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跟着大师拍黑白(6)-晨光中的大楼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871
主题: 74
帖子: 1651
注册: 2000年10月
因为自己的工作跟建筑和物业有关,所以特变关注身边的大楼
        
         跟着大师拍黑白系列,好久没更新了,并不是我没在拍,只是一些最近的拍摄的片子,似乎没有明确的模仿对象,说是创作也行,直到上周,又拍了一组照片,我觉得还是在走模仿大师的路子,也有些东西可写,所以继续发这个系列,之前以weixiad的账号发了前5集,直到最近才把我的老账号找回来,所以以后基本上以我的老账号“眼睛”来发帖了
先回顾前几集,这几集基本涵盖了我从一个黑白摄影小白到现在跨入精进的全过程:
跟着大师拍黑白,我的黑白模仿作业(1)——报纸上的鸡蛋 (xitek.com)

跟着大师拍黑白,我的黑白模仿作业(2)——掌上的相机 (xitek.com)

跟着大师拍黑白,我的黑白模仿作业(3)——逆光下的高楼 (xitek.com)

跟着大师拍黑白,我的模仿作业(4)——青椒 (xitek.com)

跟着大师拍黑白,我的黑白模仿作业(5)——白玫瑰,兼谈胶片与数码的对比 (xitek.com)

       过了年,脑子里似乎进入了空白期,不知道该拍什么,也有些想法,也实践拍了些,但总觉得模仿的痕迹太重,流于常规格式化构图。
        直到最近,上班路上有意识地多加观察,结合平时浏览一些大师的作品,依稀开始有了想法。
        这是街头摄影师DaveKrugman的作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这是街头摄影师FredrikAxling的作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有朋友要问了,这不都是彩色作品吗,是的,我对这组作品印像深刻的是那束光,那束光与建筑结合在一起的效果,我每天上班,也会路过不少路口和高楼,我发现有的场景与照片里的神似,并且一开始我也是打算拍彩色的,觉得黑白片的表现力可能不足。

        既然打算拍彩色的,那也就没必要用胶片了,数码相机即可。

        所以我第一次带的设备是哈苏907x和CFV50II数码后背,镜头采用老的胶片广角镜头哈苏蔡司CF40/F4Distagon加一个移轴转接环,拍摄时间是早上7点半左右,这地方是个网红点,靠近上海圆明园路外滩源,在这里拍照的广告公司和网店服装经营者居多,哈苏CF40/F4镜头成像圈也就刚好够6X6的胶片,用4433的数码后背,通过移轴接环向上移轴正正好好,这个镜头是反望远的Distagon结构,转接数码后背效果还是不错的。

        这是第一次拍摄的彩色的效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整体效果还算满意,左下角停着一辆白车,很碍眼,只好降低照度处理了

       这是转成黑白的效果,感觉来了,这个题材黑白的更有拍头,这是直接转的黑白效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当然,我对这次拍摄仍有不满意之处,一是那辆车碍眼,而是4433的数码后背画幅没撑满,干脆拿大机器加黑白胶卷好好拍。

       这是第二次拍摄,采用沙慕尼H1的4X5相机,施耐德SuperAngulon 47/F5.6XL镜头,骑士6X9后背,胶卷是伊尔福Delta100,之所以用这个卷,主要是因为我的伊尔福FP4胶卷用完了,伊尔福这个Delta100是新型乳剂,优点是颗粒细,锐度好,但是大光比的外拍很难控制,实际拍下来也是这个感觉,这是第二次的拍摄效果,那辆该死的白车还停在那里,没办法,我是用后期补拍的一个轿车画面局部合成到这张片子里去的,这里停车超级紧张,没车的场景几乎不可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大画幅就是两样啊,建筑的气势出来了,但是对于那个楼顶,我还是有点想法,觉得目前这个全部截断好像不完美,那为什么不再多移点镜头前组,把楼顶包括进去呢,哎,都怪自己平时拍得少,出门时候想了半天,觉得东西都带全了,结果到现场机子架起来才想起来,忘带了一样东西——广角皮腔!
        结果只好勉为其难地用标准皮腔移轴了。

        另外,Delta100的幼细颗粒和锐度真的让人印像深刻,但是宽容度小的缺点在室外更明显,因此我还是想试试传统乳剂的FP4胶卷。
        
        于是有了第三次拍摄,这次用的是伊尔福FP4胶卷,颗粒明显比Delta粗,不过宽容度大一些,便于后期扫描后调整,真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其实这几次拍摄,难度最大的不是光线和角度,而是那几个行人,这是随机的,要求所有人的穿着正合适,人数正正好,走位都正好,还不能有穿马路的电瓶车机动车等等,几乎不可能。
        所以我画面里那几个人包括骑车的,其实来自不同底片,甚至有第一次拍的数码片,这也算是数码时代的一大福利吧。
       要问这是什么胶卷拍的,我只能回答是伊尔福FP4_Delta100数码片

        最后这张我的房顶还是切了一个小角,一来移轴到了极限,二来我觉得房顶冲出画面可能更有张力,左侧的天空形成三角形封闭形状反而使画面顶部的线条也更富有变化。
        最后来张工作照(又有乱七八糟的车子停在那里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这次这个广角真的是到极限了
        看到这张工作照,我似乎又有了新想法,下次干脆不移轴,用广角拍个楼全“倒下来”的试试
眼镜 编辑于 2024-08-05 12:41
相关标签: DELTA 100 哈苏 907X 蔡司 胶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浏览:32940 回帖:7
第 1 页 / 共 1 页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871
主题: 74
帖子: 1651
注册: 2000年10月
大男人红哥 发表于 2024-09-02 14:45
非常震撼的建筑

是用对了那个施耐德47/F5.6XL的大画幅头

其实房子天天都在那里,普通人肉眼看这楼,正常的视角大概只到楼的1/3高度,再想看上面就得仰视了

片子想拍出彩,就得以镜头的视角看世界,这个是最难的,只能通过实践来慢慢积累了,我也是这两年接触大画幅相机后才慢慢领会到一些技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1.727
主题: 4
帖子: 494
注册: 2019年7月
眼镜 发表于 2024-08-07 21:47
对照片中的天空亮度始终不满意,这几天一直在琢磨,到底是重拍还是后期修图
如果重拍,考虑使用黄镜或者橙镜来压暗天空,真后悔,当初拍摄时应该带个黄镜多拍一张,
这几天一直是38、9度的气温,最后还是决定采取后期修图,修不出来再重拍
看看这是修图后的效果,...

非常震撼的建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四川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871
主题: 74
帖子: 1651
注册: 2000年10月
黑礁石wq 发表于 2024-08-27 19:08
黑白影调很不错

同样曝光的数码影像和胶片影像,数码片的宽容度已经超过胶片了,单就亮度而言,数码可调节的曲线范围更大,但是数码的灰度层次不如胶片的细腻,明暗的过渡特别是暗部的层次不如胶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11.452
主题: 3
帖子: 254
注册: 2008年9月
黑白影调很不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871
主题: 74
帖子: 1651
注册: 2000年10月
对照片中的天空亮度始终不满意,这几天一直在琢磨,到底是重拍还是后期修图
如果重拍,考虑使用黄镜或者橙镜来压暗天空,真后悔,当初拍摄时应该带个黄镜多拍一张,
这几天一直是38、9度的气温,最后还是决定采取后期修图,修不出来再重拍
看看这是修图后的效果,基本满意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眼镜 编辑于 2024-08-07 22: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871
主题: 74
帖子: 1651
注册: 2000年10月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以后我可能会发个帖子,讨论一下建筑艺术与摄影艺术的关系
用相机去拍建筑,体现出建筑艺术之美,
那么这张摄影作品的艺术性,是否还算是原创的,是不是只能算是建筑师的效果图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回复主题: 跟着大师拍黑白(6)-晨光中的大楼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