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阴历怎么会比阳历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25
帖子: 2013
注册: 2000年8月
周围圈子里还有很多人过阴历生日。倒也罢了,个人爱好而已。
可笑的是居然说“阳历没有阴历准”!而且是大学毕业生......
看来新文化运动还远没有普及!
真是

[2004-10-11 11:09 补充如下]

根据或跃在渊、高哥哥、水利部长等DX的指正,补充如下:
1、“阴历”说法不精确。应为“农历”。
2、农历是阴阳历,而不是单单的阴历。
3、农历每年长度为:平年354天或355天,闰年383天或384天。
4、农业生产和太阳息息相关,用公历是非常准确的。
---
结论:还是不能说阴历比阳历准!

[2004-10-11 16:28 补充如下]

长知识了!再补充!
1、节气本来就是农历自己的东西,不是后来加上去的。
2、郭守敬根据大量实际观测数据,编出《授时历》,比旧历法精确得多。它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相差26秒。这部历法同现在通行的格里历(即公历)一年的周期相同。但是郭守敬的《授时历》比欧洲人确立公历的时间要早三百零二年。(元世祖时期)
3、阳历对农业生产及季节变化非常重要,而阴历对渔业生产极为重要,尤其是海潮的升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2794 回帖:6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626
主题: 161
帖子: 2529
注册: 2004年3月
阴历怎么不会比阳历准?历法准不准不是以人的生日为标尺的!请问你知道中国的历法的来历吗?你知道中国的历法的※※吗?你知道什么叫阳历吗?你知道阳历的※※吗?几千年来的由中国的劳动人民在中国的天空下的土地上归纳的中国历法仅仅和你认为的和阳历的规律不符和就说阴历不准。喝多了吧你?不懂就别装懂!没事别胡说八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086
主题: 3
帖子: 926
注册: 2004年4月
所以才会有万物抱阴覆阳这一朴素的理论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086
主题: 3
帖子: 926
注册: 2004年4月
所以吖,我们现在的历法是阴阳合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219
主题: 14
帖子: 569
注册: 2000年6月
或跃在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阁下的帖子中学到不少东西,既然不让叫DX,那只好称呼老师了,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25
帖子: 2013
注册: 2000年8月
不管是不是真的,把这本书贴一下: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佩雷菲特 著   王国卿 毛凤支 谷炘 夏春丽 钮静籁 薛建成 译
---
相关内容如下:
......
    第二天,北京主教、葡萄牙神父汤士选悄悄地来请求帮助。
    这些“专家”是披着懂科学的外衣在中国生活的,但这种掩饰很不牢靠。前一天,他们完全现出了原形。主教向英国人承认他和他的同事根本不能预测日食或月食,也指不出月相或日出与日落的时间,而朝廷上下却都以为他们在这些方面是专家。
    在此之前,他们由于有巴黎出版的《天文历书》,所以还能应付;因为他们知道两个首都之间的经度差,他们只要换算一下就行了。但法国革命断了他们的来源:他们收不到到宝贵的历书了。现在这场骗局就要暴露,太可怕了……
    这位恋上了中国的传教士处于被驱逐出境的巨大危险之中;甚至有可能像他的许多教士兄弟那样因比这种诈骗还要轻的罪名而被砍了脑袋。1775年前后,这些耶稣会士在他们的教会解散后所写的信中流露出一种惊慌失措的情绪。这位高级神职人员的处境则更糟。丁维提同情这位狼狈不堪的“学者”,便送给他一套以格林尼治子午线测算,可用到1800年的航海历书。这样,这位对天文学一窍不通的主教兼天文学家还有7年太平日子可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25
帖子: 2013
注册: 2000年8月
还觉得有些问题没搞清楚。再请教一个问题:
楼下DX讲的农历历法之精确似乎没有体现到具体的运用中。除了把一年划成24块的节气计算得很精确以外,还有什么地方体现了农历的精确呢?
----
所以俺还是觉得,在以农业为绝对经济构成的古代中国,这样的历法是不实用的,美其名曰“阴阳调合”,实际上人为增加了复杂性。如果用公历的,小学生就可以计算每个节气的大致日期,而用农历的,就要国家专职人员计算并公布给老百姓。
----
俺认为,这明显是一种人为的神秘化。明朝的禁止民间研究历法,就是为了维持这种控制力量。毕竟在那时对外的交流已经很多了。这样,历法就变成了愚民的工具。
----
看过一本西方人写的书,讲清朝时,已经没有国人会计算月食之类的天相,要靠西方来的天文学家计算,由皇帝下诏书提前通知百姓,以继续显示其“天子”之威。
有一位干这个营生的传教士,自已不会算,只靠带来中国的已经算好的一本书,就混了好多年。后来因为手中的书快到头了,于是“告老还乡”
----
从农历到公历的改革,绝不是什么只是为了“与国际主流力量”接轨,而是有巨大的实用意义的。不但如此,按革命些的话说,还有重大的反封建意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8
注册: 2003年10月
看客兄:
DX不敢乱叫,折煞俺也,一起学习一起学习,呵呵..

郭守敬是元朝人,他所参与制订的《授时历》是※※古代传统历法发展的高峰也是终结。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明朝初期禁止进行历法研究,研习者充军,私自制订历法者死罪。这使得除了极个别的方面之外,天文历法的发展几乎完全陷于停顿之中。说到这里不得不感叹一下,不仅仅是历法,其实中国科技的全面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从明朝就开始了。而我们在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所受的种种耻辱,其祸根在几百年前的明朝就已经埋下。别人“坏”不是我们受辱的根本原因,列强、列强,别人强才是啊。弱肉强食是那个时期生存法则,殖民则是具体的手段。所有的强国都是“食肉动物”——因为强而能“吃肉”,因为“吃了肉”而更强。我们发育不良吃不着肉终归难免被别人当肉吃。清朝留给我们的耻辱一眼都能看到,明朝留给我们祸根不易察觉啊。
说着说着就跑题了,回头,呵呵..
我觉着《授时历》能够有比较高的精度大致有几个原因。
1、郭守敬亲自设计制作了很多在当时很先进的天文仪器,并运用这些仪器进行大规模全国性的天象观测,获得了很多高精度的数据。这些都是历法的依据。
2、数学上的一些进步,方便了推演,提高了精度。
3、授时历比较明智的用实测历元代替上元积年法,消除了以前累积下来的误差。
至于《授时历》和农历的关系,由于农历由来的说法多多,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历法这么一个有着严密体系的东西,不可能在短时间中产生,肯定对以前成果有不少传承。《授时历》作为※※古代传统历法发展的最后的高峰,现行的农历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可能性非常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9.209
主题: 42
帖子: 16827
注册: 2002年5月
BigIS
泡菜
如果公历每400年‘润’2小时53分20秒是不是比农历的几年就要‘润’一个月准确?

首先,公历是每4年闰1日。
其次,只要存在根据天象精确调整(闰)的方法,两种历法是一样准的。
最多可以说一种调整方法比另一种更加繁琐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483
主题: 72
帖子: 493
注册: 2002年10月
如果公历每400年‘润’2小时53分20秒是不是比农历的几年就要‘润’一个月准确?

问题是,‘润’2小时53分20秒是不在历法里面的,过三千多年就差一天了
而农历的润月是在历法规定的,过了三千多年还是没有偏差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8
注册: 2003年10月
广州小肥仔
泡菜
帖数:1258-56
图数:0/0-0
字数:122K-0K
注册:2000年08月  还有,楼下"欧阳皓月"的举例也没有说服力:
在某个月圆之夜生的,如果过生日,要么就每个月过,反正是一个周期,要么N个月过一次,比方说10个月。但这个N要恒定啊,哪能这一次按12次月圆过一次生日,下次按13次月圆过一次生日的。
这样哪里还有周期的意义!
----
俺开题目时就说过了,“倒也罢了,个人爱好而已”。但不能因为“个人爱好”就说阴历比阳历准。
----
准是相对的,但总有个标准的!
阴历的月准,但生日不是按月过,是按年过的。这个问题没搞清楚,根本讨论不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俺觉得准不准的关键就在这里:年的概念是阳历的,所以,要是想一年过一次生日,阳历是准的。阴历里“年”的概念就象阳历里的月一样,人为的因素而已。所以既然生日是“年”生日,那觉得阳历是准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13
主题: 301
帖子: 6067
注册: 2003年10月
lohengrin
而现在用的公历每400 年的误差有2小时53分20秒。


如果公历每400年‘润’2小时53分20秒是不是比农历的几年就要‘润’一个月准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483
主题: 72
帖子: 493
注册: 2002年10月
再转贴一个,
农历是按照观测及推算来确定的,因此无论多长时间都是准的
而现在用的公历每400 年的误差有2小时53分20秒。
独特的农历
  
周 而 复 始, 万 象 更 新, 即 将 告 别2002, 展 示 2003 年 的 到 来, 送 旧 迎 新, 又 到 了 更 换 日 历 的 时 刻 了。

我 们 使 用 的 阳 历, 完 全 以 太 阳 为 标 准, 它 不 能 告 知 月 球 的 位 置。 阴 历 则 以 月 球 为 准, 同 样 地 不 能 告 知 太 阳 的 位 置。 阳 历 对 农 业 生 产 及 季 节 变 化 非 常 重 要, 而 阴 历 对 渔 业 生 产 极 为 重 要, 尤 其 是 海 潮 的 升 降。

传 统 上, 阳 历 与 阴 历 互 不 相 干, 阳 历 观 测 太 阳, 阴 历 观 测 月 球, 造 成 使 用 上 的 不 便。 因 此, 我 们 的 祖 先 发 明 一 种 即 能 观 测 太 阳, 也 能 观 测 月 球 的 历 法, 使 两 者 能 统 一 起 来。 这 种 在 科 学 上 称 为 阴 阳 合 历 的 历 法, 便 是 目 前 我 们 常 见 的 农 历, 是 世 界 上 最 准 确 的 历 法。

农 历 的 基 础 是 观 测 朔 望 月, 规 定 朔 月 必 须 是 初 一。 由 於 月 球 环 绕 地 球 一 周 的 时 间( 朔 望 月) 为 期29 天12 时44 分2.82 秒 ( 29.5305882日), 因 此 望 月 有 时 在 十 五, 有 时 在 十 六 或 十 七。

以 朔 望 月 计 算 的 一 年 长 度 也 有 较 大 的 变 化, 在 平 年 时 只 有 十 二 个 月, 共353 至355 天, 而 闰 年 则 有 十 三 个 月, 共383 或384 天。 为 了 确 保 四 季 与 月 份 相 符, 在 公 元 前 三 世 纪 的 秦 朝 开 始, 就 已 提 出 十 九 年 七 闰 的 法 则。 在 平 年 时, 我 们 每 年 提 早10 至12 天 过 春 节, 而 闰 年 则 迟18 天 左 右 过 春 节。

为 了 确 保 朔 月 落 在 初 一, 农 历 的 月 有 大 月 和 小 月 之 分, 大 月 共30 天, 小 月 则29 天, 比 阳 历 少 一 天 左 右, 所 以 大 小 月 的 安 排 并 不 固 定, 必 须 通 过 观 测 及 推 算 来 确 定, 因 此 连 续 两 个 大 月 或 两 个 小 月 属 於 平 常。 但 有 时 会 出 现 连 续 三、 四 个 月 都 是 大 月, 这 种 罕 见 的 现 象 全 因 地 球 环 绕 太 阳 公 转 的 周 期 不 是 整 数, 而 是365 天6 小 时9 分10 秒, 每 年 多 出9 分10 秒, 累 积 多 了 就 会 出 现 这 种 看 似 不 合 理 的 现 象。

由 於 农 历 有 闰 月, 虽 然 每 年 过 春 节 的 日 期 都 不 同, 但 平 均 起 来 与 阳 历 是 条 平 行 线。 因 此 春 节 永 远 处 於1 月 份 和2 月 份 之 间, 不 像 回 历 那 样 每 年 都 提 前12 至15 日 过 年。 所 以 在33 年 中, 穆 斯 林 过34 次 年。

农 历 在 渔 业 生 产 贡 献 良 多, 在 农 业 生 产 更 是 功 不 可 抹。 与 太 阳 息 息 相 关 的 便 是 二 十 四 节 气, 这 是 中 华 历 法 中 的 一 大 特 色。 它 最 早 萌 芽 于 殷 商 朝 代, 到 西 汉 世 代 就 已 完 善 了。 数 千 年 来, 二 十 四 节 气 对 中 国 的 农 业 产 生 巨 大 的 推 动 作 用。

二 十 四 节 气 表 示 太 阳 在 黄 道 上 的 准 确 位 置, 精 确 程 度 以 太 阳 中 心 点 与 节 气 点 严 格 吻 合 为 准。 因 此 不 管 再 过 多 少 万 年 或 多 少 亿 年, 农 历 永 远 是100 巴 仙 准 确 的 历 法, 因 为 它 容 许 日 期 跳 动。

相 邻 两 个 节 气 点 的 黄 经 差 严 格 规 定 为15 度, 地 球 环 绕 太 阳 公 转 的 轨 道 是 个 椭 圆, 距 离 太 阳 时 近 时 远, 运 行 速 度 也 时 快 时 慢, 每 年 正 月3 日 至7 日 间, 地 球 处 於 近 日 点, 此 时 运 行 速 度 最 快, 每 秒 约30 公 里, 而7 月3 日 至7 日 则 处 於 远 日 点, 运 行 速 度 也 降 至 每 秒 约26 公 里。

由 于 地 球 运 行 的 速 度 不 一 致, 所 以 所 观 测 的 太 阳 移 运 速 度 也 不 一 致。 黄 道 周 长360 度, 一 年 则 长365.25 天。 在1 月 份 时, 太 阳 在 太 空 中 移 动 的 位 置 每 天 超 过 一 度, 而7 月 份 则 最 慢, 每 天 移 动 约0.95 度。4 月 及10 月 则 每 天 移 动0.9856 度, 这 也 是 太 阳 的 视 向 运 动 平 均 速 度。 我 们 肉 眼 所 见 的 望 月( 满 月) 的 直 径 约 半 度, 因 此 太 阳 每 天 在 天 空 黄 道 上 移 动 约 两 个 满 月 的 视 直 径。

由 於 太 阳 在 黄 道 上 每 经 过15 度 的 时 间 因 不 均 速 而 略 有 不 同。 每 年1 月 份 的 节 气 时 间 最 短, 而7 月 份 的 节 气 时 间 最 长。 因 此, 上 半 年 的 节 气 总 在 每 月 的6 日 及21 日 前 後, 而 下 半 年 则 迟 两 天 的8 日 及23 日 左 右, 误 差 不 超 过 两 天。

为 了 记 住 二 十 四 节 气 的 名 称, 古 人 将 各 节 气 取 一 字, 编 成 一 首 囗 诀: 春 雨 惊 春 清 谷 天, 夏 满 芒 夏 暑 相 连; 秋 处 露 秋 寒 霜 降, 冬 雪 雪 冬 小 大 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483
主题: 72
帖子: 493
注册: 2002年10月
218 郭守敬修订历法

--------------------------------------------------------------------------------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就重视吸收汉族的读书人,帮助筹划朝政大事。他重用一个汉
族谋士刘秉忠。忽必烈称帝和定国号为元,都是刘秉忠的主意。后来,刘秉忠又向忽必烈荐
引了一些朋友、学生,也一个个担任了元朝初年的重要官员。其中有一个是元代著名科学家
郭守敬。
    郭守敬是邢州(今河北邢台)人。他祖父郭荣学识渊博,不但通晓经书,对数学、天
文、水利等都有研究。郭守敬少年时候,在祖父的影响下,对科学发生浓厚的兴趣。那时
候,刘秉忠和他的朋友张文谦等正在邢州西南紫金山讲学,郭荣把他孙子送到刘秉忠那里学
习。郭守敬在那里认识了许多爱好科学的朋友,学问就长进得更快。
    忽必烈统一北方以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决定整治水利,征求这方面的人材。张文谦
把郭守敬推荐给忽必烈,忽必烈很快就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召见郭守敬。郭守敬对
北方水利情况十分熟悉,当时就提出六条整治水利的措施。忽必烈听了十分满意,每听完一
条,就点头赞许。最后,他很感慨地说:“让这样的人去办事,才不会是摆空架子吃闲饭的
呢。”接见以后,就派郭守敬担任提举各路河渠的职务,经办河道水利的事。
    过了两年,郭守敬又被派到西夏一带去整治水利。那里经过多年战乱,河道淤塞,土地
荒芜,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郭守敬到了西夏,经过详细勘察以后,发动民工疏浚了一批原有
的渠道、水坝,还开挖了一些新河道。不出一年时间,这一带九百多万亩农田灌溉畅达,粮
食丰收,百姓的生活也都改善了。
    为了加强大都到江南的交通运输,忽必烈又派郭守敬去勘测水路交通情况。经过郭守敬
的勘测、设计,不但修通了原来的运河,还新开凿了一条从大都到通州的通惠河,这样,从
江南到大都的水路运输,就畅通无阻了。
    元世祖灭南宋以后,更加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农业生产要利用历法。过去,蒙古一直
使用金朝颁布的历法,这种历法误差很大,连农业上常常使用的节气也算不准。元朝征服江
南以后,南方用的又是另一种历法,南北历法不一样,更容易造成紊乱。元世祖决定统一制
订一个新历法。他下令成立了一个编订历法的机构,名叫太史局(后来叫太史院)。负责太
史局的是郭守敬的同学王恂。郭守敬因为精通天文、历法,也被朝廷从水利部门调到太史
局,和王恂一起主办改历工作。
    修订历法工作一开始,郭守敬就提出:研究历法先要重视观测,而观测必须依靠仪表。
原来从开封运来的有一架观察天象的大型浑天仪,已经陈旧不堪,得不到可靠的数据。郭守
敬设计一套新的仪器。他觉得原来的浑天仪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还创制了一种结构比较
简单、刻度精密的简仪。他制作的仪器,精巧和准确程度都比旧的仪器高得多。有了好的仪
器,还要进行精确的实地观测。公元1279年,郭守敬在向元世祖报告的时候,提出在太
史院里建造一座新的司天台,同时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的天文测量的打算。这个大胆的计
划马上得到元世祖批准。
    经过王恂、郭守敬等一起研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二十七个测点。最北的测点是铁勒
(在今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流域),最南的测点在南海(在今西沙群岛上),选派了十四个
监候官员分别到各地进行观测。郭守敬也亲自带人到几个重要的观测点去观测。各地的观测
点把得到的数据全部汇总到太史局。郭守敬根据大量数据,花了两年的时间,编出了一部新
的历法,叫《授时历》。这种新历法,比旧历法精确得多。它算出一年有365.2425
天,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相差26秒。这部历法同现在通行的格里历(即公历)一
年的周期相同。但是郭守敬的《授时历》比欧洲人确立公历的时间要早三百零二年。
    ------------------
  版权所有:中华农历网 http://www_nongli_com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219
主题: 14
帖子: 569
注册: 2000年6月
或跃在渊DX,您能否介绍一下郭守敬的授时历?并顺便讲讲授时历与现下使用的农历的关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6
注册: 2004年4月


[马啃明日 编辑于 2004-10-11 14:4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49
注册: 2004年8月
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段看,农历的年误差并没有那么大。

“农历,一年一般为12个月,一个月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而定,为29或30天,闰年为13月,中国农历年一年因此最少353或354天,最多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

“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加在二月里,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二月为29天。因此,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闰年366天。”

准不准,算一下就知道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8
注册: 2003年10月
前面说过很多次农历不是阴历是阴阳合历,但是对阴阳合历似乎存在误解——好像就是在阴历的基础上简单的加上阳历(公历、格里历),这一点在对节气认识上反映的很明显。一直有人强调农历里面的节气来自于阳历,实际上古中国从来就没有采用过完全基于太阳观测的阳历,而格里历传入中国很多年以前就有了节气。农历是源于“古六历”,经“三统历”“大明历”等近百部历法演化而来。其中东晋时期的“大明历”回归年的精度就已经达到了几十秒以内,远远走在了西方的前面。这些历法的制订的依据不仅仅是月亮的视运动规律、还有太阳、甚至星相的视运动规律(往往被忽视,其实很重要)。所以说对太阳的视运动规律的总结本来就是农历的一部分,节气本来就是农历自己的东西。
既然古人对回归年已经有了比较精确的测量,那么农历年的天数怎么还会出现那么大波动范围呢?这是由于日、月、年之间都不是整倍数关系,所以除了“日”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作息必需准确之外,月与年只能去迁就,这点所有的历法都一样。农历为了保证历法的月与月相有对应关系,将月放在了年前面优先考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确定了特殊的置润方式来使历法的年与天文学的年一致,从而让季节与气候有对应关系。当然这样置润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每年的均长和公历一致,但“公差”比较大。而公历的年“公差”虽然小很多,但月就没有什么天文学意义了。公历的原形是16世纪的格里历,其对回归年的精确度在20多秒,并不比中国同时期的历法高。后来利用现代观测手段得到的数据,进一步修正其置润方式才有了现在的公历。
说这么多,不是想要证明哪个历法好。只是想消除大家对农历的一些误解。判断一个历法的准确与否,依据是其和天文观测一致性如何。和阳历比,农历只是在历法的制订上侧重点不一样,准确度没有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9.209
主题: 42
帖子: 16827
注册: 2002年5月
顽板的说法,更多是种调侃,对“国粹至上”论的一种反动(反对“农历更好”的论调),并不因之就说明公历比农历更“准确”。
从我个人来说,从小都生活在公历中,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农历生日是哪天。从我的角度,我觉得公历比之农历更加简明易懂。从这方面来说,公历更好些(但我不知道对从来生活在农历而没有接触过公历的人来说,是不是这样)。
但如果仅仅说简明易懂,公历并不是极至,譬如前面提到的二月,就是一个明显怪异的月份。记得1930年有个大历法家提出过更加一致、简洁历法。可是采用什么历法本来就不是什么最好用什么,这种没有民俗传统根源的历法,自然没有生命力。
现在全球几乎统一采用公制历法,是因为人们交流范围极大扩大,客观上需要一个统一的历法。而这个事实标准,显然会采用这个世界上的主流文明(也就是西方文明)的历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9.209
主题: 42
帖子: 16827
注册: 2002年5月
楼主:
人类发明历法,最大的作用的,就是农耕。
历法的准确与误差、以及误差调整,都是史有明书的,不是想当然来的。
中国远古历法,一年366天,积累到一定时差,再减去一天。按你的标准,岂不比后来使用的农历更“准”?实则不然,中国历法在后来不断的改进中,形成了后来的样子,已经到了极其精准的地步。
实际上,任何一个运行上千年的历法,都必然是非常准确的,因为哪怕非常微小的误差,在一千年中都会积累到巨大的量,变成六月飞雪,十二月酷热。
而历法里面对年月日的安排,更多是一种传统习惯,而并非准确与否的依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13
主题: 301
帖子: 6067
注册: 2003年10月
※※农业在阴历的安排下,年年丰收,出口创汇销往全球90多国家,使因没有农历指导耕种的亚欧非美兄弟得到温饱,全球范围内阶级矛盾得以缓和。为维持地球安定稳定作出了杰出贡献。阴历实是是利在全球,功在千秋。
最近※※※※紧张,全球期米价级大幅上调,道琼斯指数大幅下滑。INTEL,MICROSOFT,IBM等提出了IT技术换粮食的救国计划。并对电脑系统时钟作了调整,按阴历运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25
帖子: 2013
注册: 2000年8月
还是老顽童说得好,哈哈!
供电公司的就是这样,2月对利润的影响还真挺大的!
--
TO HAPPY兄:
“比如本来按历法该播种的日子,却已经错过了天时,这就是历法不准了。”
这样说好象有点问题。第一,播种错过天时好象不能推导出历法不准。
如果全球天气变暖,早几天播种不就得了。
只要公转时间基本不变,历法就不用变。历法和天气没有直接关系。
--
话说回来,俺老家以前是按“清明忙种麦”的,现在已经改成3月底就下种了。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农历的节气分割得太宽,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
种田还是公历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277
主题: 7
帖子: 81
注册: 2004年8月
云南、新疆倒是用“公斤”的,西藏不清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156.6
主题: 146
帖子: 47082
注册: 2000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农历的采用与中国人习惯有关,并不是它有什么好处!
※※自辛亥革命后逐步进入现代社会,很多事情都要向国际接轨,但是老百姓这一关很难过,所以※※也不得不采取许多权宜之计,阴历就是其中一个。
比如重量(或者质量吧!地球表面上是差不多的),应当采用公制,但是老百姓※※比较大,※※采用的权宜之计是:既然全国市秤略有不统一,我就把他统一到公制公斤的一半,也就是500克为一斤。因为不是真正的公制,老百姓接受了!要是※※强行推行公斤,大家当然知道结果!
比如长度,应当采用公制,但是老百姓※※比较大,※※采用的权宜之计是:既然全国市尺略有不统一,我就把他统一到公制公尺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尺等于一米。因为不是真正的公制,老百姓接受了!
阴历与纪年也一样,中华※※与中※※※※※成立时,都有明确规定!甚至春节不再叫新年,而叫做“春节”(当然这个叫法也是有来历的),以淡化旧年、突出阳历年。但是没有过多少年,现在中国人只认为新年只是一个假日,而春节才是新年!
农历只有一个好处:没有带日历的手表时,可以抬头根据月相大体知道今日是几号!
海边的人也对知道潮汐有好处。
阳历也有毛病:2月份一般只有28天、上班少而工资不少,再加上春节的影响,一般企业都在这个月亏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AKQ
老坛泡菜
泡网分: 28.369
主题: 48
帖子: 1101
注册: 2003年8月
将来弄个原子钟历,一年时间精确到十亿分之一秒,一定是最准的,省得大伙儿再争什么阴历阳历.
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9.209
主题: 42
帖子: 16827
注册: 2002年5月
楼主:
所谓历法,就是用来计量时间的一种方式。它能够用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历法的“准”和“不准”当然是有明确标准的,但绝对不是你的定义“每年长度一样”。
如果一个历法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日历和实际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差异,比如本来按历法该播种的日子,却已经错过了天时,这就是历法不准了。
中国农历,有一整套观天计时、计算节气、补偿日月误差的办法,运行了上千年。如果它“不准”,那中国人怕早都饿死完了
你可以说它“繁琐”、“不直观”,但是不能说它“不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受限泡菜
泡网分: -0.004
主题: 3
帖子: 39
注册: 2004年8月
原来历法还有这么多学问,爬回墙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25
帖子: 2013
注册: 2000年8月
TO 现代蓝牙:
俺已经说过,阳历是存在2月29号四年过一次生日。
但在农历中,类似的情况更多。比方说2003年初就没有腊月三十,只有腊月29。
又比如今年农历三月三十出生的小朋友,到明年就没有农历三月三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25
帖子: 2013
注册: 2000年8月
为什么要认同你定义的“最基本的”标准?
--
这可不是俺的标准。而是所有历法本身的标准。
农历19年7闰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这个标准。
这个标准的意义在于符合地球公转的时间长度。
人们是“过年”而不是“过月”。
--
高哥哥的说法有些道理,但没道理的部分俺已经反驳过了。

[广州小肥仔 编辑于 2004-10-11 10:5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9.209
主题: 42
帖子: 16827
注册: 2002年5月
准不准当然有标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看一年的长度哪个更精确。

小肥仔,关键是我们为什么要认同你定义的“最基本的”标准?
如果我定义“准不准”的标准,不是“年”的准确性,而是“月”的准确性呢?
那岂不是阳历非常不准,而阴历非常准了?
其实下面“高哥哥”的帖子已经说得非常明确了。

现代蓝牙:
你没看前面的讨论。其实中国农历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历。你说的“节气”,就是其中阳历的部分,说“阴历节气”是不对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阴历怎么会比阳历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