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周末灌水贴-LEICA 50DR 近摄效果图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myt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6.358
主题: 38
帖子: 4985
注册: 2000年11月
很长时间没拍片子了,今天晚上心血来潮,掏出LEICA 50DR,装在HEXAR RF上,带上眼睛,各档光圈拍了几张,贴上来给大家看,我就不作评语了

先介绍一下50DR,这个标头是SUMMICRON 50第二代,这个第二代有两版本,带眼镜和不带眼镜的;这带眼镜的比较特殊,不带眼镜时候也可以使用(区别于带眼镜的8枚玉),最近拍摄距离是1M;眼镜是近摄时候才使用,拍摄距离是0.45-0.9M.这个眼镜有放大的作用(倍率不知道),反正配上M3后,感觉倍率超过1X(原来是.95),视差补偿也没任何问题

我手中的这个头成色很新,是60年代的产品!

这个眼镜在M2/3/4/6/7/P上都能用,不知道能否用在M5上?配合HEXAR RF也能用,但带着不是最服帖

实际使用下来,带上眼镜后,取景的误差在非常小的范围内,完全能忍受,对焦也很准确,配合巧思RF也没发现问题(见图)

既然是灌水就要说上面的闲话,看官不要不耐烦

拍摄数据如下:

50DR+HEXAR RF

带遮光罩,上架子,没有用快门线,手动曝光,机身测光;HP5,LC29 1:29,显影9分钟,中晶4000T,2000DPI底扫,底扫参数原始设置,PS CS里只是修改成长边700,各张图都同等数量USP锐化,其它的没动!

第一张:F2  1/15秒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Hexar RF HP5 Leica 中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2230 回帖:3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myt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6.358
主题: 38
帖子: 4985
注册: 2000年11月
卡内径的那种好找吧
都徕卡镜头了,找个协调点的吧!带着镜头,到二手市场看看,肯定能找到,说不定能找个价钱不高的二手金属货呢,你的这个容易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395
主题: 8
帖子: 2498
注册: 2001年8月
多谢myt兄。

不管卡的也好,拧的也好,只要通过螺纹,找39MM的就行吧。

我想呢是想找个老式的银色的扣上去的那种,就不知道哪个口径和DR头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t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6.358
主题: 38
帖子: 4985
注册: 2000年11月
DR的原装镜头盖是金属的那个,以前的很多M头都是这种盖,但现在改塑料了!代替品很多,俺记得现版本的SUMMICRON 35或50(39口径的)的盖都能用上,就是不太好看,另外,现版的那个50/2。8 缩头还是这种盖,能单买这盖,但价钱可不便宜

其实这种盖容易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395
主题: 8
帖子: 2498
注册: 2001年8月
顶一下,顺便问各位用家一个问题:

谁知道与DR头相配的镜头前盖是哪种么,什么型号?有替代品么?先谢谢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485
主题: 30
帖子: 5072
注册: 2002年11月
原文由 老窖 发表 Samfan:  俺倒是想拿DR去换个Rigid呢, 想那个小把手啊...  两个都要有点疯狂呢...
既然对两头光学是否完全一样有兴趣,唯一最好的验证方法就是把两个也收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485
主题: 30
帖子: 5072
注册: 2002年11月
原文由 老窖 发表 badmen:  Rigid比DR轻便的说法从何而来?不算眼镜的话DR也更重吗?俺是超级喜欢轻便的啊...
过两天过来拿小绿时让你摸摸就知道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546
主题: 9
帖子: 984
注册: 2001年3月
badmen:

Rigid比DR轻便的说法从何而来?不算眼镜的话DR也更重吗?俺是超级喜欢轻便的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546
主题: 9
帖子: 984
注册: 2001年3月
Samfan:

俺倒是想拿DR去换个Rigid呢, 想那个小把手啊...

两个都要有点疯狂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485
主题: 30
帖子: 5072
注册: 2002年11月
原文由 老窖 发表 有了DR, 的确很优秀, 可更想要Rigid, 那个小把手很有用...
哈哈~刚又拿下了个Rigid,现在两头在手够爽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214
注册: 2005年4月
macg4tt
泡菜  
泡网分:6.3
交易分:0
帖 数:71-1
图 数:0/0-0
字 数:12K-0K
注 册:2003年10月  Leica不万能,尤其是M不万能。M3等对焦机构只支持到100cm,M2/4/5/6也仅支持到70mm。又由于是旁轴设计使用微距会给取景带来很大问题(主要是滑动式取景范围框行程限制),实际上很多广角和微距的优势都发挥不出来,21/3.4虽然焦点标尺达到40cm但在100mm(m3)70mm(M2/4/5/6)以下只能目测了。实际上限制了超广角的某些功能发挥,24mm/28mm影响不大,到21mm还是用R吧。21/4sa可以近达20cm,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效果没比了。多亏没卖出去。

借楼主宝地,有点离题,莫怪。欢迎拍砖交流。

21mm的超焦距对焦与否影响不大, 估计聚焦就行了。 看来你还需要好好学习, 你的只是太浅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214
注册: 2005年4月
莱卡50毫米以上的镜头(70年代以前)都可以拧下来放到Vioflex上用。 拧下镜头聚焦筒内有号码应该是很镜头号相匹配的。

[2005-10-20 09:49 补充如下]

>>>没用过Rigid,但对比DR和最新的6片,给我的感觉,除了色彩和眩光外,其它的DR一点都不差,如果拍黑白,可能DR还更好用。

从你的图片看我知道是DR/Rigid的镜头, 它和现在的版本有不同的 ‘指纹特征’用多了就会感觉到不同镜头的特征, 现在的版本高反差,高解像力, Dr/Rigid 反差较低在黑白片子上比较柔和, 用多了可以看出一些特征。 这里伪装专家吹牛比的人太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t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6.358
主题: 38
帖子: 4985
注册: 2000年11月
1. 第一代缩头虽然也是七片但是和DR/Rigid不是一样的光学设计
2。DR, RigidRigid使用同样的光学设计, 因为DR的聚焦机构比较复杂, 他的光学镜片组成选用了51.9mm。 其他的rigid也可能是51.2, 51.4, 51.6, 51.9mm 四个组, rigid的聚焦机构和镜头是匹配的, 不匹配的成像会降低
3。 网上流传的DR比Rigid成像好的传闻是冒充专家的莱卡伪专家的胡扯
4。 能够查阅莱卡文件库的莱卡专家Erwin Putz和莱卡的官方资料证实 ‘2’的说法
==========================================
我觉得50缩头F4以前,和50DR相距甚远,至于DR, Rigid,我也是偏向这两个头设计相同的观点,Rigid轻便而且样子漂亮,但DR却可以拍得近点,两者很难取舍!

没用过Rigid,但对比DR和最新的6片,给我的感觉,除了色彩和眩光外,其它的DR一点都不差,如果拍黑白,可能DR还更好用。

另外,似乎Rigid和DR一样,镜片组和聚焦组是可以卸开的,是否说,买这种二手头的时候,要小心确保这两部分是匹配的?是否DR的镜片组,可以旋在51.9mm的rigid的对焦组上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214
注册: 2005年4月
1. 第一代缩头虽然也是七片但是和DR/Rigid不是一样的光学设计
2。DR, Rigid使用同样的光学设计, 因为DR的聚焦机构比较复杂, 他的光学镜片组成选用了51.9mm。 其他的rigid也可能是51.2, 51.4, 51.6, 51.9mm 四个组, rigid的聚焦机构和镜头是匹配的, 不匹配的成像会降低
3。 网上流传的DR比Rigid成像好的传闻是冒充专家的莱卡伪专家的胡扯
4。 能够查阅莱卡文件库的莱卡专家Erwin Putz和莱卡的官方资料证实 ‘2’的说法

[2005-10-20 03:53 补充如下]

Stephen是个买卖摄影器材的, 他不是来卡专家。 他的话只有傻子才会全盘接受。DR比RIgid重, 样子也很难看很多人是受了这些毒祸才到处找DR

Third version 1956-1968 Dual Range Summicron, chrome. This is a special close focusing version of # 2 above. The 50/2 Duel Range Summicron had the highest tested resolution of any lens ever tested by the great and sadly departed American photography magazine, Modern Photography. It has the closest RF coupled focusing of any M lens. 7 elements. Most "experts" say the optical formula is the same as the rigid, but many experienced DR users claim they get different results and so believe they must be different formulas. With a flat platform for the "eyes" on the top of it's focusing barrel, the DR is not as pleasing aesthetically as the rigid. Nevertheless, the DR is very sought after by shooters. Again, very prone to front lens scratches and also fogging if bought from the original owner, see Fogging. for Pic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991
主题: 18
帖子: 561
注册: 2000年10月
刚进了个戴眼睛的DR,看看暗位的表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485
主题: 30
帖子: 5072
注册: 2002年11月
管它第几代,出片满意就是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t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6.358
主题: 38
帖子: 4985
注册: 2000年11月
macg4tt :

看来不是我错了,就是你错了!当然,50DR你将它当成独立的系列,我是没意见的!我们的差异是:50summicron缩头和50 Rigid结构到底是不是一样?我印象中好象不是你说的那样,可惜手头没资料可以查……也可能是我错了!
我没用过50 Rigid,但50缩头和50DR我都有用过,印象中,瞥去近摄能力,50DR各方面都要胜一级!

First version 1954-1957 Collapsible chrome. A good lens, but not as good as the later lenses.  EXTREMELY likely to be found with lens scratches.  It has a VERY soft front coating.    Likely to be encountered fogged from original owner, see Fogging.  Not collapsible on M5 or CL due to meter constrictions. 7 elements, focused to 40"
Second version 1956-68 Rigid chrome, although a few were made in black by special order. Aesthetically a very handsome lens, sought after by shooters and collectors. This lens was   tested to have the highest resolution (at the expense of some contrast) of any 50 Summicron several years ago by a Japanese photography magazine.  Again, very prone to front lens scratches.  For many years thought to be the same optical formula as the collapsible, recently it has been confirmed to be slightly different.   Likely to be encountered fogged from original owner, see Fogging.   7 elements, focused to 40"
Third version 1956-1968  Dual Range Summicron,  chrome.   This is a special close focusing version of # 2 above.   The 50/2 Duel Range Summicron had the highest tested resolution of any lens ever tested by the great and sadly departed American photography magazine, Modern Photography.   It has the closest RF coupled focusing of any M lens.   7 elements.   Most "experts" say the optical formula is the same as the rigid, but many   experienced DR users claim they get different results and so believe they must be different formulas.    With a flat platform for the "eyes" on the top of it's focusing barrel, the DR is not as  pleasing aesthetically as the rigid.   Nevertheless,  the DR is very sought after by shooters.   Again, very prone to front lens scratches and also fogging if bought from the original owner, see Fogging.    for Pics

http://www_cameraquest_com/mlenses.htm

[myt 编辑于 2005-10-17 09:2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7.793
主题: 38
帖子: 4297
注册: 2003年10月
Leica不万能,尤其是M不万能。M3等对焦机构只支持到100cm,M2/4/5/6也仅支持到70mm。又由于是旁轴设计使用微距会给取景带来很大问题(主要是滑动式取景范围框行程限制),实际上很多广角和微距的优势都发挥不出来,21/3.4虽然焦点标尺达到40cm但在100mm(m3)70mm(M2/4/5/6)以下只能目测了。实际上限制了超广角的某些功能发挥,24mm/28mm影响不大,到21mm还是用R吧。21/4sa可以近达20cm,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效果没比了。多亏没卖出去。

借楼主宝地,有点离题,莫怪。欢迎拍砖交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546
主题: 9
帖子: 984
注册: 2001年3月
有了DR, 的确很优秀, 可更想要Rigid, 那个小把手很有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7.793
主题: 38
帖子: 4297
注册: 2003年10月
再补充一些.

[2005-10-16 18:29 补充如下]

此贴想说明两个问题:
1.缩头与Rigid镜片结构相同,在光学结构上不存在代的划分,而只有款的分别.
2.DR是在Rigid的基础上改进近焦点的新设计,结构完全不同.但不在Sumicron 50的分代系列之中.是单独的产品线,只是后期没有新款推出,就无所谓什么代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t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6.358
主题: 38
帖子: 4985
注册: 2000年11月
感谢macg4tt指正和补充!

我说这是第二代summicron,是因为第一代summicron 50是指那个缩头;而普遍的资料都说,50DR和50Rigid镜片结构一样,故都认为同是第二代;当然,也有资料说,50DR是有做过近摄优化的!

50summicron缩头,由于高折射玻璃的运用,这是leica在双高思结构上取得的第一个飞跃,而第二代(50DR和50Rigid)对比summicron缩头,成像又有很大的进步,进一步垫定了领先地位,而后面的都是6片,除了镀膜改进外,其他的差别就很小了,当然,更好的材料出现后,F2的50头也不需要再用到7片玻璃了!

50DR的眼镜当然是为了近摄对焦时候,让机身的联动测距工作用的,但的确也有放大的作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26
主题: 11
帖子: 1016
注册: 2003年3月
又在这里放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485
主题: 30
帖子: 5072
注册: 2002年11月
第一代(借无忌色友的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485
主题: 30
帖子: 5072
注册: 2002年11月
DR第二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7.793
主题: 38
帖子: 4297
注册: 2003年10月
pic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7.793
主题: 38
帖子: 4297
注册: 2003年10月
借用Leica8兄的图片(懒得拍了),这是后期款,注意眼镜上的标刻。

非常好的一只镜头,尤其是场曲,几乎没有。

不好意思,忘了链图.再发.

[macg4tt 编辑于 2005-10-15 00:1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7.793
主题: 38
帖子: 4297
注册: 2003年10月
不好意思,挑点儿错儿。
这只镜头推出年代与一代固定镜桶那款同为1956年,但不属于第二代,是独立于Sumicron 50产品系列外的一款。双焦程设计,所以型别编号为DR。为了加强近摄的表现力对镜片进行了特殊设计,所以在镜片结构上也不同于一代(被称为Rigid)。这款镜头分为前期与后期,分辨的特征点是眼镜横梁上的刻印标记,E.LEITZ WETZLAR并加外框的是老款;标明LEITZ(花体同M2/3/4机顶) WETZLAR的是新款。镜体本身的区别是防滑纹和前压镜圈的刻印字体与内容。
眼镜的作用不是放大镜,而是对M调焦机构无法确定近焦点的补充。
可以用在M5上(只能是凑合),前提是需要拆掉对焦光路一侧的定位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485
主题: 30
帖子: 5072
注册: 2002年11月
好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432
主题: 5
帖子: 3057
注册: 2002年5月
顶一下,除了景深和焦外不一样,成像质量上真看不出有多大差别,F2的暗角几乎都看不到,金属质感表达得真好!!

[gmhit 编辑于 2005-03-19 00:5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194
主题: 111
帖子: 6669
注册: 2000年10月
优质内容勋章
看起来差不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周末灌水贴-LEICA 50DR 近摄效果图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