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冈仁波齐云台玩家大本营!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44792 回帖:334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365
主题: 4
帖子: 3153
注册: 2003年1月
谢谢VP兄和9901兄,看来也只有如此了,拧紧点,其实也没有很大问题,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19
帖子: 378
注册: 2004年7月
有一点小问题:俺用135机器买的快装板是标准小板(非专用板),因为加工很精致,表面很光滑,和俺的照相机底部的摩擦力不够,容易产生相对滑动,需要把不锈钢螺丝拧的很紧才管用,


这是不对的,快装板表明应该敷贴一层橡胶材料,这样一是防止相对滑动,二是缓冲相机的震动,三是保护相机螺牙孔的螺牙,千万不要大力拧紧,一旦将相机螺孔螺牙拧滑丝,那就万事皆休了。可以考虑自己敷贴一层橡胶层在上面。
不过说实话,近两千元的东西出现这样的问题实在是无法理解。只注意加工精致而脱离了摄影本身的要求确实是舍本逐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19
帖子: 378
注册: 2004年7月
这粒螺丝使用不锈钢材料也是不对的,不锈钢的韧性、强度都较高,不利于保护相机螺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VP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6.956
主题: 44
帖子: 7560
注册: 2001年8月
电掣风驰兄,我们一开始也有同样的建议给东邪,所以这个问题最好还是由东邪来回答,为什么他最终还是没做软木或者橡胶垫。

BTW:Arca/Kirk/Foba这些厂家做了这么多年,价格比KangRinPoChe贵这么多,但是他们同样没在快装板上做软木或者橡胶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19
帖子: 378
注册: 2004年7月
即使不做垫,也应该在接触面上滚花或磨砂,以增强摩擦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VP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6.956
主题: 44
帖子: 7560
注册: 2001年8月
电掣风驰,还有关于不锈钢螺丝的问题,东邪和西门子已经解释过了,其实不锈钢更难加工,成本更好,但是东邪兄坚持要经典,要让冈仁波齐经久耐用,所以一直坚持用不锈钢,至于对于相机螺孔的磨损,我想这个只是使用问题,不是绝对性的。而且我觉得厂家作出这些决定,一定有他的理由,有利必有弊,看怎么取舍而已,不是简单的说对与不对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365
主题: 4
帖子: 3153
注册: 2003年1月
谢谢电掣风驰兄和VP兄的探讨,俺想这个问题是这样子解决,能否请两位再辛苦一下给俺说说:俺自己DIY一下,贴一块薄的硬橡胶皮或者软木片(厚度1mm左右应该够了),只是不知道从哪儿可以买到这两样材料?还有,用什么胶来粘比较牢实一点?以前俺用过曼富图的快装板,它用的是不干胶,粘的不牢实容易蠕动,捷信的相对粘的牢些,也不知道用的什么胶?先谢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19
帖子: 378
注册: 2004年7月
如果不讲究,剪块胶皮就行了,要想粘得牢固,民用的常见的胶里万能胶和“哥俩好”都可以的了。

另外,VP讲到那些品牌都没有缓冲垫,我觉得这不说明什么问题,创国产的名牌,就要知道消费者的需求,围绕产品的本身要求来做文章,而不是跟在外国品牌后面亦步亦趋,只是想到和别人斗做工、斗精细,要知道,脱离了产品本身的功能而单纯强调精致程度,也许能生存,但是未必可以生存得很好,德国相机业的全面溃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VP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6.956
主题: 44
帖子: 7560
注册: 2001年8月
电掣风驰兄,我举出的那些品牌,并不是想说明冈仁波齐要跟在外国品牌后面亦步亦趋,而只是想说明,做不做软木/橡胶垫是有厂家的考虑和取舍,不是简单的说“近两千元的东西出现这样的问题实在是无法理解”,国外品牌的4千元以上的东西同样是这样的设计,所以这个不关价格贵贱的事,不是说贵的一定要做软木/橡胶垫,便宜就不用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365
主题: 4
帖子: 3153
注册: 2003年1月
谢谢电掣风驰兄,俺这就去试试看,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554
主题: 48
帖子: 858
注册: 2002年1月
能见度兄弟:
    看来我不出面解释可能不太礼貌了。本来,我想这个问题迟一些再来和大家讨论。现在在从事617的最后制作之中,太忙了,但是不讲可能不行。现在,从设计和使用上讲讲我对快装夹紧方式的认识和看法,以供大家商讨,班门弄弄斧头,以搏一笑。
    1、首先,从机械理论上来讲,空间的物体有六个自由度。我们假想相机悬在空中,那么,它的六个自由度分别是:(1)沿x轴平移;(2)沿y轴平移;(3)沿z轴平移;(4)沿x轴转动;(5)沿y轴转动;(6)沿z轴转动。
    好了,我们要使相机定位,就是要限制死它的六个自由度。
    比如,我们将相机用螺丝锁在一个平的、硬的快装板上,(如果不是很紧的话)那么,它将有一个自由度,那就是沿z轴旋转,也就是能见度兄提出的质疑。
    2、相机的振动分析。
    相机,特别是单反机,在快门释放时,快门的瞬间运动是造成整体相机振动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人为的不正确的拍摄习惯等)。
    所谓相机的振动,也就是相机沿空间六个自由度的瞬间快速反复运动。
    我们暂且不谈论脚架等对它的影响,就快装夹紧系统而言,我们将情况分成三类:
    一类(1):有效地控制了六个自由度的情况;
    二类(2):只控制了五个自由度的情况,还有一个(有可能的)沿z轴旋转自由度;
    三类(3):我们在相机与快装板之间加一个橡胶垫或软木垫的情况;
    分析:在(1)这种情况下,是绝对稳定的,从原理上来讲,没有任何运动的空间和余地,换句话来说,能有效地控制快门所引起的运动;
    在(2)这种情况下,在按快门后的瞬间,只有一个沿z轴(底孔螺丝轴心)旋转的可能;
    在(3)这种情况下,就如将空间相机坐在一个硬的弹簧垫上,它仍有沿空间六个自由度移动或旋转的可能性,如果操作习惯恶劣或像Pentax67那样振动极大的情况下,这种可能就成为了现实。
    三类情况比较,(1)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这也是Kirk和我们冈仁波齐专业快装板设计和制作的理论基础。事实上,也是行之有效的,所谓纹丝不动就是源自于此;
    (2)运动仍有可能发生(只在z轴旋转方向),但是,快门振动时,并不产生使之沿z轴旋转的力(排除在按快门的同时,用手转动相机),而沿z轴的移动、x轴的移动、y轴的移动,以及沿x轴的旋转、y轴的旋转已经限制了。所以,看上去好象相机会不稳,但实际上,它没有办法运动,也就是没有振动的空间(当然,底孔螺丝不能完全不锁紧)。如标准快装板的设计;
    (3)这是一个可笑的结果。它实际上有如将相机坐在一个硬的弹簧上,在瞬间快门运动时,相机的六个自由度都有力的来源,六个自由度没有一个绝对限制了,六个自由度上都可以运动,特别是在x轴旋转、y轴旋转上,尤为突出。
    当然,有些人认为加垫是给相机一个缓冲并吸收振动,但是,缓冲和吸收的同时,相机确实是动了。
    缓冲和吸收我们认为应该是通过快装板、球台、脚架共同传递给大地吸收,这样,相机、快装板、球台、脚架形成一体,相当于增加了相机的质量,共同通过脚架的脚传递给大地,比相机单独直接传递给软垫产生的反作用力要小得多。换句话来说,相机的振动也就最大可能的减小了。
    事实上,冈仁波齐球台的内部结构设计,已经有考虑来自相机的振荡问题。当然,一个好的脚架也是非常必要的。
    时间有限,暂时就说这么多。谢谢各位对冈仁波齐产品的关注。我们将一如继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做好我们的每一件作品,用实力、实干来塑造冈仁波齐这一经典、永恒的品牌,一千年不变,五百年不动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365
主题: 4
帖子: 3153
注册: 2003年1月
东邪兄: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机械方面俺不怎么懂的,但是您的解释还是让俺信服,谢谢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19
帖子: 378
注册: 2004年7月
再来商榷。因为一些原因,要分段来说,抱歉。

问题的产生在于什么地方呢,在这里:“有一点小问题:俺用135机器买的快装板是标准小板(非专用板),因为加工很精致,表面很光滑,和俺的照相机底部的摩擦力不够,容易产生相对滑动,需要把不锈钢螺丝拧的很紧才管用,郁闷。各位使用时有何妙法可解此烦恼?请不吝赐教,先谢了。”也就是说,由于设计上的失误,产生了“表面很光滑,和俺的照相机底部的摩擦力不够,容易产生相对滑动”的结果,这一结果直接导致了相机并未动作时就已产生了相对的位移,必须要“把不锈钢螺丝拧的很紧才管用”,也就是说,必须要靠螺丝与螺孔的摩擦力来补偿相机底面与块装板表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不足,如果我们假设球台上表面是绝对水平的,那么当然不会产生相对的位移,但是实际上这是绝对达不到的,从受力分析上可知,相机在球台上,实际上是处于一个不稳平衡中,任何外来的力量都会破坏这种平衡,而相机本身的震动,也会产生出一个振荡波,传递到块装板和相机的接触面时也会对这种平衡进行破坏。而使用各种手段来锁紧相机,就是为了减轻这种破坏作用,但是要注意,这种破坏是不能完全消除的,那么这就引申出来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其他五个自由度被限制了,而由于摩擦力不足,那么就会造成相机在Y轴上的转动,表现在镜头的相对位移上,就是会偏离Z轴,转过一定弧度,而对抗和限制这种位移的手段,实际上只有增加摩擦力一途,“把不锈钢螺丝拧的很紧”也就是增强摩擦力的一种方法,但是其效果远没有增加摩擦系数来得好。而且潜伏对相机本身的破坏可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19
帖子: 378
注册: 2004年7月
“缓冲和吸收我们认为应该是通过快装板、球台、脚架共同传递给大地吸收,这样,相机、快装板、球台、脚架形成一体,相当于增加了相机的质量,共同通过脚架的脚传递给大地,比相机单独直接传递给软垫产生的反作用力要小得多。换句话来说,相机的振动也就最大可能的减小了。 ”

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是不能不指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角架不是一个完全刚性的物体,第一,它本身存在弹性型变;第二,它有很多连接件。因此,即使我们取消了所有的连接件并将角架完全固定在大地上,由外力和相机本身震动引发的振荡波也会引起角架的震动,实际上,我们是不可能消除这种震动波的,即使是将相机拧在水泥台上,这种振荡波也会在螺丝和螺孔之间产生。唯一的途径,是使之尽快被阻尼而衰减掉,而加上了缓冲垫,不但极大地增强了摩擦力,而且加大了阻尼。其实不难理解,金属碰金属,会有很悠长的音响,而橡皮敲橡皮,则几乎完全没有持续的震动。我们在机器设备上,使用的防震垫都是柔性,而不是刚性,也是同样的道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554
主题: 48
帖子: 858
注册: 2002年1月
电掣风驰:
对不起,你提出的这种理论好象不好理解。你认为要靠两个面的夹紧力来定位。这根本不关摩擦力的事,而是定位问题。定位与夹紧是两个概念,往往很多人都把这两个问题混淆起来了,以为夹紧了,就定位了,以至拼命地增加锁紧力,直到破坏相机为止。
相机底部与快装板顶面接触,要限制的是沿z轴旋转。靠底部摩擦力来限制,甚至增加摩擦系数,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是夹紧,是靠夹紧力在Z轴旋转方向限位,在原则上就错了。而快装板侧面小小的挡位,几千倍的大于这个靠摩擦力所产生的侧面限位,也不会对相机有任何损伤。更何况,相机振动根本就不能使相机沿Z轴转动。我们并没有提倡都使用标准平面快装板,对每一款相机,都有我们的专业设计。你咬住这个平面快装板不放,看来来者不善,那么,我大概也没有必要再跟你细细解释了。瑞士Arca、荷兰Foba、美国Kirk,他们可都不象你说的那样傻,连定位与夹紧的问题都弄不明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19
帖子: 378
注册: 2004年7月
“2、相机的振动分析。
相机,特别是单反机,在快门释放时,快门的瞬间运动是造成整体相机振动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人为的不正确的拍摄习惯等)。 ”

这是错误的,相机的振动分成两种来源,一、外界影响引起的振动;二、内部机构动作引起的振动。外部影响主要是空气扰动、音波、地面振动等,一个好的支持系统,不但要能够稳固地支持相机,而且最主要的是要阻尼掉这些外界影响引致的振动和振荡。而内部机构的影响,对于单反相机来说,反光镜的动作才是造成相机整体振动的主要原因,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反光镜的质量远大于快门帘幕的质量。
在这两种影响中,外界的影响比内部机构的影响又要大得多,所以,一个好的支持系统应该把对抗这一影响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如果因为接触面的光滑,而造成相机系统在横风作用下沿Y轴转动,就会大大的影响清晰度,同时,外界振动也会引起相机沿Y轴来回往复的摆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19
帖子: 378
注册: 2004年7月
老实说,我是搞技术的,在为人处事方面不是很圆滑,看来东邪兄,并不欢迎我在这里讨论,我想东邪兄还没有理解我所说的意思,因为平面块装板是没有其他限位措施的,只能依靠增加摩擦力来对Y轴限位,我不知道东邪兄设计的块装板还有什么别的措施,但是实际情况是:“有一点小问题:俺用135机器买的快装板是标准小板(非专用板),因为加工很精致,表面很光滑,和俺的照相机底部的摩擦力不够,容易产生相对滑动,需要把不锈钢螺丝拧的很紧才管用,郁闷。各位使用时有何妙法可解此烦恼?请不吝赐教,先谢了。”这是实实在在出现的问题,在这里的讨论,出发点是怎么样完善这个产品,如果东邪兄认为忠言逆耳,那我看也没什么好讨论的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19
帖子: 378
注册: 2004年7月
虽然不受欢迎,还要罗嗦几句,因为看到国产的产品,出个精品不容易。即使设计上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应该加以完善。
在二手信息那里看到“1、问题属于正常。因为压紧球体的赛钢(黑色聚四氟乙烯)底座是浮动的。它被我们设计成为两级:一级与下斜面顶块相连,二级与球体底部相连,一二级之间可相对旋转,且涂有阻尼油。这种设计有效地解决了Arca B1在全世界广泛出现的问题之一——在半压紧状况旋转球体时出现旋转底座与斜面顶块卡死。 ”
这里提到赛钢(黑色聚四氟乙烯),我没有这个球台,只是从技术上谈几句,我不知道用的到底是赛钢还是聚四氟乙烯(F4),因为这是两个东西来的,赛钢又叫聚甲醛,可以做塑料齿轮等部件,F4则叫塑料王,具有良好的高低温稳定性和自润滑性,多用作有机轴承,但是耐磨性比较差。用F4来做活动部件,润滑性好,但是耐用性就会差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
主题: 19
帖子: 378
注册: 2004年7月
另外,说了半天,东邪兄总在说Z轴,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到底和Z轴有什么关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4.517
主题: 55
帖子: 7981
注册: 2001年4月
电掣风驰 ,东邪兄也是乐意与朋友们探讨有关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有关的话题,只是由于工作比较忙,才少上网来讲话。出于对上面所说的话题的关注,东邪兄的http//www_KangRinpoche_com网站就专门开设了“制造专题”栏目,专门与大家探讨有关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问题请有空上“冈仁波齐”网看看侃侃吧。

目前的小板是通用型的东西,我们也做了for135相机的专用板,它的后面有一凸缘,可以包住相继的PG,以固定相机的自由度,这样,你们探讨的问题就解决了,广大摄影爱好者对机器不稳定的难题也解决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128
主题: 3
帖子: 1293
注册: 2003年2月
这个贴是一个广告吗?!
我首先看那个网站就不怎么样,这么长时间了,还那么多缺项。
如果是产品,“专利”、“质量体系”、“科技成果”那套走完了吗?
要知道谁都能从书上找些原理!而工艺呢?
到底有几个人用过这个“高级”云台?能出来讲讲真实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4.517
主题: 55
帖子: 7981
注册: 2001年4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128
主题: 3
帖子: 1293
注册: 2003年2月
呵呵。
“此地无银三百两”送给你。
“酒香不怕巷子深”给产品。
我到是钦佩创始人(制造者)的才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4.517
主题: 55
帖子: 7981
注册: 2001年4月
越境匈奴,我不想把一个好好的帖子变成互相攻击的地方。我把你的主题连上来,就是因为那主题里与你讲过话的三位朋友,就有两位使用了我们的NB-1云台,你可以向他们请教请教,再提出你的意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53
注册: 2004年5月
东邪、西门子兄,今晚在网上闲逛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某精密机械厂的网站上竟然有一个云台极像你们的NB-1。通过 “产品介绍”页得知他们是生产脚架和云台的企业。是不是你们的云台给他们代理了?商标好象是“百X”。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173
主题: 0
帖子: 207
注册: 2003年12月
西门子、东邪:
  建议你们对B板(大板)加以改进。我将大板装到机器上后感到不稳,对着亮光看,以螺丝为中心,有一側根本没与机器底座接触,另一側也有透亮的地方,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大板的意义。我可是用一元硬币外加老虎钳拧紧的。
  分析原因主要是大板板面很平,面积较大并且材质也较硬,装到机器上后很难使板面与机器底座完全接触,故此,会影响其稳定性,可否把板面改为以螺丝孔为中心,中间低四周高,这样大板在螺丝的作用下会与机座有很好接触面,使其更加稳定。

[东南 编辑于 2004-08-11 12:4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4.517
主题: 55
帖子: 7981
注册: 2001年4月
明白!
谢谢东南兄意见!我们将作相应的改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881
主题: 10
帖子: 2191
注册: 2003年8月
刚刚删除了几个与本主题无关的帖子,并就此声明:被删者为不受本帖欢迎之士

敬请后续发言者仔细斟酌自己发言的内容

[hasselblad 编辑于 2004-08-12 13:0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554
主题: 48
帖子: 858
注册: 2002年1月
东南DX:
    您是使用什么机器?我们建议您使用专业板,通用板我们不推荐使用。美国著名的Kirk也不生产通用板。每款机器底部都各不相同,NB1的好处是它提供一种通用快装夹紧平台,以方便各种类型快装板。您提出的问题很好,我们早就留意它了,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各款机器的专业板,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NB1的优越潜力。
    我们也准备推出您所提出的有关改进型通用板。但这些板只是改进,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在市场上大部分云台都是通用板型设计。所谓通用,就是什么都能用,而什么都不精。
    我们的策略是,只推出一种快装夹紧平台,而大力推出各种专为每款相机底部而设计的定位板,以达到理论与实际使用上绝对稳定的结果;而通用板的推出只是给大家多了一种选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173
主题: 0
帖子: 207
注册: 2003年12月
西门子、东邪、两位好!
   我是把大板拧到林哈夫4X5机器调焦轨下面座孔上(就是机器的前盖)出现的上述问题,我不知道我的问题是不是个别现象?但我想要使大板与机器完全接触是不可能的,也没那必要,只要大板有两个边能与机器良好接触就够啦。
  我现在的解决办法是:在大板两端各粘贴不足1毫米厚,10毫米宽的硬塑料,解决了不稳的问题,我是准备把大板装上后不再拆下。
东邪兄:
  您是不是也用林哈夫机器!您能否试一试?
感谢你们及时回复!我对您俩位如此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示钦佩。

[东南 编辑于 2004-08-12 16:5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冈仁波齐云台玩家大本营!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