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扫盲:由数码相机(如D70)CCD产生的条纹是否正常?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版主
泡网分: 89.084
主题: 213
帖子: 8686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一]目前数码相机的几个主要问题

最近,不论是无忌摄影论坛,还是其他摄影相关媒体,对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图像中产生的一些异常成分议论
很多。从过去谈论较多的紫边,摩尔纹,到最近尼康数码单反相机D70在一些特定拍摄条件下,拍摄图像中
产生的条纹,画面撕裂,高光溢出,高速快门下的画面左右色彩不正,等等都引起用户们的广泛关注。

我们注意到,很多讨论都是针对现象而引发的原因探明,但是其中一些讨论已经涉及到是否界定为产品质量
问题,更有甚者已经将提高到是否索赔,以及经济冲突与民族情绪等。

不论是作为无忌摄影论坛,还是个人看法,都认为在这里,讨论的范围应该界定在技术范围内,最多涉及到
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超过以上的范围者,都不适合在这里继续下去。

以上的现象种类很多,目前我也无法判断哪些属于明显的质量问题?哪些属于固有的目前的技术不可超越的
问题?哪些属于无法解释而偶发的现象?为此,我仅仅想就一些实际状况,就事论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美能达-柯尼卡的数码相机A-2的情况

首先围绕图像出现条纹这个现象,请让我们重新阅读一份谁也不注意的相机使用说明书。这就是美能达
-柯尼卡的数码相机A-2中文使用说明书。

中文说明书的封面:
中文说明书的第54页:
为了便于阅读,我将美能达-柯尼卡的数码相机A-2中文使用说明书的相关内容贴上来:
当以大光圈值(F2.8或者F3.5)拍摄含有明亮物体如太阳场景时,在图像中可能会出现条纹。并可能由
于数据丢失出现黑色区域。出现这些情况时,请调低光圈值或者使用中性密度滤镜降低这种效果。

请勿长时间将相机对着太阳。否则,强烈的太阳光可能会损坏CCD。不用时请关闭相机或者盖上镜头盖。


看来,图像中可能会出现条纹并非数码相机D70的专利,其他品牌的数码相机也会出现,而且,美能达-柯尼卡
的数码相机A-2上市的时间早于D70。甚至美能达公司将这样的现象公开写进说明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数码相机的生产商根本不忌讳谈论图像中可能会出现条纹,而且推荐的对策也是尽量不要拍摄太阳或者使用
中性密度滤镜。既然如此,我们大可不必对尼康公司事后推荐的完全相同的方法议论纷纷。

问题的另一方面,我们很自然会产生一种疑问:针对发生这样的条纹现象,不论尼康D70还是美能达-柯尼卡的
数码相机A-2是否都存在不可容忍的质量问题?那么也会发问:尼康和美能达-柯尼卡为啥明知故犯,不在
技术上解决条纹问题之后,再推出D70以及A-2呢?

[三]目前技术水平的CCD的固有物理特性

首先我们看看过去的CCD与现在的CCD的结构示意图,它代表一个画素的传感器部分:旧型的自上而下包括彩色
滤光片,遮光膜,黄色的受光部以及其侧面的电荷传送部;柯达数码单反DSC Pro 14n就是采用这种方式的CCD;
新型的则在顶部多了一个微透镜,以增加收集光线和减少遮光膜带来的乱反射。
再谈谈CCD中常常发生的Smear现象:

关于Smear现象的解释可以参考以下辞典网站:
http://www_nifty_com/webapp/digitalword/word/063/06315.htm

简单翻译为中文:
Smear现象特指,对于CCD传感器,当画面内射入高辉度点光源时,在整个画面上形成一条白色条纹(带状)的现象。
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具备机械快门的数码相机,当某个画素单元积蓄的电荷饱和后溢出,在整个画面上将形成竖带状
Smear,此乃CCD固有特性。

用一张实际发生的照片说明如下:
究其产生的原因,可以通过CCD的排列结构与电荷传送方式来解释。

从顶部观察CCD的话,左图乃仅仅有微透镜的CCD;右图乃微透镜下配置有RGB原色滤镜的CCD。每个画素单元的排列
为横竖排列。
通常的CCD按照结构来分,有三种方式:IT型,FT型以及FFT型。其中IT型的桔黄色部分为受光部,左侧为电荷输
送部,积蓄的电荷首先通过子纵向的输送部传到下方,再由蓝色的水平输送部将信号输出。FT型也类是。问题出在
这样的纵向的输送方式,当某个画素受高光影响处于饱和状态,会导致整个纵向的输送部都处于饱和状态,表现在
画面上为整条的高光溢出。此外,超高强光也会穿过微透镜下面的遮光膜,直接干扰左右受光部以及电荷输送部,
形成不必要的噪声。可以说,局部高光是产生Smear现象(条纹或者撕裂)的主要原因。
通常,那些不具备机械快门或者即使具备机械快门,但采用高于闪光同步(比如1/250秒)拍摄时,都是使用CCD固
有的电子快门实施暴光,那么即使电子关闭,CCD依然被强光照射,在从CCD读取画像数据产生的CCD固有噪声。

反之,如果暴光后机械快门关闭的话,将遮挡之后的任何光线,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电荷传送读取画像数据的话,
将不会产生Smear现象。比如图中的FFT型CCD,它的缺点是无法提供实时图像,这意味着无法提供给取景器或者
液晶显示屏。

所以说,我们认为产生Smear现象至少存在两个条件:局部高光点光源以及CCD暴露在光线下进行数据读取(电荷
传送)。

有关CCD的断面结构与改进可以参考这个网页:
http://www_sony_co_jp/Products/SC-HP/sys/ccd/sensor/sil.html

写完这篇短文后,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目前数码相机种存在的问题,哪些是质量问题,哪些又属于目前的技术水平
无法超越的。目前我的感触是,不了解某件事情以及由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想进一步了解甚至由此作一番推
理或者借题发挥,就没意思了。

做个菜鸟没有啥可怕的,但是凭借自己是菜鸟而壮胆到处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135F2DC 编辑于 2004-04-04 20:42]
相关标签: 尼康 D70 美能达 柯尼卡 CCD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7562 回帖:3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8.415
主题: 71
帖子: 3269
注册: 2002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CR
★ RICOH GR III
东西都是会坏的。。。不过如果坏得太快就不对了
D70有些东西比较特别明显
量变到质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6
帖子: 176
注册: 2004年4月
我觉得作为一个消费者发现问题即使是设计问题也应提出,这样可使厂家在设计下一代产品(如D70 MKII)时作参考以便改进。如果没人提出,厂家可能以为没问题而加以忽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6.315
主题: 39
帖子: 1639
注册: 2002年5月
好文!明白了些。
其实D70如果也像A2那样把这些弱点写进说明书,更容易得到用户的理解。

由于消费级DC的CCD连续工作取景,所以拍太阳这样的高亮光源,应该比DSLR危险得多,因为CCD一直处在前面的“火镜”焦点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21
主题: 1
帖子: 457
注册: 2003年4月
让我搬个凳子,认真听老师讲课,做好笔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147.753
主题: 179
帖子: 11011
注册: 2002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135F2DC好样的! 达嶷解惑!及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68
注册: 2004年3月
谢谢编辑大人,长见识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8
帖子: 586
注册: 2003年10月
经典,一定好好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16
主题: 12
帖子: 1233
注册: 2001年9月
好文章

尤其是最后一句
做个菜鸟没有啥可怕的,但是凭借自己是菜鸟而壮胆到处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253
注册: 2004年2月
我想这个帖子的本意就是如果接受现在的BUG,想买D70的就上吧,等也没有用,NIKON是不会解决这个问题的了。现在买了的如果接受不了BUG就去退货,NIKON是不会召回修理的,这是设计制品规格内的“良品”,索罗嘛嘛。
要D70换快门,等D70 MKII吧。当然,D70市场可以接受的话,D70 MKII也就没有必要改快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113
注册: 2004年2月
编辑到底是编辑.
希望那些不怀好意的家能扇子就不要装文盲再跳了.

知道原理之后的一点点遗憾是:
1.这是设计所致,所以估计是没办法弥补了.
2.不爽的是这是节约成本所致,搞得D70要和A2来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89.084
主题: 213
帖子: 8686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这张照片的现象属于CCD固有特性(借用的照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89.084
主题: 213
帖子: 8686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正如试试说的那样,FFT类型的CCD代表例子是olympus/E1.full frame transfer 与
interline transfer CCD的结构差异可以参考下列网站:

http://www_olympus-pro_com/index.eu.en.html?content=/eu/en/product/benefits/imagequality/fullframetransferccd.html

d100和d70虽然基本是一块CCD,也就是说基本属于interline transfer CCD的结构,但
前者不使用CCD固有电子快门(d100的CCD原本是否具有电子快门无法考证,至少没有启用
该功能)参与暴光,那么前者在移位递进传递电荷的时候,焦平面快门是关闭的,即使存在
局部高光,也不会对电荷传送造成干扰,导致溢出。

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仅仅使用d70的焦平面快门暴光的话,基本不会出现高光溢出。可惜
大家无法接受,不是吗?

也可以说d70在某些地方省下成本,比如没有采用高达1/8000秒的焦平面快门,或者没有采用
full frame transfer CCD。可以想象,那么D70的价格就不是8K上下,和APS-C面积一样的
full frame transfer CCD价格肯定高于olympus/E1。

我的看法是,D70是成本与机能上平衡的产物。D70上很多目前发生的问题,虽然不是全部,
至少一些所谓的问题不是缺点,而是弱点。

从sony网站上可以看出,D70的CCD可能采用的就是progressive scan 与传统Previous IT
CCD不太一样在于数据的读取方式。

[135F2DC 编辑于 2004-04-04 11:5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6.607
主题: 1
帖子: 1776
注册: 2003年4月
好文章!各位有D70的朋友可以试一下把快门速度降低到1/250以下拍太阳,看看还有没有溢出情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02
主题: 43
帖子: 819
注册: 2003年4月
哈勃太空望远镜也是使用面阵CCD, 拍的图片也存在高光处有线条存在的现象,这个确实是CCD的物理特性。一些侦察卫星使用线阵CCD, 相对来讲不大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4.089
主题: 55
帖子: 6184
注册: 2003年11月
首先要说这是好贴,强烈支持!但也有点疑问,帖中所述原因想来各厂商应该知道(这应该是最起码的)那么IT和FT类型的CCD会产生问题而FFT不会,那么为什么DSLR不用FFT类型的CCD?还是偶对此文的理解出现了歧义?楼主能讲的详细点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198
主题: 9
帖子: 79
注册: 2003年9月
知识性很强的好贴

D70就象低价的高频低能PC,喜欢就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26
注册: 2003年11月

知识性的贴子 要好好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子版版主
泡网分: 86.119
主题: 467
帖子: 10767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我觉得楼主这篇文章非常好.从技术层面上分析,理解一种现象,对大家深入了解数码相机的特性非常有益.同时也增加知识.

我愿意多看到这样的文章在无忌出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7.625
主题: 132
帖子: 14531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这篇文章好,及时雨

[fotobug 编辑于 2004-04-04 06:5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4.566
主题: 67
帖子: 7287
注册: 2002年8月
蛮喜欢看这样的带点学术意思的文章,135版有时间应该可以写的更加深入一些。比如我就不大明白,d100和d70基本是一块CCD,为什么前者得到的抱怨就少,是不是d70在某些地方省下成本了?也就是说这个溢出的毛病虽然正常,但是可以改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6
帖子: 2722
注册: 2000年5月
实际上对于一个普通用户来说,他们没有必要去知道什么IT CCD什么成像特性,这个Nikon也没有在specifications里面告诉大家。他们只要知道自己在买一个DSLR,而期望值就是一个同档次DSLR的效果。如果在某些方面这个相机达不到同档次其他相机的水平,特别是在成像上有问题,有抱怨是正常的。

canon 1D是用的sony CCD,不是自己的CMOS。D30, D60, 10D, 300D, 1Ds, 1Dmk2都是CMO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89.084
主题: 213
帖子: 8686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画像就是硬道:

拿A2比较的用意,在于采用CCD的电子快门,在超高速区暴光是产生条状高光溢出的原因。而
A2 and D70在这方面是共同的。

你说的对!如果D70采用像D2H或者D100那样全程焦平面快门,从原理上就不会出现D70那样
的现象了。带来的问题是成本。对于D70,用户很轻松地得到1/500秒闪光同步,那是借助
CCD的电子快门。负面影响是,,,,对了,D1X也采用了CCD的电子快门,出现一些高光溢
出也不奇怪。

http://www.xitek.com/info/showarticle.php?id=1638

条件是采用高速快门的时候,低速情况下没有问题。所以,不论推荐使用中密度滤镜或者小
光圈,目的都是降低拍摄的快门速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253
注册: 2004年2月
135F2DC老兄
恕俺愚昧,没有弄懂老兄比较的目的。你认为D70应该同DC比,好在只是同A2比,如果同那些更低档的机器比,D70什么问题都可以接受了。
现在D70的问题确实不是个生产质量问题,而是一个设计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并不是NIKON技术能力的不足,是省钱省出来的毛病。
我很同情NIKON QA本部那些人现在的处境。开发决策的人是要打屁股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89.084
主题: 213
帖子: 8686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更正:此“机械快门“乃焦平快门之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cv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573
主题: 13
帖子: 2931
注册: 2004年2月
CMOS和CCD的溢出机制一样么?CMOS可没有电荷转移过程。

E-1不就是用的FFT型CCD么?什么叫“该方式对于相机是无意义的。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6
帖子: 2722
注册: 2000年5月
应该说,这个溢出问题,是设计上的限制,而不是质量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604
主题: 33
帖子: 3900
注册: 2004年2月
拿a2来比?
那不仿也拿828来比一比,828号称紫边王,“该紫的都紫了”,请问d70有没有紫边?如果有的话,那sony是不是也可以辩解:d70都有紫边,828为什么不可以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89.084
主题: 213
帖子: 8686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试试:这个贴子,我是作为编辑说话的。

另外,canon的CMOS单反也都是全机械快门?我记得1D也具备电子快门。拿A2在这里作比较,
不是比较是否有机械快门,也不是比较对焦速度,而是说明CCD的电子快门是产生条纹的原因。
机械快门的确属于“档次”的话题,但是如果机械快门睡觉,电子快门作用的话,条纹的产生
与“档次“无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312
主题: 273
帖子: 4802
注册: 2001年11月
今天刚刚遇到条纹问题,是在拍黄色衣服时。看来还要好好学习。问一句:DSLR要用大光圈派亮处人像只能用灰镜减光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扫盲:由数码相机(如D70)CCD产生的条纹是否正常?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