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想买个MO驱动器保存我的照片,各位推荐一下吧!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14.405
主题: 25
帖子: 295
注册: 2004年3月
照片越来越多,D70的RAW又那么大,我小小的本本马上就满了,移动硬盘,DVD刻录,都想过了,但是还是觉得MO比较保险,所以希望各位给推荐一款,包括价格,谢谢!!
相关标签: D7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1653 回帖:5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6.315
主题: 39
帖子: 1639
注册: 2002年5月
to 得道兔
六七百元吧,去京东看看,我前段时间在这儿买过两台:
http://shop_jdlaser_com/
DVD刻录机应该是先锋或NEC的不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95
主题: 171
帖子: 15894
注册: 2002年5月
顶!

不知现在8X的DVD刻录机什么价位了?那种品牌的好吃不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3
帖子: 116
注册: 2004年3月
大哥!!都什么年代了!!
    还mo呢!!!我刚工作的时候也想搞一个mo但是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谁不知道光盘存储发展的快!!!刻录机才500左右!哈是dvd的!!
盘片要好的也就是3快左右!!!!!
最好的hp也不过10元已经是巨贵!!!买货小姐会充满崇敬的看着你为你吊货!
因为他们柜台上没有现货!!!!
相信我!没错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139
注册: 2003年9月
对于重要数据的保存,使用比较多的就是mo和磁带. 对于个人而言mo可能比较适合. 我97年在mo存的数据到现在还没试过丢失的.有条件的可以上磁带,要不用二手磁带机也很便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1
注册: 2004年6月
千万不要买MO,我整天换这个,特别容易坏,给我一个都不要!富士通的MO最多了真的难用还容易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131
注册: 2004年7月
MO是万万不行的,要保险用磁带。如果嫌贵,还是用硬盘raid吧。
勤备份是最好的方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131
注册: 2004年7月
MO是万万不行的,要保险用磁带。如果嫌贵,还是用硬盘raid吧。
勤备份是最好的方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4.5
主题: 58
帖子: 2225
注册: 2003年1月
数码的存储会因为时间的推移,1、出现兼容性的问题,2、一但存储设备坏了,就全完了。印出的PP40-50年后还是可以看出内容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676
主题: 121
帖子: 21243
注册: 2002年10月
真麻烦
选什么样的介质其实不重要的
都有损坏的可能
要安全
任何一种介质都可以
1双备份
2经常检查(就是把数据拷出来,看看数据有没有出错)
3只要发现有一个备份出错,立即重新建立双备份
3个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千万不要以为有一种可靠的介质可以备份好了就锁到保险柜里
任何东西都有个体差异
理论寿命1万年的东西
也可能有个别的3个月就坏掉
当然有可能有个别的300万年都还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681
主题: 9
帖子: 444
注册: 2003年12月
现在有一种新介质,就是SONY新一代手掌机用的那个,大小和MD一样,1-2G容量吧,反正介于MD和DVD-R之间的东西,形状和MD差不多,我想这玩意应该比较符合你的要求,你不如等等看什么时候出这种介质的读写器吧?


这个东西是sony的HI-MD,也是MD吧...用Hi-MD的机器读写的,MD碟早就应该可以直接读写的了,在电脑里映射成一个硬盘,sony大大的不厚道,现在看硬盘式mp3那么流行了,才开始搞MD当移动硬盘的技术,................

Hi-MD的读写速度不快,合CD-RW的速度也就4X多点,不过,MD碟倒是很便宜,质量好的sony ES MD碟,才18左右,还带防尘的,我有几张非ES的普通MD碟,高中的时候基本天天用,现在也没坏,和MD碟上有防尘罩有关吧,CD-r...4年前我刻的CD-R,现在大多不能读了.....伤心...也和当时的盘有关系吧,当时的光盘现在看是很烂的,两年前的一些光盘,用白金盘的还好,可以读,1.00多的那些,没一张读的出来的.....

DVD-r现在还没开始用...能保存多长时间不知道....

反正,CD-r的寿命可不怎么让人放心.....

楼主买个硬盘吧..每次备份的时候才读写,平时好好放,

同时,也买个CD-r,买市面上用最好涂料的刻录光盘来刻,不差那么几块钱......

刻录光盘选购经验谈之一:看染料  

??这几年随着刻录机的普及,刻录光盘在便利店里都能找到,刻盘已经成为一件很普通的事,平时不但工作文件用CD-R储存,连音乐编辑、家庭摄像、照片也经常被刻成光盘保存。但是当消费者买了刻录机之后,首先面对一个棘手的局面——存储介质的问题,刻录光盘的选择让很多人茫然。走进市场,看着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刻录光盘产品,让人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究竟哪种好一点?还是随便找一种?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市场,也是一个值得仔细研究的问题。

选择合适自己的染料类别

??基本上来说,刻录光盘的基础科技是建立在化学染料上的;染料的好坏对数据储存的可靠性与时间有很大影响。空白光盘人们干脆根据颜色称之为“绿盘”、“蓝盘”、“黄金盘”、“白金盘”等等,名称很多。目前最常见的是钛菁染料的“白金盘”,价格便宜,品质又有保障;这里先介绍一下光盘的染料种类,让你了解为什么“白金盘”比较好。

  Cyanine (绿盘)(花菁染料)

??最早的刻录光盘可能是太阳诱电(Taiyo Yuden)发明的Cyanine种类的CD-R。Cyanine中文一般译作“花菁染料”,太阳诱电研究并最早以此材料生产出CD-R盘片,所以当时的大多数的CD-R刻录机是参考花菁的特性设计和测试的,并且光盘橘皮书标准也以此为依据制定。Cyanine染料原始材质非常怕强光,是属于感光性材料,因此在制造CD-R时必须加入合成适当的铁金属以降低对光的感应能力,一旦完成CD-R刻录盘的制作后,只有刻录机的高功率激光才能改变它的性质;用Cyanine材质做成的CD-R光盘有着翡翠绿的颜色(Cyanine其实是青蓝色,因为与黄金反射层合并组合,而成为绿色:蓝+黄=绿色),因此俗称“绿盘”。现在绿盘已经很罕见了,因为已经被后来更高级的技术所取代了。

  Phthalocyanine(白金盘、黄金盘) (钛菁染料)

??Phthalocyanine钛菁染料的CD-R刻录盘呈现很淡的黄色,这是因为这种有机染料它自己是接近透明的浅黄色。比起Cyanine来,Phthalocyanine材质有更好的抗光性,能延长存放资料的时间,据称可超过100年以上。Phthalocyanine材质的CD-R刻录盘与Cyanine一样,也是利用高功率激光改变有机染料层 (溶化而质变)做成凹坑(pits)来记录数据。这种盘片后来搭配低价银材质作为反射层,极大地降低了刻录盘的成本,已经成为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白金盘与黄金盘其实是一种染料,不过因为反射层是银的话,看上去颜色浅就称为“白金盘”;如果反射层是黄金的话,盘片看上去是金色,就称为“黄金盘”。

  Azo(蓝盘)(偶氮染料)

??三菱化学公司(Mitsubishi Chemical) 发明了偶氮Azo染料,新的金属化Azo有机染料与银材质作为反射层作用,显现的颜色就是深蓝色,这就是“蓝盘”名字的由来。与太阳诱电的Cyanine材质CD-R一样,初期的Azo材质只能使用在单倍速或是双倍速的CD-R刻录机上, 其后虽然有所突破,却始终无法稳定用定在40x,48X或者52X这样的高倍速刻录机,一般都是在16X以下刻录。不过由于深蓝色的特性,YAMAHA公司的F1系列刻录机可以在光盘上刻上图案,比较特别;不过可惜的是YAMAHA公司因为经营的原因,已经彻底退出CD-R/RW市场了。

??由此可以看出,不是特殊用途,还是选择Phthalocyanine钛菁染料的“白金”盘比较实在,支持高速刻录,关键是价格便宜,品质又可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140
注册: 2004年6月
真是麻烦。

MO不好用,我用过:慢,摔不得。

要想时间保存久,就用小磁带吧,一盘带子为2G或4G(不过驱动器比较贵)。
很多企业对重要数据都用小磁带。
我用过这东西,慢!但数据却非常安全!

我们单位有一牛人,对重要数据用两个160G的硬盘双备份。他在计算机上加了一个电源开关,如不进行备份或还原,则将其中一个硬盘的电源关闭!
牛吧!

我的东西,准确的说,还没有数字化,以后在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864
主题: 19
帖子: 785
注册: 2004年2月
现在有一种新介质,就是SONY新一代手掌机用的那个,大小和MD一样,1-2G容量吧,反正介于MD和DVD-R之间的东西,形状和MD差不多,我想这玩意应该比较符合你的要求,你不如等等看什么时候出这种介质的读写器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4
帖子: 258
注册: 2002年1月
我个人认为还是用CD-R好点:
一512CF刚好一碟,只要买好的碟P保全应没问题
然后在PC中的C盘外作备份
完全点的再用硬盘盒,每次作备份才擅入。
三合一万无一室

不同意用DVD-R,等得有4G来,硬盘可能会出问题

更不能用MO 一来成本贵,二来慢,三来他也是光介质跟光盘没分别。

N年前也有MO,但也是N年前没用,还是PC上。

一年前有DVD-RW但好少用,多用来做DVD

用得多的还是CD-RW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802
主题: 10
帖子: 731
注册: 2002年5月
SCSI RAID-1的盘阵估计是别想了。
买一个磁带机怎么样?
虽然贵点(比300D还便宜),不过磁带最少也是论G的容量,一般都是20~40G的。
我也用MO,慢是一个方面,保存必须闭光,否则闭CD-R更不禁折腾。兼容性也不好。磁头进土后就全完蛋。
但是还没听说磁带有读不出的问题。如果分时间保存备份,查找的速度并不慢,只是不直观罢了。
另外一种就是用外置的USB2.0 硬盘盒,直接挂一个80G IDE硬盘,写满了就摘下来。现在硬盘多便宜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4.746
主题: 98
帖子: 7536
注册: 2003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还是用DVD刻录机吧,就像这样,1100多点搞个8速的还送26张原装8X盘,200多块搞个盒外出都能用了,10分钟不到刻完4G的数据,再花100块钱买一桶50张DVD-R,您有多少数据,刻吧您呢。怕坏,不会一样刻二张,每年再翻一次,又不是开图书馆的,还指望刻一次管一辈子嘛,呵呵呵。:)

柔软兄,好久没见你露面了,最近都干嘛呢?

[jasonzhu 编辑于 2004-08-10 01:09]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681
主题: 9
帖子: 444
注册: 2003年12月
听说DVD,CD,之类的光存储也只能存个10来年.....怎么办?

不知道这个帖子的内容是否真实...不过,很多网站都有的...

收藏者的噩梦:光盘期限几何
作者:尚进 2003-9-25 0:24:06
出处:博客中国(Blogchina_com)

导语:“那些专门收藏经典电影DVD版本,或者书架上摆满CD唱片的人们早晚要哭的”,美国福尔斯质量检测机构的托马斯·弗莱尔说道

自从70年代初期光盘存储技术作为磁带机的替代品研制成功,短短20年间,以CD和DVD为标准的盘片已经替代了卡带和录像带成为了音乐和电影的新载体。光盘存储技术在80年代步入商业使用时曾经一再夸耀自己的优点,数字技术与长效的保存时间成为了光盘存储技术迅速走红的原因。“在普通消费者记忆中光盘介质的CD和DVD是可以作为一劳永逸的收藏品的。但是经过20余年时间的检验,一劳永逸的收藏品成为了泡影”,托马斯·弗莱尔说道。

日本在1970年举行大坂万国博览会时,曾经在大坂城公园的角落埋藏了两个“时空胶囊”,其中放置了当时采集的两千多种物品,不仅仅有植物种子和布匹材料,甚至放入了松下牌的电视机和铁锅。当年的负责人之一发酵研究所的贺京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这个‘时空胶囊’计划就是希望看看这些物品在100年的埋藏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谜底揭晓的时候可能我已经去世了,但是后人却会看到到底什么是能够保留下来的”。组织者每隔10年察看一次埋藏品的状况,并再放入当时代新出现的物品进“时空胶囊”,在1980年的时候一张音乐CD被放入其中。20年后,当挖掘者拿出CD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CD已经不行了。

曾经参与70年代早期光盘存储技术设计的弗尔斯不久前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当初设计光盘的时候计划其能有150年的极限寿命,谁想到目前看也就30年”。托马斯·弗莱尔对此并不吃惊,他解释说:“我所从事的质量检测职业告诉我,不可能有东西是一劳永逸的,第一张音乐CD在1982年上市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寿命”。80年代CD唱片和90年代的DVD电影被视为长期保留的收藏品,与纸质的书籍肩并肩的摆上了书架,本以为可以作为终身的收藏留在家中。实际上威胁光盘寿命的问题主要来自于CD表面覆盖的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树脂。《日经科学》曾经以封面文章的形势提醒世人注意光盘存储时代的保存期问题,文章中明确指出,本以为耐腐蚀的聚碳酸酯树脂辜负了人们的期望,尽管用肉眼看不出其上的变化,但是其表面细小的腐蚀都会引发数据信息的丢失。

而德国《新音乐的耳朵》年刊则将矛头指向唱片公司,在他们看来当初唱片公司盲目追求新存储介质而使用CD技术,就是为了追求新技术所带来的商业轰动性,而并没有考虑寿命问题。澳大利亚CD收藏者奥格斯丁悲观的说:“如果再过50年,当原来的磁带存储资料都不能使用了,而CD也都过期的时候,我们这个世界所有存储的信息都难逃丢失的厄运。”按照奥格斯丁的思路想下去,国内大量收藏都来自盗版CD和DVD,质量上肯定不如正版耐久,可想而知,我们都用不了等50年,30年就可能丢失一半数据了。

比CD音乐和DVD电影收藏更为危险的是近几年流行的光盘备份行业,中科院的张逊辉告诉记者:“电子图书馆就是光盘备份技术最危险的使用者,那些杂志报纸等文字媒体也必将深受其苦,因为使用存储数据的CD-R比CD和DVD更易腐蚀”。但是与CD-R盘片制造商的了解中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数据,绿盘CD-R可保存50年、金盘可保存100年,蓝盘也可以达到70年。不久前荷兰Pc-Active杂志的一项测试似乎印证CD-R盘片制造商在撒谎。Pc-Active的测试横跨了2年时间,测试了30种不同品牌的CD-R盘片,测试结果令人震惊,有很多CD-R光盘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就无法读取了,在测试文章的结尾Pc-Active写道:“一般认为CD-R至少在10年内有效,甚至有厂商号称可以维持一个世纪。可我们测试的结果说明他们都在夸大宣传。”

就在CD音乐和DVD电影的收藏者们抱怨自己的藏品来日无多时,FlexPlay和迪斯尼却“倒行逆施”,研制了名为EZ-D的一次性自毁DVD。这种DVD在开封接触空气之后只能存在48小时,迪斯尼打算将这种技术用在电影租赁市场上,利用化学方法来达到原来DVD编码程序加密的效果。但是环保主义者们无比愤慨的对一次性自毁DVD做出激烈反应,乔尼娜·艾尔恩举着‘无耻的迪斯尼,不要再制造商业垃圾’的标语说道:“愚蠢的商人们又开发了一个没有用的一次性产品,难道百亿张CD和DVD今后的失效,还不够垃圾站回收的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31
注册: 2004年6月
偶从93年开始用MO,虽然稳定,但相对目前来说,确实较慢,且交流通用不方便。在偶的MO的盘片里,还存有不少重要的东西,正在准备整理转刻到CD上来备份。在数据重复擦写这个方面CD R\W与MO有着大至相同的功能。MO是个好东西呵,几十张盘片偶用了这么多年,仅仅坏了两张,觉得它还真不错。但还是把它给忘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808
主题: 67
帖子: 3149
注册: 2003年5月
最新OLYMPUS的EXIV型MO驱动器,可以直接连接USB接口的数码相机。

有640兆(1500元)和1.3G(国内还没见到)两个版本。

不过我也觉得MO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可靠性高,我一共才6张盘,已经用坏了3张(2张sony1张olympus)。
也可能是小日本太坏,把烂盘都卖到中国来了。而我的导师10年前在日本买的20多张盘都还好好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614
主题: 8
帖子: 157
注册: 2004年3月
同样的保存环境,MO比CDR更不可靠,这是经验之谈。以前搞过几年广告设备维护,遇到好多痛哭的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2.226
主题: 130
帖子: 8664
注册: 2002年9月
用DVD-R是正道,其他就不用想了!!

保存DVD-R跟保存底片一样小心就肯定没有问题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受限泡菜
泡网分: -0.002
主题: 7
帖子: 1061
注册: 2004年4月
有多少人的MO盘片因为环境问题而损坏的??

多了,我每年基本有3-4片的样子.不过相比MO还是个很好的东西,小,快速(SGSI).

自己用我觉得完全可以,就是交换数据不方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154
主题: 33
帖子: 1578
注册: 2002年3月
MO速度慢!盘片也贵!640MB的通用性不好!230MB的也藏不了几张照片!质量也不比光盘稳定到那里去!现在MO还是广告界的通用标准!但是其他领域很少有人用!MO驱动器也不好买了!基本是淘汰趋势!N年后,如果你的MO驱动器坏了,我看就再了度不了你的MO片了!
买好的CD刻录片刻录资料还是现在最安全的方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4.331
主题: 116
帖子: 7752
注册: 2002年10月
优质内容勋章
MO 盘片不裸露在外,就是因它的盘片非常脆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0.102
主题: 23
帖子: 1630
注册: 2000年11月
97年就开始使用MO,现在还有一台菲利普230M的在角落里吃灰,综合自己和各位的意见,没有任何理由购买MO作为存储使用,CD-R或DVD-r是现今的合理存储选择,大容量硬盘也可考虑,原因下面的已经说得够多了,忘了MO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69
主题: 2
帖子: 3500
注册: 2002年12月
MO光盘再写数据时,首先由光头加热到居里温度,好像是285度,将盘片介质物理属性改变,再由上面的磁头进行写入,所以MO的安全性是最高的。日常的环境根本改变不了光盘内的介质。而且MO都有外刻,正常情况下,根本不能接触到盘片,这一点也比盘片裸露在外的其他光盘介质要安全的多。MD就是一个缩小体积的MO,到目前为止,有多少人的MD盘片因为环境问题而损坏的?
不过话说回来,个人使用,还是没有必要买MO的,在可擦写DVD中选一款就行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4.331
主题: 116
帖子: 7752
注册: 2002年10月
优质内容勋章
http://www.xitek.com/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205301

这样的图,和中间有一条”噪点“的图,在 MO 时代是非常常见的。

当年临晨两三点拿着 MO 去 output, 再迷迷糊糊坐车回家时, output公司打电话来说你的 TIFF 档花了,一边嘴咒一边再赶回公司,真想一手把那台 MO 飞下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3
注册: 2004年7月
MO的一百万次擦写寿命也只是理论上的而已,由于用的是光磁技术,所以数据安全性不是很高,它的存储原理决定了它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而且最主要的是现在MO已经逐渐被淘汰了,通用性不好,以后出门总不能随身老带着个MO驱动器吧。而CD和DVD我想在任何一台电脑上都能读取吧。而且支持PICTURE CD的DVD机还可以直接在电视上观看光盘中的JPG文件,能够和别人一起分享,何乐而不为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69
主题: 2
帖子: 3500
注册: 2002年12月
MO能把盘读坏?
偶是头一次听说,至少偶是没碰上过这种事情,MO读盘和CD是一样的,都是低能量激光非接触读取,如何能把盘读坏?
就是ZIP也很少有盘被读坏,而且ZIP是终身包换的,用了6,7年的没有损坏的ZIP盘随处可见。
至于USB小棒,临时存一下数据还可以,就是容量太小,不知道你的那个是多少M的,反正偶的那个512M的,连个AVI电影都装不下。
偶觉得,目前民用性价比最高的存储设备就是DVD RAM,除了速度慢点,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是最高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想买个MO驱动器保存我的照片,各位推荐一下吧!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