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各位老爷爷们别再瞧不起拍照中的AI技术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2.838
主题: 221
帖子: 4382
注册: 2001年10月
下面三组图来自华为手机,拍照后原图和通过AI云增强后的效果对比,当然目前的技术仅仅靠手机运算还不够,需要调用云端AI算力。

希望再过三五年,仅仅靠手机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短枪长炮估计要渐渐消失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ynqs 编辑于 2024-12-16 10:02
相关标签: 华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浏览:8499 回帖:11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ChK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58
主题: 21
帖子: 15169
注册: 2003年1月
黄品青RGB 发表于 2025-07-05 22:48
谷歌能用小米15u的10x吗?

GCAM 能使用所有传感器,但只能读取到各个镜头1250万像素RAW数据,这是它生成图片的基础。如果只用原生焦段,效果是肯定不差的,可以做到几乎没有数码味,但在某些场景下原厂相机的“拍照”模式观感会更好(主要是表面比较平滑、没有粗糙质感的物体)。
但原厂相机能读取5000万RAW的数据,所以2X裁切放大生成的1250万像素图片分辨率是明显高于GCAM的2X插值放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2.81
主题: 236
帖子: 32993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 vivo X200 Ultra
★ VIE-AL10
ChK 发表于 2025-07-05 18:25
小米15U的算法我估计是有不同的小组在开发,这些小组间沟通不足。
最典型的就是每个镜头2X数码放大输出1250万像素的图像与使用超清模式输出5000万像素的图像完全不是一回事,后者的清晰度极差,基本就是1250万像素插值输出的效果。
以上差别如果是因...

谷歌能用小米15u的10x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ChK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58
主题: 21
帖子: 15169
注册: 2003年1月
虚化 发表于 2025-07-04 23:26
对比过mi15u主摄的50M ultraraw分辨率低于x7u 50M rawmax,mi15u ultraraw的优化目标好像是高动态范围而不是分辨率

小米15U的算法我估计是有不同的小组在开发,这些小组间沟通不足。
最典型的就是每个镜头2X数码放大输出1250万像素的图像与使用超清模式输出5000万像素的图像完全不是一回事,后者的清晰度极差,基本就是1250万像素插值输出的效果。
以上差别如果是因为处理速度问题而做的折衷,那为什么不提供一个慢速高清的模式呢?就现在这样子的高清完全就是个浪费存贮空间的摆设,还不如后期自己用别的软件插值效果好。
至于ultra raw,也只能认为是他们太注重动态范围了,不只5000万的问题,就算1250万的主摄ultra raw分辨率也是拉胯的,甚至有伪彩条纹
总之,这个ultra raw 与GCAM生成的RAW差距非常大,只能给差评了。

我这一个多月用下来的经验是,如果能接受数码味,那么原厂相机的拍照模式还是不错的(如果能加上对影调、色彩的控制就更好了),专业模式基本没有价值,除了能控制影调和色彩,一无是处,完全输给民间的GCAM山寨软件。
所以,如果想要看起来更像照片的风格,也能接受1250万像素的清晰度且只用原生镜头的焦段,那么GCAM是最优解。否则,就只能捏着鼻子接受它充满数码味的“拍照”模式了,当然,这个数码味其实也不算太浓了,比起前几代都更像“照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版主
泡网分: 70.564
主题: 27
帖子: 12953
注册: 2001年3月
刚买的相机 发表于 2025-07-05 08:06
这就像现在的电动汽车加速挺好的,但是有些人就喜欢开烧油的458。很多事不是简单看结果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过程哪个让人更享受,更能体现专业的范。
还有,手机厂家能做到的这些AI成像算法和一些花里胡哨的小插件相机厂家做不到?可能吗?术业有专攻,多想想别人为...

相机厂家确实做不到,市场太小,养不起那么多程序员,装不起最新的计算硬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0.717
主题: 24
帖子: 472
注册: 2014年12月
ynqs 发表于 2024-12-16 10:00
下面三组图来自华为手机,拍照后原图和通过AI云增强后的效果对比,当然目前的技术仅仅靠手机运算还不够,需要调用云端AI算力。
希望再过三五年,仅仅靠手机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短枪长炮估计要渐渐消失了。

这就像现在的电动汽车加速挺好的,但是有些人就喜欢开烧油的458。很多事不是简单看结果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过程哪个让人更享受,更能体现专业的范。

还有,手机厂家能做到的这些AI成像算法和一些花里胡哨的小插件相机厂家做不到?可能吗?术业有专攻,多想想别人为什么去做,为什么不去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31
帖子: 9146
注册: 2004年11月
ChK 发表于 2025-07-02 09:38
理论上是这样,但架不住厂家的风格取向...
这个图是我用小米15U做的一个简单测试另外,多帧堆栈我认为不应该划分到AI架构里

对比过mi15u主摄的50M ultraraw分辨率低于x7u 50M rawmax,mi15u ultraraw的优化目标好像是高动态范围而不是分辨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福建省
版主
泡网分: 70.564
主题: 27
帖子: 12953
注册: 2001年3月
虚化 发表于 2025-07-02 12:53
大约在p40 mate40那个年代,华为就有多帧堆栈的AI高清模式,猜测AI用于多帧对齐,毕竟那时候AIGC还不成熟

官方公开说的是从苹果11开始,明确使用了神经网络来叠加对齐像素。其实很多地方都需要AI,哪怕只是调整曝光量、白平衡都是需要AI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ChK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58
主题: 21
帖子: 15169
注册: 2003年1月
虚化 发表于 2025-07-02 12:44
先测一下15u断网情况下ai超级长焦是否生效
本地ai算力不够有可能联网计算...

不可能吧,这是实时生成的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31
帖子: 9146
注册: 2004年11月
funder 发表于 2025-07-02 09:40
多帧堆栈也是AI,不过不是AIGC。在这里我更侧重于看各家的真实光学分辨率,可以增强但不要编造。
没有测试能够测出真相的全部,能给出一些简单明了的,哪怕有些极端的结论就已经很有价值了。...

大约在p40 mate40那个年代,华为就有多帧堆栈的AI高清模式,猜测AI用于多帧对齐,毕竟那时候AIGC还不成熟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甘肃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31
帖子: 9146
注册: 2004年11月
ChK 发表于 2025-07-02 09:38
理论上是这样,但架不住厂家的风格取向...
这个图是我用小米15U做的一个简单测试另外,多帧堆栈我认为不应该划分到AI架构里...

先测一下15u断网情况下ai超级长焦是否生效
本地ai算力不够有可能联网计算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甘肃省
ChK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58
主题: 21
帖子: 15169
注册: 2003年1月
funder 发表于 2025-07-02 09:52
多帧堆栈是需要调用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模型的,所以也用了AI,应该把AI和生成式AI区分开来。如果低反差表现不佳,那还有可能通过改进算法来解决,如果高反差细节都识别不了,那八成是光学分辨率不足,无可救药。...

如果说用高反差来评价硬件分辨率,我们的观点没有分歧,我前面说的主要就是对厂家算法的评价,实际上那个测试图也说明同样的硬件,算法不同导致结果差别很大。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版主
泡网分: 70.564
主题: 27
帖子: 12953
注册: 2001年3月
ChK 发表于 2025-07-02 09:44
这个咱们保留各自的认知吧
的确,测试只能代表事物的一部分,我前面的意思就是如果过分依赖高反差图的结果,在AI横行的今天,更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多帧堆栈是需要调用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模型的,所以也用了AI,应该把AI和生成式AI区分开来。如果低反差表现不佳,那还有可能通过改进算法来解决,如果高反差细节都识别不了,那八成是光学分辨率不足,无可救药。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ChK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58
主题: 21
帖子: 15169
注册: 2003年1月
funder 发表于 2025-07-02 09:40
多帧堆栈也是AI,不过不是AIGC。在这里我更侧重于看各家的真实光学分辨率,可以增强但不要编造。
没有测试能够测出真相的全部,能给出一些简单明了的,哪怕有些极端的结论就已经很有价值了。
这个咱们保留各自的认知吧
的确,测试只能代表事物的一部分,我前面的意思就是如果过分依赖高反差图的结果,在AI横行的今天,更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版主
泡网分: 70.564
主题: 27
帖子: 12953
注册: 2001年3月
ChK 发表于 2025-07-02 09:38
理论上是这样,但架不住厂家的风格取向...
这个图是我用小米15U做的一个简单测试另外,多帧堆栈我认为不应该划分到AI架构里

多帧堆栈也是AI,不过不是AIGC。在这里我更侧重于看各家的真实光学分辨率,可以增强但不要编造。
没有测试能够测出真相的全部,能给出一些简单明了的,哪怕有些极端的结论就已经很有价值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ChK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58
主题: 21
帖子: 15169
注册: 2003年1月
funder 发表于 2025-07-02 09:33
多帧叠加其实对低反差细节更有效。

理论上是这样,但架不住厂家的风格取向...
这个图是我用小米15U做的一个简单测试
另外,多帧堆栈我认为不应该划分到AI架构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版主
泡网分: 70.564
主题: 27
帖子: 12953
注册: 2001年3月
ChK 发表于 2025-07-02 09:31
这个结论在传统测试中是成立的,但现在情况的确有些不同,因为传统的mtf是个连续函数,就算不是线性的,也还是渐变的。但现在的ai模型更容易出现分辨率断层
多帧叠加其实对低反差细节更有效。比如木星表面花纹是个典型的反差目标,经过叠加以后,内部花纹的细节增强会比边缘更加明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ChK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58
主题: 21
帖子: 15169
注册: 2003年1月
funder 发表于 2025-07-02 09:21
分辨率测试都是用高反差,测出的是上限,如果你连视力表表现都不佳,低反差只会更差。...

这个结论在传统测试中是成立的,但现在情况的确有些不同,因为传统的mtf是个连续函数,就算不是线性的,也还是渐变的。但现在的ai模型更容易出现分辨率断层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版主
泡网分: 70.564
主题: 27
帖子: 12953
注册: 2001年3月
ChK 发表于 2025-07-02 09:06
目前的ai算法对高频低反差的目标普遍效果都不好,用视力表评价会导致高分低能

分辨率测试都是用高反差,测出的是上限,如果你连视力表表现都不佳,低反差只会更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ChK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58
主题: 21
帖子: 15169
注册: 2003年1月
funder 发表于 2025-07-02 09:01
去年我就在B站回帖说这个事情,长焦比拼已经不能以看起来是否清晰甚至是否自然作为标准,而是应该有标准答案作为对比。一个简单办法是使用标准视力表进行测试,不仅可以获得长焦分辨率的相对值,还可以获得真实值(1.0/5.0视力对应的是分辨率1角分,目前旗舰长...

目前的ai算法对高频低反差的目标普遍效果都不好,用视力表评价会导致高分低能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版主
泡网分: 70.564
主题: 27
帖子: 12953
注册: 2001年3月
虚化 发表于 2025-07-01 22:45
手机夜景和长焦数码变焦的对比评测已经出现同一场景各家拍出不同图案,原因是ai生成的图案不同,未来的评测需要增加一个凑近后拍摄的真实图案作为标准答案

去年我就在B站回帖说这个事情,长焦比拼已经不能以看起来是否清晰甚至是否自然作为标准,而是应该有标准答案作为对比。一个简单办法是使用标准视力表进行测试,不仅可以获得长焦分辨率的相对值,还可以获得真实值(1.0/5.0视力对应的是分辨率1角分,目前旗舰长焦大约的分辨率是人眼5倍左右)。在实在难以获得真实值的情况下(难以靠近,没有更强力的望远镜头),也可以拍摄极为细小,难以分辨的文字作为判据(因为目前手机尚不具备AI文字识别功能,而人可以很容易判别图像中的文字是否正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747
主题: 53
帖子: 2587
注册: 2008年7月
六十年代人 发表于 2024-12-17 09:31
最终还是苹果的最好。也代表着手机的真实能力。
人家明明说苹果最差,你这个结论是咋分析出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南省
ChK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58
主题: 21
帖子: 15169
注册: 2003年1月
虚化 发表于 2025-07-02 08:16
使用的技术有什么不同吗?...

我猜主要是模型结构不同导致的计算量差别,手机上用的可能是轻量级GAN模型,比传统插值放大效果好。
ADOBE的应该是类似扩散模型,我瞎猜的。
其实更有价值的是dxo的那个raw解码模型,原理不懂。大概是加入了对特定相机硬件的生成模型,这个模型如果能在手机上实时实现,肯定又是断层式的领先。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31
帖子: 9146
注册: 2004年11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5-07-02 02:41
我知道有厂家如此宣称。所以我说是“手机的性能还不足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AI生成图像的程度。” 。。。
至于“达到真正意义上的AI生成图像”,我是指类似于Adobe CameraRaw那样的AI生成。
而不是传说中那种将吸顶灯换成月亮这样的“AI生成”
...

使用的技术有什么不同吗?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甘肃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2.81
主题: 236
帖子: 32993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 vivo X200 Ultra
★ VIE-AL10
taylor1984 发表于 2025-06-29 20:32
原来早就说过了,现在手机拍照跟相机已经不是一个赛道了,相机大概率是退守生产力需求(影楼、记者之类的)和极客爱好者
不是说相机不行,相机硬画质当然吊打手机,但手机在达到一定的阈值后(比如1寸传感器),配合AI,就能满足95%+的消费级需求
AI已经不只...

就是这个意思!

除了影楼、记者之类(谋生手段)和极客爱好者(相机脑)以外,手机摄影满足多数人之需求!

有恋爱脑,有胶片脑,苹果脑.....
就有“相机脑”的说法,
未来5-20年以内/以外就会出现这一类人。

我将来95-99%用手机拍照,仅留1-5%给相机,反正拍出的照片又没有“价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31.606
主题: 1
帖子: 9047
注册: 2008年12月
虚化 发表于 2025-07-01 23:47
小米14ultra发布会明确提到使用AIGC,可以手动打开关闭,打开后出现完全不同的图案和细节,这是最容易确认的
其他没有提供开关的厂家不容易确认AIGC,但是横向对比各家的图案细节各不相同,真实图案只有一个,很容易推理出mov都使用了AIGC

我知道有厂家如此宣称。所以我说是“手机的性能还不足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AI生成图像的程度。” 。。。

至于“达到真正意义上的AI生成图像”,我是指类似于Adobe CameraRaw那样的AI生成。
而不是传说中那种将吸顶灯换成月亮这样的“AI生成”

现有手机所谓的“AIGC”本质上还是属于比较“聪明”的图像处理范畴。和真正意义上的AI生成所需的性能还差得很远很远。
玩AI的网友应该对此深有体会,连几千上万的图形处理器都不一定够用。。。
tianman 编辑于 2025-07-02 02:4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31
帖子: 9146
注册: 2004年11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5-07-01 22:55
到目前为止,手机的性能还不足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AI生成图像的程度。
确实,现在机内图像处理的水平已经比较高了,但还远没达到AI生成的要求。...

小米14ultra发布会明确提到使用AIGC,可以手动打开关闭,打开后出现完全不同的图案和细节,这是最容易确认的
其他没有提供开关的厂家不容易确认AIGC,但是横向对比各家的图案细节各不相同,真实图案只有一个,很容易推理出mov都使用了AIGC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甘肃省
泡菜
泡网分: 31.606
主题: 1
帖子: 9047
注册: 2008年12月
虚化 发表于 2025-07-01 22:45
手机夜景和长焦数码变焦的对比评测已经出现同一场景各家拍出不同图案,原因是ai生成的图案不同,未来的评测需要增加一个凑近后拍摄的真实图案作为标准答案

到目前为止,手机的性能还不足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AI生成图像的程度。
确实,现在机内图像处理的水平已经比较高了,但还远没达到AI生成的要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法国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833
主题: 131
帖子: 9146
注册: 2004年11月
手机夜景和长焦数码变焦的对比评测已经出现同一场景各家拍出不同图案,原因是ai生成的图案不同,未来的评测需要增加一个凑近后拍摄的真实图案作为标准答案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甘肃省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22
帖子: 7479
注册: 2012年11月
原来早就说过了,现在手机拍照跟相机已经不是一个赛道了,相机大概率是退守生产力需求(影楼、记者之类的)和极客爱好者
不是说相机不行,相机硬画质当然吊打手机,但手机在达到一定的阈值后(比如1寸传感器),配合AI,就能满足95%+的消费级需求
AI已经不只是自动PS,可以根据需求生成图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回复主题: 各位老爷爷们别再瞧不起拍照中的AI技术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