(光学设计上的)已经没有了,市面上还能看到大画幅镜头即使最新的也是十几年前的。
徐侠客 编辑于 2024-07-06 23:57
(2)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安徽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572
主题: 26
帖子: 7860
注册: 2005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M3
Canon EOS M
★ Canon EOS M5
大水车 发表于 2024-07-05 22:06
当然是得同档次镜头作对比。
最直观的对比就是大画幅镜头接数码相机或数码后背比较。在同样100%放大情况下,或者进一步放大至500%-800%,这样去比较分辨率。
我的帖子一再强调,与810底片比,放大到同样幅面,比如A3,810底片的放大倍数比全画幅...
比如有效像场大于810的尼康360毫米大画幅胶片年代的老镜头,最大光圈放大十倍调焦,与小画幅镜头放大十倍调焦对比,评判结果是公平的,本人的判断,不输给本人的佳能的百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吉林省
泡菜
泡网分: 0.271
主题: 14
帖子: 126
注册: 2021年10月
希临 发表于 2024-07-05 04:54
再次浏览本贴,感觉还有话想说。就算大小画幅镜头、不同年代的镜头一定要比,也应该高档和高档比,低档和抵挡比,
小画幅镜头一塌糊涂的比比皆是,本人用过的大画幅镜头却很少有低劣的。至于这种很少有低劣的感性判断是不是错觉,个人的判断认为是理性的,最简单的办法...

当然是得同档次镜头作对比。
最直观的对比就是大画幅镜头接数码相机或数码后背比较。在同样100%放大情况下,或者进一步放大至500%-800%,这样去比较分辨率。
我的帖子一再强调,与810底片比,放大到同样幅面,比如A3,810底片的放大倍数比全画幅数码相机的成像芯片生成的最原始图片的放大倍数要小得多,因此这样对比是不公平的,也得不到究竟谁分辨率更高的结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572
主题: 26
帖子: 7860
注册: 2005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M3
Canon EOS M
★ Canon EOS M5
没镀膜 发表于 2024-07-05 11:43
我的办法是,做个接板把索尼a7r接到45机上。手里所有镜头试了个遍,清晰度能超过原厂24-70的只有2只,都是69的头。数码的对焦精度要求很高,如果按全开光圈对焦收小光圈曝光的方式,老镜头的清晰度会下降不少。必须是收小光圈用数码机的对焦放大对焦,然后...

没少分享没镀膜老师的片子,明显感到没镀膜老师镜头使用很谨慎,很稳。

本人多用来拍数码片,可说是直视下拍摄,喜欢用8和11的光圈,甚至很多片子是用最大光圈拍摄。本人判断镜头优劣的标准是最大光圈也可以放心使用,常用的镜头中,施耐德400毫米5.6和富士680系180毫米3.2这两只镜头最大光圈少用放大十倍调焦,只能是放大5倍调焦,其他大中画幅镜头基本上都可以放心地使用最大光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吉林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5.185
主题: 28
帖子: 15138
注册: 2003年12月
我的办法是,做个接板把索尼a7r接到45机上。手里所有镜头试了个遍,清晰度能超过原厂24-70的只有2只,都是69的头。数码的对焦精度要求很高,如果按全开光圈对焦收小光圈曝光的方式,老镜头的清晰度会下降不少。必须是收小光圈用数码机的对焦放大对焦,然后曝光。再有几乎所有镜头在码机上的最佳光圈都是11,但在实际拍摄中我还是用32之类的小光圈。数码测试只是玩儿玩儿,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反倒是产生了少许消极影响。有两个当废品买来的镜头,给自己拍出过挺满意片子,经测试当然是一塌糊涂。从此再也不敢用了,怕耽误浪费感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572
主题: 26
帖子: 7860
注册: 2005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M3
Canon EOS M
★ Canon EOS M5
再次浏览本贴,感觉还有话想说。就算大小画幅镜头、不同年代的镜头一定要比,也应该高档和高档比,低档和抵挡比,
小画幅镜头一塌糊涂的比比皆是,本人用过的大画幅镜头却很少有低劣的。至于这种很少有低劣的感性判断是不是错觉,个人的判断认为是理性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评价解析力,用数码相机放大十倍调焦就是评判结果?!

几只本人常用镜头的实际情况:在放大十倍的前提下,本人常用的莱卡280毫米135镜头与罗敦斯德210毫米S镜头(有效像场达8X10)比较,难分伯仲,因此就本人的经验讲,不存在错觉问题。放大更大倍率的比较,我确实没做过比较,见谅。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吉林省
泡菜
泡网分: 3.198
主题: 14
帖子: 3163
注册: 2011年12月
1. 分辨率就是数学问题,135的分辨率要达到120的两倍以上基本持平,7倍才能和8x10持平。
2. 色彩就非常主观了,记得有位大师说过,色彩取决于玻璃材质,镀膜和设计。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加拿大
泡菜
泡网分: 0.271
主题: 14
帖子: 126
注册: 2021年10月
形上几何 发表于 2024-07-04 20:41
我算了一下,全画幅放大到A3,是144倍

显然您这是按照面积计算的。
A3画幅是29.7cm*42cm,全画幅芯片是36mm*24mm,因此按照短边比例计算是29.7/2.4=12.375倍,按照长边计算是42/3.6=11.667倍。按照面积计算是A3画幅(29.7cm*42cm)/全画幅(36mm*24mm)=144.37倍。
因为两者长宽的比例不等,所以全画幅图像不能恰好放大到A3幅面。也就是说面积计算的结果是有偏差的。相当于放大到A3画面需要裁剪。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19.484
主题: 8
帖子: 553
注册: 2006年1月
大水车 发表于 2024-07-02 14:49
这样对比,是得不到大画幅镜头分辨率高于135镜头分辨率这个结论的。
尼康D850成像芯片是全画幅的35.9*23.9MM,飞思IQ4的成像芯片面积为53.4*40mm。几种常见画幅的对比比例图示如下(比例不够精确):

尼康D850是全画幅芯片,像...
我算了一下,全画幅放大到A3,是144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6.402
主题: 40
帖子: 2909
注册: 2021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850
巴可色 发表于 2024-07-02 18:01
从不讨论画幅大小带来的所谓优势,抛开放大的画幅,只讨论镜头的物理分辨率。我没有看到小画幅镜头分辨率比如135镜头一定就比大画幅比如120,4X5镜头要高这样的普遍规律。如果您看到这样的规律,特别是您所说的物理规律所决定的,那就请说一下这样的规律,也可...
关于大画幅镜头在解像力方面不如120和135,这在过去讲过很多,有的还给出具体数据。我粗浅的记着好像大画幅在二三十线左右,中画幅120在四五十线左右,135的在七八十线左右。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泡菜
泡网分: 0.656
主题: 16
帖子: 527
注册: 2022年2月
大水车 发表于 2024-06-23 21:55
大画幅镜头,或许除施耐德的几个顶级镜头以外(没用过,只是传说中分辨率极高),其他镜头与现代顶级甚至次顶级135镜头的分辨率和色彩,都没法比。
大画幅照片成像细腻其实是一个错觉。只要用大画幅相机、大画幅镜头加普通135相机转接板,也就是大画幅镜头+普通...

大画幅镜头与135镜头分辨率差不多,你看到的照片差距,是胶片与电子底片的分辨率的差距。
(2)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06
主题: 78
帖子: 1778
注册: 2000年10月
大水车 发表于 2024-06-23 21:55
大画幅镜头,或许除施耐德的几个顶级镜头以外(没用过,只是传说中分辨率极高),其他镜头与现代顶级甚至次顶级135镜头的分辨率和色彩,都没法比。
大画幅照片成像细腻其实是一个错觉。只要用大画幅相机、大画幅镜头加普通135相机转接板,也就是大画幅镜头+普通...
现在论坛这种讨论帖太少,都是帖图片的,
可能受到现在短视频网站的影响,现在人的交流方式都变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0.265
主题: 0
帖子: 253
注册: 2018年9月
大水车 发表于 2024-07-02 20:54
汗!
我用过的的确不多,但是好的大画幅镜头也用过,管中窥豹,让大伙见笑了。

不存在,很赞赏您的探索精神,这样的讨论也带来了摄影的乐趣,也希望能有更好的镜头向大家推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湖北省
泡菜
泡网分: 0.271
主题: 14
帖子: 126
注册: 2021年10月
巴可色 发表于 2024-07-02 17:48
用两只特定的镜头分别证明大画幅和135画幅镜头的普遍规律还是缺乏充分的科学论据,这只能代表施耐德120微距镜头和蔡司100镜头特征,因为取样严重不足。施耐德120微距镜头确实是专门微距摄影所作,微距强是应该的,远距离确实差一些,而蔡司100又不是微距...

汗!
我用过的的确不多,但是好的大画幅镜头也用过,管中窥豹,让大伙见笑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0.265
主题: 0
帖子: 253
注册: 2018年9月
大家洼 发表于 2024-07-02 14:36
大画幅底片带来的分辨率优势远大于大画幅镜头分辨率不如135镜头分辨率的劣势,所以综合来看还是大画幅分辨率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胶片时代胶片的颗粒是相当于底噪的,放大到统一画幅(譬如24寸)大画幅需要放大的倍数远小于135,这样大画幅放大的照片就细腻看...

从不讨论画幅大小带来的所谓优势,抛开放大的画幅,只讨论镜头的物理分辨率。我没有看到小画幅镜头分辨率比如135镜头一定就比大画幅比如120,4X5镜头要高这样的普遍规律。如果您看到这样的规律,特别是您所说的物理规律所决定的,那就请说一下这样的规律,也可以涨涨知识,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湖北省
泡菜
泡网分: 0.265
主题: 0
帖子: 253
注册: 2018年9月
大水车 发表于 2024-07-02 13:50
没想到随意的一句浅陋认知,引来这么多大神激辨,让俺也涨不少见识。
正好手头有施耐德apo-symmar Macro HM 120mm/f5.6镜头,用我的适马SDQH数码相机拍几张做个对比。
镜头是这样的,但这是工业镜头,似乎比非工业镜头的大画幅专用...

用两只特定的镜头分别证明大画幅和135画幅镜头的普遍规律还是缺乏充分的科学论据,这只能代表施耐德120微距镜头和蔡司100镜头特征,因为取样严重不足。施耐德120微距镜头确实是专门微距摄影所作,微距强是应该的,远距离确实差一些,而蔡司100又不是微距镜头,近摄又会差一些,所以正好两个镜头的强项PK了弱项。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湖北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701
主题: 12
帖子: 4922
注册: 2006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Scanner DC3000
大水车 发表于 2024-07-02 14:49
这样对比,是得不到大画幅镜头分辨率高于135镜头分辨率这个结论的。
尼康D850成像芯片是全画幅的35.9*23.9MM,飞思IQ4的成像芯片面积为53.4*40mm。几种常见画幅的对比比例图示如下(比例不够精确):

尼康D850是全画幅芯片,像...
用2020年某机构810与飞思iQ4D850对比图是回复超值老师发的4433图要与810来比较。还是底大是基础。数码全幅2009到D3X低感做到瓶颈了,后面提升很有限,主要提升的是高感。不然R1要出2400万像素那么多人吐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06
主题: 78
帖子: 1778
注册: 2000年10月
大水车 发表于 2024-07-02 13:50
没想到随意的一句浅陋认知,引来这么多大神激辨,让俺也涨不少见识。
正好手头有施耐德apo-symmar Macro HM 120mm/f5.6镜头,用我的适马SDQH数码相机拍几张做个对比。
镜头是这样的,但这是工业镜头,似乎比非工业镜头的大画幅专用...

APO Symmar 应该是对称结构,正装反装应该是一样的,这个跟上一代Symmar-S 不同,但跟再上一代的Symmar是一样的

个人认为,线扫描镜头镜片结构跟大画幅结构应该是差不多的,可能反差会偏高,色彩还原可能不是很均衡,但色散色差应该不错的,分辨率和成像圈大小就不好说了,要看用途了,我想还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其实都拍到大画幅了,对分辨率好像真的不是很在意了
大画幅基本上都要玩胶片的,分辨率解像力的控制点都在胶片那边(颗粒)
至于中画幅,我觉得分辨率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数码后背上中画幅移轴操作,
要么配个大像圈镜头,数码后背通过技术相机能够在圈子里面上下左右移动
没有大像圈镜头,就用普通镜头竖直拍摄代用移轴镜头,那就要在最终成像画幅上进行剪裁了,这时候确实是分辨率越高越好
所以大画幅镜头转接到中画幅机身上,无论是数码后背还是胶片后背,不做技术动作,真的没啥意思,还不如搞个中画幅镜头
眼镜 编辑于 2024-07-02 15:05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0.271
主题: 14
帖子: 126
注册: 2021年10月
六十年代人 发表于 2024-06-30 23:18
810与飞思iq4 1.5亿像素对比过

这样对比,是得不到大画幅镜头分辨率高于135镜头分辨率这个结论的。

尼康D850成像芯片是全画幅的35.9*23.9MM,飞思IQ4的成像芯片面积为53.4*40mm。几种常见画幅的对比比例图示如下(比例不够精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尼康D850是全画幅芯片,像素数约8256 x 5504=4544万。估计很多人对全画幅尼康D850的照片放大100%没概念,可以跟用810胶片对比一下。我的34吋曲面显示器分辨率是3440*1440,尼康D850的照片放大100%后,需要约94cm*130cm(接近1.5平方米!)的显示面积(根据显示器分辨率不同而有差异),而810胶片的面积是20.32cm*25.4cm,比例图示如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我相信这样一对比,所有人都明白了。之所以用看上去很差劲的大画幅镜头拍摄45胶片、810胶片,都能得到看上去非常细腻的画面,主要是因为大画幅胶片不用放大很多倍就可以得到可用的图像(45胶片和810胶片甚至不放大就可以)。比如从45胶片(10.16cm*12.7cm)放大得到一幅大约A3画幅(29.7cm*42cm)的图像,需要放大约2.9倍(按短边计算)。从810胶片(20.32cm*25.4cm)放大得到一幅大约A3画幅(29.7cm*42cm)的图像,只需要放大约1.46倍(按短边计算)。但是如果用全画幅芯片的图像,放大到A3幅面,需要放大29.7/2.4=12.37倍(按短边计算)。全画幅芯片的图像,放大到100%,则需要放大94/2.4=39.16倍(按短边计算)。
因此,用810胶片上目测相当于尼康D850成像芯片约六分之一面积、飞思IQ4约1/16面积的成像区域所成的局部图像经过扫描及适当放大后(由于没有原图,放大倍数没法准确计算),与尼康D850成像芯片拍照后100%放大的局部图像作比较,是无法得到所使用的大画幅镜头分辨率高于135镜头分辨率这样的结论的。前者的放大倍数大约是3-5倍,后者是约40倍。
只有将大画幅镜头接数码相机或数码后背,拍得的照片与135镜头拍得的照片,在同样放大倍率下(比如同样100%放大)比较,才能最直观地得到凭肉眼目测的分辨率比较效果。另外顺便说一下,之所以用数码照片100%放大率作比较,是因为数码照片100%放大率是基于显示器的设定分辨率(一般而言,我们都将显示器设定为最佳分辨率,比如我的34吋曲面屏分辨率是3440*1440),在这个设定分辨率下数码照片放大到100%,则照片的视觉分辨率(即肉眼的感觉)达到最大。如果再进一步放大照片,则照片会出现模糊、锯齿、色差失衡等情况,人的肉眼观感是不舒服的。如果数码照片只放大到50%,则受限于显示器自身的物理分辨率,我们并不能得到如胶片那样,数码照片看起来更为细腻的感觉。
当然专业的方法就是专门的的镜头测试程序来测定分辨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445
主题: 1
帖子: 4385
注册: 2002年2月
巴可色 发表于 2024-06-23 23:06
“大画幅本来就是靠画幅大来弥补分辨率不高的问题”----如果是这样,做大画幅相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逻辑好像说反了,因为是先有大画幅相机,后有135相机,由于135相机画质始终追不上大画幅画质,为了让135因为便利性而丧失的画质不至于过大,因而就有了后...
大画幅底片带来的分辨率优势远大于大画幅镜头分辨率不如135镜头分辨率的劣势,所以综合来看还是大画幅分辨率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胶片时代胶片的颗粒是相当于底噪的,放大到统一画幅(譬如24寸)大画幅需要放大的倍数远小于135,这样大画幅放大的照片就细腻看不到颗粒, 而135放大到24寸会有明显的颗粒感。
同样的用料和制作精度,135镜头的分辨率高于大画幅是物理原理决定的, 手机镜头分辨率更高, 无容置疑。

在数码上,中画幅对比135全幅就没有那么大的优势了,因为底噪的表现跟胶片原理不同了。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0.271
主题: 14
帖子: 126
注册: 2021年10月
没想到随意的一句浅陋认知,引来这么多大神激辨,让俺也涨不少见识。
正好手头有施耐德apo-symmar Macro HM 120mm/f5.6镜头,用我的适马SDQH数码相机拍几张做个对比。
镜头是这样的,但这是工业镜头,似乎比非工业镜头的大画幅专用这款要差一点,俺不确定。非工业镜头的这款价格是工业镜头价格的四五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用来对比的是西德产的 蔡司康泰时Planar 100/F2 T* AEG 老镜头,这只镜头的分辨率是顶级的,从最大光圈F2到最小F16,分辨率都很高,肉眼几乎难以分辨出差别。而且在不同光圈时中心和边缘分辨率的差别也是肉眼难以区别。

这两只镜头焦距相近,对比起来比较公平。施耐德那只大画幅镜头是被称为分辨率和色彩都是顶级的大画幅镜头(强调一下,我这款是工业镜头,应该不是顶级的,我不确定。但估计即便不是顶级也离顶级不远)。
拍摄都用了F11光圈,手动峰值对焦。
以下是对比照:
(1)远摄
这是施耐德HM120的远摄照,被摄对象距离相机约300米
无忌上图不能超过10M(这一点很让人无语),照片细节看不出来。
实际上色彩也是有点怪,泛绿、局部泛绿,不知原因是什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两只镜头的照片均100%放大(红色小框内的100%即放大倍率),并截取局部。为便于对比,叠放在一起。
图中蓝色框部分是蔡司100/F2镜头拍摄,可以很明显看到施耐德的分辨率和色彩不如蔡司。这还是无忌缩减图片、损失色彩和细节的情况下的对比,如果在电脑上直接对比,两者差距更是明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中距离拍照对比。

这是施耐德HM120对着距离约八十米外的居民楼拍的照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焦点区域都在窗户,局部放大对比如下:

这是两者100%放大对比图。红框内是蔡司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由于两镜头焦距不同,实际上蔡司的照片应该放大至施耐德的大约120%才更公平。
那好吧,干脆来个夸张的——
下面是施耐德300%放大和蔡司600%放大对比。
显而易见,蔡司600%放大倍率下都远超施耐德100%和300%放大倍率的表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实际上蔡司这支镜头,图片哪怕放大到800%,依然很耐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蔡司100/F2这支镜头,是我的主力镜头,分辨率和色彩都令人惊叹,令人着迷!

(3)近摄对比
施耐德HM120这款镜头本身设计目的就是用作工业微距监测镜头,微距是这款镜头的强项。
先上一张微距照,随便拍的,还不是最大倍率的微距。这支镜头据说是八倍微距镜头,但我买来没多久,还没有尝试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显然,微距下,这支镜头的表现很不错。

蔡司100这支镜头最近对焦距离0.25米,今天忘记在最近对焦距离拍摄了。两支对比时,在距离大约0.6米处分别拍了近摄照。

这是施耐德拍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这是蔡司100拍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局部放大对比。这时候,两支镜头的表现才基本不分伯仲。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总结一下,在远摄和中近景情况下,施耐德这款镜头表现远不如蔡司。在近摄和微距情况下,与蔡司持平或优于。为何远近微拍摄效果差别这么大?我还没有搞明白。
正巧有大神用施耐德apo-symmar Macro HM 180mm/f5.6镜头拍得下图。我不知道这位大神用的镜头是不是工业镜头,如果是,那么与施耐德apo-symmar Macro HM 120mm/f5.6镜头的结构、材质、工艺都完全一样的,只是焦距不等。两者的成像效果也是完全一样的。不知这位大神有没有拍过中远景,效果如何?
施耐德HM120是我用过的画质最好的大画幅镜头,之前还用罗顿300mm(非APO款)和施耐德超级安古龙90mm等拍过数码照片,用过的少,所以对比不够客观。但总体感觉是大画幅镜头的分辨率不如135镜头。
蔡司有一款135mm的45大画幅镜头,也是Planar结构和T*镀膜,不知这款镜头和蔡司100/F2 T* AEG相比,分辨率和色彩是不是一样优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701
主题: 12
帖子: 4922
注册: 2006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Scanner DC3000
超值是硬道理 发表于 2024-07-01 13:36
120胶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0.271
主题: 14
帖子: 126
注册: 2021年10月
眼镜 发表于 2024-07-01 08:13
抛开色彩深度的差异,我曾经发过个帖子,分析了数码感光元件与胶片银盐成像原理的差异,从另一个角度探讨数码与胶片成像风格的差异,当然纯属一家之言,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从数码后背与胶片后背拍摄效果比较,探究数码影像“塑料味”浓的原因 (xitek.com)

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15.039
主题: 64
帖子: 10444
注册: 2018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PowerShot S100V
M2102K1AC
ILCE-5000
六十年代人 发表于 2024-07-01 08:56
找一张80年代的明星

120胶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701
主题: 12
帖子: 4922
注册: 2006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Scanner DC3000
超值是硬道理 发表于 2024-06-30 23:45
全图
截图 100%
找一张80年代的明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06
主题: 78
帖子: 1778
注册: 2000年10月
大水车 发表于 2024-06-23 21:55
大画幅镜头,或许除施耐德的几个顶级镜头以外(没用过,只是传说中分辨率极高),其他镜头与现代顶级甚至次顶级135镜头的分辨率和色彩,都没法比。
大画幅照片成像细腻其实是一个错觉。只要用大画幅相机、大画幅镜头加普通135相机转接板,也就是大画幅镜头+普通...
抛开色彩深度的差异,我曾经发过个帖子,分析了数码感光元件与胶片银盐成像原理的差异,从另一个角度探讨数码与胶片成像风格的差异,当然纯属一家之言,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从数码后背与胶片后背拍摄效果比较,探究数码影像“塑料味”浓的原因 (xitek.com)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回复主题: 一点粗陋认知:大画幅镜头的分辨率和色彩,比起现代顶级数码镜头,恐怕差距很大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