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Sadhu,孤独的弃欲者 [主题管理员:Linglasses]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7370 回帖:8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200.714
主题: 197
帖子: 37458
注册: 2001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Linglasses:孤独留守者的内心很不孤独,佩服!期待下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21
主题: 63
帖子: 20430
注册: 2002年12月
在一篇专门研究Sadhu裸体传统的文章中,作者认为在印度最为古老的※※中就提到过裸体的修行者并称之为“sannyasin”。早在吠陀哲学进入印度之前,他们就存在着。其思想及修行方式后来被溶入了吠陀经典和秘教中(秘教并不专指藏秘,其他宗教,如印度教、※※※都有秘密教派。佛教的秘宗产生于大乘佛教之后,吸收了很多印度教秘宗的东西,传到※※成为藏秘,在汉地成为唐秘,而且藏秘并非藏传佛教的全部)。按照sannyasin的观点,裸体代表了他们对世俗的完全放弃――一个对世俗一无所求的人,难道还需要蔽体之物吗?
这篇文章同时还指出,裸体之风可能在耆那教和佛教出现之前盛极一时,甚至连佛陀本人在世时也是赤着身子(我们知道,佛陀在世时是没有佛像的,而且原始佛教反对偶像崇拜。最早的佛像是佛灭度数个世纪后才出现的,而且带有明显的希腊风格,因此这种说法也无法验证了。不过据说藏传佛教中噶举派的创始人,著名的苦修者米拉日巴就经常在冈底斯雪山、玛旁雍措圣湖旁赤裸身体。)。

图片:2003年Maha Shivaratri时拍摄,他是我至今看见的唯一一位裸体Sadhu,其实当时拍的时候反而没怎么注意,洗出来才发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21
主题: 63
帖子: 20430
注册: 2002年12月
提起印度教的苦行僧,人们可能会联想起另一个称呼“裸体哲学家(naked philosopher)”。这是个很具调侃意味的称呼,而绝大多数对他们一无所知的人,正是因此而获得了对他们的第一印象。或者说,绝大多数人,期望他们所看到的Sadhu都是赤身裸体,行为怪异。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美国诗人不远万里,前往印度的Benares(据说是裸体Sadhu最集中的地方),想会一会这群“裸体哲学家”,然而大失所望,回去后在杂志上写文,发了通劳骚,说居然没有看到一个裸体Sadhu!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Sadhu都会赤身,而且多数有赤身传统的Sadhu也并不会在众目睽睽下以“本来面目”示人,至少还是要坚持“局部真理”,保护好最隐秘的部位

图:这位baba只用一张旧毯子裹住身体,下体用皮套遮住,皮套以铁链系在身上,这种打扮好象与他们一种修行方式有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21
主题: 63
帖子: 20430
注册: 2002年12月
独孤兄:“据说,苦行者的快乐是常人难以体会的”,想来对你应该不算很难体会吧?苦行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精神上的快乐才是目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21
主题: 63
帖子: 20430
注册: 2002年12月
独孤兄:不好意思,写的时候没注意,已经在上面删除了。
曼陀罗:你在自己发的第一个贴下面,按“回复主题”,就可以接着跟贴了。其他问题见http://www.xitek.com/luntan/luntanfaq.htm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7
帖子: 315
注册: 2004年2月
linglasses 你好!
象你这样发组图是怎样发的 我是个新手请帮我多指教!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008
主题: 45
帖子: 1867
注册: 2002年11月
俺也占一个位置。

从借助文字到不立文字还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希望先借助Linglasses师兄更多客观的文字更快地引领自己进入这个似乎熟悉其实陌生的世界。

据说,苦行者的快乐是常人难以体会的。撰写和输入这些颇有深度的文字显得比拍照、上图要枯燥和繁琐得多。这也可以算是一种网络苦行吧。


BTW,
引用:“在南亚次大陆这块孕育了印度教、佛教、景教、耆那教等众多宗教的土地上”
——“景教”有疑问咧。

[独孤求胜 编辑于 2004-02-25 17:0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21
主题: 63
帖子: 20430
注册: 2002年12月
大卫:谢谢你的意见,我会注意。给你发的邮件又被退回来了,不知为什么。另:粮票马上就完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21
主题: 63
帖子: 20430
注册: 2002年12月
众所周知,印度次大陆历来忽略年代和精确记录,而习惯沉溺于高妙的想象和思维。我们从今天他们的生活也大可得到印证:从早到晚晒太阳,约会迟到个把小时是很正常的,航班晚三五个小时就算“正点”,长于高谈阔论和美妙的言辞却短于正视现实脚踏实地

因此关于Sadhu传统的起源,人们也只能从各种非常含糊、具有南亚特有的想象力丰富的传说和记载中寻找线索。比较主流的看法认为印度河流域的土著文化和后来入侵的雅利安人文化共同创造了这一传统。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土著文化中,就存在着苦行的传统,他们崇拜自然、动物以及母体的生殖能力。而且在出土的文物上,已经发现了后来成为印度教主神之一的Shiva(湿婆)的像。中亚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带来了拜火和其他思维方式。从今天Sadhu身上,我们看到的正是这两种传统的混合体:他们以各种方式接近自然,甚至包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赤身裸体;崇拜万物有灵和湿婆所象征的生殖能力;用炭火的灰烬涂抹全身;修行禅定和瑜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21
主题: 63
帖子: 20430
注册: 2002年12月
供奉湿婆的Pashupatinath,至今仍是不少Sadhu的聚集地。2004年2月18日,正值湿婆生日,各地的Sadhu自发来到这里朝拜他们的神灵。而当我置身于这群穿着怪异,身上涂着神秘符号,或※※冥想,或嬉笑怒骂的Baba中时,恍惚不知所措,不知身在何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21
主题: 63
帖子: 20430
注册: 2002年12月
大卫:“文字说的很详细,对于摄影来讲,似乎多了些?”我在写的时候,也有同感。不过要用合适的图配,当时又有点来不及。PP会逐步加上去的,先把文字的框架上。

图:Sadhu可以说是人类在寻求解脱的漫漫征途上最为久远,最为坚强的斗士之一

[Linglasses 编辑于 2004-02-25 12:34]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7.522
主题: 87
帖子: 2691
注册: 2001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LIN:

文字说的很详细,对于摄影来讲,似乎多了些?但对于杂志等媒体,很有用。
图片的内容要丰富些就更加精彩了

其实,现在的网络能巧那么多字,已经很可贵。
对这个题材,单纯记录会比加入自己的情感要好些?
很个人意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21
主题: 63
帖子: 20430
注册: 2002年12月
山峰真人:你说得有道理。但这都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也是一种传统。我们不一定需要去追随它,但是可以纪录它。网络只是给了我们太多的自由,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平等。虚幻并不因为网络而存在,关键是我们的心在什么地方。
第壹千个胶卷:其实原片都是彩色的,在PS中取红色或绿色通道。因为有的觉得黑白更有表现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21
主题: 63
帖子: 20430
注册: 2002年12月
然而在南亚次大陆这块孕育了印度教、佛教、景教、耆那教等众多宗教的土地上,苦行的※※是最为悠久的,传统也保留得最为完整。
据说今天依然游荡在印度和尼泊尔大地上的Sadhu与他们生活在公元600年 (这是关于Sadhu的最早记录产生的年代) 的前辈们并无多大区别。(但是据我的观察,区别至少还是有两个:第一,他们不少人戴上了手表;第二,他们的神龛用了彩色电灯泡代替油灯。) 然而又据说出自公元前1500年的印度教※※就已经提到过类似的修行方式和思想。事实上,Sadhu可以说是人类在寻求解脱的漫漫征途上最为久远,最为坚强的斗士之一。
“Sadhu”(发音为“杀毒”,很有意思吧?是不是要杀掉我们心中的“毒”呢?)来源于梵文“sadh”,意思是“成就”。因此,Sadhu就是“成就者”。Sadhu还有其他一些名字,包括“sannyasi (弃欲者)”、 “tapasvi (开发内在光明和热量的人)”、“yogi (瑜伽,其实只是Sadhu中的一派)”等等;而人们用得最多,最为亲切的,就是“babaji”,或者干脆“baba”— 这其实是对父亲的尊称。看见Sadhu的时候,合什,说句“Namaste, Baba!”,都会得到友好的微笑和回答。
女性的Sadhu虽然少,但并不是没有,她们与男性同道在一起,穿着打扮、脸饰都是一样,仿佛不再具有性别的特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263
主题: 109
帖子: 3418
注册: 2002年11月
那种黑白真有魅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21
注册: 2003年4月
Lin,我从内心讲不是很赞成出家或者苦行来达到人生的境界,人生有这么多的苦难,先不说生老病死,就说为了活着人们就要忍受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有些人不能忍受这些烦琐的苦难,选择了比较极端的方式,企图摆脱这些枷锁(当然这些都是人类的精华),还有愚陋的人用另一种极端的方式,享乐或者暴力来抒发他们的痛苦,但更多人们默默的忍受,一代一代延续着生命,传承着文明。这些人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享受着平凡的快乐。我相信这也是一种修行,一种追求生命本质的修行。我说的对吗?

LIN,我现在真的觉得网真好。不管您有什么想法和希望,他都可以在网上实现。最典型的是木子美和什么竹影青瞳,在过去的时代是不可以想想,不是没有这样的想法,而是缺乏实现的手段。LIN,您也是,我虽然不很喜欢您的照片,但却不能将起删掉,您可以尽情来表达您的情感,尽管没有人知道您说的是不是您的真实想法,还是随波逐流无病呻吟的无稽之谈,这世界真的越来越让人可以无忌,但很讽刺的我们也只剩下这虚拟看不见的网了,真是合了古人的观点,物极必反,我们有太多的自由,我们却失去了一切。
LIN,乱写,见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21
主题: 63
帖子: 20430
注册: 2002年12月
如果稍微关注一下形而上的理论,就会发现人类天生就有“自虐”倾向:对感观刺激的追逐,对财物名望的渴求,对异性的迷恋,……,这种种让我们兴奋、激动、幸福的事,在众多宗教和哲学中却正是使自己遭受烦恼和苦难的根源。正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 因此要想得到解脱,成为“圣人”,就必须放弃这些欲望,只需维持生理上的生存,转而追求精神上的提高和解悟。于是在包括※※※在内的几乎所有宗教,都出现了我们称之为“苦行僧”的修行者。他们放弃世俗,或离群独居,或隐没于山林,多数避人惟恐不及,却也不乏乖张怪异之徒。他们在世人眼中无疑是神秘的,也许还有点诡异;他们受到的可能会有尊重,但更多是躲避或排斥。而他们默默地,顽固地,保存着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古老学识,维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着崇高而虚无的境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7.522
主题: 87
帖子: 2691
注册: 2001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山峰真人
或者如此,但希望不是这样

Linglasses
搞好了.
给点精力拍,你最有条件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21
主题: 63
帖子: 20430
注册: 2002年12月
大卫:现在发现自己给自己出了个难题。麻烦您先把我的主题管理功能打开,容我慢慢写。有些PP也还要补充,而且不知道能不能拍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21
注册: 2003年4月
大卫:我想您碰到了也许不是真的苦行者,就象我们在大街上也会有很多真真假假的僧人向我们化缘一样。不过,真假有有什么关系,不是也有说:假作真时,真亦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729
主题: 39
帖子: 3375
注册: 2001年8月
期待ing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8.181
主题: 105
帖子: 6610
注册: 2003年5月
搬凳子...:expr00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7.522
主题: 87
帖子: 2691
注册: 2001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给LIN冲下场.凑下热闹
我作为一个游客,在完全陌生的国度和文化环境下,只记下"到此一游"

《约会.在加都的日子》

那天,在NEPAL的KATHMANDU的BASANTAPUR DURBAR SQUARE,
依然象往常一样坐在广场晒太阳,身边不断的走来本地热情的居民,他们当中有些英文非常棒,以至我常常怀疑我的大学是白上了。
这个SADHU(苦行僧)也向我走来,说了一些我听不明白的话。
热心的当地朋友给我做了翻译,原来他说:中尼是BROTHER COUNTRY,我们有非常好的FRIENDSHIP......
我问了下他的生活状态,聊了好一会

LEICA MINILUX 40/2。4,
KODAK TMAX-100
[大卫独夫 编辑于 2004-02-22 23:0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7.522
主题: 87
帖子: 2691
注册: 2001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一个好的题材!
期待一个更加详尽的故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21
主题: 63
帖子: 20430
注册: 2002年12月
更多关于尼泊尔风光及民俗的片子,请移步至我在“行行色色”的贴子行者无忌 -- 尼泊尔PP交流

欢迎访问我的日志愚自园

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出生在净饭王家中。他从小锦衣玉食,成年后身边有娇妻陪伴,膝下有小儿承欢,从来不知烦恼为何物。不想偶然的一次出游,让他见到了人有生、老、病、死之苦,进而领悟到世间的“无常”,从此郁郁寡欢,思惟解脱。一日夜深人静,妻儿酣睡之时,他跨上白马,悄然离去。从此世间少了位万众爱戴的君主,而有了解脱众生于轮回的佛祖释迦牟尼。

据传说,乔达摩在成佛之前,曾遍访名师,以超人的毅力修行苦行,所谓“跏趺盘坐,不厌风雨,不卧不起,净心守戒,日食一麻一粟”,然而“晃然六年,功行渐足”,却“未成大道”。

至于他老人家后来如何放弃苦行,喝了牧牛女供养的牛奶,终于菩提树下证悟无上大道,这是另一个话题。然而这个故事证明,早在佛教产生之前,苦行,做为人类求得解脱的重要尝试,就在南亚次大陆上盛行。两千多年过去了,人类对终极问题的探索仍未停止,而在今天的印度、尼泊尔等国,苦行的实践者们,依然按着最久远的传统,向人们展示了另一种生活和世界。他们就是:Sadhu。

P1.
如果稍微关注一下形而上的理论,就会发现人类天生就有“自虐”倾向:对感观刺激的追逐,对财物名望的渴求,对异性的迷恋,……,这种种让我们兴奋、激动、幸福的事,在众多宗教和哲学中却正是使自己遭受烦恼和苦难的根源。正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 因此要想得到解脱,成为“圣人”,就必须放弃这些欲望,只需维持生理上的生存,转而追求精神上的提高和解悟。于是在包括※※※在内的几乎所有宗教,都出现了我们称之为“苦行僧”的修行者。他们放弃世俗,或离群独居,或隐没于山林,多数避人惟恐不及,却也不乏乖张怪异之徒。他们在世人眼中无疑是神秘的,也许还有点诡异;他们受到的可能会有尊重,但更多是躲避或排斥。而他们默默地,顽固地,保存着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古老学识,维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着崇高而虚无的境界......。

P2.
然而在南亚次大陆这块孕育了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众多宗教的土地上,苦行的※※是最为悠久的,传统也保留得最为完整。

据说今天依然游荡在印度和尼泊尔大地上的Sadhu与他们生活在公元600年 (这是关于Sadhu的最早记录产生的年代) 的前辈们并无多大区别。(但是据我的观察,区别至少还是有两个:第一,他们不少人戴上了手表;第二,他们的神龛用了彩色电灯泡代替油灯。) 然而又据说出自公元前1500年的印度教※※就已经提到过类似的修行方式和思想。事实上,Sadhu可以说是人类在寻求解脱的努力中最为久远的一支力量。

P3. Sadhu可以说是人类在寻求解脱的努力中最为久远的一支力量。
“Sadhu”(发音为“杀毒”,很有意思吧?是不是要杀掉我们心中的“毒”呢?)来源于梵文“sadh”,意思是“成就”。因此,Sadhu就是“成就者”。Sadhu还有其他一些名字,包括“sannyasi (弃欲者)”、 “tapasvi (开发内在光明和热量的人)”、“yogi (瑜伽,其实只是Sadhu中的一派)”等等;而人们用得最多,最为亲切的,就是“babaji”,或者干脆“baba”— 这其实是对父亲的尊称。看见Sadhu的时候,合什,说句“Namaste, Baba!”,都会得到友好的微笑和回答。

女性的Sadhu虽然少,但并不是没有,她们与男性同道在一起,穿着打扮、脸饰都是一样,仿佛不再具有性别的特征。

P4. 留着长发的女Sadhu
供奉湿婆的Pashupatinath,至今仍是不少Sadhu的聚集地。2004年2月18日,正值湿婆生日,各地的Sadhu自发来到这里朝拜他们的神灵。而当我置身于这群穿着怪异,身上涂着神秘符号,或※※冥想,或嬉笑怒骂的Baba中时,恍惚不知所措,不知身在何处。

P5.
众所周知,印度次大陆历来忽略年代和精确记录,而习惯沉溺于高妙的想象和思维。(我们从今天他们的生活也大可得到印证:从早到晚晒太阳,约会迟到个把小时是很正常的,航班晚三五个小时就算“正点”,长于高谈阔论和美妙的言辞却短于正视现实脚踏实地。)

因此关于Sadhu传统的起源,人们也只能从各种非常含糊、具有南亚特有的想象力丰富的传说和记载中寻找线索。比较主流的看法认为印度河流域的土著文化和后来入侵的雅利安人文化共同创造了这一传统。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土著文化中,就存在着苦行的传统,他们崇拜自然、动物以及母体的生殖能力。而且在出土的文物上,已经发现了后来成为印度教主神之一的Shiva(湿婆)的像。中亚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带来了拜火和其他思维方式。从今天Sadhu身上,我们看到的正是这两种传统的混合体:他们以各种方式接近自然,甚至包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赤身裸体;崇拜万物有灵和湿婆所象征的生殖能力;用炭火的灰烬涂抹全身;修行禅定和瑜珈。

P6.
提起印度教的苦行僧,人们可能会联想起另一个称呼“裸体哲学家(naked philosopher)”。这是个很具调侃意味的称呼,而绝大多数对他们一无所知的人,正是因此而获得了对他们的第一印象。或者说,绝大多数人,期望他们所看到的Sadhu都是赤身裸体,行为怪异。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美国诗人不远万里,前往印度的Benares(据说是裸体Sadhu最集中的地方),想会一会这群“裸体哲学家”,然而大失所望,回去后在杂志上写文,发了通劳骚,说居然没有看到一个裸体Sadhu!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Sadhu都会赤身,而且多数有赤身传统的Sadhu也并不会在众目睽睽下以“本来面目”示人,至少还是要坚持“局部真理”,保护好最隐秘的部位。

P7. 这位baba只用一张旧毯子裹住身体,下体用皮套遮住,皮套以铁链系在身上,这种打扮好象与他们一种修行方式有关。
在一篇专门研究Sadhu裸体传统的文章中,作者认为在印度最为古老的※※中就提到过裸体的修行者并称之为“sannyasin”。早在吠陀哲学进入印度之前,他们就存在着。其思想及修行方式后来被溶入了吠陀经典和秘教中(秘教并不专指藏秘,其他宗教,如印度教、※※※都有秘密教派。佛教的秘宗产生于大乘佛教之后,吸收了很多印度教秘宗的东西,传到※※成为藏秘,在汉地成为唐秘,而且藏秘并非藏传佛教的全部)。按照sannyasin的观点,裸体代表了他们对世俗的完全放弃――一个对世俗一无所求的人,难道还需要蔽体之物吗?

这篇文章同时还指出,裸体之风可能在耆那教和佛教出现之前盛极一时,甚至连佛陀本人在世时可能一样也是赤着身子(我们知道,佛陀在世时是没有佛像的,而且原始佛教反对偶像崇拜。最早的佛像是佛灭度数个世纪后才出现的,而且带有明显的希腊风格,因此这种说法也无法验证了。不过据说藏传佛教中噶举派的创始人,著名的苦修者米拉日巴就经常在冈底斯雪山、玛旁雍措圣湖旁赤裸身体。)。

P8.2003年Maha Shivaratri时拍摄,他是我至今看见的唯一一位裸体Sadhu,其实当时拍的时候反而没怎么注意,洗出来才发现。
同时,长发垂地也是很多Sadhu奇异装扮的一种。据说他们从不剪发,也不洗头,任由其
生长。中国古代说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意剃去;而佛教里头发是“三千烦恼丝”,剃了发,代表从此将根除烦恼。那么Sadhu留长发又是什么原因呢?难道遮羞之物都可以舍弃的Sadhu会留着它扮酷吗?
为了这个问题问过当地人,也翻了下资料,只找到一个答案:主神Shiva就是这样的!而绝大多数的Sadhu是最忠实的Shiva追随者。

P9.
作为sannyasin,他们同时也可能在脸上、四肢,甚至全身涂抹上炭灰,听说还涂人火化后的灰烬的。这同裸体、长发一样,都是传说中Shiva的形象。

P10. 脸上和四肢涂了炭灰的Baba。上面那位裸体Baba更是几乎是全身涂满了灰。
因为放弃了所有世俗的财产,Sadhu没有定居的房屋。按照传统,他们或住在山洞里,或在大树下,不过一般都会离世人不远,因为他们需要信徒的供养生存。不少Sadhu也住在寺庙内部或周围,而有的则四处游荡。他们还会预先安排行程,到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接受供养。很多Sadhu在游荡数年后,便会找一处地方固定下来,或是住进一处寺庙,或是藏在狭小的洞穴之中,或是找个能避雨的大树,继续他们的生活。

P11.
图1:在树下支起几根竹竿,扯上两块布,点起一堆火,就成为Sadhu的歇脚处
图2:这是我曾造访过的一处岩洞。顺着小路上去,洞里很小很矮,在昏暗中看见地上仅有一块木板做床。Sadhu和他的几个信徒(也可能是亲友)坐在洞外,围着火堆喝他们自己的“茶”,还有两只小狗蜷在身边。Sadhu让我坐下来,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一会儿,然后开始吸Hashish,我刚要举起相机,就被他严厉地阻止了。
因为所崇拜的神、遵循的经典及修行方式的不同,Sadhu可以分为很多“教派”,不过几乎所有的Sadhu都可以归为两大派别:
Shaiva:所有追随Shiva的Sadhu
Vaishnava:崇拜Vishnu(毗湿奴)某一化身,尤其是Rama或Krishna的Sadhu

多数Sadhu都是Shaiva,而且这两大派别下面又有很多小的分支。每个Sadhu具体属于哪一个教派,可以由他们前额、身体上的标志,以及穿着打扮来分辨。此外,不同派别也可能有不同的法器。比如一个很大的派别Naga Sadhu,他们使用的法器包括用特定树种的树枝做成的木杖、铁矛、铁剑和三叉戟。其中又以戟最为常见,因为这是Shiva的武器。其实要分别这些不同派别对我这样的外行是不可能的,不过据我的观察,在尼泊尔所见的多数Sadhu确实是Shiva的信徒。这又不能不让我联想起,在印度教造像中,每个神有特定的姿势、装扮、法器、仆从和坐骑,而在佛教造像中也是如此。

这里还想说点题外话。在印度教中,三大主神Bhrama(大梵天)、Shiva和Vishnu都有配偶,他们还有无数化身。以至于有人说印度教共有两百多万个神,其实连印度教信徒都不可能分辨清楚。从教理上讲,所有的神都可以归到三大主神,甚至最后归到一个东西“梵”,也可以说,所有这些神只是一个抽象的本质的拟人化的表现,但是这无数的神无疑是迎合了广大百姓的需要:想发财,想生育,想健康,想聪明,每种人生的需求和欲望,无一不有专门的神来满足;每种恐惧,也无一不有专门的神来消除。这也是一般信众心里的印度教。

再返回来看我们要稍微熟悉一点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究竟说了些什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仅此而已。原始的佛教其实就是给人一种世界观,一种生活的态度以及达到这种境界的极具操作性的方法(如禅定、瑜珈等)。没有偶像崇拜,没有数量众多,千姿百的佛、菩萨,甚至飞天、力士等等。而到大乘以后,什么千手千眼,极乐胜景,天女散花,所有这些都出现了。至于密宗的神位和仪轨,就更为神秘繁复。佛有法、报、化三身,观音有三十二相,对应人的三十二难,乃至其他种种。

当然了,又从教理上讲,这些东西最后也可以归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法印,归到“真空妙有”,但是对广大的信徒乃至非信徒而言,他们的佛教又是什么呢?(上述议论属有感而发,不与各位参加讨论)

P12. 在前额和胸口绘有三叉戟的Sadhu
P13. 21世纪的Sadhu,戴上墨镜,居然也挺“Cool”的。背后的自行车就是他的“宝马”,请注意火堆旁竖着的三叉戟,表明他是个Shaiva。
P14. 手持铁剑的Naga Sadhu
在印度传统文化中,“精神”的解脱,或者说“得道”(Enlightment)才是最重要的。(个人认为,说“精神”得道,会造成一种误导,因为我觉得其内涵远非如此简单,“精神”与“物质”的互动关系,在西方现代科学中也是才刚刚触及的课题;只有真正有修行和体悟的人,才能知道这种境界绝不只是“精神”上的,也绝不是自我安慰或画饼充饥。)。按照正统的理论,这种境界只有经过多世的修行才能达到。佛“本生”故事讲的就是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累生修行的事迹。好在人们总是能找到“速成班”--成为Sadhu,修习苦行,就能即生解脱。(这不能不让我又联想起佛教秘宗的“即生成佛,即身成佛”和禅宗的“见性成佛”:;)

在佛教故事中,释迦牟尼曾斥责过“外道(即与佛教教理不合的思想及修行方式)”的种种荒谬,如吃牛粪,日食一粟,拜火等等,认为这都是“无益之苦”,无助于领悟真正的“大道”,并提出“中道”之说。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苦行之风之烈。事实上,虽然多数Sadhu的修行方式比较温和中庸,仍有部分选择了极端和常人难以接受的作法,如自残、服用毒素或死人骨灰等。

P15. 只剩右手的Sadhu,不能肯定是因为自残。也有人说是为了更容易地化缘
既然修行境界的高低才是决定生存状态的标准,而这种境界又不可以常识妄加估测,那么古往今来众多或疯或癲,或痴或狂的修行者被认为是有大成就者也就不足为奇了--既然不能领悟或者亲证别人的境界,你又怎么能斥责别人看视怪异的行为呢?再而言之,这些行为和言语不正说明他的与众不同,或者正说明了他有一定的境界吗?在这种推理之下,在无数传奇和神话的熏陶下,我们心目中的“高人”于是不外乎两种:第一,慈眉长须,深藏不露;第二,如果不属于第一种,那就如济癫,如弥勒,如米拉日巴,放浪形骸,嘻笑怒骂,越是怪异越有境界。

在Sadhu之中,并不缺乏这两类人,且以后一种为多。这种情形有几种原因。第一,Sadhu修行的目的是摆脱俗世和物质的烦恼,因此某些针对性的修行方式必然在常人眼中怪异而不可理解。如为了堪破生死服用死人骨灰,为了征服性欲而自残生殖器等。第二,据说在修行达到一定境界后,因为精神和肉体状态都会有一定变化,所以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言行举止。这种说法在佛教修行者中也很普遍。第三,很重要且不可否认的是,有部分修行者因为种种原因,确实是真正的精神病人(这一点以后还会涉及)。

P16. 慈眉长须,深藏不露
P17. 遇见这位“高人”的时候,他正对※※高谈阔论,旁若无人,真正是“嘻笑怒骂”,指点江山。旁边围了大群当地人,被他的高论逗得笑声不止,可惜听不懂,不能尽领其风采了。待到再相见时,演说已经结束,只见他拿着面饼,一边不住地喂这“神牛”,一边与其交谈。
加德满都帕斯帕第神庙,是湿婆神化身之一帕斯帕第的主庙,也是印度教圣地之一。湿婆是主宰“生”与“灭”的大神,虽然印度教中,“梵”才是最大的主神,但是“梵”从来都是高高在上,太过飘渺和抽象,所以在广大信众中,湿婆才是和他们最密切的神。在这个神庙中,一边是焚尸台,另一边是数以百计,大大小小的湿婆“生殖器”模型。“生”与“灭”这样结合在一起了。一个生命,在神的安排下出生,在生命的终点回到这里,化为尘土,归于山川河流,又成为另一个生命,生生不息......。

P18.遗体已经化为灰烬,正被扫入河中,人们淡然地在一旁观看生命最后一点痕迹的消失。而一名Sadhu正坐在旁边,精心为自己打扮。
P19. 老哥俩,挺享受的。台子上供的就是湿婆神
吸食※※(hashish)是Sadhu数千年来的一种传统。他们将※※和烟叶混和装在陶制的管子里,管子下部的口用一块布封着,防止※※漏出。吸的人双手成杯状,捧着烟管猛吸一口,然后显出陶醉的表情,仿乎灵魂就随着那一缕清烟而升到了天堂。经常是几位Sadhu围着火堆而坐,由领头开始,一人一口轮流的吸,烟管在众人手中传递,没有什么言语,一切都在那种神秘的境界中交流。这时,少不了的还有那么几个信徒,也跟着来上几口,是不是有神药加持的功效,就不得而知了。除了这种吸食,Sahdu平时还将※※种子、某些香料或其他一些植物放在茶里混着喝。

这种传统也是从效仿Shiva而来。传说中,Shiva始终沉醉于※※带来的似梦似醒的快乐中。因此,吸※※不仅是Sadhu的一种标志,而且据说可以籍此与他们的主神沟通。

至于人在那种幻境中是何感受,又是否真的可以见到神灵,或者这种快乐是否更有助于减轻尘世的烦恼和修行的痛苦,不得而知。然而※※在现代社会肯定是不被认可的,Sadhu吸食※※也越来越不被社会认同,成为他们最有争议的行为之一。即使是在尼泊尔这样一个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国家,也只有在Maha Shivaratri的三天里,看在Shiva生日的份上,当局才会睁只眼闭只眼,任由这些Baba们大大方方地吸个痛快。而不少年青人和信徒,也会乘机high上一次。我就曾经看见几个小青年花10个卢布从Baba手里买走一小块※※,准备分享。事实上,尼泊尔的旅游业也部分起源于西方嬉皮士来此吸※※,追求逃避和快乐的行为。即使今天,走在Thamel狭窄而喧嚣的小巷里,也不时有人幽灵一样出现在你旁边,低声问你“Hashish? Hashish?”

P22.三位Baba围着火坑而坐,包红头巾的是其他两位的Guru。地上放着茶壶、他们自己使用的钢杯和给外人用的一次性纸怀。在怀中剩下的茶中,我发现了※※种子。
P23. Guru以纯熟的手法装上一管※※,点着后猛吸一口,陶管上部出现了明显的火苗
P24. 紧接着一股白烟从下部冒了出来,笼罩了Guru的上半身,周围发出一片惊呼。后来在扫描这些片子的时候,网吧那个小年青看得口水流了一地,连声赞叹,说能抽成这种“境界”,可见功力高强。我看着小年青干瘦的身材,真怀疑他自己就是个瘾君子。扫完后,我逼着他把所有图片从电脑里彻底删掉才离去。
------------------------------------------------------------------------------------
使用器材:Canon EOS30, EF28-135 IS, Sigma 70-200 EX, Fuji/Kodak 负片

本贴中以Linglasses及Linglass名义发表的文字及图片,未经本人同意,请勿发表、转贴、引用及链接。


[Linglasses 编辑于 2006-09-09 18:59]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Canon Kodak 神牛 联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Sadhu,孤独的弃欲者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